近年来资本大量涌入动画行业,造成市场需求急剧增加,但产能却跟不上。
行业扩张的速度远远超过正常范围,由此造成了许多公司开始不顾作品质量(事实上要维持高产能也无法兼顾质量)。
以下只谈2D动画,3D是另一个领域。
2012年,动画业内发生了一件影响至今的大事:政府取消了本国动画补贴。
许多人对补贴颇为不满意,但通过这些补贴能让动画公司能维持基本运转。
补贴瞬间没了,让大量公司倒闭的倒闭,拆分的拆分,整个制作行业分崩离析。尤其是2D动画人才需要长期培养,这一做法直接导致2D动画人才的整体断层。
从入门的中割到原画,至少需要五年,再往上的作监、人设培养用时更长。
从2013ー2016年,中国几乎没有公司成规模培养人才,该阶段的中国动画完全是靠之前淘汰剩余的少数人支撑的。
而大量人才流失、培养体系被摧毁后,资本大举涌入,造成市场需求激增。
2016年中国生产了16部2D动画,到2021年就飙升到95部,但实际可用人才并没有增加多少:2016年入职的菜鸟,今年才勉强能当原画师(而且水平还不高)。
但2016年各公司招人规模是按当时的市场需求计算的,如今都翻了六倍了。
更何况中国业界真正重新建立起人才培养体系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这几年大量作品作画崩坏几乎都与这件事有关。
这些年各种「中日合作」「中韩合作」被许多人一边倒的痛骂,还说什么「中国的优秀画师数不过来,为什么要请老外画我们的作品」....外行最好别乱说话。
中国90%的动画公司都是皮包公司,业界真正堪用的人才,依然是2013年之前就入职并且一直在一线工作的那点人。
2017年之后中国动画的数量井喷、还能维持每周更新,完全是依赖外包的。
纯靠本国的那点产能,绝大多数动画月更甚至年更,都会成为普遍现象。
就是让日本、韩国的原画加入制作,甚至有的连人设、作监都外包出去了,才有了如今许多人看起来的「国漫崛起」。
由于外国人参与制作的中国动画太多,这里就只列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王牌御史》:韩国参与
《妖怪名单》:韩国参与
《端脑》:日本、韩国参与
《狐妖小红娘》:日本、韩国参与
《灵域》:日本参与
《神明之胄》:韩国参与
《从前有座灵剑山》:日本参与
《一人之下》:日本、韩国参与
《时空使徒》:日本、韩国参与
《凸变英雄》:日本参与
《万古仙穹》:日本、韩国参与
《银之守墓人》:日本、韩国参与
《小绿和小蓝》:日本、韩国参与
《剑网3》:韩国参与
《大王不高兴》:日本、韩国参与
《仙王的日常生活》:韩国参与
《我开动物园那些年》:日本参与
《百妖谱》:日本、韩国参与
《天官赐福》:韩国参与
《时光代理人》:日本、韩国参与
以上即便没看过,起码有听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