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打仗是,花木兰一个人去军营报道,然后,被分配一个营房,和其他陌生战友一起训练,一起作战。
而实际上北魏时,民间基本都是聚族而居。社会基本上是半奴隶半封建状态。人身依附的情况非常严重。
基本都是一部或者一族,同姓聚居在一起,花木兰这种能留下姓名的,参军时带领着自己同姓的几十上百号家奴或者同族作为亲卫一起去,属于基本操作。
花木兰既然有名姓,就肯定不会是杂兵,她父亲军书在册,本身就是有地位的标志,她身边一定会有服侍她的人。
北魏到东西魏,到北齐,北周,女子的地位非常高,鲜卑有重女轻男的传统。女子为将领兵不算什么。史书记下的鲜卑女将也不止花木兰一个。
花木兰其实并不一定要隐藏自己的性别,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方便考虑。
古典军阵中每一个将军都是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指挥班子负责旗鼓号令。
不管是作战和营务,花木兰都可以让令兵和手下通传执行,不会让她连处理隐私的空间都没有。
至于裤子流血什么的更不需要担心,那时候绢和布就相当于钱,通常军中存货都多的是。
以我国女英雄郭俊卿为例,她女扮男装参军时从来不脱衣睡觉,洗澡是等没人的时候洗。
在战斗环境下,女性是很容易停经的。
花木兰是文学形象,其来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木兰诗》才是正名,《木兰辞》是别名。
《木兰诗》是中国北朝的一首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我们看到的《木兰诗》也不是最初的版本,在隋唐时期被多人润色修改,其中的一些语法和名词具有明显的唐朝特征。当然,对此尚有争议。
抛开文学创作不提,可以确定这个故事发生在北魏时期。
有些人说花家是府兵,这是错的。
府兵制是西魏时期才有的,一直持续到唐朝。而之前的北魏只有“府户”
又称营户、军户。北魏时,按军营编制以服兵役,为不属州县的特殊人户。北魏前期,多为鲜卑族人或中原强宗子弟,主要用以防守北方边镇,享有特权。孝文帝迁都,府户成分日趋复杂,地位逐渐低落,如同厮养。
府户从上面的引用中,可以看得出来,孝文帝迁都之前,府户的成分是截然不同的。之前是鲜卑族人或中原强宗子弟,后期地位低落,囚犯也充入其间。西魏时改为府兵制。
而从叙事诗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来,花家所处时期属于北魏强盛期,花家的经济收入不错,特别是购置马匹,这就不得了。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淮书》
马是重要战略物资,是国家管控的,如果没有花家的“府户”名额,不一定买得到马。
从“府户”到“府兵”这里面最大的不同,就是花家的身份应该是鲜卑族人或中原强宗子弟,而这两种身份可以成为皇帝亲兵。
花木兰购置马匹参加北魏破柔然之战
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军远程奔袭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大破柔然汗国的战争。
其身份不是一般士兵,而是享有特权。有贵族身份。旗下有一支自己的队伍,她是这支队伍的长官。
普通士兵是很难在一场战斗中得到那么迅速的升迁,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能够见得到天子,天子亲自赏赐,这几乎可以肯定是贵族待遇。庶民不可能见得到天子。
《木兰诗》里面的“火伴”一词,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伙伴”
这里面的“火”字是指军灶,既一起吃饭的战友。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大家就一起吃个饭,关系好,并不是住在一起。
而确定了花木兰的贵族身份,那么住的问题就解决了。
统领士兵的贵族军官,要体现其贵族身份,有军官的威严,一般来说是单独居住。
有了自己独立的居所,大姨妈就不是问题了。
这算是考证,但是花木兰肯定是文学形象,就是讲一下当时的一些情况。
花木兰不可能是军官的。
因为木兰辞中有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如此说明什么?花木兰家连匹马都没有。一个骑兵或者军官在装备自带的时代怎么可能连马都没有。就是马死了,总不至于连鞍鞯辔头长鞭都没有吧!
但木兰没有买盔甲,说明其家中有盔甲而且花木兰体型和其父差不多。
如此可以说明,花木兰其父可能是个步兵,而且是个把马匹丢了的步兵。(有马步兵很常见,唐朝府兵每十人有马匹八到六匹)
另外《木兰辞》最后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个火就是:凡差卫士征戍镇防,亦有团伍,其善弓马者为越骑团,余为步兵团,主帅已下统领之。火十人,有六驮马。(“初置为八,后改为六”越到后来府兵越穷,穷地方用驴也行,最后被募兵取代。)
的火
文中已经很明白的写出花木兰早先就是个大头兵。
罗天大醮的篝火晚会见识过他的禁制术法,让人印象深刻,上图,过百赞上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