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补充:感谢各位的赞。
最近又写了几个关于主动降噪和主动降噪耳机的回答,希望大家也多支持和指教。
补充修改:5月15日晚对原答案做了重要修改,此前把幅值写成了能量,后面的计算也出现了相应的错误,感谢指正。
开发主动降噪算法3年多,对这个问题可以说很熟悉了。
-40dB是什么概念呢,从信号幅值来看,意味着减少到了原信号1/100;从能量角度来看,意味着减少为原信号的1/10000。
听起来很厉害是不是?但是厂商说的降噪40dB可不能这么理解。
你所看到的降噪40dB事实上指的是某个频率上最大的降噪幅度,通常也叫作降噪深度;但是降噪深度这个词很有欺骗性,因为试图用单个频率上的最大降噪幅度来暗示整体的降噪幅度。
之所以说这个术语有欺骗性在于:
分子是主动降噪打开后的信号能量(严格点叫功率,但是说成是能量大家可能比较好直观理解)总和,分母是降噪前的信号能量总和。举个数值的例子吧,假设只有两个频率,在两个频率上原本的能量各自都是1,但其中一个频率有了主动降噪之后幅值降到了原来的百分之一,但另一个频率没有变化。如果只看单个频率确实降了40dB,如果算一下总降噪幅度呢?
只有3dB,意外不意外?不妨可以再想一下更极端的情况,如果有成百上千个频点,其它频点如果都没有一点降噪的话,那么分子和分母就趋近于相等,最后总降噪就趋近于0dB了。当然这只是从声压级的计算角度来说,实际0dB的产品肯定是不会上市的,但是上面计算过程也告诉我们,声称降噪深度40dB的耳机,在全频段的降噪效果完全有可能不如降噪深度20dB的耳机。
2. 上面指出了单个频率降噪多,全频段总降噪也可能很低,但是我们为什么更应该关注全频段总降噪呢?因为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知(声学术语上叫作响度loudness)不是单个频率单个频率地感知的,而是把全频段作为一个整体一起感知的(并不严格地准确,但是不影响结论方向),所以需要把全频段的声音能量都加起来(不同频率的权重还不一样)才可以比较好地描述人感受到的声音大小。
那为什么厂商喜欢强调降噪深度?除去营销层面的目的,大概也还有这么几个原因:
因为是从业者,回答这个问题多少是利益相关的,所以做个澄清:这个回答没有攻击任何品牌或者产品的意思,也没有宣传某款特定产品的意图。如果一定说有什么动机的话,就是希望消费者能更加理解一些宣传术语的意义,以至于不被商家“忽悠”;反过来说,理解这些术语的消费者多了起来之后,也可以倒逼厂商做出真正的更好的产品,而不是选择某个容易营销的方向去做产品的优化(比如只是简单地优化降噪深度),也可以推动整个行业建立一些良性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