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
“政治书上面你背烂了的理论,是有人为之奋斗一生甚至付出生命的信仰。”
李大钊大搞姐弟恋
吃货陈独秀被儿子投喂蛤蟆
北大学子竟随身携带蔬菜上课
最近,夜白君不知不觉间
二刷完《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
今天,夜白君想聊一聊
这部爆款剧里面的“愚”
从春节开播直到正式收官,这部被90和00后催更的爆款剧,豆瓣评分持续走高。
豆瓣评分吊打一大票流量剧
在这个被快餐文化包围的时代,一部看似“无趣”的主旋律剧竟能如此受欢迎,可见其制作之用心,质量之上乘。
一、觉醒vs愚昧
民国初年,一名死刑犯即将在闹市被砍头,四周立刻涌上围观群众。
他们冷嘲热讽,一副看好戏的模样。更有甚者,坚信蘸了人血的馒头可以祛除百病,于是纷纷贿赂行刑官。行刑过后,一名老妇急匆匆地端着蘸血的馒头往家跑去,嘴里不住念叨着“我儿子有救了!”
人血馒头转眼售罄,围观群众渐渐退散。甚至有人感慨道:现在刽子手的刀法已经远不如大清朝了……
鲁迅将“人血馒头”这一幕写进了自己的小说《药》里面,这篇小说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六卷第五号。
谈及创作《药》的初衷,鲁迅写道:
“《药》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了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本段用边框框住#
袁世凯做皇帝梦,还有一帮士大夫文人在旁出谋划策;张勋复辟,一群民众在大街上抢着买大清三件套。
何等冷漠,又何等愚昧。
人民大众长期饱受封建糟粕的荼毒与残害,亟需被解放和唤醒。
因此,先人一步觉醒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崇科学与民主,在当时的思想界无异于阵阵春雷,驱散封建愚昧笼罩下的黑雾。
陈独秀半生漂泊,由秀才而革命。他从日本返国,在上海办起了《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新青年》的编辑团队,堪称民国才子天团: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周作人、刘半农……
面对着以辜鸿铭、林纾等领衔的复古派,他们毫不示弱,双方在北大屡屡交锋,各有胜负。不管是胡适那句“干不了,谢谢”,还是陈独秀给学子们大谈“文学革命”,甚至是钱玄同高喊“废除汉文”被学生怒送烂菜……无一不体现着新文化运动领航人迫切希望帮助国人摆脱愚昧状态的苦心。
二、问题or主义?
《觉醒年代》的一大看点就是:胡适与陈独秀、李大钊从志同道合走向分道扬镳。
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三人,一见如故,心意相通,而后并肩作战,他们之间的情谊着实让人动容。都说“文人相轻”,但他们之间只有相互欣赏、肝胆相照。
到最后,曾经的战友终不免背道而驰。无论是在北大红楼里的相背而行,还是送别酒宴上的话不投机,都令人唏嘘不已。事业上缘分已尽,思想上分歧已定,可情感上尚难抽离,这是凡尘俗世间的无奈之一。
胡适,眉清目秀、温文尔雅,乍一看很难让人不对这一角色产生好感。相信学哲学的小伙伴们都对胡适有一定的了解。他刚到北京大学开的第一门课,正是“中国哲学史”。
胡适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是美国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并终生服膺实用主义哲学。他是首位引入西方的分析方法诠释中国哲学史的学者。他写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开创意义(虽然最后太监了)。胡适对中国哲学的贡献,在于他为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所付出的努力。
但当一战结束,李大钊、陈独秀先后把关注点转向时事政治时,胡适仍一心希望,新文化运动只停留在学术上,鼓吹“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挺有“躲进小楼成一统”内味。他极力反对陈李二人带领学生罢课游行,并给他们打上“极端”的标签。
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经常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加上中国外交失败,激起民愤,偌大的校园里,哪还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谁又能真正独善其身?
面对国家的危亡,劳苦大众的苦难,胡适虽心存怜悯,但毫无行动力。他只寄希望于强国打辅助,坐等威尔逊总统的“施舍”,可这于国于民,都是无益的。
有人把鲁迅的精神比作是药,胡适的思想比作是饭。可对当时百病沉珂的中国来说,饭可以少吃,病不得不治。
其实,在陈独秀创立《新青年》之初,曾立下豪言:“二十年不谈政治”,只搞思想启蒙。但当他亲眼目睹军阀政府对手无寸铁的学生下毒手后,他“食言”了。陈独秀幡然醒悟,当初说出那句话的自己似乎是有些“愚昧”了。
他终于明白,那个腐朽苟安的军阀政府,根本容不得任何进步的声音。它需要的仅仅是低眉顺眼的奴才罢了。
在这点上,最有先见之明的是李大钊。他特别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很早就意识到工人阶级的作用,并主动到工人群众中去,组织平民教育讲习团,对他们进行思想启蒙教育,促进其觉醒。
李大钊和胡适有过多次辩论,最有名的当数“问题和主义”之争。陈独秀前期时常扮演“和事佬”的身份,直到后来,他选择了“站队”李大钊,选择了和广大群众站在一起。而李大钊的行动,和他本人秉持的“民彝”哲学观如出一辙。
反观一心只想做学术、拒谈时政的胡博士,在这时又何尝不是一个“愚人”呢?
三、改良or革命?
当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大时,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的学生们彻底沸腾了。即使他们手无寸铁,也不愿意做任人宰割的亡国奴。他们罢课,游行,奔走呼号,并得到了工人和商人的支持,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这不仅是军阀政府对民众力量的畏惧,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陈独秀和他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长期从事思想启蒙,但在群众开始觉醒后下一步该怎么做的问题上,他们又出现了分歧。
李大钊和陈独秀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十月革命视为中国革命追随的范式。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两位先驱完成思想上的嬗变和真正的觉醒,开始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正当陈、李二人一腔热血地引领着学生和群众时,胡适却屡次极力劝阻他的两位挚友。他反对激进的政治运动,认为五四运动干扰了思想启蒙,还会给学校、给他们自身带来莫大的麻烦和危险。
人们难免会对胡适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心生好感。然而,在五四运动到来之时,胡适本性初显。再到后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胡适却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胡适主张研究一些琐碎的具体问题,而放弃对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两耳不闻政事,只做学问,就真能保全自身吗?
胡适和李大钊,看是改良与革命之争,其实本质是精致利己主义的学者与胸怀天下的革命家之别。陈独秀、李大钊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怀念,是因为他们饱满的家国情怀,舍小家为大家,敢于牺牲,此身许国难许家。
此时的胡适则充分体现出自己的“愚”。只知维护自身周全的他,跟剧中那个叫人恨得牙痒痒的保守派青年张丰载无甚区别。满腹学问的胡适,在面对国家民族存亡时,觉悟甚至远远不如李大钊那位目不识丁的“老妻”。
胡适的“愚”,在陈延年、陈乔年两位少年人的衬托下,就显得更为扎眼。
陈延年和陈乔年是陈独秀的儿子,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最后两人均死于反动派的屠刀下,时年不到30岁。在剧中,两兄弟朝着阳光走向留法勤工俭学路上的场景与他们数年后满身鲜血走向刑场的镜头交织剪辑,简直把观众给“刀”得不要不要的……
最后让我们再看看这些名字吧,他们或是家室,或是孑然一身,还有远在故乡的父母至亲,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他们舍弃小我,成就了大我,成就了今日之中国,今日之你我。
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将中华民族从愚昧走向觉醒、从黑暗走向光明。可惜,他们率先觉醒,又过早凋零。
李大钊,1927年惨遭反动军阀绞杀,牺牲时38岁
陈延年,陈独秀长子,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以乱刀残忍地砍死,年仅29岁
陈乔年,陈独秀次子,1928年英勇就义,年仅26岁
赵世炎,1927年在上海被杀害,时年26岁
邓中夏,1933年在南京雨花英勇就义,牺牲时,时年39岁
何孟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31年牺牲于上海,年仅33岁
好了,最后再呼吁一句
哲学学子们、文科生们
乃至所有大学生们
《觉醒年代》当真是一部值得你们反复观看的剧!
(话外音:煞费苦心卖安利的夜白真是不容易啊……)
《觉醒年代》算是一部面向年轻人的爽片,只不过换了个面貌。虽然打着“觉醒”的名号,但实际上很多方面还是浅,并且在服化道方面也仍然走的是当下主流的风格,而丧失了一个正剧向的片子应该有的基调。
比如这张在网上流传比较广的剧照:
在这张剧照里,造型师可以想制造出一种人物很“脏”的感觉,但这种“脏”是一种极为精致的“脏”,更类似于脏脏包的那种“脏”。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年轻人要的就是精致,剧组人员是不敢悖逆年轻人的主流审美的。
在真实的历史中,一个在监狱里被拷打和关押多年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其实照片并不难找:
一个人在监狱里头发长时间没有打理会是很么样子?
《清史稿·洪承畴传》里有这么一个典故
上欲收承畴为用,命范文程谕降。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
范文程之所以判断洪承畴不想死,是因为想死的人不会在乎衣服脏不脏。同理,你跟我说一个在监狱里都能保持油头粉面的人是立志救国的,打死我也不信。
在真实的历史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者,从来都是“不干净”的。当年抗美援朝的时候,某军在前线抵抗美军达三个月之久,之后撤退回后方的时候,所有人的衣服都烂成了一条一条的布条,棉花也漏掉了大半,鞋子跟脚粘在一起,要在水里泡几个小时才能慢慢脱下来,洗澡的时候从洗澡房流出来的水漂着厚厚的一层油泥,油泥上面都是被烫死的虱子。在90年代的《大决战》系列电影里,军人因为长期作战而衣服破烂的情况,就有很明显的展现,这也是当年拍电影真正考究的地方。
即便是中共的高层领导人,也远没有那么精致:
而在剧情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编剧本身是做党史研究出身,对于共产党早期的活动的确比较熟悉,艺术化的处理也算合理,但对于当时的其他思潮的认知却并不准确,比如说辜鸿铭的相关情节,就并不算好。
在这方面你不用跟我杠,辜鸿铭本身就是我博士论文写作的一部分,辜鸿铭的所有著作我也都看过。我说这个编剧的剧情有问题,他就是有问题。
在编剧的处理下,《觉醒年代》走的其实算是以当代小资青年审美为核心的历史爽文流路线,同时又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宣传,不吸引人是不可能的。但是,真实的历史远比这个复杂的多,所谓的“觉醒”也从来不是在几年之间就完成的。如果说的难听一点,《觉醒年代》跟当下的很多流量剧在创作思路上并无区别,只不过是里面演员的演技更好些,作品的主题显得相对深刻些而已。
本质上,《觉醒年代》只是建党100年的献礼片,它也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任务。但除此之外,我不认为它有什么太高的价值,甚至他连30年前的《大决战》系列都远远不如。
言尽于此,剩下的不想再多说了。
根据评论里的一些话,集中回复三点:
第一,有人说尽管《觉醒年代》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让很多人对于那段历史有所关注等等。这不也是我的观点吗?我说的就是《觉醒年代》作为一部献礼片,很好的完成了他的宣传任务。我反对的是对这样一部献礼片的艺术水平的不切实际的追捧。
第二,有人说死抠细节没必要。在影视作品中,有些东西是细节,但有些东西并不是细节。比如,从整体风格的层面上,服化道并不是细节,因为不同风格的服化道代表了创作者对于题材的认知,你把一个个立志报国的青年搞成了油头粉面的小生,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但如果落到具体的道具、服装上,一些小错误不必计较的,这些小错误极有可能是主观的(比如创作者的确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即便是一个研究明代的史学家也不可能对明代的珠宝玉石、文玩字画、兵器服装、建筑车马等等都熟悉),也有可能是客观的(比如剧组财力有限,像当年的《西游记》剧组就那点经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复建唐代的宫殿去拍戏,这时候你再说《西游记》里的道观都是明清风格的就没多大意思了)。
第三,关于辜鸿铭的问题,他的理论解释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既然有些人在问,我就简单说一下。在我们说辜鸿铭的时候,切忌直接把辜鸿铭跟封建、保皇派等联系起来。至少在晚清时期,论及对西方世界的了解,没有几个人会比辜鸿铭更深刻。辜鸿铭一生号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这里面的“学在西洋”,说的就是他在欧洲求学的那段时间。辜鸿铭其人天资聪颖,留学于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师从英国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及文化学者之一——托马斯·卡莱尔。辜鸿铭精通十余种语言,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辜鸿铭又游历欧洲,对欧洲主要国家的文化、风土等都比较了解。之后,他回到中国,成为了张之洞的幕僚。最后,又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教师。
辜鸿铭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使得他与当时的很多中国人有截然不同的视角。比如,在当时的很多中国人看来,西方国家的民选体制是民主的,是进步的,但辜鸿铭却直截了当的说欧洲国家的政治就是群氓政治,并且会导致国家走向军国主义。再比如,在对西方教育制度的认知上,辜鸿铭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近现代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科学”与“哲学”、“头脑”与“心灵”,的分离,这实际上与马克斯·韦伯等对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讨论是基本相通的。
回到《觉醒年代》的演讲中来——想必很多人已经听过了电视剧里辜鸿铭的演讲。其实,想要理解辜鸿铭对中国人的看法,需要先理解辜鸿铭如何看待“文明”。我们知道,一般人谈及文明会首先将“文明”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不同的类别。但辜鸿铭却不这么认为,他说:
生活水平可以适当地作为文明的“条件”( Condition)来考虑,但它却不是文明本身。举一个物理现象来说明。热量在一个动物体内是生命和健康的条件,但是动物体内的热量本身却并非是衡量其内部组织结构完好或粗劣的真正与绝对的标准……同样,某一民族的生活水平也可能由于某种经济原因而变得很低,但它本身却不是该民族道德修养或文明程度的证据。
打个更容易理解的比方,一个身价千亿的富豪和一个热衷公益事业的普通人,前者的物质生活水平远高于后者,但能说前者就比后者更“文明”吗?如果我们不能因为身价千亿的富豪比普通人物质条件好,就说前者比后者更“文明”,那么我们判断文明的依据是什么?辜鸿铭给出的答案是“道德”。那么什么是道德呢?辜鸿铭讲道德看作是对人的“驯化”,因此在才在演讲中说中国人是被“驯化了”的人,也就是中国文明有着更高的道德标准。
但这并不代表辜鸿铭对于中国既有的文化传统全面肯定。他说:
那些后来被归纳成体系的称之为基督教或者儒教的理论汇编、行为规范与信条,并不是绝对真实的宗教,正如中国的文明或者欧洲的文明并非是真正完美无缺的文明……
他们都从各自既定的理论原则出发来看待问题……双方的学者都理所当然的认定那些继承的基督教原则和儒教原则千真万确,而不敢揆诸事物的本质,来检验一下这些原则究竟是否真的正确……
对于教条化的执行一些“圣谕”辜鸿铭是反对的。因为在他看来,道德的来源是人的内心的情感,而不是一些固有的教条。
在辜鸿铭眼里,中西文明各有其问题。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西文明的话,辜鸿铭认为当时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弱”,而西方文明的特点是“疯”。所谓弱,是因为长期缺乏科学与工业,实力远不如人,人民的生活也比较差。而所谓“疯”,是因为西方文明“头脑”与“心灵”存在着背离,也就是西方的科技过度发达,但制度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无疑会导致秩序的失控。
在此基础上,辜鸿铭还进一步质疑了西方的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在政治方面,他认为西方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价值观的引导,“义”、“利”不辨。在他眼里,欧洲文明中的世界政治体系建立的基础是国家利益,而现代教育将战争阐述为一种争夺国家利益的手段,与正义无关。“现代教育指出‘战争为了利益’。若进一步提问,‘战争与争端为了何人’?‘战争与争端,为了祖国’。现代教育就是这种腔调”。
“义”“利”不辨的后果导致了欧洲近代战争的频发。这种对于战争的错误理解以及盲目的“爱国主义”,最有可能导致的问题就是军国主义。换言之,辜鸿铭认为缺乏道德教育的国民没有能力判断战争的正义性,因此非常容易受到政客的鼓动,这种“群氓崇拜”成为国家不稳定的根源。具体到现实层面来看,当时的普鲁士已经显露出军国主义的端倪,英国的童子军运动则是一种被忽视的“军国主义”。这些都是辜鸿铭认为极端危险的军国主义的信号。
在对中国文明的认知方面,辜鸿铭认为中国在科学方面的不足是需要弥补的,但也要看到中国文明“成功解决了社会生活、政府以及文明中许多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欧洲民族,都未能取得中国人这样的辉煌成绩”。在当时中国的环境之下,敢说这些话,胆量不可谓不大,眼光不可谓不准。
在《觉醒年代》中,编剧为辜鸿铭所编排的内容,实则是来自《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但《觉醒年代》的编剧并没有理解辜鸿铭这些发言间的内在逻辑,只是截取了其中的几个片段来作为台词。但实际上,《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以英文写作的、发表在外国人报纸上的文章,目标读者也是外国人,因此其论述的方式与核心论点并不完全契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不少读者都不理解为什么辜鸿铭没头没尾的几句话,会让学生们纷纷鼓掌。
实际上,辜鸿铭在民国时期的文化界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人物。一方面,他在国外的文化圈中名声极大,以至于有来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但在另一方面,辜鸿铭的很多观点在那个时代是不被人接受,特别是不被青年人接受的。在北大的课堂上,辜鸿铭的课不能说空无一人,但大多数时候来的人也寥寥无几,所以辜鸿铭才会被北大给开除。如果辜鸿铭的演讲真像电视剧中表现得一样受欢迎,北大为何要辞退辜鸿铭?正因为这个处境,所以有人才将辜鸿铭成为“孤鸿鸣”以言其哀。
客观来说,辜鸿铭对于中国文明的维护与强调,在当时的中国的确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在当时辜鸿铭的这些理论虽然阐述出了中国文明的价值,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直接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当时西方的工业力量和生活水平已经对同时期的中国形成碾压式的优势的前提下,能够从现代性的层面认识到西方文明存在的问题,也不可以说不是一种洞见。
在我看来,辜鸿铭的悲剧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国外度过的,但他一辈子只想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看到了西方文明的问题和中国文明的优长,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将他视作哗众取宠的小丑。辜鸿铭的言论被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不断批判,但是在今天,我们却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辜鸿铭反复说过的:
如果有一天,中国可以拥有与西方同样的物质生活与科技水平,我们要拿什么证明中国文明是更优秀的文明?
就辜鸿铭的境遇来说,在电视剧里,那场演讲与其安排成掌声雷动,不如设计为群嘲、喝倒彩更合适一些——当年的北大学生,是完全能干出这种事来的。这实际上恰恰有助于我们更客观的认识新文化运动——我们在看到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变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背后过于激进的一面。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到“进步的都是对的、保守的都是错的”的二元论之中,这对于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以及文化并没有任何有益的帮助。
最后,我想用辜鸿铭的这句话来结束这个回答:
文化的目的不仅在于发展人类,而且在于使所有被创造的事物都能得到充分的成长与发展。
理解了这句话,也就能理解辜鸿铭的价值了。
这部剧好在哪里,我只给你说三个画面,其他的你自己去感受。
01陈独秀的出场
时间来到了1915年,袁世凯和日本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举国愤慨,群情激昂。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校园内,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部分学生说必须讨伐袁世凯,恢复共和。
另一部分学生却说共和制度就是错误的道路,恢复君主立宪才是救国之道,双方争执不下,即将由文斗变为武斗。
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真实状况,谁都知道旧中国出了问题,但却没有人知道到底哪种制度可以救中国,代表封建皇权的清政府已经被证明是腐朽的制度,“清末新政”模仿英国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结果不了了之,好不容易在孙中山先生的带领下推翻了清政府,以美国为模型建立了共和制度,却又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老百姓反而活得更加辛苦。
那是一个迷茫的时代,也是一个看不见希望的时代,所以无数青年虽然满腔热血却不知向何处发力,正当他们争论不下时,陈独秀出场了。
与印象中西装革履一身正气的形象不同的是,他蓬头垢面,披散长发,狼吞虎咽的吃着别人还没吃的盒饭,任凭周围争吵声此起彼伏,也仿佛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学生们见到了一个“大人物”,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发问:“陈独秀先生,请问如何才能救中国?”
正当我以为他会说出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时,没想到他却语出惊人,回了句:“依我看,这样的国,无可救药。”
这个看似荒诞的出场方式,却意外地贴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也符合陈独秀的个人形象,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是共产党的探索者,在他的心里面,当时全世界所有的社会制度,都难以在中国推行,如果只是单纯地打倒袁世凯换一个政府,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老百姓周而复始的受苦,所以,他想要彻底打碎旧社会,让中国“破而后立”,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02毛主席的出场
如果说陈独秀的出场可以用意外来形容,那毛主席的出场简直就是史诗般的电影质感。
一场大雨落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街上摩肩接踵,行人们匆忙地赶着路,社会百态一览无遗,有牵着牛的农民、奔跑的车夫、卖鱼的小贩、骑马的官兵,还有打油纸伞的学生和流浪路边的乞丐。
穷人为了生活,在街上卖孩子。
富人之子却坐在车里悠闲的吃着三明治。
短短一分钟的镜头,将当时中国各阶层的状况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告诉了观众:这样一个阴冷的社会急需一个再造光明的“救世主”。
就在这乌云密布,大雨磅礴的背景里,一个人出现了,他一脚踏在地面的积水上,仿佛告诉所有人——中国这一潭死水般的局面即将被我打破。
继而画面从脚底拉向正面,一个在雨中逆行的青年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当所有人向着对面奔跑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顶着暴雨在人群中逆行,这个细节告诉所有观众:这个人在未来会扛着整个中国在逆风中不断前行。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华夏大地全新的开辟者,毛主席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出场,完美地将他的一生浓缩到了这短短的2分钟里。
在毛主席的一生中,斗过封建皇权,战过日本侵略者,驱逐过国民党反动派,击退过美帝国主义,抗衡过不可一世的苏修,与天斗与地斗,斗破苍穹,他的一生就是抗争的一生,也是逆风前行的一生。
这种独具一格的出场方式,将毛主席的个性诠释得恰到好处。
03鲁迅的出场
鲁迅先生的出场,就是堪比教科书般的,从书里走进了现实。
一个盗窃犯即将在街头被斩首示众,所有人蜂拥而至。
小女孩微笑地看着这一幕。
男人们笑呵呵地叫嚣着“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刀锋挥下,人头落地,鲜血染红了大地,女人们将碗和钱币递给刽子手,催促着“蘸血要趁热”。
终于换回了一个人血馒头,她们激动地大喊着“我儿子有救了”,心满意足地离去。
老人们不关心人命死活,谈论着刀法不如大清快,真比不上戊戌年间。
一个麻木、愚昧、吃人的社会从荧幕里跃然而出。
在这时,一个人背对着刑场而坐,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就是鲁迅先生。
以前看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和《故乡》,不太能理解先生为什么会“弃医从文”,也不能深刻的想象出当时中国人的麻木,但看了这个片段,我深深的明白了:那个旧中国,万万不是先进的武器和一套社会制度可以拯救的。
如果老百姓思想不觉醒,民智不开悟,无论给中国多少科学家和医生,都改变不了死气沉沉的局面,只有从思想的根源进行唤醒,才有那么一丝可能挽狂澜于既倒,而这,正是鲁迅先生选择的道路。
这三个不同的出场方式精彩至极,让我们在100多年后依然感受到了先辈们的伟大和悲壮,但我们所想象的伟大和悲壮,又是建立在知道历史结局的前提下,我们知道陈独秀创建的共产党会照亮中国人前行的路,我们知道毛主席会带领四万万中国人建立新中国,我们也知道鲁迅先生渴望的那个“不吃人的社会”一定会实现。
但是当时的他们不知道。
陈独秀不知道共产党未来会照耀全中国,毛主席不知道中国人会再度走向世界之巅,鲁迅不知道未来会有一个人人平等、充满希望的新社会。
但他们还是抱着一腔热血,带着满怀的信念,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
他们的伟大,远超我们的想象。
▲1935年,鲁迅给中央的贺电。
原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枫冷慕诗”。
这是原文链接,大家喜欢可以关注下。
更正一下,谢谢各位提醒,延年乔年带笑牺牲的场景是电视剧39集!
看完觉醒年代,我脑海中想起了一句话“我们都背叛了各自的阶级。”虽然是后来周总理所说的但我觉得放在这里很应景。
陈家一门三英烈。假如陈独秀安安心心当着北大的文科学长,假如延年乔年跟着陈独秀的脚步走,那么家境殷实,家庭和睦将会是他们的一生。但世界没有假如,我既庆幸他们出现在在中国最没有希望的时候,又替他们的遭遇感到心痛。
他们完完全全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明星,然而他们却选择了一条在当时看来属于黑暗的道路。也正因为他们的选择,光明从此洒向了人间。
他们看到了当时的世道,他们真的只靠自己的信念在谋求一条出路,他们放弃了自身优渥的条件,只为了能将中国从黑暗中救起。正如电视剧的名字一样他们的觉醒带领了一部分人的觉醒,进而携滚滚大势使整个年代觉醒。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看这部电视剧,一是导演和编剧真的把观众当人看,二是剧中的人正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我们真的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甘愿抛洒出满腔热血。共情的力量真的很伟大。
最令人感动的一刻出现在电影的38集,当陈独秀送两个孩子去法留学时,镜头夹杂着延年乔年走向刑场的画面,鲜血中绽放着鲜艳的花朵,转过头来看见延年乔年面带微笑“让后人们享受我们披荆斩棘带来的幸福吧!”
如今,我们真的享受到了,感谢先烈的付出。
在最好的年龄里一定要有理想!
这部剧中,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每个人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石街道上,当毛主席在雨中回头的那一刻,这部剧的魅力就已经出来了!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逞英雄,还有个张翼德,当阳桥前等!
鲁迅出场时,人血馒头那段,真的是看出了当时那个愚昧的年代里的人性!
黄酒佩钢刀,砍头如切糕啊!
这部剧中,让我第一次真切的看到了那个年代,那群人,毛主席,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那是一群眼中有光,心中有理想的人,那是一群纯粹的知识分子!
有人因为丧权辱国的条约,可以一夜白头!
有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可以远渡重洋!
有人为了追寻革命的脚步,可以舍业寻党!
有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有人为了唤醒民众的意识而舍身!
东亚雄狮正在觉醒,打掉奴性,脱胎换骨!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谢邀…
其实这种问题太过于计较人家媒体“怎么说”,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尤其对于韩国吧,它们本身就是真正把爱国主义做到了极致,稍微有个风吹草动能当场跑日本大使馆剁手指那种。
让人家媒体吹吹牛,无可厚非,不吹才奇怪。
只是呢,人家说也就罢了,我们又不需要相信对不对。
一款产品好不好,看的当然不是媒体如何吹嘘,而是有严格的检测标准,市场监管等。
如果你产品确实好,那大家买就是。但如果不好,对不起请不要出现在市面上,希望有关部门尽快予以治理。
这年头最愚蠢的,就是因为对一个品牌或者一个外国品牌有好感,就用饭圈脑去看待。
遗憾的是,这种情况还真不少,哎…
很简单
因为一般人根本不配练降龙十八掌
金庸小说中会降龙十八掌的只有四个
北丐洪七公,唯一能直斥裘千仞的大侠(点醒郭靖),大侠郭靖的恩师
大侠郭靖,义守襄阳,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萧峰,悲情英雄,两国罢兵,惠济苍生。
虽然洪七公也有优柔寡断的时候,郭靖帮过成吉思汗西征,萧峰为了剧情降智,但这都是命运(作者)有意或无心的安排,在作者心中,甚至非常多读者心中
金庸武侠前三位大侠:郭靖、萧峰是完全没问题的,洪七公也是第三的有力竞争者。
虽然九阴九阳是金庸武学极限
但是降龙十八掌,才算是金庸武学的第一神功
就连萧峰的师傅汪剑通,
在连载、三联版中几乎没有使用和传掌的描述,在新修版中更是正式剥夺了“降龙十八掌”的使用权,只会繁琐,威力更小的“二十八掌”
所以不是义薄云天,名动天下的大侠 ,根本不配学这“降龙十八掌”
汪剑通由会到不会,耶律齐由不会到会,两人都是丐帮帮主,也算个“侠”字,所以两人加起来勉强算一个
其实都算蹭了萧,郭二人的面子了。
所以降龙十八掌不会失传
假使金庸以后再写这样的大侠,降龙掌必会再现江湖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