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亮剑》中,李云龙当时已经拥有七千兵力,为何还是当了好几年团长没被提拔? 第1页

  

user avatar   tk110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查一查就可以知道的资料: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

总政治部,任弼时任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

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周昆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辖第343、第344旅,陈光、徐海东分任旅长。

120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周士第任参谋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辖第358旅、第359旅,张宗逊、陈伯钧分任旅长。

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倪志亮任参谋长,张浩任政训处主任。辖第385旅、第386旅,王宏坤、陈赓分任旅长。

咱老李要是再提一级,亮剑就得改名叫陈赓大将传。再提两级,就得改名春天的故事。

好像有这么一个说法:涉及军史的文学作品,中将以上不得使用虚构人物。

实际上即便没有类似的规定,非纪实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通常也到不了那个级别。因为一旦涉及的人物达到一定的级别,就会产生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世界线扰动的问题。

八路军旅级以上的将领,有不少人在重大历史事件里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性作用。他们的履历动一动,历史就得改写。

所以虚构一个平安格勒战役,并不影响抗日战争大局,整个故事还能正常展开。要是给咱老李提个师长,他敢打太原。这可让作者怎么圆回去。


user avatar   pang-pang-de-xiao-wan-d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李云龙一个团七千人,本就是个错误的设定。

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说一下问题中提到的八路军的团和旅两个编制。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团一级编制最为复杂,有主力团、基干团、地方团,有大团、小团,有甲种团、乙种团、丙种团等区分。

八路军改编之初,3个师下辖6个旅,每旅辖2团,全师共12个标准团,也就是带有三位数字番号的团。另外,每个师还有1个独立团或教导团。例如李家坡战斗时因为主攻而被李云龙怒骂的的程瞎子七七二团,就是这12个标准团之一。之后,因为队伍不断扩充,八路军增编了不少团,但有些团人员、武器都不齐全,和标准团没法比。李云龙就和赵刚说过,自己刚接手新一团的时候,人员不足新兵蛋子还多,作战经验欠缺,武器全是老套筒汉阳造,两个人还分不到一杆枪。

百团大战时,整个八路军部队已经达到170多个团。但人数多少不等,少则千把人,多则两三千人。1942年,八路军进行精简整编,出现了甲、乙、丙3种团制。甲种团为3营9连制;乙种团为2营6连制;丙种团为5(4)连制。甲种团也被称为大团,丙种团称为小团,是当时两种常见编制,乙种团介于二者之间。

依据《亮剑》中提到的,独立团有三个营,所以独立团应为甲种团,也就是大团。大团是主力部队满编的标准团,人数在两千以上。据山东军区《关于调整部队编制等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年3月1日),提到团的编制:辖3个营,每营534人;团直辖司、政、供、卫及特务连456人。全团共2053人。虽然和李云龙部不是一个战区系统,但相差应该不大。

小团,取消了营一级建制,团直接辖连,规模缩小,机动灵活,以适应游击战争。小团一般为5个连,也有4个甚至3个连的。据聂荣臻等《关于晋察冀军区北岳部队精简整编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年3月17日),小团的编制为:5个步兵连,1个侦察连,1个特务连,全团1180人。剧中,独立团在反扫荡战斗突围时伤亡较大,分兵时只有一千多人,其后全团以连为单位开展游击战。这时的独立团应该已经为小团,攻打平安县城前,通讯班也是主要通知各连。但是,各部队集结时还是有营长,例如著名的那句“二营长,你XX的意大利炮呢?”。在此可以认为,独立团在改为小团进行游击战时,依旧保留了大团的架子,保留了营一级的干部,为以后重新改编为大团做储备。

在精简整编之后,除了1945年8月八路军各部将小团恢复了营一级建制外,八路军基本上对团一级再没有更大的改动。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八路军在对旅团级进行精简整编时,连队一级反而得到了充实和加强。根据资料看,八路军精简整编后,大团的步兵连的规模平均在一百三十人左右,小团的步兵连在一百五十人左右,甚至能达到一百六十人以上。

八路军刚改编时有6个旅: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三四四旅,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三五九旅,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三八六旅。之后,每个旅又增加一个团,改为三团制旅。1938年1月20日王震《关于第三五九旅编制等致周士第、甘泗淇并朱德、彭德怀电》中提到:“现三个团已编制就绪,七一七团三千二百人,平山团二千五百八十人,崞县团二千六百廿人,旅直一千一百人,共九千四百人。”

随着部队的发展,除了这6个有番号的旅外,各师和军区之下增编了若干独立旅、新编旅、警备旅、教导旅和骑兵旅等。每旅人数不等,少则两千人,多则六七千。每个旅通常辖3团,个别还有辖4团的。1941年12月,八路军实行甲种旅和乙种旅两种编制。所谓甲种旅,就是三团制,七八千人;乙种旅,为两团制,五六千人。被认为是李云龙原型的王近山将军,就曾经担任过三八六旅旅长和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旅长。

关于八路军具体的编制问题,可以参考中国军网上的这篇文章:


说完这两个编制,我们回到问题。假如李云龙所部真的达到了七千人的规模,那么不管是太岳军区还是一二九师,都要开始有所动作。七千多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甲种旅的规模,作战范围都要扩大,再称团不合适。

此时,独立团有两个命运。

第一,升格为旅。七千多人的规模已经是一个甲种旅了,那么可以直接原地升格,团部变旅部,营部变团部。

第二,拆分为N个团。如果上级没有增加旅一级部队的计划,那么独立团会被拆分,至于数量,如果是大团就是三到四个团,小团就是六到七个。

我个人认为,第二个的可能性更大。在当时,更多的团级部队,有利于部队的发展壮大,能更好地同敌人作战。

所以,我认为,这块李云龙一个团有七千人,是个错误的设定。

说回李云龙。如果第一种,李云龙有可能当个副旅长,但更大的可能还是原地踏步,继续当他的团长。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他犯的错误太多,容易感情用事。而且,刚刚因为擅自调兵得了个功过相抵的他,不可能这么快晋升。加上后来,他又手刃山猫子而受到降职处理,能在拆分或者升格后借这个机会重新担任团长就算不错的了,副旅长甚至旅长,想都不要想。

《亮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其中也有一些与现实不符的,例如李云龙丁伟孔捷号称“晋西北铁三角”,而实际上他们所属的太岳军区的作战范围并不在晋西北,而在太岳山一代,属于晋西南或者晋南;攻打平安县城后被陈赓敲打时,李云龙称呼其为旅长,实际上此时陈赓已经不担任三八六旅旅长,他的身份是太岳军区司令员,当时担任三八六旅旅长的是王近山。


有朋友对李云龙称呼陈赓为旅长认为没错,这点是我疏忽。不过,在攻打平安县城时,机关的参谋干事也叫旅长。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应该问的是红军时期结束时只是团长的李云龙为何能在抗战一开始就在129师当上了团长。

八路军改编初期各团长在红军时期的资历

115师343旅

杨得志:2师师长

李天佑:4师师长

115师344旅

张绍东:73师师长

陈锦秀:75师师长

115师独立团

杨成武:1师师长兼政委

120师358旅

王尚荣:96师师长

宋时轮:28军军长

120师359旅

刘转连: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模范师师长

文年生:81师师长

120师直属团

彭绍辉: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参谋长

129师385旅

陈锡联:11师政委

张才千:12师师长

129师386旅(这个旅的旅长就是陈赓)

徐深吉:91师师长

叶成焕:93师政委

129师直属团

张贤约:12师师长

这十五个团长,在红军时期至少都当过师长,除了两个牺牲的一个叛逃的,剩下的12个人,后来授衔时六个上将六个中将。

相比之下李云龙这么个红军时期最高团长抗战时期八年都当团长,解放战争时期长时间当师长,授衔时是少将的奇葩履历,只会出现在小说里


user avatar   ai-mo-nao-dai-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抗战后期发展到了8个营之众,兵力达7000多人,这在抗战后期的八路军正规团中是不可能的。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小说就是小说,按现在的标准来看,亮剑也算得上标准的爽文了,虽然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但是终归是虚构的艺术作品,看个乐子就行了,非把小说当历史,就不合适了。

亮剑中比如八路军缺乏弹药给养,穿着破烂,装备简陋,这些确实贴合事实,但是像李云龙式的无法无天,随意扩军,这就比较假了。

抗战初期,八路军有3个师,每个师辖2旅4团,番号团一共有12个。其实除了这12个团外,115师有1个独立团、120师和129师各有1个教导团,另外八路军总部还有个特务团。

每个团的基本编制是3个营12个步兵连制,外加营属的机枪连排和团直属的特务连等分队,整个团的兵力在2000人到3000人之间,像各师独立团、教导团这样的部队兵力稍少些,只有1700余人。

这时期能当上八路军团长的人,除去战场牺牲和后期历次运动失势的人外,建国后,凭战功、资历,职务,基本上,上将军衔没有太大问题,八路军各级军官,基本上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没点资历本事,当不上团长,像李云龙的情况,这个时候,最多也就是营连长的职务。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说,按小说或者电视剧的描述,李云龙在红军的时候一直是团长的级别,而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基本上方面军首长为师长,101是主力军团长,属于特例,各旅旅长,基本上红军时期都是军团长或者主力军长的级别,团长基本上都是军长或者主力师师长,营长大体上都是师长或主力团长居多,李云龙本身并非中央红军主力团的团长,所以按实际情况,李云龙在1937年红军改编时期,没有职务或者大概率只是连长,营长也有可能。

以前面举例的115师独立团来说,其是由红1军团红1师改编的,其中红1团改编为1营、红13团改编为2营、红3团改编为3营。所以四方面军团长出身的李云龙,在八路军改编的时候当营长都有点危险,个人认为连长的概率更高点。

此外,由于红军当时的编制大但兵力少,因此115师独立团最初只有1500余人,后来补充了200多名陕甘籍新战士后,也才1700多人。不过115师独立团是大名鼎鼎的红1师改编的,是实打实的主力团,团长是杨成武,是开国的上将,年龄比亮剑的李云龙小四岁,参加革命还晚了两年,但是明显杨成武比虚构的李云龙进步的要快的多。

杨成武参加革命两年(1931年)17岁就是团政委,但是李云龙在长征期间的1935-1936年才当上的团长,而1935年杨成武已经是红1师的师政委了,对了顺便一提,红1师的时任师长正是后来的旅长陈赓,而国内战史号称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就是杨成武指挥击毙的,杨成武的资历和战绩,都是李云龙不能比。

八路军进入华北后,正值国军主力连连溃败之际,到1937年底,八路军作战的区域内,国军建制部队已经无多,而在抗日大环境下,沦陷区的大量民众参加八路军,八路军实力扩充很快,但此时的八路军又受正规编制所限,所以新扩编的部队大多以支队、独立部队、新编部队等名号存在。

这一时期,往往一两个主力连撒出去,就能扩编出一个团出来;一个团出去,就能扩编出几个团。比如刚刚提及的115师独立团,一开始只有1700余人,几个月后兵力便增加至7000余人。这个倒是符合《亮剑》中独立团的兵力变化。

但从军队作战的情况考虑,一个团有7000余人是不利于作战指挥的。所以扩军后的独立团便一分为三,扩编为了八路军独立第1师,辖第1团、第2团、第3团,另有特务营、骑兵连、通信连、炮兵连、工兵连。

而在其他部队,也同样是如此,当一支部队扩军扩到一定程度后,便会精简整编或是分流出新部队。或者从一开始,便是以组建新的战斗团为目的的,而这个战斗团的基本编制往往都是3营9连或12连制,兵力在1000人到3000人不等。

所以八路军名义上的编制是3个师不假,一个师可能就好几万人,但具体到团一级作战部队上,其编制却并不夸张。由于全面抗战初期,各战略区的扩军情况不一,为了理顺编制,八路军在1939年和1940年进行了大规模整训、整编,将新成立的团队统一编制,以便于指挥。

到1940年,八路军的总兵力发展到约40万人,其中作战团的数量大约是160个到170个,平均每个团的兵力就是2000多人。当年的百团大战,参战的团有105个,参战总兵力其实就是20多万人。

如果我们看百团大战的具体战斗,便会发现其实主要打硬仗的还是那些老团,新编成的团主要承担辅助作战任务。以《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来说,实际上在1940年的整编过程中,就应该授予数字番号。

比如在真实历史上386旅当时所辖的4个团中,772团是老团,这个不解释;其余的16团,之前番号是新1团;17团,之前番号是补充团;18团,之前番号是补充大队。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所部没有被授予数字番号,那么只能说连升格到正规军的资格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主力呢?

到1941年和1942年,日军对我根据地实施疯狂“扫荡”,国府也加大封锁和摩擦力度,加之根据地天灾频发,给八路军造成了极大困难,部队规模也从40万人缩小到30万人。以386旅来说,1941年11月,该部的4个团合计只有6000余人;到1942年冬,兵力数进一步下降到了4700余人。

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八路军化整为零,主力旅合并到了军分区中,主力团缩编。有的团依然保持3营制,有的则是2营制,有的则直辖数个连,还有的主力分散到了地方军中。《亮剑》中对这一过程其实也是有所着墨的,但是请注意,主力军地方化是在统一领导之下进行的,而不是某个部队自己的决策。

而八路军虽然武器装备差,但军事制度和思想水平却并不差,部队分散化整为零,并不意味着上级首长失去了对下属部队的掌控,更不可能不清楚其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有的朋友看电视剧觉得,部队都散下去了,那上级肯定不了解。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低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军事体制和纪律性。

抗战时期八路军有主力军、地方军、游击队之分,部队是要定期进行实力数统计的。下属私自隐瞒本部实力数,这在正规军队中是严重的问题。由于当时残酷作战的限制,上级允许因特殊情况汇报不及时的情况,但决不允许瞒报或不报的情况。如果大家认为瞒报很正常,那也只是在国军中很正常,而不会出现在八路军中。

抗战后期,陈赓的部队都在太岳军区,由于主力旅已兼军分区,所以下属主力团也在军分区中。

1943年夏季,太岳军区各部的实力数为:直属部队2200余人,一分区约6400人,二分区约4500人,三分区约3500人,四分区约4300人,总兵力为2万多人。

《亮剑》中,李云龙独立团在抗战后期有8个营,7000多人,那显然不会发生在1943年。

1944年11月,太岳军区再度进行实力数统计:直属部队有2400多人,一分区约8200人,二分区约4700人,三分区约3500人,四分区约5600人,五分区约2500人。

可见,一年多之后太岳军区大部分军分区实力数都有增长,还扩出了一个第五军分区,总兵力约27000人。

当时的军分区相当于是旅级,以实力数最强的一分区为例,下辖有25团、38团、洪赵支队(59团也在内)及各地方武装。

人家这8200人的部队可是包含了好几个主力团在内的。当然了,在1945年八路军的总兵力增加到了100余万人,但请注意这百万之众其实是主力军、地方军、游击队的合计。

如果单纯看主力部队的话,其实兵力占比并不多。既然《亮剑》是以陈赓麾下所部为基础创作的,我们还是讲讲太岳部队此时的情形。抗战胜利前后,八路军将各军军区、军分区主力汇合起来,编成野战军。太岳军区主力军编成太岳纵队。

参加上党战役时,太岳军区主力出动了6个团,合计才7000余人。这说明,其实到抗战胜利时,太岳军区的主力团平均仍然只有1000多人,虽然基本恢复了三营制,但尚远不及全面抗战之初时步兵团的充实程度。

到1945年11月初,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编成时,陈赓在电文中更是列出了各团的兵力数。其中25团、38团各1700余人,屯襄团400余人,17团、独1团各1500到1600人,772团、20团各1800余人,21团1200余人。上述各团没有一个兵力数超过2000人的,头号主力772团也不过1800人。

那么在这个编制体系之下,有哪个团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发展到了8个营,7000余人之众呢?

实际上《亮剑》小说中如此安排,主要是烘托李云龙跟楚云飞的对手戏,因为就连楚云飞5000人的358团在真实历史上的晋绥军中也是不存在的。

以上就是李云龙所谓七千兵力的可能性,为什么解答问题之前,先要说兵力,是要先明确,李云龙不可能有七千人,按照题主的思路,有兵自然要当大官,所以实际上李云龙不可能有七千人,也就不可能有提升的职务的机会。第二点,抗战期间,李云龙并非没有晋升,应该是从连长、营长一路晋升到团长,只是到了团长级别后,同级别的人太多了,八路军中的团长,很多人战绩战功未必比李云龙差,甚至在李云龙之上,他们都没有晋升,作为一个连番号都没有的独立团的团长,晋升可能性就更低了。第三,抗战期间陈赓手下才七千到一万人,李云龙再能行,能能行过旅长?兵能多过旅长?官能大过旅长?

小说或者是影视作品中这么安排也就罢了,大家看看即可,但以此当真那就不太合适了。


user avatar   jackliu-lian-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9.12 更新

来来来,新的小白鼠又上线了。自9.12起,葡萄牙取消室外口罩令。

葡萄牙、中国全民疫苗接种情况分别是:

葡萄牙:一剂(86.85%)、完全接种率(81.1%)【截止9.13,均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一剂(?)、完全接种率(78%)【截止9.22】

所以,从完全接种率上来看,中国已经达到70%的红线,但delta比较凶残,有研究数据表明,针对delta可能需要88%以上的全民接种率才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而现在葡萄牙的一剂接种率(86.85%)已经接近于88%了,最多再过28天,葡萄牙的完全接种率也将会接近88%。

新冠肆虐了一年多,葡萄牙从今天起,开始试水群体免疫,真的是拿命在试啊~

葡萄牙会成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9.13 更新

我不在知道大家为什么都喜欢拿以色列来举例证明群体免疫是失败的。以色列的实际完全接种率到现在连70%都没有(63.02%),这个国家连讨论群体免疫的资格都没达到。

就这个接种率,也就无怪乎日增10000+。


9.16 更新

9.16葡萄牙TSF更新葡卫生部会议报告:4/5的住院治疗患者和14/15的ICU患者没有完全接种疫苗。(说明接种疫苗还是有用哒!!!!)

“葡萄牙人民投票,投票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葡萄牙总统 马塞洛

Infarmed 会议:大于5岁的儿童,疫苗的接种(计划)可以推进。 葡萄牙已有 81.5% 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预计将会出现新的变种。

同一天,葡萄牙卫生部在官网称:我们已经在大流行的末期[1]


一些胡思乱想

晚上和同学谈到葡萄牙取消室外强制口罩令这一行为,突然莫名的觉得这个国家很勇是肿么回事。

近一个月,葡萄牙的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居高不下,但是葡萄牙政府还是做出了这么大胆的决策,当然比起之前的英国、以色列……葡萄牙的是建立在超高疫苗接种率之上的。假如这一次成功了,全世界应该就会慢慢解封吧。



在《葡萄牙史》的序言部分,作者戴维·伯明翰说:“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擅长生存之道的国家之一。……在欧洲的许多历史进程当中,它还是一位先驱者。”

今时今日,留在葡萄牙人民血液里的大航海开辟者的基因,或许并没有消散,还在以某些方式传承着。

参考

  1. ^ https://covid19.min-saude.pt/encontramo-nos-no-fim-de-uma-fase-pandemica/#



  

相关话题

  《亮剑》中最让人心酸的是哪一瞬间? 
  给李云龙一个满配党卫军骷髅师,会发生什么? 
  为什么现在抗战剧质量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个年代的亮剑拍的口碑那么好? 
  如果山本一木袭击楚云飞指挥部时,楚云飞投手雷把秀芹和山本一木都炸死了,事后李云龙会怎么对待楚云飞? 
  在《亮剑》中李云龙在查岗的时候看到朱子明的床凉了为什么就命令部队紧急集合? 
  《亮剑》中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台词是什么? 
  《雷霆战将》突遭停播下架,剧集官方发长文回应差评:「本剧的主要剧情都经得起历史考证」,如何看待其回应? 
  《亮剑》中最让人心酸的是哪一瞬间? 
  《亮剑》中孔捷的一个军没有全歼美军一个营,换做李云龙会怎么样? 
  如果李幼斌老师出演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适合演什么角色呢? 

前一个讨论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和明宪宗朱见深相比较,哪个更厉害一些?
下一个讨论
儒家的哪些思想对现代有借鉴意义?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