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和明宪宗朱见深相比较,哪个更厉害一些? 第1页

     

user avatar   gao-lei-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简直在开玩笑。


明宪宗只是一名合格的封建帝王,而清高宗乾隆帝则是中国古代帝王学培养出来的顶级怪物。


两个人怎么比?


以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标准而言,明清两代皇帝里就是朱元璋都不如清高宗。朱元璋虽然屠戮功臣苦役百姓,但是朱元璋好歹在对待自己那群混账儿子时好歹看得出来一点儿人味儿,至少有一点舔犊情深的意思。让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再怎么残暴,好歹还有一些残留的人性。


清高宗乾隆帝则把他的人性全留给了自己已经去世的富察皇后,之后他对待任何人,包括他的儿子、孙子,都看不出任何人性,清高宗在心里给所有人都划了一条政治红线,谁越线就打击谁,即使是自己长子,即使是自己喜爱的皇长孙,越线就打击。


要知道绵德在被清高宗打击之前,一度被朝鲜使臣认为是唯二两个储君人选(其中一个是后来的嘉庆帝),结果就因为绵德收了一个五品郎中的一把扇子,触碰了清高宗划定的红线,立刻削去王爵,从此丧失了皇位继承权。


这像是人吗?这分明就是政治机器。


顺便说一下为什么说清高宗是帝王学培养出来的顶级怪物。


首先是精力充沛,清高宗从继位开始一直到乾隆四十五年,根据清宫档案,清高宗基本上贯彻了597工作制。(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九点睡觉,一周工作七天)


其次是惊人的自律,还是根据清宫档案,至少在乾隆四十五年之前,清高宗宫廷生活基本上是固定的,清高宗一朝,没有在下午六点之后举行过酒宴,包括庆功宴在内,都是在下午六点前结束的。


甚至清高宗和后妃鼓掌的时间都固定在晚上七点之后一个小时左右时间,几乎没有改变。


然后是精明,这里我说一个清高宗精明的故事。大概是乾隆三十年左右,记不清了,清高宗有一天在审阅工部工程奏效奏折时发现工部都报销了两百两银子,清高宗就问工部是怎么回事;工部汇报说,按照惯例多报销的钱,会在下一次工程中抵扣。


清高宗不相信,于是就派人把工部最近十年的大工程档案给他拿过来,他亲自给工部做了一次审计,结果发现十年内工部每次都多报销,从来没有抵扣过。结果从工部满尚书开始,所有责任人都被追究,甚至包括已经致仕的。


事实上大家看《清高宗实录》就能发现,清高宗就和名侦探柯南差不多,几乎所有臣子欺骗都是被他亲自揭穿的。


其后是惊人的耐心,很多人都以为清高宗喜欢滥杀,其实这误会了清高宗,清高宗在杀人问题上从不手软是真的,但是清高宗从来不会“非刑杀人”,不会搞廷杖,清高宗追求的是明正典刑。


以清高宗时代第一起文字狱“胡中藻案”为例,早在乾隆十八年《孙嘉淦伪奏折案》还没有结案的时候,清高宗已经锁定了胡中藻以及鄂尔泰之侄鄂昌是《孙嘉淦伪奏折案》幕后黑手,然而清高宗没有把这两人下诏狱,而是一面完结《孙嘉淦伪奏折案》,一面吩咐礼部尚书悄悄收集胡中藻经手过的各种文字材料。


整整花了两年时间,到了乾陵二十年才开始正式掀起“胡中藻案”,明正典刑的处死了胡中藻,赐鄂昌自尽。


如果大家知道清高宗是多么愤怒《孙嘉淦伪奏折案》,就能明白清高宗忍了整整两年,收集完所有证据再杀胡中藻是多么的有耐心,是多么的克制自己。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一下“胡中藻案”和“蓝玉谋反案”,和清高宗把证据做的天衣无缝相比,朱元璋搞的“蓝玉谋反案”就太粗糙了,搞得蓝玉和弱智一样,作为明朝顶级武将、公爵,谋反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自己亲自拉拢粮长这些“兵头将尾”小虾米。


最不重要的是天性聪明,这可以从清高宗熟练掌握了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清高宗占了语系便宜(类似意大利人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更容易),但是凡是对外语下过苦功夫的就知道学外语这种事是最考验一个人综合智力的,不亚于数学。


清高宗还有一项特质,我觉得挺可怕的,就是他从不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他每一次吃亏上当后都能从中吸取教训。


还是以清高宗时代“文字狱”为例,清高宗和清朝其他时代“文字狱”最大的不同是,清高宗文字狱针对的不是朝廷高层汉臣,而是普通民间老百姓。


自从清高宗在“胡中藻案”尝到了“文字狱”甜头之后,他很快发现“文字狱”作为一个帝王工具,用来遏制民间言论非常好用,于是我们看到清高宗从乾隆二十年开始,隔几年就要用“文字狱”处死一批民间普通文人,直接后果就是终清高宗一朝,《孙嘉淦伪奏折案》里一份伪奏折流传了十几个省份,上万人看过,流传了两年才有人站出来揭发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谁也不敢再私下批评清高宗。


如果我们把古代王朝的朝廷比作一座大监狱,那么明太祖与清高宗就是明清两朝最合格的狱霸或者是狱卒,在东方古代王朝这么扭曲的君臣关系下,也只有朱元璋和清高宗这样冷酷无情的政治机器才能真正做到“不被蒙蔽”。


最后再说几件事:


清高宗在军事上确实做到了“有功必赏”:


海兰察只是黑龙江索伦野人出身,在清朝没有任何政军关系,但是他以马甲(骑兵)身份加入清朝军队,最终获封一等超勇公,整个清高宗朝以军功封公爵的一共只有四个人。


马格尔尼事件,清高宗表现的很有风度:


根据《中葡关系史》记载,活跃在清高宗宫廷里的葡萄牙传教士从马格尔尼送给清高宗的机器里检查出了德文铭文,证实了马格尔尼这批礼物里有不少是二手货,这就是清高宗为什么对马格尔尼冷淡的原因。


user avatar   jin-ru-zhi-hu-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肯定是乾隆了啊!

厉不厉害要看正事,大事,例如,皇帝业绩,朝廷是否乌烟瘴气。

1、政治业绩

乾隆的十全武功就不是明宪宗能比的了。

西域故土新归,

已经失去一千年左右了,

乾隆时终于回归到中原王朝手里,

这一条就把明宪宗盖住了。

明宪宗时期在国内打击明朝国内一些起义、盗贼,例如,广西大藤峡的瑶族起义,这是明宪宗时期比较大的战事了,很多都是小打小闹。

成化元年(1465年)十二月,韩雍破广西大藤峡的瑶族起义,将大藤峡改名为“断藤”。

是断了吗?

不是,

以广西大藤峡地区为中心,从洪武年间开始到天启年间为止,前后历时250余年,此起彼伏,前仆后继。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0余次。

也就是说,二百多年,明朝从来没有扑灭广西大藤峡的瑶族起义,更别说明宪宗了。

再说说明宪宗时期的明朝边疆和外部战事。

成化十九年(1483年)七月,蒙古小王子进犯重镇大同。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七月,蒙古小王子又进犯甘州,甘州指挥姚英等人战死。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十一月,安南侵略占城,占城王子古来逃入明朝。

当然了,蒙古部落对明朝的威胁、侵扰掠夺等等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崇祯1644年从来没有消除过。

更别说明宪宗了。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努力,奠定了清朝的疆域,也就是今天中国的疆域范围。

明朝的疆域在朱元璋那时奠定了,

朱棣还想有点作为,

朱棣之后基本就是守成了。

所以在政治业绩上乾隆是完败明宪宗。

2、经济方面比较

清朝国家财政收入从乾隆二十八年开始逐年提高。

原来每年财政收入是三四千万两,

乾隆二十八年就达到47063610两,

乾隆四十二年达到最高点81824044两。

后来降低一些,但也达到六七千万两。

明宪宗时期,明朝经济达不到在有明一朝里的最高高度吧?

更重要的是,

从明代中期设立皇庄,而“皇庄”之名始于明宪宗朱见深。

天顺八年(1464年),朱见深没收宦官曹吉祥在顺义的田地,设为“皇庄”。

不过,皇庄并不单是皇帝一个人的庄田,而是包括皇帝本身、后妃、皇太子及在京诸王的庄田,也就是说,是皇帝及其妻、子的庄田。因此,皇子若分封后离京去了封地,在封地取得的田地,就不算是皇庄了。

皇庄的设立,开启了明代土地兼并的先河。

朱见深的皇庄,很快就遍布顺义、宝坻、丰润、新城、雄县等处。上行下效,皇帝既然带头兼并土地,藩王、勋戚、宦官也请求皇帝赐土地,于是有王田、官庄。

明末摧毁明朝江山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皇庄。

皇庄摧毁了明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所以,乾隆完胜明宪宗。


3、都第三条了,再不提文字狱明粉会气迷疯的。

清朝乾隆时期文字狱达到了清朝历史中的高峰时期。

明朝明宪宗时期有文字狱吗?

当然有了,

成化二年(1466年)五月,无锡处士陈公懋删改朱子四书集注进呈,命毁之,交有司治罪。

明清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文字狱的顶峰时期。

在文字狱方面明宪宗时期比乾隆时期少很多。

原因之一就是明宪宗在位时间比乾隆少很多很多。

但要说到乾隆的文字狱迫害无辜者,就不能不提明宪宗时期建立的西厂,

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明宪宗设置西厂来加强特务机构,太监汪直担任提督。

四月,汪直将郎中武清、乐章,太医院的院判蒋宗武,张廷纲,浙江布政使刘福等人下了西厂大狱。

五月,方贤又下了西厂狱。

大学士商辂、尚书项忠等人上书朱见深请求废置西厂,朱见深采纳他们的建议。

六月,罢免项忠为民,又复设西厂。

不久商辂也辞官。

明宪宗任用奸佞宦官,设立“西厂”监视朝中百官和百姓的言行,因此而制造了大量的冤狱。

肆意凌辱大臣,是明朝的创举。

明宪宗时期是宦官与特务组织结合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在这点上明宪宗与乾隆就是半斤八两而已。


4、宦官

乾隆时期不存在宦官乱政的问题。

明宪宗时期前边已经说了,

建立了新的特务组织西厂残害廷臣。

西厂的头头汪直是干尽了坏事,

汪直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

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5、勤政

乾隆总是卯时(早上五时至七时)起床。

要是夏天,这时天已亮了;要是冬天,五更才尽。

在军机值班的十多人,每晚留一人值班。恐怕第二天一早有事,非一人对付得了,便每日轮一人早上班相助,于是也在五更上班。

平时大家不知乾隆何时起床。

但从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乾隆从他寝室出来,每过一门,必响鞭炮一声,凭此就知道乾隆圣驾已到乾清宫了。这个时候,要燃一寸长的蜡烛天才亮。军机处的十多人,过五六天才轮上一个早班,已觉辛苦,但乾隆则是天天这么早就上朝了。 平时无事时乾隆也是如此。

当西北用兵征准噶尔部和回疆之时,军事情报到达,即使是半夜,乾隆也一定要起来亲自过目,如有要事立即召集军机大臣指示机宜,说很多话。赵翼作记录,有时从起草到恭楷誊正,得要一两个时辰,这时乾隆还披着衣服等他。

明宪宗在位时,怠于政事,不见大臣。

群臣奏事均经由内廷中官。

一四七一年,大学士彭时、商辂等借口彗星久现,力请朝见。

宪宗在奉天门接见阁臣。彭时奏称“天变可畏”,宪宗说“卿等宜尽心”。

又奏:御史疏请减京官俸,文官可武官不可。

宪宗说,是。

万安等叩头呼万岁。彭时、商辂也都退下,宪宗随即退朝。

朝野传笑,说是“万岁阁老”。

从此以后,直到宪宗病死,再不召见大臣。

明宪宗怠于政事,与掖庭嫔妃以至侍女宫婢。大学士万安迎合帝意,进献媚药及房中术。都御史李实、给事中张善等谏诤风纪之臣,也向宪宗献房中秘方求官。

僧人继晓因内宦之介,向宪宗进秘术,得为国师。

江西南昌人布政司吏李孜省因贪赃事藏匿,习五雷法术,结纳内宦梁芳等向宪宗进上道家符篆及淫邪方术,特授上林苑监,进至通政使。

李孜省与万安、僧继晓及内宦梁芳等相互结纳,操纵官员进退,朝野侧目。

在勤政上乾隆完胜明宪宗。


6、

拿乾隆跟明宪宗比本事就是扯淡。

因为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皇帝。

明宪宗拿不出在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中可以上榜的政绩。

并且明宪宗所谓有所作为主要集中在执政时候的前期,

之后就根本谈不上有为了,

并且明宪宗为后代留下的遗祸更具破坏力。

宪宗不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白寿彝总主编;王毓铨主编.《中国通史·第9卷·中古时代·明时期 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无论你喜不喜欢乾隆,都否认不了乾隆是个有作为、励精图治的皇帝。

乾隆的私生活也没有明宪宗那么热闹。

明宪宗执政时期做的最有益的事,

就是解决平息了他爸爸和叔叔之间的恩怨,

并且给于谦他们平反,

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

其它政绩真是很一般,

可谈的政绩数量远不如乾隆多。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成化年的天灾人祸的规模和灾害程度比崇祯年厉害多了,然后成化朝“蔚然小康”,什么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名啊,这就是水平。


user avatar   zheng-lu-da-jiang-jun-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拿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的满清和英国镇江之战举例。镇江作为江防要地,城内建有满城也就是驻防八旗的兵营,这样的满城在中国仅有十多个,均是兵家要点,比如广州、西安,南京等地。


统领镇江2000驻防八旗的是满人副都统海龄,英军未到。海龄以汉人或许,有可能,也许会勾结英军为由,对镇江城汉人下狠手,先在镇江屠城杀汉人约万余人。当时镇江人所作“竹枝词”记:“都统差人捉汉奸,各家闭门胆俱寒。误投罗网冤难解,小校场中血未干。”另有《出围城记》记:“人疑副都统欲尽汉人而后止”。


此战,2000名旗兵共击毙英军37人,伤129人。镇江城陷落,海龄自尽。海龄身后,极尽殊荣。《清史稿》记载,“谥昭节,入祀昭忠祠,并建祠镇江,妻及次孙附祀。”对死者建专祠祭祀,这是传统社会一个王朝给予的最高礼遇了。


《剑桥晚清史》中说,“最糟糕的是镇江的一位将军,他确信,在英国人从前面进攻时,该城的汉人一定会从后面袭击满洲人。于是他命令一看见形迹可疑的人就抓起来,此后中国居民一看到满洲士兵走近时就惊恐地逃走。显然有些士兵一见有逃跑者就把他们杀死,用他们的尸体去领赏。这样的恐怖笼罩各地。如在上海,英国人的炮声就被一些居民误认为是满清当局在下令屠城。”


1842年距离满清入关的1644年过去了200年之久,满清仍然没有把亿万汉人当作是自己的国民,而是将汉人看作是平时可以盘剥的奴隶,战时会导致不稳定的因素。镇江屠城清楚的表明了满清不过是入侵,殖民中国的强盗集团。那么,作为广大汉人又怎么能为满清出死力呢,满清不过是他们身上的镣铐而已。


转一个其他的回答,可以查史料


另外在崇祯十二年的《兵部题行<兵科抄出原任山东督粮道邓谦南、邓天申奏>》中也有济南屠杀的情况:   “崇祯 十二年正月初二日 ,虏薄济南,臣父挺身抗骂,百折不回,以致箭刃相加,遍身碎脔,迄虏退获尸之日,其咬牙怒目,骂 贼之状,犹存,比时臣之祖母,臣之叔祖,臣之兄姊婢奴共计四十六名口,俱死于烽焰之中,焦头烂额,断手剐心,惨难尽述。臣幸 被掳逃回,臣母胡氏跳入井中,尸盈水涸,二命苟存”[11]   一个大家族近五十口人,只有两人活了下来,尸体竟至于把井塞满,三百多年之后,读当日之情形,犹令人目裂发指。


满清入关大屠杀

扬州十曰、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泽州等。这些惨绝人寰的屠杀,模式基本一致:根据清军头子发布的屠城令,实施的残忍的集体杀戮,和无耻的集体强奸。而屠杀后,不仅人头被堆积成“京观”,甚至还将女性的敏感部位割下,作为论功行赏的凭据!“取阴肉或割乳头,验功之所,积成丘阜”。

荷兰使臣约翰·纽霍夫(JohnNieuhoff)在其《在联合省的东印度公司出师中国鞑靼大汗皇帝朝廷》一书中亦记述到:“鞑靼全军入城之后,全城顿时是一片凄惨景象,每个士兵开始破坏,抢走—切可以到手的东西;妇女、儿童和老人哭声震天;从11月26曰到12月15曰,各处街道所听到的,全是拷打、杀戮反叛蛮子的声音;全城到处是哀号、屠杀、劫掠”。 南雄大屠杀,“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尸如山莽充斥。....死者无头生被掳,有头还与无头伍。血泚焦土掩红颜,孤孩尚探娘怀乳。(清军文书陈殿桂,《雄州店家歌》)

广州大屠杀,“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五行共尽,无智无愚,无贵无贱,同为一区。”(《祭共冢文》王鸣雷)亲眼目睹了这次屠杀的王鸣雷,描绘人头堆积的像山丘和宝塔一样高!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宗教志》记载:“清顺治七年(1650),清军攻广州,屠戮甚惨,死难70万人。居民几无噍类……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在东郊乌龙冈,真修和尚雇人收拾尸骸,‘聚而殓之,埋其余烬’,合葬立碑。”西方人魏斐德写道:“尸体在东门外焚烧了好几天。.....直至19世纪,仍可看见一座积结成块的骨灰堆。”。

嘉定大屠杀,嘉定三屠杀了50多万。“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清兵“悉从屋上奔驰,通行无阻。城内难民因街上砖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纷纷投河死,水为之不流”。“兵丁每遇一人,辄呼蛮子献宝,其入悉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献不多,辄砍三刀。至物尽则杀”。(《嘉定乙酉纪事》)清军围困嘉定城时,在城外,“选美妇室女数十人,……悉去衣裙,淫蛊毒虐”。嘉定沦陷后,清军抢掠“大家闺彦及民间



《嘉定乙酉纪事》)清军围困嘉定城时,在城外,“选美妇室女数十人,……悉去衣裙,淫蛊毒虐”。嘉定沦陷后,清军抢掠“大家闺彦及民间妇女有美色者生虏,白昼于街坊当众奸淫;……有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妇女不胜其嬲,毙者七人。”(《嘉定屠城纪略》)

潮州大屠杀,“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揭阳县观音堂海德和尚等收尸聚焚于西湖山,将骨灰葬在西湖南岩。福建同安县屠城死难5万余人,梵天寺主持释无疑收尸合葬于寺东北一里之地,建亭“无祠亭”,墓碑上则刻“万善同归所”。

常熟大屠杀,“通衢小巷,桥畔河干,败屋眢井,皆积尸累累,通记不下五千余人,而男女之被掳去者不计焉。”“沿塘树木,人头悬累累,皆全发乡民也。”(《海角遗编》)

扬州大屠杀,除了著名的《扬州十曰记》外,还有《扬州城守纪略》(“初,高杰兵之至扬也,士民皆迁湖潴以避之;多为偎?Γ?信e室沦丧者。及北警戒严,郊外人谓城可恃,皆相扶携入城;不得入者,稽首长号,哀声震地。公辄令开城纳之。至是城破,豫王下令屠之,凡七曰乃止。”“亟收公(史可法)遗骸,而天暑众尸皆蒸变,不能辨识,得威哭而去”)、《明季南略》(“廿五曰丁丑,可法开门出战,清兵破城入,屠杀甚惨”)等资料。扬州城破,扬州顿成地狱,死者达80余万。比地狱更难忘是人民引颈受戮的场面。史载:只要遇见一个满族士兵,“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刀,无一敢逃者。”一个清兵,遇见近五十名青壮男子,清兵横刀一呼:“蛮子来!蛮子来!”这些人皆战战兢兢,无一敢动。这个清兵押着这些人(无捆绑)去杀人场,无一人敢反抗,甚至没一人敢跑。到刑场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屠杀。 昆山大屠杀,“总计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堕井投缳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幸免者十之一。”(《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五一兵纪),“杀戮一空,其逃出城门践溺死者,妇女、婴孩无算。昆山顶上僧寮中,匿妇女千人,小儿一声,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研堂见闻杂记罚》)




还有著名的《江阴城守纪》:“满城杀尽,然后封刀。……城中所存无几,躲在寺观塔上隐僻处及僧印白等,共计大小五十三人。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曰,城内死者九万七千馀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馀人。” 清兵在江阴的观音寺“掠妇女淫污地上,僧恶其秽,密于后屋放火。兵大怒,大杀百余人,僧尽死。”(《明季北略》卷11)

在南昌,八旗军把掠来的妇女分给各营,昼夜不停的轮奸(“各旗分取之,同营者迭嬲无昼夜”)。这些女性“除所杀及道死、水死、自经死,而在营者亦十余万,自愿在营而死者,亦十有七八。而先至之兵已各私载卤获连轲而下,所掠男女一并斤卖。其初有不愿死者,望城破或胜,庶几生还;至始知见掠转卖,长与乡里辞也,莫不悲号动天,奋身决赴。浮尸蔽江,天为厉霾。”(徐世溥《江变纪略》)此书是满清查禁的重点,在乾隆44年被明令销毁,靠着手抄本流传下来。

虽然经过了满清“文字狱”的摧残,但这些暴行依然留下了大量的真实记录:广州大屠杀有西方传教士目击纪录,大同大屠杀,甚至在第一历史档案馆都可以找到资料。

各地为剃发的屠杀:“去秋新令:不剃发者以违制论斩。令发后,吏诇不剃发者至军门,朝至朝斩,夕至夕斩。”(《陈确集》卷三十)

顺治二年7月30曰,清军至沙镇,“见者即逼索金银,索金讫,即挥刀下斩,女人或拥之行淫,讫,即掳之入舟。”“遇男女,则牵颈而发其地中之藏,少或支吾,即剖腹刳肠。”(《研堂见闻杂录》) 顺治二年,清军实施扬州大屠杀后,至无锡时,“舟中俱有妇人,自扬州掠来者,装饰俱罗绮珠翠,粉白黛绿。”(《明季南略》卷4)





顺治元年(1644)4月,清兵到达盩厔县境内,生员孙文光的妻子费氏被掠去,“计无可托,因绐之曰:‘我有金帛藏眢井中,幸取从之。’兵喜,与俱至井旁,氏探身窥井,即倒股而下。兵恨无金又兼失妇,遂连下巨石击之而去。”(民国《盩厔县志》卷6)

  清兴安总兵抢夺妇女达100多人,“淫欲无厌”。制作长押床,裸姬妾数十人于床,“次第就押床淫之。复植木桩于地,锐其表,将众姬一一签木桩上,刀剜其阴,以线贯之为玩弄,抛其尸于江上。”(《平寇志》卷12)

顺治二年(1645)江阴城陷时,有母子3人,“一母一子,一女十四岁。兵淫其女,哀号不忍闻”,后兵杀其子,释母,“抱女马上去”。又有一兵“挟一妇人走,后随两小儿,大可八岁,小可六岁”,兵杀二子,抱其母走。(《明季南略》卷4)

顺治二年(1645)5月9曰,南京失陷时,当涂孙陶氏被清兵所掠,“缚其手,介刃于两指之间,曰:从我则完,不从则裂。陶曰:义不以身辱,速尽为惠。兵稍创其指,血流竟手。曰:从乎?曰:不从。卒怒,裂其手而下,且剜其胸,寸磔死。”(《明史》卷303)

昆山县庠生胡泓时遇害,其妻陆氏21岁抱着三岁的儿子,欲跳井,被一清兵所执。“氏徒跣被发,解佩刀自破其面,……氏骂不绝口,至维亭挥刀剖腹而死。”(光绪六年《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36) 明朝都督章钦臣的妻子金氏,一个弱女子,不肯屈服于淫威,被用1000刀刮死。此事,系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冒着杀头危险记载下来的。



在崇祯 十三年二月十一日 兵科抄出浙江巡抚熊奋渭提到济南情况“今春二月间,璘等在家闻变,奔赴济南,但见城中焚杀已空, 残尸烧埋已尽,兄骨无存,仅得招魂。……泣思百万惨屠,全家泯灭。”[8]   这更进一步证实了,仅仅在济南,就屠杀了百万人口!   这是否是夸张呢?   绝非夸张!还有其它多方面的史料能证实这一点。   就在清人自己的官修史书辑录东华录里面,崇德四年七月(崇祯十二年七月),也就是在多尔衮、杜度报告自己抢掠蹂躏战功的四个 月后,皇太极致明帝书中就说“死亡百万,非朕杀之,实尔君臣自杀之”[9]。   意思就是我屠杀了百万数量级别的人,那是因为你们不肯满足我的要求,所以才要杀的,这就等于是你们自己杀的



此外,还有民间在满清极端恐怖的文字狱罗网下保留下来的证据。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就通过说鬼谈怪的方式,记载了满清光 在济南一城就屠杀百万的事实。   在《聊斋志异》的第12卷,有一则名为《鬼隶》的故事,原文如下   “历城县二隶,奉邑令韩承宣命,营干他郡,岁暮方归。途遇二人,装饰亦类公役,同行半日,近与话言,二人自称郡役.隶曰:‘济 城快皂,相识十有八九,二君殊昧生平’。二人云:‘实相告:我城隍鬼隶也.今将以公文投东岳’。隶问‘公文何事?’。答 云:‘济南大劫,所报者,杀人之名数也。’惊问其数曰:‘亦不甚悉,约近百万’隶问其期,答以‘正朔’二隶惊顾,计到郡正值 岁除,恐罹于难;迟留恐贻遣责。鬼曰:‘违误限期罪小,入遭劫数祸大,宜他避,姑勿归’隶从之。未几北兵大至,屠济南,扛尸 百万,二人亡匿得免。”   另外《聊斋志异》的《韩方》中提及“今日殃人者,皆郡城北兵(即清兵)所杀之鬼”,也是说的满清屠杀济南的枉死之鬼。   而《聊斋志异》中提到县令韩承宣,在明代残留档案中可以查证到他死于清军屠刀的事迹,《明清史料甲编》的山东州抚李春蓁奏疏 中说:   “历城知县韩承宣,被虏拘执,不肯屈服,激虏之怒,被杀,女鳌姐,亦义不受屈,投井死”。[10]


user avatar   yong-le-da-di-ming-cheng-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亮这立场偏颇的不要太明显啊

你要认为清高宗更厉害,清高宗更强,咱没意见

可是论证方式不是您这样整的呀

上来先放结论没问题,你直接来一个清高宗是怪物,明宪宗没法比,然后还来一个清高宗按马基雅维利标准比朱元璋都厉害,也没问题

您倒是论证呀。

可通篇看下来,只看到您夸了一通清高宗的各种优点,个人特长,明宪宗您是连个屁都没提

这也能叫比较吗?

何况,厉害这个词儿怎么定义,还有点争议吧。

我不确定你是否了解明宪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不过我想说,如果他是及格线,那您对中国古代帝王的及格线划拉的可够高的呀!

清高宗乾隆皇帝寿命长,执政时间超级长

这一点远非明宪宗成化皇帝可比

要说谁厉害

乾隆像是一个拥有顶级宰相才干的人当了皇帝,能够很好的压制百僚,勤政,且能亲自处理大量繁杂的机要事务

在政务处理,荒政建设,人事干预等方面明宪宗比不上他(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武举由明宪宗开创)

但是我还是认为明宪宗要比乾隆厉害

乾隆登基之时,帝国谈不上什么上规模的内忧外患

整个东亚地面上,缅甸贡榜王朝甚至还没建立,日本德川幕府内卷发展,东蒙各部全是盟友+仆从,沙俄还在努力对中亚进行国土控制填线工作

准部虽然和雍正朝在西北四次规模战役打了个五五开的水平,其人口毕竟单薄,缺乏炮队,综合国力与大清对比,也就是普通亚洲灰狼打北极熊的档次

以准部的历史表现来看,对蒙古地区的社会秩序有一定冲击力,但也仅此而已了

明宪宗登基时,大明帝国说内忧外患绝对不为过,北面鞑靼本部开始复兴,向东挤压兀良哈人向西挤压卫拉特人

内部有荆襄流民一百多万

南方有苗瑶大乱从广西打到珠三角

辽东经过脱脱不花东征活动,原本较为忠于朝廷的海西女真等部遭到重创,建州躲入山林之后出来不再恭顺,到处搞事情

如果说朱见深接手的大明是病虎,这些威胁至少也是群狼了

鞑靼本部还不只是亚洲灰狼的水平,怎么的也得达到北美大灰狼的档次,甚至是美洲狮

朱见深雷厉风行的平定和打击了上百万流民,两广动乱以及辽东建州女真作乱

北面面对毛里孩,满都鲁,满都海,巴图孟克等鞑靼本部领袖人物,持续作战了二十余年

西面使用关西七卫兵马+瓦剌友军收复过哈密

成化中期,抓住兀良哈人被鞑靼本部痛揍的机会,重新巩固了和兀良哈人的宗藩关系,在之后近百年时间里,兀良哈人成了河北边外到辽左的有效藩屏

成化弘治正德三代都悉心维护与兀良哈的关系,对于一些小型劫掠犯罪略施薄惩,以保持默契共同针对相对强大的鞑靼本部,将其攻击范围限制在山陕边外

除此之外,成化算是明朝自洪武永乐宣德之后,最关心藏地事务和新疆事务的皇帝

对于藏地帕竹政权帕竹第悉宝座的更替悬案,成化是下了功夫派人去调查纠正的

也花力气笼络北疆的卫拉特人,共同针对鞑靼本部

为了遏制交趾对占城的扩张,派兵护送占城王子回国

与成化相比,乾隆的武功收获更丰厚,但性质大为不同,乾隆时期清帝国人口最少是成化的2-3倍

继位时,唯一称得上强敌的准噶尔汗国本部人口也就五六十万的水平,无论是准部还是后来的贡榜王朝,越南阮恵

均不具备重创大清帝国根本的可能性,至于大小金川(规模不如大藤峡之乱),林爽文,尼泊尔(尼泊尔大军围攻只有七十人防守的日喀则宗城不能攻克,它没炮),大小和卓(比黑社会强不了几个档次)这类武功,说实话,也就是放在乾隆朝能混上个十全武功

如果成化是病虎斗群狼,乾隆那只能算是健康的北极熊打胡狼了


不过如果再考虑乾隆对中国文化,国民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不论好坏),这个乾隆就真的比成化厉害太多了

成化到正德这块,是明帝国社会形态发生剧烈深度变化的时代

中国社会加速脱离明初的高度国家军事机器捆绑的形态

市井文化,市民文化,商业文化空前蓬勃发展繁荣

成化对这一块,没有什么明显的干预和干扰,也没有压制

从成化朝的宋端仪开始,有关朱元璋,朱棣,朱允炆等皇帝的野史段子,文章,说书故事层出不穷

成化似乎也没有精力和毅力去拼斗民间舆论

这一点清高宗倒是强得多

不过,这对咱们而言,真的是一件值得吹嘘的事情么

真正客观的评价是,两人很难直接做出对比,互相交换位置,极有可能无法比对方做得更好

双方所处的帝国与时代,千差万别,绝不是几句话能讲明白的

乾隆行政层面的治功胜于成化,但成化也绝不是高亮说的那样不堪一比,成化开武举,优化兵备道,这也是数得上号的贡献啊

但是武功层面,不是我对乾隆有偏见,他那十全武功有一半,敌人没比大规模黑社会强到哪儿去

阿睦尔萨那,达瓦齐,大小和卓,沙罗奔啥的,拿他们的实力和满独鲁满都海,巴图蒙克比,那才是正儿八经的笑话呢

就是比毛里孩,他们都不行

估计也就和李满住差不太多

差不多就得了哈,还顶级怪物都整上了,还比朱元璋都强,离谱啊


=======================================


。。。。。。。。。。。。。。。。。。。

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安定下来,那是康熙才出生的事儿

什么思路才能够想到用康熙出生时的事情来证明乾隆的武功?????

乾隆灭准时,说个不中听的话,准噶尔汗国的国家机器都已经荡然无存的级别了

达瓦齐,阿木尔纳撒这种,和流寇黑社会比能强到哪儿去

扫荡哈萨克的时候,那是跟乾隆打仗的时候嘛??


我大清皇帝为啥网络风评高捏?

原来都是靠缝合

都不是一个年代的事儿硬往一起凑?那你皇太极打赢了林丹汗干脆让林丹汗连铁木真一块儿代表了算了呗


user avatar   baggio-19-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基本的历史入门知识,明代斩首不等于斩敌数量。293卷《宪宗实录》看完后,你还能说出斩首等于斩敌的,可能就是你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宪宗实录》里面,明确提到了兵部根据录功官来统计斩敌人数升职赏赐的数据。其中升职一二级,需斩敌五六人,升署职,需斩敌三人,就连最低级别的给赏者都有斩敌一人二人的要求。举个例子,威宁海子捣巢一战,《宪宗实录》记载的斩首数据只有四百三十七人,看上去也不多,但是后续记载的兵部报告统计出来的拥有斩敌升赏的人员却有两万八十八人。当时明军参加战斗的总人数是两万一千人。其中,我们要注意到,明军升赏统计里,阵亡士兵和受伤会算在最低升职范畴内,所以拥有斩敌战功的人数是没有两万八十八人的,估计是在一万五以上。折算斩敌人数,斩五六人战功的肯定是比斩一二人的少,就和加权平均数一样。所以威宁海一战,明军斩达延汗部数量在四万五左右,可能要往上面再去些,不过五万应该到达不了。这场战役的斩敌数量差不多和土木堡中明军“阵亡三分之一,大部溃散”一样了。同时上面有人发出达延汗成化十九年寇边大同的战报,却没有仔细阅读《宪宗实录》数据,许宁先是说阵亡五百多人,后来明朝审核发现阵亡八百多人,受伤一千人,所以朱见深十分生气。但是你可看了后续兵部统计的明军方面斩敌统计?三千八百多士兵被统计为升赏范畴内,这里就好计算了些,将阵亡的八百和受伤的一千去除,拥有斩敌战功的差不多是两千人左右,所以就算这两千人都是最低级别的给赏那斩获都是比达延汗方面数万军队杀明军八百,弄伤一千来的多。不过综合来看,在只用东亚传统朝贡体系下世界的标准下,乾隆应该比成化要厉害些,现在对乾隆印象不好,很大程度是乾隆时期文字狱以及众人将清末改革的奇葩措施来计算到乾隆时期。但是在以清朝同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标准,乾隆嘉庆道光这三人对于燧发枪引入距西方大规模装备过了近一百五十年没有反应,比起朱厚熜和朱由检引入火绳枪以及重火绳枪仅仅落后西方大量装备五十年左右就引入装备军队来看。乾隆嘉庆道光又是负有很大责任的了,引入燧发枪装备军队肯定无法让清朝出现工业革命,但是最起码近代史如此丢人,到了最后沦落到被朝鲜看不起的地步。所以这两人评价需要看你标准了,如果认为清朝只需要和秦汉晋唐宋元明比较,那乾隆属于这方面非常完美的,但是如果是把眼光不局限于前边几千年历史,那朱见深和弘历差不多五五开,朱见深可能还要更好些。因为乾隆三十年往后清朝米价都是二两一石以上了,而成化时期米价除了中间数年因为灾害到过0.8两一石以及一个一两一石的情况,大部分时候都是0.5两一石,成化朝最后十年的米价甚至接近恢复到了明朝前边0.25两一石的价格。


user avatar   du-cao-341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批判苏联的共产主义精神,行!

践踏苏联的logo,不行!

形式主义那套玩明白了属于是。


user avatar   fei-fei-43-5-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笑语盈盈

我个人不赞成用性格来评价皇帝。宽仁还是仁弱,勇武还是暴虐,也就史官那么几笔的事。

要看就看实际的。比如说成化“缺少作为”,我是不敢苟同的。

文治方面:

1.拨乱反正。朱见深对北京保卫战有功、后因夺门之变遭到清算的大臣比较同情。成化初年,为于谦平反。后来又任用商辂为首辅。更为难得的是,他恢复了代宗的帝号(代宗曾废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2.任用贤相,国力日盛。成化初期,任用李贤、陈文、彭时、商辂为首辅,总体上都是一时之贤相(虽然像陈文也有一些污点),施政有方,百姓富足,国家日渐呈现强盛之态。

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明史》

武功方面:

1.内平流民。朱见深当皇帝的第一年,就爆发了荆襄流民起义。不久,起义军被官军镇压。成化帝任命原杰安抚流民,并设置了勋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巡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难题。

2.威宁海大捷。成化十六年,报称鞑靼亦思马因欲进攻延绥。宪宗命朱永、王越前往讨伐。王越于威宁海子击破鞑靼军,斩首437级,擒171人,获马驼牛羊六千。同年,亦思马因攻大同,为大同镇将范瑾击退。

3.成化犁庭。成化年间两次会同朝鲜征讨建州女真。成化三年,建州女真犯边。宪宗命赵辅、李秉出兵,并约朝鲜协助,夹击建州卫。斩建州女真首领李满柱及其子,擒斩女真1700余口。成化十五年,宪宗命朱永东征,并约朝鲜协助,夹击女真。此役击破建州女真部,擒斩695级,俘获486人,破450余寨,获牛马千余。这两次战争对女真的打击非常严重,所以史称“成化犁庭”。它使女真长期不能恢复元气,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限于篇幅,这里只能提到成化帝一些比较重要的功绩。实际上当然还有其他的有益政事和军事行动,题主有兴趣可以翻翻史料。

诚然,朱见深宠幸万妃,重用汪直、万安、刘吉等人,犯过不小的错误,虽有功亦有过,这个可以讨论。

但说成化“缺少作为”,恐怕并不是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亏后继者的陪衬,让明都成为华夏的代名词了,如果不是反清复明的口号喊了两百多年,谁会在意明朝啊?


user avatar   wu-shi-hao-ren-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汉明帝让自己爹不要度洛阳那边的田,就已经打脸这些洗白刘秀不怕世族阶级的人了。汉唐时期的世族阶级这个大家伙最后还是靠黄巢等人解决的。




     

相关话题

  为何英国可以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同为大国的清王朝? 
  慈禧太后从百姓的口袋里掏钱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会,那么当时的人们是怨恨慈禧还是为这场生日会感到高兴? 
  清政府为何在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 
  为什么满清统治中国267年,满语却没有在中国普及开? 
  为什么清朝和外国打没有能动用大量兵力反而是十几万? 
  请教历史大佬,清朝的三个藩王都是亲王吗?另外一个孔有德是何爵位? 
  中华民国是如何接手清朝全部领土的? 
  如果没有清朝,中国现在的版图可能会是怎样?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现在的版图可能会是怎样? 
  既然中国古代盐商富可敌国,为什么还有卖盐的喝淡汤的说法? 
  清朝火器装备相比明朝如何?还是像某些书上说的清军只重骑射,不重火器?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晋书》?
下一个讨论
《亮剑》中,李云龙当时已经拥有七千兵力,为何还是当了好几年团长没被提拔?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