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415Q, 前组膜很厚的彩笔, 4K 早期时代的显示器.
Ultrafine 24 4K, 下架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 iMac 是带了一整套 P3 HDR Hi-DPI 软件生态, 加上业界领先 M1 CPU 的电脑.
此话何解:
如果你买的是一台 Windows 电脑, 它的 SDR 色彩管理是不存在的. 你做的只有 SDR/HDR 切换, 后者能让你用到 bt2020, 然后让显示器显示他支持的部分(通常是 sRGB/P3).
这些问题你可以解决, 但是前提是你懂色彩管理的知识, 知道自己的拿到的素材, 用的软件, 屏幕的模式、系统加载的 icc 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些东西说白了是超过一般用户知识范围的. 好比说你从 iPhone 上传了一张 HEIC 照片, 大部分都不会在意这张照片在手机和电脑上看到的区别; 稍微好一层的人, 譬如说知道自己的手机和显示器都是 P3, 但是也无法确定这张照片能在电脑上用 P3 播放.
而在 macOS 下, 不管是系统的 Preview.app, 创作 App iMovie/Final Cut Pro X/Adobe 全家桶, 还是 Safari 浏览器, 都能正确识别色域, 并且借助系统的色彩管理正确映射到屏幕上.
就这点就能甩了 Windows 100 条街. 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到了 HDR 时代, Windows 的 HDR 支持几乎等于毁掉正常显示的 SDR 内容, HDR 内容转 SDR 显示的处理也存在问题.
Windows 这个色彩高压不哭问题能解决吗? 可以, 但是当你要有 M1 iMac 类似的处理性能, 类似的屏幕, 还要达到同等的管理效果, 这个代价不管从时间还是资金投入上看都是被 M1 那种开箱即用吊打.
所以别问什么 iMac 相当于什么价格的显示器, 要放在 5K 那个时候, 虽然没普及 P3 HDR, 但是 5K 像素就够当时的 DP1.2/TB2 吃一大壶的了, 所以苹果还自研了 eDP 的驱动板.
对于靠照片视频吃饭的人来说, M1 iMac 几乎就是入门的门槛了. 敢在影视照片专业领域里用 Windows 的只有三种人:
而对于一般人, 色彩管理即便不能带来生产力, 但是从消费内容的角度来说, 这仍然是重要的一端.
举个例子, 岩井俊二的御用摄影师-筱田升, 就是日本胶片时代摄影的大师. 他知道如何利用低感光胶片拉高亮度强化颗粒感的作用, 结合逆光-丁达尔效应, 去达到更好的艺术表达: 「朦胧的青春回忆感」. 但是最近的「高清修复版」就把数码难以复线的胶片颗粒去除了. 这是对原作表达方式的破坏.
同样 SDR/HDR 就是两张画布, 画家可以考虑把之前 SDR 的画移到 HDR 上, 但是需要很多调整(相当于二次创作). 而作为画布的呈现-屏幕, 忠实的色彩管理保证这张画呈现到观众面前的时候没有因为数码格式上的不匹配而导致错误. 另外, 对于那些 HDR 内容, 也要能够提供一套可靠的机制(ToneMapping), 让 SDR 屏幕上也能正常显示.
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屏幕硬件需要做工作, 更需要整个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协同起来, 还要和制作的工作流-分发的工作流相关. 那就不是「啥价位的显示器」能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