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 @一山同学 的答案随手补一补。需要说明的是九十年代得分初期中期和末期,这前后老百姓生活变化天翻地覆,不能一概而论。外地我也没怎么去过,随便说说北京的情况吧。
九十年代初因为国营企业等单位普遍提供宿舍或者分房,通勤距离一般非常短,包括育儿啊医疗啊什么的全配套,普通人日常活动半径一两公里就足够了。工时方面最开始是六天工作制。后来搞过一阵大小周,就是隔周的周六可以休息,95年换成双休制度,再然后没多久就下岗潮了。
现在职工收入高了,普通个体户做点小生意累死累活一个月收入可能也就两三万,未必有正经上班挣钱多。九十年代不一样,做买卖的人比上班的人收入高一两个数量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谁让你「养老有保障」呢。那是一个各种小买卖都能发财的年代。
相当多的单位办公楼(包括医院和学校),墙上一米多点以下会刷一层绿漆。地则是大多是洋灰地。瓷砖尚未流行,通常厕所里和建筑外立面才会贴瓷砖。
不同地区的居住条件差异非常大,有住部队大院的,有住胡同平房的,有住筒子楼的,有住农村的……大部分家庭必备的两样大件家具是床和写字台。由于居住面积捉襟见肘,折叠式的餐桌椅非常受欢迎。最常见的餐桌甚至桌面还能再折叠一次,方桌四周可以展开成大一圈的圆桌。
彩电在九十年代初期已经有了不错的普及率。空调的普及稍晚一些。没有空调的家庭夏天靠摇头扇和凉席解暑。
买主食基本上是去粮店,除了最基本的米面油等必备原料,懒得做饭的人也可以买到面条烙饼等衍生品。粮票制度明面上直到93年才取消,事实上粮食价格放开前的最后几年市民的购粮额度已经是相当富裕了,很多人拿粮票在黑市换东西。
入冬囤白菜是北京一景。快过冬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得囤个几百斤大白菜,北方冬天的穷日子就这个操性,没别的可吃。随着大棚蔬菜供应的增加,选择花样越来越多,囤白菜的传统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慢慢打破。
九十年代初,人们心目中用刀和叉子吃饭就是西餐,西餐就是应该贵就是高端,于是东直门必胜客红极一时。肯德基和麦当劳之类的洋快餐虽然形象略差,但对于当时的国人也是高高在上,甚至结婚宴请也不乏选择在这种快餐店办的。不知道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听了什么感受。
不正经的零食饮料方便面什么的就罄竹难书了。我就随便说几个:摩奇、金鸡片、鸡味圈、华丰三鲜伊面,旭日升冰茶。用饼干怎么判断家境我不清楚,冰棍方面是屌丝吃冰葫红小豆;有钱人吃梦龙魔爵。
普通人日常出行以自行车为主、公共汽车为辅,男性一般二八大杠,永久牌或飞鸽牌。修自行车的摊满街到处都是。公共汽车普遍采用铰接式客车,前后车厢中间有个大转盘,用手风琴一样的套子罩住。前后车厢各一个售票员,卖票的时候用红蓝铅笔在票上划一道撕下来给你。车票一般5毛,常坐的可以办月票,18块钱一个月,公交地铁都能坐(地铁当时只有直线和环线两条线)。二环里有106、107之类的无轨电车,跟普通大公共基本只是动力源的区别。
另外,郊区热门线路通常会有私营小公共(中型客车)抢生意,票价比较贵(通常两块)但是保证有座。小公共生态环境比较野蛮,司机车座下面据说常备砍刀,售票员则是一直站在车门旁边沿街吆喝,车门从来不关也不怕掉下去。
由于收入限制,九十年代初能买得起私家汽车的人很少。开捷达的就已经算小土豪了,再牛逼点的开皇冠,按购买力折算比现在的奔驰S600还贵。而真正的S600(当时叫600SEL)在当时基本也是豪车顶点,如果你是上班族,不吃不喝600年够呛能买一辆。商务车现在流行GL8,当时流行的是雪佛兰子弹头。
出租车基本是面包车,俗称面的,车型以昌河和天津大发为主,黄色涂装;往上是夏利,再往上是富康。夏利每公里一块二,富康一块六,由于这两个车型都是暗红色两厢车,外形接近,不懂车的招手停了发现是一块六的车不舍得坐挥挥手让司机走是常有的事。
九十年代超市不多,物美和家乐福是94、95年开的,后来疯狂扩张的各种X客隆则多于千禧年后开业。在超市出现之前各种国营百货商场是居民购买生活用品的主要渠道之一。92年前后一些合资商场开业,如燕莎、赛特等,商品定价往往是天文数字,专供兜里趁钱的人买那些衣服啊包啊表啊之类没用的东西。与之相对,天意、天宇、红桥、秀水、动物园、大红门等各种批发市场则是另一派繁荣的景象。会砍价就能买到便宜货,不会砍价就是挨宰。
找朋友出去鬼混,最常用的联络方式是直接到他家敲门或者在窗户根底下喊。
九十年代初期安装固定电话是个时髦并且很不经济的事,直拨号初装5000块钱一个,月租另算。不但贵,而且你交了钱还未必能装上,不认识人就只能等着排大长队。有些地方还有一种套路就是装分机,就是外面打电话打进来不是直接到你家的,而是打到你们这个小区的总机上,次点的总机连程控交换机都不是,弄个人24小时值班接听,完了打电话的人再告诉接线员转几几几,才能打到你家。后来电话初装费几波暴降,先是降到3600,再降到1000,最后干脆就不收了。
公共电话遍布大街小巷,基本每个小卖部都有。除了附近的住户用,被呼BP机的时候也经常需要这些电话。早期的BP机没屏幕,响了以后你只能打回寻呼台问刚才是谁,后来有了数显能直接显示呼你的人的电话号码,再后来有了汉显,一时非常火爆。不过新世纪手机开始普及,BP机就没落了。
书报亭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大举兴起的。在这之前,买书到新华书店,买杂志到邮局。要买便宜书,就等书市。在邮局也可以订阅杂志,出了新的就给送。恐龙和米老鼠算是小屁孩间的土豪杂志,双持无敌。
当时有个贝塔斯曼书友会什么的卖书的机构,经常在各种杂志上做广告,意思是入了会员买书便宜,不过它隔壁的广告往往是什么强光喷雾高压电几合一防狼手电筒,什么美式炸鸡连设备带培训开店……各种一看就很可疑的东西。所以我到最后也没办。
报纸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为主,以及下文提到的电视报。报纸中缝里的广告也挺有意思,不是寻人就是征婚,其中征婚普遍妙龄女子167肤白貌美父母双亡、求老实男士退伍军人优先,一看就是骗子,估计是瞄准了退伍军人长期与世隔绝不谙世事又有一大笔转业费。如果按现在的社会可能程序员优先了。
收音机俗称半导体,更早一些确实流行过能放磁带(甚至能放左右两盘磁带)的大型收音机,不过到了九十年代无法播放磁带的便携型更为流行,听录音带的功能则交给了沃克曼。MD后来也流行过一阵,不过最后和录音带一起输给了MP3。CD倒是一直很稳。
录像机是个好东西,不仅可以租节目看(大部分是周星驰成龙电影),还能买白带子把电视节目录下来。不过录像带和录音带不同,录音带可以两面来回放,录像带是单面的,放完要把带子卷回去才可以从头重看。录像机本身当然可以倒带,但毕竟耽误时间,所以大部分家庭还会单独买个倒带机用于卷带子。后来流行的VCD机则是另外一种问题:VCD容量只有一个小时多点,电影时间则往往超标,因此各种三碟连放五碟连放成了卖点。
当时的流行音乐以港台为主,例如张学友张信哲周华健童安格罗大佑什么的。大陆摇滚处于崔健张楚窦唯等人活跃的鼎盛期,但能上电视的多半还是尹相杰之类的牛鬼蛇神。这些年黄家驹邓丽君张雨生等一批人们热爱的歌手相继去世。偶像艺人这种畸形的文化是从九十年代初的小虎队开始入侵大陆的,到了中后期,开始转向以HOT为代表的韩怂流。小年轻基本不是追HOT就是学古惑仔,风气相当令人担忧。果然黄鼠狼下耗子,现在的年轻人追的偶像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我印象里早期只有5个固定台,中央123、北京台、教育台。后来多了两个北京有线台以及朝阳有线,再后来到90年代末的时候中央台应该是开到了8(换台标应该也是这前后的事),北京台开到3。私装天线早期一度十分流行,能多收到不少卫视台,不少民房顶上都架了大锅。但后来管得严了,都被拆除了。
中国电视报是家家必买的报纸——其中有一版是下周的电视节目清单,因此这个报纸也俗称节目报。不过大体上来讲,本来一共也没几个台,哪个台什么时候有好节目,常看电视的人心里都有数。例如说周六晚上北京1的东芝动物乐园、周日晚上中央1的正大综艺,算是周末定番。小屁孩最开始一般看北京台的七色光,后来出了小神龙俱乐部和大风车,另外北京是能收到附近省份的几个台,其中天津台动画片非常多。电视剧方面基本就是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各种循环,后来又多了还珠格格水浒传什么的。当时还有个常识是每周二下午没电视。基本哪个台都是大彩球画面。这个后来才逐渐改掉。
九十年代初期电脑算是先进生产力工具,会五笔打字就算是一门吃饭的手艺了。街上有很多培训五笔打字和金山WPS的。甚至还有这么一种产品:根据键盘等比例印刷的硬纸板,上面印着键位和字根,罩一个透明塑料壳,这样穷逼就可以少花钱练打字了。当时电脑相对于工资水平非常贵,普通人基本是买不起,不过但凡买得起的基本都是用来玩游戏(笑)。操作系统是软盘DOS,开机的时候软驱声音像拖拉机。
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Win95伴随着「多媒体电脑」的概念走入人们视野,培训班也开始从教WPS转为教Word。人均收入此时已经提高了一大块,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能买得起电脑,不过买回来基本也是孩子用来玩游戏(笑)。电脑房差不多也是这个时期开始萌芽,几年后以「网吧」一名为人熟知。当时的电脑房流行的游戏有Duke3D、真侍魂、Quake、红警、极品飞车、FIFA等,也有人在电脑房玩RPG如Diablo和仙剑的,我反正是不太理解他们为什么能忍受存档被人操来操去。
世纪末少数有条件的人开始拨号上网,但社会网络文化要到02、03年ADSL普及才开始成气候。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游戏机是在百货商店里有专柜的。各种山寨的FC如小天才、小霸王、天马、裕兴等层出不穷,一般人家里多少都有一台。盗版游戏卡便宜的七八十,贵的一百多。不那么富裕的都是省吃俭用买一盘卡,玩腻了再跟同学朋友换着玩,或者折价卖回给柜台换别的卡。MD虽然比FC领先一个世代,但游戏全是单卡,需要更高的经济实力,因此买的人也少一些。流行的基本来回来去就是那几个游戏,幽游白书、魂斗罗、七龙珠、火枪英雄、梦幻模拟战什么的。正品GB的拥有率大概比山寨MD还略低一些。
九十年代中期进入PS/SS世代,再晚一些直读破解普及,主机贵游戏便宜的畸形时代就来临了。当时鼓楼地安门一带有非常多的游戏店,没事就去淘一淘。一般都是柜台上放着几个大文件夹,里面一页一页全是游戏封皮,旁边贴着编号,你挑好了要哪个游戏,老板就从纸箱子里给你现拿盘,按CD张数卖。讲究点的还给你用超薄塑料袋套一下盘再夹到封皮纸里外面再装个塑料皮。不方便盗版的N64和NG非常罕见,穷人玩不起。这个时期的游戏店往往还兼营包机生意,吸引一些人气,我也见过自带记忆卡来包机玩FF的。
九十年代是街机的全盛时期。大部分的私营街机厅(北京话俗称镚厅)都是一水的通用筐体,明面上以盗版CPS1和MVS游戏掩人耳目,角落里放着几台真正赚钱的麻将机和老虎机。像投篮机、赛车、光枪等大型专用筐体通常只有面积更大一些的正规游戏厅才会有。到了世纪末跳舞机开始疯狂流行,私营游戏厅多数也会进一些,不过在那之后没两年整个街机行业就遭到了严打。网吧行业则是毁在一场人为火灾上。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对枪支管制非常严格,各种能打BB弹的玩具在法律上都算仿真枪,买卖入刑。九十年代可不是这样,随处地摊上都可买到BB弹玩具枪,小屁孩拿着到处崩。有些气枪威力还相当大,然后自行车轴承里那个钢珠正好跟BB弹尺寸兼容,前面说了当年修自行车的摊也多,随地都能捡到钢珠,你们自己想象一下。很多人抱怨枪支标准太严。怎么说呢,人上岁数了就是怂。有一次我在小区里走路,旁边有个小屁孩拿着玩具枪啪啪啪,我心里想的是有这个管制真好,幸亏这傻逼拿的是不能发射的,要不然崩到我或者我儿子眼睛就坏事了,操他妈的。
当时动画片百花齐放,周边玩具是播什么火什么。变形金刚非常流行,尤其是日系的头领战士和胜利斗争。我印象里六面兽玩具比擎天柱普及率高得多,基本是人手一个的程度。四驱车也火爆过一阵,商场里各种办比赛。七龙珠幽游白书灌篮高手什么的虽然没模型玩,但各种金卡闪卡贴纸海报也不少。
拼插玩具方面,除了乐高和山寨乐高以外,比较流行的还有建造模型(金属的,零件之间靠拧螺丝固定,还有滑轮等物理机构,十分硬核)、汽车城(火柴盒出品,搭配其旗下的小汽车玩具使用)等。我觉得这些玩具很好,几十年也不会过时。
北京的绿化树种大多很操蛋。杨树柳树一到春天就飘毛,槐树则是招吊死鬼(一种蛾的幼虫,绿色,喜欢吐丝挂在树上),夏天都不敢从树下走路,否则不定脖子里会掉几条进去。
抓唧鸟(蝉)是无聊人们的一大娱乐活动。北京土话管唧鸟的幼虫叫大麻。有一阵流言大麻壳入中药,鬼知道说的是不是那个植物,但蝉蜕的壳一时很抢手,下完雨满地找小窟窿挖大麻,挖完了能养一小段时间。再有就是把泡沫塑料烧糊了裹在棍子上,举着黏树上的成虫的,反正也养不太久。
当年基本没人养猫。养狗的很多,但不像现在十狗九贵宾,当时养狗是以京巴为主,西施为辅。谁也想不到烂大街的京巴居然十多年后就会濒临灭绝。养各种小鸟的也非常多,公园早晨经常能看到老大爷拎着四五个鸟笼子遛鸟。
本来不想提但因为这东西对民生影响太大了,不得不吐槽。八九十年代流行过一种特别傻逼的东西:气功。各种号称大师的牛鬼蛇神,自己瞎编个流派,吹嘘各种特异功能,说白了都他妈是骗人的邪教,多少中老年人被骗得倾家荡产,有走火入魔引发精神分裂的,还有坚信练功治病延误正常治疗的。好在国家后来整治了一番,大快人心。
我也讲一个九十年代的生活侧面。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旱冰场,现在这个时代玩旱冰估计不多了吧,但是在九十年代,玩旱冰是很多男男女女们最酷的选择。
在九十年代,每个地方都有几个热闹的旱冰场,在旱冰场里,少男少女们就像跳交际舞一样在旱冰场一圈又一圈的转着,你要是会一点“高端”的技术,你就是旱冰场里最亮的仔。收获无数男女的赞赏与欢呼。
旱冰场在当年也是少男少女们选择约会最好的地方,两个人说着笑着,滑着转着,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如果这两个人都是滑旱冰的“高手”的话,还会即兴表演一些双人旱冰的“舞蹈”。那表演的精彩程度,不比奥运会上那些花样滑冰差多少。
那个时代的旱冰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搭配当时最新潮的动感舞曲,旱冰场里的每一个人好像都不会累似的,在那里一圈又一圈的滑着,到闭场都意犹未尽。而那也是童年时的我最快乐的回忆之一。
然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旱冰场就消失不见了。似乎是慢慢消失的,又似乎是在一瞬间消失的。不管怎么说,这种只属于80后和90后的回忆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到现在我也感觉无比的奇怪。
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又或者没有任何原因,旱冰场就这么消失了,它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在那里,人们一圈又一圈的转着,不知疲惫,快乐无比。
我只说一个,90年代广州有公办的,或者说zf允许的赛马场,可以博彩的,和香港的玩法差不多,据说是单场投注额过千万(自己想想90年代千万啥概念),我都买过一次,应该是97年左右买的,我有一些同学经常玩(从我同学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需要年满18就能玩)。经营时间大概93-99年,持续了6年的样子,后来被取缔了。现在那条路还叫马场路,被取缔后有一段时间算是美食街,现在就普通的一条商业街吧。
至于90年代到底怎么样,每个人有不同的视角,毕竟所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90年代有的东西很糟糕,不如现在;有的东西很美好,比现在强。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东西你在互联网和书籍里都找不到,哪怕在这个问题下的回答者,有些事要么懒得回答,要么不方便回答,要么发不出来。所以要想多知道一些事实,还是得多问一些亲历者。
国营的东西很多:国营商场、国营饭店。那时候的状态就是如果你要买东西图保靠,就去国营的;如果图便宜,就去那种个人开的小商铺。每个人口味因人而异,但是国营饭店的东西肯定没啥错就是了。
手机那都是千禧年之后才普及的,那时候有钱人都弄个大哥大,BB机倒是普及了。因为BB机普及,街头的IC电话卡遍地都是,小卖部也有接打电话的业务,当然后来随着固话安装的资费降低,也算普及了。
娱乐需求主要靠几样东西:
个人向,权当参考吧。你要是写小说参考的话,就叫一山,姓别选“张”,容易被喷蹭热度。
补充1:我们小学运动会一般都是用饼干看家庭条件的,吃本地品牌饼干的,家庭条件肯定是偏贫苦的;吃鬼脸嘟嘟和3+2的,就是一般家庭;吃奥利奥的,那就绝对人中龙凤了!
说一些东北小城市和城乡结合部的吧。准确地说九十年代前期和后期也不太一样。
基本整个九十年代,建筑基本都是八十年代之前就盖好的那种,住自己家盖得平房的还是大多数,砖瓦房加前后小院子就算是普通人家的高配住宅了,草房(泥土和草混合的土房)普遍存在,自来水之类和供热什么的谈不上,住楼房的大多靠所在单位分配,银行之类的单位一般家属楼的房子都挺好。
冰箱、空调等改善性的家电用的人不多(住平房的大多有室外仓库,屯些吃的或者放农具之类的)。有钱些的家里院子还有台球桌之类的娱乐设施,家里有好电视的会拿出来公放,街坊邻居一起看(主要是体育比赛、重大新闻之类的),或者露天麻将桌,棋盘之类的,住平房的一般烧木头和煤块儿,冬天窗户外加塑料布保暖防风。
生活上过阴历,按阳历过的很少,老老少少基本都干过一些农活,大多数人家都是老少住一起,兄弟姐妹多的可能会“分家”,但一般住得也不会离太远,时间越往后就越远了,甚至直接去异地,不同城了。年夜饭和过年的几天基本都是全家聚一起天天通宵,关系好的朋友大多在年三十后的初六到初八这几天互相串门聚餐之类的,同单位的居多。
但平时的话,夜生活基本没有,十点前就全城熄灯了。“不夜城”在当时基本是省城等至少二线城市以上城市才有的,有些地方大白天也经常停电。
小城市除了主干道,三环开外基本都有部分土道,柏油路不多。当然,有汽车的也不多,汽车多是桑塔纳,夏利、松花江面包车和北京吉普,自行车在九十年代后期基本普及了,初中生大多也有,但相对当时工资而言还不算便宜。
九十年代前期有些家有合法的枪或者刀具(练武用剑)之类的,社会上比较乱,所以也比较尚武,不论学习好坏,自己身边的小伙伴没有没挂过彩的,女孩子物理上能打的也有不少,即便是比较富贵的圈子里,纯文青的那种女孩也不多,武侠片那时候也最受欢迎(所以打架时有时候除了骂骂咧咧的以外,有时棍棒械斗有时会有嘲讽性的来些“打狗棒法削你啊”之类的情绪表达),大学生少且受尊敬,基本包分配,但做题家不多,普通学生里戴眼镜的也不多,学生也不是非要考大学,初高中毕业就工作的很多。市里县里的学校也是分区的,看所在学校基本就能推断出家庭经济和工作状况了。
方便面(快餐面)、饮料汽水儿、口香糖、辣条、烤肉串之类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算轻奢,不可能天天吃上,能天天吃肉(还不一定顿顿吃)的非富即贵。冰棍儿雪糕之类的基本五毛一勺,炸土豆和素丸子之类称重卖,一两毛钱也能吃到一两块,算是平民消费了。爆米花有砰砰响的专门机器做,一般是街边摊上的。饭店基本是做买卖的或者当官的才能常去,“吃馆子”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奢侈,有过去机关食堂、国营饭店里退下来发挥余热老师傅掌勺的人气通常高。
九十年代末开始有广泛的食玩卡收集了,像是比巴卜泡泡糖里的小漫画,干脆面里的百变天书和水浒卡之类。九十年代前期也有食玩收集,但当时算是奢侈消费,一般人玩不起,更不用说攒齐了,自己印象里当时有《圣斗士星矢》《美少女战士》之类的长条漫画小册子,和普通订书钉差不多一边高,指甲刀大小的那种小册子,十几页一小本。
衙门大院里各种琐碎服务都有,像理发和淋浴之类的而且很便宜,也有球场(主要是排球和篮球场)等健身设施,医院、学校、机关幼儿园之类的也离得近,老干部局的文体设施普遍比较全。
大哥大(原始手机)、翻盖手机、台式机都是奢侈品,大多是国外进口的,美国日本产的居多,二手进口货也能卖上价,一个班级(四五十人那种)里能有三五家有电脑和手机就不错了(九十年代末也是这样)。
而且家里有电脑的也不一定联网,大多是单机,装新软件大多靠买盘,连最基本的办公软件和多媒体播放软件也是,所以每家的电脑软件都是五花八门,没有泛用的“装机必备”。软盘基本都是存文件用(存储空间超珍贵),正版光盘很贵,盗版的大多五元以上(包装也很简陋,盘面大多有刮花),但也不好买到,后来音像店和网吧有下载服务,能下歌下图下游戏之类的。
九十年代末开始有网吧了,但当时基本是富家子弟社交场所,相对而言平民消费的是游戏厅,投币玩儿的那种,但老师和学校一般抓去游戏厅的,不抓去网吧的,而且去网吧的可以借口说自己是去学习东西了,一般也不会受罚。
BB机(传呼机)在90年代末逐渐算是普及了,但没过几年就被手机淘汰了,能往学校带足篮排球,几条BB弹/水枪、有成套漫画(或小说、小人书)、遥控玩具、傻瓜相机之类的小伙伴,大概率都能成为小圈子的核心。
纸质书尤其是进口书基本是奢侈品,小城市的话全城也不见得有几家书店,新华书店里比较全,但新书得靠订购,一个月半个月那种,长篇漫画和长篇小说,尤其是正版的,几乎没有,想看大多数人得去租书店。订杂志的大多是机关单位(算任务),个人自家订杂志的很少,基本算是文青和知识分子的奢侈消费了。
九十年代末邮购服务刚开始,但不少地区(包括大城市郊区)还送不到,甚至在外地买了后得去省会拿,图书馆里报纸比较齐全,但新书不多,开放的时候也不多,经常闭馆,有时会变成老干部或老战友的茶馆。
电视台里的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节目都有录像带和影碟,关系好的可以租来看几天(有些从没上过电视的电影和动画片也能弄到),正常情况下地方台有动画片点播服务,差不多5元到10元点播一集。周二下午时各电视台大概会停播,基本都是这个画面。
《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之类的节目受众很广,基本三线以下小城了解外边世界就靠看这些了,但即便是这些,也不是家家都能看到,得装有线电视才能保证稳定看到,不然信号不好时就看不着了。
各地方省台的动画片基本都是美国日本的译制片,凌晨四点(C站4台)、早六点(云南台)到上午(山东台),下午四点(福建东南台)到晚六点(六公主和各地方省台)都有,时间段不太一样,能看到晚八点左右。六公主的晚饭时间多数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和一些美国的译制动画片(《阿凡提》《邋遢大王》《摩登原始人》之类的)。译制片大多是晚上九点半或十点后才有。电影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的国产电影,还有五六十年代的国产黑白故事片,少数还有日剧美剧译制片,市县电视台的话节目五花八门,各种都有。
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之类的,只要是个工业城市都会有至少一两个,而且大多是所在城市里最适合看电影和话剧的了(对小城市来说),不过建筑大多很特色,朴实无华且枯燥的那种。
小城市里国营百货公司和夫妻店、家庭店(小卖部)比较普遍,地摊也多,但连锁店和超市几乎没有,属于国营主流和私企/外资主流的过渡期,不少小的国营厂家直营卖货,不必非去副食市场(像木材厂、饮料厂、冷饮厂、酱菜厂之类的日用品加工厂,可能今天去了还有人有货呢,过一两周再去,别说货了,连厂子都没了)。
先写这么多吧,先不贴图了,不定期想到了再更。
这回答我能写二十万字 我们现代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几乎都是90年代开始萌芽或普及,比如双休,股市,补课,电脑,超市,人群分化……
90年代也要分成几个时期的。
最简单说,90-91,经济凋敝,政治空气保守暧昧(人日社长发文提阶级斗争为纲被撤职,北京的报纸十九个月不歌颂改革开放,可听姜昆《楼道曲》),文艺和知识界偃旗息鼓,但对普通人来讲,电视上不花钱的休闲生活倒丰富了(周末全家看综艺大观,第一部全民追的剧《渴望》)。
92-95,经济空前发展,全民乐观到亢奋,《大中国》《今儿高兴》《众人划桨开大船》,开始双休,开始有钱请家教,国企不如私企,私企不如外企,公务员在鄙视链底层。
96-98,社会戾气大作,比如有好几个新闻是老教授老太太没带钱被公共厕所拒之门外,老百姓式岁月安好过日子心态自此彻底成为历史,焦虑开始萌芽(姜昆《着急》),对官员强烈不信任,“隔一个枪毙一个肯定有漏网的”,大下岗,腐败成为大问题。下一个节点,在加入wto以后了。
不变的几条主线是,对“外国”抱有开放接纳的态度(外商投资比八十年代高了几个数量级,引进大量外来文化,情人节,愚人节火起来,从台湾的琼瑶剧新白娘子到世纪末的韩剧大长今,足球外教外援……但97年左右民族主义略有回潮《中国可以说不》)很多人,应该说多数人“生活越来越好了”,物质生活现代化一直推进,90年到9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分别是10%,12.5%,19.2%,27.2%,35.7%,农村则是-2%,12.9%,5.1%,22.6%,28.3%,但与之匹配的,是社会不公越来越严重,阶层分化越来越严重,贪污受贿成风(既是不公,也是阶层分化的一种形式,“没事都是孔繁森,抓起来都是王宝森”,)。通俗文化欣欣向荣,音乐工业,国产电视剧都这时发展起来的(94新生代之前内地就没有音乐工业),但严肃文化一路完蛋,既失去了在上层造成重大影响的能力,也失去了民众。“全国一盘棋”成为历史名词,人群分化,不但城乡分化,农村仅仅在“不忘农民兄弟”时存在(赵本山之外的所有农村小品电视剧),城市里不同人群,哪怕同龄同阶层,也开始各玩各的,比如小资,青少年亚文化群。
你要有耐心看具体的,看我的春晚系列吧,比较概括的,读读我爱我家这篇,90-91年。
记得九十年代中后期有句民谣:
XXX,向前看,牢里关满贪污犯;
XXX,向左看,满街楼堂和妓院;
XXX,向右看,没钱莫进XXX;
XXX,向后看,下岗工人没吃饭。
现在某些90后都能夸夸其谈说90年代教育免费、住房免费、医疗免费了。我只能说,你所出生的年代只给了你生命,你却认为自己找到了光明。
现身说法一下。首先教育小学当时也是不免费的,而想上好的初中,必须要考试,考不上要缴纳不菲的赞助费,行情是差一分交一千元,相当于现在一分一万。
住房首先要进入所谓的公家单位,而且还得论资排辈排队,当时的一般职工单元房面积不会超过60平米,不在体制内?对不起,我们骡马市的邻居祖孙三代在十几平米的简易棚里蜗居几十年了。
至于医疗那就更得指望公家单位了,而且还的是能报销的起医药费的单位。小时候家人就教导我说: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单位,别看个体户挣得多,得了病就没找落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小学时一位同学家里就是个体户,开始家境还算殷实,后来其母做了一个脑部手术,生活水准确实一落千丈了……
我映像中的90年代末,2000年初正是互联网高潮
房价不高,工资还行
年轻人努努力,正常读书工作,就可以改变命运,欣欣向荣的时代
实际上这个问题每个经历过那时代的人,由于阶层不同收入条件和年龄的不同,人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富豪,中产和普通人,以及穷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
我上海这里,90年代大下岗,许多人下岗回家还有协保发一笔钱一次性买断的,当年有的人下岗穷的只能喝酱油汤,连喝粥都奢侈。政府送温暖给他们春节里一袋大米,他们感恩戴德的不得了。几乎每家每户周围都有亲戚朋友下岗的。下岗再就业送温暖以及号召群众为困难家庭捐款是当年的热门话题。
90年代城里面还没有普及空调车,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上海才有了第1辆空调车,而且费用极贵。当年两块钱一张空调车票是什么价?是天价!
没几年后无人售票车开始普及,每一辆车都省了一个售票员的岗位,很多售票员又没饭吃,下岗回家了。
90年代是一些条件较好的单位里,已经普及空调了。但家庭空调普及率还较低,那时大家都不用空调,气温反而没有现在这么热,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国内外的工业化水平都远没有现在高吧。还有那时上海冬天的气候还是比较冷的,记得一次零下8度,忘了是90年还是91年了。后来的上海暖冬根本就不像冬天。这都要归功于工业发展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的全球升温,夏天是越来越热了。
90年代前半段和80年代的后段差不多,电视台没什么节目,而且彩电普及率还不高,90年代早期一台彩电卖价2000多块,相当于现在的4万多块,早期国产CRT彩电质量还不好,到了2000年以后新生产的质量才明显提升。
上海这里90年代开始有了有线电视,最早叫闭路电视,放007和香港鬼片等当时看起来很好看的电影,而且当年人们对有线电视收费起先有些不理解,之前看电视都是免费的。但当年收费的有线电视信号确实更清晰,内容曾经比中央电视台5频道和上海电视台8频道等有限的几个频道,要更加丰富。
90年代前半段电视台里放猫和老鼠等美国动画,而实际上1988年就在电视台放过恐龙特级克塞号这样给力经典的科幻片了,可惜当时大多数人都在黑白电视上看的,看不出效果。我因为当年在黑白小电视机上看的,一直要拖到2002年重放的时候,才知道这部作品的画面色彩是什么样。
90年代时有一次在播猫和老鼠播了一半突然停播了,原来是所有的频道都强制转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卫星,没记错的话可能是澳星,这颗卫星后来还发射失败了保险公司赔疯了。是否当年引起了保险公司倒闭破产,这个还需要考证下。当年无数观众一定记得好不容易盼了一周的的猫和老鼠没得看,看个卫星发射结果还失败。这是几十年来难忘的一个下午呀。
录像机在当时90年代前半段也只是少数人玩的昂贵东西,录像带体积大容量小。我家是90年代后半段才有录像机的,当时很少有人有录像机。
当时电视台通报的下岗再就业先进分子是庄妈妈净菜社等搞净菜创业的,把洗好的净菜送上门,有点类似现在的网购,他们的理念超前了时代20年以上,所以创业了一段时间就倒了。媒体上就再没人提到她们了。
90年代的公园大多数还是要收费的,别小看了门票,当年的门票还是很贵的,占居民收入的比例也不少。那时公园和公交车一样都有月票,有闲时间的人买张月票,性价比是较高的。有些年轻人和小朋友都会想办法,从公园后边的围墙或树上等进入公园绕开门票,实际上就是逃票。有时还有摔疼和摔伤的风险。但逃票成功后就省下了不少钱。有的人还在身体没发育个子很小的中学生时候就学会了从高处跳下落地时翻滚受身等自我保护的技能,冒风险却强身健体,还省钱。
当时各种录像厅和游戏厅都有,在文化宫里也有游戏厅,录像厅则是晚上放录像,年轻人看录像带里面的电影很开心。一些设施落后的游戏厅里有早期的青蛙过河等老街机游戏,但90年代前半段流行的是飞行射击类游戏,后来街霸等格斗游戏和三国志等横版过关游戏在我们那里流行开来。
当时的青少年小朋友会怕街机厅的小痞子,而当多年后锻炼身体素质变强了,练拳和打架技能也上去了,发现街机厅小痞子不敢惹事生非了,而街机厅也被时代淘汰的差不多了,别说小痞子了,连正常玩家都没几个了,许多街机厅已经无法维持运营。现在剩下的少数几家街机厅不是情怀玩家在玩,就是少数赌厅,由于有了网络赌博等不可思议的新技术,这个时代连赌厅都混不下去了。
当时还有一些叛逆学生打架动刀子的,虽然不敢杀人抵命,但会拿刀出来吓人,这些年轻学生手里都是长西瓜刀,他们中一些人以身上砍的刀伤为光荣,其实都是吓唬对方没控制好,以及点到为止的砍的不巧把对方或自己弄伤了。这些人送去医院时,医生也不把他们当回事,瞎胡搞三两下乱缝一气把他们的伤口缝合敷上纱布就算数,很多人都留下了难看的蜈蚣形状的伤疤。有时候他们打架用刀没控制好,真出事了把人砍死砍重伤了,派出所就会把他们抓了去,有的真判刑了。这些小青年出没的地方,有时普通人为了防范这些带刀少年也会带上自来水管等来防身。那时的自来水管可不是后面出来的铝塑复合管以及PVC管,是铁管,真能打死人和打断骨头的。后来地区发文件打击恶少,这些年轻人被抓几次,立刻就不敢拿刀上马路了。
非主流可不是从90后开始玩起的,而是当时的80后甚至部分70后。这些叛逆年轻人吊儿郎当的染头发,甚至染成彩虹色。有些是模仿港台歌星和电影中的叛逆角色,有些纯粹觉得是很酷,老子就是要拽怎么样。那时也没流行什么朋克的词语,只是因为当年网络没有普及,也没流行非主流的这样一个词汇,这些叛逆青少年非主流才没有传播开来,只是在小范围内的存在。后来90年代末和2000年左右出现了新新人类之类的词汇,讲的就是这些年轻人。 我记得当时报纸登过,文章说新新人类中最新的一类人叫山姥族,就是像深山里的老妖婆一样,让人琢磨不出他们的头脑里面到底在想什么?,山姥族再演化就成了非主流。90后作为第1批出名的非主流,只是因为他们赶上了网络普及的年代。比他们岁数更大的非主流,连出这个名的机会都没有。
电脑这东西普及的更慢,90年代前半段只是在各大企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和私企以及机关等特殊大规模单位还在使用老式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计算机,用着大型的磁带。实际上八九十年代时早期的8位16位微型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一些工业生产领域中去了,包括服务器,工控机和交换机等东西,只是那时候社会上人们普遍孤陋寡闻,计算机设备极为昂贵,专业知识又有一定门槛,大多数人普遍对计算机完全不懂。
我记得1989年还是1990年左右,电视台有一个教授每天都在讲电脑课。早期的多媒体电脑只能显示一张图片的多媒体电脑等,还有早期的数据库,在讲这些电脑知识。当时我们手头没有电脑,听这个就像听天书,不知道在说什么。
而当年电脑价格的昂贵也阻止了它们的普及,1995年左右媒体报道,当年有人送给大作家巴金老先生一台当时最流行的486电脑,CPU主频只有33兆赫兹。而当年这台电脑要卖价12,000元,要超过现在的24万。这可是现在一台中高配置服务器和图形工作站新机的价格。
电脑的小规模普及要等到90年代末,真正大规模普及还是要等到2000年以后。里面有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电脑的昂贵价格。
电脑价格的昂贵,当时的小霸王裕兴等的FC学习机就很有市场。
而FC游戏全盛时期贯穿了国内80年代后半段和90年代前半段到中后期,直到90年代末期才渐渐熄灭。80年的前期FC还不够流行,是因为当时的正版任天堂红白机等价格昂贵,而80年代中后期就出了胜天等兼容FC主机,后来还有小天才,天马和小霸王等不同的国产品牌,又以小霸王最为流行。
小霸王在90年代前半段请来了成龙来代言他们的学习机,而更早期的学习机却没有小霸王出名。小霸王学习机当年十分流行,还有后续的其他品牌,包括裕兴步步高等。这些其实都是廉价版的电视,电脑以电视机作为显示器,成本不到当年电脑的1/10。
我记得亲戚朋友买一台小霸王SB486D形是在约1994年左右,而我家当年买同样型号的一台小霸王SB486D是在1995年(当年的330块买来折算到今天要超过6600块,当年相对便宜的学习机都这么贵,更不要提电脑了。)。那个时候学习机的风潮正旺,而社会上几乎没人听说过电脑是什么东西?实际上并不是什么不知道,电脑的存在很多单位的办公已经开始用电脑了,但自己买一台电脑的想法在当年是荒诞和不可思议的,因为太贵了。
当年极少数报纸上登过Email等概念,当时很时髦。95 96年之后,少数有钱人或有渠道的人才在家里有了早期的486等电脑。其中还包括单位电脑折价和替换升级等给员工的福利。
而当时我们上海这里约97年左右,有了早期的电脑房,那时还不叫网吧,因为那时根本没有普及上网,上网很昂贵,要拨号上网。记得那时有同学朋友到电脑房里玩街机游戏,后来才知道这可能是模拟器或移植版,但当时我对这些东西没有概念。当时上海这里玩电脑不叫玩电脑,叫抄电脑,也可能是叫操电脑。而且抄一小时电脑收费要几块钱,在当时可贵了。
97 98年左右开始红警,帝国星际等即时战略游戏开始流行开来。而再过一两年左右,各种盗版光盘才渐渐的流行开来,可能也就是在那之后的几年家庭电脑的普及率开始略微上升。
社会上有了少数人上网和发Email,当时出现了极为早期的网络语言,如GG,MM,青蛙,恐龙,大虾,菜鸟等。有些延续至今,有些年轻人已经不记得它们是什么了。
在2000年之前的几年,那时电脑和早期网络在社会公众事业中越来越多,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台上再说,所谓千年虫,意思是当时的电脑计数器到了2000年一开头就会出故障,然后在当时人们的科幻一般的狂想中,千年虫会造成世界大崩溃,结果两千年到了,什么事也没发生。也就在那几年网吧才疯了一样的发展,还流行开来传奇等的早期网游,我当年由于不上网不知道原因,误认为当年的玩家都喜新厌旧,不玩游戏机怎么都去玩电脑了?后来多年后上网查看那段历史才知道是当年的游戏机禁令在作怪。
网吧疯狂发展,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直到后来出了网吧火灾死人事件,网吧发展速度又慢了。再往后家庭带宽和电脑普及了,也进一步制约了网吧的发展,现在网吧也要步街机房的后尘,规模越来越小了。
90年代末和2000年及之后的一两年里面,我们上海这里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宽带上网,那个宽带的速度在今天看来惨不忍睹,但已经比拨号上网便宜的多以及快的多了,那时出现了早期的聊天室软件,当时人们上网被称为上网冲浪是很时髦的流行词,那时在搞美术的人圈子里也流行最早期最原始版本的photoshop1.0软件等,极少数人在那个时候机遇巧合接触了电脑绘画工具。这可是现在人看来不得了的领先于时代的行为。
那个时候还出现了最早的所谓网络文学,那时都是一些文艺青年在网上吹牛逼,还有第一次亲密接触等早期网络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当时一个很新鲜的概念是网恋,而且很多文艺作品包括当时的电影都在塑造网恋的那种爱情至高无上的精神,而现在网恋几乎就是网络诈骗的代名词。由于时代的变化,网恋这个词就像扶老人一样被异化了。现在从社会公众的视角来看,谁敢扶老人,谁就敢网恋。
当时流行的另一产物是BBS,也就是论坛,论坛是年轻人当中极为流行的一样东西。那时候可是论坛发展的黄金时期,早期网络带宽有限,只能传文字和有限的图片信息,要想在论坛上获得高等级,就要慢慢的在上面挂等级发帖子等。这在2000年前后的几年是非常普遍的。而据说90年代曾经流行过文字网络游戏和文字论坛,完全没有图形界面,这个因为当年我没有上网没接触过,周围也没听到过有人用过,但报纸却报道过这些的存在。
早期比电脑更神秘的是游戏机前面说到当时FC游戏机和学习机的盛况,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玩家太穷,买不起当时昂贵的新游戏机。
当时的FC被人们称为平机,而且FC的各种兼容机并不是红白色的,所以红白机一般都是游戏杂志上的说法和后来游戏媒体上的说法真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玩家都叫他游戏机,直到出了MD游戏机。MD的画面更给力,更立体,人们将MD称为立体机,然后FC则相应的因为它们平面画被退而求其次的成为平机了。
但国内FC游戏的全盛时期,还是延续到了几乎整个90年代,包括我们上海比国内其他地方接受新事物要快,时尚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更新更时髦的游戏机,但也至少延续到97 98年左右。这无不例外的是因为FC游戏机大容量合卡的性价比极高。
FC大容量合卡的性价比极高我在知乎网上给各位朋友说过多次了,一盘卡带里面有多个大型游戏,一盘八合一 六合一的游戏卡,买一盘卡就能得到8个6个游戏,性价比是非常高的。而MD则是单卡,买一盘卡只能得到一个游戏,性价比相应的低很多,单卡还不算,价格还更贵。
当年我同学中只有一个人咬牙省下钱去买MD的,90年代时他买了一台MD约600多,两盘卡带一盘约200多。总共要花1000多块钱,相当于现在2万多块了对他这个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而他花了这天价买了一台游戏机和两盘游戏卡,一共也只能玩到两个游戏,性价比是很低的。
当年和大多数人们想象不同的是,看游戏杂志的那部分玩家绝对是当时玩家中的少数人,大多数人是不会花钱去买游戏杂志这种东西的。所以FC的学名叫FC MD的学名叫MD等,很多人其实是不太清楚或一知半解的。当时看过游戏杂志的人才知道有一种游戏机叫SFC,而我则要等到多年后在模拟器上才看到SFC这时已经上网了,在网上查一下才知道什么是SFC。这里面看游戏杂志的那部分人可以知道很多新游戏的信息,但他们知道的信息也足以让他们震惊,是这些当时新出来的新游戏机的价格极为昂贵。
举例来说,当时95年的时候,一台世嘉土星游戏机卖价5000块钱,相当于现在的10万多块钱。现在谁会花10万块钱只买一台游戏机,还不带任何一个游戏,那这个人肯定是疯了,但当时的游戏机就他妈的是这样天价。我们普通工薪阶层的人,谁买得起这种天价游戏机?
这样看来,当年我同学PS1主机刚出来的时候,他大概就买了一台,还买当时昂贵的记忆卡,还和我们讨论PS1上面的一些游戏,原来他是个隐形土豪。当时一台PS1怎么也要当年的几千块钱。他的PS1游戏机是不是通过国外的亲戚朋友给他捎带来的还是特殊渠道货买来的那就不得而知了,没记错的话是PS1刚出来他就买来了,那时还不叫PS1只是叫PS。这个还不算,当年这家伙的英语还比我们大多数同学要好上一些,竟然能听懂恐龙战队美版主题歌唱的是什么?竟然还能跟着哼唱出几句!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英语怎么会那么好,原来他玩了一些原版游戏,里面恰好有英语对白,所以英语水平就提高了。玩游戏能够提高英语水平,这在今天看来司空见惯,在当年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大多数玩家当年玩不起这些昂贵的新游戏机。
当年的游戏机相关的攻略书和杂志都是少数人才愿意花钱去买的,买了也仅能借给周围少数几个朋友看一下,虽然这些杂志并不贵,但发行量实在有限,所以说很多游戏相关的知识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包括乌鸦叫和游戏机禁令,我都是后来多年后才在其他媒体上知道的,这些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几乎就像不存在一样。可见游戏在国内的边缘化程度。
而即使花了钱买了游戏杂志,知道了游戏机有多昂贵,那些玩家照样买不起,只有多增烦恼。
90年代,上海街面上的私家车几乎没有,特别是90年代前半段,那时夏利车也是土豪的象征。那时1995年之前的几年开通了1号线试运营段,1995年5月1号正式开通1号线,当时并没有后来这样拥挤,现在上海地铁造的越来越多,但越来越拥挤。上海陷入了为了疏散人群而造地铁,而越造地铁人群越多越难疏散的奇怪景象。
当时公交车里面有个性和特色的品种是称为巨龙车的手风琴公交车 两个车厢中间一个转盘连接,还有手风琴一样的蒙皮。当年谁坐在转盘上的座位能看到外面的地面,确实有些担心从上面的空隙掉下去,后来的手风琴覆盖的更严实了,这里就不容易把东西掉下去了。我不是研究交通运输的,搞不清楚这个手风琴一样的部分叫什么,地铁上也有这个东西。
我记得手风琴车最后一次乘坐是在2003年,到了2004年左右就没有了。然后在2010年左右我们上海这里又出现过一段时间新版本的手风琴车,后来又过了几年又没有了。
网上查了一下才发现城管成立的年代较早,但印象中90年代到了后半段,城管的数量才多起来,有时也看到了城管大战小贩的景象,城管打小贩,把小贩的称杆折断,货物扔掉或没收掉。在21世纪初我生活的地区附近城管执法标准化,会开着小卡车把小贩摊子里的东西通通没收,小贩看到城管来了都躲避,甚至落荒而逃。这里面有城管的粗暴执法,也有小贩的撒泼耍赖,有各种综合性的因素。但当时的城管执法比后来的城管表现的要差一些。但小贩中除了老实守法经营的人之外也有各种好吃懒做以及欺行霸市的混蛋,有了城管这一力量的加入,阻止了小贩中这部分人的嚣张,至少在我生活的上海地区小贩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比较乖的。
90年代整体科技比现在落后,生活节奏比现在慢。电话要初装费,煤球炉还没完全淘汰。粮票在90年代前半段才刚刚淘汰。但立刻迎来了大下岗。贫富差距在人群中是存在的,但并不写在脸上,走在路上很难分辨出谁穷谁富。炫富狗和势利鬼还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口和房价等相关的纠结麻烦也没有现在这么多。
但那时的物质生产毕竟比现在还要贫乏,现在是不够给力,那时是很不给力。
补充一点别的城市我不知道。我生活的上海地区90年代前期和中期路面沥青柏油马路碰到夏天高温就会融化,走在路上看到整条马路像粘胶糖一样松软变形,那是一个震撼。可能是没有改性处理过的沥青,不耐高温,当年我可不懂这些建材相关的知识,直接联想到了宇宙邪恶势力侵略地球熔化了人类的马路并想毁灭宇宙,就凭借着FC游戏的启发一起开始研究构思宇宙战士小明的故事。
现在沥青材料很多,都做过一些改性处理,耐高温,耐低温,不易流淌和脆断已经用了其他新材料,现在的沥青马路在高温下没有看到流淌融化的现象了。
我来说说色情制品吧。
首先,90年代比现在保守,“色情制品”的门槛比现在低很多,比如韩国的那种大腿舞在当时就算得上黄色录像了,即使没有露点。但另一方面,电视上有时候会播放漏点的影视剧
其次,90年代的音像制品主要是录像带,这东西可以理解为u盘,有台录像机就可以自己拷贝内容,带子外表看不出名堂。当时的色情录像带(90年代标准,其中很多也就是港姐泳装环节)一般是由跑长途的带给录像厅老板,卖几次之后就总有人偷偷拷出来,然后就满天飞。
第三,很多录像带前半卷是正常的武打片后半截才是真货,这种东西公安懒得管,但是对于录像厅老板还是打击很严的,那种原装进口包装都懒得拆的还是会被扫黄。顺便说一句,这种录像带经常是在色情场所收缴一大堆然后上本地新闻再来个当众销毁,至于是不是老板丢卒保车咱也说不好。
第四,90年代后半进入了vcd时代,色情影片由录像带升级到了卖碟片,这个东西不太好复制(vcd刻录机很贵盘更贵),所以卖片的老板算是找到了稳定饭碗。有几年时间,内地抓的不严,卖碟的老板都是外间卖正经片子(当然都是盗版),你问一下带进里屋(很多时候就是隔了个布帘子)满满的全是硬通货。不过那也是封面欺诈最厉害的时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买了三级片的碟回去一放,呵,成龙。
第五,车站则是纸媒的竞争舞台。各种封面半裸女子(艺术照的那种半裸,用光线甚至是用反光纸遮住三点)的印刷品堂而皇之摆在小卖部,内页就是土黄色粗纸印制的黄色小说,配图除了封面根本看不到,很多都是以纪实文学身份登场,比如《黑社会大哥的女人们》《女子监狱的悲叹》之类,水平大概就是uc震惊部的档次。
第六,非大城市经常能看到草台班子表演,一个大帐篷圈块地就开始卖票,进去之后唱几首歌就是脱衣舞,保证你什么时候买票进去都能看到满意为止。
第七,很多关于东北大下岗之后的惨状都是真的,但用自行车送老婆上班的段子很可能是零几年网络时代编出来的,因为那个年代职业干这行的小妹很多,去东北跑业务的男人念念不忘的是南下淘金的毛妹,轮不到中年妇女。
第八,披虎皮的保护伞是真的,一切关于保护伞和小妹的故事只要不太离谱基本也都是有原型的,卖身养混混男友的故事则多半是编出来骗同情的,因为这种男友只要拿到第一次的钱百分之百就会自己出来带人,然后移情别恋什么的。
第九,关于二次元,当时进口渠道管的不严,很多港台的二次元印刷品可以当做废纸运进来,或者被船员以私人物品形式带进来。但是这种东西在国内很难流通,公路铁路查的相当的严,只有港口城市能轻易买到。
第十,我说的这些都是假的你们不要信,90年代很正能量的,工人要为国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