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在中国社会就会对早恋深恶痛绝,在外国社会中又会对早恋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第1页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很简单,因为在中国社会的试错成本是比较高的。

你想想看,同样的年纪你如果在读高中谈恋爱就会被当做早恋,但如果你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你在外面搬砖或者开了个小店,你谈恋爱会叫早恋吗?显然不会,所以早恋是特定的针对学生而言的一个概念。

为什么称为早恋或者为什么反对早恋,是因为你在上学的期间早恋会分散精力,会导致你的学业退步至少有退步的风险,而在中国现在的体制下,学业退步,学业有风险,导致了你考试考不好,尤其是中高考考不好,对你的一生影响是重大的事,会改变你一生的轨迹的,决定了你将来生活质量的高低和人生发展的轨迹。

因此事关重大是没有人会冒险的,因为试错成本实在太高,这个试错成本甚至比你不小心怀孕试错成本还高。在这么高的试错成本下你跟家长说荷尔蒙是自然反应,说什么爱情是伟大的,说你们以后会有结果,说什么不是随便玩玩,都是真爱…不是家长不相信你,而是这一切对于家长来说根本不重要。

这么说吧,如果我们国家经济发达,资源相对于每个人来说处于相对宽裕,而不是现在相对匮乏的状态,能够做到就算我没考上好大学,其实也能找个收入还不错的工作,且低收入和高收入之间差距没有那么大。那可以肯定的是,家长对于早恋问题就会宽容很多很多。

相反现在的状态是,你如果一步落后,后面步步落后。步步落后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收入差距非常大,且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的一个社会状况,那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家长愿意冒险。

其实资源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以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决定的严格的选拔机制是导致我们很多事情跟国外操作不一样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搞应试教育不就是因为这种选拔机制的存在吗?什么时候挤下桥的人,收入也很好,那自然没有千军万马一起挤独木桥了。中国足球冲不出亚洲关键原因,不还是这个吗?什么时候梯队选拔淘汰下来的人,到社会上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收入和高收入阶层差别没那么大也能买得起房,那不就有很多家长会放心的把孩子送到青训队伍了吗?

所以还是那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道理不会变,而它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具体到早恋的这个领域,什么时候你高考失利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收入差别也没那么大,今后生活也可以相对平稳,那家长老师也就对这种事情没有那么上心了。考不好就考不好呗。

不要相信那些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鼓励,最后共同取得好成绩的。第一这是幸存者偏差,有人谈了恋爱考的比较好,不代表你可以谈了恋爱,最后一起挂了的,只是没告诉你而已。第二,他们永远是事后才说,你谈了恋爱考完了试发现成绩很好,你可以大方的说我谈恋爱相互鼓励,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敢事前这么说吗?你敢在高一的时候就说我们谈恋爱,相互鼓励之后,一定能双双考上重点吗?你不敢,所以家长不敢让你试。事后诸葛亮和事前打包票从来都是有本质区别的。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社会的基础是机械化大生产。机械化大生产需要质量达标、价格最低的机械、零配件、还有劳动力。而且社会对这些机械、零配件、劳动力除了廉价、达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要求那就是通用可替换。一个部件坏了换一个马上就可以继续生产。一个劳动力走了下一个马上可以顶上。

而现代的义务教育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合格、廉价、可互换的劳动力。

知识灌输是为了让你达标、学习能力选拔是为了把你们分层,然后再各自的水平上互相竞争以便压低劳动力成本。那“军事化管理”、“磨练你们的意志”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你们整齐划一可互换。

一个理想的劳动力是社会的螺丝钉,让干活干活、让休息休息、在该干活的时候干活、该睡觉的时候马上睡觉。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到底可以生一个、还是生两个、要不要生第三个,这个并不取决于你自己、这事取决于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你只生一个你就只能生一个,社会需要俩,你就算ed了也可以作试管,社会需要仨!那你就应该生第三个。

在一个合格的螺丝钉的一生里一切都取决于社会需要你做什么,而不是自己想做什么。“自我”是导致螺丝钉变质、残次的重要原因。所以为了提高良品率就必须消灭自我这个玩意。不信你闭上眼睛反思一下,你有多少声音是你自己的,对多少事、多少人的看法是在背书?

而在消灭自我这件事上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恋爱”。结婚、生孩子都跟自我没关系,那都是父母、家庭、社会、组织的需求。唯独爱情这事取决于两个人“你和我”,这个东西的基础就是“自我意识”。

“在万千人中我选择独一无二的你”,你算老几你就选择?在这个问题上资本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态度出奇的一致,都是跳脚反对的。你以为资本主义就强调自我么?错了大家都是社会大生产需要的都是螺丝钉,立场上怎么可能有区别,无非是方法不同。

资本主义用性解放来消解爱情!爱情?不就是那么回事么?你经历的多了就明白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爱情?你经历什么了?你顶多是啪啪啪罢了!

用消费主义来消解“自我”。你的自我就是“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就是“lv”就是“普拉达”,就是“BMW”、我爱帕拉梅拉!爱帕拉梅拉的就是我!帕拉梅拉年销售这么多买主都是你么?看出资本主义怎么消灭自我了么?

而计划经济则反其道而行之,用灌输、管束和教训来消灭自我、消灭爱情。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是耍流氓!结婚可不是两个人的事,那是两个家庭的事!结婚就为了生孩子!看出怎么消灭爱情了么?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明白其实东西方在这个问题上都一样,大家共同反对的本质上都是“自我”,反对“恋”是因为“恋”可能成为“自我意识”的导火索。反对“恋”是为了对自我防患于未然,无所谓早晚。两种看起来水火不容的意识形态在这个问题上的区别无非是一方不反对啪啪啪,因为性可以消解爱情,另一方则既反对恋也反对啪啪啪因为生不生孩子、到底生几个是需要有人管的!

那照这么说“自我”这东西“爱情”这个玩意就是社会公敌了么?至少在机械化生产阶段确实如此。那“自我”的未来如何呢?到底什么时候社会能把它彻底扼杀掉呢?

回顾过去我们的进步是巨大的,无论是在管束灌输的方向上还是消解自我的方向上,社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前途却是渺茫的!为什么呢?因为时间不等人,两百年过去了机械化大生产就快走到尽头了!社会对螺丝钉的需求越来越低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已经渐渐浮出水面了。那个游戏规则里不需要螺丝钉,那个游戏规则之下需要你首先成为你自己!这个玩意太可怕了!简直要把含辛茹苦的宝贝儿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然后盖上一层lv!是可忍孰不可忍?


user avatar   ma-jie-26-62-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早恋最大程度的破坏了国人,先吃苦再享受的思维逻辑。

挑战了千百年来奋斗奋斗奋斗,堕落堕落堕落的既定路子。


所以你十年寒窗有多苦,一朝中举,娶多少小老婆也没人管你。

这种思想对我这种推崇古文化的人来说都是嗤之以鼻。


性为人之所欲。

不去推广避孕,只想着女孩子都做贞洁烈女,女人出现一堆厌男症。


两性神秘,敌视,一接触就谈婚论嫁将讲利益交换,恶心。

在最纯情的时代,遇到同龄人,谈不了一段简单轻松的爱情,就是人生最大最大的缺憾。


恋爱本来就很简单。

正是因为这种躲躲闪闪,欲拒还迎,在集上一堆文人骚客去描写。

才变成苦涩的。

所以大家一提初恋就是苦涩的,悲惨的,一定会完蛋的。


这简直就邪门,卧槽。


user avatar   zhan-dou-de-xiao-bang-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太年轻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爱。

谈恋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搞对象更是。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可能把后半生托付给一个人的尝试。

很多人常说他们爷爷辈十六岁十七岁就结婚了,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

他们的爷爷辈可能十三岁就出去工作,十六岁已经养家了。比如我的姥爷,十九岁结婚,但是在十七岁的时候已经是当地县城县长的随行秘书了(我妈是他们第六个孩子,老来得女,所以我姥爷几乎跟我太爷爷一个岁数),他虽然那时候是十九岁,却可能远比今日二十几岁的我还要更能独当一面。十九岁的他可以对他的妻子说出天塌下来我来扛这种话,看到自己的妻子怀孕感到的是欣喜而不是恐慌,因为他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了,随时都可以成为父亲,而我还是个臭学生弟弟,虽然我比那时候的我姥爷岁数还大。

谈恋爱的前提是你是一个男人/女人而不是孩子,这一点跟你的岁数并没有关系。有十五岁的男人,也有三十五的男孩。

但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年轻人一般都是还在上学,他们是彻底的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早恋是如此的不受待见,因为这些“孩子们”,把恋爱当成了游戏,甚至是娱乐,全然看不到这种行为的真正意义,也看不到恋爱所要付出的责任。他们羡慕举案齐眉的生活,却忘了男耕女织的艰辛,忽略了夫妻的另一个意思是父母。

既然连爱的概念都不清晰,所谓的校园恋爱也就是一场赌上了身体的恶劣游戏了。

这就是我的看法


————————————————————————

还有什么准备跟我宣扬爱情无罪,恋爱自由的,你要是个女的,那你随便我不说什么,你要是个男的,咱就问你一句,你愿不愿意你的女儿在初高中学校里跟一个自己都喂不饱自己的小子在可能发生亲密关系的情况下恋爱,都想拱白菜,自己不养白菜呗。鼓吹什么校园恋爱无罪,爱情自由的男的,不是蠢就是坏,还有可能又坏又蠢。坏在你压根不打算负责,蠢在你压根没想过恋爱承担的责任,一个个兜比脸干净,没了爹妈自己喂不饱自己,在这鼓吹校园恋爱自由。人家女儿跟了你们算是瞎了知道么。


user avatar   wen-ji-hu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到了一定年龄,遇见怦然心动的人,萌生想要恋爱的心情,是正常生物都具备的天然属性,相信你我都曾有过。

但偏偏有一群人,对这种再自然不过的情感深恶痛绝,坚决采取死守严防的政策,甚至不惜棒打鸳鸯、从中作梗,拆散你和你的初恋情人。

滑稽的是,当你从学校走向社会,不过相隔数年,他们却认为你同时具备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成熟,而且“老大不小了”,开始用与以往截然相反的态度,逼迫你朝另一头径直奔去,仿佛天堂和地狱的大门对调了个方向。


电影《喜福会》

其态度,无异于把自家养的鸭子赶进笼子、拿到菜市场上叫卖,慌张又焦虑,粗暴又市侩,生怕迟了一秒卖不出好价钱。

这群集体无意识的控制狂,毫无意外,把插手你恋爱和婚姻的行为,视作为你好、对你尽责的表现。

他们,就是中国家长。

“早恋”:中国特色的病态恋爱观

“早恋”拆开看为偏正结构,由“早”来修饰“恋”,其意义是过早发生的恋爱。至于衡量“早”的标准在哪,我想这一定握在家长手里。

它是中国大陆特有的造词,且近几十年才出现,具有一定贬低意味,反映了某种“政治不正确”的投影。在英美等国,相似的词叫“Puppy love”,puppy是小狗的意思,像小狗一样纯真的恋爱,用来指代青春期恋爱,可以说是又萌又美,与中文的概念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中国家长对于“早恋”的污名化,很难解释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确实和官方教育相互配合、节奏同步。据我了解,国内大部分中小学严禁学生谈恋爱,一经发现,将被视作道德败坏者,要么遭到处分,要么被驱逐出校园。哪怕大学阶段,也不乏校方粗暴干预自由恋爱的风气。

搜索网络,亦可发现与之挂钩的是“偷尝禁果”、“堕落”、“成绩一落千丈”等负面词汇,国产影视剧中发生性行为的“早恋”男女也没什么好下场,不是堕胎就是被开除,仿佛做爱要戴安全套来避孕是结婚之后才具备的常识。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几岁才能谈情说爱,为何全社会达成一致共识,将学生时代的天然情愫视作洪水猛兽、有毒果实?甚至不惜造谣概念、倾泼污水?既然这是一种集体行为,必然要追溯到历史上去。

上世纪60年代,随着晚婚晚育的提倡,“早恋”变得政治不正确。

回顾我国晚近历史,“早恋”是近六十年才出现的产物。包办婚姻年代,不存在自由恋爱土壤,自然没有“早恋”这个概念。

当然,那时的青年男女比现在还惨一点,既然双方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你想不想“早恋”都得“恋”,还得成亲并且生大胖小子。

清代末年到建国初期(准确来说是1950年新婚姻法颁布后,自由恋爱的男女只要符合一定年龄即可结婚,当时规定为男20、女18岁),传统婚姻模式逐渐瓦解,社会鼓励自由恋爱,并认为早踏入婚姻后早生贵子,是温馨浪漫、吉祥如意的象征,因此也不存在“早恋”一说。当时的人看得通透:十几岁的年轻人互诉衷情、你侬我侬,不过是正常年龄的自然反应罢了。


自由婚姻宣传海报,1953

然而,上个世纪60年代起,事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随着我国人口问题的凸显和教育年限延长,晚婚晚育被纳入国策的一部分。此后,年轻学子谈恋爱就沦为社会问题的一种,不管你闹着玩还是动真格,统统都要被打倒。陷入情网属于“被阶级敌人引诱”的越轨举动,婚前倘若怀孕,更是道德败坏的堕落行为。大学生恋爱被视作浪费教育机会、没有革命理想,中学生谈情说爱更是离经叛道、无视纪律,要被同学侧目、老师狠批。

自此以后,全社会对“早恋”的警惕态度简直上升到风声鹤唳的程度,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精神就极度紧张。1980年新婚姻法修订后,中国更成为世界上法定结婚年龄最大的国家。

规定指出,男子不得早于22岁,女子不得早于20岁。“早恋早婚”,作为与基本国策相悖的倾向,也在社会主义初期的道德建设中,与“封建迷信”、“色情淫秽”划上了等号,以负面形象烙进当时接受教育的那一代人思想观念中。

可以说,直到现在,“早恋”也没有摆脱上个世纪的种种污名。千方百计干预你恋爱的家长,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于“早恋”的深恶痛绝,可能只是那个时代思想植入的一部分。

社会舆论下,专家学者开始著书立说,广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风向标的引导下,教导学生不要谈恋爱成了各行各路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

发表于1980年3月《安徽教育》的《教育学生不该谈恋爱》,对待男同学想入非非的态度义愤填膺:

“我召开了男同学会,介绍了列宁对他的警卫员过早地恋爱而十分气愤,痛斥伊凡“没出息”的故事。针对一些男同学对女同学有意、无意的热情表示而想入非非的心理状态,指出这种思想活动是完全错误的,是越轨行为的先导,并勉励他们做有出息、有志气的青年。”

发表于1982年3月的《上海戏剧》的《早恋不妨碍业务只是动听的言词》,作者呼吁相关部门制定律法,严格管控青年戏曲演员的结婚年龄,以保证他们潜心练功:

“一般大、中学校的学生,向来严禁恋爱,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专心学习,听说芭蕾舞演员经有关部门批准,规定三十岁以前不得结婚。培养戏曲演员的严格要求,并不亚于芭蕾舞演员,国家用了多少经费?教师、干部花了多少心血?绝不能功亏一篑。因此,我建议有关领导机关,博采各方意见,明确规定戏曲青年演员的结婚年龄。”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无论恋爱还是结婚,俨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上升到集体利益、关乎国家前途的重大举动。有了专家学者的背书,校方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也更加利落地开展起来。

那个年代,学生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和异性交流,否则就要被扣上“交往过密”的帽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除此之外,男女生若为同桌,还要在课桌上画一道“三八线”划清界限。直到升上大学,学生也没有因此解放。学校不仅千方百计阻挠学生谈恋爱,甚至在毕业分配时故意调离学生情侣,让他们天各一方。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应该杜绝和异性交往的一切可能性,就这么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当年内心热望极度压抑的年轻学子,在成家立业后,也逐渐淡忘了自己也曾有过的少年心思,转而用以前那一套陈规陋习教育起自己孩子来。不过,反对早恋的旗帜,早已由原有的政治版图上脱离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命令孩子通往成功的指挥棒。

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使打击早恋合理化。

1977年,随着十年动乱拉下帷幕,国家正式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自此以后,高考这一座独木桥,成了许多学生试图扭转命运的敲门砖。

在1977年到2017年这40年间,无数大学生被生产出来。然而,和现在不同的是,在恢复高考的头十年,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拥有大学文凭等同于拥有光明的前程,更不用愁找工作。

当然,含金量高也意味着竞争极度激烈。首年高考,每100个人中只有5个人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在大学的致命诱惑与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积极备考就成了比谈恋爱重要一百倍的事。


恢复高考

不知你们父母是否享受到了教育红利,反正笔者的爸妈没考上。既然那一辈人中榜率如此之低,期盼自家孩子考个大学、光宗耀祖的心情难免雷同:让孩子来圆咱们当年的梦想吧!

结果是,父母双方都不是教育精英,却希望孩子得以突破——谁也不会任凭孩子在情情爱爱上花时间,浪掷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对子女的千叮咛万嘱咐,到嘴边化作一句:你要敢谈恋爱,不好好读书,就打断你的狗腿!”

不过,若要说高考能够改变命运,那也是二三十年前的事。现今的大学文凭远不如当年吃香,年轻人也多了很多其他出路,喊麦和直播都能成人成才。

再者,若说谈恋爱会影响学习,还真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毕竟,人生中并没有特殊的一段时间专门用来谈恋爱,如果学生时代谈情说爱会影响学习,就业阶段忙着相亲结婚还影响工作呢,工作难道就比不上学习重要?

这些年来,我国的教育理念一直没变,就是与学习无关的一切事务都应该禁止。面对校园恋情,校方和家长可谓如临大敌,除了用有色眼镜看待,让原本纯真的感情变得龌龊不堪,甚至为了升学目标,不惜将学生情侣围追堵截、逼入绝境。有幸在学生时代谈恋爱的朋友自然深有体会,在此不赘述。

然而,在邻国日本,官方对学生谈恋爱普遍持正面态度,家长也为孩子的恋情感到欣喜。2017年,有位日本校长办了场别开生面的“屋顶告白大会”,希望学生借此机会,大大方方地传达爱慕之情。

笔者也曾看过一支日本广告片,妈妈发现女儿的恋爱迹象后,在盒饭上用紫菜粘了个“祝贺恋爱“的字样,祝愿她好好体验初恋。日本的升学压力也不算小,可是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两国家长却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屋顶告白大会

大概是因为,我国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和科学的爱情教育。

爱也需要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

否则,一种不太健康的婚恋观将在一代代的继承中成为一种隐性文化,流淌在我们的骨子里。

催婚:中国特色的隐性控制狂

中国婚姻的任务化

为什么不允许早恋,结婚却那么着急?

在《巨婴国》中,武志红引用台湾学者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给出了答案:“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单元,没成过家的单身汉、疯子,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或者被忽视得厉害,必须结婚生子构建一个完整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独立单元。”


《巨婴国》

中国特色的婚恋目的不在恋爱,而在于组建家庭。也就是说,丁克主义者、不婚人士、同性恋家庭,都会受到排斥,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组建成“完整的家庭”。无法在适婚年龄找到对象的人也是不正常的,因为他们是掉队分子。

你肯定听过长辈这样讲:到了差不多的年龄,横竖都得找个人结婚,反正也差不多嘛——在这种体系里,人与人的差异性不复存在,明确的自我疆界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大一统的标准。

主流中国家长对幸福的定义,大概就像作家闻珺里调侃的那样,要“财产富足、家庭完满、儿女双全、阿姨司机、平安常在”。这个标准当然也有年龄界限,就是赶在比较适合生孩子的年龄段之前。

由此可见,奔三而去却孜然一身的女性是不幸福的,因为还没找到可以共同抚养后代的男人;结了婚却不生小孩的小两口也是不幸福的,因为没有完成造人任务;喜欢同性的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因为生不了孩子。

而成为懂事子女的任务如下:22岁大学毕业前不能谈恋爱,25岁上下要钓得金龟婿、娶个好老婆,最好26岁结婚,27岁生头胎,这样30岁前才能让爹妈抱上两个娃,构成一个完整的“好”字。只要你满足这些硬性指标,不管背地里有多憋屈,在长辈眼里也是个幸福常驻的幸运儿、招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百合网实体店广告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摩天大楼盖起来了,商业中心建起来了,但社会主流思想似乎仍停驻在小农时代。因此,百合网这条看似温情脉脉,实则令人细思极恐的婚恋广告,也就这么在荧幕上大行其道。

全片所有内容就是外婆见了孙女不断重复:“结婚了吧?”甚至到临终那一天也不忘催婚,仿佛贯彻她一生的信条就是看着孙女胡乱嫁个人,开始妥协的一生。

问题是,对于大部分的民众而言,上述现象的确存在,或者可以说是普遍。那么,面对长辈逼婚,为什么没人敢站出来吼一嗓子:我的事,你管得着么?

因为,你拒绝不了。

先不说一脉相承的孝文化观,让我们很容易认同“不听父母话就是不孝”、“不结婚就是不孝”、“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观点,就算你因为受过的批判性思辨教育后而去质疑它,也会很轻易的就被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在道德律令和世俗眼光的双重压迫下,顺从家长的意见,无疑会是比较省心省力的选择。

基于血缘关系的孝文化

著有《无后为大》一书的关军说过,我国的婚姻制度,实质乃“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代际供养体系”。

什么叫“代际供养体系”?就是你得找个人替你养老。那个人是谁?当然要自己的亲生孩子了。

以家族为本位的孝文化,最重视血亲关系的维系与传承,所以在践行过程中,是要求必须结婚生小孩的。

咱们来看看孝字的结构,上下拆分,老在上,子在下。什么意思?可以理解为,父母用子女做枕垫,去填补年老时势将面临的深堑,而子女以个人主权的一部分作为让渡,去供养他们。

无论是解决养老问题也好,身边多个人作陪解闷交水电费也好,本质都是供养体系的一支。混得比较好的家长可能说,我不需要孩子替我养老,但也倾向于把家业交到子女手中,期盼他们发扬光大,或从事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吧。“子承老”,在这既有承担的意思,也取传承、继承之意。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却是两个家族的事。虽已是提倡自由恋爱的年代,对于不少中国家长来说,子女的婚恋生活依然是需要他们介入、把关、操纵的头等大事。

让我们来猜猜看,孩子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对未来的供养体系比较有利?

他们的看法可能是,男孩子,要找个贤惠的妻子,不用太漂亮太有能力,最重要是性格温顺。贤惠是什么?就是一个女人身怀百般武艺,却永远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儿媳妇是让他们放心的。

女孩子,要找个成熟稳重、收入稳定的男士,一定不能太帅,因为帅的男人都花心。最好看起来老实敦厚些,最重要的是,要有车有房,这样的女婿才是被肯定的。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们认为符合上述条件的女士和男士最有利于组建家庭。

所以,为什么家长从不关心你恋爱的过程,只关心婚姻的结果呢?因为在他们眼中,前戏都是无意义的。

他们只想你尽快定下来一个合适的对象,踏入婚姻的殿堂,过上稳定的生活。好去浇筑、灌溉、供养这一套婚姻体系,让它持续地传承下去。

缺乏上升渠道的女性更容易被催婚

大龄未婚女性是被催得最急的一批。

在中国家长看来,女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不结婚是没有出路的,就像一盆迟迟没有泼出去的水,再不泼都要凉了。那句古话说得好: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对中国女性来说,三十岁仿佛是道坎,在此之前是青春少艾,在此之后就是货架上打折的水果,再也卖不动了。

中国家长常用的一套理论是:“我不管你过得有多逍遥自在,也不管你事业多么成功,总之就得嫁个人!”毫无逻辑却也毫无反驳的余地,于是便顺利将外界压力转移到女儿身上。

人类的矛盾性在他们身上完美体现。他们会因为女儿在中学谈得好好的恋爱感到羞耻,却为她二十五六没有对象自觉低人一等,如果到了二十八九还没结婚,恨不得她到大街上随便找一个雄性动物嫁了。

他们催婚时爱说:“你要多去试试啊,不试怎么会知道。”

如果你相信就傻了,不是真的给你机会自由恋爱,而是要你速战速决,去嫁一个他们觉得满意的对象。

如果你说自己是同性恋、无性恋,他们一定不会同意。



如果你说喜欢上一个穷小子,他们更是不会同意。阶级不对等这一条就会把他们统统的筛选下去。

最好的对象,是毫无魅力可言,但诚意像钱包一样鼓胀的男性。长得丑点,他们放心。瞧瞧现在国民老公是谁就知道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女性缺乏通畅的进阶渠道,只能仰赖男性,特别是丈夫来获得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说现在的女性地位已大有改观,至少在你父母那个年代,在他们单位里是没几个女性领导的。

当然,在我们看来,如今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女性就业依然趋于边缘化、底层化,得到的社会资源更少,受到的保障也相对较为薄弱。

说到底,婚姻不过是一场财色交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至今还有指导意义,因为婚嫁仍然是之于女性的修罗场。

在社会的长期灌输下,一部分女性,特别是享受了较多男权红利的那批女孩,欣然接受了通过嫁人改变命运的观点。这一结果自然催生了“美女经济”和“女利主义”的蓬勃兴起,君不见多少女孩削尖脑袋跻身富豪相亲会,不惜挤出事业线,带上处女鉴定书,只为了争取后半辈子的衣食无忧?反之,支付不起交易费用的那批男性,则开始指责女性的拜金和势利。

但这能怪谁?

不过,对大部分中产阶级来说,家长并没有奢望女儿去嫁一个亿万富豪,只要门当户对就行了。他们的紧迫感如此强烈,本质就是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相信:在婚恋市场中,女性年纪越大,就越贬值。只好催促你早早嫁了,好“交易”一个比较不错的老公。

中国式家庭的轮回链条

为什么中国家长会这样?

如果一个家庭健康和睦,夫妻相爱,家长必然祝福并带动孩子走向自由独立。然而,对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来说,家长似乎无意切断与子女之间隐形的脐带,更无法理解孩子对于他们插手婚恋的愤怒和反抗。归根结底,不过是家长从小受到的情感训练不足,自身人格尚未完善,夫妻间又没有充沛的情感交流,导致情感需求向子女逆向输出罢了。

中国家长常见病症,大致可归为这几类。

缺乏自我存在感/边界感

控制欲的本质,是没有自我。

“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感情训练,不是准备使其独立,而是使其永远地对自己依附。”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孙隆基这样解释“妈宝”是如何形成的。

原因无他,不过是父母害怕孩子一旦出走,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在心理上无所依傍罢了。如此看来,一味地去要求孩子“听话”和“孝顺”的父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巨婴”。

在中国家长中,中国式母亲更是典型的低自我人格。传统的贤妻良母终其一生为儿女而活,她们一旦怀孕产子,将甘愿牺牲所有,只为了让子女得到精心照料。

不能说这不好,但等到子女成年后,她们往往要求子女留在临近城市,从事稳定的工作,听从自己的意见。而这一切,是以偿还、报恩、反哺的形式出现的。换句话说,中国式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既是脐带也是锁链,搞不好将限制孩子的独立发展。

至于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对母亲的期望造成的。在母辈的适婚年龄,外界更多以生育孩子的温床、侍奉公婆和老公孩子的保姆角色来要求她们,如果将太多精力放在个人事业和兴趣的开展上,将被认为不适合当一个好母亲。

难怪中国母亲在我们心目中,恒常以磨灭了个性、为家庭奉献一生的模糊形象出现,因为那正是社会教育的结果。

实际上,自我的存在就意味着边界的存在。对于缺乏自我存在感的人,自然也很难有明确的自我疆界。

所以,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家长意识非常强烈,却没什么边界意识。如果你谈恋爱没有提前告知,或自作主张嫁娶一个他们不甚满意的人,他们一定想方设法干预一番——虽然你已经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了。如果你拒绝了他们为你张罗相亲、安排婚事的主张,他们同样会觉得你是不孝子女。

婚姻的貌合神离

不少中国式婚姻里的恩爱夫妻,看似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实则是假性亲密关系。

在他们青春期时,基本对一切男女关系都采取回避闪躲的态度,故而失去了宝贵的爱情训练,使得感情磨合中的诸多问题在步入婚姻后才显山露水。

就像孙隆基说的,“这种倾向,常使一个人将青春期整阶段的抹煞掉,而结婚遂变成时辰到了自己不得不去履行的态度。”

因此,在他们对待“合约式婚姻”的态度上,往往形成两种极端,一种是压抑自我去履行义务,一种是全然弃家庭于不顾,去外面寻找新天地。而对于把婚姻当作职责肩负起来的那拨人,必然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怎么一点都不领情!”

不和睦夫妻很难给予孩子较好的婚恋指导,因为他们自身婚姻就已经是由一些错误观念所构筑的了。

一来,他们没体验过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对深刻、自由、互相回应的感情联结缺少亲身实践;二来,因为缺少夫妻之间应有的亲密感,只能以催促儿女结婚这样方式来进行情感互动,弥补自己的情感需求,故而形成一个恶性循婚。也就是说,夫妻的情感生活越不幸福,将越有可能导致孩子陷入病态婚恋的漩涡之中。

社会共同心理的推波助澜

有时候,家长逼婚并非单枪匹马行动,而是与“催婚者联盟”联合作战。

一个猜想,为什么逢年过节,大伙被催得最厉害?大概是只有这个时候,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爷三老舅这些持相似观点的人才会齐聚一堂,形成一个“回音壁”,相同的意见便不断得到强化。你的家长身处其中,哪怕婚恋观与亲朋戚友不尽相同,也很难毅然决然地说:“不,我们家孩子想什么时候结婚就什么时候结婚,我不操心。”



同样的,如果你父母长期交往的人观念都比较开明,那么他们也更倾向于鼓励你自由把握婚恋的节奏;反之,他们将更倾向于敦促你按照他们的意愿结婚。一个集体中紧密联结的人总会互相影响,无论他们愿不愿意。

所以,你母亲去搓麻将或跳广场舞回来,很可能突然和你说:“隔壁家那谁的孩子都结婚了,你什么时候也能带个男/女朋友回来啊?”这时你会知道,她是被他人影响的。由于同辈效应,你的父母将和他们交好的人三观越来越相近,劝婚的口吻也会越发相似。

助你反击逼婚的实用小锦囊

第一,告诉父母催婚是一项失败的投资。

所以,面对催婚有什么办法摆脱?首先,要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击败他们。

有人面对催婚倾向于讲道理,譬如还没遇到有感觉的人啊,自己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啊,虽然都属于理性客观的理由,但不要指望家长能从你的层面理解你哦。

我们前面说过,中国式婚姻的本质是代际供养体系,什么“感觉”啊,“不婚”啊,隔着时代的鸿沟,这些坦诚的言论只会让父辈勃然大怒。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告诉他们草率结婚乃一项失败的投资。

没错,实际点,从利益的角度告诉他们催婚是站不住脚的。

如何措辞取决于你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示范一下,如果家长以“女生不抓紧结婚就不吃香了”为由逼婚,你可以回一句:“女生要把一生的青春、贞操、情感、时间都投入到婚姻里,如果不谨慎选择,随意敷衍地嫁给一个男人,投资失败就是一辈子的痛苦,再也没法回头了。”那么他们绝对哑口无言了。

对于男生来说,你可以这样回应:目前经济基础还不够扎实,希望父母出钱给我买房,否则没有姑娘愿意下嫁。如果你爸妈没有这么做,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催婚了。

第二,抱团取暖,不因父母施压而妥协。

既然逼婚者可以找到他们的组织,那么你也理所当然可以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一个“反逼婚联盟”。



你们可以线上分享反逼婚的经验、心得和小故事,线下发起好玩的聚会和活动。更重要的是,孤军奋战的恶劣心情被冲淡了。

你不会因为被父母逼急了,没头没脑地栽进一段婚姻里,因而耽搁了自己后半生,或陷入一场闪婚闪离的闹剧之中。甚至你还可能在里面找到真正的挚爱。

所以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不要因为父母的无心之举而妥协,也不要为上个世纪的错误观念买单。

你的人生是你的,你的爱情也是你的。一个人有权利什么时候想恋爱就恋爱,什么时候想结婚就结婚,哪怕你最最敬重的父母施加压力给你,也不能为了顺应他们的要求而违背个人意愿,否则,你的一生将有可能在无尽的后悔中度过。

婚姻只有爱,是万万不能的,但婚姻一旦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全部意义。


user avatar   li-dong-shu-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在中国这个社会里广大的父母和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普遍(不是所有)带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知

【教育和学习是彻底违逆人性的。】

这些人认为,所有的努力,学习和进步的本质都是一场交易。拿你的自由和天性去换一个至少在物质能力和社会阶级的意义上更美好的未来。

学习必然是痛苦的,努力必然是疲惫的,成功必然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个道理的最直观的体现。

最简单粗暴的逆向思维就是——如果孩子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是异常的欣喜,满足并且即时反馈的,那么这个孩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万里挑一的天才,要么是他在毁掉自己的前途,因为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幸福的体验。

所以,这些人很简单的通过这个逻辑筛选出那些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被完全剔除的事物——早恋,打球,游戏,交友,影音娱乐等等等等。

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早恋。

和上述其他事物不同,恋爱,对异性甚至同性产生性冲动,彼此的吸引和爱慕是一种刻印在生物体内的本能,就像吃饭喝水和呼吸一样。在某个时间开始,人总是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而这种渴望和体验,是任何其他的快乐都不可能替代的。

那么,早恋就是首当其冲被打倒在【奋斗】路途上的祸首——一种无可回避的生物本能的冲动带来最直接的情绪满足,这与我们普遍认知的努力的原则是完全相悖的。

这个推论的过程没有逻辑问题,但是这个结论的基础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成功这条路并不是真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更好的情绪,适度的休息,积极的鼓励,张弛有度的计划,甚至是把兴趣作为老师,都可以是成功路上的助手和捷径。

成功需要努力,但成功不意味着吃苦,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违逆本能或许会在一时带来显著的效果,但这种伤害和挫折需要一生来偿还弥补。

就好像减肥一样,如果你无视你机体的正常的运转逻辑和需求,只为了尽快瘦下来选择断饮断食。哪怕你最后成功瘦下来,你的身体也会把你违逆生物本能的行为千百倍的报复给你。

以上。


user avatar   luo-cheng-83-13-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有一个大前提——人生只有一次,人生无法回档。

学校为什么要把早恋写在条例上,因为无论早恋有多少个存在的理由,它都有一个特别坏的结果,就是怀孕。

早恋这个条例,是在保护女性,因为男的只管射,射墙上还是什么地方没有任何差别,爽了就完事了。可是女性不是,她不能像男的那样精,虫上脑,一个发昏来一段一夜情,因为所有的风险都是女性来承担的。

只要有这个坏的结果打底,早恋这个口子就不会大开。

实际上,条例虽然写着禁止早恋,但程度还是把握在老师手中,只要你不是当着老师打奔,老师也不会跟踪监控你有没有早恋。早恋被叫过去的,要么是当众下做特别出格的动作,要么就是俩人成绩下降,因为只有这两种情况,你才会被老师抓到你早恋。

所以,这没有什么好批判的。


user avatar   yu-ye-71-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早恋,很多未婚先孕的,这不深恶痛绝?而且跟未成年人XX是犯罪。


user avatar   zhou-ding-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早恋作为人原始欲望的一种,在中国是极其阻碍个人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

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把程朱理学作为之后几百年的官方推崇的哲学。先人的智慧,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程朱理学诞生的背景,正是经济繁荣,体制空前稳定,读书氛围极其浓厚的宋代。

朱熹的论语批注出来后,深受历代统治者的喜爱,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必读书目。这是伟大先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因此,为了削减中国学生的欲望,除了不让早恋,不准打扮等一系列以杜绝影响学习为名而推行的操作外。宿舍里一定要布置硬板床,大部分中学宿舍甚至没有条件每天洗热水澡。

当你质疑学校宿舍没有空调以及睡眠不足也是一件“非常影响学习”的事情时,官方的回复是年轻人要学会吃苦并磨砺意志。总之归拢所有影响学习的事件,分为“考验”和“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两种就行了。早恋当然属于后者。

至于外国社会?

我的意大利徒弟跟我说他没有女人就活不了,中学时候就开始date女孩子了。

没出息。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求神拜佛一样,给未来增加点不确定数。

比如我一年到头没学习,临近考试,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或者奇迹,我铁定挂科了,于是我干什么?我给宿舍挂一张柯南,取“挂科难”之含义,同时求神拜佛,四处祈祷,找人说吉祥话,这是为什么?有用吗?我不知道,但是它要彻底没用,我就知道未来什么结果了,比起一个确切知道的坏结果,我宁愿得到一个未知的未来。

家长老师阻止早恋也是一样,早恋的群体,不能说全部,只能说大概率大部分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这一点,带过无数届学生的老师和见识过多年龄阶段的家长,在调查样本上比你们那些听说的甚至脑补的可靠的多。

你学习不好是不是因为早恋?不知道。

你不早恋后学习会不会变好?也不知道。

但那都不重要,比起看到的那么多可以预见的翻车结果,获得一个“不知道”的未来,更能令人接受一些,毕竟,没有消息有时候就是好消息。

不信你可以看看,只有老师家长(甚至现在只有家长)这种跟你有切身利益关系的人才会在乎你有没有早恋,至于路人,你生个三胎我们都只会给你热烈的掌声,表扬你对于国家政策的响应,至于你们以后踏上的是什么路?关我屁事。

还有,那些初中辍学出去打工的人,虽然跟学生年龄相仿,但包括他们的父母,可能都不会管他们是否恋爱,原因也很简单,在他们未来大概率已经固定可知的生命旅程中,能恋爱成家可以算上功德圆满的行为了,越早越容易,而且越好,毕竟女孩子大了就不好骗了。




     

相关话题

  985高校的农村大学生多吗?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公务员辞职是怎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租房公司卷款跑路千余租客被骗,部分房东阻止租客继续租住?大学生租房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看待河南某幼儿园后勤主管无故被辞退,为泄愤向家长群爆「猛料」一事? 
  如何看待河北高考? 
  如何看待乃万说「男生也有梦想,到了 18 岁他们的梦想成了买房买车,应该给心爱的男孩一些宽容和理解」? 
  早恋能走到最后吗? 
  如何评价夏元鼎的文章《为什么在卖淫事件曝光后,女权组织会集体失声呢》? 
  如何评论微信朋友圈爆红的文章:《在这个从小赢到大的女生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 
  如何看待重庆 90 后们现身「父母相亲角」,向家长「毛遂自荐」主动相亲?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接受相亲了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同样都是王爷,完颜洪烈和忽必烈请的人武功差距那么大?
下一个讨论
英国人一般称自己的国家为联合王国、不列颠、英国还是英格兰?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