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觉醒年代》中对胡适的呈现? 第1页

  

user avatar   zi-yan-88-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视剧把伪人胡适处理得非常好。

第一,没有抹杀他的贡献,毕竟新文化运动,胡适是有功劳的。

第二,推崇他的人,看他是好人,讨厌他的人,看他是坏人。我属于后者,怎么看,电视上都是胡适如何虚伪,如何钻营,表面上礼义廉耻,实际上干的事:作风不正,勾三搭四;道德败坏,没有担当。

说个跟电视不想关的话题,陈延年被害,吴稚晖脱不了关系,胡适就能吗?他一个人精一样的人物,各种关系厉害明明白白,自己八面玲珑,如鱼得水,所有好处都沾尽了。到了关乎别人的命的问题上,他难道会糊涂吗?

所有的对胡适的评价,还是主席、总理,蒋中正三人对他的评价最公允贴切。

“蒋反动派最多算半个卖国贼,但胡则是彻头彻尾的。” -----教员
“胡适直到生命的了结”,始终是“死心塌地为帝国主义服务的” ------《总理选集》下册第358页
“徒有个人而无国家,只有私情而无道义。”、“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乃危害国家、危害民族文化之蟊贼!其人格等若野犬之狂吠。” ------《凯申日记》1960年10月13日篇
(来自:@不想发酵)

“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 彼使美四年,除为其个人谋得名誉博士十余位以外,对于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蒋介石日记,1942年10月13日。(来自:@yxds)


user avatar   liang-xiao-dong-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可是我还没看过《觉醒时代》,我看了看一些答案,有人说,胡适是近30年来通过反g和自由主义才饱受吹捧的,他的价值根本不大,可如果他的价值不大,为何我党一再挽留呢?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平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们的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都在期望着迎接解放军。适逢北大校庆大喜的日子,许多教授都满面春风,聚集在沙滩孑民堂中,举行庆典。记得作为校长的适之先生,作了简短的讲话,满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内容,没有愁苦的调子。正在这个时候,城外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大家相互开玩笑说:"解放军给北大放礼炮哩!"简短的仪式完毕后,适之先生就辞别了大家,登上飞机,飞往南京去了。我忽然想到了李后主的几句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我想改写一下,描绘当时适之先生的情景:"最是仓皇辞校日,城外礼炮声隆隆,含笑辞友朋。"我哪里知道,我们这一次会面竟是最后一次。如果我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话,这是含笑不起来的。
  从此以后,我同适之先生便天各一方,分道扬镳,"世事两茫茫"了。听说,他离开北平后,曾从南京派来一架专机,点名接走几位老朋友,他亲自在南京机场恭候。飞机返回以后,机舱门开,他满怀希望地同老友会面。然而,除了一两位以外,所有他想接的人都没有走出机舱。据说--只是据说,他当时大哭一场,心中的滋味恐怕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
  二战期间,我被困德国,一呆就是十年。二战结束后,听说寅恪先生正在英国就医,我连忙给他写了一封致敬信,并附上发表在哥廷根科学院集刊上用德文写成的论文,向他汇报我十年学习的成绩。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问我愿不愿意到北大去任教。北大为全国最高学府,名扬全球;但是,门槛一向极高,等闲难得进入。现在竟有一个天赐的机遇落到我头上来,我焉有不愿意之理!我立即回信同意。寅恪先生把我推荐给了当时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文学院长汤用彤先生。寅恪先生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声望,一言九鼎。北大三位领导立即接受。于是我这个三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在国内学术界尚无籍籍名,公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北大的大门。唐代中了进士,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我虽然没有一日看遍北平花,但是,身为北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心中有点洋洋自得之感,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在此后的三年内,我在适之先生和锡予(汤用彤)先生领导下学习和工作,度过了一段毕生难忘的岁月。我同适之先生,虽然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想来接触是不会太多的。但是,实际上却不然,我们见面的机会非常多。他那一间在孑民堂前东屋里的狭窄简陋的校长办公室,我几乎是常客。作为系主任,我要向校长请示汇报工作,他主编报纸上的一个学术副刊,我又是撰稿者,所以免不了也常谈学术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笑容满面,对教授是这样,对职员是这样,对学生是这样,对工友也是这样。从来没见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此外,在教授会上,在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导师会上,在北京图书馆的评议会上,我们也时常有见面的机会。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决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春风中。
  适之先生是非常懂得幽默的,他决不老气横秋,而是活泼有趣。有一件小事,我至今难忘。有一次召开教授会,杨振声先生新收得了一幅名贵的古画,为了想让大家共同欣赏,他把画带到了会上,打开铺在一张极大的桌子上,大家都啧啧称赞。这时适之先生忽然站了起来,走到桌前,把画卷了起来,做纳入袖中状,引得满堂大笑,喜气洋洋。
  ……
  这一次,我来到台湾,前几天,在大会上听到主席李亦园院士的讲话,中间他讲到,适之先生晚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在下午饮茶的时候,他经常同年轻的研究人员坐在一起聊天。有一次,他说,做学问应该像北京大学的季羡林那样。我乍听之下,百感交集。适之先生这样说一定同上面两篇文章有关,也可能同我们分手后十几年中我写的一些文章有关。这说明,适之先生一直到晚年还关注着我的学术研究。知己之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可能有其他任何的感想吗?
  在政治方面,众所周知,适之先生是不赞成共产主义的。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他同样也反对三民主义。我认为,在他的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就是美国政治,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就是美国。这同他的个人经历和哲学信念有关。他们实验主义者不主张什么"终极真理",而世界上所有的"主义"都与"终极真理"相似,因此他反对。他同共产党并没有任何深仇大恨。他自己说,他一辈子没有写过批判共产主义的文章,而反对国民党的文章则是写过的。我可以讲两件我亲眼看到的小事。解放前夕,北平学生动不动就示威游行,比如"沈崇事件"、"反饥饿反迫害"等等,背后都有中共地下党在指挥发动,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适之先生焉能不知!但是,每次北平国民党的宪兵和警察逮捕了学生,他都乘坐他那辆当时北平还极少见的汽车,奔走于各大衙门之间,逼迫国民党当局非释放学生不行。他还亲笔给南京驻北平的要人写信,为了同样的目的。据说这些信至今犹存。我个人觉得,这已经不能算是小事了。另外一件事是,有一天我到校长办公室去见适之先生。一个学生走进来对他说:昨夜延安广播电台曾对他专线广播,希望他不要走,北平解放后,将任命他为北大校长兼北京图书馆的馆长。他听了以后,含笑对那个学生说:"人家信任我吗?"谈话到此为止。这个学生的身份他不能不明白,但他不但没有拍案而起,怒发冲冠,态度依然亲切和蔼。小中见大,这些小事都是能够发人深思的。
  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作为一个"过河卒子",勇往直前。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身陷怪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那么,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我觉得,不管适之先生自己如何定位,他一生毕竟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我也举一件小事。有一次,在北京图书馆开评议会,会议开始时,适之先生匆匆赶到,首先声明,还有一个重要会议,他要早退席,会议开着开着就走了题,有人忽然谈到《水经注》。一听到《水经注》,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一直到散会,他也没有退席,而且兴致极高,大有挑灯夜战之势。从这样一个小例子中不也可以小中见大吗?
  我在上面谈到了适之先生的许多德行,现在笼统称之为"优点"。我认为,其中最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却是他毕生奖掖后进。"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他正是这样一个人。
……
——季羡林回忆胡适。


胡适这个人,

组织低调俱乐部消极抗日的是他

沉迷权势竞选总统的是他

反共逃离大陆的是他

可是

终究没有投日的是他

提携后进人才不问门户的是他

营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的学生是他


人,是复杂的。


正如王莽新朝史,

时谚云“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廉丹杀我”,廉丹、王匡的镇压军,一路烧杀抢掠,王匡的军纪还算凑合,廉丹则残暴不仁,可是廉丹却婉拒了谋士拥兵自重的建议,战死殉国,而王匡却做了逃跑的懦夫。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王莽究竟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书呆子,还是反复无常手段毒辣的阴谋家?哪一面才是他?他把太平尚可的国家搞成一团糟,其罪难赎,同样罪行的杨广,在把国家祸祸完后,妄想偏安江南,彻底放弃治疗、花天酒地去了,而王莽到他死前,他还在晚晚夜读兵书,想拯救乱局的办法。

昆阳大战,嚣张颟顸的王邑,被刘秀教做人,被打的如丧家之犬,狼狈逃命,何其胆小怯懦,在长安沦陷、新朝亡国的前夜,他却选择守护在王莽身边,没有乞降,没有逃跑,一身力挡众敌,血战而亡,甚至拉着自己儿子王睦一同去殉国,而王睦这个纨绔子弟,本来是打算变装逃跑的,被父亲叫住,便慨然与父共赴国难。

廉丹、王匡、王莽、王邑、王睦,背负着一切的卑劣与高尚,他们究竟是哪一面?哪一面又不是他们?

一生多面又多变的杨度曾作挽联悼孙中山:

“英雄做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推动历史车轮的永远是那些坚忍一心之人,孙如是,毛如是,不惧时事,不畏人言,纵横波涛之弄潮儿,任凭江水冲击不为所动之砥柱磐石,可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只不过是池中浮萍,泊畔苇草。


鲁迅曾经将胡适与陈独秀对比

建国后,人们喜欢拿鲁迅与胡适对比

现在,人们又喜欢拿郭沫若与胡适对比

可是这些人,哪个不是多面的呢?

1962年,胡适去世,在内地的那么多得他恩惠的后进人才们噤若寒蝉,只有周作人,这么个曾经出任伪职、贪图荣华富贵的狗汉奸,竟然顶风写文悼念,这一刻我才相信他是鲁迅的弟弟,暂时忘记了这个酸腐文人的圆滑世故,而那篇文章也耗尽了他一生积攒的勇气。


user avatar   yanghf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足吧,已经算30年来最不吹捧他的了。而且隐隐的在讽刺他。

你可以去30岁以上知识分子堆里看看,多少人是他的拥趸?

原因有两个:

1.他强烈反TG.

2.他高举脂油主义大旗(实际上他本人以做官自利为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方方在2020年初有几千万粉丝。胡适能比方方少?你们做什么梦呢?中小学教科书里有他文章也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粉丝渗透决策加进去的。不是说课本里完全不能有异见人士的作品,而是胡适文章除了白话文时期有点儿特殊意义,真的是泯然众人,完全无资格入教科书。比他经常爱发表的时政观点都水平差了几个数量级。胡适实际上是披着学术外衣的政治人物,甚至是政治官僚。

胡后现代出名和在大陆突然粉丝暴涨的根本原因不是他的学术能力或文学水平。是他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是公知反TG和舔米国灯塔的需要(哇塞,将近100年前胡大师就举着脂油大旗,反供舔米啊,太先知偶像了)。但公知不敢明说就各种弯弯绕。

2020年虽是转折点,也只是对年轻人而言。我同代人里,没有一个改变立场态度的。只不过公知派不大敢发声而已。你进他们的圈子,他们说得只会更加恶毒。

任重道远啊。。。

顺带提一下,胡适是中国最早一批忽悠国内土鳖的海龟。这种忽悠型海龟与真材实料的(比如钱老)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在海外实际上Fart也不是。但忽悠起土鳖来仿佛自己在海外多牛。国内忽悠上位后再反过来去忽悠洋人:你看我在中国多牛,你不能不给我面子。

胡适是这里面最成功最典型的一个。

他靠着中国大使的身份和国内影响力,在外面忽悠了35个名誉博士头衔。可离开了中国光环加持,他在米国唯一找到的一份工作是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长(属于staff, 还不是faculty, 管理不超过5个职工。实际上很可能只是普通图书管理员,因为其title里只是librarian,没有chief。从宽吧),而且没干满一年就被开除了(有说是未续聘)。混得那叫穷困潦倒。可被他忽悠瘸的国人适时请他回4V做官去了。

问他为啥不在中国人那边做官,跑米国来吃苦?因为1949年国军战败啊。因为他在国内忽悠的名声,国共都邀请他,可他坚决反TG。又觉得老蒋完了。在49年5月就跑米国了。结果在米国混不下去,国内带来的钱花完了,又跑4V做官。(光头是明显被他忽悠瘸了,尽管有其自身目的,最后对他也恨之入骨)

我们可以看看胡适的自我规划有多牛掰:

  1. 没拿到博士学位被陈独秀蔡元培扶为北大最年轻教授。杜威弟子始终挂在口上。1917年回国以胡博士名义发表其毕业论文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然后就永远没下册了,胡的几乎所有学术作品都是有开头无结尾,堪称学术界的首领太监)。正式以海龟博士杜威弟子名义忽悠土鳖。
  2. 逐渐名声鹊起。反从哥大拿到博士。1927年在归国10年后反忽悠回去拿的学位(有说27年是论文修改,28年12月正式拿到博士学位)。
  3. 李大钊死了,陈独秀废了,胡适做了官。除了一些学术有关的职位外,最重要的是庚子赔款返还基金的中方董事,等于是掌钱。
  4. 918日侵占东北,胡说打不过入汪低调俱乐部,成骨干。32年1月成为中国财政委员会委员正式步入政坛。
  5. 七七事变,胡说和平重要,反正打不过,承认伪满洲国换和平算了。
  6. 战争爆发,老蒋认为他在米国名人,让他去了米国做驻美大使拉援助。(胡对周围人说他不想当大使,是被蒋求着逼着的。以他精明的尿性,你能信?躲米国享福啊,抱怨只是为了不担责任,而且包装自己民间清流不尿权贵的人设)
  7. 当大使期间,四处演讲,给自己整了17个名誉博士头衔(珍珠港后又快马加鞭拿了剩下的十几个)。并公然发电报给老蒋说“我们不能投降”。老蒋那个愤怒,mother egg, 老子都打了一年了,你躲米国告诉我别降?你忘了谁说承认伪满洲国了?
  8. 胡在把自己塑造成抗日志士,轰趴拿博士头衔拿到手软的同时,给国民政府一丝援助和好处没拿到。连民间募捐都懒得参加。珍珠港事变后半年被老蒋解职。
  9. 不做大使后,又主动留在米国(老蒋至少两次请他回国没搭理)轰趴,打麻将,拿名誉博士头衔,完美躲过抗日战争。
  10. 1946年抗战胜利,国内局势稳定,胡适立即回国做官。
  11. 老蒋要玩儿完,1949年5月又跑米国(对外宣传自然是为国府游说米国。可他就真正认识个书呆子研究员,其余通通华人,他能游说个卵)。
  12. 在米国穷困潦倒,52年末又回4V做官。借4V官方身份再次在中米之间双向忽悠(主题自然是反TG)。国人被他忽悠得以为他有世界影响力。Fart, 他那点儿影响力连自己都养不活。这么个废物点心大忽悠能在中国近代混得风生水起,死后还一批粉丝和云徒子徒孙,可笑可悲乎?

胡适当年918后因为降日媚日言论在北大被骂成坨Shit。躲米国完美避开战争把自己洗成联美抗日的英雄,竟然做了北大校长。当北大校长期间,北大学生沈崇被米国大兵轮奸。大家以为这位国际顶流能与米国人交涉个子丑寅卯出来,结果米国大兵搭理他都懒得搭理,好一个国际影响力。就这么个玩意儿,上世纪80年代后,北大学生有多少“老校长”,“老校长”的顶礼膜拜他?北大还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另一位淳厚宽容老校长蔡元培,四一二策划把北大杀得血流成河,最后被义愤学生打成骨折,跳过不表)。

对了,这老人精老官迷还参加过一次总统竞选。(那一次是被老蒋忽悠瘸了)。

精致利己,又当又立,公知楷模是也。(不信你问方方们,为了自己信仰,别在体制内做官了,她会干吗?公知90%强都在体制内混着,包括公立学校教授,他们咋不去米国学校混一混?)


面对胡适的粉丝,你们把两件事糊他们脸上一定效果奇佳:

  1. 拿了35个名誉博士,离开中国背景加持,竟然在米国混得穷困潦倒。粉丝们一定会把普林斯顿图书馆描述成诺贝尔奖委员会。实际国外大学图书馆的主力工作人员是勤工俭学的学生,正式员工非常少。何况胡适没干满一年还被开了。
  2. 他被老蒋忽悠得参加了总统竞选。老蒋跟他说自己和其它一些人物不参加。胡适当总统国人高兴,米国人也高兴。胡适就屁颠屁颠儿的把飞盘叼起来了。他劝别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而自己就是个官儿迷。

老蒋其实对他有个非常精准的评价,大意是:

既要当官,又要捞钱,还自称是独立学者,无耻之尤。(实际也是当代公知的写照)


实际上公知脂油派拿胡适当祖师爷是特没文化的表现。

因为胡适当年当官时为劝学生们别瞎胡闹,说了句名言:“容忍比脂油更重要”。这特马就是给正牌脂油主义者一大耳光。

当然公知的本质就是“脂油只是口号工具,灯塔国好这口,容忍舔痔直属领导恰饭,骂体脂主义才是真经”.

当年老蒋在大陆如日中天时,胡适舔起老蒋菊花来绝对卖力。但是还是不如舔洋人菊花用French kiss。所以老蒋给他的定论是“挟洋自重”。在台湾蜗居时受够了胡适拿洋粑粑跟他顶嘴。


胡适与陈延年牺牲的关系,我自己没有研究过,似乎存在极大争议,这段删除。这段只是说如果是胡适找的吴,以胡的精明不可能是好心办坏事。而争议点是,胡适可能压根儿就没参与陈延年的事。所以这段删除。

补争议点:

电视剧采信的是胡通知吴,吴泄露了延年的身份。

而另一个说法是,吴是在延年死后写了封贺信。与延年身份暴露没关系。而胡压根没参与此事。甚至被抓后身份刚开始没暴露,后来暴露的桥段是发生在乔年身上,被挪到了延年身上。

两种说法哪个为真,只能靠考据专业人士来解决了。


评论区里有个粉丝拿胡适和张爱玲比。这位先生估计是属于在国内仰望灯塔,却从来没在灯塔国生活过一天的人。

张爱玲被其粉丝吹嘘的部分我就不去说了。她明显是上海滩洋气小姐一辈子向往米国,晚年才成行,她压根儿就没在米国拿过一个像样的学位。而且是靠写中文小说赚钱的。这种人在米国混,确实比较难。中国一大批当时所谓国内牛人逃到米国也只能在Chinatown包饺子。某陈姓影后到好莱坞只能拍三级片,还得靠忽悠国内。(杨兰等不得不说的故事就更多了,跳过)

可胡适是什么人?有一个正经的哥大博士学位,拿了米国31个名誉博士。立人设学贯中西的人。而且号称有国际影响力(也就是人脉)的人,在米国找不到工作,那是委实的让人笑掉大牙:

说明他既乏人脉给他找工作,又通不过面试(一面试草包尽显,也难怪哥大刚开始没给他学位)。

其实别看他吹Cow pussy说与罗斯福谈笑风生。实际上宋子文说他见海军次长都不敢。他经常去泡在一起喝酒的米国老铁,一查履历,卧槽是个东亚研究所里面最低级的书呆子研究员。而胡适是中华民国大使啊。更不要说让他去见议员游说,他哪儿敢啊。弄得宋子文都不知道他这个大使是干吗的。老蒋让他递交个私人信件给罗斯福,胡适竟然回电说不合适。

胡适的核心特质就是对内忽悠对外怂舔。


胡在历史上口碑实际比B特币震荡还大。新文化运动早期,自然是主力之一,特别是年轻人当中,那是当红炸子鸡,偶像得不行。

后来与左边的分道扬镳,互相骂。这个也可以理解。

而名声最臭的时候是31年到37年,那是比汪精卫还亲日媚日的的言论。不仅国共两边骂他如shit,那是去北大演讲让学生骂得灰溜溜滚蛋的。(有人说老蒋一开战就把他送米国当大使,一个重要原因是怕他投日。)。

而胡猴精猴精的地方是胡在米国,就把自己包装成了抗日志士,不仅会在米国表演捞学位。而且对着国内表演,时不时往国内发些“我们不能投降”, “我们要熬过去”。(并在抗战胜利后, 把自己包装成“熬”策略大师,最懂日本,影响了美日关系,那个肉麻劲儿,不是舔胡适菊花的都看不下去)。把老蒋和一些真正苦熬苦战抗日的气得不行:麻蛋, 都打一年了,你躲米国才知道不能投降?我们在熬,你熬个毛啊?指望你弄些米援,你正事儿干了没?最后拿到几笔贷款还是别人谈的,签字得有中国大使,胡又给写自己履历上了。但抗日大局下,大家也不可能去斗胡。

也就是说,胡除了靠演讲宣传了中国抗日,给胡自己挣了35个荣誉博士,屁事没干。国人流血流汗时,他主要精力在米国吹牛和风花雪夜(有自己日记为证)。而且成功洗白了自己。

然后就是坚决舔蒋与左派互骂。偶尔吹两句皿煮脂油弄弄权。老蒋给根骨头又屁颠儿屁颠儿。

4V时期,胡逐渐就成了米国势力代言人,创办脂油亚洲,很有今天NGO的味道。奉两边旨意骂tg, 还成独立势力背刺一下老蒋。老蒋一瞪眼自然又与脂油派划清界限(有说法是出卖了脂油派(雷震案据有人看了4V公开的档案,就是胡适出卖的))。

这个时期在大陆那名声是臭得没边儿,在岛内则也是一片互骂。胡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

而胡在大陆名声的逆转,自然是90年代。公知反TG舔米的需要。胡先生几十年前就360度舔过米国了,堪为楷模。什么?胡适在米国靠自己混不下去?可又有哪个公知在米国能独立混下去了?

在学术界的成就,我不是学文科的,没法直接评价。只知道同时代大师没有对他学术评价高的。看到最多的评论是涉猎范围极广,没有一个精通(加强版矮大紧?啥都敢开牙,哪儿都有他一腿)。而且更神奇的是,几乎没有一个写完本的,学术研究通通太监了(这个还需要进一步求证)。但在民国学术界有一腿是没问题的。

反正他主要目的是当官。劝别人“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可自己一辈子当官搞政治。

就这样儿吧:

精致利己,大节上没法儿看, 但也谈不上特别大的毛病。只是打打嘴炮而已,卖国言论打嘴炮你也没法抓他。干实事也是打嘴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废物一个你也没法办他。叽叽歪歪还特别多,要多膈应有多膈应。自私嘴炮嗡嗡嗡,这种人多了,中国铁定完蛋。

好在中国有一群逆行实干的脊梁。


user avatar   jim930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就写呗,当个娱乐


user avatar   li-bu-xu-fa-tan-hua-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要是比绥靖,比卖队友,比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比民众艰苦抗争统治阶级脑满肠肥,比前方吃紧后方紧吃,那二战时蒋光头统帅的中华民国尚有一战之力。

你比综合国力?对不起啊,就你那一年钢产量不足十万吨(1945年数据约12万吨,疑似因为收复了日本人的钢铁厂)的中华民国别说比英国啊,你连当时的印度往前退位了三十年的大清你都可能比不了啊!哦,对了,北宋一年的生铁产量都有可能比这个多!丢先人脸呢?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电视剧《亮剑》? 
  为什么潜艇船长大声发布命令(每次听到),二把手都重复? 
  美国西部片里面,西部英豪神一样的拔枪速度和高超的枪法,在历史中有没有存在过? 
  你最爱哪部国产电视剧,为什么? 
  《情深深雨濛濛》为什么没人翻拍?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中小丑到底厉害在哪里? 
  如何看待导演毕志飞哽咽道歉称「虽然第一部作品很失败,但想做一个好导演」?他的《新小城之春》怎么样? 
  如何评价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的选角? 
  因为什么让你瞬间泪奔? 
  《白蛇 2:青蛇劫起》的故事想表达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穆里尼奥的球队一到第三年就出问题?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