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为什么年轻人开始爱看主旋律了?这些作品做对了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旋律就是最强种田流爽文模板,只要拍的别太对不起观众,自然受到大家欢迎。

主旋律拍不好主要问题是傻或者坏。

傻的把历史大势拍成阴谋论,坏的偷偷摸摸夹带私货,结果自然是被观众疯狂打脸。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平等的视角,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细致到年轻人感兴趣却不曾接触过的领域与时代。


user avatar   du-mou-guan-fang-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观众似乎变了,对原本“高冷”的主旋律剧亲近了起来。


而这背后,是这两年里主旋律剧也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与说教意味浓厚划上等号,而是乘着现代精神,走向了更广阔的大众。


  • 不再“高冷”的主旋律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旋律剧并不与大众剧迷的口味吻合。1987年3月,"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在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被提出来,“主旋律”一词从此被运用到影视剧创作中,具有一定的题材指向性。剧评人杨文山曾总结,主旋律剧在很长时间里更接近当下的“时代报告剧”,常指书写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剧集。在2014年以前,虽然也有《恰同学少年》《黎明之前》这样的高口碑热剧,但长期以来依然是带着教科书式的宣讲意味。

《恰同学少年》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一直到2014年,国产剧市场的生产资源和资本都严重倾斜向以IP剧为代表的商业剧,这才让被资本冷落的主旋律剧逐渐在品相上逐渐与商业剧拉开距离,成为市场上一种另类且倔强的存在。2016年播出的主旋律剧《彭德怀元帅》虽然豆瓣评分7.6,评分人数却不足2000人。


主旋律剧在流量时代第一次进入公共舆论场,并以高口碑剧作内容实现热议,要到2017年的《人民的名义》。贪污的现金砌成了一堵墙的贪官、“反腐反到副国级”的力度,让有几十名老戏骨同台演绎官场百态的《人民的名义》的讨论度覆盖了各个年龄层。年轻人也在以表情包、弹幕等方式为这部剧做解读,让“达康书记的GDP”成为年度热梗。

网上流传的“达康书记”表情包


最终,这部剧的网络播放量突破百亿,最高收视率突破8%,创下国产剧十年来最高纪录,至今仍是“后无来者”的存在。但该剧在筹备和制作时,依然处处受制于当年市场对主旋律剧的“冷落”——有前后将近50个投资方曾对该电视剧有过关注过,开机时该剧资金甚至还差2000万。但《人民的名义》的成功,开始让资本再次关注到主旋律剧。


随后两年,市场上再次出现了两部高收视、高口碑的主旋律剧集,并且从演员阵容、制作水准来看,已经不是被资本冷落的状态。2018年年底播出的《大江大河》,将故事聚焦于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变迁,以8.9分的豆瓣评分,拿下了当年的国产剧最高分,播出期间也多次拿下收视率第一;2019年5月播出的《破冰行动》,则改编于2013年的真实缉毒案件,成为爱奇艺当年三部热度破9000的作品之一。

《破冰行动》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毒眸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主旋律剧逐渐摘掉了“不吸引年轻人”的标签,并以其辐射的广泛人群,成为“新主流剧”。2021年4月的北京电视节目春交会上,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发布了《中国电视/网络剧产业报告2021》。报告提出,“新主流”剧的特征为“主流价值+主流市场”,既符合主流价值观、又符合市场诉求。


一个月后,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举办了名为“作品传递正能量,镜头聚焦新主流”的论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中广联副会长李京盛都出席了该论坛并发言,侧面说明了“新主流”一词所获得的官方认可。


在耀客传媒副总裁孙昊看来,新主流剧包括两个含义,第一个是价值和情感的主流,“以前主旋律里面也包含,但是我们窄化了,现在我们回到这个词上,可以让老百姓建立通感。”第二个主流意味着作品在市场上成为主流,不再曲高和寡。“《山海情》和《觉醒年代》就是很好的例子。”


事实上,主旋律剧走下说教的讲坛,以新主流剧的面貌深入年轻人,早在2015年就有了契机。这一年,一部用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的国家,描述了自清末至今的中国历史往事的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播出。在这部动画里,中国是出自种花家的一只善良、武力值强的兔子,凭借二次元语言的轻快描述,这部动画虽然讲述的是历史政治,却让网友共情。收官时总播放量已破3亿。不少人在弹幕上动情地写道:“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那年那兔那些事》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也同样反应了这一代年轻人拥有的的国家自豪和文化自信情绪。这档在央视首播,展现了故宫几位文物修复师工作日常的纪录片,在B站走红,豆瓣评分高达9.4,点击量也在当年超过200万。

B站CEO陈睿在当年回应道:“在我们(B站)1亿的活跃用户里边,25岁以上的用户不到10%,我们大量的用户应该是90后、95后以及00后的用户。从B站可以看出95后和00后这一代的用户是真正具备文化自信的一代。”就这样,官方的倡导和年轻人的情绪在2021年《山海情》《觉醒年代》中合流。两部高分“新主流剧”,成为了今年白玉兰奖的最大赢家。《觉醒年代》拿下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等奖项。《山海情》则拿下最佳电视剧、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摄影等奖项。


  • 新主流剧正当红


故事背景发生在1949年以前的《觉醒年代》,在刻画革命事业的艰难时,也不吝笔墨叙述革命志士们的家庭生活。李大钊与其妻子赵纫兰的故事就是其中颇为动人的部分——

李大钊10周岁的时候,就和快16岁的赵纫兰定了亲。《觉醒年代》中,李大钊称呼妻子为“姐”,赵纫兰称呼李大钊小名“憨坨”。赵纫兰年长于李大钊,也不识字,也不能完全理解丈夫在做什么,却还是毫无怨言地独自一人照顾家庭。李大钊虽然对妻子始终尊重、心疼,满腔爱意,为了革命事业,还是只能负重前行,远离妻儿。

《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和赵纫兰

孙昊对毒眸说,《觉醒年代》其中一个能打动年轻人的点,是打破时空局限,让年轻人感受到这些做着伟大事业的革命志士,其实也有每个普通人都有的情感,也要层面对自身的使命与这些情感之间的冲突。“这种纠结放在当下也会很有代入感,就像外出工作、创业的年轻人一样,为了事业,只能把妻儿留在家中。”而这也是这届主旋律剧能过渡到新主流剧的一个重要创作理念:在过往史实与当下现实之间建立共鸣的桥梁。比如入围白玉兰最佳电视剧的《隐秘而伟大》,虽然是一部民国谍战剧,却通过对男主角出入职场时的细腻描写,引发了“社畜”们的强烈共鸣。


李易峰所饰演的男主角,在剧中是一位满怀热血,以匡扶正义作为职业理想的新人警察,进入职场后却发现这样的理想在彼时的警局是一个笑话,还要处处受刁难。豆瓣主页上点赞第三的评论写道:“同一个世界同一种职场新人:新来的去端茶倒水/新来的帮老人背锅擦屁股/新来的挣最少的工资干最累的活/新来的被老油子品头论足pua。”

《隐秘而伟大》中的李易峰(图片来源:豆瓣)


在孙昊看来,打破时空的另一重表现是不扎堆描述建国前的故事。

《山海情》就是近些年来少有地聚焦90年代农村建设的主旋律剧。杨文山曾总结,《山海情》像一部乡土中国史诗。“重男轻女、贫困、教育、打工潮、农民工欠薪、乡村政治生态……基本上能涉及到的面都蜻蜓点水地沾了。在农民基本上是以都市剧社会边缘人的负面形象出场的当下,显然意义非凡。”


主旋律剧创作的第二项转变,是更加强调真实。


2020年,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在电视节上致辞,认为电视剧应该“真些真些再真些”,“电视剧怎样实现真善美?首先要真,真就是基础,不真就不能打动人。回过头去看今年的主流剧,从前期采风,剧本创作,再到美术置景、服化道,‘真实’都是其最基本的内核。《山海情》的编剧们用了近五个月的时间采风,几乎剧中每一个人物都能找到一个或几个原型;美术团队被“逼”成基建狂魔,真实呈现了闽宁村各个阶段不同的细微变化。


《觉醒年代》为了拍摄出最佳效果,以1:1.2的比例复刻了北大的红楼。正是这两项转变,让过往“高冷”的主旋律剧,成为了今日更加亲近观众的新主流剧。年轻人抗拒的似乎从来不是主旋律剧,而是难以找到共鸣的、悬浮的作品。《理想照耀中国》总导演,同时也是本届白玉兰奖评委的傅东育也对毒眸说,值得从业者们探讨和反思的,并不是主旋律剧为什么在今天能受到年轻人欢迎。“主旋律从来不等同于政治课本,每一个阶段都有优秀的、受年轻人喜欢的作品诞生。过去一些年里没有,只能说明没有足够动人的作品。”

图片来源:微博@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也曾表示,主旋律不该按题材划分。“主旋律不等于题材,不是写红色故事就是主旋律,别的讲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就不是主旋律,那是相当错误的,一切正能量的作品都是主旋律。”


而当如今,主旋律剧向新主流剧过渡,这意味着与新主流剧将拥有更丰富的情感外延,把传统的主旋律题材范围拓展到了更大的针对主流观众,对于创作者而言也拥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比如《我的城池营垒》,虽然这部剧的言情部分很多,但从它试图传递的理念来看,也仍然能囊括进新主流剧的范畴。”孙昊说。


新主流的池子正在扩大。从目前播出的几部剧来看,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故事,都在成为主流剧的书写对象。在《理想照耀中国》中,就出现了温州的个体工商户、隧道工程师、滇金丝猴研究员等多元的形象。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影评人毛尖在今年接受《文化纵横》采访时也表示,主旋律的概念在今天已经意义不大了,它既非类型也非方法,而是指导思想。


“如果发扬中国文化是国策的一部分,那么,有哪一部影视剧的目标不是如此?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影视剧更是一马当先的政治和文化微缩公园,哪部剧可以置身主旋律之外?”


user avatar   fan-qie-chao-ji-dan-29-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抗日战争属于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吧,可是像下面这种你爱看吗?





所以,不是现在人爱看主旋律,而是现在很多电视剧,你看了仿佛觉得自己的智商在被践踏!但是,《山海情》到《觉醒年代》我们看到了作品的用心,看到了作品的质量!

不信?那我就举几部最近的几部热播电视剧来说说吧!

这是最近由三金影后周冬雨主演的仙侠剧《千古玦尘》!

大家来看看这个不走心的道具——薛定谔的眼罩!有句歇后语就叫做: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男主这眼睛瞪得像铜铃,可能蒙住的只是他暂时的良心吧!

还有这片花海!可能是我不懂海!


这就像很多超市也不super,很多国际酒店也不够international!再说了带海的不一定就是海,比如说刘海,飞轮海等!

大家再来看看胡一天版本的《绝代双骄》!

图中这个女子就是铁心兰!我只想对她说,千万别开口喊,一张嘴布掉了,就得救了!

前段时间,组队装嫩剧组《上阳赋》和《大秦赋》!

让我想起了《让子弹飞》中的一句台词:“这他娘的,你管这叫八(第二声)岁。”

对了对了,少不了最近刚播的抄袭融梗剧《你微笑时很美》(《你抄袭时很丑》)。

电视剧中有情节打假赛!

有人说这只是个玩笑话,但是有这种想法还说出来就是不对!这就是宣传电竞?尊重电竞吗?

女主坐奖杯!

奖杯是荣耀的象征,是过往的付出的收获,是人生高光时刻的“见证者”!但是,女主就这么糟蹋它!

……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大家来评评理这样的电视剧怎么可能看得下去!如果这时候出现了像《山海情》,像《觉醒年代》这样的电视剧,我们当然爱看!

首先来说说《山海情》。今年童谣、热扎依、以及倪妮同时入围白玉兰最佳女主角。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三十而已》、《山海情》以及《流金岁月》。虽然,最后童谣摘得桂冠,但是网上更多的声音是为热扎依可惜的。为什么?这和他们各自代表的电视剧本身的水平有很大关系。

《三十而已》看起来说三位女性在现代社会的人格独立、经济独立,但剧情起承转合还是受制于男人的情感变迁,她们过的不过是披着女性独立外衣的封建人生罢了!

《流金岁月》更不必说,两个女主一路开挂,总有贵人相助!

反观《山海情》,倒是摆脱了狗血俗套的剧情束缚!水花和德福没有在一起,但最后都收获幸福。麦苗虽然后面有新的追求者,但是没有狗血三角恋的剧情。剧中的人物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金手指一步登天……

值得一说的是,《山海情》的细节也是做的很到位!

在来说说《觉醒年代》。这部剧之所以能火,一是导演和编剧真的把观众当人看,二是剧中的人正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我们真的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甘愿抛洒出满腔热血。

比如《觉醒年代》中,毛润之雨中奔跑的情节!

毛润之抱着牛皮纸包起来的《新青年》在雨中奔跑,从街的这一头到街的另一头,刻画了当时两极分化的社会。这边穷人在贩卖儿童,另一边有钱人的小孩坐在轿车里穿着西装吃汉堡!

他从雨中来,看尽人生百态!眼神坚毅,浑然不顾凄风苦雨,非要在这乱世踏出一条血路!

比如,鲁迅写狂人日记这一段。

没有台词,只有神态、动作、配乐,但是这段刻画,仿佛看到鲁迅先生的愤怒、悲哀……一部部作品不停地在脑海中浮现,《狂人日记》《药》……他人怀宝剑,有笔如刀,用文字狠狠插进那麻木的社会……

看得人汹涌澎湃,热泪盈眶!

比如,蔡元培先生在上任北大校长时的就职演说!

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百年前先辈说的话放在今天依旧醍醐灌顶,这才是教育的重要性啊!

再比如,陈独秀送陈延年留学!

陈独秀送延年乔年两个孩子出国,镜头从他们远行的脚印平行剪辑到他们牺牲的画面,乔年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光脚走在血水和泥水里,遍体鳞伤,从容赴死;延年当街被捕,宁死不跪,当场牺牲。

镜头最后在他们此刻坚定的脚步和牺牲时同样九死不悔的脚步之间切换,映在他父亲苍远的目光里。他们回头一笑,和临死前一样。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

因此,《觉醒年代》不仅质量上乘,而且在过往史诗与当下建立起共鸣的桥梁!

现在我们把时间拉到2021年的今天,一切都变得好起来了,延乔路遍布鲜花!


“《觉醒年代》有续集吗?”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

致敬百年风雨!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喜欢的朋友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啊!


user avatar   moviewri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并不是年轻人爱看主旋律了,而是中国的主旋律开始按照影视创作的规律来创作了,年轻人自然爱看。

甚至不止是年轻人,好的作品可以感动各个年龄段的人。

以前我们都觉得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香,但是可以仔细想想,好莱坞影片中凡是涉及军事、谍战、灾难、种族、警匪类的影片,哪个不是美式主旋律?

例如《美国狙击手》、《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拆弹部队》,甚至复仇者联盟里的美国队长,《蜘蛛侠》倡导的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理论,都是美式主旋律影视片。

但这些美式主旋律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他们的喜爱,究其原因,并不是题材的问题,而是表现形式、手段等的问题。

好莱坞通过娱乐业进行意识形态输出,非常像糖衣炮弹。表面上看剧情真紧凑,场面真刺激,表演真到位,实际上观者已经无形地接受了这些作品暗含的主旋律价值观。

包括无数港产警匪片,也是宣传香港的主旋律影视。

但影视是影视,主旋律是影视想证明的主题,而不是影视本身。

观众看到李水花,听到《觉醒年代》里那些振奋人心的演讲,都能明白作品想表达什么,不用喊口号式的台词和字幕解释。

还有电影《战狼2》、《红海行动》这样的主旋律电影,甚至《悬崖之上》也算,不是因为主旋律题材影响大家对它们的高评价。

主旋律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好不好看,是不是塑造了深入人心的角色,是不是有动人心弦的剧情,是不是有真挚的感情。

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像《亮剑》、《觉醒年代》、《山海情》这样的主旋律影视。

-END-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的是时代变了,这些剧说实话水平照比之前很多剧提升不多。

2012年余承东接受华为手机业务,并且放言:“未来世界上只有两到三家手机厂商,华为是其中之一”、“华为手机的目标是世界第一,两年内销量超越苹果”……

结果怎么样呢?未来五六年余承东一直被人叫做余大嘴,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余承东在吹牛,人们不相信华为做好手机。

1985年郭台铭在富士康深圳工厂成立的时候放言,未来富士康要成为世界第一大工厂,当时台下几百名员工都认为老板再吹牛。

2001年的一个大型论坛上,李书福说“通用、福特10年20年内破产”,大家都笑,台下的通用、福特中国区总裁认为他是小丑,2009李书福竞购沃尔沃。

《觉醒年代》的编剧水平和故事水平,和二十年前没太大进步,甚至某些原型素材不如二十年前细致,进步的是摄影、道具、服装这些硬件。

最大的区别就是,二十年前播放这类电视剧的时候,身边听到的声音是“歌功颂德”“一群白痴”“蒋介石统治大陆会更好”的这些言论,观众和主角之间没有共情。

那时候所有的观众不相信他们是为了中国会更好,今天余承东吹的牛都实现了,甚至美国要用举国之力打压华为;郭台铭恨不得代工整个世界;2008年通用真的破产了,离那句话还不到10年,吉利甚至买了奔驰10%的股权。

这一代人切切实实生活在这群前辈期望的未来里,明白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生活。

如果二十年前说“先辈们用他们牺牲换来了今天的生活”,得到的一定是各种嘲笑,我甚至听过“他们白白牺牲换来了我们的悲惨生活,”这种段子,这种段子甚至在五六年年前的网络上还很盛行。

记得这个段子吗?给下面的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他___牺牲生命,___出卖组织

不同年龄段的人,填写的关联词语不同。

他(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出卖组织 ——60后

他(害怕)牺牲生命,(所以)出卖组织 ——70后

他(与其)牺牲生命,(不如)出卖组织 ——80后

他(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出卖组织 ——90后

他(白白)牺牲生命,(忘了)出卖组织 ——00后

牺牲曾经在之前几十年里,在某些人眼里就是笑话。

这些作品做对了什么?

它们赶上了美好的年代,一个他们承诺过的盛世,一个他们享受不到的盛世。还好我们可以和一百年前这些人物共情了,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了,时代真的变了。


user avatar   xi-ci-ke-l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就是月亮和六便士的问题,是要月亮,还是要六便士,最好全都要。

一心看着月亮,却忘了地上的六便士。

是要面包,还是要自由,还是要两者兼得。

旅行,自由,远方,美食,华服,这都是很好很好的。

可是之后?大部分人还是要落到现实生活上面。

需要养家糊口,需要给孩子找学校,需要给自己找工作,需要面对现实问题。

不是说脱口秀不好,但是对比脱口秀演员和我们河南省至少前三的王牌中学的编制,可能还是少了稳定和底气。

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的个人看法,对我而言稳定可能胜过自由。我欣赏自由自在的勇气,只是我不敢罢了。

当然如果外面很好,回报又很高,辞职也未尝不可。

我没有这种勇气,只能钦佩她人的自由。毕竟大多数人没有六便士,也没有月亮。

但人生没有如果,为了诗和远方,只能苟且于当下。这就是人生的真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以上,人生如负重行远。

相比于自由和散漫,我觉还是工作和编制更靠谱。


user avatar   lao-ba-ai-che-d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就是月亮和六便士的问题,是要月亮,还是要六便士,最好全都要。

一心看着月亮,却忘了地上的六便士。

是要面包,还是要自由,还是要两者兼得。

旅行,自由,远方,美食,华服,这都是很好很好的。

可是之后?大部分人还是要落到现实生活上面。

需要养家糊口,需要给孩子找学校,需要给自己找工作,需要面对现实问题。

不是说脱口秀不好,但是对比脱口秀演员和我们河南省至少前三的王牌中学的编制,可能还是少了稳定和底气。

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的个人看法,对我而言稳定可能胜过自由。我欣赏自由自在的勇气,只是我不敢罢了。

当然如果外面很好,回报又很高,辞职也未尝不可。

我没有这种勇气,只能钦佩她人的自由。毕竟大多数人没有六便士,也没有月亮。

但人生没有如果,为了诗和远方,只能苟且于当下。这就是人生的真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以上,人生如负重行远。

相比于自由和散漫,我觉还是工作和编制更靠谱。


user avatar   jiu-yuan-de-deng-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越南国内不出现抗中神剧? 
  如何评价《庆余年》里的沈重?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是妈宝男吗?对三丽来说,王一丁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怎么评价电视剧 搞笑一家人 거침없이 하이킥! (2006)? 
  为什么李寻欢传功的时候不仅要脱妹子的衣服,自己的衣服也要脱?男的都不用? 
  大家有推荐的军旅电视剧吗? 
  中国以后还有可能出现超越《我爱我家》的剧作吗? 
  哪些影视作品或者动画片表面上是喜剧收尾,但其实是悲剧收场?为什么? 
  如何评价电视剧《琅琊榜》? 
  怎么反驳《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的长江黄河论?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多数人一见到恶人就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背锅?
下一个讨论
诸位医学大佬是如何度过没有工资吃饭巨贵的实习期的?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