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活性污泥是否是生物被膜脱落的续集?结构上有何不同?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活性污泥是人为的、工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包含大量需氧细菌的浮游颗粒,并不需要预先形成生物薄膜再脱落。

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颗粒,可以看见各种细菌、真菌、纤毛虫等单细胞真核生物、少量小型动物,颗粒的 10% 到 30% 体积是作为粘附基础的无机物,包裹的有机物呈现絮状,直径通常为数毫米。这种颗粒称为“菌胶团”或“胶羽”,由细菌及其分泌的多糖类物质(胞外聚合物,EPS)包裹着无机物、上面黏附着真菌和单细胞真核生物,小型动物则相对游离。

改进的造粒技术可以将上述絮状物与微生物自我固定成球形、坚固的致密结构,用于高温、高盐、有毒等条件的污水。

By Twtpeeters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4175216

生物薄膜(biofilm)是微生物在自身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包围下形成的、附着在浸有液体的固体表面或浮在液面上的、具有结构(例如胞外聚合物里有大量的水管)的群落。生物薄膜九成以上的体积是胞外聚合物,通常含有细菌、古菌、单细胞真核生物、真菌,亦可仅由一种细菌或一种古菌组成。

活性污泥和生物薄膜的胞外聚合物成分当然是有差异的,但那并不比“不同物种的细菌产生的活性污泥/生物薄膜”之间的差异来得大。日常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垃圾的工厂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具体都使用了哪些细菌——尽管一部分细菌是买来的,但实际运行的容器里九成的细菌从未被解析。

关于细菌的自组织,你可以在经典动力学里找到答案:哪怕细菌不进行特别的游动,人工制造活性污泥的技术本身就趋向于将其制成团块。可以参照:

耗散自组织的新发现 - 知著探微的文章 - 知乎

知著探微:耗散自组织的新发现




  

相关话题

  近亲繁殖危害很大,那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兔子能如此泛滥? 
  人为什么吃饭很频繁? 
  为什么目前在生物质精炼研究中主要研究目标为木质纤维素、而蛋白质却很少? 
  将自然界的生物划分为原核、古核和真核生物,有哪些意义? 
  人体切下来的肿瘤能吃吗? 
  单细胞生物如何实现趋利避害的? 
  为什么非洲草原似乎都是黄色的? 
  二次元中经常出现的猫娘在三次元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如何看待科技部发文,加强对实验室特别是对病毒的管理,确保生物安全? 
  如何看待 15 头亚洲象进入云南峨山县城压马路,现在情况如何了?会产生哪些影响? 

前一个讨论
中国人常吃的「三鲜」到底是哪三鲜?
下一个讨论
回形针怎么还没凉?





© 2024-1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