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这个社会穷人的出路在哪里? 第2页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对高赞把一切责任简单的归结为“资本家要剥削”——这种答案成为高票,真的是匪夷所思。这不是退化到了200年前对社会科学的理解。就算是要讨论资本造成的贫富差距,也不应该以“社会主义”国家为样本来讨论,中国并不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简单化问题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事情,不利于深入的、客观的、多角度的思考——也根本不会有可能有解决方案。以前某些非洲国家认为黑人的贫穷是因为白人资本家的剥削,所以他们的解决方式就是:杀了白人,驱赶了资本家,霸占了厂房,但是国家经济更差了,黑人变得更加的贫穷。

虽然我并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但是依然不希望过于简单的、扯淡的答案误导了知乎上的很多年轻人。贫穷是有很多种类的,并不能单纯的唯一,从社会制度、文化、消费习惯、个人技能、身体情况、甚至国家大环境都可以造成贫穷的。

举个几个例子:

1.文化原因造成的贫穷。如果一个地区的文化习惯是一定要生孩子,或者一定要生男孩子,那么一对夫妻可能一直了6个孩子,这6个孩子都是女孩,直到了第7个孩子才是男孩,那么这对夫妻要消耗大量的金钱去富裕7个孩子,支付高额的抚养费用,并不有利于财富的累积。

又或者,这个地区的文化就是男人就应该多喝酒,女人就应该去打麻将,在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也不利于家庭财富的累积。因为酒是成瘾品,且不利于第二天工作,所以是不利于财富的形成。而女人经常打麻将,会消费时间,没有时间工作,也会造成财富累计较慢。

这些社会文化的形成因素较为复杂,就不讨论了,但是一旦形成,就会影响这个地区,或者这个文化圈内的人的消费习惯——造成无法累积财富,使得贫穷的可能性更大。

2.社会制度。整个制度是否对贫困的家庭给予适当的补足,鼓励穷人家的孩子去读书,不是“口头”上的鼓励,而是给予实际性的补偿,比如国家贫困生助学金,奖学金计划。给予失业人员免费培训,介绍岗位的这样的政策优待。相对健全的制度下的政策,未必会让穷人变富,但是会让穷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相反,如果没有这些政策,或者政策不公平性较大,执行力度差,则会更容易产生贫穷家庭,甚至贫穷家庭二代,三代。说句题外话,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做的还是相对比较好的。

3.个人消费习惯对贫穷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比如很多年轻人追求并不属于自己的奢侈品,几万的包,或者喜欢一些成瘾品,比如烟、酒、槟榔等。有些人的消费习惯是给自己的游戏里充值,或者打赏主播;对于富裕家庭,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中底层年轻人来说,不利于财富积累。


user avatar   cui-ding-di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穷人的出路在这里。

1

不少普通人在社会上见识过资本、背景、人脉对于个人发展的优势之后,就会产生寒门再难出贵子,穷人会更穷,富人会更富的印象,然后总觉得自己没有出路,觉得未来很绝望。

如果读过《毛选》,这属于犯了经典的右倾主义错误,过于夸大客观上的条件,看低主观上的价值,是错误的认知。

背景、人脉、资本从来都不是影响个人发展的主要条件。比如一九三七年全年抗战开始,中国处于武器落后、经济条件落后、工业产值落后、组织能力落后的条件下,教员给出了神作《论持久战》,直言日本会战败,而结果也如神作写的那样真的失败了,就在于教员的认知更加客观、全面,日本所拥有的优势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条件。

抗日时期也有不少人会拿出唯武器论,拿出日军的组织能力和单兵素质,拿出日本本土的工业产值来说事,得出要亡国,然后跑去当伪军,像汪精卫一样投降日本,这样的人真的还不少,不过事实证明这些人属于短视的人群,最终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了代价。

中国的国土面积大有战略纵深,人多组织起来就是不容小觑的力量,日本作为小国物资匮乏,无法维持长时间的战争,只要把战争拖的时间越久,日本就会自己入不敷出,原地炸了,战争比拼的综合优势,不是单纯的某个优势,日本高层因为短视,做出错误的决定,伤害了许多国家不说,还搭上了自己国家许多人的生命和未来。

同样社会穷人的发展,关键点也不在于富人有多少资源和人脉,而在于最终能创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2

穷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竞争力,比如做事踏实,韧性强,能吃苦,有强烈的创新动力。

在竞争门槛并不那么高,还能发挥穷人竞争力的地方,穷人反而更有优势,比如一些制造业和服务业。

同样一件事,有钱人可能只肯花一分的力气来干,穷人肯花3分的力气来做,做出来的结果更好,越有钱,就会更在意产出比,能提供的单位价值相对较低。

同样一件事,穷人的韧性更强,能吃苦,这样对于结果来说,必然是更突出。

而且作为落后的一方,穷人更愿意去创新,因为不逼自己创新,在老路上是竞争不过别人的,同时富人因为钱好赚,躺在既得利益的位置创新意愿并不是那么强烈,这就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穷人也有自己的优势,只要找到能发挥个人优势的条件,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出路。

在这里千万不能拿自己的劣势跟富人的优势来比较,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没出路。

我见过不少一年赚不到百万的人,这些人做的事,所需要的能力并不是很高,投入也不大,重点是个人在做事上要积极,为客户着想,能做出高性价比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要赚大钱没有,但是成就自己一家人是没有问题的。

3

《毛选》的精华就是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条件、环境和个人基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赛道来拼,只要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就能成就自己。

就目前的问题,普通人的点在于认识不到位,不够客观,老是拿自己的劣势跟别人的优势来比较,忽略了自己的优势,忽略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导致犯了右倾主义错误而已。

教员在神作《论持久战》中,能把当时看起来那么强大的日本都给论死了,找到出路,对于赚点钱,要点发展而言,反而不会太难,或者说难度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毛选》中有很多高阶的认知和智慧,有兴趣读毛选的朋友可以来关注“崔丁读毛选”,一个专门读毛选的账号。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坦桑尼亚 / 大美利坚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抛下比你更穷的人,去拱比你富的白菜。


user avatar   zhang-wei-82-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没有文凭,家里没本钱,最好学门手艺,从学徒做起,学本事,学做事,学做人,攒钱,有心人会成长为熟练工、师傅、店长,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聪明,最后会变成老板的。举个例子,全国各地大部分的修理厂老板,都是学徒出身,初中毕业算这个行业的知识分子,很多行业都是如此。

2.有文凭但是不过硬,最好发掘自己的长处,放弃自己喜欢的事,去找份工作,学习,把长处发挥到极致,总会出头。你喜欢打高尔夫,但是你不会通过这个挣到钱的。

3.有文凭学历,而且过硬,最好选择人少的企业,不要淹没在众生中,从最基础做起,放下身段,抓住任何可以学习上进的机会。有个医院领导告诉我他们越来越怕招聘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很普遍。

4.不要轻易创业,鼓励年轻人创业会拉动经济,但是会拉跨你的经济,你成活的几率会很小,当你非常熟悉一个行业,并且正确地理解了那个行当,又不乏经营理念和吃苦精神的前提下,再考虑创业。经常有人说他特别能吃苦,想做个小本生意,多苦都行,我说卖早点去吧,至今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原因就是早晨四五点起来是艰难的。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吃苦能力。

5.不要轻易转行,在一个行业深耕细作十年,你就是专家,任何行业都可以悟到很多东西。当你在三四个行业辗转十年后,你已经过了最好的学习年龄阶段。

6.终身学习,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医院的老大夫都在学打字开药,税务局的人都在学习新软件新税法,多大的领导都在学习各种新文件精神,你一穷二白还不学习,恐怕是放弃治疗的节奏。

7.放弃大部分消耗精力的娱乐。娱乐只是调节,每一个小时都是你不可重复的生命,你玩乐一小时,就是你玩掉了一小时的命。

8.学会独处。独处时间你才会独立思考,找到自己的脑子并且使用。

9.大家一拥而上的事,尽量退一步看看再说。大多数人是从众心理,蜂拥进入,只会增加困难,贬值预期。

10,不要迷信网络,任何东西最终拼的都是文化和专业性。学会利用互联网,而不是被互联网困住。

11.与有能力的人多交流,与像自己的人少相处,前者可以让你上台阶,后者只会让你开心地呆在原来的位置。相同会有更多共同共通,不同才有获取价值。

12.不要迷信所谓人脉,你只有成为有用的人,才会拥有那些有用的关系。人际关系会随着你的能力不断变化,超越能力的关系,只会让你迷失,甚至受辱。

13.把事做好,把人做好,剩下的会水到渠成。在地基没有做好的情况下是没办法盖楼的,一楼不盖好,二楼是空中楼阁。

14.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是因为生来可以做什么而是谁,我们只有做了什么才成为那个谁。谢霆锋在唱红以前只是谢贤的儿子,在获得影帝之前只是歌手,在把自己关进厨房之前只是明星。

15,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自己。少问这种愚蠢的问题,放下手机,踏踏实实做事去。

16,穷的时候,把钱花给别人,特别是年长的男人。我认识一个人,当年工资一百多,最好的季节三百块,每次我去省城找他,都是他们工厂门口菜馆点一桌菜招待,经常吃着吃着人不见了,后来我无意间发现他原来是去堵在门口找人借钱结账。我几乎断定,那里留不住他那种胸怀的人,多年不见,果然发迹。

17,多与年长的人交朋友,他们更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经济能力比你好,你要做的就是多问多看多听,脚勤手快,多帮忙。

18.不要固定在一个圈子里。有的圈子让你受益匪浅大开眼界,但你出头前的圈子不过是画地为牢。

19.学习一切,因为一切都是文化。骂人是文化,打人也是,杀鸡也是,饮食也是。

20.跨越自卑那道坎儿,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伴随终身。自卑心理往往藏在潜意识里,让你看起来桀骜不驯得像个傻逼。

21,能力不足就不要单打独斗,集合他人的力量。地产界的四君子就是例子,南方家族式的发展更是如此。

22.早点成家,两个人奋斗总好过一个人。找老婆这件事,是个概率问题,你追求一个和追求一百个,哪个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当然,尽量不要为了成家而成家,爱情才是你大半辈子幸福的生活保障,和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

天不生无用之人,祝你自得其所!最大的成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下去而不是随波逐流。


user avatar   steven-6-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觉得我穷。

因为我三顿饭有两个馒头吃,运气好,还能在路边捡别人扔的剩饭,运气好,里面有时候还有肉丝和鸡蛋。

这一天,我在村里看到两只野狗打架,我心想,艹,每天和我抢剩饭吃,看我不弄死你俩。

两只狗撕咬着嚎叫着到了河边,我一路捡着它们掉下来的肉和毛,塞到包里,想着回去能把狗绒塞到被子里保保暖。

等了一会儿,两只狗同归于尽,都被对方咬死了。

我捡起两条狗的尸体,哼着小曲回到了我的公园长椅。

我借了路人的打火机,把这两条死狗烤了吃。

用坏了五个路人的打火机,我终于吃饱了。

但是我不小心,把公园的草地点着了。

公园保安追着我打,五个人俩人按着我,三个人拿树枝抽我脸。

把我脸上的皮都抽掉了,接着我使出浑身的力气,扑向一个保安,咬住他的手指头狠狠的不撒嘴。

没想到,保安抽出一把刀,把我一阵砍。

但机器人们也没想到,我已经感染了狗身上的丧尸病毒,是砍不死的。

然后,我领着五个感染病毒的保安,在公园里兴风作浪,公园里的流浪狗流浪猫都被我吃光了。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何阶层分明,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穷人都只有一条路:报团,活出统战价值。

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宗族,宗教,帮派,甚至是地下组织。

对于个人生活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掉入投资陷阱,感情陷阱和消费陷阱,起居规律,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多读书多思考。

——————————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 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user avatar   minsky-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活下去再说吧,还搁这讨论啥出路啊,保证自己活的有点质量才是你该关心的事。


user avatar   da-lao-74-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


user avatar   shi-zun-de-miao-jian-l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于运气。

运气好,远比能力重要。

这不是找对方向再加上努力就能做到的。


认识几位省级首富,还有直辖市富豪榜排名前几的(白手起家的那一波,各种早年卖鸡蛋、摆水果摊和修电器的,这是本人真实见闻),还认识一个打电钻的工人后来当了市长,一个初中辍学曾偷自行车的当了省部以上(这里不是贬义,什么级别懂的都懂),还有更高的就不能说了。

总结的经验可能跟多数答案不一样:

技术水平有上限、有到尽头的时候,心态、意志力也有崩了的时候。

运气才是无限且不可控的因素,而且永远是第一位。

比深谙人性、认知格局、风口杠杆、周转效率、市场体量等分力因素都重要。

许多人生关键转折点要考虑的因素,分力占比太多,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控制。

就像刚种完麦子后就下冰雹,或者是连年的旱灾暴晒,那谁也控制不了。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纵观历史历代政要权贵的起家史,所有开国的元首和大将军、顶级富豪,

其人生的核心转折点,其意识选择,全是在大赌。

这并非人力所能控制,要考虑的综合参数和变量因素太多了。




           

相关话题

  你们发现没有越穷的人越爱装富二代? 
  帮助穷人的人是傻吗? 
  为什么感觉富人和穷人都敢生孩子,中产阶层却不敢生孩子? 
  穷人怎么才能翻身? 
  这个社会穷人的出路在哪里? 
  我很想知道穷人不能生孩子,那年入多少算穷人呢?得年入多少孩子才不会抱怨自己家并不富有呢? 
  为什么感觉富人和穷人都敢生孩子,中产阶层却不敢生孩子?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是因为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 
  从小被灌输家里穷,需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好才是唯一的出路,却只考了大专,将以什么态度对待以后的生活? 
  精致穷 粗糙富 得体你会选哪个?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们家有1300万,坐标上海,还是觉得日子过得很苦?
下一个讨论
那些帮坏人打官司的律师是怎么想的?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