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河南多地降雨突破历史极值,当地情况如何?需要采取哪些防洪措施? 第3页

                    

user avatar   doug-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河南加油,一定能行。吸取经验,中部以及南方其他省市也要注意,防范于未然。

另外:

一群自以为是逗机灵的,阴阳怪气的,建议你们好自为之。如果实在憋不住嘴巴痒,去推特发:








user avatar   liu-zheng-nan-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郑州在昨天下午一个小时的降水量就达到201.9毫米,相当于1小时下了一年三分之一的雨,放哪都遭不住

2.河南嵩山、偃师、新密、伊川、登封五个国家级气象站,在日降水量、3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基础上翻倍。

3.我国气象规定, 24小时降水量达5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100~250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这还是24小时

4.一小时降水200mm,有的人可能没概念,感觉没有这么多。可以这么算,郑州市7500平方千米左右X降水0.2/1000千米高,得1.5立方千米的水量。换算成立方米为15亿立方米,约为太湖水量的三分之一,约为杭州西湖水量的150倍,相当于一小时之内,三分之一个太湖或者150个西湖的水灌进郑州。

5.最关键一点,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点。很多人昨天都没觉得会下这么大的雨,早上和上午还都感觉只是普通降水,大家该上班上班,该出去玩出去玩,到下午三四点才发现天!漏!了!这才会有城市地铁被淹、人们被困的新闻。我看到有人说都知道下这么大的雨还出去浪,很生气!


学过高中地理都知道,我国季风区气候特征之一:降水变率大。由于季风强弱和进退的时间早晚变数大,导致雨带在某一地区滞留的时间长短不一,各地每年的降水量差异都比较大。另外,台风的多少和强度及移动路径,也是不稳定因素。而且,总的来说,降水少的地方,年际变化大,北方大于南方。

毕竟是地理高中地理老师,用高中地理难度讲一下洪涝的成因。

从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角度分析。

1.每年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北上,锋面雨带北移,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今年的特殊之处是,副热带高压加强并提前大幅北抬,目前中心脊线位于东北地区。这使得从南部沿海一直到华北平原,都是充满太平洋水汽的东南风,同时形成了“黄淮气旋”,即温带气旋,就像陆地上的台风一样,副热带高压边缘对流强烈,加上西南暖湿气流不断输送水汽,这是大背景。

2.台风!双台风共舞,西北太平洋上有台风“烟花”,广东省在登陆的有台风“查帕卡“。当然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是台风“烟花”,”查帕卡“也助纣为虐,帮助西南季风输送水汽。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北输送到河南。

3.地形。河南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太行山、伏牛山,暖湿气流遇到山地阻挡,在迎风坡收到地形台生,形成地形雨,加剧了锋面雨和对流雨。而中部东部又太平,排水不畅。

不知道有没有河南的朋友,能说一下是不是雨停了?我还担心山区的泥石流、滑坡、洪水等次生灾害,毕竟住在山区的人也难以在网上发声,城市还是能集中更大救援力量的。

中原是华夏的根,我很揪心,我想知道靠谱的捐款方式!!!

转:人民日报新媒体
下图为河南暴雨受灾群众提供信息救助通道,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因洪灾有紧急救援需求,请点击下图,填写信息,您的求助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转交相关部门进行救助

h5.peopleapp.com/floodh (二维码自动识别)



user avatar   wang-zhao-le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小时200毫米的降水…好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概念的,我真的是头皮都麻了。

按照郑州市7500平方千米(包括下辖代管)的面积来算,就是一个小时在郑州下了7500*(0.2÷1000)=1.5立方千米的雨。

1.5立方千米,听起来没什么对吧?换成立方米就是15亿立方米——150个西湖。

换句话说,20日下午四点到五点,一小时内150个西湖被倾泻进了郑州。如果只算中心城区650平方千米,是大概12个西湖。

这,还仅仅是一个小时。


PS:好像我这个答案在微博抖音火了(除了知乎不火哪都火)…多说两句。

1. 经学气象的同学提醒,1小时200毫米是郑州国家站的点雨量。不能直接理解成郑州行政区划7500平方公里的面雨量。我这么算,确实有些不合理、不严谨。

2. 7500平方千米包括郑州市下辖和代管(如巩义),中心城区是650平方千米。

3. 西湖我是按照1040万立方算的(昨晚写的急,百度了一下看到是这个数字),今天各大媒体是按照1400多万立方算的,这两个我觉得都可以,毕竟有丰枯水期。

总而言之,这不是一个精确的计算,变量很多,主要是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考虑到地势差异,郑州东边低洼处可能比我描述的还要严重…总而言之,这次降水量,我们要上新的单位“西湖”了


user avatar   gu-dong-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乡马路上的鱼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短时间内的降雨量都快赶上758大洪水了,一天550多,758是3天1600。

这不是人类城市基建能解决的问题,应该拿出抗洪救灾的预案来解决问题了。


user avatar   zhi-zun-bao-64-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奋战在一线的防汛人员,不墨迹,直接上图,郑州地势图。

看完,不难明白,郑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常庄和尖岗水库,郭家嘴水库等是郑州最大承载力的调蓄水的池子,这两个水库满了,如果不进行泄洪,那么冲洗的就是整个郑州。

河南省郑州各级领导,驻郑部队,各级党委政府,民兵预备役武装,都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救援,这次严重是因为反常天气,郑州的温带季风气候,建国以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的暴雨,也是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第一回如此大的雨量,当然中央环保督导组当时责备郑州的内陆湖泊全部填平,对于调蓄水资源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郑州人民一定会挺住,我们一起加油。

最后,苦难铸就辉煌,我们无法选择灾难,但我们心在一起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0968980530597888

河水暴涨。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0969026214912000

胶鞋里的水就没有干过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0969049002569728

7.21,2:28分更新下,大家疑惑的一个点,为什么郑州表面上看准备不足?

1,从一个侧面给大家讲下,河南气象局7月14日发布了暴雨预警,当天傍晚,郑州经历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强降雨,郑州没有一点一丝丝的问题。7月15日,河南气象局再次发布暴雨预警,很遗憾,并没有下一滴雨。

我想说明的是,郑州的人民对于温带季风气候的了解就是短时强对流天气以及可能预报不准的预期。

突然下三个小时他觉得还ok,又三个小时,应该快停了,再三个小时,不好,我车,再三个小时,救命。


2,政府的应对,我个人在一线,觉得还是积极且富有成效的,从河长制与应急预案的层层分包,从甫一省长就签署了防汛一号令。动员是足够的,救人和保障人民生命是第一位的也极其有担当。同时,积极向地方部队专业救援力量求援(须层层上报),这不是简单的内涝,而是洪水级别的时刻,如果还拿城市内涝说事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但是你也没见过李小龙和范德彪斤斤计较不是吗。


救人是第一位的,人民生命是第一位的,相信郑州,为参与者与经历者的勇气鼓与呼才是苦难铸就辉煌的主旋律。

不说了,又下大了得去防汛了

3:18分,郑州市红十字协会接受各方救助

4:28,救助归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1035641245753344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1035728101449728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1195875184611329

6:00,劝离泄洪区的群众

郭家嘴水库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郑州市防汛指挥部决定以下范围人员立即转移,转移范围为1.南水北调以南区域:大学路以西,南四环以北,西四环以东,南水北调以南,以上范围人员全部转移。2.南水北调以北区域:东到嵩山路,北到航海路,西南到南水北调干渠,底层二层及以下住户全部转移。请广大居民群众、企事业单位互相转告,立即转移,确保安全。

新华社发布权威消息

经历了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12:03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1150510594859008

暴雨灾害后满目疮痍的郑州一隅。

又将迎来新一波降雨,同时迎来了江苏消防的驰援

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次驰援都终将被铭记。

14:55分

更新慢的原因是中国移动基站的缘故,中国电信已经于19日发布可能会收不到信号,移动老大哥今天就让我失联了好久。

郑州已经开始快速恢复供水供电供气抢险施工,感谢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


郑州公安也对限号及趴窝车辆进行了不予扣分处理的人性化措施。


央视新闻也开通直播,对于遇到的突发情况快速反馈给应急部门进行救助,媒体直面的方式也是首次,也收到了广泛赞誉。

16:08

还看到了央视主持人郑州人海霞为家乡河南加油的视频,泪目。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1212710256721920

以及各种明星的捐款,其中也有河南籍濮阳的岳云鹏,洛阳的王一博(乐华娱乐),孟美岐等,还有腾讯的一个亿,小米的五千万(感谢指证)等。

同时山东,湖北,四川,河北,江苏,安徽的救援队伍,以及驻豫军队及武警部队官兵,机械工人等。

12:00时郭家嘴的溃坝在一瞬间,但是基建工程工人与抗洪抢险的部队以及基层劝阻居民撤离的社区工作者,都是默默付出背后的真英雄。

16:38

更新下,有一个小细节,再去和铲车一起救人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大家对我们救援的渴望,好多人打着灯光一闪一闪,我们也回应了,甚至给他们招了招手,他们问你们会回来的,对吗?也成为我们一次次涉险救人的动力所在,铲车只能坐六个人,极限,妈妈把最后的座位让给两个孩子,叮嘱哥哥一定要照顾好弟弟,虽然最后妈妈也被后来接出来了,但是那时候母爱的伟大多少还是让我动容,汹涌的洪水,母亲一直叮嘱今晚出去了你们去某某某家,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临走还拍了拍小儿子,当铲车举起救出人的那一刻,妈妈眼里分明有光,我看到了。

19:08

又一阵暴雨,今天继续单位战备中,期望今晚不要再继续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1258644793536512

属实有点大了

晚上8:15

晚上到22日下午,在帝湖负责疏散群众,三层以下的居民被我们逐户转移到了安置点,布置好被褥和餐食,哺乳期的孩子和60岁以上的老人给安置到条件较好的酒店。无论如何,我们心在一起,就无畏一切。

7月22日下午1点,郭家嘴水库险情结束,好不容易可以松口气,又有了新的工作,灾后重建和消杀,去干活了,更新也到此为止,感谢所有人,郑州挺住了。


user avatar   ji-de-61-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7.22 今天上班了,中午的时候来电了,还没有水,下午下班回家,没啥事,安全,了2021.7.22 3.22 分,又下大了,被雨吵醒,昨天一天都没咋有信号,给家人报了个平安,现在打开手机一看有网了,老样子,停水停电。睡了,晚安 最新情况,早上七点,水电还没来,不过小区的水退了,外面三环辅路的水也退了只剩主路,家里还在漏水,外面还在下,小了很多,昨天晚上辅路的水漫到我小区墙根


我小区,郑州南三环。停水停电,目前

22:32刚睡醒,没电,热醒的,听着外面的雨,刚才小了点,单元门口的水退了,现在听着雨声又大了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说下了300个西湖水量。不错。但是以郑州全域面积7000平方公里计算的。

实际上郑州市区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

郑州每小时落雨200mm,1000平方公里,落雨2亿立方米。

每平方公里每小时降水20万立方米。每100米一个排水支线管,除以10,排水管每小时排水能力2万立方米。

排水管按4米/秒的流速,20000/3600秒/0.75/4米秒 ,也就是说下水道截面积1.85平方米可满足要求。截面积1.85,计算可得的0.76米直径的下水管可满足要求。我们就按直径1米计算,支线1米直径,主线3米直径的下水管可以对付这种所谓前年一遇的降雨。

这个要求并不离谱吧?

我老家靠近河,经常下雨内涝,后来街道出钱修了一个下水道,足足可以容下一个人走过。雨水通过蓄水坑排入河里,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淹过水。下再大的雨都不会内涝。

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崩溃,我们那里也发水了,房子都塌了,但是原因是内涝。原因河里水位上涨,相关部门害怕倒灌关闭了到河里的排水口,同时发生暴雨,暴雨无法排入河中导致短时间内内涝,房倒屋塌。后来打开排水口内涝才解除了。

所以200mm每小时的降雨看起来很吓人,但是只要下水道多花钱可以对付。

修成这样的下水道,万年一遇的洪水也不怕了吧?

根据一份19年的新闻,相关城建人员指出:

(郑州)城市雨污水管网老化、建设标准低,是导致城区道路积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市城区现有雨水管道1240公里,多数管径偏小,老化严重,超过20年的有160公里,10~20年的360公里,现有排水设施、排水系统满足不了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郑州不知道,反正我这小城市干道下面的下水道那叫一个细。我感觉连我们家门口的下水道的1/3都没有。我不明白70年代2米宽的小巷子修的下水道都有一人多高,为啥现在反而用的都更细了。

本次郑州水灾固然是天灾,但是包括郑州在内的很多城市的下水道设施建设普遍落后也是事实。随全球变暖,我国降水增多。把城市排水建设好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user avatar   chen-xiao-lin-87-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可怕了,居然不知道有这事。

(删除一些争议的话)



第一时间想到98年的特大洪水。

水火无情,雨季也来临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人,都应该做好抗水灾的准备,人身安全第一。

希望灾难尽快过去。



评论区有人提到758,去搜索才知道那么可怕。这次短时间这么大的雨量,真的要注意溃堤的风险呀!!!!



这次灾害肯定造成重大的人员经济损伤,直接的损失。还有次生的灾害等。我认为应该动员全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重建。

(删除一些争议话语)


user avatar   mao-mao-37-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小时200,这种程度的降水事先谁都不敢想象,再强的排水都顶不住的

暴雨是24小时50,大暴雨24小时100,特大暴雨24小时250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是12小时50,黄色6小时50,橙色3小时50,红色3小时100

短时强降水是2小时下30-50,一小时50以上就要给市领导发直通短信了,也就是在我们这个多雨的南方城市,气象部门对强降水的常规概念也就是一小时50毫米。我们的同事自己写了个报警程序,阈值最高也只有一小时90毫米,超过就判定为仪器故障,我们正准备改程序,上限调到120。北方的心理预期肯定比我们还低,一小时200已经完全超出理解范围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鸿星尔克向河南博物院捐赠 100 万元,支持灾后重建工作?鸿星尔克如今企业情况如何? 
  河南预置 70 余万救援人员备战防汛,目前情况如何? 
  为什么河南周口父子故意杀人一案被判死缓问题疑被撤热搜? 
  河南 7 月 20 日特大暴雨将会对经济产生哪些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河南卫辉城中水位居高不下,全城断水、断电、断路,众多群众被困,目前情况如何? 
  河南 7 月 20 日特大暴雨将会对经济产生哪些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如何看待长江学者用央视主播旧视频评价河南暴雨,并批评相关部门的自我评价不够「审慎」? 
  郑州暴雨停了,雨过天晴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为什么历史上云南的存在感很低? 
  台风「烟花」升级为强台风且将近上海,江浙沪沿海地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一些明星捐款河南被嘲「赚多捐少」?明星捐款是否可以「捐款自愿、数额自由」?
下一个讨论
是不是年轻时看水浒传反感宋江招安,年纪增长后就认同宋江招安了?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