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父母那一代人无论多穷都愿意生育,而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却对生育那么排斥? 第2页

        

user avatar   cui-ding-di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网上一堆问题在造势,给九零后和零零后灌输对生育排斥的观念,这让我想起了五年前网上以咪蒙为首造势女人要精致,结婚对象标准要高,“宁缺毋滥”。

资本家确定不换个套路吗?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是随大流的呀。

现在不婚不育的人貌似是很多,但至少他们的父母不是啊,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是啊。年轻人至少有一半也是赞成婚育的吧,这比例起码一比九了。

人生路上的选择不一定有明显的好坏差异,生娃或者不生娃都各有优劣。目前不生娃还是少数人,需要不断的宣传洗脑来强化自己的信念,吸引更多的新人。

网上一大堆鸡毛事,但现实里平淡和谐的日子还是多数。年轻人依旧会是结婚的多,因为太普通,没人会一直在网上说,莫非谁结婚生娃都上知乎打个卡?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现在喂养人类幼崽的标准被各种消费主义公众号抬得太高了。按照现在的标准,明朝的宗室郡王是没资格生娃的。


user avatar   easytof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80后,坐标北京,前两天几个家长一块闲聊,突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孩子目前在上小学,每年报班+生活费+其他支出(旅游、医疗、餐饮等等)差不多5万,幼儿园的时候也差不多这个数,预计初高中会上升到7万,目前的大环境可能不会考虑把孩子送出去,如果运气还不错能上个211的话,大学每年的支出差不多要到10万,研究生暂时不考虑了。我算的比较粗,但是大差不差吧,那么粗算一下从孩子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总计投入到孩子身上的费用=5*9+7*6+10*4=127万。

那么,假设孩子运气不错,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毕业后前5年可以拿到平均10万/年,毕业后5-10年可以拿到平均25万/年,毕业10年以后,拿到平均50万/年。如果他不吃不喝,基本上本科毕业后前十年就可以“还”上我们投入到他身上的钱。但是,作为过来人,我们很清楚毕业后租房、吃饭、交朋友、各种消费,前十年是很难有什么盈余的。毕业十年以后,差不多也要开始生娃了,就算没有房贷的压力,一辆车总是要有的,预计毕业20年内也很难有什么存款,收入又有相当大一部分投入到下一代了。

也就是说,我儿子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还”不上我们在他身上的投入的。就算他终于在本科毕业后20-30年内,有了超过127万的资产,那么回报周期这么长(超过30年)的投资算是“好项目”吗?

更可怕的是,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一起陷入了“永远为下一代打工”的无限循环!所以,我突然理解90后、00后躺平的想法了。他们只是不希望自己被这个社会用“责任”、“传统”等名义绑架,然后和下一代一起被固化罢了!

虽然常说80后被坑的最惨,但是我并没有那么多抱怨。出生在一个苏北小县城,体验过最快乐、纯真的童年,也见过90年代初自由的尾巴,2000年高校扩招让我有机会来到北京,虽然平庸,但是按部就班也算是赶上了时代的红利。

来到北京20年了,我并没有什么愿望要儿女替我去实现,只希望他们对未来还有憧憬,不要躺平。


很多年轻一点的朋友质疑我对大学期间费用的计算过高了,再结合现在的政策,看来是我略悲观了。这也是我们不再年轻的证据——凡事更多想到困难,多打打预算。

评论区说明咱们现在高等教育比例真的是“过高”了,再想一想最近“50%初中毕业生分流到职高”的消息,只能让我这个中年人对未来的困难再多预估一些。

唯一的好消息是,年轻人还是喜欢“抬杠”,有这个劲头,不至于躺平,是我多虑了(爹味狗头)。


user avatar   wo-bu-zuo-lian-dao-hen-duo-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年纪其实关系不大,跟文化关系才大,00后穆斯林还是喜欢生啊,00后农村的生育率业也比上海本地人高多了

越接受高等教育越接受西方文化的地方生育率越低,因为实际上西方文化的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是生育率大杀器,而一旦叠加儒家文化的子不教父之过(育儿成本大幅上升)以及华人文化里的只生一个好,那生育率就跌得没边了

可能有人会说那西方怎么生育率还好?实际上西方白人生育率低主要是因为他们结婚率极低,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然后他们还没叠加儒家和华人圈文化,而全世界华人生育率都几乎是生育率垫底的,这和经济实力没太大关系(北美的华人可不穷,生育率依然远低于其它少数人种,在结婚率远高于白人的情况下生育率却更低)

所以生育这个事情,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经济,文化是决定性的,经济只能算扰动,现在的00后即使中彩票估计也是想着自己去过好日子而不是生孩子,这就是文化的影响


科普一下,2020年比2015年育率断崖式下跌有2个重要原因,第一,25-30岁年龄层人口尤其是妇女人口暴跌,跌了大概30%左右,接下去还会跌,这是1995年就可以预期的结果,所以当时就有人口专家呼吁放开计划生育,但是当时也是被喷得一塌糊涂,这样断崖式下跌,任你出什么政策都没法提高生育率,所以我们不要看总和生育率,要看家庭生育率,提高家庭生育率才是根本。然后2020年特别低还有个原因,疫情,疫情的时候大家连医院都不去,结婚都不结了,下半年怎么可能会有大量新生儿,老外可以因为居家所以大量女学生怀孕,中国人的文化接受不了,都不能产检了,怎么可以备孕,都没结婚,怎么可以怀孕,于是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生育率必然暴跌,但是随着疫情稳定,家庭生育率估计会回升一些


user avatar   minsky-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话就扯淡了,父母那一代的生育意愿也很低了。

一胎:父母>>>>>>丈夫(年轻)>>丈夫(中年)约等于 妻子(年轻)。

二胎:全都是负的,罚款都不可能生。

父母都是想要一个的,而年轻丈夫也是有极强生育意愿的,因为年轻男人喜欢做梦,觉得自己能发财,而女人要分娩,自然不愿意生,代孕也就应运而生了。但是社会会给男人无数个巴掌,让他认清自己是个废物➕这个社会的本质,也就不愿意生了。

一般男人以35岁为分界线,生育观点会发生质变。


user avatar   zhang-yu-ming-6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乐意生啊,那个年代医疗条件,生个孩子接生的都是屯子里的大姐大嫂,卷上炕席干草上生,我们的长辈是活下来的,那些没活下来的呢?

我爷底下没了三个妹妹,夭折了,给孩子起贱命好养活,小孩没腰这话怎么来的?夭折那是切切实实的痛苦啊。

哪个年代养孩子生孩子都难,现在听着父母讲觉得挺轻松,屁啊,那是经历过了自然不觉得难了,我高考完了也吹高三没多累嘛,高三那会成天头痛趴桌子留啥也不知道了,能不累?

物资匮乏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没纸尿裤,就只能手洗,冻得手都裂口子,感冒烧成肺炎,我二哥就是烧的都抽搐了口吐白沫,送到市里才留了一条命,我弟烧成大叶性肺炎住进医院,以前就是“偶感风寒,不幸夭折”,治不了啊。

我这些长辈都是幸运的,还有说大的看小的,我老姨被火盆烫过,我三姨被开水烫过,我妈也被烫过,这算好的,让三四岁孩子看一两岁孩子,问问家里老人,有的是大孩子看护不过来导致弟弟妹妹受伤生病甚至死亡的。

我叔上学那阵,有的时候我奶忙不过来,就让我爸去接,哥俩在雪地里摔得叽里咕噜的,我爸背着我叔走。

砸锅卖铁也要供那句话怎么来的?那时候供孩子上学就容易了?以前读书一样不容易,父母也要付出很多,现在听长辈说啊那时候怎么怎么地小孩都不用管,拉倒吧,都没少管是真的!

最起码我问我奶,她从来都没说过以前带孩子容易,以前才累,过年得烀肉,得糊墙,得擦大梁,可能一场现在再普通不过的小病小灾孩子就完了,小儿麻痹,药物性耳聋离现在才多少年啊?管孩子轻松的代价是什么?是做好承担孩子残疾,甚至于死亡的准备!

那时候我爷我奶算牛的,双职工,我爷又出去挣钱,家里条件也得说相当不错的,我叔差点没出世,算上我叔才三孩子。矿上啥都有,幼儿园,小学,子弟初中子弟高中,技校毕业直接分回来安排工作,单位都管到这么精心了,老两口就要了三孩子。

有的时候真的是没办法,毕竟不像现在,科技发达,都鸡娃了,那时候衣服捡别人的,吃饭都费劲,说实在的,老一辈人要是能让孩子鸡娃,现在早都共产主义了。能吃饱穿暖了才能追求别的东西,带孩子累的方面不一样,以前担心孩子能不能吃饱啊,能不能有个新衣服啊,会不会生病啊,能不能养活啊,现在担心孩子会不会编程啊,能不能掌握外语啊,能不能长一米八啊……幸存者偏差而已,我以后老了,等我的孩子也有了孩子我也跟我孩子吹牛逼,那,你爸我那时候都没咋管你,老轻松了,屁啊,就是嘴硬,洗尿布喂奶成宿成宿睡不着偷摸哭的时候不说那话。


user avatar   gu-xing-lei-84-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个年代,谁不生谁傻!

不要以绝对条件思考这个问题,人不能对不知道的东西抱有太多的幻想。比如我现在没有空调简直生不如死,但我生命的前十几年,空调只是个传说中的名词,根本没见过,但童年一样乐呵呵的度过。

大部分人能挣一两千块?你也太高看那个年代了,真能一年赚2000,这绝对人上人里边的人上人。

你要考虑他们的那个年代思想的实际情况,只要不是饿死人,或者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只要人摆脱了死亡的威胁。人的生育意愿从来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1、生育惯性。新生儿是很难养活的,实际上生四五个,能成年一两个就不错了。新生儿死亡率降低不过是这几十年的事情,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养成了生5活3个的认知。生育多,并不代表人口就会增长。建国前婴儿死亡率是千分之200,随便一场腹泻可能就要了小孩的命,到1981年,婴儿死亡率降到了千分之60,达到了50年代美帝国主义的水平。但是, 这个死亡率的降低对于60-80年代间生育的妇女主观感觉是不明显的,这是一种生育惯性,一直到了90年代以后大众,尤其是农村才慢慢认识到要3个孩子的话,生3个就行了,不用生5个。

2、分地!不仅分耕地,还分宅基地!公知们天天说新中国30年还不如解放前,这纯粹胡扯。粮食增长不是这个问题的主线我就不说了,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9年208公斤,涨到了1979年342公斤。家庭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劳动力,就多一份工分。更主要的是,分宅基地啊!在分宅基地的情况下,你不生你不是傻吗?

我举我姥爷的例子,我姥爷是解放前流浪到村里的,和我姥姥家有点亲戚关系,就寄居在我姥姥家,没有一点土地和资产,靠干点农活混口饭吃。解放后,村里分地也有他的一份,和我姥姥结婚,分了耕地和宅基地,算是成了一个家。他们生了5个儿子,然后又分了5块宅基地,六个大宅子连在一起像个小村庄。生一个儿子出来,就能占一片宅基地,要你你不生吗?你生1个儿子,就只能有1块宅基地,你生7个儿子,就能有7块宅基地。不需要付首付,不需要还月供,只需要听队里安排干活就行。

土地革命战争不是随便叫叫的,这是给全体中国人争得了一份土地权。城市里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农村里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都是人民自己的。人民需要成家,需要有个地方住,人民用自己的土地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土地的按需分配,要把土地分配给需要的人,而不是他们去购买,哪里有自己买自己东西的道理,这就叫社会主义优越性。

你生的越多,你们家地盘就越大,这对于农村来讲吸引力太强大了。

3、包分配。农村里给土地和宅基地,城市虽然不给土地,但城市的原则是全包,城市户口是要安排工作的,不管工作怎么样,可能工作很烂,但计划经济体制下,需要给你安排个活。给你安排活了,你就属于某个单位。解决本单位职工的住房问题是单位的主要任务之一。你的领导是要解决你的吃饭、住房、医疗和教育、休闲这些问题的,要在党委会上认真讨论并实施。国营企业,不留利润,计划经济并不是工人的剩余价值就全给工人了,一部分被国家拿走,一部分发工资,还有一部分掌握在企业单位手里,这一部分用今天的话说叫利润。但国营工业企业是为工人服务的,工人是主人,因为有了工人才有了国营企业,如果国营企业自己留利润,也就是把工人的剩余价值留下来,那岂不是为工人服务的国营企业剥削工人了吗?所以,这一部分要以福利的形式发还给工人。企业办社会就是这么来的,政府只负担一些非企业人员的公共福利,比如教师医生公务员。

在城市里,虽然分房比较难,房子比较烂,但总还是有希望的,你生下来之后,幼儿园去厂里的,小学中学去厂里的,你要是很NB能上大学,那也就不用管了。上不了大学,中学毕业国家是要给你孩子找工作的,他找了工作,就继续你的道路,无非就是熬的时间长一点。

以上三点,就是父母那一代生育率高的原因,简单讲就是在农村有土地,在城市有编制。生活条件是苦,但你不要跟现在比,他们不知道2020年的人能吃什么用什么,他们只知道1940年的人颠沛流离。人心都是肉长的,农村的土地权和城市里的编制是两大定心丸,公知们抨击前30年,但始终解释不了,如果真的连解放前都不如,中国的人口怎么增长了几亿人?也解释不了这么苦为什么农村和城市里的人不造反。

实际上,新中国30年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绝大多数贫下中农和城市苦工,生活的都远比1940年代要强的多。我姥爷当时就一流民,要不是姥姥家收留了,说不定要横尸荒野,或者就当土匪去了。我爷爷的父亲得罪了人,直接被开黑枪打死的,根本没人管,老宅又被人强占,孤儿寡母就在村外边的土窝棚里过日子,属于自己的土地耕地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

真正生活水平下降的是地主、富农、资本家和官僚知识分子,实事求是的讲,他们的生活确实是不如解放前的,现在哭天撼地诉苦的,也基本是这些人和这些人的后代。

至于说为什么90和00后不生孩子了,这个也很简单。

今天的90后00后,在农村没有土地,在城市没有编制。你有资本多生孩子吗?宅基地最迟到90年代也不分了,城市里别说编制了,连人事代理都难找。

有房有编的,其实还是很能生的,单位里的二胎很普遍。

真想让90后生孩子吗?

给他们土地!给他们编制!


user avatar   luo-ma-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user avatar   hu-bo-95-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这问题有啥难理解,哪怕你就单纯当作是个寿命问题,也很自然吧。

常规上下班的车一年一万公里三年三万公里。营运车辆一年六七万,三年二十万公里。——所以你觉得私家车三年能跟营运车三年一个概念?

一般人自己的显卡,平均一天也就几小时,一天五小时(一周35小时)已经是很沉迷游戏了,而且游戏并不一定会显卡满载的(除了那些非要渲染到几百帧的电竞狂人,一般渲染到显示器帧率也就足够了),考虑到实际显卡负载比率,基本上大家平均一周10小时游戏是很常见的玩法,一年才500多小时工作。而挖矿是永远满载显卡,一年就是实打实的8760小时。负荷一二十倍。

那么问题来了,挖矿三个月相当于消耗了人家正常玩三五年的寿命,这显卡可不就是锻炼得老惨的嘛。。。




        

相关话题

  媳妇生完孩子坐月子,跟我妈总有矛盾,现在互相不接受,我该怎么办? 
  欧美女性生孩子前期需要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如何让产妇恢复要快一些? 
  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人,哪些人适合选择放弃生育? 
  科幻脑洞:如果未来只剩下1/10的男性有生育能力,而女性不受影响,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你有没有想过,这辈子不结婚了怎么办? 
  订婚前,男方父母要求女生检查身体,(主要是考虑到能不能生孩子的问题) 合理吗? 
  假如成功受精后父亲会死亡,而且成功分娩后母亲也会死亡,还有人会生孩子吗? 
  会亲后再索要 6 万元彩礼未遂而提出分手,男方同意后,女方却又后悔,如何评价? 
  虽然不来姨妈不生孩子是真,但男性能承受得住来自女性的舆论压力吗? 
  国内生育率是否一旦下降就难反弹,如果是,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和学生明明家境还可以(一线城市2套房+家庭年收入30万以上)却还在网上哭穷仇富?
下一个讨论
名校生放低身段应聘家政、街道办,是降维打击还是理性择业?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