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双方总伤亡为:22790人和523人(其中战死69人),太离谱了,大清怎么做到的? 第1页

     

user avatar   asheng-hua-wei-ji-a-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军被非洲黑叔叔打到长时间不敢收尸的事情英国本土很快都能知道,英国有什么必要隐瞒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伤亡?!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伤亡英国可是算了印度士兵的,那个sepoy 就是印度人。英国人有什么必要在这个问题上造假?!别的战争记载都是死一堆,啊,就打清军造假了?!合着一遇到清军就要造假?!根据英国人的详细记载,清军往往是不接触就崩了,1842年,英军舰队逆行长江时清军一个炮台朝英军舰队打两炮人就跑了,等英军的海军陆战队到那个炮台时发现空无一人,英军还感叹这么好的地方本来可以给他们造成很大麻烦的。但是清军看到英军来人了早早就跑了。就这战争伤亡能不低吗?

英国人没有隐瞒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同时的阿富汗战争的伤亡,也没有隐瞒和非洲黑叔叔祖鲁人的惨败。英军被非洲黑叔叔打到长时间不敢收尸的事情英国本土很快都能知道,英国有什么必要隐瞒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伤亡?!



有人不死心,以为自己知道的多

来,继续

1892年出版的Geography of Africa South of the Zambesi如实地记载了包括24团在内的约1200人被杀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战史研究一般应该计算非战斗减员的原则,鸦片战争总伤亡比的确没有那么夸张,甚至可能很接近,因为一般人都没有考虑英军在这场战争中惊人的疾病减员。

毫不夸张的说,鸦片战争中英军的减员率之高,已经到了让整支远征军濒临全军覆没的程度,如果按减员率来算,甚至大大高于清军(动员10万人,貌似大部分部队几乎没有损失)。然后这就甚至可以解释南京条约的很多具体条款了,毕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一向是能狮子大张口就尽量别讲理,与后来一些条约相比,英国人在南京的确算是相对“讲理”的,说明英军其实并没有在战场上拿到足够多的筹码,在谈判桌上自然更拿不到(这也是鸦片战争还有第二次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随军记者奥塞隆尼曾在《对华作战记》一书中对1840年7月13日—12月31日英军在舟山的疾病状况作了详细记录,据不完全统计(仅有陆军部分,缺少海军记录),英军因病死亡448人,其中死于痢疾者为218人,死于间歇性发烧者91人,死于腹泻者70人,其余的为各种不知名的疾病致死者(可能是交叉感染,症状复杂,不易判定为何病)。奥塞隆尼虽然没有提供参战部队的具体人数,但从中还是能看出英军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另外,以上统计数据仅仅是一个时间段的,而事实上,英军还有大量的“后续死亡”。据英文版《中国丛报》对英军第26团(参与鸦片战争的主力团之一)的战史报告称,该团离开印度前往中国参战一年竟有500人死于疾病。


茅海建认为,“就死亡数字而言,英军在舟山病死的人数是其两年多战争中战死人数的10倍”。这应是他根据奥塞隆尼所记载的死亡人数448人得出的结论。事实上,英军在舟山的死亡数字应大大高于此数。英军在占领定海时未损一兵一卒。占领定海半年后,到了1841年1月,近4000人的军队只剩下1918人(据《中国丛报》)。当然这不包括义律在1840年11月前往广州谈判时带走的部分部队,但这部分人数极其有限。这样算来,英军在半年内竟然损失了1000多人。即便如此,活着的军人中的绝大部分也都在患病,如英军第26团1840年底在舟山的273人中就有163人患病(据《中国丛报》)。


由于英军在舟山占领期间损失惨重,使得部队士气一度十分低落,也完全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一度被迫退回到珠江一带,完全没有完成先期战略目标。英军不得不调整了侵华的战略部署,制定了更具野心的“长江攻略”,决定择时发动向江南腹地的大规模进攻,但也因此大大延长了整个战争的进程(毕竟1840.6开打,1842.8结束,两年啊,一个小一战的时间了)。


至于“为什么这样还输了”的问题:

英军在战术上确实仍然占据显著优势,尤其是在攻守城方面。清军当时的进攻水平在浙东反攻(宁波)之战中暴露的比较明显,奕经经过四个月时间准备,调集了全国各地的援军,水陆并进,并且还事先做好了内应,直接杀死了守门英军,打开了城门(众所周知,州府一般都城高墙厚,一般古代战争能破城墙,基本就成功了90%),可见还是做了相当多功课的。

即便如此,清军此战的攻城表现仍然是跟被屠杀了差不多,仅4个小时过后,数千攻城部队就在英军排枪和康格里夫火箭轰击下全线溃败,死的还都是清军中比较精锐的藏兵,英方报告唯一的伤亡就是那个倒霉的看门兵。

那么,当时英军已经攻占了镇江(清军自然十分清楚镇江重要性,所以这一战中八旗部队死战不退,打出了战争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在英军重兵重点防守之下,清军有没有能力将其夺回来,自然是可想而知的,而如果英军就直接在镇江占着大运河不走了,则显然突破了清朝的战争底线,使得清朝只得议和。


当然,显然更重要的是,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吃了一些小亏之后(而且这些吃亏应该说并不是清朝造成的,更多是中国造成的),此后很快吸取经验更加处心积虑再次侵略,而清朝却得过且过。


user avatar   su-kai-46-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当然是军事技术的代差。其实燧发枪和颗粒火药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英国军事组织和战术的先进。尤其是更先进的火炮集中使用,很多时候直接把清军打蒙了。

其次,英军无论是在陆上机动还是在海上机动,都比清军速度更快,反应更灵敏,所以每次战斗双方兵力对比不悬殊。

再次,清军在嘉庆道光年有个战斗力的飞速下滑。 十年后面对太平军,大多数清军表现得同样不堪。

————————————题外话———————————————————————————

你这数据一看就是抄的百度,百度上面的数据抄的维基,下面的数据就。。

怎么说,英军伤亡数据接近真实(但是也少算了),而清军伤亡数据就太离谱

这个百科值得吐槽的地方就太多了

比如最上面是

下面就(同一个百度百科)

还有这个就(69>185,什么百度百科不等式)

题外话,镇江之战英军找到尸体的36人失踪3人,另有13人在战斗中中暑死亡,是总计伤亡185人不是阵亡



按照同样的标准,英军伤亡大概500+,这是真的。其中阵亡不止69人,按照最严格的标准也得有80-90(光镇江之战就39人,不算13个中暑的)


而按照同样的统计方式,清军实际阵亡在2000+左右或多一些,

其中伤亡最重的是广州内河的乌涌之战,清军1600人参战436人阵亡(不过很多是淹死的)

集结兵力最多的浙东之战实际没多少人参与一线战斗

至于总伤亡22790这个数字,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镇江之战是交换比最好看的一战,清军阵亡300受伤300+打死英军39打伤133还中暑死了 13个


user avatar   han-lian-y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因为抚恤金问题瞒报了伤亡数字,将大量战死人员归类到了非战斗减员

英方实际死亡人数,按照英国记载为2800余人,但英国人不承认是战死。而是说约800人死于海难事故,约2000人死于传染病,实际战死人数不过几十人。另有大量印度土兵(锡克、廓尔喀)战死,当然这些人不被英国人计入伤亡人数。

清军实际阵亡人数约3100余人,受伤人数约4000余人,且绝大多数战役清军并不占据人数优势,两军伤亡比并未拉开太多,尤其在台湾战役中战争规模最大的大安战役(1842年3月11日),台湾仅凭2000余人的士兵和上万民众,以极小的伤亡和成功的战略击溃来犯英军且俘虏约280人(其中大多数是非英国本土士兵,不被英国计入伤亡)和数艘战船以及大量火炮兵器等战利品(详细参考以下回答的链接所展示的资料)

关于英军瞒报部分战斗减员为非战斗减员的动机:

维多利亚时期英军阵亡在战场上的抚恤待遇和非战斗死亡的抚恤待遇差别很大,为了节省费用,在诸多战役中英军均有将战斗减员算入非战斗减员的各种做法,同时仆从军的数据常常并不会出现在英军的作战记录中

关于仆从军

按照《中国远征记》记载英国总共调派了海陆正规军一万九千余人,归来时仅剩一万一千余人,少去人数被报告为是海难、病死、失踪、失联、意外、中暑、劳累过度

英国东印度公司财务记载通商战争总经费报表人次是五万一千余人(据资料推算是仆从军和运输后勤人数),归来时仅剩七千余人,少去人数被统一报告为失踪

数据出处:以下回答结尾所列出的参考文献



备注:重点在于台湾战役、定海战役、三元里事件,广州战役,镇江战役后的各种情况来看(例如定海战役的墓碑,战斗时间,台湾战役总计约俘虏350名英军士兵,缴获大量战利品,广州战役后1500名英军被送入战地医院等各种现象无一例外都在说明这并非单纯是传染病,而是和各种战役有强关联性

传染病死人因素固然存在,但是英军这边的阵亡也不可能几十人,经不起推敲,整场第一次鸦片战争光是清军俘虏的英军总计都有500~600个(大部分为台湾战役俘虏)

即使按照英国自身的记载,就按英方自己的数据,1841年5月21日-30日广州之战,据英方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英方战死25人,伤115人共140人(死者包含了11名非战斗人员,相当于军队辅助人员)。

乍浦之战,英军战死10人

镇江之战,英军战死39人

光这三仗,英军战死就超过69人了,即使把那11名“非战斗人员”除掉,也有63人。

然后其他呢? 乌涌之战(1人)、厦门之战(2人)、舟山之战(2人)、镇海之战(3人)、宁波及周边之战(4人)、吴淞之战(2人),即使都取英军最少的记录,也有14人,加上63人即已77人,这还不包括失踪人员。

除去一般的战役,另外英方记录三元里民众斗争打死英军7人,在闽浙沿海也有一系列民间会党、民众武装与英军的冲突。宾汉的《英军在华作战纪》还承认,仅在占领宁波的后半阶段,英军就有42人被杀死、失踪和被俘:

“我们占据宁波的后半期,一种拐骗我们的军队的风气已经很盛行了。被拐走的人有42名之多,其中有几个人遭到最野蛮的杀戮宰割,其他人被放在杭州府作为俘虏。攻陷乍浦以后,伊里布就利用释放他们一事,来试探并激动总司令的情绪”

关于清朝被迫求和原因:


军事原因:


清朝的根本问题是海防几乎等于没有,只能被动在东南沿海布防挨打,这让英军可以凭借着超高的机动性在东南沿海城市进行任意一点的进攻。虽然英军一旦深入内陆打消耗战伤亡常常成数量级上升,迫使英军只能沿着海岸线和运河进行骚扰式攻击,但是这也会给清朝带来极大伤亡


经济原因:


当时清朝发达富庶的城市几乎都集中在东南沿海,英军每一次对东南沿海城市的进攻都会给清朝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鸦片战争这种小规模的战争又不可能竖壁清野撤退到内陆打消耗战,那样经济损失更加庞大


战争原因:


1840年~1842年期间清朝出现了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清朝为了镇压这次农民起义调动了超过25万人的军队围剿镇压,分散了大量兵力以及消耗了大量军费


同时1841年时印度方向出现了一次入侵西藏的侵略战争(森巴战争),这场战争在人数规模上比鸦片战争要庞大的多。以道格拉人为主的森巴军队在得到英国物资支持后集结超过十万人的军队入侵我国西藏,战火一直烧到普兰,几近占领阿里全境。当时西藏地方军队展开反击,战火持续了长达16个月的时间,一直持续到1842年9月份才将侵略者击退出国境线


当时南京起到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每天需要运送大量物资,而当时英军集结重兵重点进攻南京打算掐断运河威胁要架炮攻城,当时驻扎在南京的清军士兵只有不到五万,一个月内也最多调兵20万,整场战争下来光是军费就要上千万俩白银,而一旦南京运河被掐断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物资无法运输导致农民起义镇压困难,到时整个清朝会陷入全面战争的状态


政治原因:


清朝对国际规则理解匮乏,也不了解英军底细,再加上当时官员有意曲解英军目的,绝大多数条约的不平等内容几乎是清朝主动送上来的


军费原因:


1842年清朝上下贪污非常非常严重,国库入不敷出,道光皇帝在战争期间战和不定,每一次调兵都要心疼一次军费,算账后发现调兵20万在南京和英军硬碰硬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签条约的成本


注意,当时清朝政府每一次军事行动的经费预算都有超过三分之二被贪污,调兵20万实际成本不到300万俩白银,但是因为贪污已经是常态,道光皇帝对物价认知严重不足(皇宫一个鸡蛋50俩白银),前后算下来军费预算超过1000万俩白银


主观原因:当时南京的军事力量如果道光真的下决心集结重兵决战南京沦陷的概率是极低的,且当时英军补给困难物资只能维持两天,其后就必须撤退了


虽然从成本考量集结重兵决战的成本要高于签条约,但是签条约带来的后续影响当时道光根本没有意识到


参考文献:

天朝的崩溃》2005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茅海建

《鸦片战争》2015年7月1日新星出版社出版,蓝诗玲

《中国近代资料丛刊 鸦片战争》
神州国光出版社 中国史学会

《姚莹年谱》 施立业

《平海心筹》林福祥(清)

《夷氛闻记》梁廷柟(清)

《中国远征记》宾汉姆( J.E.Bingham)(英)

定海县志

《古代丝绸之路的绝唱:广东十三行》罗三洋 台海出版社 2018-5-1出版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有不同,但形势对比大抵没错。英国人的史料:讲到进攻吴淞炮台,基本上是讲清军大炮的射程比不上。英国人是水陆并进,陆军占领了吴淞炮台以后,发现有一部分炮是明朝的。英国人继续向上游攻打镇江炮台。英国人发现,只有旗人为主军队在迎战,附近有一支汉族人的军队,人数大大超过镇江的旗人守军,但是完全不参战。中国方面的史料讲到,这支旗人军队并不信任汉族人,甚至有屠杀汉族平民的情况。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1840年有个刘秀水平的汉族起义军领袖存在,那他十有八九能打出更离谱的交换比。

比如孤身一人劝降整支绿营军队,或者带着几百骑兵一轮突击就击溃几万八旗兵。


主要还是鞑清太烂了。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还真问过一个人他是否会为了保卫清国而参加旅顺之战,但是知乎把他的回复删了,我不知道他说了啥。


user avatar   yang-fan-6-7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英帝国乃是我大清的干爹。干爹教训儿子,有什么问题么?反抗才是死罪

八旗太君的功能是对付汉民的


user avatar   yong-le-da-di-ming-cheng-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亏后继者的陪衬,让明都成为华夏的代名词了,如果不是反清复明的口号喊了两百多年,谁会在意明朝啊?


user avatar   xia-feng-29-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汉明帝让自己爹不要度洛阳那边的田,就已经打脸这些洗白刘秀不怕世族阶级的人了。汉唐时期的世族阶级这个大家伙最后还是靠黄巢等人解决的。




     

相关话题

  左宗棠收复新疆,李拖左后腿从何说起? 
  如何评价翁同龢? 
  为什么清朝从嘉庆开始衰败了,而且衰败的极其迅速?(请各位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给出解答,不要抬杠)? 
  据说咸丰皇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不是很怕割地赔款,反倒是最怕洋人给自己面呈国书,是真的么? 
  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过程是怎样的? 
  如何评价晚清名臣倭仁? 
  如果清朝当时戊戌变法成功了 会称霸亚洲吗? 
  看近代史气的睡不着觉怎么办? 
  康有为谭嗣同真的曾向光绪帝提出卖新疆西藏吗? 
  鸦片战争后到金田起义前广西到底是什么情况?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江苏、广东最近( 2021 年)大部分地方限电了?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近期东北限制民用电?





© 2024-11-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