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并不是竞走方面的专家,也谈不上“竞走迷”。我只是个普通的田径爱好者。因为竞走是中国的优势项目,所以会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看竞走的比赛。对于不太熟悉的领域,我们通过找数据能得到一些答案。
我们来看看近十年大赛冠军成绩以及当年的世界最佳(WL)
2011年世锦赛冠军哥伦比亚选手Luis Fernando López 1:20:38
2011WL是我国的王镇1:18:30,世锦赛银牌。
2012年奥运会冠军,我国选手陈定1:18:46(奥运纪录)
2012WL又是我国的王镇1:17:36,他拿到奥运铜牌
2013年世锦赛冠军,我国选手陈定1:21:09,原冠军是Aleksandr Ivanov的1:20:58,后因为禁药被剥夺冠军
2013WL是日本选手铃木雄介的1:18:34,获得当年世锦赛第11名
2015年世锦赛冠军是西班牙的Miguel Ángel López 1:19:14
2015WL也是世界纪录,日本选手铃木雄介的1:16:36,当年世锦赛未完赛。
2016年奥运会冠军是我国的王镇 1:19:14
2016WL是日本选手高桥荣树的1:18:26,奥运会第42名
2017年世锦赛冠军是哥伦比亚的Éider Arévalo 1:18:53
2017WL是王凯华 1:17:54,世锦赛第7名
2019世锦赛冠军是日本选手山西利和1:26:34
2019WL也是山西利和1:17:15,这也是他的个人最好成绩
2021东京奥运会冠军是意大利选手Massimo Stano1:21:05
2021WL是王凯华的1:16:54,也是他的PB,历史排名第三,奥运会第7名
这十年来获得两次大赛冠军的只有我国的陈定,同时拿到WL和当年大赛冠军的也只有山西利和。而大部分情况下,WL的运动员表现的都比较“拉跨”。我国的王镇是近十年发挥最稳定的运动员了,但也只拿到了一枚大赛金牌。
近些年中国的竞走最佳成绩都出在每年三月的黄山竞走锦标赛上。每年那个时候黄山的天气很适合竞走,容易出好成绩。但这毕竟是全国锦标赛。走出好成绩是缺乏说服力的。不是说成绩有水分,而是你年年都来这里比赛,对于赛道和气候十分熟,就更容易有好的发挥。而且还没有和国外高手的同台竞技。
男子20公里竞走这个项目竞争十分激烈,比赛前你很难预测冠军。很大程度要看临场发挥以及战术安排。近十年也没有绝对实力超群的运动员(例如女子竞走中的刘虹)。
我们不能因为丢掉金牌以及没有站上领奖台就去责怪运动员。男子竞走的变数真的太大。
王凯华这位运动员是我国最近几年最优秀的男子竞走运动员。连续多年走出全国最佳成绩,还有几年走出WL。但是他不是大赛型选手。2017,19年世锦赛分获得第七第八名。这次奥运会又是第七名。唯一的高光也就是雅加达亚运会的冠军了。他的成绩已经超过了前辈但大赛发挥上完全不如曾经的王镇和陈定。王凯华也27岁了,将来的机会也不多了。
其实在赛前我更期待蔡泽林的表现。作为参加三届奥运会的老将,他在伦敦获得第四名,里约获得银牌。今年又走出1:17:39的PB,很希望他能圆梦。但就今天的比赛来看,他的状态有很大的问题。媒体对于竞走运动员的报道太少了,我也不清楚他是哪里出了状况。
张俊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他还年轻。未来是他的。
今天王凯华比赛的战术绝对是有问题的。天气这么热,他一个人领走了12公里,对于体能的消耗是极大的。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想得到,王凯华和教练组不会不清楚。
我的猜测是(仅仅是瞎猜),赛前就已经确认蔡泽林和张俊的状态不佳,难以和王凯华做出配合。所以选择让王凯华冒险领走。然而他也高估了自己的状态。无奈最后被超越。我们今天没能看到在里约奥运会上王镇和蔡泽林的那种精彩配合。
当然王凯华也可以选择跟随的战术。但日本和西班牙在第一集团都有两位运动员,可以打配和,王凯华有被带乱节奏的可能。而王凯华是他们的主要关注对象。所以王凯华选择了冒险,但很遗憾失败了。
至于日本运动员是不是在“小跑”我希望会有专业人士出来解释一下。毕竟大多数人对竞走的规则比较陌生。不要听了解说或者看了几个图片就给日本选手定性了。认为他们像小跑所以犯规了那就更不严谨了。
而且裁判已经给了日本运动员警告,只不过没累计到罚时。
据我所知,竞走其实很难保证绝对的不腾空。
运动员与地面保持接触,连续向前迈进的过程,没有(人眼)可见的腾空。前腿从触地瞬间至垂直部位应该伸直(即膝关节不得弯曲)。
而在1996年版的规则描述中,特别说明了裁判员的眼睛是唯一的判罚依据,这一方面默认了随着近代竞走速度越来越快,运动员在行进间客观上不可避免存在腾空时刻,另一方面对于判罚标准的这种主观化,引发了反对者长期的口诛笔伐,认为这是一个缺乏客观公平性的项目。
后来提出过用电子设备,但目前还没有实施。
比如按照目前的技术,采集到运动员的腾空数据并不困难,设备的稳定性相信随着应用的普及也很快能够解决,但是如果腾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那该如何设定违规的阈值就存在争议。在最初人机结合的判罚形式当中,怎样平衡两者的权重也无定论。
摘自田径大本营
通过几张截图就去指责裁判是不公平的,而且如果你逐帧观察中国运动员我相信也能发现双脚同时离地的情况。自从有了竞走这项运动,争议判罚就一直存在。照顾东道主的选手的情况也很普遍。
但我的态度是,还是留给专业人士去解释,不要随意给运动员和裁判定性。
最后说一下夺冠的意大利人Massimo Stano,此人的最好成绩是1:17:45,是历史第21快的运动员,在所有的成绩中排名历史第28位。他目前排名世界第9,最高来到过世界第3。
他之前获得过2018年竞走世界杯季军。当时冠军是今天的奥运亚军池田向希,亚军是王凯华。
他并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的夺冠在情理之中。我相信中国教练组之前对他是由研究的。
当然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这个人。但是我上面列举出的世界冠军。除了中国运动员大家又认识几个?竞走本来就是个关注度较低的项目。
看了一眼判罚纪录,池田吃了2个红牌。分别在17:45和17:49。这是比赛即将结束的阶段(16:30)开赛。
而山西也在17:43收到一张红牌。
而两位都拿到多张黄牌。这说明了到了比赛最后阶段,两位日本选手确实是技术动作变形,多次犯规。池田其实已经很危险了,再拿一张红牌就要被罚时了。
至于裁判有没有判罚尺度不一,我们需要对所有运动员的判罚都进行分析而不是仅仅盯着这两位日本选手。但是仅靠转播镜头我们很难做出全面的分析。
今天又看了50公里竞走,更夸张。
罗亚东领走了前20公里,然而最后被套圈,仅排名第28。真的不懂竞走队都是怎么安排的战术了…
边通达和王钦一直跟随,成绩就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