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碳中和是什么?它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一致。这是为了防止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导致全球变暖。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有关,我们的快递包裹跑来跑去的,都是通过车辆运输,就会产生碳排放。


碳中和如果没搞好的话,气候变暖,夏天就会很热,一出门就唉声叹气的。所以为了减少碳排放,电力系统得用清洁能源运转,汽车得搞纯电动的。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作为碳基生物,只要你活着就会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假设你过着最原始的生活状态,狩猎采集,茹毛饮血,完全不用火。

你一天也会释放大约1140g的二氧化碳,现在平均年龄越来越高,等到你老的时候可能已经超过80岁。用80岁来计算,你一生排出的二氧化碳33288kg。

也就是说,你通过呼吸作用,一辈子让大气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约33吨。

其中你在25岁左右,达到这辈子新陈代谢最旺盛的阶段,每天排出的二氧化碳最多,这就叫碳达峰。

而碳中和,就是你要想办法,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33吨。让大气种的温室气体回到你出生时候的状态。

也就是说,不需要你为了环境做其它的什么,把自己的屁股搽干净就可以了。

但你是生物学中的消费者,并不能自己固碳。所以你就需要采取其它的办法,而最经济的自然是植树造林了。

而在自然状态下,种树有很大的随机性,可能最后长成大树,也可能死掉,我们直接用森林举例:

有数据显示,北京林地110.62万公顷(1.1万平方公里),一年固碳779.9万吨。

相当于每平方米年固碳0.7kg,80年固碳56kg。

你要这辈子达到碳中和,大约要种:33288÷56=594.43m^2的森林。

也不多,接近一亩,相当于6套二居室的面积吧。

你可能还是觉得面积很大吧,那一辈子地种多少棵树啊?

10万颗?

你又不是只算小树苗,根本不用种这么多。

其实你种一些造林密度大、固碳高的树,根本种不了几颗。

就以普通的松树来说吧,造林密度(1.5×2),也就差不多3平米,最多种植200棵树左右,就能完成碳中和的目标。

当然,如果你是憨憨,完全不择地种树,就是个植物杀手,不是种不活就是种不好,那么可能这辈子需要种上上万棵树。

另外,你也不要期待自己百年之后,碳还能继续中和多少,毕竟已经成林的森林,碳会逐渐趋于平衡。

咦,这就完了?当然不是。

因为你不是原始人,而是现代人。

你一天制造的生活垃圾,大约1~2公斤,一般是通过焚烧或掩埋处理。

焚烧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均摊在你身上,差不多一辈子20吨左右。

中国月人均用电60度,一辈子57600度,消耗一度电碳排放0.785公斤,一辈子用电碳排放45吨。

天然气的使用,消耗差不多小一些,平均每个人一万字大约10吨左右。

并不是所有人都开车,所以开车碳排放大约0~100吨(上限差不多每天开车100公里而来)。

总的来说,如果你不开车,一辈子的碳排放大约:33+20+45+10=108吨。

当然,如果你开车,而且开得很猛的那种,碳排放就得翻倍了。

总的来说,人均一辈子科学种树1000颗(平均每年12颗),人均一两亩的森林,就达到碳中和了。

可能你觉得你很懒,每年植树节种一棵树就觉得很神圣了,其实也没有关系。

因为你主要的碳排放,其实进行归因,最终都能归到国家工业发展带来的碳排放。

而咋们国家积极植树造林,到达2030年就能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说实在话,虽然国家一直在鼓励植树造林,但其实一直都没期待,你个人在造林上能做出多大的碳中和贡献。

只要做到不铺张浪费,管好你的嘴,能尽基本义务做点贡献就不错了。

其它的时候,你躺平就够了。


真的,我完全不道德绑架你个人植树造林。

但不说让你给国家加把力,至少不要拖后腿吧。

就是这个意思。





  

相关话题

  假如有一个按钮,按下后人类平均智商和寿命会提升 60%,但地球会在 600 年后毁灭,你会摁吗? 
  想未来从事环境保护及生物的科普,大学专业该怎么选? 
  有哪些能够应用但很难证明的科学理论? 
  犬科当中有没有出现过狮子老虎这样的大型猛兽? 
  明明现在用的微积分符号都是莱布尼茨发明的,为什么都说牛顿更伟大? 
  为什么有才华高智商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帅哥美女? 
  如果有人一直吃饭然后吐掉,只享受味道会怎么样? 
  羚羊等弱小食草动物是怎么睡觉的?随地睡觉不会被捕食吃掉吗? 
  地球上有哪些生物是以违背生命规律的方式存在的? 
  如果马克思如今还活着,现在这个世界将会是怎样? 

前一个讨论
2021 年,有哪些适合学生使用的高性价比笔记本电脑可以选择?
下一个讨论
第一次自己开车上路是什么感觉?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