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目前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变暖? 第1页

  

user avatar   stardust-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与我们的生活、未来和子孙后代息息相关,值得认真的深入思考。

目前世界上研究气候变化的有两大主要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对其变暖观点持反对意见的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

一、支持人类活动致使全球变暖的观点。

在IPCC的评估报告中,一次比一次更加明确、肯定的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联系在一起。1990年FAR报告中指出,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是由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的;1995年的SAR指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被观测出来;2001年的TAR指出,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变暖可能有66%以上的概率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的AR4则明确指出,过去50年的气候变暖很可能有90%以上的概率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2013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的一半以上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95%以上的概率)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主要数据:

温度变化:1880~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85℃;1951~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升温速率为0.12℃/10年,几乎是1880~1950年升温速率的两倍;过去的3个连续10年比之前自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10年都暖。

冰雪消减:2002~2011年,格陵兰冰盖的冰储量每年约减少2150亿吨,南极冰盖每年约减少1470亿吨。1971~2009年,全球山地冰川平均每年减少约2260亿吨的冰体。1967~2012年,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每10年缩小1.6%。1979~2012年,北极海冰范围每10年缩小3.5%~4.1%。自1980年以来,大多数地区的多年冻土层温度已经升高。

海平面上升:1901~2010年,由于海水受热膨胀、冰雪融水和陆地储水进入海洋,全球海平面上升了0.19米,上升平均速率为1.7mm/年,是过去两千年里最高的。海平面上升近期不断加速,1993~2010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高达3.2mm/年。

温室气体浓度:自1750年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来,全球大气中的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上升。2012年全球CO2、CH4和N2O的大气浓度分别达到0.03931%、0.0001819%和0.00003251%,分别比工业化前高出41%、160%和20%,为近80万年来最高。

在工业化之前的1750年,大气中的CO2浓度为0.0278%;工业化以来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主要是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和土地利用排放造成的。

海洋热含量:1971~2010年,海洋上层(0~700米)的热含量约增加了17×J;洋面附近的升温幅度最大,75米深度以上的海水升温速率达0.11℃/10年。

海洋在气候系统能量储存中占主导地位,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增加的净能量中有60%储存在上层海洋,33%储存在700米以下的深层海洋,3%加热冰冻圈,3%加热陆地,只有1%被用来加热大气圈。

碳排放量:1750~2011年,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释放到大气中的CO2达到了3750亿吨碳,毁坏植被和其它土地利用变化估计已经释放了1800亿吨碳,所以人为CO2累积排放量已经达到了5550亿吨碳。

同时,海洋吸收了人为排放的CO2中大约1550亿吨碳(30%),导致海表水酸化严重,其ph值已经下降了0.1,相当于氢离子浓度增加了26%,这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自然陆地生态系统吸收了1600亿吨碳,大气中积累了2400亿吨碳。

辐射强迫: 1750~2011年人为总辐射强迫为2.29W/m2,该值比AR4时计算的2005年的人为辐射强迫值1.6 W/m2高出43%,比自然因素中太阳辐照度变化产生的辐射强迫0.05 W/m2高出40多倍。

工业化以来的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对总辐射强迫的贡献最大,CO2排放产生的辐射强迫为1.68 W/m2,如果将其它含碳气体的排放也包括在内的辐射强迫值将为1.82 W/m2。1750年以来,总辐射强迫为正值,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系统变暖的主要原因。

报告还预估了未来温室气体在不同排放背景下的温升情况,以2100年相对于1750年辐射强迫变化为指标,建立了4个典型浓度路径(RCP)的排放情景,分别对应2100年总辐射强迫相对于1750年达到2.6W/m2、4.5 W/m2、6.0 W/m2和8.5 W/m2。根据地球系统模式计算,RCP2.6是4种情景中最有可能实现到2100年相对于1861~1880年全球温升不超过2℃的情景。

预估未来气候变化:与1986~2005年相比,预计2016~203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升高0.3~0.7℃,2081~2100年将升高0.3~4.8℃。

在未来变暖背景下,极端暖事件将进一步增多,极端冷事件将进一步减少,热浪发生的频率更高、时间更长。中纬度大部分区域和湿润的热带地区的强降水强度可能加大、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全球降水将呈现“旱者愈旱、涝者愈涝”的趋势。北极海冰将继续消融,全球冰川体积和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也将减小,全球海平面将进一步上升。到21世纪末,9月份北极海冰范围将减小43%~94%,2月份将减小8%~34%;全球冰川体积将减小15%~85%;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将减小7%~25%;全球海平面将上升0.26~0.82米。

AR5给出了相对于1861~1880年,到2100年升温2℃目标下的全球CO2累积排放量估算的平均限额:

CO2累积排放量和温升之间的量化关系是AR5的重要内容,CO2累积排放量和温升之间的关系被定义为累积碳排放的瞬时气候响应(TCRE)。AR5指出:21世纪末及之后的全球变暖取决于CO2的累积排放量;CO2累积总排放和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响应为近似线性相关。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TCRE的取值很可能为每一万亿吨碳对应升温0.8~2.5℃

如果将自1861~1880以来的人为CO2累积排放量控制在1万亿吨碳(约合3.67万亿吨CO2),那么人类有66%以上的概率将未来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如果将累积排放限额放宽到1.21万亿吨碳,则有50%以上的概率实现温控目标;若继续放宽到1.57万亿吨碳,那么只有33%以上的概率实现温控目标。

如果考虑非CO2辐射强迫对温升的贡献,上述累积排放量的上限还将分别缩小至0.79万亿吨、0.82万亿吨和0.90万亿吨碳。

而自1861~1880年以来,截至2011年,全球已累积排放0.515万亿吨碳(约合1.89万亿吨CO2)。以上述66%以上的概率将温升控制在2℃之内的情景为例,这意味着相当大的碳排放空间已经用完,2100年之前剩下的排放空间已经不足一半。

对于具体的减排计划而言,同2010年的排放量相比,2050年的排放量要下降52%~64%。如果没有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这将意味着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甚至挤压一部分人的生存空间。

IPCC自2007年的AR4以来气候系统模式得到很大发展,模拟性能得到提高,能够再现观测到的大陆尺度地表温度型态和多年代际趋势,包括20世纪中叶以来的快速增温和大规模火山爆发后立即出现的降温。随着模式模拟能力的提高以及检测归因方法学的不断发展,AR5对近60年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定量化归因。

1951~2010年间,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平均地表增温在0.5~1.3℃之间,包括气溶胶降温效应在内的其它人为强迫的贡献在-0.6~0.1℃之间,自然强迫的贡献在-0.1~0.1℃之间,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贡献在-0.1~0.1℃之间。综合起来,所评估的这些贡献与这个时期所观测到的0.6~0.7℃的变暖相一致。(如果不将人为因素囊括进来,模拟与观测结果不符)

由此表明,人类活动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半以上的全球变暖(概率大于95%)。

在海洋变暖、水循环变化、冰冻圈退缩、海平面上升和极端事件变化等诸多方面,也检测到了人类活动影响的因素。为此,IPCC更加确信,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发挥着主导作用

二、反对气候变暖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观点。

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于2008和2009年发布了气候变化研究报告,提出了8个有争议的问题:

1.现代气候变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现代变暖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3.气候系统模式不可信(各种模拟的预估结果缺乏一致性);

4.未来海平面的上升不可能加速;

5.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确定使海洋变暖了吗?

6.我们对大气中的CO2了解究竟有多少?(足以支持结论吗?)

7.人类排放CO2的影响是温和的(不足以造成较大的气候变化);

8.中等程度的变暖对经济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农作物产量提高,大量寒冷地区适宜居住);

(注:NIPCC反对的是人类活动导致了气候变暖;反对的不是包含人为因素的气候变化和气候异常,例如砍伐森林、毁坏植被等必然会造成局部区域的极端天气;破坏自然环境与气候变暖不是一个问题。)

2009年11月由IPCC历次作者编写的《哥本哈根诊断》中,首次明确承认“在年代际尺度上由自然原因造成的变冷,可能超过温室效应的影响”。而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表明自然变率在年代际或百年尺度上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检验气候变暖是否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或者仅仅是自然原因造成,需要依赖模拟研究,目前的气候模式包括气候系统模式或海气耦合环流模式以及统计模式。而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在温室气体、气溶胶、云、火山活动、太阳辐照度、O3等的耦合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方面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各种模式的预估结果缺乏一致性,温升目标与累积排放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气候模式模拟,由于温室气体增加、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最显著的地区应该位于热带对流层上层,但是观测资料却不能显示这一特征。因此,这就成为NIPCC否认人类活动影响的一个有力证据。

统计模式的模拟结果要显著好于耦合环流模式,但是对20世纪以来的气候模拟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失败。并且,对于统计拟合方法,NIPCC的报告中也提出了警告;该报告引用了美国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的名言:“给我4个可调整的参数,我可以模拟一头大象;再加一个参数,我可以让它的鼻子摆动起来”。

NIPCC认为是自然因素而不是人类活动主导了气候变化,在自然因素中又特别强调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途径除太阳辐照度之外,可能还包括紫外线辐射和太阳磁场,目前IPCC的模拟中缺乏相关因素;太阳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其影响气候的机制和放大机制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但中世纪暖期时太阳活动强、小冰期时太阳活动弱的观点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

2009年以来许多科学杂志报导了,IPCC第四次评估第二工作组报告中,错误地指出“到2035年喜马拉雅冰川可能将完全消失”。IPCC已经承认了这个错误,并找到了错误的原因;这说明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极海冰的变化要比北极小得多,1979~2000年南极海冰面积还略有增加,增量为1%/10年。气候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的地方会变暖,有的地方会变冷。针对同一地域而言,每年每个月的平均温度都不是平稳的,而是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对于全球来说,人为因素导致变暖这个结论放在怎样一个时空尺度之内才是有效的、标准如何界定都是有巨大争议的,很难下定论。

大量的观测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后,全球变暖突然趋缓,也就是现在国际上关注的“间断”或者“停滞”现象。但自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气的CO2浓度呈线性持续增长,因此可以发现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并不是完全受CO2的影响和控制。这个现象是目前主流观点“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的补充,表明气候变暖的调控还有其它因子。1998年至今的这次间断过程,直到2009年才被提出来。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成21世纪气候变暖间断现象的原因是,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大背景下赤道信风加强,使赤道西太平洋暖水堆积和赤道东太平洋变冷,造成海洋上层热量向深层传输,是全球变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尽管在政治进程中曾经把2100年全球温升不超过工业化前(1750年)水平的2℃作为行动的目标,但在科学上尚没有工业化前温度水平的参考值,检测数据的最早年份为1850年,比工业革命晚了100年,所以后来修正为相对于1861~1880年。

热带地区的森林砍伐对气候有增暖作用,而北方的森林砍伐会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温度降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对区域降水以及季风环流产生显著影响,但对气候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而且不同地区的影响可能截然不同。地表植被的不断减少,是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气候变化问题中,海平面上升是很吸引眼球的新闻,但大海并不是一个平面,海洋中不同地方的海平面高度不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大洋之间能相差不少。更加全面的海平面数据是从1993年使用卫星进行测量开始的,理论上卫星观测可以得到最直接的海平面数据。从1992年以来,最大的海平面上升发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部,整个大西洋的海平面除了北大西洋部分地区外基本在上升,但是在太平洋东部部分地区和印度洋西部,海平面实际上在下降。所以,对于不同位置的岛国,问题迫切的情况是很不同的。

大量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风电场的运行会明显减小下游风速,同时随局地近地层稳定度的不同也造成下游温度明显上升或下降。一些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建立大量风电场,例如假定全球使用风能占总能源10%以上,即全球陆地的30%~40%和全球海洋浅水区均建有风电场,这些风电场的运行可能造成全球变暖和风速减小。但目前风电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规模也远没有那么大。

如果以过去一千年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那么近期气候变暖并非属于极端的异常现象,因为在地球历史上,气温通常都是处于冷暖交替变化之中的;若以地质年代论的话,这个变化尺度非常之大。虽然这种自然现象,对于物种来说可能是致命的,通常都会导致大规模灭绝和新生。

加拿大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将自己的疑问写成《全球暖化:有硬数据支持吗》一文,他说:“有人提到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会‘超出地球恒温的安全警戒线’,有地球恒温这样的东西吗?难道他没有听说过冰期吗?在20世纪70年代,热门话题是全球冷化,在21世纪是全球暖化,低几度和高几度都会有灾难,难道地球的温度就是最理想的?”

三、气候变暖产生的社会问题。

人类生产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超出了自然环境的处理能力,导致了全球变暖,继而引发生态危机、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多;所以,为了自身生存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必须严格减排,控制气温升高。

上面的这段话谈起来容易,也非常有道理,再配上一张北极熊抱冰柱的新闻图片,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并获得理解,但实施中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却远超想象。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气候变暖问题的本质是如何将有限的排放空间在各国间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则是渗透在人类历史及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有关公平的争论与争议也从未停歇。目前排放权方案的巨大差异体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公平问题上缺乏最低限度的共识,这使得将全球减排目标落实为各国减排目标的过程十分困难。

减排方案落实到每一个国家、地域、工厂,听起来离我们似乎还很遥远,顶多也就是GDP降低一点、工厂利润降低或关门或破产,谁叫你落后呢,人类都应该有远见、有付出精神。

但社会调查表明,收入水平高、对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对气候变化问题有较好理解的参与者支付意愿较高;但并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变自驾车、乘飞机长途出行这些碳排放量更大的行为,也不希望政府采取的措施对就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就像发达国家将工业生产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在自身生活水平不会显著降低的情况下,严格要求发展中国家进行减排;发展中国家生活较优越的有识之士,多数也同样赞成并宣扬这一计划。殊不知,这样一层、一层的转移下来,对于处于底层的人来说,可能就是生存问题了

如同焚烧秸秆会产生雾霾一样,为了健康,需要坚决制止这种行为,支持罚款、拘留等强制手段来杜绝。但是却很少会有人关心,秸秆不让烧,那怎么处理呢?如果农民迫于压力,干脆也不处理了,那么几年之后,问题再一层、一层的传导上来,因为粮食短期不可逆的减产,大家可能饭都吃不饱了。此时,吸一小时雾霾给半斤米的活,可能都得抢着干。如果对于雾霾这样已经切实发生、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身边问题都无法有效的去面对和解决,那么何谈气候变化?

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人类问题,庞大的发展中和落后国家的人口,若想要过上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来讲,地球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完全无法承载的。并且,就是以目前的发展速度而言,也正在快速的接近这个极限;到达顶点之后,必然开启下降通道,不断的紧缩将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

再之后呢?难道要像星际穿越中所说的一样,NASA因为拒绝从平流层向饥饿的人群投掷炸弹,而被解散了?

目前来看,只有取得科技的突破,人类才有未来,需要社会取得更多的共识,加大在太空探索、基础物理学、应用学科、基因、生物、脑科学等领域的投入,支持更多的人才投入其中,别无选择……

这个愿景需要你、我、他、她,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才有
实现的可能~~

--------------------------------------------------------------------------------------------------------------

有知友评论写了这么多也没有一个结论,然而我想说的是,对于社会和世界而言,每个人不管愿不愿意或苦或乐,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这个进程,方向和结果是所有人共同作用和承受的。

回到这个问题:

1、前提,正反双方在气候模型上仍然都是很不完善的,人类对此的研究尚浅。

2、支持人类活动导致了气候变暖的,这些科学家依靠的是观测和统计数据,辅以气候模型进行模拟验证,他们对自己的结论很有信心,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

3、反对人为因素导致了气候变暖的科学家,在观测数据显示气温100多年来上升了0.85℃、气候模型不完善的情况下,想要证明这完全与人类无关几乎不可能实现,一件不存在的事情如何来证明呢?例如,怎样才能证明灵魂不存在?(这么表述不是太贴切,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反方是认为正方的研究成果完全支撑不了他们变暖的结论,在自然的历史尺度上,这个温度波动范围是正常的,大气中增加的这0.01151%CO2,根本不足以造成气候变暖。

4、双方在对环境破坏导致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多、继续深入研究等方面的观点是一致的;主要分歧仅在于“人为变暖”。例如,在植被正常的情况下,两个区域的降水量比较均衡,但随着植被消失造成大气环流改变,可能一个地方狂下暴雨、另一个地方滴水不沾,但总的降水量短期变化并不大。

5、科学也是社会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夸大或压制的情形都存在,完全公平、理性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一种工具,服务于生活、军事,当然也不可能将政治排除在外,只是程度不同;就像纳粹一样拥有众多的科学家为其服务,如果原子弹最先诞生于德国,那么世界进程就不是今天这样的格局。

6、我个人的观点是环境与气候的改变对于人类影响重大,肯定需要付出努力去维护、深入研究;但如果100多年来排放了这么多CO2,仅造成了0.85℃升温,那么形势就还没有迫切到舆论所宣传的程度。

我认为更加迫切的事情是资源枯竭、环境承载人口的能力接近饱和、应对自然风险的冗余度极其脆弱,在这三点原因使人类社会崩溃之前,温度的剧烈影响还不会到来。而如果严格按照目前政府间气候委员会的减排计划实施,则很快就会对生产力造成重大打击,对未来的影响更大。

澄清,环境保护是迫在眉睫的,这能够延缓人类危机的提前到来;不减排那么多,并不是说就一点也不减排、不做清洁排放了,排放技术和标准都是需要不断提高的。

最后,上千名顶级科学家争论不休的全球性问题,特朗普隐晦的表达先不考虑这件事都被喷成那样;我仅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若能直接给出最终结论,那不就是摆明了在扯淡吗?

我有我的见解,你们也有你们的观点,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客观、全面、准确的提供背景资料,以供大家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再强调一下,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不是矛盾的事情,不是非此即彼,更不是就此放任污染、破坏环境、为所欲为了;正反双方,首先都是气象、地理、物理等方面的科学家,气候变暖的研究和争论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部分。而我们大众听到的变暖声音最大,只不过是很多政府机构支持这一观点、并推行相关政策,必然会推动舆论来加强影响。

如何看待南极最大冰架出现裂缝? - 大地的回答 - 知乎

如何培育优秀的思考方式?改进大脑的学习训练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效率? - 大地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cloudyc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河森堡 邀。长文多图预警。 本来不太想写这个回答的,因为我觉得 @大地 的回答写的很好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照顾到。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到底有何影响,现状就是还不完全明确,争议尚存。不过,多数研究者还是认同人类活动加剧全球变暖这一命题了,这里我就不做展开了,毕竟也不是做这个方向研究的。

但在一些回答和评论里,还是能看出一些人对于全球变暖的话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解。我就来针对一些评论和回答说几句看起来有点偏题的话吧——实则是看待气候问题时很重要的背景概念。为了和谐,防止被认为又在挂人,我把涉及到的发言者ID都马赛克了。

-------------------------

1.碳循环的稳定及失稳,与生物圈的关系。

@大地 的评论区里,我见到这么一段话:


这个观点令我大吃一惊:如果连碳循环这个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建立,就讨论起碳排放来,这就容易闹笑话。

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处在有序的循环过程里,无论是涉及大气、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碳循环,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水循环。

(碳循环示意图)

(碳循环,另一种表示方法)

--------------------------

简要将三个圈别的碳循环途径列一下:

水圈:二氧化碳——碳酸根/碳酸氢根——分解成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盐(如碳酸钙)——少数发生沉淀,进入岩石圈(石灰岩、白云岩、珊瑚礁骨架、叠层石等)【全途径以年为单位】

(澳大利亚的现代叠层石)

生物圈:

第一步: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有机碳—(经过食物链)—大部分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全途径时间以年/十年为单位

第二步:少数作为不可溶有机碳进入岩石圈——转化为化石碳(煤炭石油天然气)【全途径时间约为十万/百万年


(生物圈碳循环的第一步)

岩石圈:

无机环节:水中碳酸盐发生沉淀,形成碳酸盐岩/烃源岩——地质抬升,风化作用释放碳酸根/碳酸氢根进入水圈——地质沉降,熔融转化为岩浆中的挥发组分——火山活动,释放二氧化碳【全途径时间约为百万年/千万年/亿年不等】

(主要体现岩石圈碳循环的无机环节和浅层部分)



(体现岩石圈碳循环的深层部分,图引自Nature Geoscience


有机环节:水中有机碳发生沉淀,形成烃源岩——地质沉降,转化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地质抬升,风化破坏释放无机碳及小分子有机碳(甲烷等)进入大气(如沥青湖、加拿大油砂、浅层煤田自燃)/地质沉降,受岩浆活动烧毁转化为无机碳——部分无机碳进入岩浆,通过火山活动重新释放【全途径时间约为百万年/千万年/亿年不等】 (主要体现浅层的无机环节和有机环节) 在所有的碳循环途径中,岩石圈中发生的碳循环速率最慢。但也正因其体量巨大、循环缓慢,才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

在自然界的状态下,经过四十多亿年的协同演化,生物圈与另外两个非生物圈之间已经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形成了一条二氧化碳——碳酸根——有机碳——无机炭——二氧化碳的循环链。任何一个链条的微小变化,可能都不会导致整体的崩溃。但是,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巨大的变数,无论正负,体系的崩溃就变得需要严肃对待了。

------------------------

在地质历史时期,碳循环的链条曾经出现过多次重大变故,结果往往是惨重的——

1.光合作用植物的横空出世,过多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认为可能是雪球地球发生的主要因素。

2.植物登陆后的泥盆/石炭纪,木质素的出现让森林急速扩张,但当时尚未演化出能够分解木质素的物种,大量的二氧化碳被固定成生物圈里的活动有机碳,然后由于缺乏分解者,大部分转化为岩石圈里的化石有机碳(石炭纪形成了海量的煤炭)。结果呢?又一次严重消耗大气的二氧化碳,在石炭末期全球又一次变冷,发生了不大不小的一次灭绝。

3.二叠纪末期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剧烈活动;或者各主要板块发生造山运动、拼合成盘古大陆的时间太久,长期风化的结果导致岩石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导致大气的温室气体量严重增加,产生极为严重的温室效应,气温急剧升高,出现严重的全球性海洋酸化(碳酸钙缺乏事件);进而可能导致洋流中断,也导致全球范围的洋底大缺氧。其结果是地球生物发生前所未有的海陆空超级大灭绝,95%的物种永远被抹去。

(这部分内容可以去这里了解更多地球演化中有哪些超乎人想象的现象? - 生物学 - 知乎

(石炭末期的大冷却和二叠末期的大升温)

(地质历史时期CO2浓度与主要冰期的对应关系。CO2浓度不是唯一影响冰川期的因素,但冰川的范围与CO2浓度存在正相关。) (引自Myers T S. Palaeoclimate: CO2 and late Palaeozoic glaciation[J]. Nature Geoscience, 2016.)

类似的历史我还可以继续举,很多。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这些重大变化,都还是在完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碳循环系统的缓慢变化。


换言之,地球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人类这样快速改变碳循环的先例。 地球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人类这样快速改变碳循环的先例

地球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人类这样快速改变碳循环的先例

地球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人类这样快速改变碳循环的先例

(重说三) --------------------------------------- 在碳循环平衡的视角下来看,工业时代以来最大的变数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 a.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焚烧石灰岩制取混凝土——从岩石圈人为释放大量有机碳和无机碳进入大气。 (1)煤和油气自不必说 (2)混凝土原料之一是用碳酸盐岩烧制的石灰,氧化钙。从碳酸钙到氧化钙,二氧化碳从岩石圈里转入大气层。盖房子造成二氧化碳的净增加,没想到吧,2333。(但混凝土据说也会吸收二氧化碳,这个影响的重要性可能还有待讨论。)

b.伐木排涝围湖,森林、湿地、沼泽数量大量减少——破坏生物圈的固碳能力,进而减少从生物圈进入岩石圈的有机碳/无机碳数量。 (1)砍伐森林的数量不用我说 (2)湿地/沼泽系统是陆上重要的成煤环境,即固碳环境。然而大量的湿地/沼泽随着人类活动被开发为农田。

c.人类行为增大了自然风化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 (1)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基岩的暴露范围扩大:释放无机碳速率增加 (2)酸雨加强,对基岩的化学腐蚀力提升:释放无机碳速率增加

d.人类对水体的影响对二氧化碳被生物圈和水体的吸收环节造成何种影响,我还不太了解。

据评论区反馈,主要影响可能是引起海洋酸化,水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而有弱酸性倾向。一是海洋酸化导致大量珊瑚礁死亡,二是浮游生物的死亡。若这两点属实,那就是进一步降低水圈的固碳能力(无机和有机)。欢迎进一步补充。

-------------------

一增一减之间,直接导致第四纪以来自然界碳循环的稳定性被打破——注意,一定要强调是第四纪以来,因为每个地质历史时期的碳循环面貌都存在不同。二者的叠加,显然是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并且这个上升的速率前所未有。

(图片引自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 NASA Global Climate Change,不对数据真实性负责)

(图片引自Earth's carbon dioxide levels to hit 400 ppm




(图片引自Apple Issues $1.5 Billion Green Bond

(以上三个图本质上是一样的,23333)

------------------------------

对地球科学领域熟悉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都了解一点米兰科维奇旋回。一种天文轨道因素控制地球气候的方式。它使得地球的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从这些图里可以看出,地球的二氧化碳含量也在短时间内呈现周期性变化,可能与米氏旋回有一定关系。但是,最近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呵呵,已经丧心病狂了。这完全已经超过了自然因素调控的范围,是现代碳循环正在失稳的一个迹象。

--------------------------------

历史上这么高是啥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地质历史上用了多久升起来的?

我不想说话,你们自己看——有没有这么快过,几百年。

时间顺序从右向左,引自Climate Change - scientific discussion,不对数据真实性负责

结论是,没有。地球自身的调节能力,要在几百后面加个万字。 --------------------------- 有人说,细菌每年排放多少多少亿吨——没错,但这个排放在最近几百万年来皆是如此。一个自然稳定的量不会导致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但人类活动导致的小小变量却可以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累积,导致碳循环崩溃。就像巨型火成岩省喷发可以极快摧毁碳平衡一样。

我们绝对不能用一个早已稳定的所谓自然排放量很大,来忽略人类活动造成的【看起来并不大的】碳循环变量:燃烧化石有机碳导致二氧化碳的绝对排放增加、砍伐天然植被造成生物圈吸收二氧化碳的绝对减少。我甚至懒得提农作物面积增加和养牛——一个光合作用,一个吃粮放屁,搞不好这两个平衡了呢?吃多少粮对应了粮食作物固定了一定量的碳,放多少屁则对应排放了比吃的粮少一些的碳(打头拿去长肉了),掐指一算,可能还有利于减排呢。 -------------------------- 地质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几件事: 稳定的碳循环是保证当时生物界稳定的前提;碳循环的重大改变极有可能引起大灭绝;地质历史时期中,缓慢的碳循环变化都曾导致过全球温度变化而引起大灭绝(或者作为主要原因)

那么,我提一个问题:在人类文明历史时期中,急速的碳循环变化会导致什么? 别扯什么历史文献里的那些橘子大象,好好看看碳循环崩溃以后的结果吧!这完全是两码事!


你以为科学界只是担心哪个国家的GDP受损吗?

不是,他们担心的只是【虚无缥缈的】人类世大灭绝,Anthropocene Extinction


+++++++++++++++++++++++ 通过评论区反馈的情况,基本上集中在以下几点: 1.CO2对气候的作用尚不明确; 2.不相信人类导致的这点CO2增加会产生严重后果。 对此,我的评论是,请仔细阅读。一样的话我也不愿老说,累。

是的,现代的CO2不如地质历史上某些时期高,CO2浓度快速增加这个因对全球变暖的这个果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但这两者完全不影响现代碳循环已经被人类工业活动打破的事实。

+++++++++++++++小节分隔线A++++++++++++

2.尺度的把戏。

尺度问题,是观察现今与地质历史时期内的气候变化时,必须要拿捏准的一个标尺。

诚如许多人提到的,中外的历史文献都记载了历史时期上比现今冷或者热的时候。不仅历史文献这么说,地质记录中同样反映出这一点。就像前面的一个图反映的,地质历史上,CO2浓度和温度比今天高的时候多了去了,so what?

换一个版本也无妨——

Geological CO2 Joke

看起来,似乎地球历史时期的CO2浓度是一个一贯下降的趋势嘛,现在的一点上升没什么好担心的吧。

那么就选择一个局部放大一下:


(图引自Paleoclimate implications for human-made climate change - Mahurangi Magazine看起来,新生代(Cenozoic,6550万年,a图)至今的尺度上,温度逐渐下降; 看起来,上新世(Pliocene,533万-238万年)至今,温度逐渐下降,且波动越来越大;

但是!更新世末期(42万年以来)至今,温度呈现明显的周期变化。

这种明显的周期关系,就是所谓“Vostok冰芯讲述的故事”——(下图与上图的时间标尺是反的)

(引自经典paper:Petit J R, Jouzel J, Raynaud D, et al.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history of the past 420,000 years from the Vostok ice core, Antarctica[J]. Nature, 1999, 399(6735): 429-436.) (a曲线为CO2含量曲线;b曲线为温度偏移曲线;c曲线为甲烷浓度曲线;d是氧18同位素演化曲线,反映冰盖总量,正值表示海冰量少;e是南纬65度于6月中旬时,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曲线) (看清楚,底部才是时间标尺

看起来,CO2浓度和CH4浓度,在过去的42万年与温度曲线吻合的很好;

看起来,海冰总量与北纬65度6月中旬太阳辐射量,在过去的42万年里吻合的也很好。

这四个周期性,是任何会看数字和曲线的人都能够理解的直观现象。而上图的最左边,也就是现今的时刻,这个世界正处在一个新周期的起跑线上。

-----------------------------

这篇Vostok冰芯的经典论文里,上一张图广为人知。但是第二张图知道的人可能不多。这是一张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时使用的频谱分析结果图(然而我并不太熟悉这个方法…其实很想学T。T米氏旋回通过地日关系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体现为地表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能量发生周期变化(上图的e曲线),从而导致其他指标发生自然波动。

这张图是用来表示,前图中的无论CO2浓度、CH4浓度还是温度变化、海冰范围变化,都遵守米兰科维奇旋回式的周期样式。米氏旋回是一个互相包含的复杂周期系统,一个大旋回里包含若干中旋回,每个中旋回里继续包含若干个小旋回。具体识别每一个旋回是一项不太现实的工作,实际操作里通过识别旋回的频率来寻找周期级别关系。

我们看到的这几种曲线的每个大小旋回,都遵守米氏旋回的时间间隔,并互相叠套。10万年的大周期发生的频次最高——前图中可以显著识别4个十万年级别的周期 ,偏心率短周期;后面的几个周期相互叠套,一眼难以识别;CH4除了有显著的十万年偏心率短周期外,还存在较明显的2万年岁差周期

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去42万年来,地球的CO2浓度、CH4浓度、温度、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符合米兰科维奇周期律。

关于米兰科维奇的一些有趣细节,有兴趣者可以阅读丁仲礼院士的一个review: 丁仲礼. 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挑战与机遇[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5):710-717. 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_百度文库 --------------------------- 利用米氏旋回体现的地球自身运动之周期性,和自然环境的常规稳定惯性,人们可以预测下一个米氏周期内的一些情况——之所以可以用前几个米氏周期情况来预测下一个米氏旋回的情况,是因为10万年的尺度上可以排除构造运动对周期性的干扰——这个时间尺度上,米氏旋回说了算。

于是,下一个周期内某些气体指标的自然上限值被钦定了——CO2约300ppm,CH4约700ppb;如果不发生恶性的大火成岩省活动、超级火山爆发、猛烈小行星撞击等意外因素,它们将遵循4.1万年和约2万年的周期上下波动,直到10万年后进入下一个【符合偏心率短周期的】冰河期。在这个过程里,4.1万年和2.3/1.9万年的中短周期将继续发挥作用,大大小小的冰期一个也不会少,使地球温度震荡走低。


呵呵呵,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为有一些钦定值已经发生了突变——而这发生在不到500年的时间里。

+++++++++++++++++++小节分隔线B+++++++++++++++++++

3.打破规则的熊孩子:二氧化碳&甲烷(等)。

(NOAA的CO2浓度数据,当前CO2浓度年年际均值约为405ppm

是的,我知道一些人觉得二氧化碳的含量看起来并不太高,也就多了100而已几乎可以算作误差。

(NOAA的甲烷浓度数据,当前甲烷浓度年际均值约为1847ppb

那么甲烷数据从600-700翻了近三倍达到1840呢?

-----------------------------


(NOAA的数据)

最近35年间,CO2和CH4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其中,CO2增长率较稳定,CH4增长率在2003年前后有过下降。

----------------------


最近100年间,CH4保持增长趋势。增速在2000年前后有过下降,但现在又恢复了。

---------------------------

(引自Growth of Methane Concentration in the Atmosphere,不对数据真实性负责)

最近1000年间,CH4在前700年保持了稳定(700ppb上下,与过去42万年里的上限一致),在后300年开始快速上升。这个图的数据截止2000年,还未突破1800ppb

-----------------------------------

谁还记得1999年那篇nature里测量的42万年间CH4浓度?

700ppb,大约是过去42万年来的甲烷浓度上限。然而现在已经1848ppb。 300ppm,大约是过去42万年来的CO2浓度上限。然而现在已经405ppm。 -------------------- 还有更给力的数据吗?有的。 2004年,EPICA研究计划在南极洲Dome C取出了年龄长达80万年的冰芯——


(引自:Nature—High-resolution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record 650,000–800,000 years before present 300ppm,大约是过去80万年来的CO2浓度上限。然而现在已经405ppm。

-------------------- (引自:Nature—Orbital and millennial-scale features of atmospheric CH4 over the past 800,000 years 850ppb,大约是过去80万年来的甲烷浓度上限。然而现在已经 1,848ppb。

------------------

  • 人类从诞生至今,走过了约260万年,6个半偏心率长周期(40万年),26个偏心率短周期(10万年),60多个地轴倾角周期(4.1万年),还有一百多个岁差周期。
  • 在最近的约两个偏心率短周期时期内,温室气体周期与地表太阳辐射值周期高度耦合。表现出4.1万年、2.3万年和1.9万年的周期。
  •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周期律的体现有所不同,但全球许多数据都体现出对偏心率短周期(10万年)的遵循,恕不再举例。
  • 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分别打破了过去一个岁差周期(2万年)、一个地轴倾角周期(4万年)、一个偏心率短周期(10万年)内稳定的温室气体上限值。

------------------ 好了。尺度的问题说完了,周期的问题也说完了。 一些问题,明白的人已经明白,装睡的人,让他睡去吧。 碳循环是否有崩溃迹象,数据就在这里; 米氏旋回的规律有没有被打破,数据就在这里。

下一个2万年的岁差旋回会怎样?我就是不说,你们自己想。 +++++++++++++++++++++++++++++小节分隔线C++++++++++++++++++++++++++++++ 4.甲烷炸弹。 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而且它的至暖效果比CO2强大的多。自然界产生甲烷的方式主要是产甲烷微生物对有机质的降解(生物气/沼气),消耗甲烷的方式则主要是嗜甲烷微生物(某些细菌和古菌)对甲烷的分解,及甲烷氧化。

如果这里有人关心毛熊的话——不是关心普京,是关注毛熊国——可能会注意到这么几个事情:

(2014年,西伯利亚Yalmal 甲烷爆发坑)

Methane Eruption,甲烷喷发。截止2015年2月,已经发现的甲烷喷发孔有8个。

(来源忘记了,反正能搜到)

西伯利亚广袤的冻土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它们大多是所谓的热融湖(thermal karst lake)。这种湖就像北方许多湖泊一样,冬季封冻以后容易在冰面内及冰面下积累大量的气体。

这些气体绝大部分是甲烷——如果凿个洞把气体放出来然后点上一把火,这可是真·冬天里的一把火

-----------------------

冻土区常年累月堆积了大量的动植物残骸,像一个冰箱一样被冻起来。


本应发生第三步,结果可能要跳到第二步去:冻土带的融化愈演愈烈,热融湖在减少。 (引自nature.com/nature/journ



(温度升高,引起冻融湖、冻土带和海水温度升高区的甲烷释放作用示意图。出处一时想不起来了)

一份截止2013年的北半球甲烷浓度监控图显示,在5年的时间里,甲烷在北冰洋大陆架、西伯利亚、北美东北海岸及阿留申群岛附近有显著的堆积

(引自Concern Over Catastrophic Methane Release — Overburden, Plumes, Eruptions, and Large Ocean Craters

从甲烷的释放速率来看,北半球由于存在广泛的冻土带冰海大陆架,甲烷的释放率远远高于南半球。


(2011年全球甲烷释放率,引自Concern Over Catastrophic Methane Release — Overburden, Plumes, Eruptions, and Large Ocean Craters

------------------------

除了冻土古代甲烷的大量释放,深海天然气水合物正以一种从未想到的方式分解泄露:北美东海岸甲烷泄露现象——

此前,人们只在北冰洋周围大陆架上发现有这种现象,而现在于北美东海岸广泛发现的甲烷泄漏,意味着世界各地可能都会找到类似的现象,意味着过去的甲烷年排放量被比大大低估。

Natural Methane Seepage Is Widespread on the U.S. Atlantic Ocean Margin

(Skarke A, Ruppel C, Kodis M, et al. Widespread methane leakage from the sea floor on the northern US Atlantic margin[J]. Nature Geoscience, 2014, 7(9): 657-661.) -------------------------------- 不管是19世纪以来全球油气开采主动释放地层甲烷也好,还是近代以来的海底工程无意释放海底甲烷也罢,再或者就是简单的气候变暖促进冻土甲烷释放。种种因素形成的合理,正在将现代大气甲烷含量推向最近若干个米氏旋回中,上限值的三倍、四倍。

甲烷具有比二氧化碳强很多倍的至暖效果,更多甲烷意味着更温暖,更温暖则意味着更多冻土甲烷被释放,甚至可能会引起海底甲烷的释放(也许会与洋流温度变化产生联系)。

如果二氧化碳看起来不是那么夸张,那么地层与海底里赋存的甲烷,则是一个深埋脚下的炸弹——一旦触发,后果不堪设想。

-------------------------------

5.海洋酸化与大灭绝的关系(待更新)


user avatar   fei-tian-la-m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相关话题

  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研究经费,你最想解决世界上的哪一个科学难题,从而造福全人类? 
  急诊室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睡醒后猛一睁开眼睛,会看到一些飘忽的小黑点,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很多外国人雇佣一些个人在中国各个平台反对中医? 
  如何解释物理学中的「维度」这一概念? 
  莫迪宣布印度2070年将实现净零排放,你认为靠谱吗? 
  病毒是一个分子吗? 
  老外的狗和国人养大的狗沟通起来有障碍吗? 
  爱因斯坦的大脑或其他遗体组织被已保留了吗?现代科技能克隆出爱因斯坦吗? 
  北方冬天供暖烧的太热了吗? 

前一个讨论
二战期间有日本人为中国做过好事吗?
下一个讨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能拍成《权力的游戏》这种电视剧吗?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