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 的主要提升集中在以下方面:
目前看来如 Apple 的宣传, 单核提升 10%, 多核心提升 20%. 单核性能已经接近 M1 峰值水平, , 可以基本认为是工艺升级带来的结果, 没有前面几代那么刺激.
IPC 指标上甚至基本没什么变化, 架构可以说毫无变化, 各级 Cache 也是一模一样, 大概只是优化了下流水线. 也许我们得在 M1X 上才能看到 Apple 在架构上的进一步探索. 今年头一次看到拿对手厂商开涮:
当然内存容量问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目前 iPhone 13 仍然为 4GB, 13 Pro 系列为 6GB; 传说中的 8BG+1TB 还没有在跑分中出现. 由于系统驱动、闪存的 LUT 表会占用不少空间, 实际 6GB 的可用空间会比 4GB 多 55%, 多任务体验有明显差异.
所以我个人是强烈建议选择 Pro 的, 不仅是为了高刷, 4GB 一开相机就能杀光后台, 极度影响日常体验.
另外 iPad mini 6 出现了当年 mini 2/3 的情况, 官方对比 A12 的提升幅度仅 40%, 低于 iPhone 的 60% 水平, 显然是降频了.
加上屏幕亮度区区 500nit, USB-C 阉割到 5Gbps, 可以认为是 Apple 故意为之. 毕竟才 4000 块不到, 还是要给 Air 4 一点面子.
之前我们见识了 iPad Pro 在 A12X 砍掉了一个 GPU 核心, 在 A12Z 补了回来; 到了 M1 时代, 低配产品基本只有 7C GPU, 而高配的 MBA/iMac, 以及全线 Mac mini/iPad Pro/MBP 都是 8C GPU.
到了这一代 iPhone, 我们看到 Pro 为了 120Hz, 从 4C GPU 提升到了 5C, 并且显存也升级到了 LPDDR5, ,理论带宽从 34.4GB/s 提升到了 51.2GB/s. A15 满血版这次直接就提升了 50% 图形性能, 说明 LPDDR5 功不可没.
除了 LPDDR5 之外, System Level Cache 也承担了释放图形乃至 ISP 性能的重要作用,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 Apple 用了这么多年 LPDDR4X, 但是 GPU 性能仍然能不断提升. 这次直接把 SLC 堆到了 32MB, 可以想象一下这部分在 A15 里面有多大:
目前唯一能对位的, 只有 AMD 的 Navi 23, 配置了 32MB 总线缓存. 在 TSMC 最先进工艺加持下, 我认为未来 Apple 的 SLC 会成为让 M1X 挑战桌面级 GPU 的一大法宝.
然后就是 Tim 的刀法时间. iPhone 13 就很丢人了, 对比 iPhone 12 差不多只提升了 10%, 和 iPhone 13 Pro 更是差距甚远, 远不是一个 GPU Core 能体现的差距. 我怀疑 iPhone 13 仍然是 LPDDR4X 内存.
虽说 iPad mini 5 是 5C GPU, 听上去 A14 iPad Air 都好, 但是实际跑分就更丢人了, GPU 理论提升对比 A12 才 80%.
啥意思? 说明 iPad mini 这颗 A15 充其量就到了 iPhone A14 水平, 甚至不如 iPad Air 的 A14, 也不如 iPhone 13 的 4C 残血 A15, 实属菜中菜.
差距这么大的原因, 可能砍半的 SLC 要背锅.
这次机器学习性能提升到了 M1 的水平. 很显然, 机器学习的性能提升是为了服务各种系统内的「本地智能」功能.
比如说你可以直接从图片中复制文字:
认出你拍的是什么猫
找到你拍照的地方
还有比如 iOS 15 开始支持的纯本地智能 Siri, 也是机器学习性能提升后带来的重大变化:
机器学习性能结合 ISP 的提升, 我们看到了比电影机还牛逼的「先拍摄, 后对焦功能」:
当然有些东西发布会没有仔细说. 就比如说 M1 大幅度改造了 Display Engine, 虽然说只能接两块显示器, 但是细心的用户会发现, 当你接入/拔掉显示器的时候, 不会像传统 Intel/AMD 显示控制器那样出现黑屏, 调整非常迅速.
在 macOS Monterey/iOS 15 上带来了对 Adaptive Sync 屏幕的支持, 一方面能驱动 iPad Pro 120Hz 的 ProMotion 屏幕, 也能让 Mac 驱动很多电竞显示器的实时变频刷新率功能, 从而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如今这样的体验也下放到了 iPhone 13 Pro/iPad mini 上. iPhone 13 Pro 自带了 120Hz ProMotion 屏幕, 不管是游戏场景的帧率变化, 还是播放内容的帧率变化, 或者是出现交互后的帧率变化, 都能灵敏响应.
上一代 A14 引入了 AV1 的解码支持. 由于 AV1 能在 H.265 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压缩比, 很多流媒体和直播平台更倾向于切换到 AV1. 目前 YouTube/Netflix 都提供了 AV1, 国内的斗鱼也在直播中增加了 AV1 支持, 有利于降低流量费用.
A15 有望从 AV1 解码支持升级到编码支持, 这样有利于更高效率的 4K 视频上传; 此外这一代应该引入了 ProRes 的完全支持; 最新的 H.266 VVC 的解码支持也有望在 A15 出现, 这点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觉得内容有帮助别忘了点一下红包:
苹果大约在A12以后,IPC提升就很有限了。
苹果的主频一直往上拉,靠工艺红利提升CPU单核性能,现在A15已经把CPU拉到3.23Ghz了。架构每年的进步都是个位数,今年甚至没有啥进步。
在GPU方面不是这样,GPU即使架构没有升级,靠工艺红利堆规模,也能大幅提升性能。
所以,苹果今年的GPU升级幅度还可以。
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要挤牙膏好几年。
而nVIDIA即使领先也能每年进步的原因。
单核性能,崛起瞬间的爆发速度,这方面苹果相比安卓手机,依然有优势,即使今年的X2,依然距离苹果有代差。
GPU不一定,三星用了AMD的技术,今年似乎要翻身。
还有一个潜在的对手是MTK
MTK最近一段时间和nVIDIA走得很近,MTK今年可能用台积电的4nm去攒一个高端SOC,去战骁龙898,而且很有可能战而胜之。
高通继续用三星的5nm上X2大核心,前途不是很乐观。上X1都上出火炉来,上X2能不热?
ARM公版的大核心没有那么弱,它没有像苹果A系列那么极端上规模,而是尽量控制功耗。
苹果已经5W-6W了,ARM公版大核心还努力控制在2W-3W。
如果,nVIDIA和AMD的GPU技术,在同工艺、同样功耗下比苹果的GPU更强,那么苹果以后可能会失去GPU的优势。
恕我直言,这问题下一些回答有明显错误:
N5P 的良率可是大大进步的,使得 A15 Bionic 在同样的尺寸下塞进了 150 亿个晶体管。
又看到一个有专业认可的回答说:N5P才是真正的5nm,N5只是N7P+......米玉傑哭晕..
N5P是N5的小改款工艺,本身工艺密度变化不大,所以A15 Bionic不可能在同样尺寸下塞进去150亿晶体管。
A14 Bionic有118亿个晶体管,die的面积大小为88mm²,A15 Bionic增长到150亿晶体管,接近M1的160亿晶体管,就不可能还保持88mm²。要知道M1的面积可是有120mm²。
现在A15在iPhone 13 Pro上有5个GPU核心,加上翻倍的system cache,以及一些新的ISP,16core-NE等乱七八糟的提升,大概率die的面积是增大的。尤其是现在台积电工艺密度虽然在遵循摩尔定律进步,但是SRAM density和I/O等密度增长在放缓,所以增大cache对面积制约很大。
其次说A15性能,现在所有的讨论和新闻稿都只有一个数据来源:
Ice Universe发现的benchmarking platform上的跑分。要知道现在新机还没有发售,只有官方有机器。
所有的CPU和GPU跑分都是基于这一组数字,详细地可以去链接看,图我就不贴了。
其实一开始我们就不必对A15有额外的期待,去年A14绝对性能提升幅度比较小,苹果直接隔代对比A12。
现在A15直接对比竞争对手,但不指明是谁,也不对比自家A14或A13,只是强调领先对手。这充分说明苹果没有信心,如果数据很好看就直接放出来了,或者列出M1性能和能耗比吊打对手的那种夸张对比图。
现在5 core-GPU可能还有不错的提升,但CPU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心都是吃了一点拉高频率的红利,也没什么好说的(Anandtech说是Gerard Williams跑去Nuvia,然后被Apple告了,影响了设计)。而具体的GPU信息官方还没更新,现在最新只有A14的信息,只能等后续更新了:
而且A15的关键还是看功耗,CPU大核心和小核心的功耗曲线,以及GPU功耗这些才是重点,因为A系列性能已经足够强了。但爆料出来的Geekbench跑分无法体现功耗信息。
这一代iPhone 13 Pro Max 238g太重,iPhone 13 Pro会是很多人首选,然而iPhone 13 Pro电池提升有限,5 core-GPU渲染这个Promotion的屏幕是决定这一代续航的关键。
最后一点碎碎念:
以前A7,A8和A9的年代不少不知名但很有料的用户会有对CPU架构设计的分析,或者单核心能耗比曲线,核心调度等展开详细讨论,GPU则是会从Apple Developer的手册中,以及在Metal Feature中挖出一系列有用信息。
现在小白测评的自媒体流行后,大家基本都是复述下Geekbench跑分,或者把Anandtech的图拉出来说一番,写一篇非常长的文章但其实三张图就说清的事。
好问题
这个答案其实在苹果官网文案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驱动一块每秒刷新 120 次的显示屏,耗电量是巨大的,可你并不是每时每秒都需要如此快的刷新率。
有一种能效更高的思路,是为不同类型的内容设定标准帧率,比如,设定阅读的帧率为 10 fps,玩游戏的帧率为 120 fps。但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帧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游戏进入菜单界面,帧率下降到 30 fps 时,屏幕仍然保持在 120 fps 的话,这时高帧率不但没有任何好处,最终还会白白消耗大量宝贵电量。
在我们看来,电量对智能手机至关重要,不能浪费在不必要的帧上。因此,我们决定设计一套更智能的方案,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自行调整刷新率。
使用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无需任何设置。屏幕刷新率会根据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如果你的游戏帧率降至 30 fps,ProMotion 技术会将屏幕帧率也降至 30 fps;如果你观看的是以 24 fps 帧率录制的视频,屏幕也会以 24 fps 的帧率播放它。所有这些设计,都有助于节能省电。
…
我们当然知道,直接为 iPhone 用上 120Hz 刷新率,抛开电池续航不管,一切都会简单得多,但这显然不是 Apple 的风格。在你需要时提供高帧率,在不需要时为你省电,这才是我们为你贴心提供的方案。
来源:https://www.apple.com.cn/iphone-13-pro/
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需要高刷新的时候更流畅,不需要高刷新的时候更省电的效果。
高刷新的时候更流畅,这个我们已经在安卓机上体验过了,但是低刷新的时候更省电,也就是LTPO技术,目前确实感知不强。
而这正是iPhone pro-motion的优点,我们可以从官方的续航数据窥见一斑。对比 13pro 和 13,二者的音频播放时间都是75小时,但是视频播放时间分别是22小时和19小时,说明在省电上切实有效。对比来看,还没有安卓手机声称高刷新率的手机更省电。
我觉得就很搞笑, 一年一换 Watch 的人不差那点钱, 两三年一换带来的差距也不只是 S6-S7 的代差. 说「提升不大」不推荐就挺搞笑.
而且这次可不只是屏幕大小提升: 水果把个别软件功能/设计交给了新款独占.
顺带当初的 38mm 款都已经到 41mm, 接近当初的42mm款.
首先 S3 的用户基本可以考虑换了, 非 LTE 8GB 容量每次升级都要重置, 劝退拉满.
对于 S4 用户来说, 服役了 3 年, 一方面是高亮度的 AoD 屏幕, 还有指南针、高度计这样的户外功能, 额外的血氧检测功能. 加上电池衰减, 也到了该还的时候, 外加有了快充会好很多.
对于 S5 用户来说, AoD 的亮度不足的问题能得到解决, 然后充电更快.
S6 虽然也有快充, 但还是不如 S7. 如果你的 S6 买的是运动非蜂窝款, 觉得 OK 的话可以考虑不锈钢蜂窝款进一步提升体验.
SE 用户不推荐换, 不是因为提升不大, 而是因为估计多半没这个预算, 还是多等两年吧.
以及这次送的线是带快充的, 如果介意三合一还是老款充电器的话(其实我怀疑所谓快充和温控发热有关), 买个二合一然后搭配充电底座算是一个解决方案.
当然追求完整感的话还是推荐三合一, 即便说要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