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影视行业里有一个词,叫“行活”。
行活的意思是:把影视创作的过程当做打卡上班,标准制作,态度敬业,完事走人。
做行活的人不会专门去把事情做到90分,但也不会做到60分以下,能保持到7-80分,就很满足了。
每天国内有成千上万的电视剧剧组在开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资金有限,时间有限,工程庞大,质量中下。
为了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戏拍完,剧组各个部门的人就必须以最快最省时省力的方式来运作。
比如哭戏只要有眼泪出来就行,不管情绪是否深刻。
比如打戏只要有个4套以上的动作就行,不管什么流派是否符合物理学规律。
比如文戏就不停的正反打,不给太多两人互动的镜头,方便演员分开拍摄。
以及等等。
行活是影视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必然诞生的事物,早年香港连拍电影都是行活。
这些年内地很多电视剧喜欢请香港导演,就是因为香港导演在经历了TVB的高峰期后,对于行活的操作简直手到擒来,哪里该笑,哪里该哭,哪里该打,剧情到哪里该转折了。这些节奏拿捏的恰到好处,拍出来的电视剧虽然算不上精品,但也不会烂到哪里去。
所以,对于演员来说,要想演好电视剧,最好是科班出身的。
因为科班出身的演员,是经过大量的训练的,他们对于某个情绪的表达,有一套现成的体系,可以迅速进入“观众可以接受的表演程度”。
举个例子:
宋茜演戏的时候,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她的那种“用力”,但是人人也都看得出她演的很烂。
这就是非科班演员的通病。
他们很“用力”,但是达不到“戏剧表演”的效果。
所以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非科班出身的艺人,首先选择的是去演电影,而不是电视剧。
因为电影是讲究“入戏”的。
在短短的2个小时里,电影更注重的是导演对视听语言的表达,演技可以不拘一格。
无论是专业化的演技,还是素人化的演技,只要符合电影当下的语境,就不会显得突兀。
这也是很多电影导演喜欢找素人演员的原因。
《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
就像上面 @金知 回答的:为什么章子怡不拍电视剧,难道真的因为电影逼格比电视高? - 知乎
说的,周冬雨都拿影后了,为什么演电视剧还是不行?
因为周冬雨拍戏是需要搭戏的。
拍电影的时候,导演可以给出一个情景,然后告诉她们如何酝酿情绪,然后让两人在对话中逐渐找感觉。
比如《七月与安生》的那一段吵架戏,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的。
但是像《麻雀》里的戏,切换很快,情感表达很浅,很直接。
可能今天上午还在拍哭戏,下午就要拍欢乐的戏了。
所以周冬雨可能酝酿了一晚上的哭戏:
结果下午又要笑:
这就可能导致她情绪抽不出来,笑的像个怨妇。
因为眼中心中都还带着上午的悲哀嘛!
章子怡一直以来拍的都是电影,而且产量不高,几年一部戏。
但是每次精彩的演出,都可以看出,章子怡为了角色,是从内到外都做了功课的。
很明显,章子怡是对角色有艺术创作成分的,她把每一个角色都当做一次宏大创新的功课在做,所以才会有所成就。
但是如果拍电视剧的话,恐怕没有哪个剧组会等她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去为角色做准备。
所以拍出来很可能是这样的感觉:
所以,如果章子怡要拍电视剧,也不可能去拍常规的电视剧,至少也得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对不起放错,是这样:
然而国内又有多少这样任性的剧组呢?
行活在影视行业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毕竟这是庞大影视工业体系下,能够快速完成商业项目,同时又能锻炼基础功力的一件事。影视行业中,只有少量的天才,和大量的普通人,只有日积月累的行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让有天分的人创造出更具艺术性的作品。
所以,让天才成为天才,让庸才成为庸才,这才是事情本来的样子。
从简单的说,“渲染多内容”的优化主要方法是剔除(culling)和细致程度(level of detail, LOD)。
不在视角范围的物体可剔除、被其他物体遮挡的物体可剔除、占据屏幕面积太小的物体可(有损地)剔除。
LOD 则是(有损地)缩减较远距离的物体表示方式,除了减面,可用较简单的 shader,也可换成 billboard/imposter 等。
还有一些要改变渲染器的架构。详情请看RTR3 和 G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