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影《长津湖》中的哪些细节最让你印象深刻? 第2页

        

user avatar   jian-cha-cai-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05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华,期间提出了一个让中方倍感诧异的要求, 到辽宁的辽阳,39军的军部去参观一下。

他想去亲眼看一下这个令人尊敬的对手。抗美援朝,39军曾两次攻破敌国“首都”,不但把美帝的开国功勋骑一师打的节节败退,结束了其160年不败的金身,更在二次战役中迫使美军一个连队成建制投降--这在美军战史上从未有过。 而二次战役,正是热播电影《长津湖》的背景,当时38、39军所在13兵团打的是西线,吴京段奕宏他们饰演的9兵团打的是东线。

在《血战长津湖,那代人不打这一仗,这代人就得打这一仗》《长津湖热映,抗美援朝的战略战术都是天才级别》两篇文章中,我们谈过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布局和选帅用兵。 而本篇谈的是战术,教员当年说,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如果你真认为我军能赢靠的真是手榴弹和人海战术就大错特错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胜利不仅是钢铁般的意志,更依靠精妙绝伦的战术,而后者比前者重要的多。 抗美援朝,是五千年兵法智慧和现代军事科学的结晶。 01 70多年前的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主要只有三个战术,而且次次应验,屡试不爽。 第一个战术是突然袭击,在运动和混战中予敌重创。 朝鲜战场上美军全是坦克大炮自动火器,如果放他们摆开了阵势,飞机炸完大炮轰,大炮轰完坦克冲,你血肉之躯再猛也没用,小鬼子在二战中自杀冲锋试过多少遍,美军的汗毛都伤不了几根。

(日军只会打呆仗,一不利就搞万岁冲锋) 而机械化部队什么时候最薄弱,行军时、宿营时。这时候如果你突然冲出,贴着鼻子尖刀直捅,猝不及防间敌军必然伤亡惨重。 就像打王者荣耀,你伽罗射程远、火力猛、堆满五级铭文、全身都是光环又如何,草丛里忽然跳出个皮肤都没有的赵云,眩晕、惩戒、横扫,一套带走。

辽沈战役中,廖耀湘兵团多么精锐的美械军,在黑山大虎山被林帅贴脸输出,几十万人搅成一团,输的无比窝囊,以至于他进了战俘营还骂骂咧咧,有本事让老子展开。 但我军玩的就是不让你展开啊。电影《长津湖》里,吴京的七连就是在雪地里埋伏了几天几夜,然后在夜间开大,直突北极熊团的宿营地,黑虎掏心攻进团部击毙团长,敌我混战一团,坦克大炮根本不敢发挥火力,一打就误伤到自己。 所以朝鲜战场的美军对每一个夜晚都心有余悸,他们说,月亮是中国人的。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02 第二个战术是分割包围,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既然美军枪多炮多坦克多,攒成一团没法下口,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想办法让他们拉开空隙,然后切成几段,集中优势兵力分而歼之。 美军你几万人裹成一团我当然不敢碰,但如果是你分兵驻守,搞的每个地方只有千把百人呢? 美军你火力强大,一个步兵班相当于我们一个排,但如果一个排打不过,我们调动一个连甚至一个营来打你呢? 长津湖之战,就是陆战一师一字长蛇的进军,被志愿军分割在下碣隅里、新兴里等五个不同的包围圈,收首尾不能呼应,局部都是劣势,只能全线溃退。

(圆圈就是分割点,迟浩田当年是长津湖的战斗英雄) 到今天网络上还有一些声音说志愿军用的是人海战术冲锋,完全没有军事常识。 别说1950年代的志愿军了,就连1850年代曾国藩的湘军,面对太平天国那点洋枪洋炮,都不搞人海战术而是狂挖战壕,后来的曾国荃靠挖土方攻克了安庆和南京,反而是到了50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还在搞集群冲锋,一年就战死了一代人。 我军的战场原则是什么呢? 一点两面,两面夹击、攻击一个薄弱环节, 三三制,火力组、爆破组、支援组分工明确, 三猛,猛打、猛冲、猛追, 四快一慢,总攻发起慢,准备快、前进快、扩大战果快、追击敌人快,

这种战法,不打则已,打了就上来就是飞龙骑脸、宫本在你脑袋上开大,跳下来大半管血就没了。 后来的《太阳的后裔》和《太极旗飘扬》之类的韩剧总喜欢污名化志愿军,真按韩剧中这种玩法,八路别说过鸭绿江了,在鬼子的炮楼前都被消耗光了。

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你想想,韩军几百人被志愿军几千人分割包围切碎了打,韩军老兵能不被吓破胆么,能不觉得漫山遍野都是人么? 03 第三个战术是迂回穿插,攻击敌人薄弱的侧翼和后方。 机械化部队最强的只是正面,后勤保障、交通道路、兵站基地等都是薄弱环节,实际上任何一支军队的侧翼和后方都是软肋。 而志愿军就尤其擅长迂回穿插,从你重兵布防的正面空隙绕过去,在你进攻时,攻击你后方的兵站、补给、运输车队,在你撤退时,占领你必经线路的高地打阻击,甚至直插你大后方,闹个天翻地覆。 奇袭白虎团之类的,在朝鲜战场司空见惯。第一次战役时,39军的穿插部队还跑进云山城,和美军握了个手。

而电影《长津湖》背景的二次战役中,38军就是14小时不停不歇,饿了吃口炒面,渴了抓一把雪,在崇山峻岭中冒着飞机轰炸强行穿插73公里,一举切断了美第9军的逃跑路线,彭总高兴的在电报中高呼,38军万岁。 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说的就是这次穿插的松骨峰阻击战,这个强行军战史,迄今都是世界步兵史上的纪录。

(38军的穿插,拦头断尾打中间,一目了然) 而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左勾拳行动”,在主力和伊拉克对峙之际,忽然从左翼的沙特杀入伊军侧翼大获全胜,正是38军在朝鲜经典战术的翻版。 当年志愿军的老对手骑1师,全机械化坦克装甲车,一昼夜也才推进了80公里。 说美军是少爷兵不能打是矮化对手,美军基本只研究败仗而不研究胜仗,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是超一流的。

(左勾拳行动,地图颠倒一下就是二次战役的翻版) 事实上,当年常凯申的国军是误导了美军也误导了我军,他们给美军说,志愿军只会搞人海战术,让麦克阿瑟吹下大牛,说圣诞节就打完回国。 长津湖我军伤亡很大,跟恶劣的天气有关,也跟国军在鲁南战役、淮海战役中全美械师的战五渣表现直接有关,很多人觉得美军一样不经打,从北到南,一推就完,宋时轮没等张仁初李耀文的26军来朝,就一口要吃成个胖子全歼陆战一师。

(楚云飞之问:美械师还有没有廉耻) 但伤亡之下我军的整体战略目标依然最终达成,根本原因是教员和彭总提前做好了规划,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避其锐气,击其惰归04 上述的三个战术,其实就是突袭战、渗透战、穿插战的解放军三大经典战术,教员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真正寓意。

而且我军并非死抱三板斧不放手,后来的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发现志愿军补给不足只能打7-8天的礼拜攻势,搞出了“磁性战术”,先大幅度后撤,再火力逆袭给志愿军造成重大伤亡,而我军也因势利导发明了“铁砧战术”,志愿军老兵称为“抓一把”。 以坑道和步兵和铁砧,以大炮和火箭弹为铁锤,在敌人进攻时,进入坑道躲避火力,在敌人攻上阵地后,忽然以火力覆盖搞出重大杀伤,把现代军事科技玩的活灵活现。 因为伤亡加大,范佛里特气急败坏、因怒兴兵。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在3.7平方公里的地方砸下290万枚炮弹,冲锋600次都拿不下阵地,整连整营的部队押上去被炸的血肉模糊,美军伤亡率高达38%,成了永远的痛。

其实突袭、渗透和穿插,都只是我军火力不足的无奈之举,要不是装备不好,谁愿意让自己的士兵冒着严寒轰炸在山岭里冒死奔跑冻成冰雕?第五次战役时,8两黄金一枚的喀秋莎火箭弹,志愿军照打不误。 我军后来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一直没有治好,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把云爆弹竟然配备到了班组一级。

(每个士兵都要有大筒子) 随需应变和扬长避短才是我军战场战术的核心,所以志愿军的战术谁都知道,但是谁都破解不了,兵法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05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说一个老爷子去韩国旅游,进入海关时韩国人问他,以前来过我们韩国首都吗?他说来过。 入境官翻了翻护照说,你撒谎,你啥时候来过,你咋来的,你的签证上没有记录。 老爷子说,我,1951年,开坦克来的

(1951年,39军攻克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 那牺牲的仗,他们已经打过了, 那应跑的路,他们已经跑完了, 那所信的道,他们已经守住了, 剩下的看这一代人了,加油少年。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user avatar   zhang-jing-88-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在最后


1.平河的悬念

雪地埋伏等待时,有个志愿军(好像是医疗兵柯大川)问,你还是想把伍佰里的事说出来?平河点头,对方劝他,还是放在心理好。

嗳,究竟是什么事呢?电影放完也没有讲。

如果真有续集,也许会展开?


2. 伤痕

雷公,左耳被炸聋了,余从戎脸上始终有疤,辑安车站的站长也是独臂的,梅生好像也有点。回头我再细看。伍仟里的左手指短了一截(吴京的左手指本来就短了一截,就成了神来之笔)

这些战士的伤痕,都是勋章。


3. 志愿军的智慧

弹壳做的哨子,有不同吹法,雷公用它下令;半山民宅冲进阵地,有哑语和手势;雪地里还用了镜子反光,给出信号;第一次和美军对抗,朱亚文用英语说watch your back,分散了美军注意力,成功歼敌;雷公的策略是占领制高点,然后诱敌上山,包抄,有一幕特别明显,增援来临时,志愿军打了一会,然后说上山,撤,那就是诱敌战术;此后,雷公戴上他的助听器在听什么呢?在读秒,看美军照明弹在天空里亮多久,美军在亮起来的时候活动,他就在照明弹暗下去的那一瞬间反击;接应电台时,也是吹哨示意;谈子为率领的九连,新兴里总攻之前,用子弹和树枝比划侦查到的军情。最重要的是,夜晚行军,躲避白日美军侦察机的侦查,这也是为何沃克将军会震怒:他们到底从哪儿来的,从天而降吗?也正因为此,夜晚行军更易冻伤减员,史密斯在飞机里向下侦查,好像什么也没看到,但下一个镜头便是志愿军埋伏在雪山之中,一动不动。

揪心。



3. 枪的变化

兄弟俩第一次见面,伍万里要摸枪,伍千里说,枪口不能对着人,伍万里接过,还是对着人了,伍千里教育;各部登车以后,伍万里想要雷公发枪,又抢了余从戎的枪,还找雷公要子弹,被教育上战场自己缴去;小山死之后,万里在余震之中,千里来找他,把地上的枪捡起来,告诉他,军人永远不要把枪放地上;屋内肉搏,伍万里从不敢开枪到敢于开枪,开窍了;次日清晨,伍万里和伍千里对话之前,有一个镜头从枪开始,一把枪斜放着,枪口此时就对准着天空没再对着人了,这意味着伍万里经过了这一夜的洗礼,飞速成长;新兴里总攻时麦克莱恩奄奄一息,伍万里要开枪击毙,又被伍千里教育。

一把枪,能做出这么多起承转合,又拔高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服。


4. 平河的子弹壳

第一次与美军对抗的次日,平河在子弹上刻字,写着平,可能是用字的笔画算狙击的敌人。

平河,倒过来读是和平,有一种向往和平年代的象征。

平河也说了,希望下一代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里。


6. 红围巾的故事

首先得说伍万里是一个懵懂莽撞的少年,眼界就湖州的渔村那么大。

伍千里归家,说要给伍万里说个媳妇,伍万里那个傻笑啊,演得好,一笑奠定了他的个性:懵懂呆萌。所以在辑安车站,有个女卫生员一类的女孩抛给他一条红色围巾,伍万里接住了,一个窃喜和意外的小表情点到为止。但很快,当美军飞机准备轰炸火车之前,伍千里破口大骂,“给敌人当靶子吗?”,说的就是红围巾,伍千里把它给扒拉下来,甩了。但剧情又一反转,行军休息中途,小山递给伍千里红围巾,这家伙竟然给捡回来了,这也是俩人友情的一个基础,小山之死,伍万里就会痛。再到最后一处,新兴里总攻之前,伍万里啃了一口土豆,红围巾露出来一点点,他给塞了进去。这个动作,就特别细致了,他为什么要塞?也许是觉得,这是小山拾回来的,我马上要打战了,我带着小山一起;也许是对异性之美的一点点憧憬;也许是我再也不傻了,我把它藏好,不给敌人当靶子,不连累队友,这是成长。


7. 军号

军号的出现十分亮眼。

军号一响,我鸡皮疙瘩狂起。

韩国人写的战史里就提过,吹哨子和军号,可以压制打击士气,振作我军。麦克阿瑟下台,后来居上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也在他的回忆录里说,军号呢,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她仿佛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她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

美军畏惧我们的军号声,这点十分还原


8. 原型

冲到离敌人不到10米的地方爆炸,叫他们啥?冻死的人,叫他们啥......其实是有原型的,就拿前者来说,10月25日,有一位中国四十军的战士叫石宝山,怀抱爆破筒,冲到南朝鲜士兵的跟前爆炸,也许啊,这是朝鲜战争中第一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志愿军士兵。

云山战役,也有这样的原型。

为了阻拦坦克上的重机枪对志愿军的扫射,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先头班班长赵子林,从与美军坦克对射的友邻部队弄到一根爆破筒,向坦克爬去......赵子林出其不意地在坦克正面站了起来,当坦克开到眼前时,他拉开了爆破筒的导火线。

甚至九连三营长谈子为本人都有原型。

我猜出自这里,第四十军一二零师三五九团三营六班战斗组长,张凤山。在袭击美第二十四师十九团过程中,追击四个狂逃的美军士兵,此时他的体力已完全透支,因为他已经整整三天没有吃过一顿饭了。在于美军的搏斗中,张凤山开枪击倒了一个,但其他三个美国兵已经抱住了他。接下来的殊死搏斗中,张凤山用嘴,咬住了美国兵的手,却被反咬。张凤山忍住疼痛,捡起枪支,击毙对方。

以一敌多,我看谈子为搏斗时,就想起来张凤山,此后,谈子为吃着美军的口粮,探出头查看门外,眼睛通红,是杀气,是原始的饥饿终被满足,也是愤怒。

像这样的案例在朝鲜战争中还有很多。



9. 诗意之一,家国

电影开场,伍千里归家,很美,山清水秀,秋叶斑斓。

伍千里一叶轻舟,伍万里在秋林小道上奔跑,渔村平静安宁。

都是在写和平。

没有一开始的和平对比,就感受不到此后战争对我国人民生活的破坏。

边境人民被美空军投放的炸弹炸飞,村落成尘土,其状惨烈。

这一前一后的对比,是保家卫国的注脚。

看到了家是什么样,和平什么样,才有了卫国的决心。

回家与为国出征,加起来就是家国。


10. 中秋

伍千里接到第九兵团集结命令,要走了。

一个远景铺开。

渔火点点,渔村在夜色中寂寥,远处确是一轮圆月。

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月亮那么大而圆,我觉得应该是中秋。

我查了下,1950年9月26日是中秋节,跟故事后面的时间线接的上。

中秋团团圆圆,但咱们的志愿军得背井离乡重回战场了。

归家片段里,没有一个人提到中秋,团圆。

全靠观众自己悟,这种“藏”,让人发现了就很心酸。


11. 诗意之二,长城

长城,诗意的表达。

伍万里正气地要跳车呢。结果看到长城,众人也都被震慑了,震慑的是什么?是波澜壮阔的气势,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钢铁意志,是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还是想到了长城之东正好通往鸭绿江,还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还有一条,万里长城,伍万里,此行万里路啊。


12. 护送电台

第九兵团护送电台有一定史实基础,艺术加工了。

志愿军入朝两天时,彭德怀亲身跑到侦察兵前头,为我军寻找战场,差点被南朝鲜军队捉了。此时的彭德怀十分焦虑,一来不清楚任何战况,二来联系不上金日成,在路上,装电台的卡车还跑丢了。彭德怀把心一横,先找到金日成再说,当俩人终于于大榆洞会面,就研究起战况。然而,电台车还没来,彭德怀焦躁得很,表示“****,两手空空又聋又哑我怎么打仗”。



13. 教员抽烟

教员一根接一根地抽,且从来不用打火机,只用火柴,而且喜欢拿烟头接火。

唐国强神还原。


14. 七连的精神

余从戎跟炮营干上了,讲到七连的伤亡,炮营挖苦,七连牛逼啊,伤亡那么大。

之后在火车上才展开,七连是为什么那么大的伤亡,在陈官庄战役里,七连用自己的大伤亡,预防了我军的小伤亡。

伍千里用小红本本记录的,伍佰里,牺牲于陈官庄。

也就是这一次大伤亡里英勇赴死的。

雷公为什么要把标识弹送到史密斯派来的增援美军那边去?

这是七连的整体精神,雷公知道自己这么干,才能避免空军见到标识弹进而投弹,对我军造成大面积伤亡。

牺牲小我,保全部队。

“你懂七连吗?”
“不懂。”
“你知道七连多少次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抱着战友残缺的躯体,看着那支离破碎的连旗,那些个千军万马在喊胜利在喊万岁,七连呢?七连没有胜利。他们只是包好战友的伤口,然后对自己说我活下来了,然后我还得打下去。你懂当兵的这份尊严吗?”
“不懂。”
“七连就是个人。就站在这儿!它比那房子还高,比那树还高。它伤痕累累,它从来就不倒。所以他是钢铁的意志钢铁汉。”

是七连魂。



15. 山东

小山,山东沂蒙山顾家村人。

雷爹,山东人,因为他也唱起了沂蒙山小调。

我看网上有资料说26军是由山东军区所属的鲁中军区部分部队发展改编而来;27军是以由胶东区党委军事部改建成的山东纵队第3军区改编而来。

资料也显示,山东省籍贯烈士位居第二,19766人,占比整个朝鲜战争的10.8%。

小山和雷爹之死,尊重了史实。


16. 火柴

辑安车站,给独臂站长点烟,顺便顺走了一盒火柴,没台词,行为表示的。

我没想到总攻时用上了,伍千里用那盒火柴,点燃了炸药包。

真没有废戏。



17. 黑人兵

当我看到新兴里总攻有黑人兵的时候,我差点笑出来。

陆战一师第七团就有一个黑人营,这个营队清一色是黑人士兵。

想到一个笑话,史料曾记载,中国士兵没有见过黑人,大多为农民出身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颜色的人。当我军偷袭,发现睡袋里都是清一色的黑色脑袋时,当中有人大叫,"鬼!有鬼!"我军掉头往回跑。当然,后面我军再次攻击,拿下来此高地。

能用到黑人演员,这就是电影细节。


18. 麦克阿瑟一开始仰拍,圣诞树下俯拍。

麦克阿瑟太狂傲了,因为仁川登陆,让他产生错觉,认为自己的策略没有问题,实际上,仁川登陆是一次侥幸成功的军事行动。当他登岸时,是仰拍的手法,体现这个总司令员的目中无人,在他看来,中国怎么会出兵呢,那不过是一些农民,因而有了圣诞节攻势,他告诉媒体,圣诞节前肯定结束战斗。如果你仔细看,在日本东京司令部,麦克阿瑟桌上的台历还是24-25号,由此可见他有多轻视我军,即使沃克和史密斯都给出了质疑的反应:你确定要这么做?好像不对。要知道当时云山一战,已经陆续有情报表示中国志愿军参战了。史密斯最鄙夷的,还是他的军事盲区,这个战功赫赫的人,已经陷入自我陶醉之中,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长津湖战役结束,却用一个俯拍的镜头体现麦克阿瑟的萧瑟和落寞,对比强烈。


19. 伍千里的花名册

雷公死后,伍千里翻开了他的的七连花名册。

你知道吗,雷公,是那一页最后一个人,牺牲在了长津湖战役里。

现在也要画上红框了。

花名册上的七连战士,都各自牺牲在不同的战场上。

有陈官庄战役、上海战役、孟良崮战役。

紧挨着百里千里的,叫连里连根,看名字,好像也是一对兄弟。

雷公上面有个牧保才,有一圈淡红色的框。

我猜可能是之前伍千里以为他战死,之后再重逢,所以擦除了红框。


20. 宋时轮鼓舞士气后方的红色横幅

一定要解放台湾!

扒了一下预告片,还一条写的是:打到台湾去,解放全中国!

泪目。


21.鱼鹰哨

伍千里归家,一排鱼鹰过去,伍千里拿出哨子吹了几声。

奇怪的是,他爸脖子上有(字幕写的好像是叫伍十里?),伍万里也有。

这也许是一个家的符号。

带着家的符号上战场,它既是战场上冲锋的号角,也代表了对家的怀念。

还是家与国的关系。

你再看伍万里汇报,第六百七十七名战士,伍万里。

谈子为丢了一句:个十百千万。

突兀吗?不,谈子为是在说,个十百千万,都是我们百姓,我们的战士组成的家国。



想到什么再补充。



----更新-----------


算了,我就不补充了,评论里可太有意思了,大家还能发现细节,我直接在评论里挂出来吧。


22。补充个雷爹回答里说的被删减的戏吧,我在特辑里给扒到了。

主要就看到雷公的台词是:

一个不会打枪的闷蛋上战场,那得....

你这个连长怎么当的,上战场得连累多少人啊,小皮带抽打余从戎。

不知道啊,乱猜。

遭遇战结束后的清晨,雷公得知伍万里前夜跑到千里那边去了,还干了几件蠢事,比如在战场上瞎跑,千里让他开枪时他还没有开枪,雷公暴怒,这是算账来了。

余从戎估计是来搞笑了,替万里说好话,毕竟也看到他空爆了不是?雷公不领情啊,小皮带抽地啪啪响。

再就是骂千里,护犊。

接后面俩兄弟对谈,千里让万里写检查的戏。

应该是这样。


user avatar   hai-xiang-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段奕宏在一个小屋里,一番搏斗杀了两个美国兵,探出头看战况时,眼观六路,但嘴里一直在嚼。

镜头没交代嚼的是什么,但大家知道他在吃美国兵的军粮(肉罐头饼干巧克力之类)

我觉得这里特别到位,在漫天炮火中,我刚获得了片刻的休息(一分钟?),还饿着肚子很久了,

这场战斗还要多久我不知道,仗我依然要积极的打(探出头来观察情况),但东西我现在也肯定要吃进肚子,做也做个饱死鬼,看看你们美国佬吃的东西到底是啥味儿的。。。



因为看之前有心理准备,也知道啃土豆、冰雕连的片段,这些高光镜头都没有给我很大冲击。反而是这个战斗间隔嚼东西的片段特别打动我——这个没有特别强调的桥段,却这么真实的展现出志愿军条件的艰苦:生死顷刻,边拼命边吃东西,真的太苦了,太苦了

导演演员真的用心了!!


user avatar   tang-jian-93-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场战斗。可以说,国内影视作品尚未有过这样成功的战斗场景展示,本文将分12个场景来尝试进行解析。

其实,从解放战争后期开始,共军就没有遇到过“无法突破敌方防线”的问题了。无论是石家庄、济南、锦州这样的重兵驻守的坚城,还是双堆集、碾庄这样重兵集团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甚至朝鲜战场上美韩军长期准备,并有强大支援火力的阵地,共军在一定时间准备后,都能在仅依靠有效步、炮协同战术和近迫作业的前提下达成突破,而且是一波打崩。

要知道,这些坚城、工事里驻扎的可是步兵武器半美械化的蒋军、美韩军,火力很强。

反观基本同等装备条件的二战日军陆军,即便在其力量鼎盛的时期,在突破敌方防线方面也遭遇了很大困难,其面对战斗力弱鸡的美菲军、英印军驻守的驻垒地域,也只能以包围消耗进行逼降,不能干脆利落的突破对方阵地。

而在朝鲜战场上,美韩军在前三次战役中面对志愿军进攻时根本守不住阵地,被打崩的速度比蒋军还快,直到第四次战役的砥平里才找到了守住阵地的方法,恢复了一点信心。

其中的秘密,就是我军步兵高效的班组突破能力。

电影中,男主为支援被困的友军,决定用一个加强班的兵力打一下美军,投入战斗的兵力除1个步兵班外,加强了三个老练的冲锋枪手、一个精确射手兼轻机枪手,一个迫击炮组(最后还补进来一个四字弟弟神投手),计划从侧翼突破美军的战线,算是一个班组突破的经典场景。

首先,利用暗夜和敌人注意力集中在消灭友军上,分成两个攻击组隐蔽接近敌人,秘密进入进攻出发阵地,这一段表现得不多,但攻击组到位后,编导安排其用手电筒光作为信号,隐蔽通知担任火力掩护的机枪手,这一秒钟就让我很惊艳了,这同时也体现了我军缺乏步话机等通讯器材,战场联络只能在目视范围内进行,给后面的一个重要情节也留下了伏笔。

进攻开始,迫击炮组开始发威,精确的敲掉了敌军两个火力点,再加上玄幻的炸药包,瞬间打懵了对手。对于步兵来说,迫击炮和重机枪是能得到最直接的火力支援,也是步兵突破和防御的最好依靠,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组织暴风突击队时,前期原本计划使用37毫米步兵炮直射支援,但几场战斗后迅速改为用50毫米迫击炮伴随支援。

借助迫击炮和炸药包产生的烟雾和弹片掩护,接近到手榴弹投掷距离的两个攻击小组迅速投出手榴弹发起进攻。

在剧情中,防御一方的美军步兵基本使用M1加兰德步枪,冲锋枪比例很少。因此近距离交火中很快就吃了大亏,被志愿军一方七八支斯登打得伤亡惨重。在战后前期,冲锋枪仍然是近战的法宝,即便是斯登这种高故障率的应急产品也能在近战中压倒半自动步枪,假如志愿军当时已经换装了射速更高的波波沙,效果会更好。

美军当时过度重视中远距离火力。二战中在欧洲战场上也确实依靠相对密集、准确的步枪火力的压制了以机枪为火力核心的德军步兵,但在朝鲜战争中这一套就不太灵光了,特别是在防御战中面对志愿军的冲锋枪手突破,屡屡吃瘪。

同时期,苏军还组建了12人全冲锋枪的自动枪班,专门用于城市、阵地内清剿战斗,如果苏美双方在柏林打起来,美军大概率也要被打个灰头土脸。

机枪手操作一挺日制99式轻机枪。

进攻顺利的阶段,机枪火力一直保持沉默,在美军自己稳住阵脚,形成防线阻碍了志愿军突破时,突然发难,在美军战线侧翼开火。只用两个长点射,就杀伤了防御的美军大约一个班。这个场景远、近交替,可看性很强。不像某些神剧动不动把轻机枪当冲锋枪用,首先是不符合军事常识,对影视作品来说也削弱了层次感和可看性。

美军遭到打击后也并不慌乱,指挥员的第一反应是要找出志愿军迫击炮阵地,而这时志愿军缺乏通讯器材的劣势暴露出来了,迫击炮组为了能够直接支援战斗,在没有实时语音通话器材时,只能冒险将阵地设置在暴露的斜面上,很快遭到美军直射无后坐力炮火力的打击,全部伤亡。

除了破甲弹之外,M18无后坐力炮还配备了杀伤榴弹、燃烧烟雾弹和榴霰弹,看志愿军迫击炮组伤亡情况,应该是挨了一发杀伤榴弹。

志愿军机枪手发现对方火力点后,立即转换阵地,试图压制对方,但双方火力差距太大——美军机枪手使用的是一挺M1919通用机枪,很快压制了志愿军机枪火力。

在现实中,M1919A6和99式轻机枪的理论射速都是400—500发/分钟左右,但因为有三脚架、用弹链供弹,比两脚架、用20-30发弹匣供弹,需要不停换弹匣的的ZB26射速快了不止一倍,对射中志愿军机枪手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另外在雷公组织的阻击战和诱伏战斗中再补充两个或许会被很多人漏掉的细节:

42秒的照明弹,为何志愿军在36秒时进攻?这时候我军还能借助最后几秒较弱的光线看清敌群位置,准确投出手榴弹,而敌军挨打后却没有照明来找到我军位置;

为何手榴弹上都包了布?包了棉布或棉花的手榴弹,落在敌人身边声音也会较小,敌人有很大几率无法做出卧倒等反应;

阻击战最后阶段密集冲锋?野生军迷一看到密集冲锋就要跳起来骂人海战术。实际上九兵团的战术传统就比较倾向于密集冲锋,在国内战争中因为对手火力还不够强,所以也算有效,但朝鲜战争中第二次战役就吃了大亏。在电影场景中,对方失去了指挥、火力被压制、部队被打散,这时候不能让对方撤回山下重组,该莽一波的时候就要莽一波,迅速冲上去拼刺刀解决战斗。所以也算是正确的战术选择。

朝鲜战场上中、美、韩军装备自动武器的比例都很大,但仍然发生了很多次激烈的白刃战,特别是战争后期韩军,虽然上层面对中国军队普遍比较腿软,但下层士兵打起来还是很敢拼刺刀,能够和志愿军反复拉锯,不可小觑。

这里插一句:韩军后期战斗力成长很快,有美军提供装备和后勤,数量增长很快,在战线上数量也很快超过了美军,相反我们这边的朝鲜人民军,装备既不如韩军、内部官兵又不平等、指挥水平差喜欢蛮干、旧军队作风严重,战斗力一直在低水平上打转转,没有起到韩军同等的作用。

先这样。讨论人多的话再更。


user avatar   chuo-da-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讨厌的顺溜狙击步枪了…有不少拐把子轻机枪。


这个武器细节得赞一个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看完电影《长津湖》内心十分激动,真的很难平静,感觉一定要写点什么。

我的祖辈曾经是一名抗美援朝战士。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他就和伍万里一模一样的年纪,少不更事,一腔热血。

1950年还剩下最后几天,51年的元旦就要到来了。

在四川偏南的一个小村子里,正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刚刚解放一周年,农民们分了地,打下了粮食,黄澄澄的粮食,堆满了阁楼。真没有想过有这么多,以至于事先准备的木桶根本不够装,赶紧多编点箩筐,一层一层摞起来,这是一座山,幸福生活这就开了头。

我家的祖辈,这个时候,还是个长着青虚虚胡子的毛头小伙子,背着手,乐呵呵,每天要上阁楼看看,这些属于自己的粮食。

他是个孤儿,五岁多的时候,父母接连因病离世,没有人照料。

正好有个同族的堂伯公,船老大,膝下无子,收养了他,还送他到私塾识字打算盘,以后可以跟着跑船做生意。

好日子过了6年,没想到堂伯公在外码头和人起纠纷,被人一刀捅死,拉回来的是一副棺椁。

伯娘再嫁,他又成了孤儿。

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没人要了。

从此自己一个人生活,到地主家打短工,帮着种粮食收割粮食,农闲时节就自己挑着担子去城里卖茶叶,再进点针头线脑回来卖。

一直到49年底,解放军来了,贫苦人翻身了,他是阶级成分好的不能再好的哪种,贫雇农。

给他分了地主家的一间厢房,3亩地,2条棉被,一口铁锅。

50年的12月份,第九兵团正在长津湖地区和美国鬼子作战。冰天雪地,缺衣少食,咬一口冰土豆,牙都给蹦出来。他们握紧步枪,静静地埋伏在雪地里,而当时的室外温度在零下40°。

四川农村,对于新历新年没什么概念,这个冬天正在出工修水渠,准备来年的春忙。

县武装部的同志来了,带来了一个紧急命令,动员青壮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去打美国人,保家卫国。

农委会的人说:“大家都考虑考虑。我们虽然分了地,过上了好日子,可是美国鬼子不同意,要破坏我们的革命成果,他们打进来了,我们还得回去过苦日子。”

这是很为难的事情。自己有房子了,有地了,有自己吃不完的粮食,甚至有家当和棉被。凭着自己的头脑和能力,年轻吃得苦,将来的生活一定会很好。

但是,这样的生活是不是靠得住?他年轻的人生充满了波折,沧桑的遭遇早已超出了许多人。

拥有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来的?没有解放军打倒地主,推翻旧社会,哪来的房子?哪来的粮食?

如果自己这样的孤人都不去,那么谁还愿意去?

保卫胜利果实,打败美帝国主义。下决心舍弃一切,要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拼尽全力。

所以当我看到电影里的长城时,我愣住了。

巍峨壮丽,江山如画。

长城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是抵御外敌的坚强战线,是共和国卫士的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我们的长城。

那一瞬间,不由得热泪盈眶。

我的祖辈,一个乡下的农民,从出生到成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长这么大,只拿过毛笔和锄头,看见过步枪,但是从来没有伤害过任何人,永远是一副憨厚的微笑,对待残酷现实的可以默默忍受。

苦日子过多久都可以忍耐,但是一旦有了希望,就再也放不下了。

一个土农民终于决定放下了锄头,和五千里、伍万里一样,坐着闷罐火车,一路北上,跨过鸭绿江,拿起步枪迫击炮,要和最强大的敌人来个你死我活的斗争。

说到迫击炮手。

电影《长津湖》里面的雷爹是一个迫击炮手,这真是太贴合现实了,因为我的祖辈当年也有一个这样的班长,他就像伍万里一样一当兵就被枪炮班长看中,因为能写几个字打得一手好算盘,会打算盘,就会计算弹道,懂得抛物线原理。

我家的祖辈在老班长的指导下,学得一手好技术,找准位置专打敌人的机枪阵地。

老班长是他的入党介绍人,是他的好师傅,随时随地三米以内跟着,不能有半点闪失。

一直到有一次过封锁线。

那一次要提前埋伏,凌晨发起攻击。到达预定埋伏地点需要经过一个敌人的封锁沟。

封锁沟是美军想出的一个办法。在主峰阵地前沿草木繁盛容易隐蔽之处构筑一个贯深战壕,用侧翼机枪无规律射击,封锁战壕,防止我军趁夜潜伏进来。

那个时候,敌人虽说是有两挺机枪,但是因为值夜班很累,实际上只有一挺机枪值班,正副机枪手轮流射击。这就可以算敌人的换弹夹间隙,利用这个间歇时间突进。

前期侦察兵已经基本摸清了状况,行动开始后,就出现了意外。前面的突进很正常,敌人也没有发现什么。没想到,就在老班长通过战壕的时候,敌人突然发射了一发迫击炮弹,正好打中老班长,一下子就将老班长撕碎了。

有些朋友看国产电视剧看多了,对于武器的威力常常缺乏正确认识,看着迫击炮弹不大,以为没什么威力。电视剧里,迫击炮弹也就是掀起不大的尘土,躲一下就没事了。而实际上,我的祖辈眼睁睁看着老班长一下子人就没了。这个人没了到什么程度?就在旁边一颗小松树上有一块皮,一绺布条。

他内心无比悲痛,自己在部队最熟悉最尊敬的人被敌人杀死,什么都没有留下。内心的愤怒达到顶点,一点要消灭敌人,为老班长报仇。这就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不胜利绝不罢休。不打倒美帝国主义,绝不回家。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长津湖》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历史,剧中有多处迫击炮射击的镜头,里面表现的炮弹威力相当写实,是我看见过最真实的战斗场景。

这个国庆节,值得一看。


user avatar   da-shi-9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津湖》总结:

1、不要以大决战三部曲的水平要求,那个是国家工程,没有可比性。

2、我认为属于推荐观看级别,近年国产战争电影最强,其他片的雷点它基本都克服了。

3、结尾部分建议放低期待,传说春节档有续集,如有则较合理,如没有则只能表示遗憾。

4、对我党我军之精神表现淋漓尽致,同志情、战友情、兄弟情的交融十分饱满,从愣头青到好战士的成长真实可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革命作风跃然纸上。有指导员,且并非空壳!

5、战术上能体现出我军是利用聪明灵活的战法而非数量战胜敌人的,也体现出了敌人强大的战斗意志。令网友诟病的人海场面还是有,但仅集中在某一部分,且考虑到这样确实容易拍摄,也更显得场面壮观,可以原谅。

6、具体技术细节也能体现出我国电影事业与好莱坞的差距是无数细节的量的差距所形成的成品质的差距。本片有突破,也有细节的问题,主要是在配乐、剪辑、特效细节、剧情节奏等老大难问题,以及三个导演欠缺磨合的问题上。但瑕不掩瑜,本片在精神上的突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7、易洋千玺发挥喜人,如此发展和锻炼下去,这名演员前途无量。

8、别看我说话了,快去买票进电影院亲眼看全片吧,别光听人瞎逼逼。


user avatar   lixk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麦克阿瑟日常耍宝,美军前线将领脑子清醒得可怕,

充分运用美国的科技优势,信息优势,制空权优势,重火力优势,重装甲优势,后勤补给优势,和中国军人打了一场“绝对不公平”的战争,

直到今日,美国的命脉也是掌握在5家军工企业手中:

1.洛克希德.马丁,世界军工排名第一,占领全球军工40%的市场,代表作:F22,F35,C130,大力神火箭,

2.波音,世界军工排名第二,世界第一大飞机制造商,世界第二航空航天防务商,代表作:F15,阿帕奇直升机,

3.诺斯罗普.格鲁曼,世界军工排名第三,代表作:B2轰炸机,F18大黄蜂,尼米兹级航母,核潜艇,

4.雷神,世界军工排名第四,提供飞机雷达,空对空导弹,巡航导弹,

5.通用,世界军工排名第五,提供坦克,装甲车,战车,自行火炮,代表作:弗吉尼亚级核潜艇,F16,


艾森豪威尔说美国要警惕“军工复合体”,他在放P,

996说美国不该把钱投入中东,应该用来发展经济,他也在放P,

美国人凭什么挂着涩情壁纸,喝着可乐,吃着巧克力,啃着感恩火鸡,放着圣诞歌,开着轰炸机炸人玩?

中国人凭什么在零下40度的雪里埋伏,吃着比石头还硬的土豆,被坦克轰,被机枪扫,被飞机炸?

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他们什么都不缺,却要欺负一个穷国?


日本为什么《广场协议》说签就签,“失去的三十年”不心疼吗?

韩国如此桀骜不驯,为什么在美军基地乖得像个宝宝?

法国为什么高管被抓了,订单被抢了,吃了哑巴亏也要忍?

假如有一天我们再和美军相遇,靠什么赢?

靠e租宝?靠美丽贷?靠酱香科技?靠蚂蚁金服?靠恒大商票?还是靠爽子1亿6千万的片酬?


70年后,美国自废武功,自己走进了金融的泥潭,放弃了作为一个工业国的骄傲,现在连B2轰炸机都复制不出来了,

“政治正确”削弱了美国,“普世价值”欺骗了美国,“人类灯塔”拖累了美国,

不敢在海外驻军的美国,失去了牙齿,成了世界的笑话,不谈军事,妄谈经济就是舍本逐末,

美国先进是因为它军事第一,美国落后是因为它相信了什么狗P金融治国,

美国最后的底气是他5大军工巨头,

简单地说,一旦美国军事实力沦为第二,它就彻底完蛋了,


还提供了MAGA的一些思路:

1.把华尔街之狼,金融界大鳄全部挂在路灯上,没用的东西,吸食民脂民膏,还偷税漏税,

2.大清洗两党,总统必须有军队服役经历,减少演员从政机会,如果连自己都舍不得牺牲,怎么带领美国人民,

3.政治正确赶紧滚蛋,愿意为美国流血的才叫美国人,美国不是S坑,不是收容所,

4.复兴军工复合体,科技第一,军工第一,最先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必须由美国制造,

5.重整工业,尤其是高端工业链必须由美国控制,

可无论怎么脑洞,70年前,那个无敌的美国,再也回不去了,

美国,生于军工,死于金融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帝的轰炸机。

看得我是目瞪口呆。

这还只是七十年前,没有精确制导武器,没有隐形技术,就已经这么恐怖了。

我不由得想到:

飞机换成B2。

底下的目标是某个贩毒村子。

在某个早晨,B2在距离村子数公里外的地方以2发一轮的频率投放JDAM,都是加装了钻地战斗部的。

一共投放了8轮,村子瞬间消失,连同地底下的加工厂。

在数公里外集结的特警们,看到村子成了人间地狱,原本的抓捕行动成了救援行动……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部电影把三个导演的风格发挥到极致,又没有破坏电影的整体性。

影片第一部分文戏段落绝对是陈凯歌风格,也是全片电影语言最精彩的部分,这里面开头吴京磕头戏,易祥千玺火车斗气,火车站等待棉服,敌人轰炸车站,这三个段落是电影语言绝对精彩,这是林超贤和徐克打死都拍不出来的范,大师级镜头也都出自这部分。

进入朝鲜战场后中南海部分,彭德怀部分,宋时伦部分也都是陈凯歌的风格,这里即有电影画面语言,也有演员调度,这部分也是徐克、林超贤拍不出来的。

第二部分的遭遇战斗戏,就是林超贤战争团队拍出来的,水准明显高于第三部分长津湖决战戏。

这部分林超贤每个镜头分镜,都是一流水准,战争气氛绝对飞起,林超贤最擅长这种小规模部队战斗戏,他的团队也绝对是国内最好的。

第三部分决战戏是徐克的拍摄手法,美军支线戏,和结尾胡军牺牲那场戏,没有人能比徐克拍的更好,这种群戏,同时把男人间的情感无限放大,让战争和男人之间的情谊用电影语言表达出来。

这部分战争戏,徐克水平明显不如林超贤,这部分战争戏里,徐克的战争戏语言已经明显被林超贤超过了。

第三部分里的群戏,完全就是男人间的友谊,既男人又不过火,也没有传统战争戏里装腔做调你。

美军支线拍的很香港也很美国,国外演员调度的很好,也看出来徐克对于美国复杂的情感,毕竟那是他曾经想要去奋斗的高度。

整部电影,开头陈凯歌的文戏支撑起了全片的魂,中国人该有的精神,该有的情感。

这些年很多电影编剧导演不学好,专门学好莱坞表现士兵人性那点技巧。枳生淮南为橘,美国能用,别国一用就夹生。

对于美国来说,战争和本土没关系,没有正义性,所以就拼命表现人性。

对于中国来讲,战争是国家民族站起来的必要手段,如果讲人性,那么就是否定新中国成立的合法性。

而长津湖用兄弟间的情感,带起来了整片的节奏,而这部分情感,又是香港人无法理解的。必须由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导演支撑。战争戏是手段,情感主线是灵魂,陈凯歌无疑支撑起来了灵魂。

当易祥千玺拉开火车门那一刻的镜头语言,绝对是近年来国内一流水准,一个镜头把个人家国的境界结合到一起,也把全片升华到新的高度,绝对灵魂。

兄弟情这一块,徐克的手法绝对中国最好的的导演之一,家国男人兄弟,在徐克电影里从不缺乏,也从不流于俗套,雪地山谷等待戏,结尾雷爹戏,这个剧本,放在一般导演拍,绝对会俗套,但是这部分就把男人戏拍好了,承接了陈凯歌的文戏部分,并且把情感继续升华。结尾时的集体冲锋,徐氏风格就是那么明显,一个仰拍,就把志愿军的集体冲锋烘托的高大上。

第二部分战争戏这块,林超贤的范绝对没得说,从开始的火车遇袭,到河道遇袭,再到支援兄弟部队,林氏战争语言绝对高于徐克和陈凯歌,这部分的镜头,是全片水准最高,也可说是目前国内战争电影水准的最高峰。尤其狙击美国小分队那场戏,这个冲锋号镜头绝对是大师级水准,也是目前国内冲锋号拍摄最佳,没有之一。

不过林超贤一项特点就是文戏弱,这一部分的情感文戏一如将往的弱,如果一直拍下去,可能文戏就会烂尾。还好后面徐克接住了。

美军部分的镜头语言表达的我不满意,每当有音乐出场都是史诗音乐烘托,这部分应该是紧张阴郁的音乐,才能烘托出对立的气氛,每当美军出场,奇怪的史诗音乐就出现,把明显的对立变成一场奇怪的对决。

杨根思部分绝对是陈凯歌的手笔,奇奇怪怪,和两部分战争戏明显不搭,估计是陈凯歌手痒也想试试战争戏,但是这部分明显看出来陈凯歌战争戏水准真的一般,一样的团队却没有拍出林和徐的水准。

关于很多人纠结的集体冲锋,大家要明白,战术是要搭配的,没有绝对。

有些大号在那叭叭的说没有三三制在全军推广的记录,我想说你放pi,三三制什么时候用,是有要求的,比如阵地争夺战初期,美军防守 ,这时候是用三三制的,面对绝对火力优势的时候,还集体冲锋那就是找死。

根据美军回忆录,志愿军攻打阵地时,会用三三制来到美军机枪射程之外,用迫击炮干掉机枪后突进到步枪射程外,用机枪压制阵地内的美军,然后在进攻。

志愿军就是三三制的组成的潮水式不间歇进攻打垮美军阵地,当进攻到后期,美军没法组织有效防守时,就使用饱和集体冲锋,一股脑冲进阵地。

战术是要搭配的,结尾的集体冲锋,就是因为不是进攻阵地,是要突袭敌人,必须是饱和冲锋,一股脑击败敌人,这种夜间突袭用三三制,稀稀拉拉的火力,敌人反应组织起来防守阵地,志愿军要牺牲多少战士。

这群死读书的人,只会看着书本指点江山,一堆战术被他们用的比脑血栓的老人还呆板。

长津湖目前是战争电影最佳,也使用了中国该有的电影语言去讲故事,值此一票。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B站近期大量购买优秀正版电影、纪录片? 
  如何评价豆瓣用户捧抬《红海行动》同时贬低《战狼 2》的行为? 
  让人感叹「这两部片子中的 XX 和 XX 居然是同一个人演的」可不可以作为演员演技出色的评判依据之一? 
  《怦然心动》这部电影怎么样? 
  如何评价电影《电锯惊魂 9:漩涡》? 
  如何看待《地球最后的夜晚》首映后被观众批评的口碑风波? 
  编剧/作者如何塑造出比自己聪明的角色? 
  小说或影视剧里有哪些神预言现在真的实现了? 
  拍短片遇上无赖地头蛇怎么办? 
  电影《海市蜃楼》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近期美股屡次高开低走,呈阴走势?
下一个讨论
为何同样战败,日本就比德国的名声坏,而且意大利这个轴心国咋就没人搭理呢?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