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公司重新定义高价低配
优秀的公司重新定义“同样”
伟大的公司重新定义骂上天
其实我不认为小米Civi“高价低配”,只是部分线上参数党这么认为。
米粉或者参数党喷小米Civi的也有,也不能说无声无息。
知乎这边小米负面评价确实少一些,B站那边小米的声誉本就因为MIUI坠落不少,Civi一出配合卢伟冰的言论更是雪上加霜。
小白测评、科技美学等头部数码UP主基本都做了小米Civi的视频,评论区大家可以看看,点赞靠前的评论说好话的不多。
关于小米Civi这台手机,之前写了个3000字的长回答,该说的都说了。
这里我再强调一遍跟题目相关的部分吧:
nova 9系列发布时我曾说过:骁龙778+轻薄+曲面屏是一套优秀的组合
现在换了小米Civi,我依然会这么说。
lpddr4x也好,UFS2.2也罢,对实际体验的影响都比较有限。
Civi系列真正的问题在于,小米是否愿意抛弃过往的营销方式、是否愿意向渠道让利
如果说Civi系列整体产品力没有大问题,那么我认为营销、品牌形象、渠道体系建设等非产品层面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在营销宣传层面,我曾多次批评过小米坚持“良心”、“厚道”、“性价比”的说法是路径依赖。
CC系列发布后,以及后续数字系列冲击高端,小米这方面的宣传已经有所减少。
但是CC9系列市场表现不佳沉寂近两年,以及后续红米的独立,部分高管在这方面是变本加厉。
近两年,卢伟冰一次又一次对线下机开炮,甚至上升到“价值观”层面,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说实话,在业内打拼多年的高管哪个不是人精?有几个真傻?
这里面的门道,知乎数码圈都明白,他会不清楚?
卢伟冰在金立时我看过一些媒体采访,当时他曾就线上模式的局限侃侃而谈。
所以说,线下渠道究竟是不是一无是处,卢本伟心里清楚的很。
无非是在其位,不得不摆出来一些姿态罢了。
说实话,卢伟冰的一系列表态,给人的印象是小米是打算放弃部分线下市场。
也不排除小米真的有类似打算,毕竟前两年小米承受了来自友商的巨大压力,国内市场份额一度跌到了个位数百分比。
适当减缓对线下市场的探索,集中精力稳固线上基本盘,对当时的小米而言也是合理的策略。
后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市场环境骤变,小米获得了巨大的空间,重新尝试拓展线下也很正常。
但不论原因如何,反复横跳的营销策略必然导致一定的恶果:
一边是卢伟冰对线下机口诛笔伐,另一边是Civi系列主攻线下市场,这是不是有点精神分裂?
一边是数字系列努力冲击高端,另一边是雷总微博直言“七五折的Reno 6 Pro”,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适当淡化“良心”、“厚道”、“性价比”等宣传,努力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才是正路。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也很正常。
事实上,nova 9发布时我曾写了回答,当时我评论区就有不少反对和嘲讽的声音。
更进一步说,荣耀50发布时,知乎某些人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
如果这些人看不上2500+价位的骁龙778,继续坚持对小米Civi口诛笔伐,倒也算是前后如一;
可现实是某几个人在谈论HOV时各种冷嘲热讽,到小米Civi时又成了“参数不是重点”、“小米玩明白女性手机”甚至“拨乱反正”,只能说未免难看了点……
因为有这么一群送外卖的女人。
不想看图的国男们,可以看看文字,看看中国新时代女性是如何理直气壮“送外卖”的,省得以后被骗接盘。
今天我碰到了一件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和朋友(女)去中超买食物(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碰(未和她打招呼,她没认出来)到的那位来自西安的同学(跟波兰人谈恋爱,未婚先孕,正在备孕),她在中超里和老板娘夸夸其谈,说自己的波兰男朋友不关心他,说她怀孕如何痛苦。
这都无所谓,但是当她说"当我波兰男朋友这么冷漠对我,我都极其包容,因为我想着文化差异嘛,要是我谈了个国男,我的分分钟两耳光扇过去!”我很震惊,这凭什么,为什么穷得吊儿郎当的波兰人就可以无限被包容,中国男人就必须对她无限好,否则就是两耳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后来出了超市,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问我的朋友,她居然也认同那个姑娘的,她说"这不是双标,不是区别对待,这是文化差异,她男朋友是波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所以那样对她,情有可原。但是中国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对女生百般呵护,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一旦对女孩子冷漠了就应该被责罚。”
虽然她们这么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是一种双标,是一种侮辱。后来我见再讨论下去会很尴尬,就岔开话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凭什么对中国男人要求就必须这样那样,对波兰男友就可以无限包容?
作者PS:渣男送盘,老实人接盘,所以国男不能太老实。
大家对华为熟悉的更多的是终端,或者说手机,我们就聊聊手机。
今天为了回答另一个问题,刚好做了一张图,统计了御三家2015年-2020年Q4手机出货量的变化图:
2018年,华为制裁前最后一个完整年,在苹果新机发布的Q4,出货量做到了6000万台以上,相应的,苹果在iPhone6发布之后,Q4季度出货量首次跌破7000万台,之后,华为被制裁,销量快速下滑,苹果急速攀升。
2020年,华为季度出货量下滑到3000万台的时候,苹果季度出货量直接做到了9000万台,2021年Q4苹果单季度出货量如果突破一个亿,我是毫不意外的。
苹果的神话,乔布斯的神话,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赘述了。
在华为没有被制裁之前,是直接冲着破这个神话而去的。
在中国市场,华为其实已经突破了这个神话的,在2020年中的时候,5000-8000价位的高端机核心区段,华为已经超越了苹果。
华为之前,苹果就是高端机市场的天顶星,在华为之后,苹果又是这个市场的天顶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个过程中,苹果有什么大的变化么?
其实没有,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但有华为和没华为,苹果的市场地位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你说华为强吗?
华为每年千亿研发,在苹果之上,很多人对这个不服气,用各种理由来否定华为,说什么研发投入是数据做出来的,华为没有上市,公布的官方数据不可信。
我们都不需要去从专业角度驳斥这种言论。
就看市场表现,尤其是高端市场的表现,这个是实打实的。
市场之外,十年的时间,华为做出了海思麒麟,做出了鸿蒙,这两个过去被认为是中国科技企业无法突破的两座大山,华为突破了。
当然,海思麒麟已经被认可了,鸿蒙还处在争议中。
但我们仔细想想,如今对鸿蒙的各种批判,是不是和十年前对海思麒麟的各种批判如出一辙?
如果华为这一波没有被美国干死,给鸿蒙十年的成长时间,十年后鸿蒙会是什么态势?会不会比今天的海思麒麟差?
你说华为是不是真的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