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0 年 2 月 13 日发布的小米 10 系列售价 3999 元起,有什么亮点和不足? 第1页

     

user avatar   akira-akimoto-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我想聊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因为这可能我第一次用对待旗舰的挑剔眼光来对待小米,之前我的主要文章会偏向技术分析,但是单纯的技术分析是没有价值的,从厂商的技术线路中总结归纳出发展方向,线路图设计,布局规划到公司战略会显得更有价值一些。

发布会上有的,官方的资料看其他答主即可,我聊一些一般人看不到或者很少注意的地方。

技术方面

当然,还是按照惯例,先谈技术方面的内容,会尽量做到简单,但是没有其他人提到过。

SOC部分已经吹过了,高通发布会到小米发布会到各种媒体科普已经结结实实的走过了一遍,我再来科普这个意义很小

直接贴一个我之前的回答吧,技术内容比较硬但是内容不少。

这里着重提一下小米新的865平台的实际测试结果

先是大家都很在意的GPU烤鸡测试,测试软件是GFX Bench高压力离屏测试,结果已得到猴哥独家授权

855平台第一代手机小米9

测试项目整机平均功耗5w+到6w

这一代865平台的米10Pro

在输出提升25%的情况下,功耗反而降低了0.5w左右,没有任何一个测试的平均功耗超过了5w

其中GFX Bench 曼哈顿离屏3.1测试成绩86fps/4.6w平均

空载0.45w,得到865平台曼哈顿离屏3.1成绩86fps/4.15w

990 5G平台曼哈顿离屏3.1成绩76fps/4.3w

全部测试都有两次以上的验证。

990 5G性能在这个测试模块里实测性能和865差了12%,功耗高了4%,能效比差了17%

目前看865这台可能有点渣,性能输出不如高通工程机差了5%,可能是体质偏弱的芯片。

勉强可以接受,995还是追赶高通比较紧的。

CPU部分实测炮神软件A77中核 29.14/1.48w,990 5G是28.6/1.6w,没啥好比的,还是一样性能差一些功耗高一些,7nmEUV相对于7nm第二代DUV的优势本身就微乎其微

但是华为并不是靠处理器优势的,这个没什么苛责的,因为米10系列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并不只是小米一厢情愿的Mate30系列, 还有FindX2系列和Nex未来的新系列。


屏幕

三星E3基材新屏幕,和三星Note10同代基础体系,三星定制,和Reno3Pro那块水平几乎一致。

初期没有华星光电的屏幕。因为缺钱的问题,维信诺被华为半路薅走了只能重新选择合作伙伴。

这也是小米发展带来的必然问题,选择性价比路线所牺牲的就是溢价能力,没有溢价能力你就很难找到供应链去合作高风险高回报的新项目,高溢价可以填补风险,但是低溢价风险会被放大,必须求稳。

Pro版本永远三星屏幕,标准版后期会上华星光电的屏幕,本身华星光电属于国内二梯队屏幕厂商,屏幕均一性稍微差一点,小米自己做的出厂校色不一定对华星的屏幕有用,但是10Pro可以确保DeltaE和JNDS达到要求。目前测试仪器的大部分早期固件10Pro原色模式DeltaE在2以下。

华星的材料比E3发光效率低10%左右,和Mate30Pro那块的材料体系基本同代,但是均一性不如。M30Pro那块屏幕素质一般但是成本较高,主要还是瀑布的定制费用和良率问题。

实际校准后的米10Pro色域比E3材料的原生色域小一点,DCI-P3 99%,替换了原生RGB坐标。

三星屏幕出厂规格的白色点坐标精度是±0.01,小米出厂校色规格压到了±0.005

目前这个校色的问题是只有屏幕特定几个位置的颜色和亮度,因为探头位置基本固定。如果屏幕均一性非常好,那么校色效果会非常好,如果均一性差一点,可能产生其他不明异动。

华星光电的AMOLED素质还可以,同样是Diamond排列,而不是P排或者D排。华星为了绕过三星的专利做成了所谓pearl排列,但是卖出国肯定会被三星告死,毕竟把四边形排成四芒星也是一绝

“四芒星怎么能算钻石呢?” TCL理直气壮的说


另外关于米10,纠结什么国产屏幕没意义,国产屏幕能做到E2基材等效的水平,还是Pearl排列等效密度和三星Diamond一样,色准色域亮度峰值都是三星中端偏上外卖屏幕的水平,何必纠结是不是国产屏幕?

想要更好的屏幕上10Pro,原色屏色还原+三星Note10屏幕的E3基材本身就是顶尖水平,10的本身屏幕参数,就是华星的那块也是次旗舰级别的,因为国产所以哪怕参数一样你也不买这块屏幕,是不是有点恶心了,没让你做的差也拉一把国产供应链,别人做的好了还不贵,何必。


90hz刷新率,180hz触控刷新率,跟手性会比之前的产品要好很多,相对于大量60hz/60hz的屏幕绝对是碾压级别的,但是不如三星的120hz/240hz顶级货。

充电

这部分讲几个点

一个是电池,这次电池采用的是中置极耳+冲放分离,有效降低电池阻抗

电池阻抗降低就意味着发热减少,安全性提升,意味着全速时间可以更长,同时配合更新的充电算法可以做到更好的充电效果,30w前30分钟和华为40w一个充电容量是很正常很科学的,和所谓砍涓流毫无关系,跟涓流根本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一个是配套芯片,两个机器都是BQ25970电荷泵,无线充电的降压模组是LN8282

IC升级为IDT P9415,配合算法提升,30w无线充电的速度在有散热+电池中置极耳配合下超过一般的40w有线可以理解


摄影

米10我就不讲了,HMX @OIS +超广角+俩凑数

凑数的核心原因可能是节省额外相机模组/主板的设计成本,降低整机电磁兼容和射频设计的成本,新后壳的综合成本比两个凑数摄像头还要贵,理性选择只能塞俩摄像头了。

至于效果,手机所有的长焦镜头都是等效焦距,也就是CIS对角线除以全幅得到一个转换系数,再用物理焦距乘以转换系数得到等效焦距,手机的长焦镜头全都是这么等效来的。

HMX的主摄108MP,3X模式在底裁剪的情况下等效0.8μm 1200万像素长焦,显然成像素质打不过iphone

但是2X模式下等效0.8μm 2700万像素长焦,pixel bining后等效1.6μm 670万像素,完全可用

HMX本身就等效一个2-3X的镜头,在需要放大的场合的确不需要一个短的长焦头


米10Pro还是CC9Pro的高配模组

HMX OIS+8P

2x人像是2L 7

5x长焦(不切底3.7X) OV08A10

超广角IMX350

2x人像头在特殊的人像场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作为变焦接力也是很好的在全焦段维持了足够的有效像素,效果很不错。


散热和做工

做工细节仅次于1+7Pro Nex3 5g和iPhone 11 Pro Max

与Mate30Pro P30P同一水平

下面拆解信息来自唯颂科技XYZONE



简而言之,目前没有任何手机的被动散热部分超过小米10系列,没有一个。包括之前的游戏手机。

红魔拥有的主动散热部分不在讨论范围内。

结合前面865测试得到的极低功耗,推测这次小米10系列的游戏/高负载持续输出性能将会显著超越竞品。


附加硬件:

安卓体积最大的线性马达

前后双环境光传感器+频闪传感器

9个温控探头

无敌的双扬声器

这个是字面意义的无敌,在沉寂多年的火腿肠三下巴之后第一台上下对称大扬声器还专门经过了调教的对称双扬声器,测试视频来自zealer,

Zealer用仿人耳麦克风阵列模拟了这个双扬声器的效果,对手是iPhone 11 Pro Max,务必戴耳机。


软件部分


我来按照对旗舰的真正关注,讲一讲旗舰的差异化之处,或者说一个旗舰所应该有的实用性改进

实际上我也更关注这个功能,发布会的录播看下来,实际上我也就只记住了这些东西。


一个旗舰之所以为旗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把料堆上去了,而是实实在在的思考用户群体的痒点,并且在其他人能做到的硬件之上,通过其他组合与改进,创造一个个解决方案实体来帮助用户群体解决问题。比如华为近年来全家桶的成功,就和华为的软件交互提升关系巨大,从一碰传到华为投屏到各个屏幕上的共享,很好的打通了多设备之间的关系,值得所有国产厂商学习,这也是一个真正旗舰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都能堆料,但是我们不都能发现客户群体的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写一写这个部分



拍摄部分:

一键换天增加AI动态,用了图像语义分割,有可玩性,实用性一般

Mate20Pro引入的人像留色,小米一年半后终于补上了这个软件功能,有可玩性,实用性一般

6k超分辨率到8k的AI技术,有可玩性

身份证影印 :通过手机内置软件,直接简单拍照身份证合成A4纸可以打印的身份证正反面信息,绝对的生活好帮手,偏商务功能


文档阴影修正:拍文档时经常出现被手机的影子或者自己的手影子遮挡画面的情况,修正可以以人工智能的方式识别书中的影子部分进行智能对比度修正,让拍出来的书中没有影子,更加清晰,学生工作党的显著痛点。


AI修图,人工智能学习样张修图,小白帮手,比 固定滤镜效果要好一些,范围更广。

慢快门,视频平滑变焦:王家卫式/希区柯克式场景,这个我很喜欢,如果能做到发布会直播中的样子,我非常可以

电影模式:字面意义

拍屏防闪烁:

后置环境光传感器集成了防闪烁,支持1-500hz自动防止闪烁,就不在拍摄屏幕时出现各种水波纹的问题,比一般手机支持的50或60hz两档防闪烁效果好很多,显著解决了日常痛点。

智能亮度:

前后两个光线传感器,配合独立的人工智能学习算法,学习用户习惯和使用场景来预测亮度,同时利用两个一前一后的光线传感器,合理的分析外界环境光状况,避免下面这些情况发生

这也是非常好的用户痒点解决,这样的复杂场景光线传感器经常失效,这样的人工智能学习+双传感器合作,不由的让我想到了Mate30Pro发布会时那个自动方向的问题:根据你人眼的方向而非重力的方向决定显示方向,那是整个发布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功能,一个真旗舰的真正的核心:思考用户的痒点,解决用户的痒点。

4096级亮度:亮度调整彻底细化,去颗粒化,让无论手动还是自动调整亮度,都能找到适合的区间而非误差较大的近似,痒点,很舒服。


语音助手:

自定义唤醒词,显著痛点,以后可以叫狗子唤醒而不是必须用四个音节的小爱同学唤醒,增加易用性。


语音模仿,通过阅读部分语句让小爱同学模仿你的声音回复,这个技术非常有意思,很有趣




一些发布会上没有讲但是你应该知道的东西:


一个旗舰应该有很多潜藏的功能和惊喜等待你去挖掘

这让我想起来之前的小米发布会,仿佛是抖包袱,像一个小孩从自家田里捡了很多石头,在爸妈面前惊喜的展示,一颗颗的抖出来所有的石头,非常骄傲。

实际上这样的发布会仅仅是发布了一个硬件,一个工具,我的工具比你长,我的工具比你硬,我的工具比你耐久。

但是这解决了用户的痒点吗?并没有,这也为什么我一直不认为小米拥有旗舰机,但是苹果,三星,到去年的华为,真正的拥有了旗舰机的原因。


小米的屏幕1200nit支持HDR10+是一个参数,但是他的widewine CDM的安全等级是L1

这意味着你看奶飞的时候可能可以支持HDR内容

在自带的原色模式下,相册应用支持自动色彩管理,P3色域的照片会自动以P3色域显示,不会因为色域转换造成损失

这就和极其变态的JNCD和deltaE出厂校准屏幕一起形成了近似专业级的色彩平台。

手机热点是wifi6的

稳定性极强

充电器向下兼容

小米全家剩余的快充方案,笔记本电脑 65w PD,少带充电器。



你不知道的缺点,或者说小米认为不重要的东西:

usb3.0的type C缺失

小米目前没有配合桌面的MIUI生态和交互,所以没有做DEX模式或者大容量数据传输,或者有线投屏需要的usb 3.0的type C口

IP68缺失

小米目前旗舰的防水能力仅仅等于IP53

2K+更高刷新率缺失

三星判断这个会显著增加耗电,甚至让你强行二选一,但是这并非不是一种方法,只不过成本提高让小米觉得没有必要了



总结:

实际上总结这两个字打得我很纠结,因为我不知道我又没有能力去真正的总结一个旗舰机


我在苹果三星华为上看到了旗舰机的一切,从人文关怀到硬件堆料,从先进技术应用到优秀的宣传和营销,但是我还看到了旗舰机不应该有的傲慢。

但是这个傲慢,与其说是一种批评,不如说是一个高端的入场券,其他的机器你甚至不配去傲慢。


堆料能做旗舰吗?真的不能,你只能做一个大水桶。

一个真正的旗舰并不是看你的水桶堆的有多高,每年华为的P系列从来没见到说重要的SOC和屏幕堆的有多高,每年三星的Note系列从来没见到说处理器能干翻同期的苹果,每年苹果从来没看到快充打败过当时的安卓中端机,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成为真正的旗舰。

一个真正的旗舰不会满足于让消费者已经被解决的痛点更加舒服,一个真正的旗舰会去用更多的成本关心消费者本身,关心消费者的痒点,关心消费者在这个地方那个地方的一些小小的“难受”应该怎么解决。这种融入生活的科技存在正是旗舰机存在的价值之一。


我从小米铺天盖地的宣传里看到了小米做旗舰的决心,但是我不知道小米是不是还是和之前一样堆了个水桶就那么完事了,好像一切都归MIUI管

直到看完发布会的重播,去思考一下这个手机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小米的设计师团队,已经为一款真正的旗舰的诞生做好了准备,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都不是旗舰的槽点。


现在的小米旗舰,实际上缺乏一个能带来绝对独特体验的东西,缺乏一个独占相当久的技术或者是急剧特色的功能,但是小米在细节处的挖掘,在旗舰构造的逻辑上,已经展现出了一个旗舰应有的气质:


旗舰会去思考是上65w小电池还是50w大电池并且最终根据自己消费目标群体的需求去理性选择

旗舰会去在很多细枝末节的地方操心,比如关心你是不是长焦镜头调用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拍了哪里(S20U上手就会发现的功能,画中画告诉你你的长焦拍摄的窄视角是在主视角的什么位置),比如关心你是不是侧躺着看手机结果手机的自动方向却对准了地心引力的方向(Mate30Pro的智能方向),比如关心你对着台灯看手机让光线传感器误判或者玩游戏时手不小心遮住了光线传感器导致屏幕亮度自动急剧变化的场景做的一个前后双传感器和AI学习智能亮度,比如关心你拍摄屏幕时能不能去掉水波纹,关心你能不能拍好一个希区柯克式的影片,关心你是不是能在电脑和手机中方便的互传文件。


而不是和以前一样,整个发布会只有两个内容:

我这里比你强

你那里比我弱

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旗舰




上面那些什么音频视频拍照综合世界第一是什么?这些只是旗舰的外衣。

一个脱掉了外衣它依然是旗舰的产品,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旗舰。





回过头来,我还是希望现在手机圈的风气能够改一改,能够回到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回到产品上去,而不是追求各种各样的自欺欺人,各种各样的精神股东。

一个产品扔进来,你去根据你的需求,判断他能不能满足你,能满足到什么程度,他对钱包友善吗,你觉得你以后会用到什样的需求,回归本质回归产品的思考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我觉得对生活中其他很多事情都会有所帮助。

这个发布会是疫情稳定后的第一场发布会,从供应链到渠道商,再到公司,都在这一场灾难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打击,而且往往大公司受到的影响会被叠加,会被倍增。

在这个情况下,的确需要一个发布会来提振市场的信心。如果这场发布会发布的是米9,我可能根本不愿意打这么多字,但是这场发布会是一个我觉得第一次让小米有了半只脚踏入旗舰领域资本的发布会,米10系列也是第一个让我觉得小米真的有希望也有能力去做高端机旗舰机的产品。


中高端市场需要搅局者了,小米会不会有一天进入高端领域后得到了高端的傲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样一个产品的发布对公司,对行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产品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是公司发展和规划线路,技术线路的一个剪影,它代表着一个公司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代表着公司对这个世界对消费者们的看法,我们当然应该去纠结什么1亿像素到底能够通过扩大采样率带来什么样的优势,我们当然要去纠结一个拥有部分ufs3.1技术的ufs3.0能带来什么体验提升,我们当然要去纠结LPDDR5相对LPDDR4X降低的15%功耗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提升,我们当然要去纠结一个865到底性能多强。


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关注一些其他的东西,一些更令人兴奋的东西。



小米在旗舰的道路上必然是艰辛的,上一次小米最接近旗舰的时候,是Mix一代发布的时候,那个黑色的方碑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手机界冉冉的新星,但是这个新星很快熄灭了,小米那时候从研发到渠道,从供应链到生产,实际上是无法支撑一个真正的旗舰出现的。现在有没有呢?我们依旧不得而知,公司的道路更改是痛苦的,是漫长的,是需要是错的,谁也不知道小米冲上3999/4999的价位会怎么样


但是往好的方向看,或许就成功了,一个走心又走肾的堆料旗舰,或者说准旗舰,至少就这么沿着小米的道路诞生 ,往不好的方向看,一个堆料不错价格不算太高的高端机就这么端坐在这个地方,喜欢你就去买,不喜欢不买就是了。

产业链什么的,市场发展什么的,营销规划什么的,产品规划什么的,我找个机会再讲吧,太大太复杂了。

纠结什么“供应链技术”,“自研率不够高”,“方向错了”反而会显得很没意思。


另外,听闻小米10系列首销一分钟2亿,对比华为统治性的Mate30系列首销一分钟5亿来说还差点水平,但是消费者们似乎看到了这台手机作为旗舰的诚意,他贵吗?他真的不贵,但是他也不便宜

因为他真的能解决一些人的痛点,一些人的痒点,是一个有温度的科技,是一个旗舰了。




这个藏青色和白色,我是真的爱了,一个低调沉稳,一个干净美丽


(无需私信,本文开放随意转载,只需标注出处即可)


user avatar   qing-she-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得从17年开始写知乎的时候,数码版块经常就是小米的定价到底是坚持理想的良心,还是违反市场规律的失真?

要我说小米早期的成功,除了开创性使用社媒进行社会化营销传播,对供应链及线上渠道的优化整合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对价格规律的深入挖掘及使用。


雷总是一个工程师思维很浓厚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在13年的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上说出那句注明的:三五年内一定会有芯片公司是按沙子的价格卖芯片。

这句话虽然被黑粉作为梗,嘲弄了很久,但其实这句话体现的是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如果把摩尔定律稍微延伸一下,即可以得出:当性能不变时候,集成电路的价格,约每18个月就会下降一半。换言之,同样的电脑性能,18个月前卖2美元,18个月之后就只能定价1美元了。

摩尔定律不是一个短期的定律,而是一个几十年来一直体现的行业规律。用更长的周期去理解,同样芯片的价格确实会不断下降直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回到小米本身,小米前期的产品,尤其是米1-米2s这几代产品,本身的定价和销量,以及公司的营收结构,本身就是对摩尔定律的深度利用。

当产品上市初期,几乎以成本价作为零售价,但是控制放货量,通过价格和需求的平衡关系,释放巨大的营销推力,即流量。

而当产品生命周期走入中期,成本下滑之后,通过前期维持的营销热度,保证需求的持续放大,因此无需调价即可保证出货的稳定。通过售价不变,反向收割成本降低后空出来的利润,达成公司盈利的目的。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正式发布,售价1999元。
——10月20日,正式发货,每日1000台。10月26日,泰国洪水拖累,发货减为每天500台。11月2日,发货量升至每天8000。11月18日,发货量升至每天15000台。
——12月6日,宣布出货量破10万台。
——12月19日,第二次开放购买10万台。
——12月28日,联通版开售,合约价格为2699元。
——2012年1月13日,第三轮开发购买50万台,2月1日发货。
——2月28日,电信版开发购买总量15万台,3月底发货。
——4月6日,宣称联通版销量过百万台(注意联通版价格远高于普通版)。
——1月13日至6月7日,一轮一轮的开放购买,每次数量不等,多数为10万台。
——6月7日,全面开放购买,一周后发货。
——6月15日,通过优惠券变相降价300元,售价1699。
——7月10日,宣布总销量破300万台。

通过上面的记录,可以看出米1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发货呈现一种“头小底大”的不倒翁结构,从8月16日开始,到12月6日,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货10万;而到了来年7月10日,在其余七个月的时间里发货290万。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限制性的外部原因,诸如进入智能机行业初期,小米需要和供应链进行充足的磨合,以及产线的生产本身是需要一个爬坡,同时小米前期无法参考任何信息制定需求计划等等。


但是从结果来看,通过“极致定价”以及定价背后的摩尔定律,小米的生产-销售模式走的很顺畅。


要我说,这不是违反市场的价格规律,而是对市场需求及行业规律的深度洞察之后,利用规律作为武器,所斩获的无与伦比的销量达成。

当然,上述方式中,小米初期的高速成长和线下渠道几乎没有多少关系(黄牛加价,并不是正规的渠道操作,同时黄牛渠道可以共富贵而无法同生死,即有利则聚,无利则散),因此小米从一开始就对于线下渠道的规律充满了不尊重&不认同,这也为小米的中期失利,埋下了祸根。


从米1开创性的定义了1999,从那个时候开始1999就成为了高端机的临界线,之上则为旗舰机,之下则是常规产品。

小米通过1999获得了爆炸性的传播流量,同时也因为1999而束缚住了自己的前进脚步。

从米1到米4,小米始终坚持的绝对性价比,成功的帮助小米成为了国产头部厂商,甚至一度问鼎第一,但是小米却无法保证发展的持续性,因此迎来了中期失利的局面。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智能机市场的基调变了。

2014年年底,2015年年初,中国智能机市场首次迎来了同比增长率跌破0%。

而在这之前,尤其是在2010-2012年,小米高歌猛进的阶段,对应的市场基调则是100%以上的同比高速增长。

如果说2010年-2014年,中国智能机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移动智能终端需求,和仍然使用的功能机现状,那么2015年之后,中国市场的主要矛盾则变为人民群众对于更好的移动智能终端的需求和已经使用智能机的现状。


吃瓜群众:小蛇蛇,再不说人话就打死你,拿去炖汤。

Mr. 青蛇:好的,大佬。简单说就是2014年之前,消费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需要智能机;而2015年之后消费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我需要一台更好的智能机。前者是有和没有的问题,后者则是好与不好的问题。


小米始终坚持的性价比,不论是小米数字系列的1999,还是红米系列的799或者999,本质都是在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

凭良心讲,小米对这个问题解决的不错。通过社会化营销节省下来了营销成本,通过供应链和渠道的优化整合节省了渠道成本,虽然也利用摩尔定律赚取了利润,不过作为商业公司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盈利,在此基础上,小米对于有和没有这一问题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记得年少的我,望着同班同学抢到的红米Note,是羡慕的流口水啊。


然而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小米没能够跟上消费者的脚步。

当消费者的问题变成好与不好的时候,小米仍然沉浸于以1999为标志的绝对性价比里无法自拔,而忽视了中国智能机市场迎来了同比增长0%的拐点。

当然,忽视不是看不见,而是后知后觉。当其他竞争对手纷纷往2000+,2500+,甚至3000+市场发起了一轮又一轮冲击,并且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及优秀的产品力,获得优秀的销量之后,小米也开始了数字系列的提价之路。


(是的,前面都是铺垫,终于要进入到我们要聊的米10了......)

米5是小米最后一代标准版价格仍然坚持1999的产品,米5之后小米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提价。

图1是以存储版本作为纵坐标,来看小米数字系列的价格变动趋势。

图2是以价格作为纵坐标,来看来看小米数字系列的价格变动趋势。

起始从上面两幅图片,可以发现两个比较有趣的点:

1)相对前一代产品,米9的性价比是最高的,配置&做工大幅度升级的情况下,6+128的版本竟然保持了和前一代产品一样的价格;

2)相对前一代产品,米10的加价幅度是最高的:相比米9的标准版价格增长了1000元,相比米9同存储版本8+128,价格增长了700元;


如果说从米5之前的小米,始终坚持1999元不动摇,走的是右倾保守主义路线的话,米5到米6,小米则通过遵义会议彻底反思了1999元绝对性价比对于小米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开始向更高价格&更好的产品这一条路出发,那么米9到米10,则隐约可以察觉小米的用力过猛,从右倾保守转变为了左倾冒进主义路线。


我曾经和朋友说过,一个组织的变革,或者说路线的调整,一定会出现“用力过猛,矫枉必须过正”的情况,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这并不表明“矫枉过正”是一种正常&正确的现象。

当这是一种主义,或者思维理念的时候,你可以不说话,这样你没有什么损失;你也可以加装转变,喊几句口号,毕竟不会掉你一块肉,最多是有点违心。

但是当这种主义,或者说思维理念落地成为行动,因为行动而调动人力,因为人力而产生费用,那么这种“矫枉过正”则会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体现出来。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高中政治课的呢日用。

发布会上雷总隔空向米6用户喊话,推荐钉子户们购买米10。

米6用户的“再战三年”快成了一个被玩坏的梗,侧面也放映了米6用户对于产品的认可。

同时近几年的小米数字系列中,米6的销量也是最好的。

获得口碑+销量的双重认可,为什么是米6?


如果大家对于高通骁龙810这枚SOC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2015年的夏天,仿佛比其他夏天要更加火热。

正是因为810这枚大火龙,基本15年所有新发布的高通旗舰,都是一模一样的高烧不退,喷火不止。

正是因为810这枚大火龙,小米Note前前后后开了五六次发布会,也是创下了世界纪录了。

正是因为810这枚SOC,联发科,猎户座及麒麟的芯片,在15年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市场的流失,这可要了高通的半条老命。于是16年加工加点的推出了820,以及821这两个孪生兄弟。记得那时候高通的通稿满天飞,主题都是高通成功的压制住了功耗,让性能和功耗达成了平衡。


我平衡他个鬼哦,老子就是信了他的邪,当时勿入了一加3,那个功耗散热及续航,简直惨不忍睹。

我当时经常跑市场,充电不太方便。正是因为820,我买了一个小米2万毫安时的充电宝,每天都随身携带跑市场,要不然一不小心就没电了。

更不要说大夏天里,手捧一个暖宝宝,还要时不时的用脸去贴着这个暖宝宝,接打电话,想一想就是满脸的心酸。


前有810的大火龙,后有820+821这两个孪生的小火龙,高通这条老命差点没吐血,终于在17年拿出了高通骁龙835。


如果说高通6系中的625和660堪称一代神U,那么8系中的神U就是801和835了。

有时候不是因为太能打,而是队友衬托的好。在810,以及820+821的对比下,被高通芯片这么了两年多的终端厂商和消费者,终于迎来了835这颗堪称性能,功耗达成完美平衡的神U。

上图是米6和米5的对比,除了芯片之间的巨大差异之外,单摄到双摄不论在营销上还是拍照体验上,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最后是价格,米5的标准版售价1999元,而米6的标准版售价是2299元,价格差异为15%。

最近一段时间在做产品的定价,以及生命周期的管理。说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产品本身的基础最多决定50%的销量,剩下50%就取决于定价。

定价定好了,是真香,是买买买;定价失误了,是告辞了,是下一部一定买。

所以米6为什么能够赢得口碑+销量的双认可,产品(尤其是SOC)的实力+合理的定价,当然那个时候的外部竞争环境也更为宽松,这些因素共同沟通了米6的钉子户神话。

回到我们的话题,上图是米9和米10的配置对比,都是我从小米官网复制下来的,没有增加任何其他信源的内容,如何评价两个产品的差异,大家肯定有自己的看法。

然后是价格,米9的标准版售价从2999提升到了3999,提升幅度为33%。


从产品本身来说,米10相比米9大幅度削弱了后置模组的拍摄能力,保留1亿主摄的前提下,其他三个摄像头的组合乏善可陈。同时米10大幅度优化了屏幕的素质,不论是从双曲面,还是打孔屏的超小孔径,以及90Hz的刷新率,或者是其他指标,都说明了这块屏幕的价值不菲。更不要说如液冷散热,发声单元,线性马达等的提升,对于用户体验是有着不小的提升的。


同时865作为高通在5G时代拿出的第一颗8系旗舰芯片,可以想象其当下成本是居高不下的。


所以,从产品本身出发,小米这1000元的加价不说多值得,但是也是不亏的。

但是在产品之外呢?比如米10和米9的差异,是否有米6及米5的差异那么大?

或者这两个差异,其实是不同类型的差异?


小米价格的上浮,不仅仅是因为产品BOM成本,或者外部竞争所造成的;更多是因为红米独立的大战略考虑,红米K系列的价格上浮以及线上渠道,使得错位竞争的小米不仅仅需要有更高的价格,同时也需要通过更高的价格把足够的毛利提供给线下渠道。


产品本身的差异,小米与红米的战略规划,线下渠道的需要,种种因素使得米10站上了3999起步的售价。

提价理由很充分,但是这种变化是合理的么?我不知道,也许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提价本身当然是正确的,正如我上面说的,迎来0%的同比增长拐点后,中国进入了典型的存量市场,消费者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好和不好,而不是有和没有。

但是有时候:

米10的目标是打破价格的束缚,不惜代价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

从3999元的起步价来说,和最初的1999元相比,可谓是打破的非常彻底。

用户体验上的评价,我就不多做评论,米10和10 Pro也是沿用了华为,vivo,oppo的讨论,Pro版高举高打吸引榴来那个,普通版则更多用于走量。

还记得去年小米宣布要用50亿重塑线下渠道,以及小米红米独立战略之后,小米将更加专注于新零售渠道。

那么米10就应当是体现上面两点的产品,是否能够成功冲击高端市场,且用销量说话吧。


user avatar   xiamengq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寻思小米公司是不是认为消费者都不懂电脑?


还是觉得PC玩家比较佛系好欺负随便踩?

没有导热介质(硅脂),散热您mua的热呢?




不敢和下压式散热器比你小米是在怕什么?(笑




都™10年了,碰瓷手段怎么还这么臭


user avatar   lei-ting-z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Reno3pro做到3999起步,所以我不认为米10做到3999有啥大问题,主力走线下甚至可以说很合理。


当然问题我说过了,看小米能怎么卖出去,别顾着更新系统,接下来半年销售计划合理,销售人员到位,销售资金管够,那我不认为小米10会暴死,甚至还是小米的新起点,毕竟曲面屏手机天生就是为线下而做的。


如果还用小米9一潭死水的卖法,用雷总的思路,米10的下场恐怕比小米Note还要惨。


千万别怎么作死怎么来了。



关于购买问题。

狗东现在有24期免息,如果是一个手机一年半起步两年半封顶的用户其实可以买,记得256gb起步。

米10普通版现在到六月一直用的三星屏,6月以后上华星光电国产屏。专治等等党

米10pro全生命周期三星屏,这个倒是可以当等等党。


当然等等党们还是可以等redmi k30p,弹出摄像头,非挖孔,可能有90hz,然后有你们想等等的价格。


以上只局限于小米,其他品牌的我也没消息。




另外壁纸真漂亮!cc9pro没买亏,牛逼(滑稽)






其他壁纸在这里,无水印原图。我个人感觉现在用的那张最舒服~啊人类喜欢一切美妙的弧线。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米的硬件配置相对友商,依旧还是那么良心。在华为靠着251和996的淫威,打着战狼的旗号,让旗舰售价赶超苹果的时候。小米却默默地攒出了AMOLED双曲面屏,后置大广角四摄等一流配置。价格依旧友善。


很多喷子天天骂小米,说小米不会造核心零件,骂小米搞饥饿营销。对此我觉得没什么好批评的,反正我也不买。3999的售价高吗?我觉得不高。反正我只用苹果。


而对于喷子,我只想劝劝你们


如果你觉得手机有问题,就去自己造手机。如果你觉得车不好开,你就去当汽车工程师。如果你觉得学区房太贵,就去自己盖学校。如果你觉得油价太高,就去自己找油井。如果你觉得老婆不好看,就去自己女装。如果你觉得小电影不过瘾,就去自己下海。


引申一下,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


她有缺点,我们一起修正,而不是一味的谩骂,抱怨,逃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总之,给我闭嘴,懂吗?


user avatar   cha-fei-w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防水和2K就挺遗憾的,Pro版即使再贵点也该上的

现在的Pro给我的感觉是提升太小,没有足够的理由升级,防水带来的不仅是防护,还代表着工艺的要求提升,至少代表着结构密封性的提升,2K屏应该给用户选择而不是直接闭口不提

我认为小米不是不想上,而是暂时做不到,或许是供应链的价格压不下来?或者设计上工艺密封性还达不到?总之需要再多投入点后面才能跟上,这也是小米以后走向高端之后能慢慢改善的,看好小米!

图源wb,侵删

多说两句与题无关的话,小米用了10年把价格一步步从1999起提升到3999起,翻个番,其实还是很踏实的,这次与米9相比的大幅提价也是我一个曾经的米粉能接受的,全面超越至少实现了八成

这次的发布会由于疫情赋闲,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完了,有一个细节我是第一次发现,小米称苹果为竞品,称华为是友商,竞争还是合作的初衷可见一斑,华为前几年的大方向确实走的很正确,小米现在奋起直追为时也不晚。希望国内的厂商共同进步,而不是整天各自看不上互相怼(粉丝也是),挺没意思的


user avatar   xing-gan-he-guan-zai-xian-fa-pai-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搬运图笑抽系列




user avatar   xian-yin-ruo-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米10系列是打满2019年配置补丁的,不属于2020年趋势的2020年手机。


有购买冲动,但没有丧心病狂到不顾一切地失去理智。


购买冲动来源于性能的提升;

没有失去理智是因为除了升级手机配置,我想不到其他理由,去换掉手中这部用不到一年的手机。

换句话说,就算我以升级手机配置为购买需求,但2020年才刚开始,米10系列完全无法代表一整年的配置顶点。


在小米10系列出来之前,拍摄手机有CC9 PRO,5G高性能手机有K30 5G版和小米9 PRO。

而当小米10系列发布后,与其说是梦幻之作,倒不如形容为CC9 PRO进化版。


因为这次从头到尾,除了背书式的配置升级,我完全都没有感受到出乎意料的惊喜。

配置上没有进行探索式秀肌肉,仅仅是大修大补。


假如按照这个逻辑,你就会非常清晰的看到,小米10系列为成熟期,小米10 PRO为完全体。

换言之,小米10 PRO变相是小米CC9 PRO的究极体。


小米10系列的不足

理论上...不,实际上小米10系列是没有明显不足的。

功能上,米10把之前的期间型号短板补足并有了明显提升,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水桶机。

即,“一机在手,其他手机的功能我都有”。

不过可能是给mix4铺路,也可能是给2020年剩下的Q2/3/4季度留点悬念,米10系列虽然没有明显短板,但除了摄像头,其他配置并没有明显的长处。


米10的宣传标语是“科技突破极限”,按结果来看,还是有保守成分,可惜了。

1、延续了去年256G内存,最贵的米10 PRO版本也才512G,而某品牌的顶配已经有了1T内存;

2、运存是真的没有一丝想法,最高依旧只有12G,哪怕连顶配都没有16G;

3、90HZ刷新率够不够用是一回事,其实可以再拼一拼;

4、没有像某品牌的5摄和某品牌的100x数码变焦一样选择突破,而是保留式的采取了4摄像头和50X数码变焦;

5、最高50W有线+30W无线+10W无线反充,最高4780毫安电池(米10 PRO只有4500毫安),这些续航配置就小米2020年的开门红来说,个人认为还是过于保险了。

6、官方解释UFS3.1由于产能跟不上所以改用UFS3.0,然后某品牌杀出来说2月底就出UFS3.1的手机。

就算我能接受官方的说法,我依旧好奇的是,用UFS3.0的话我就能抢到我想要的米10版本了吗?

(7)1亿像素的确是独树一帜,但如果我只是为了拍照,我为什么不买CC9 PRO呢?

等等,现在出了小米10系列之后,CC9 PRO还有人买吗?...

(8)其他的,评论区大家聊。


一图了解参数亮点&剁手价格

关于小米10系列的参数和价格,一图了解:


最大的感受是,小米10系列如果放在2019年,那绝对是真正的年度巅峰之作。

但现在放到了2020年的Q1季度,就和最开始描述的一样,

小米10系列是打满2019年配置补丁的,不属于2020年趋势的2020年手机。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小米来说,已经是产品力达到巅峰的产品,小米的水平也就能做成这个样子。

对比刚刚发布的三星s20 ultra,小米10Pro除了快充之外,还是落后的。

但是三星卖1399美元,小米10pro便宜啊

相比同价位的华为mate30系列,小米就很香了。

865是A77,麒麟990是A76,差一代。

CMOS一个是1/1.73,一个是1/1.33,大很多。

其实小米CC9pro不去鸟Dxomark跑分,拍出照片一张张比,华为就是落后的。

而CC9pro的一亿像素还是个阉割品。

同样的场景,红米6400万像素的jpg照片拍出来20多M

(在Gsmarena的ISO12233测试里面,最便宜的红米Note8 Pro,比华为P30系列,Mate30系列,苹果iPhone11全家,三星note10全家都好。与Realme的6400万差不多,与小米cc9pro的2700万差不多。视频目前是苹果iPhone11最好,未来我看好S20ultra的实力)

CC9pro有10800万像素,拍出来是10多M,你可以看到小米CC9pro压缩的多么厉害!

实际上,小米CC9Pro能把三星这颗CMOS发挥出60%就不错了。

这次用865,有最快的LP DDR5,用UFS3.0,看小米能把这颗CMOS的实力发挥多少?

1200万的50mm焦距,用的是小米CC9pro的,CMOS用的有点小,因为你把主摄的大CMOS,两倍数码变焦过来,用的CMOS面积也差不多。

这个还是有点遗憾,用1/2寸的4800万就好了。

超长焦也是这个问题,三星S20Ultra就用的很科学。

90hz刷新,180hz采样不是最快的,但是相比传统60hz,体验是颠覆性的,这个谁用谁知道。

120hz和90hz反而差不多。

屏幕吹了很多,还是供应商给力,这方面,除了华为的京东方的屏幕之外,OPPO,vivo都不会差,三星自己更不用说。虽然参数不错,但是大家都不错。

小米现在的优势是先发,有货。

OPPO和Realme的发布会要晚几天,而小米在2月18日就开卖了,价格上,小米应该比OPPO便宜,和Realme差不多。

在2月18日,小米10和小米10Pro,是你同价位能买到的最好的手机。三星太贵,OPPO和Realme还没发。华为P40继续用A76核心的麒麟990,处理器差一代。

受到春节和疫情影响,各家的供货估计都有点问题。看备货多少。

虽然这次小米贵,但是对想买的人来说,你恐怕还真不一定买得到。

顺丰不停,快递不停,瓶颈在备货。


user avatar   chen-jia-jun-1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米已经不要做风口上的猪,要想飞那还得有自己的翼胛

综观全局,像小米这样的厂商,少见、特殊、独一份——其他大厂,要不就是实力雄厚,独占鳌头(果子,星星星,华为),要不就是底蕴十足,老道渠成,有着丰富的销售经验与广大的渠道(蓝绿大厂),就连魅族,也比小米多那么一些“打磨”,这一些,小米通通没有。罗永浩曾经放言手机就是方案整合商,但是太君还是太低估做手机的门槛,手机厂子千千万,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没有见过,只有刷机佬们在导入ROM的时候那一个个小小的图标,才能证明它们曾经出现过。尼彩吹了那么久,可也抵不过事实,低质的模仿苹果,终不被市场认可。

那你小米这么一个技术不足,根基不顾,战略欠缺,没有设计的“捞”公司,是如何立足手机市场?

像小米这样的公司多不多,多!360,金立,乐视,这还是比较出名的,还有朵唯,大可乐,小辣椒等等。小米10为何敢定价3999,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冲击高端了,一向错一步就不敢尝试的小米,这次能坚持高端之类么?在谈小米10之前,先聊一聊它的先行者——小米CC9Pro,在国外,它有一个更加易懂名字,小米note10。这表明小米并没有把CC9Pro放到CC系列,而是作为小米10的note版本

在日本售卖的mi note10与mi note10 Pro也对应着小米10与小米10Pro

小米10定价是顺应市场潮流,而非盲目冲击高端

高价不等于高端,并且小米不管这次冲不冲击高端,价格都不会低。一是现在5G手机普通高昂价格,诺是要便宜必定会在看不到的地方的阉割,小米已经开始后知后觉,不在是塞一个旗舰soc就完事了。为了维护品牌形象,打好口碑,小米也必须这么做,性价比这种事交给redmi来做就行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消费整体升级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手机的要求也会提高,价格也自然水到渠成,加上华为的努力,人们也愿意花高价购买国产机了,真诚感谢华为。

手机作为高度集成产业,每年都有许多高新技术出现,ODM也水涨船高,为了强占市场价格也开始搞了起来,总是慢人一步的小米,老是想用“成熟的技术”,落后于市场,这一次小米也不想落在别人后面。

中国人对于整10的纪念日子比较看重,华为也是在mate10后开始逐步成为超级大厂,远远甩开ovm三家,苹果10周年也开启了刘海纪元…………希望小米10周年也能有收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也给大家拜一个晚年,同时也祝大家情人节快乐鸭!

最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相关话题

  8G运行的手机现在有那几款? 
  魅族 18 系列起售价 4399 元起,如何评价这一定价策略,值得购买吗? 
  OPPO Find X5 Pro 值得购买吗? 
  一加9系列正式搭载Color OS,是否比之前更值得购买? 
  如何看待雷军表示「渠道建设追加 50 亿,三年决胜负」?反映了哪些问题? 
  数码产品有什么看起来很好 但实际上用起来很鸡肋的功能? 
  小米 10 值得等吗? 
  小米10Pro售价4999元作为米粉的你会入手吗? 
  未来手机会取消耳机孔么? 
  如何看待荣耀姜海荣喊话小米,手机中的「驯龙高手」不是靠吹而是通过 PK?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武汉部分高校宿舍改造成定点医疗点,用来收治轻症患者?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小米10 Pro DXOMark 124 分,超越华为 Mate30 Pro 5G 排名第一?





© 2025-01-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