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一个父亲为孩子生命铤而走险自制药品,自制药有哪些风险?该如何面对罕见病? 第1页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当社会、舆论有人认为应该放弃的时候,只有父母有可能不计成本、不顾一切地挽救这个生命。也许这很不“理性”、“合法”,但无可指摘。组氨酸铜并不难做,很遗憾的是,基因疗法在家做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这位父亲的举动很感人,但是现实也很残酷,稍稍专业的人士就知道,基因疗法不是那么简单的。

同时,我要说这是我们这一代科学家的责任。

平时知乎上不是整天劝退生物吗?生物学这个学科的科研体系本身很有问题,但是21世纪确实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遗传罕见病,几乎都要寄希望于细胞疗法、基因疗法。而当今世界就处于细胞疗法、基因疗法从地平线上漏出曙光的那一刻。

人体的基因缺陷,造成遗传病,看起来概率只有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但是种类繁多,再乘以庞大的人口基数,规模还是很可观的。这类疾病有600多种(广义的罕见病则有5000种以上),大多数没有特效药。有一部分可以寄希望于骨髓、器官移植,少数有昂贵的孤儿药可用。

而且罕见病不单单是有钱有药有器官就可以,实际上还考验整个社会体系。罕见病患者是要终身护理的,没有一套完善公立医疗、慈善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幸运有治的患者要有质量地长期生存堪比西天取经闯关历劫。在少数发达国家,一些孤儿药可以减免费用、有专业的护理团队随访、有发达的慈善互助组织,这些对于发展中国家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很多孤儿药是没有引进或者近年才刚刚引进的,就算引进也是天价(其实一些药奇贵真不是黑,是真的生产成本极高,比如一些核酸药,一针就以十万计)。而骨髓、器官移植费用同样高昂,风险大。这意味着大量中国家庭实际上必需面对放弃选项。家人至亲患病,明知世界上有办法治,但可望不可即,不得不放弃,这其中的绝望遗憾可想而知。

目前这一类遗传病的基因疗法基本上是公认未来治愈的希望。全球研究最靠前是美国,建立的动物模型全,过去一些被视为绝症的遗传病在动物身上已经有细胞或基因疗法治愈的报道。

我自己是研究CRISPR的,虽然比不上知乎藏龙卧虎的大神们,但也可说小有成果。以前我也一直不太明确应该往哪个方向走,现在越发有意投入基因疗法领域。

另外就是大陆对于罕见病的医疗环境还是显著落后于美国和台湾,这是不得不看到的差距。组氨酸铜在台湾是有的,台湾才2300万人,大陆14亿人,如果说是大陆地区患者极少以至于没有药物需求,难道需求比台湾低?我怀疑可能有一些患者没有得到确诊就去世了。为什么大陆有着可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庞大的罕见病群体,却在这种孤儿药的问题上如此保守落后,逼得海峡两岸病童同病不同命,这才是需要深刻思考的。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算看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50w啊。

中国人民动手能力这么强,那仿制药比不上印度的原因只能是体制问题了。

ps:回到问题本身,罕见病还是去印度买药安全点。

回到这个文章本身的逻辑漏洞:

这个父亲发现在拜耳租实验室一天1.4万,2天可以合成。其实药物物料成本是忽略不计的,而保质期56天。假设他租实验室,那么就是理论上56天2万8对吧?一天刚好500,一个月15000,一年18万。

贵吗?贵,也不贵。反正我觉得一个正常的父亲,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哪个租的实验室的,不会去淘宝买同样的国产设备来折腾。我不信那个1.4万一天的实验室里面也是2万块的东西糊弄人。我应该说他不负责任还是艺高人胆大?


user avatar   lengzhe19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来更新下干细胞治疗。

先不说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对孩子的病情有所缓解,但这种家庭实验室去培养干细胞的操作风险极高!!!如果爸爸只是想在家练手到还好,如果想那这玩意给孩子使用,那风险比他配组氨酸铜高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养过细胞的同学有过感触,那真是跟祖宗一样,说死就死给你看,各种死因各种死法。这还是在细胞房里跟伺候祖宗一样的操作。在家庭实验室就放弃细胞培养吧,我也查了下没有特别好的证据支持间充质干细胞对于MD有正向效果。

关于组氨酸铜的治疗效果。

组氨酸铜目前应该是唯一的有效的治疗MD的药物。

我昨天写过CUTX-101(铜组氨酸注射液)孤儿药的批复,刚我又查了下这个药物的研发进展,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公布了一组新的数据:

与未治疗的自然病程对照(HC)队列相比,接受CUTX-101早期治疗(ET)的Menkes病受试者的总体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的提高,死亡风险降低了近80%(危险比=0.21,p<0.0001)。ET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4.8年(177.1个月),而未经治疗的HC组为1.3年(15.9个月)。

也就是说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前提是要早起介入治疗。

关于基因编辑治疗。

基因编辑治疗应该是对这种单基因突变最好的治疗方式了。

目前在研究方向最多的还是AAV5介导的CRISPR系统,比如最著名的应该是张锋他们正在弄的EDIT-101系统,最新的发布的临床数据显示这套系统的潜力很大,可能会成为第一个人体内使用的CRISPR疗法。[1]

孩子爸爸提到的prime editing也是个很好的方向,它更擅长精准的单碱基突变编辑。

在nature的论文中,研究小组证明了prime editor技术能够准确纠正导致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基因变异——需要将特定的T转化为A;还有Tay Sachs病(一种罕见神经性疾病,黑蒙痴呆症)——要求在基因组的精确位置去除四个DNA碱基。所以prime editor也可能是未来一个治疗单基因突变的有利工具。

但是,但是啊同志们,这些都是实验室阶段的研究,距离临床很远,这也不是一个孩子的家长能在自己家实验室里操作的。这跟配个试剂的难度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孩子的父亲对这方面有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就跟我见过很多癌症患者家属在哪里查文献啃指南是一样的,但不代表着他具备这方面的研发能力和条件。他的大方向思路可能是对的,但是操作下来就是非常难的。

我对他的建议是不要去搞这个了,还不如看看国内的家长有多少,大家能不能申请成立一个NGO,去资助一些研究机构来作这方面的研究。

这部分用来交流

在更新一些内容,评论区很多同学说淘宝的质量不行,其实只要买的是正规国产厂商的设备,不要在奇怪的店里买便宜货,质量是有保障的。比如还是说移液枪,我们实验室里有Eppendor,有thermo,也有大龙。大家都考虑长久,以及会不会有误差一类。

U1S1,国产和进口在精度和寿命上确实有差距,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对于一些精细的实验操作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对于一些常规操作,比如我们自己做个质粒养个菌提个蛋白一类的完全够用。对于孩子父亲搞的这个操作也基本够用了。

然后关于注射器过滤的问题,范错就要挨打,我确实没用过这个过滤,没认出来。感谢评论区的同学指正,给大家道歉┏○。

哎我不行了,看了几个专业的同学的回答我肝颤。尤其是看到那个发7000多一个移液枪的同学,你们实验室经费充足那是你们老板牛逼,但不是全世界都这么有钱。

好几个人提出的问题就跟何不食肉糜一样。

1万的移液枪确实牛逼。

但100的一样能用,只是精度不够高,但在连碳酸钙不够用鸡蛋壳都能凑一凑的世界里,这就行了。



回答技术和价格的疑问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都可以提,我尽量讲。但请不要根据自己的臆想就去轻易做出评判。

我不赞同这种行为,但我能理解孩子父亲的心思。

一个孩子,只能活到3岁,而且要饱受折磨。如果换到是我自己家的孩子,别说配一个组氨酸铜就能有效果,就是让我构建个什么奇怪的化合物,我都会做。

大家如果觉得这个夸张,可以去搜一下自己配置透析液的。

查文献也好,查资料也好,都不是门槛。但这里边很可能涉及到了制造假药违法行为。同时假设孩子因为药物不对或者是其他原因死亡,也是违法行为。

我不懂这么复杂的法律,但我觉得如果有售卖行为就很容可能被抓。




来来,我看好多人觉得这是自媒体编造的,觉得可信度不高。我给大家分析下。

首先明确一点,他做的实验并不复杂,很多生化专业的同学说觉得不可信,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配比,都不需要太多的反应。甚至不像你们平时实验的那么高精度和纯度,你们可以理解为这就起中学水平的配个试剂。我带过高中生做基因编辑,做过动物克隆,构建复杂蛋白质,很多东西的难度没大家想的那么高。但从会做,到能做,到做的好,就非常难。比如提纯,从普通纯到分析纯就是非常大的差别。纯度80%可能抓个人就行,99%可能就是世界难题。

同样是药物,纯度不行就不能上市,但为了孩子,他们可能把混着氯化铜一类的都在里边了,这药物配出来的肯定有问题。但氯化铜一样也可以注射,控制总量,就死不了人。

要是给健康人注射这个我现在就打110,但如果给绝症的孩子注射这个,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次大家讨论很多的是2万能买什么设备。

我给你们看看能买啥。我看有人说他们实验室一个万分天平23万,这不夸张,但是你们可能太不食人间烟火了。我去过的实验室还有30万纯水仪,但实际我们自己就2用块钱的娃哈哈。

我最近采购了好多设备给学生用,全国产,力辰,六一,大龙很多。价格也远没有你们想的夸张。

这是在报道中看到的实验室照片。咱们大概分析下价格,全某宝可搜。

咱们看看成本。

天平,千分位的,460

万分天平也有,1200

水浴锅250

离心机1500

超净台450

烘箱300

恒温培养箱2000

显微镜1300

磁力搅拌器220

这些是图片上出现的设备,当然肯定更多,但这些加一起都不到1万。


这是正文

是什么样子的罕见病,让一个爸爸自己建实验室配药?

一个孩子的父亲,为了给孩子治病,自学了生物化学,又自己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为了就是给孩子制药。

一个不到3岁孩子的生命,就靠这个仓库实验室,靠着孩子父亲的自学摸索产出药物维持着。那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

Menkes氏综合征(MD),也叫卷发综合征(Menkes Kinky Hair Syndrome),我国没有具体的发病率,根据国外文献统计,欧洲的发病率在30万分之一。MD在罕见病中也属于罕见病。

MD于1962年由Menkes等首先报道。他的发病原因是基因突变造成的正常功能缺失。MD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形遗传病,由ATP7A基因突变导致。这个突变会导致铜转运ATP酶失活,直接影响了铜离子的人体吸收,比如肠粘膜吸收受阻。而且也会导致铜离子在通过血脑屏障时受阻。最终血清和脑脊液中铜含量不足。引起铜依赖的酶活性降低甚至是缺失,比如多巴胺/黑色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甚至髓鞘的形成,超氧化物清除以及凝血功能等等,最终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多系统功能性障碍。

根据基因突变的位置不同,这个病情也分为严重程度不同。

经典型占比约90-95%,患儿出生时可正常,多在2-4个月开始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退化表现,且通常在3岁之前死亡。

非经典型程度较轻,生存期长一些。

还有一种分型叫做枕骨角综合征,只影响结缔组织和骨骼,是最轻的一种。

MD的出现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母亲为基因携带者,生育的儿子有一半几率为患者,女儿有一半几率成为下一个携带者。但同样有部分患者没有家族史,是自身突变造成。

目前,没有治愈MD的药物。

关于临床上对于MD的治疗,目前唯一认可的有效方式是通过铜补充剂来缓解症状。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组氨酸铜Cu(His)2。这也正是新闻中提到的孩子父亲在实验室里配置的药物。

我国目前没有查到改药物的生产,FDA也只是在2018年批准了一款孤儿药(CUTX-101组氨酸铜注射液)。

组氨酸铜的合成方式并不复杂,但全球对于药物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对于药物的稳定性,结构,剂量浓度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就跟在家里的厨房里就可以配制出个盐水来,但,如果用这个盐水给患者静脉注射,大家觉得能行吗?

我们实验室也能合成出很多有药物作用的物质,甚至还有一些是具有抗癌作用的,但这些没办法真的给人体使用。从实验到临床有非常远的道路要走。

但很多人等不起,孩子的父亲也等不起。在新闻中提到的很多细节,比如配置药物,动物实验或者是给孩子尝试注射剂量,我看到的时候都是捏了一把汗的。其中充满了风险,一个失误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然而也是被逼无奈,面临着只有3年生命的儿子,还能有什么更糟的情况呢?

对于这些遗传罕见病的未来,更多只能寄希望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比如前段时间大家都听过的治疗SMA的天价药,都是通过基因编辑的方式修复错误的基因,让患者重新拥有对应的功能。

MD也一样,现在也有药厂在尝试开发一种基于腺相关病毒(AAV)的基因疗法,通过携带有人类ATP7A互补的DNA腺病毒,向患者提供正确的基因。虽然方向有了,可能未来的几年会有突破走向临床。但这个价格恐怕又是一个天价药物。

参考

  1.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18-0327-9

user avatar   LaszloWe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支持卫健委的决定,这是好事。



回答删了,评论区关了,对于此问题的讨论已经牵扯了我大量的精力,我也实在是没那个闲工夫再跟任何人扯皮了,诸位看其他答主的回答吧。

本人也就此退出药学以及相关法律的科普工作,因为这玩意实在是费力不讨好,一分钱的稿费都没拿还挨着骂,帽子扣了一箩筐结果人家只讲情绪不讲事实,那还讨论个6?没必要了,着实没必要。

最后祝小朋友健康成长,希望通过这件事,能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罕见病的重视,作为一个曾经的药物研发从业人员,科研人员对任何疾病的攻克都会给我带来莫大的满足,因为……

这曾经也是我的理想。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一下文中的描述,就是天平秤准了反应的两种物质。

然后做反应,反应完毕调节PH值,无菌以后就装起来了。

高中文化完成这种不用加热,不用通气的化学反应很难吗?

初中实验课除了没有无菌,其他应该也能做吧。

后来不用反应了,直接买原料药和助剂自己配注射液。

化学反应也不用做了。应该更容易一些吧,

所以,我认为虽然文章很煽情,但是真实性是可以做到的。

照片的实验室,好像不是杂物间,是个客厅。

中国东西便宜,他淘宝2万买一堆设备好像也能做到。

真实性没有问题的话,这真是父亲对孩子的爱。

当然,这家应该挺有钱的。这些举动,北京上海的跑,自己有科技公司,应该有相当的家底,才能这么干。

孩子未来不乐观,到父亲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尽人事,听天命。

有一天孩子没有了,父亲也没有遗憾了。

历史上这种事国外有。

为了自己的孩子,在医学上没有路的情况下,自己找一条路。

他这个情况仅仅是没有进口药。自己做一步化学反应做药。

这个事情,能改良的话,是国家有个罕见病的救治办法。

医院配比他配要安全。政策允许医院配就是了。

希望这个孩子能多活几年,让父亲的付出有些安慰吧。


user avatar   fung-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化药我不评价,基因治疗要谨慎,用AAV9把Atp7a递送到小孩全身,AAV工艺不好,给完药很容易死人。

首先,对这位爸爸自己做的基因治疗药给予肯定,花了心思。

1. 先说这个小朋友的疾病 是全身吸收铜离子的通道突变了,吸收不了铜离子,发病最严重的位置是脑。而AAV9是目前进脑效果最好的野生型AAV,AAV9血清型没选错

2.Atp7a比较大,加上其他元件塞不进AAV9中,所以这里用了截短的Atp7a,国外有公司有Atp7a截短版本的专利,可以看一下。

3.这位父亲对AAV免疫原性和重复给药有了解,但了解不多。


优点说完,后面是问题:

1.AAV递送给药免疫原性很强,这位爸爸的基因治疗药估计就是给个DNA序列,公司合成并包装成科研级别的AAV。这种版本的AAV,高点的剂量打小鼠都会死,更别说免疫反应更强的人。

2.AAV不能多次注射,二次注射引发免疫反应,会死人。

3.别考虑prime editing的基因编辑方式,编辑效率低得1%都没有,是目前用过最差的基因编辑工具之一。好多博士拿它含泪发文章,报道1个工作,底下死了100个工作,工具真的不好用。

4. 整套策略路径太简单,设计和质控不过关是会死人的。正规基因治疗最快的IIT(研究者发起的研究性治疗)路线包括:

AAV衣壳选择、过表达元件选择、密码子优化、科研级别AAV生产与质控、小鼠剂量爬坡、药效毒理分析、猴子剂量爬坡、药效毒理分析、(偏工业级别的AAV生产与质控、小鼠和猴子药效毒理再分析一遍),申请IIT上人。

AAV的免疫原性不低,万一出问题真的后悔终身。

5. 这种全身都缺正常蛋白,静脉输注,还希望能穿透血脑屏障的基因治疗都不好做。可以看下溶酶体积蓄症的一些疾病的治疗策略,它们也涉及到神经系统。譬如庞贝综合症,法布雷综合症。有一定借鉴价值。但这类疾病不好治,AAV用量大,对AAV质量要求高。

6.别自己搞,真的不行。

高剂量AAV基因治疗,质量不过关会死人。

尽可能找国内外合适的研究机构或公司寻求合作或支持比自己摸索好很多。

具体例子可以看国外Ionis的渐冻症药物Ion363,也叫作Jacifusen,是以病人Jaci Hermstad命名的。病人和研究机构/公司共同努力的例子。

不要放弃希望。



评论区有人觉得自己做药救孩子更节省时间,有人觉得这个父亲以做药卖药/直播/打赏牟取暴利……

我只说科学问题,不评价其他事情。


user avatar   ling-jia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谈技术,只谈谈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的看法。

任何法律都不应该让人为了合法合规而放弃生命。医药方面的严格规范本来就是为了保护患者,可如果为了保护患者而让患者等死,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吗?具体到这个事情上,如果自制的药剂是可以购买到、也有能力负担的,但是仍然自制,那么可以说是不负责任,但像文中这样,已经没有正规渠道获得救命药物的情况下,为了保命自制药物,怎么可以动用法律去制裁呢?这和法律精神是相悖的。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时候自制药物,哪怕违背了某些规定或者侵犯了某些专利权,也可以视为一种紧急避险的行为。

事实上国家早已注意到这样的情况,在当年程勇案(格列卫仿制药案件)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发布了《意见》,其中明确表明:

办案中要严格落实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销售少量根据民间传统配方私自加工的药品,或者销售少量未经批准进口的国外、境外药品,没有造成他人伤害后果或者延误诊治的行为,以及病患者实施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带有自救、互助性质的制售药品行为,不作为犯罪处理。对于认定罪与非罪争议较大的案件,及时向上级检察机关请示报告。

最高检《意见》作为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后续的修法也都符合相同的精神,因此这位父亲的做法不仅伟大正义,也合理合法。效仿的确有风险,但重点还是在安全隐患上,法律本身不会也不该成为阻碍。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目前的成果:

制备组氨酸铜注射液的过程,原报道没说清楚。但是,如果有了组氨酸,本身制备组氨酸铜并不难。

制备伊利司莫铜注射液,助溶剂是买的成品,伊利司莫铜化合物是从原料药公司直接获取。

以上两项,其实并没有做复杂的化工合成。

至于后面微博里提到的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毫无在家庭中实现的希望,目前这方面也没有被这位家长实际应用。

因此,其实这位家长目前做到的,就是把原料配为成品注射剂,给孩子用。并没有其他合成方面、基因方面的「成果」。作为家长,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值得惊叹和感慨。但是,单论这样的「药品制备」,技术上确实也没那么复杂。


这里是腾讯医典的微博编辑。如果感兴趣更多内容,可以读我们微博的这一篇。

我们的知乎编辑后续也会把内容贴过来。


user avatar   da-xiao-bao-ta-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名父亲,我能体会到这位父亲的心情;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能懂得这位父亲的艰难与不易。


聊两点感想:

一、有人说这件事是自媒体的炒作。

对此问题,怎么看呢?

媒体追热点,天经地义,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

有人说,一个高中生,不可能自制药物!

其实,自制药物,确实很难,但是,并非不可能做到。

举个例子,如果条件好,可以在五星级酒店吃山珍海味;如果快饿死了,也可以吃垃圾桶的剩饭!虽然,吃剩饭不卫生,可能生病,但是,人家都快饿死了!

还想什么呢?何不食肉糜吗?

自制药物,或许就相当于垃圾桶里捡吃的,但是,快饿死了,没办法!


二、聊聊罕见病的问题。

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很热,西安一孩子因为某罕见病,住院花了五十多万,基本是药费。

这确实是现实情况。

患罕见病的人数太少,研发新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就算研发成功,市场太小,很可能会导致严重亏损。

怎么办?

强迫制药企业研发?

不可能,把药企搞垮了,大家都没药可用;

纳入社保?

现阶段,估计很难。。。

只能寄希望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能解决这一问题!


user avatar   karanokyouk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章当中说他打算搞基因治疗,确实这个病之前在小鼠身上获得了部分的成功:

用的载体是腺相关病毒,直接打进老鼠的脑脊液当中,而后正常注射组氨酸铜(就是文中最开始的那个合成药物)[1];不过这个基因治疗根本就不是他这个小作坊式的实验室能做得了的,所以他才想要考研究生吧,可惜他的孩子可能已经没救了

还有人说这是不是真实的,其实组氨酸铜的合成真不难,早在1974年就有相关文章了[2]:

不过这些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知识的人来说确实还有些门槛的,但这个实验真心只需要本科生的实验水平就可以了,至于操作本身更是只需要耐心就好

想必这位父亲也是有好好看过制剂相关的安全性要求,做了过滤等工作,他最近的关注点都在基因治疗上了,但说实话,起码就载体的免疫原性这一条他可能就没法绕过去,这同时也是困扰相关领域从业者的问题,这是他的微博:

于是否合法,应该是违反非法行医,不过估计也没人会起诉他吧,所以也不会有事

他的孩子可能已经没多大希望了,但希望他的钻研以及大家的关注能让这个病的基因治疗方面有所突破

以上

Reference

1.Haddad, Marie Reine,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directed rAAV9-rsATP7A plus subcutaneous copper histidinate advance survival and outcomes in a Menkes disease mouse model."Molecular Therapy-Methods & Clinical Development10 (2018): 165-178.

2.Aiba, Hiroji, Akira Yokoyama, and Hisashi Tanaka. "Copper (II) complexes of histidine and its related compounds in aqueous solutions."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47.4 (1974): 1003-1007.




     

相关话题

  中国知网就擅录论文向赵德馨教授道歉,该回应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平台敢空手套白狼,利用他人学术成果赚钱? 
  近半双一流博士生对专业课不满,研究生专业课真的「没必要」吗?研究生真正需要怎样的课程? 
  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称「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如增加贷款的年限等,如何看待他的建议? 
  为什么有观点认为今天的美国其实已经输了? 
  如果用一个词或一件小事代表你的 2020 年,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如何看待外交部回应「全球抗疫排名」美国第一:世界民众只能表示「呵呵」了? 
  因为是老大就要牺牲自己照顾弟弟妹妹吗? 
  大家对人工智能医疗怎么看?人工智能医疗应该着重往那个方向发展比较好? 
  未来还可能有大的家族么? 
  北京今冬初雪来了,哪里的雪景最美呢?可以晒晒你手机里的第一张雪景照吗? 

前一个讨论
卫健委回应父亲自制药救儿子,称「只要不售卖不危害社会,就不会干涉」,可能会有哪些风险?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许子东复旦大学《白鹿原》讲座,被停止线上直播?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