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苹果的m1不能用在手机上? 第1页

  

user avatar   illum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下:很多人可能知道 M1 非常彪悍,但具体是如何实现彪悍的并不清楚。从系统、芯片层面来看,M1 当然比 A14、A15 性能更好。但如果脱离系统,单看 CPU 部分的核心,就不一样了。

如果脱离“系统”去谈性能,情况会是不同的:

最近 AnandTech 公布苹果 A15 的评测,有下面这样一张图。这个表的纵轴代表了 SPECint2017 的性能成绩,自然是越往上,表示性能越好。这里 A15 大核的性能成绩是 7.28。这是个什么水平呢?AMD Ryzen 5950X 的 Zen 3 核,在 AnandTech 的数据库里是 7.29...

而苹果 M1 的 Firestorm 核在这里的成绩是 6.66。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 A15 的 CPU 性能和桌面级的 Ryzen 5950X 处理器差不多了,而且比 M1 还牛逼?

当然,这是个很讽刺的说法啊。就是这里的性能成绩说的是核心(且是整数性能),而不是说整个芯片,更没有考虑到系统层面——他们在描述上就有层级上的很大差异。

把某一个核心放到一个具体的系统里面去,再来谈性能其实才比较有现实意义。

苹果 A15 大核 Avalanche 和 AMD Zen 3 核同等性能水平。但如果从芯片层面来看,AMD Ryzen 5950X 是什么规模?16 核心、32 线程,睿频 4.9GHz...就算不往上看整个系统,从这个芯片规模也能知道,谁性能更好。那么再看其 105W TDP 及配套散热设计,到 Ryzen 5950X 处于整个系统中时,又是个什么状况。

针对“为什么苹果 M1 不能用在手机上”这个问题,回答应该是,A14 其实就是手机版的 M1。A14 和 M1 的 CPU 部分,大核都是 Firestorm,小核都是 Icestorm;只不过频率、核心数不同,cache 也有变化,周边支持的内存带宽、延迟也有差异。

换句话说 M1 其实是以另一种方式用在了 iPhone 上的。只不过 A14 和 M1 在芯片层面的规模,配套系统层面的设计都是存在差异的;毕竟一个是放在手机里,一个是放在 PC 中。

在周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苹果真的已经算是把 M1 用到了手机上。


还有一个例子,去年参加第 11 代 Intel 桌面酷睿处理器 Rocket Lake-S 的发布会。Rocket Lake 用的 CPU 核心是 Cypress Cove。如果对 Intel 产品熟的话就会知道,Cypress Cove 本质上是基于 Sunny Cove 核心(十代酷睿 Ice Lake),并且 backport 到 14nm 以后的核心微架构。

也就是说 11 代桌面酷睿处理器,其实用的还是上一代核心。

而 11 代移动酷睿处理器——就是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的 Tiger Lake,CPU 核心则采用 Willow Cove 架构。虽然就微架构层面,Willow Cove 相比 Cypress Cove 也没什么大变动,但一方面制造工艺更先进(10nm),另一方面变动不大也不是没有变动,cache 还是有改良的。

所以其实 11 代移动酷睿处理器的核心性能,理论上会优于同为 11 代的桌面酷睿处理器核心。

当时我记得发布会后,有媒体提问,这么说来今年的笔记本处理器性能比桌面处理器还好吗?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脱离了系统去谈性能。核心层面,Willow Cove 的确比 Cypress Cove 要好,在不考虑温度、功耗的情况下,单核性能前者优于后者是肯定的。那我们是不是就能说 11 代酷睿的笔记本处理器性能比桌面处理器性能还好了?当然不可以。

TDP 数值不是为了填充表格的,基频也不是放那儿看看的;笔记本配备电源适配器的功率也不是随便标的。

就像 M1 很牛逼,Firestorm 核心很牛逼,IPC 之王了;但它充其量就是个低压处理器,而且规模也就 8 个核心,M1 不可能用到专业工作站上。我们说 Firestorm 核心很牛逼,这是核心层面的;我们说 M1 是低压处理器,这就不单是核心层面的问题了;我们说 M1 不能用于专业工作站,这就更是个系统级的问题了。


再举个更激进的例子。亚马逊云服务器,有很多实例已经开始用亚马逊自己的 Graviton2 处理器了——这个处理器 CPU 的核心架构是 Arm Neoverse N1...其实 Neoverse N1 某种程度可以看成是 Cortex A76...单就这个核心层面来看,它比你 iPhone 13 所用的 Avalanche 大核,在先进性上是有落差的。

只说核心,Neoverse N1 在绝对性能上肯定是无法和 Avalanche 相比的——如果大家都能开足马力的话。但你会说亚马逊云服务器的性能连你的 iPhone 手机都比不上吗?

这是非常典型的一例,需要加上芯片、板级、系统,甚至更高层级的考量,来谈性能问题。

其实再往大了说,超算处理器和手机处理器也有类似这种奇妙的关系。把应用于 HPC 和超算的富士通 A64FX 芯片,拿来跟苹果 A15 比比,核心层面在微架构规模、制造工艺上可能都比不过(虽然其实 A64FX 也算是比较特殊的设计)。难道就可以说超算处理器性能还比不上手机处理器吗?

针对这个问题,苹果 M1 为什么不用在手机上,最简单的回答就是 M1 是个笔记本处理器,它在整个芯片的规模,以及 TDP、配套的散热与系统设计等方面,都不是给手机做准备的。那么它又怎么能用于手机呢?

不同的平台要做不同的芯片,这是基础。说起来,某种程度上 A15 就比 M1 先进,干嘛用 M1 呢......

(补充一下:这个回答没有去谈不同平台对性能需求的差异、芯片出货量摊薄成本的差异,这些话题扯起来更多...以上!)


user avatar   mu-tou-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满载30+W的CPU用在手机上?就算你不介意一天五充,手机的散热也搞不定啊,你想拿着用吃铁板烤猪蹄还是揣兜里吃桑拿鸡腿?


能不能缩减点规格降低功耗给手机用?当然能,那不就是A14嘛…


user avatar   luv_let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

作为安卓和苹果双系统都经常用的人,个人认为手机上大部分时候 Face ID 比指纹更进一步,但是有几个场合 Face ID 缺陷比指纹大:

Face ID 根本上来说是解放了你的双手,因为验证时刻你的手完全可以继续目前在进行的操作。例如你打开浏览器,登陆一个网站,提示自动填入密码,Face ID 刷脸认证,连回车都帮你按下,你只需要享受整个登陆过程的平滑和安全。

但是如果是打开 App 那种验证,例如银行App,Face ID 其实和指纹差不多,因为这个动作之前你只不过是点击了 App 图标,如果你有预期的话,点击图标的同时,你指纹可能已经放在验证区了,Face ID 只是稍稍节省一点时间,以及节省一个移动手指的动作。

此外Face ID 在车载导航时也有发挥作用无需靠手的优势:如果你的手机架刚好在前方,移动中解锁手机的便利性要好过按键指纹乃至后背指纹,屏下指纹比较看情况,我用过的三星 Note 10 在无线充电时屏下指纹会受到严重干扰,几乎不能用,所以使用无线充时还得取下手机才能指纹解锁,徒增烦恼。

无线充电时就没法用屏下指纹的三星 Note 10

而 Face ID 再搭配如今的 Magsafe 磁吸更是如鱼得水,当你手机来提醒时,你只需要头看向 iPhone,手机立马就能解锁同时显示出提示内容,否则只会显示你收到一个提醒,安全和隐私同时兼顾解锁后还能很方便切换横竖:

我觉得 Face ID 真正让你感到畅快的还是多任务:在需要验证的 App 和不需要验证的 App 之间来回切换,复制/粘贴内容时,如果是指纹认证你需要来回把手指在屏幕打字,触摸,按压,子菜单选择,验证之间来回切换,手忙脚乱由此而来;Face ID 能全程让你手指集中在内容操作本身,一气呵成。

指纹认证完全优于 Face ID 的主要是在戴口罩的公共场合,需要 Apple Pay 认证的场合,取下口罩进行验证或者输入PIN 验证都很憋屈,远不如传统指纹来得直观,这种麻烦在这次疫情后尤为显著,虽然通过 Apple Watch 联动能部分解决,但是这种方式不太稳定,时不时会解锁失败,仅能临时替代锁屏解锁,而当使用手机 Apple Pay,App 内 Face ID 时,手表也无法替代 Face ID 验证,最后这个功能仅对口罩识别,还因为要识别口罩有额外延迟,所以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同时国内最常见的QR扫码支付等环节也不能使用,体验差很多。

此外还要多说一点的是使用结构光的 Face ID 安全性非常高,并不是安卓手机那种摄像头刷脸认证可以比拟的,所以不存在安卓刷脸也是有等同 Face ID 效果的说法。网上无数测试视频都能通过简单的平面打印头像骗过摄像头认证,Face ID的结构光认证想骗过除非是精细人脸打模。再加上光线好坏完全不影响 Face ID 的识别率和速度,整体的一致体验和安全性也让人放心。

最后指纹验证无法解决的一个缺点是对手指本身有一定的限制:出汗不行,位置偏移多了不行,不同指纹传感器,验证方式也不尽相同。乃至系统层面,App 对指纹解锁都不是统一的体验,需要 App 去做每台设备或者系统验证API的匹配。我手机在海外使用,但是很多国内 App 就无法调用海外安卓系统的指纹 API 。而我至今都记得刚切换到 Face ID 手机时,所有支持 Touch ID的 App 全部无缝支持 Face ID,这种协调一致,向后兼容的设计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能我对 Face ID 最大的抱怨还是物料成本降得不够快,距离发布已经4年,支持 Face ID 的手机销量也是数亿计,但是至今苹果没能把模组价格降到能普遍安装到 MacBook 甚至 iPad 的程度,如果不是这点,苹果也犯不着继续启用 iPad Air 和 mini的按键 Touch ID,甚至包括最新的键盘也仅仅只支持 Touch ID,可见成本依然是困扰这个技术普及的一大障碍。

最后个人其实最满意的还是苹果对 Face ID 的不间断支持,哪怕是早期被诟病问题最多的时候,苹果始终坚持 Face ID 的延续性,这也让整个 iPhone 的设计语言,辨识度重新获得最初 Home 键的影响力,而且拜安卓完全放弃结构光认证所赐,如今一看到刘海就知道是 iPhone ,这种辨识度就苹果一家,所以除非苹果换用下一代验证技术,否则 Face ID 永远会是一个 Icon 就像 2017 年苹果针对 iPhone X 全面屏的设计指南一样。其实很多人估计都忘记了iPhone X 不仅带来了争议焦点的 Face ID,还同时带来了全面屏手势的设计准则,如何划分屏幕安全区域,如何切换后台App,如何在多个 App 跳转,回退等操作,都是一次性做到了完整的交互基石。后续这么多年的iPhone 连微调都不需要,节省开发者精力和用户学习成本。

iPhone X 引入的全面屏可用安全区概念,保持4年无需更改

iPhone 的缩略图可以让人在几十个像素中就能识别iPhone,iPad 反而由于缺乏辨识度,你说是三星,小米平板,也没法反驳,甚至包括自家的 Air ,mini 均为窄边框,更是无法区分 Face ID 还是 Touch ID:

一众全面屏里一眼就能认出 iPhone


把iPad 缩略图拿给普通人看,如何知道Air mini 使用指纹?


所以再回到问题本身:Face ID是否是战略上的错误?显然不是, Face ID 不仅提供了超越手指交互层的验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也超过了指纹,同时 Face ID 模组也提供了 AR 交互,计算视觉等功能以及建立了独特的家族产品辨识度,搭建了全面屏操作的基石,所以说成是近年来苹果最大最成功的战略部署也不为过。唯一的问题就是被疫情耽误,没料到口罩成为出门刚需,略微影响公开场合的验证需求,不过乐观来说继续迭代下去实现口罩验证应该是可行的。或者苹果就直接把 Air, Mini 上的按键指纹添加到 iPhone 上也未尝不可,如果疫情继续下去且无法解决口罩验证的便利性,这应该是个非常好的折中方案。


10月 19日更新

今天苹果发布了预热很久的新款 14/16寸 MacBook Pro,非常有意思的是虽然没有集成Face ID 模组,但是却带上了刘海,这完全印证了我这个回答上面的分析,对于苹果来说刘海就是设计风格,所以即便是这次 MacBook 更新可能因为成本或者厚度问题没能集成进 Face ID 组件,依然选择这种方式来留待以后升级,因为苹果一个模具会用上4-6年,因此他们不想为了2021 款没有 Face ID 的屏幕单独再设计一套模具,干脆就直接定稿开卖,足见他们对自己刘海设计的疯狂崇拜。而且就在开卖时,立马换上了极具标识度的刘海Icon,十足的主权宣示: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红魔5G手机官方海报“转速超越波音747发动机”? 
  苹果12、12p、12pm哪个性价比高一些? 
  中国手机出货量已连续四年下跌,为什么年轻人不爱换手机了? 
  为什么苹果至今还非常受人欢迎? 
  为什么一定要买 iPhone 原装原装保护壳? 
  小米9开抢之后又是秒没,如何定义雷军的“现货”? 
  诺基亚和苹果,哪个给你的感动更多? 
  如何看待魅族zero? 
  刚买的iPhone丢了是种怎样的体验? 
  为什么不建议买 iPhone13?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除了Surface,几乎没有其他公司开发Windows平板了?
下一个讨论
老实人被欺负狠了,一旦爆发会怎样?





© 2025-0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