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黄氏宗亲的故事,都是从家里的族谱代代相传下来的。
祠堂的墙上有黄氏宗亲的由来,到我们现在这一代,叫做第十二代。
相传第五代是黄俏公,官至工部尚书,具体到今天应该是工信部部长的职位。
然后呢,娶了3个妻子,各自生了3个儿子(没有记载女儿),共计9个儿子。
除了老大老二留下来养大房和给父母们养老,其他的儿子一律分家去各地发展。
而我们族谱的老六就从中原,也就是现今的河南,迁徙到福建。
有了解过宗族制度的人都知道,每家都有个“家声”,我们第六代先人创立的家声,叫做“江夏家声”,在福建泉州一带,有个江夏堂,就是黄氏第六代老六分家后到的地方。
然后经历了第七代,第八代。第八代又带着一个分支,来到了广东,然后扎根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第九代、第十代、第十一代,然后到我的第十二代。
黄氏的姓氏,现如今也是广东第五大姓氏,人数众多。
在深圳的下沙,每年都会举办一个黄氏宗亲的聚会,只要会念黄氏宗亲族谱的四句诗,然后身份证是姓黄的,就可以参加。(据说每年都有德高望重的黄氏子弟赞助,场面非常大。)
有个很有趣的事,就是只要你会念黄氏宗亲的四句诗,只要你是黄氏宗亲的男男女女,到了各地祠堂,都会以自己人相待。
而这四句诗,就是辈份名字的排辈。
打个比方,诗句是:仁义礼智信。
那么你如果是仁字辈,你的名字就是“黄仁*”,星可以改成你的名字,如黄仁顺、黄仁妞、黄仁财。
那么你的孩子,也就是你的下一辈,就要是义字辈,你孩子的名字就是“黄义*”,星可以改成你的名字,例如之前那个歌手“黄义达”,就有可能是义字辈的。
那么你的孙子,你的曾孙,你的曾曾孙,就是礼、智、信辈的。
在这里有个区别,我们宗亲的辈分是男女都有的,而有些宗亲是没有的,这个就不展开了,懂得都懂,这是中国多年的宗族制度下留下来的。
所以,在某些情况,一个礼字辈的人可能50岁,要叫义字辈20岁的人叫叔,要叫仁字辈的小屁孩叫叔公。
因为仁字辈的人如果生的孩子多,最小那个孩子再继续生的孩子多,就很容易抹平了辈分之间的时间年龄差。
最后,讲讲我爷爷的故事吧。
我爷爷出生在大概民国十年的时候,名超群,我猜寓意是超越常人、出类拔萃吧。因为家族庞大,上辈有在民国当军官的,所以对下辈的培养格外有加。在宗祠的讨论下,大房大孙的我爷爷,未来要从文,所以让他从小读私塾,据说高峰时期是有三个老师一对一对他进行教导。
而熟读各种书籍的爷爷却没有任何从政的想法,新中国成立后,为避免家人还是因为地主身份受到不必要的成分问题,全家加入生产队,成分:贫下中农。然后爷爷去了水产厂,当地的扫文盲班都要在爷爷的指导下进行教学任务。很有意思的是,外婆也曾经是爷爷扫盲班夜校的学生之一。大家尊称爷爷为“黄老师”,当地为了这扫盲的事,还特地制作了一块很大的牌匾送到祖屋去。
爷爷乐得清闲,与世无争,喜欢看繁体字的“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资治通鉴”等。我的记忆就是小时候,看到爷爷在一个竹子编的那种老人摇摇椅上看书,极少极少讲话。爷爷很喜欢写毛笔字,写得一手好字,祖屋和祠堂的所有题字、对联、族谱都是由爷爷一手操办。他有一个大大的砚台,现在摸着这个砚台,会有种时空穿梭到他年轻时的感觉。
当时盛行爬龙舟,就是清明时节的龙舟赛,船体的龙都是乡里乡村的人慕名拜访爷爷,让爷爷帮忙出设计稿、美工稿等。看过爷爷的设计稿和收集册,当时会觉得有文化真好啊~
爷爷作为大哥,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排第二的叔公,去另外一个市当税务局的高官去了;排第三的叔公,加入生产队务农;排第四的妹妹,嫁给算命了得的张公,去香港去了,而后面张公患了眼疾,算命生意愈发鼎盛,在香港九龙买了栋楼。
当然这是宗家的,还有分家的,有参加革命,与烈士彭湃一同牺牲的伯公;有做得一手好油纸伞,但独身一辈子无后的叔公;有因为子女太多,过继给再分家的....
上面的这些叔公姑婆们,他们都姓“黄”,那种感觉非常的奇妙,奇妙的让你感觉原来大家族的人,真的是人才辈出,每个人都在发挥自己的才能。
可能宗族制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了,但那种世代历史的厚重感,只有拿着家里的族谱,一页一页翻开时,才会五味杂陈。
这,就是属于我的“姓氏”的故事,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