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写小说缺乏画面感,咋弄? 第1页

  

user avatar   xie-xiao-ran-29-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冒个泡。

冒昧挪用背景写了一段。

男人醒了。
饥肠辘辘,不得不拢紧衣裳。
一只老鼠窸窸窣窣掠过他的脚铐。
他不必睁眼,也熟悉它。
是熟客。壁虎,蜘蛛和苍蝇都是。
因为这里是牢房。
冷而黑的牢房,臭气弥散,最容易滋生毒物。
男人坐在墙角,没有动。动只会让自己更饿。只能等,等天明时分一碗淡出鸟的薄粥,再熬过漫长一天。
却有一阵香飘来。
他的鼻子动了动,身体不自觉绷紧。
饭香,肉香,菜香,酒香。
随着吱呀的开门声飘来,越发浓烈。
不仅香,还有光。
微弱的烛光映亮了男人的脸。
他的脸瘦削,憔悴,胡子拉碴,颧骨高耸,唯有一双隐在乱发中的眼睛锃亮,让人想起即将出鞘的刀,亮而冷,不带任何感情。
“将军。”毕恭毕敬的一声。
男人看向来者。
老李头。亦是熟客,是个墩胖的家伙,在一众獐头鼠目的狱卒里,他是个慈眉善目的例外。
狱卒们都厉声叫他韩瑶,或者干脆没有名字,就只有狗东西,唯独老李头,日复一日叫他一声将军。
韩瑶的目光温和了些。一对利刃收回鞘中,又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犯人。
“将军,”老李头斟酌着,“这是小人偷偷给将军准备的饭食,知道将军平日里吃得不好。”
他揭开食盒。
许久不沾荤,一只白嫩嫩的鸡,黄油白肉,热气腾腾,一下跳将出来。
还有烤羊腿,焦黄油亮,几样时蔬,一壶老酒,香气一阵浓过一阵,直往眼睛里钻,往鼻子里扑。
饿!
薄棉衣挡不住,糙实的皮肉挡不住,钻进四肢百骸,搅动肠胃,翻江倒海,想入非非。
男人喉头一动。
“是最后一餐吧?”他声音粗哑,因为长久不曾说话。
老李头支支吾吾,赔着笑脸,“将军就别问了……”
男人也不深究,“多谢。”
韩瑶不和他假客气。一只鸡腿被撕下来,空气里有大口咀嚼的声音。骨头被嚼碎,发出咯嘣咯嘣的响动。
他是饿极了,也渴极了。撕一口肉,饮一口酒,油和酒水从下巴上淌下来,他抹也不抹,吃得很凶狠,仿佛入口的不是鸡肉,而是仇人的血。
“饭菜很好吃。承蒙照料。”
韩瑶望着老李头,“可惜我身无长物,再不能报答你。”
“将军说的什么话。”老李头说,“小的只恨自己没本事,什么都没能为将军做。”
韩瑶笑了笑。
“我是将死的阶下囚,不是什么将军。”
“您虽不再是离国的金吾大将军,可您依旧是百姓心中的韩将军。”老李头的声音很轻,但足以让韩瑶听见。
他恍若未闻。这样的话分量太沉,他没法回答。
老李头想起自己来此的目的,忙将一物交予韩瑶。
一柄半旧的紫竹洞箫。
韩瑶轻轻摩挲,很认真地凝视它。这是他的爱物。他拿过刀,杀过人,也曾吹过箫,做些文人墨客才做的风雅事。
箫身二尺一寸长,九节五孔,遍布心事,拿在手中沉甸甸。
男人的眼里流露出一丝温柔。
他曾在月色濛濛的竹林中吹箫。那时,有风,有月,有心上人,凤箫声动,一诉衷肠。
他将紫竹洞箫赠与她,如今却被退还到自己手上。而他甚至不知道她身在何处。乱世人命贱如草,他也不敢想。
他闭上眼。
“这箫,是谁给你的?”
“是商国太子妃。她令小的将此物务必交予将军。”
“太子妃?”
韩瑶实在想不起自己与太子妃有何交集。
“是,商国的太子妃,正是离歌公主。”
哦,太子妃。
韩瑶嘴角一抖,手攥紧了,竹箫发出即将破碎的呻吟。
“将军,将军。公主素爱此箫……”老李头不安地提醒。
他立刻松了手劲,随即恢复平静,只是嘴紧紧抿成一线。
“将军,离歌公主也是迫不得已。”
老李头发出一声叹息,“当年京师城破,公主为保一城百姓,携玉玺上城楼,逼得商国太子不得不应她勿伤城中一人,这才含羞忍辱嫁给太子……能苟全性命,已是万幸。”
老李头的声音很低,很沉,满是无可奈何。
“难怪我至今未死。”
他一哂。“公主忍辱负重,亦是吃了不少苦。我不及她,也不能保护她。”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这是男人的耻辱。他原本挺直的身躯,此刻终于颤抖起来。
“公主一直在商王前为将军说情。”
韩瑶静静听着。
老李头仿佛什么都知道似的,絮絮说道,“商王最好音律,听闻将军的箫冠绝天下,故而起了一决胜负的心思。”
“所以。”
“所以商王要您与公主合奏。”
“合奏?”他冷冷地说,“让公主来与我这个阶下囚合奏?”
“是。”老李头说,“商王要公主见您,是因为他听说《凤求凰》能引来凤凰,便下令留将军一条性命。”他忍不住愤愤,“这太荒谬——”
韩瑶忽然大笑起来,像是听到了不得了的笑话一样。
他笑。粗噶,凄厉,却又肆意。他的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亮,直到被激荡的乱发遮住。
老李头吓了一跳,被这笑声钉在原地。半晌笑声渐息,男人垂下头,他忧心地探看他,这一看,不由又吃了一惊。
那眼睛里,毫无伤痛的泪水。
而是火焰。跳动,燃烧,星火迸溅,淬炼刀剑的烈焰。他甚至在里面看见了杀气。
“好,来!”

献丑了。

我认为写故事想要画面感,就一定要有精准的描写和流利的转场。而这篇文这两点做的都不大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个差劲的故事。

题主的故事本身没问题,语言简练直接,剧情有起承转合(亡国将军成为阶下囚,和亡国公主的过去等),有引人好奇的悬念(凤求凰引来凤凰,千年以来没人能做到),没什么过分堆砌的定语(第一段有点眼疼,但也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这点就已能胜过许多琢磨文笔却又写不出故事的写手了。

你有写故事的能力,只是技巧略有逊色。

问题在于气氛营造得淡而寡味。转折太生硬,看上去更像是剧本。缺少一点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东西。而这是需要细节烘托的。

什么是细节,外貌,服饰,动作,语言,心理,以及环境描写都是。

为了让读者知道角色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待遇,这是读者需要的摄像头,是画面感的来源。

我那一段写老鼠,是为了说明主角所在的环境恶劣。

写男主的容貌,着重写他刀剑似的眼睛,是为了让读者知道他在牢里吃了苦,人虽又脏又臭,胡子拉碴,但仍是个身经百战的将军,而不是寻常小民,不是什么木匠,不是商人,不是士大夫。

老李头是个推动剧情的人物,略带一笔,让读者大概知道什么样的人就行了,言行带点小人物的谨慎和胆怯。其他的不用太管。

饭食是载体,紫竹洞箫也是,作用是对比,让男主回忆过去的美好。

男主的吃相凶猛,既是饿狠了的本能,也是发泄郁气,流露仇恨。

公主虽未出场,可性格由旁人的描述和行为来体现。携玉玺逼帝国太子不许屠城,信守承诺嫁给敌人,屡次保住心上人的性命,一直保留心上人的信物,让将军自愧不如——这是个怎样的女人,心高气傲的敌人为何能留下她,不用刻意明写了。

你的文字因为少了这些,显得缺少张力和感情,就很平淡。起码带不动我的情绪。

其次,有些行为并不符合人物性格,甚至失真。虽然说是虚构作品,但也要符合人物身份以及行为逻辑。

死牢里有没有阳光另说,但一个阶下囚,绝不会在死牢里熟睡。

一个历经无数战争的将军,心理素质一定过得去,绝不会掩面而泣,绝不会在最落魄的时候想女人的脸。

一个上位者,绝不会对小人物行跪拜礼,称呼对方为阁下。多年的骄矜和尊严,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做。即使是王熙凤托孤,也没有对刘姥姥三拜九叩吧。

一个人微言轻的小狱卒也绝不可能坦然受大礼,以及对敬佩的人说黄泉路上走好——这一般是小人物的阴阳怪气。

一个皇子,绝不可以用一城百姓胁迫一个女人嫁给他。这不是正常的逻辑。唾沫会把皇子给淹死的。而且与其公主被迫顺承,不如自己高调玉碎,这样的牺牲在读者眼里才是可怜可爱的好女主。

以上提出的几点,都是雷点。

所以这段文字给我的感觉是韩瑶只是一个普通的甚至有些阴柔的小男人。他太轻了,身上没有力量感。老李头都比他像主角。看看这带饭菜的决心,这不形于色的心理素质,这把洞箫递给韩瑶的敏捷,未来可期啊。

至于男主的心上人性格也可以更出彩的,可惜你并没有着墨于她,我觉得很遗憾。

仔细雕琢一下,这个故事会更好看的,千万别放弃,加油鸭!


之前把白鸡比作女人胴体,仔细考虑了一下,确实不太妥当,已改。


user avatar   shen-xian-67-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住这个公式,写作的时候往里套就行:

运镜+感官+细节+心理

这四个词我挨个解释一遍,如果你再写不出画面感,就顺着WIFI过来打我。

先说运镜

我妹双手轻轻一扒,那块酱色的炖肘子就颤乎乎地烂开了,露出里面红白相间的肉。热气还没完全散开,油汁就四溢横流。

我妹撕下一吊子,在旁边的料碗里猛蘸几个来回,随即提起,连汤带水塞进嘴里。不知是热乎劲儿,还是对肉香的满足,她一边鼓着嘴大嚼,一边翻着白眼直哆嗦。

旁边的学生像被施了咒,一个个愣在那里看我妹吃,等孩子们的喉头开始不停耸动,你才听见,教室里到处是咽口水的声音。

上面是我随手编的一段描写,不算高明,但是把运镜讲清楚了。

运镜,是一种电影拍摄术语,既然你的文字要出现画面感,那么你在动笔前,就把自己想象成一部电影的摄影师。

你的笔,就是摄影机,你想让画面怎么拍,就怎么运动镜头。

上面我那段吃肉的运镜,是最基础的“近景→中景→远景”。

因此你看这段文字的时候,脑中的画面,先是一块肘子肉占据了屏幕,接着肉被扒开,呈现出内部的样子。

这些都是近景。

下个镜头也是近景,肉被撕下一块,蘸料。

当镜头出现人物时,画面就拉远了,因此我妹吃肉的整个过程,是中景。

镜头继续拉远,画面中包含了我妹、她的学生、整个教室,这就变成远景。

假如你是个摄影师,你会先问:为什么要这么拍?我一开始直接就给远景,从扒肉、蘸料、吃、孩子们馋嘴一股脑儿全放在镜头里不就挺省事么,干嘛要先给肉特写,再给主角特写,最后才交代整个环境?

这就是叙事表现手法。

写作也是这样,如果说情节是一部作品的骨架,运镜就是血肉,它让作品不再干巴巴,而是充满了生机和灵气。

运镜还可以是“远景→中景→近景”

这种方式往往用在表达沧桑、豪迈、悲凉、命运等宏大情感。

比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你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先勾勒远方的山川河流,再描写老人在阡陌间行走,最后给他眼里闪动的浑浊泪水一个近景特写。

运镜的方式并不固定,随着作者希望表达的情感,近景、中景、远景可以灵活组合。

切忌:镜头杂乱没有逻辑性

很多作者写画面感失败的地方在于,不懂主次,没有逻辑,他努力写了一堆描绘的文字,但在读者脑海中,却难以形成连贯合理的画面。

解决方法:忘掉自己是个写作者,把自己当个电影摄影师去写,会好很多。

再说感官

就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齐上阵,或者灵活调用。

很多年轻作者喜欢写校园恋情,但往往刻意把笔墨花费在男女两人是如何热恋、如何分手这些事情本身上面,难免会让读者烦躁。

这时候你可以插入一些画面感描写,不仅让文字轻松起来,更能让你的文章格调上一个层次。

比如刚恋爱时,你可以描写心爱的女孩从一排盛开着栀子花的树林边款款含笑走来。

白色的栀子花正在碧蓝的天空下盛开,女孩的百褶裙随风舞动,树叶也被吹得哗哗作响,像是为你得到这样的女孩在高兴。

闭上眼,栀子的清香扑鼻而来,你在这样的画面中幸福得几乎眩晕过去。再睁眼时,女孩已经走到你面前,双手向你伸过来。

你迎上去握住,女孩的肌肤轻柔滑嫩,让你的身体像过电般轻轻颤栗了一下。

上面这段,并没有写两人如何热恋,但通过对男主各个感官的描述,让读者沉浸在一个清新纯洁的画面中,谁都不能否认,这是令人向往的青春恋情。

切忌:任何情况都把全部感官交代上。

有时候只需要描写视觉和听觉,有时候只需要写嗅觉和触觉,如果生搬硬套,为了写出画面感,每次都把视听嗅味触觉等都交代上才善罢甘休,那就成话痨了。

解决方法:先写好文字,再想象你面前有一群听众,把你的文字读出来,自己感觉不啰嗦、不单调就行。

再说细节

我毕业刚入职一家国企时,闲得无聊,就翻员工花名册看,忽然看到一个威震我灵魂的名字:轩辕英雄。

从此我天天盼着认识这个人,觉得他一定气宇轩昂容貌威严。

直到一天跟在主任屁股后面下车间,主任指着一堆蹲在墙根电烤馒头的工人喊:

“英雄,你个冷怂又烧电炉子了!”

人堆里缓缓站起一位满身油污的小老头,胡子拉碴,上面粘着一片馒头屑,他嘴里一边嚼,一边呜噜噜地说:

“烤馍馍哩。”

这位就是轩辕英雄先生。

为什么我要拿这段话来举例?

这段话是我曾写过的文章中的一小段,编辑老师看到后特意告诉我:

“胡子挂馒头屑”、“一边嚼馍一边呜侬回答”这块描写画面感太强了。文章发表后,不少读者也反馈,这几句一读,人物立马就在眼前了。

用细节来表现画面感,重点在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就是说,如果让你描写一个物体或者一个人,你要能一笔就写出最具表现力的方面。

就像上面的人物,没正面写他怎么窝囊和不修边幅,只写个馒头屑挂胡子,就表达清楚了。

记住,不要用形容词,你写一个女孩,只会用“漂亮”,写一只猫咪,只会用“可爱”,写一幢楼房,只会用“高大”,这些词根本不能让读者产生画面感。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初恋女友,关于容貌,我没写鼻子眼睛嘴巴如何,只写了一句:

“我半夜醒来旋开台灯,看见熟睡的她下巴到脖颈之间曲线,仿佛秋天刚刚形成的沙丘,让我禁不住要陷入其中。”

我兄弟看到这段,啧啧说,真是又纯又欲。

我的这点小技巧,大家参考一下明白意思就行,真要学习的话,可以看看钱钟书《围城》里怎么通过抓住特征,写出画面感的:

孙小姐要过笔来,把红色铅按出来,在吸水墨水纸板的空白上,画一张红嘴,相去一寸许画十个尖而长的红点,五个一组,代表指甲,此外的面目身体全没有。她画完了,说:“这个就是汪太太的――的提纲”

这样刻画人物,简直绝了!

切忌:细节描写不能变成说明书

写人,不能从头发丝到脚后跟每一处都详细交代,写景,不能一草一木都添上。

要学会抓核心特征。

解决方法:先问自己,只用一个词形容描写对象,你会选择那个词?用这个词去找细节。

接着说心理

任何一种文学写作,最终目的都是获得读者的共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把文艺心理学弄明白了,画面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比方说,一个乖孩子一时犯糊涂,在学校偷了同学手机。第一次做这种事,回家路上心里肯定紧张、忐忑。

普通读者怎么写这个过程呢?

肯定会用大量笔墨,写主人公内心如何纠结,如何斗争,最后甚至自责到了崩溃边缘。

这样写没错,但是没画面感。

聪明的作者怎么写呢?

他会先抛开主人公不讲,而是写回家路上的环境。

主人公每天放学回家要过一条河,平时都从桥上过,但今天他惶惶不定,看见河面结冰了,鬼使神差想从冰面过。

踏上冰面,他一边小心探脚前行,一边从兜里摸出那个手机看。

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河中心,忽然脚下冰面出现一道裂口,随着一阵轻微的脆裂声,裂痕像蛇一样蔓延开去,主人公紧紧攥着手机,站在河面中央,等待最坏的结果发生。

你看,并没有刻意写主人公内心戏,但是通过跟他心理呼应的冰面场景描写,不仅完全体现出了他偷手机后脆弱、即将崩溃的状态,更让“冰裂”这个画面揪住了读者的心,让读者也跟着紧张起来,担心他会不会掉下去。

切忌:描写的画面不能和心理状况违和。

就是说,你想体现一个人的愉快心理,最好不要描写萧条悲凉的画面,想体现焦虑的心理,就别写云淡风轻的闲适画面。

解决方法:这点类似于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动笔之前,先思考一下,要表达的情感可以使用哪些拟人、拟物对象。

以上就是如何写画面感,是我跟着下面课程学的,还有很多有趣易懂的写作技巧,可以花1块钱参与,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一个个实例解析中,提升到专业级别:


user avatar   yang-tuo-81-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活儿好像不能免费接哈哈!

不闹了,说点正经的。看了下题主给的这篇文章,然后得出一个结论,缺乏画面感是因为朋友您混淆了描写和描述(说人话!!!)简单来说就是您的每一句话都在下定义,告诉读者有这么这么一回事,但其实读者读完以后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一回事。相当于您列了个详细版的故事大纲,有骨架,但并没往里填肉儿。介于一切不解决问题的批判都是耍流氓,我来稍微改下这篇文章,咱们一段段来。

原句:阴暗的监牢里,日出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唤醒了熟睡中的韩瑶,他睁开眼睛,看向那狭小窗口外的蔚蓝天空,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这是他一天中最喜欢的时刻,每到此时他就会坐在阳光照射到的地方,面向铁窗,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丝丝温热。不知不觉间,这一缕阳光成了韩瑶活下去的唯一念想。在此刻他忘记了一切,脑海里只有那片竹林和那张高贵秀雅的面庞。

修改:

冷。

风透过骨缝渗入骨髓,蔽体的褴褛短衫上,血已经结痂了。

韩瑶蜷在监牢一角,一整夜维持着一个动作瑟缩着,伤口如暗红色的蜈蚣爬满了前胸后背。

第一缕阳光射了进来。

因着这束光,韩瑶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下来,他压抑着呻吟,动了动一直佝偻的背。

分析:

为啥这长一段我改完就剩这么一点了?

因为1.本段中 阴暗的、狭小窗口、蔚蓝天空,淡淡的都是定义,形容词就是下定义,不是描写。不是说不可以有形容词,不可用有我也做不到写文章,但....一个接一个用就会给人一种没有画面感的感觉描写是调动读者五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解释性句子,不是直接甩给读者一个形容词让他们自己脑补。大部分朋友没有画面感的很重要原因都是试图用很抽象的形容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咋可能呢?您先得自己看到自己感受到听到闻到尝到然后写体验,读者才能从您的体验中得到相同或者相似的体验,您自己都不知道啥感觉,随便写写想让读者知道,这...

所以吧,我建议题主您自己找个小屋子躺地上感受下,需不需要蜷缩我不管但是您得知道大概啥环境啥感觉,让您画个简笔画您得能画出来以后再落笔。

2.他喜欢坐在阳光下面向铁窗感受温热.....这段描述本身没啥毛病,但和后续他大将军的身份反差没关系,反而在第一段本该有的同情和紧张中带来了一丝惬意,而我并不觉得作者本意是想让读者觉得他坐牢虽苦但是挺能苦中作乐的。(我读了后面大胆揣测题主还是想展现男主惨)晒日光浴这事儿,别说大将军受辱了,就算是我这种平头百姓骤然下狱也不能这心态。所以我们仅需要描写“惨”的感觉即可,不要强调舒服。

3.此刻忘记了一切,脑海只有那片竹林和......那张面庞。单看没毛病,放整篇文章里觉得位置不太对。因为距离提到那个面庞主人还有十万八千里,这里抛悬念太早了,会让我没心情看狱卒老李那段话,想要直接跳到女主出场。

好了我们继续:

这个吱就很......题主您自己推门试试,就会发现是“吱呀”不是吱_(:з」∠)_......吱是小老鼠

原文:吱————

牢门打开的声音惊醒了冥思中的韩瑶,他转过身,是狱卒老李头给他送来了饭菜。与以往的咸菜稀粥不同,这次的饭菜格外丰盛,有烤熟的羊腿,卤牛肉和烧鸡,甚至还有一坛家乡的烈酒。见到饭菜韩瑶心中了然,这是断头饭了,自然要给些肉食。

修改:

有些沉重拖沓的脚步声合着食物的香气传来。

韩瑶挑了挑眉,强撑着坐起身,挺直了背脊转向来人。

一张因讨好而皱成一团的老脸映入眼帘,土黄色的皴裂大手上提着个与来人身份不符的檀木食盒和一坛美酒。

是狱卒李老头来送饭了。

“将军今天气色倒好——”

没有理会老李头的客套,韩瑶有些发怔地盯着他刚倒的那碗酒。

碗中倒映着的男人憔悴枯槁,须发不辨,凹陷的两颊,一边还刻着获罪的火印,深陷的眼窝里,曾熠熠生辉的双眸如今只剩枯井般的死寂。

行尸走肉,韩瑶脑中蹦出这样四个字。

“这羊腿烤的正焦脆还冒油呢!牛肉,牛肉是街东头最有名的庞家的,您看这筋儿透亮呢!还有烧鸡,烧鸡是小的杀了家里的鸡,让家里那口子做的,还热乎的,喷香——”

“今天怎么这么舍得,最后一顿了吧?”

分析:我能明白题主开头那声“吱”是想用通感来营造氛围,但用词不当,这前面说了。然后为啥我改时候把这个互动删了,是因为大将军的人设需要比普通人更强的警觉性才能立起来,理论上听到脚步声就应该知道来人了,应该有防范,而不是和普通人一样,等到门开了才知道有人来。时刻要记住人设和剧情不能各玩各的。再来是下面的描述,基本这段就传达了两个信息,第一平时他待遇很不好,实惨;第二今天格外好,因为可能明天就要死了。题主采用的是平铺直叙,就是描述,告诉读者原来他每天喝粥,今天鸡鸭鱼肉特全,显然不一般。这段描述作为大纲可不可以,可以,作为小说行不行,不行。因为没细节。一整段剧情里,两个角色没有外形描写,没有对话互动,没有场景描写,没有动作描写,有的只是阐述了发生啥,一堆名词还有一句类似于心理活动却又没有单列一行的心理活动(断头饭)。所谓画面感就是烤羊腿(×)什么样的烤羊腿(√);卤牛肉(×)什么样的卤牛肉(√)罗列信息没有用,问问自己为啥要写这个东西?某个东西出现在某个地方需要有他的功能性,最好的描写是这个东西最好不可替代。请看我写的这段,我不是说自己写得好,而是用这段做了个演示,什么叫功能性。原本您那段里的送酒肉,只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男主要完犊子了。我这段好不好姑且不论,信息量是更大的:

1.描写了一个新人物(狱卒老李有个亮相)

2.进一步强调了男主不是一般人,而且性格倔强,不愿在他人面前示弱

3.借酒一事对男主做了外貌描写的补充

4.“今天怎么这么舍得,最后一顿了吧?”用这句话保留了题主想要的平时不好但是今天特别好的原旨

5.对每种食物进行了简单描写,借对话凸显了老李头小人物的市侩感

您需要确保您写得每一句话除了推进剧情告诉读者下面要发生啥,是有别的用的。要描写不是描述。不需要描写环境就写人物外形,要不就写动作,没动作的就写对话,没对话的就写神态,神态也没有的就写心理活动,不要干巴巴推剧情,不要干巴巴推剧情,不要干巴巴推剧情!只推剧情不描写那叫详纲,不叫小说。

继续:

原文:

多谢”韩瑶点了点头,给自己斟了一碗酒“这些时日一直蒙受你的关照,这碗酒我敬你。”说罢便将烈酒饮尽。

老李头呆呆的站在原地,韩瑶也不在意体面,抓起羊腿便啃。短暂的沉默后老李头从背后取下一个被厚布包裹的细长物件,递到韩瑶面前。

“阁下这是?”韩瑶满心疑惑,不明白对方的意思,接过物件解开一看,里面包裹的竟是自己以前最珍爱的乐器洞箫!

“将军,这是当今商国的太子妃让我交给你的。”

“商国的太子妃叫什么名字?”

“离歌”

话音未落,洞箫就掉落在地,打翻了碗,酒水洒了一地。

韩瑶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掩面而泣。他不敢相信曾经的离国公主竟成了敌国的太子妃。

修改:

老李头有些尴尬,本来端着酒的手抖了抖,笑容也褪了下去,险些将咬牙花钱买的琼浆玉酿泼到韩瑶身上。

“多谢。”

韩瑶伸手接过酒碗,喝了一口,低低咳嗽两声,将酒递回给老李头:

“你也喝点吧,暖暖身子。”

老李头呆呆站在原地,双唇颤抖,眼看着韩瑶蹲下身,拿起盘子里的羊腿便啃,他的胡子上蹭的全是羊油,明明应该分外滑稽,却吃出几分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来。

韩瑶拎起一旁的酒坛,直接往口中灌下去,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老李头看着看着眼眶不自觉地红了起来。

“坐下来,一起吃。”

说话间烧鸡已经被韩瑶撕成了几块,韩瑶拿起一只鸡腿塞到发愣的老李头手里。

“不不不,小人岂敢。将军慢用。”

似是觉得那鸡腿自岩浆中拿出一般,老李头缩了手,转身将一个白布包裹的细长物件捧到韩瑶面前。

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仿若那里面包了个不足月的婴孩。

“这是何物?实在不必为我一个将死之人这么破费。”

多半坛酒下肚,韩瑶的话也开始多起来,手上却没停,又抉下一块烧鸡塞进口中。

“这不是小人给您的,是商国太子妃托小人转交的。”

“我与她素昧平生,岂会在我将死之时托你转交?罢了,拿过来吧!”

韩瑶将手在裤子上蹭了蹭,伸手接过包裹打开,呼吸随之一滞。

墨绿的八孔反手箫,一端刻了个几不可见的瑶字,泛白的边缘有着常被把玩的痕迹。

“小的也不知,太子妃说,您看到这萧便明白了。”

“她唤何名?”

韩瑶声音里带了罕见的颤抖,仅仅四个字竟像是抽光了他所有力气。

“离歌。”

老李头眼见面前这个铁塔般的男人瘫坐在地上,这是他头一次,见到韩瑶在外人面前,驼了背。

分析:重复的问题咱就不说了,说点这段新出现的问题。我和某位层主看法相似,大将军人设想立住可以让他平易近人但是不能让他低三下四。这是两件不同的事。另外删掉解开包裹那段的原因上一段已经分析过了,简单来说就是——没用。您写这段的重点在看到洞箫以后男主一连串的反应,为后面那段回忆做铺垫。所以洞箫作为您这部作品中的麦高芬(戏剧用语,您可以理解为关键道具),值得人一样的待遇,需要有具体描写,这是其一,再者您要做出男主前后情绪差来。您看我这段(依然不是说写得好只是作为例子讲一下层次):

1.大口喝酒不在意【豪迈豁达】

2.觉得不可能老李头胡说八道(可笑+有点感动)【身为上位者智慧碾压的自信】

3.算了不和他他一般见识(释然)【人之将死的释然】

4.看到笛子的一瞬间(震惊)【往事种种的冲击】

5.得知真相(颓然)【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您原本这段就三层次:1.疑惑 2.震惊 3.开哭,而这仨层次还不符合一个您想塑造的高大上悲情男将军的人设。给人感觉是前面是不太聪明的样子,中间是用力过猛(因为缺乏过度),最后一个阶段我都跟着猛驼震惊了,一个大老爷们忽然就掩面而泣这.....如果您一定想留着他哭,也....不是不可以,我们也可以允许有多愁善感的将军,我建议多加几个层次会自然很多,您可以自己尝试下,不明白可以再问我。

原文如上。

修改:

“离歌...是哪个离歌?”

韩瑶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一节节地挺直了背脊,重新看向在一旁莫名心虚的老李头。

“这...将军,商国只有一个歌殿下...自是...”

“是了是了,歌殿下,好一个歌殿下!我拼却性命守这大离,她却以公主之身嫁与敌国!这萧,不要也罢!”

韩瑶忽然狂笑起来,环顾四周,抱起酒坛就准备往洞箫上砸,老李头吓得整个人趴在玉箫上,叠声道:

“将军,使不得啊!要是,要是大王知道,知道我让您毁了这萧,听不成《凤求凰》,招不来凤凰,要诛我九族的啊!”

“《凤求凰》?她给我这萧是为了让我给商王吹《凤求凰》以乞活命?你以为,我稀罕?”

老李头被韩瑶的狂气吓得瑟瑟发抖,仍伏在洞箫上不肯起身。

“将军,这关乎小的一家老小的性命啊!再说,再说,坊间有传闻,歌殿下不惜委身商王,就是为了保您的命啊!将军,殿下一定是废了好多心思才想到与您合奏的,您难道,不想再见殿下一面吗?”

“桄榔——”

酒坛摔碎在地上,韩瑶全身的力气仿佛再被抽空。于地上的一片晶莹中,他看到了当年竹林中央与其合奏的少女,灵动异常,却已记不清眉目,朦胧得如一轮弯月,破碎在荡漾的水光中。

【他一直在想,商王为何没有赐死他,原来是她,以身饲虎救了他。】

“将军,小的求求您了,就算不为了歌殿下,看在今天这顿饭的面儿上,您也,您也成全了小的吧。小的一家老小——”

“只要我肯吹《凤求凰》,他便放了你一家?”

“是。”

“好。”

韩瑶伸手拽起老李头,惊讶于韩瑶铁钳般的力度,老李头不敢再贸然扑上前,只有些忌惮地盯着他瞧。

目光相接,老李头心头巨颤,他在那人眼中看到了神迹——水中有火,熊熊燃烧。

(The end)

分析:首先主要信息如果能从主要角色嘴里说出来就不要从配角嘴里说出来。这是大原则。这是谁更有智商谁更推动剧情谁戏份更多的事儿。这里把公主嫁人始末交给老李头去说,既显得男主推测能力不足(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又显得老李头就是个工具人。男主应该能猜出一定程度的事,即便他在牢内,通过只言片语了解事情全貌是男主角金手指的必由之路,请谨记这件事。(尤其是当读者都能通过上下文猜到发生了啥,男主还要别人告诉他,就有损人物形象了)再来是关于白月光的回忆,这个我有心得,每个人读者的白月光都不一样,所以写的越具体,代入感越差。因此想要写好白月光类角色,最好的方法就是模糊处理,浪漫处理,能少说话少说话,能不露脸不露脸,让她是一个梦一种感觉一辈子未了的心愿,比写某一个具体的人强百倍。这点可以参考我写的那段(依然不是说我自己写得好,而是个例子)。最后是托付老李头记下故事_(:з」∠)_这段被我删了就是白月光模糊法则的牺牲品。太具体了反而没有代入感了。我这段例子是加了不吹老李头全家被杀,这点可以让老李头这个角色多一个功能性,就是衬托男主的英雄气概,他可以挥刀向更强者的商王,却不能连累一个无辜老百姓受害,这是大英雄式人物塑造的一个通用手段。等于升华了一下。以上差不多就是这么些,如果再有啥不会的可以咨询我_(:з」∠)_

最后贴下我改好的全文,给题主看下整体效果:

冷。

风透过骨缝渗入骨髓,蔽体的褴褛短衫上,血已经结痂了。

韩瑶蜷在监牢一角,一整夜维持着一个动作瑟缩着,伤口如暗红色的蜈蚣爬满了前胸后背。

第一缕阳光射了进来。

因着这束光,韩瑶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下来,他压抑着呻吟,动了动一直佝偻的背。

有些沉重拖沓的脚步声合着食物的香气传来。

韩瑶挑了挑眉,强撑着坐起身,挺直了背脊转向来人。

一张因讨好而皱成一团的老脸映入眼帘,土黄色的皴裂大手上提着个与来人身份不符的檀木食盒和一坛美酒。

是狱卒李老头来送饭了。

“将军今天气色倒好——”

没有理会老李头的客套,韩瑶有些发怔地盯着他刚倒的那碗酒。

碗中倒映着的男人憔悴枯槁,须发不辨,凹陷的两颊,一边还刻着获罪的火印,深陷的眼窝里,曾熠熠生辉的双眸如今只剩枯井般的死寂。

行尸走肉,韩瑶脑中蹦出这样四个字。

“这羊腿烤的正焦脆,还冒油呢!牛肉,牛肉是街东头最有名的庞家的,您看这筋儿透亮呢!还有烧鸡,烧鸡是小的杀了家里的鸡,让家里那口子做的,还热乎的,喷香——”

“今天怎么这么舍得,最后一顿了吧?”

老李头有些尴尬,本来端着酒的手抖了抖,笑容也褪了下去,险些将咬牙花钱买的琼浆玉酿泼到韩瑶身上。

“多谢。”

韩瑶伸手接过酒碗,喝了一口,低低咳嗽两声,将酒递回给老李头:

“你也喝点吧,暖暖身子。”

老李头呆呆站在原地,双唇颤抖,眼看着韩瑶蹲下身,拿起盘子里的羊腿便啃。他的胡子上蹭的全是羊油,明明应该分外滑稽,却吃出几分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来。

韩瑶拎起一旁的酒坛,直接往口中灌下去,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老李头看着看着,眼眶不自觉地红了起来。

“坐下来,一起吃。”

说话间烧鸡已经被韩瑶撕成了几块,韩瑶拿起一只鸡腿塞到发愣的老李头手里。

“不不不,小人岂敢。将军慢用。”

似是觉得那鸡腿自岩浆中拿出一般,老李头缩了手,转身将一个白布包裹的细长物件捧到韩瑶面前。

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仿若那里面包了个不足月的婴孩。

“这是何物?实在不必为我一个将死之人这么破费。”

多半坛酒下肚,韩瑶的话也开始多起来,手上却没停,又抉下一块烧鸡塞进口中。

“这不是小人给您的,是商国太子妃托小人转交的。”

“我与她素昧平生,岂会在我将死之时托你转交?罢了,拿过来吧!”

韩瑶将手在裤子上蹭了蹭,伸手接过包裹打开,呼吸随之一滞。

墨绿色的八孔反手箫,一端刻了个几不可见的瑶字,泛白的边缘有着常被把玩的痕迹。

“小的也不知,太子妃说,您看到这萧便明白了。”

“她唤何名?”

韩瑶声音里带了罕见的颤抖,仅仅四个字竟像是抽光了他所有力气。

“离歌。”

老李头眼见面前这个铁塔般的男人瘫坐在地上。这是他头一次,见到韩瑶在外人面前,驼了背。

“离歌...是哪个离歌?”

韩瑶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一节节地挺直了背脊,重新看向在一旁莫名心虚的老李头。

“这...将军,商国只有一个歌殿下...自是...”

“是了,是了!歌殿下,好一个歌殿下!我拼却性命守这大离,她却以公主之身嫁与敌国!这萧,不要也罢!”

韩瑶忽然狂笑起来,环顾四周,抱起酒坛就准备往洞箫上砸,老李头吓得整个人趴在玉箫上,叠声道:

“将军,使不得啊!要是,要是大王知道,知道我让您毁了这萧,听不成《凤求凰》,招不来凤凰,要诛我九族的啊!”

“《凤求凰》?她给我这萧是为了让我给商王吹《凤求凰》以乞活命?你以为,我稀罕?”

老李头被韩瑶的狂气吓得瑟瑟发抖,却仍伏在洞箫上不肯起身。

“将军,这关乎小的一家老小的性命啊!再说,再说,坊间有传闻,歌殿下不惜委身商王,就是为了保您的命啊!将军,殿下一定是废了好多心思才想到与您合奏的,您难道,不想再见殿下一面吗?”

“桄榔——”

酒坛摔碎在地上,韩瑶全身的力气仿佛再被抽空。于地上的一片晶莹中,他看到了当年竹林中央与其合奏的少女,灵动异常,却已记不清眉目,朦胧得如一轮弯月,破碎在荡漾的水光中。

【他一直在想,商王为何没有赐死他,原来是她,以身饲虎救了他。】

“将军,小的求求您了,就算不为了歌殿下,看在今天这顿饭的面儿上,您也,您也成全了小的吧。小的一家老小——”

“只要我肯吹《凤求凰》,他便放了你一家?”

“是。”

“好。”

韩瑶伸手拽起老李头,惊讶于韩瑶铁钳般的力度,老李头不敢再贸然扑上前,有些忌惮地盯着他瞧。

目光相接,老李头心头巨颤,他在那人眼中看到了神迹——水中有火,熊熊燃烧。

(The end)


user avatar   qi-chuan-p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小说读者说你缺乏画面感,就说明你跟读者脱节。

写小说自己说自己缺乏画面感,甚至没有给读者看,就说明你在无理取闹。

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娱乐网文,画面感都是同一个东西。

本体论而言,这来自于心理学的‘应如是’这一概念,再往深了说没必要。

也就是说,我看过某个东西,我在你的文章中看到了与之相关的关键词。

这个画面就会跃然于我眼前。

这就是画面感的真相。

举个例子。

这里我们需要一些jojo粉丝的帮助。

来,jojo粉请看这里。


作为一个大学新生,今天我要接受军训,但我讨厌站军姿,特别是在大太阳下面。

时间,为什么不能加速呢?

这么想的时候,我面前的教官突然开始打起了军体拳。

“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欧拉!!!!!!”


我特地使用了极其小白,极其粗浅的玩意写了一下。

各位jojo粉丝应该看出来了,即便是如此粗浅的东西,也是可以有画面感的。

说白了,画面感就是这么一回事罢了。

不要骗自己了。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看《水浒传》


user avatar   liu-yun-tian-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多类似的游戏,总希望用种种的道德悖论让大家对统治者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剥削我24小时工作都是迫不得已,原来让我的孩子去冒险工作是迫不得已,原来他派我们去送死是在下一盘大棋………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感谢寒霜朋克,感谢11bit,让我们在这个游戏中明白了,其实没有什么大棋,

小人们被冻死,被饿死,被抛弃,绝望的呼喊,愤怒的抱怨,甚至怒而破坏、叛乱,

都只是因为你菜!

原来,我们本可以让我们的人民,有饭吃,不受冻,勇于探索,积极乐观,活的,像个人一样。

我们本可以做到,我们本就应该做到。

领导者们,本就应该做到。






  

相关话题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意义深远的话,其表达的思想又怎样的耐人寻味? 
  你是如何利用写作赚到自己的第一个1000元的? 
  如何看待英国女生结婚前突然发现,一贫如洗的作家未婚夫是个亿万富翁? 
  写小说写到迷茫了,该怎么办? 
  如何评价樱雪丸? 
  如何将中二的事写的不那么中二? 
  小说作者如何成长? 
  为什么感觉《三国演义》的谋略比《冰与火之歌》更厉害,而后者却更残酷? 
  你觉得哪段文字可以称得上「神级」文笔?为什么? 
  为什么以前穿越文里面主角会有这种“我没杀某人,但是某人因我而死”的这种莫名其妙的负罪感? 

前一个讨论
IUPAC中英文命名法有何异同?
下一个讨论
起点中文网的价格太贵了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