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女儿小学成绩还可以,中等偏上,一到初中极速下降,是什么原因呢? 第1页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小学阶段没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原因。实际上“如何止损”已经谈不上了,只能从头去培养学习习惯,能培养起来那就好,培养不起来,唯一的办法只能有所取舍,放弃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退而求其次保住孩子的人格发展健康。




在孩子教育上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个概念:小学阶段重点不是学知识,而是培养学习习惯。很多家长不理解这个概念,读书凭什么重点不是学知识?小学说实话那点东西真的算不上什么“知识”,仅仅是一些最基本的简单技能,在学习这些技能的时候可以1)为下一步学习真正的知识打下基础;2)为真正的艰苦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什么是良好学习习惯?


1、自觉学习


2、自主学习


3、主动求知


孩子能够自己去学习,并且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和课程预习,在脱离课本学习的时候保持好奇心,喜欢探索跟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才算是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一开始孩子就是强迫去学习的,并且在长大的过程中从未自己去学习,拖到小学毕业那学习习惯的建立就算是失败了。所有孩子一开始都是被强迫着去学习的,离开父母去幼儿园就没有不哭的,刚上小学也不可能不被父母老师催着去学习;但是到了3、4年级就应该有自己学习的习惯,他得要在间接的压力下自己主动提高自己学习成绩。间接压力的意思是家长不能再直接催着学习,一道题一道题的辅导,而是通过引导、奖励、示范等正面手法,批评、警示、惩罚等负面手法,仅仅提供学习压力。


直接压力是老师的事情,间接压力是父母的事情。




我也不是什么教育专家,仅仅是一个单亲父亲,自己带着个小男孩。因为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保持知乎上大量输出,实际上也不可能有大量时间去直接给儿子压力,必须要采取事半功倍的做法,这恐怕也是绝大多数家庭的现状。


但是也有少部分家庭不是这样。


这样反而害了孩子,破坏了他主动自觉的良好学习习惯建立,比如有专职主妇的家庭,为了孩子学习好就事无巨细的管着,反而让孩子错过了自己建立学习习惯。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是孩子一生下来为了让孩子不生病,就一直放在无菌室里,一丁点细菌病毒都不让孩子碰到,孩子确实不生病,但是也没有自己的免疫力。


那么上初中了,就不得不走出无菌室了,毫无免疫力的孩子突然面对正常的世界,一场大病在所难免。


像我这样的家庭不可能给孩子“无菌室”,一开始就只能让孩子形成免疫力。他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跟着我前妻,我前妻是西藏一所学校的老师,孩子就跟着她在她学校读书,老师会给她面子她催得也很紧,学习成绩毫无疑问就会很好。


后来她再婚、再次怀孕,给孩子的时间就少了很多,也没有继续在西藏的学校上学,回四川生活,孩子的成绩立刻就一落千丈,跟题主孩子的情况完全一样。孩子刚开始学走路你给他个学步车无可厚非,但是你让他一直呆在学步车里呆到小学毕业,那怎么行呢对吧?


三年级我接手孩子以后他学习成绩依旧很差,我的思路就不再是事无巨细的辅导,而是提供“间接压力”,着手培养学习习惯。暂时成绩差不要紧,学习习惯起来了自然就好了。


事实上他整个三年级成绩都很一般,班里中等偏下水平,无论考试分数还是自我评价都是。


这一年我们都过得很艰难:我当然是焦虑的,总是忍不住插手干涉他学习,亲自一道题一道题辅导他;他也在压力下开始有了恐慌,着急自己的成绩提高不起来。


这一年之后学习习惯基本上建立了,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他现在能够克服天性、压制欲望,主动学习和求知。四年级成绩提高很明显,已经位于班里顶级水平,并且有强烈意愿冲击更好的成绩。


我建议题主也是,用一年时间去“补课”,先把学习习惯培养起来。


磨刀不误砍柴工





具体做法方面,你要掌握孩子的本能


我自己的是男孩子,我也是男人,所以对男性本能认识比较深刻。题主是女儿,女孩子的本能认识我掌握得不多,但是不管如何,利用人生而俱来的本能进行引导是效率最高的做法


男性是有狩猎本能的,这个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白左”、“性别平等”是没办法跟DNA抗衡的,男孩天生就是没长大的猎手,具有如下三个本能:


1、投射本能:将物体投射到远方去,比如扔石头、喜欢能够发射东西的玩具。没有一个男孩不喜欢枪,所有男孩知道“这东西能够发射物体到远方”都会莫名其妙的兴奋激动起来。

2、加速本能:对可以提高自己速度的东西,汽车、火车、飞机、火箭,有高度兴趣。男孩知道这东西跑得快并且可以承载自己,就会对它很感兴趣。

3、力量本能:对可以提升自己力量的东西感兴趣,痴迷能够放大自己力量的物体,大型工程机械、杠杆、发动机。男孩感觉这东西可以让自己拥有庞大的力量,就会特别激动。


这一切都是为了狩猎,是埋藏在男性基因里的本能,男人天生就喜欢更快、更强、更远、更敏捷。顺应天性、顺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非得要跟本能对抗、反着来,那肯定是费劲不讨好。


对于女性本能我掌握不多,大致上应该跟浪漫、安全、忍耐有关系,我也说不大清楚,这个需要题主自己琢磨了。


在了解了本能之后,引导、示范、奖惩、警示就都非常简单了:他本能渴望的,做好了就给做不好不给;他本能羡慕的,展示给他看;他本能害怕的,警示他


他很快就能意识到学习本身的意义所在,读书是为了什么?你不能大而化之的告诉他,“读书是为了你好”,他理解不了这么空泛的概念,你必须要具体的告诉他学这个为了什么,学那个为了什么。


比方说,你不是爱投射、爱高速、爱力量吗?


那么我就告诉你,为什么导弹可以打那么远,为什么火箭能跑那么快,为什么挖掘机力气那么大。我们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做到这一切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


导弹打这么远是因为里面的固体燃料发动机,两个部分,固体燃料药柱和喷口,药柱是什么成分用什么工艺制造最后浇筑成什么形状,我们国家水平如何,世界最先进水平如何;喷口形状是怎样,推力如何产生。这些需要的是物理和化学知识,而物理化学的核心在于数学,数学你现在就在学,学不好你是做不到把东西扔那么远的。


你要想把这些东西表述出来,你就需要语文。


你要想了解世界最先进水平到哪儿了,你就需要英语。


你要想完成这一切你需要个很棒的身体。


你想要融入这个圈子,并且做得很好,你得有美术和音乐修养。


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你学的东西刚好就是你需要的东西,是你自己想要的,不是别人逼你的




培养学习习惯的方法是给予间接压力,间接压力的来源就是依据小孩子的本能去说明学习的意义,从而让他自己想要学习。


学习,到这个时候就不是“爸爸妈妈老师逼我学的”,而是“为了我想要知道的东西自己去学的”。


这个就是天壤之别了,他主动去学习,搞不懂的再来问你,比你逼着他学习,一道题一道题的辅导,轻松省劲而且效果好。他可以一直保持兴趣,很明确自己学到了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学成了也很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自发的,比你什么物质奖励都要好得多。


这个习惯会伴随他一生,就算你不在了,他也一样拥有。


这是你能够给他最好的遗产。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无处不学习


玩儿也是学习:打游戏就不可以学习吗?我儿就打游戏,我还陪他打,《使命召唤》,activision被微软收购了!王八蛋!美军是咋回事,打仗是咋回事,为什么“猪队友”那么傻,你可以怎么去改变它,人工智能是咋回事,你以后可以怎么去做得更好,这都是可以聊的。


娱乐也是学习:看电影,电影是怎么做的,电影里那些情节是咋回事,台词都是怎么编排的,故事情节怎么推动,视角怎么切换,你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借鉴什么。


运动也是学习:怎么做到更高更快更远,球是怎么旋转的,风是怎么影响的,力是怎样发出的。


社交也是学习:怎么与人交流,怎么理清思路,怎么表达自己。


这一切需要你自己有庞大的知识储备,储备不够态度要端正,不会就是不会,跟孩子一起去探索和明确。会的当场讲,不会的跟孩子一起上网搜索并最终得出结论。


这样孩子一定会非常热爱学习的,用不着你赶着他走,他自己会走。




不要让孩子待在无菌室里,他只有生病才有免疫力,他需要自己面对世界的。很多人对待孩子的态度非常潦草,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瞎做,甚至把生育孩子当成了玩笑。比如说我每次讲育儿问题,评论区一定有人刷“征婚”梗,这种人就极其无聊而且并不把孩子当回事。


坦率的讲,我并不相信绝大多数父母能教好孩子。


你自己都过不好,自己都不坦然,孩子只能依靠运气。


首先自己要把孩子当回事,他不是你的附庸,也不是你的工具,更不是你达到什么目的的手段,不是拿来开玩笑的。


他是个独立的人。


user avatar   lao-qian-9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可不只是女孩,很多男孩也一样。几方面原因:

一,过度鸡娃的后果。网上介绍鸡娃经验的大多是小学低年级甚至是幼儿园,五六年级的都少,初中更少,高中基本绝迹。因为孩子越大越鸡不动,五六年级给你消极怠工,初中就敢跟你对吼,高中直接对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早期鸡娃欠下的账,连本带利都得还。以前你严防死守,孩子没见过没玩过的东西,现在都是周边孩子的话题,躲不过又没有免疫力,还好奇心贼强,一抓一个准。

二,习惯的副作用。现在的家长最爱强调培养学习习惯,但习惯是个性化的,也是僵化的,你认为的好习惯未必适合孩子,适合小学生的习惯,未必适合中学生。预习复习错题本,又是笔记又是思维导图,看着头头是道,到了初中三门变九门你再试试看!能按时完成书面作业就阿弥陀佛了。习惯越深刻就越难调整,自己的步调乱了,就跟不上学校的节奏,一步错步步错,越落越多。

补充:错题本不是不能用,那主要是给好学生用的。轮胎上破个洞,标记下来,赶紧补好,以后多注意检查这里是否漏气,这是好方法。如果你面对的是一张破渔网,补窟窿有用吗?你得先把脉络理通!否则精力都花在错题本上,记下了也来不及看,顾点不顾面,窟窿只会越来越大。

三,放养的后果。前面说了鸡娃的副作用,但不代表放养就正确。小时候放养,孩子接触到的社会有限,所以危害不显,到了中学,环境就复杂多了。前期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当下又缺乏正确的指导,成绩下降只是最轻微的后果。

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教育的艺术其实就在于度的把握。

四,生理的原因,青春期的躁动确实有影响,但这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的,反而是影响最小的因素,差别更多的在于家长的应对能力。应对的好,自然过渡,平稳交接。应对不好,家无宁日甚至反目成仇。

学习最终是孩子自己的事,过度干预很容易破坏他们的内驱力。家长都知道,生活上伺候的越周到,孩子就越容易变懒,所以宁可他们搞得一团糟,也会坚持训练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到了学习上,家长往往就忘了这个规律,容不得一点点瑕疵,一点点落后,迫不及待地就要出手干预。

违背成长规律的教育,即使短期见效,长期也必见害,迟早都要还本付息。

另一方面,孩子自身能力达到一个瓶颈,学习遇到了困难也是可能的。初中和小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文科已经不局限于死记硬背,强调理解和系统性思考。理科则更是开始考验抽象思维。这些都和天赋有关,但还不到被天赋所限的地步。成绩崩溃式下滑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而是信心。所以这时候家长不要去指责孩子,最不想成绩下降的其实是他们自己,我们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保护好自信心、自尊心,然后在方法上给予切实可行的帮助,要帮他们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击他们。如果父母没有这样的能力,那至少不要添乱,做好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抚,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学成绩中等偏上 = 差


user avatar   yi-jiu-shi-jing-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卢卡申科去了莫斯科又回来了,说明还是有统战价值的,所以他依旧可以为自己的利益打一点小九九。

当然有且仅有一点而已,主要还是主子心意。

一来白俄逢独立三十年之大变革,国内动荡需要军队给他撑腰,而白俄对于俄罗斯的意义远比中亚斯坦重要,所以这个部队本身抽不得。

二来白俄本身军力非常拉胯,整个东欧可能也就是真摩尔多瓦比他弱鸡,根本派不派兵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徒增后勤压力,就不如继续当狗腿子化身军事基地有用。

三则既然白俄出不了兵,出兵也没有贡献,那么舆论上就不如光棍点,作为政治经济上的缓冲,也凸显西方国家制裁的不合理,里子的实惠现在比白俄出兵的政治意义对于普京重要。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现在来谈赢家还为时过早,因为几个能决定战后格局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确定。但有两点可以基本确定了:这场战争没三个月无法结束,北约方面不会派兵直接干涉。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欧佩克等能源输出国(除了俄罗斯)将肯定是赢家;同时国际资本将向美国回流,美联储终于有了加息的物质基础。

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金融格局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俄罗斯过两年熬到懂王上台后咸鱼翻身也不是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被严重打击的就是现有国际秩序将会礼崩乐坏,我们又要回到霍布斯丛林了。




  

相关话题

  山西一中学违规宣传高考成绩被通报,学校应怎样合理宣传学生成绩? 
  初三辍学没有毕业证,可以去日本留学或者去日本上初中吗? 
  教师打学生被学生指出违法,是学生的进步还是教师的悲哀? 
  孩子延长学习时间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吗? 
  真的能做到“学的时候好好学,玩的时候好好玩”吗? 
  是取得的成绩更重要还是努力的过程中收获更重要? 
  大学成绩很差 出国读研如何选择? 
  初中生的你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 
  初中生怎么入团,有什么要求吗? 
  孩子学习很努力,成绩却很差,还有必要花钱供他读书吗? 

前一个讨论
cba现在有姚明级别的外援吗,或者说能请来姚明级别的外援吗,难请吗?
下一个讨论
如果从《人民的名义》中选一位作领导 你会选哪一位?





© 2024-06-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