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部童话故事的篇名,从最初的长篇版本[1](1740)到波蒙夫人[2]的精简版(1756),到收入安德鲁朗[3]的《蓝色童话集》(1880),到科克托[4]的电影剧本(1945)和他导演的同名电影(1946)[5]及其前前后后的数十种演出版、改编版(图书、电影、动画、音乐剧、话剧、芭蕾舞剧等)[6],一般就叫 La Belle et La bête。所以女主中文名音译叫贝尓(Belle)理所应当,而野兽(La bête,有不太流行的音译贝塔)原本就是泛指,作者编者们也从来没人特指过任何一种真实存在的野生兽类或民间传说中的魔怪,家长如实告知即可。
直到1991年好莱坞动画片摘得奥斯卡,这个做了重大改编的童话故事才得以在全球深入人心,其美女设计更重外貌服饰(原著直到最终才给美女换上华服),野兽则采用更为接近真实野生兽类的外形。原来意义丰富的 la belle et la bete 被好莱坞华丽却单调的造型和圆满故事大体解构,其后诸多真人版电影、戏剧、舞蹈沿袭好莱坞故事框架,仅保留原著名字。
按照科克托的理解(电影剧本),美女是经历更曲折、遭遇苦难更多的另一个灰姑娘版本,除了打小就有的「漂亮孩子」之名,爱心、忍耐、善良、诚实等美德才是 La Belle 的特质;而野兽则暗示美女的两个嫉妒、贪婪、虚荣、残忍的姐姐,花花公子哥哥以及哥哥的跟班,还有他们身边那些唯利是图的债主们。某种程度上看,美女的父亲也算野兽。尽管采摘玫瑰出于爱女之心,但在生死面前,父亲还是把子女们推向深渊。(在波蒙夫人的版本里,父亲只是软弱,很爱护小女儿却无力保护;另外给美女设置了三个心肠不坏的哥哥,却基本上极少出镜。)
城堡里的野兽只是受到诅咒的异国王子和他的魔幻朋友们,友善、慷慨、然诺,虽丑陋不暴戾,喜安静不冷漠,对美女心怀慈悲和信任。最终魔咒解除还善意地保留一份哥哥跟班的相貌,以安慰美女因其死而残留的几分不安,并从轻发落了美女的两个姐姐和哥哥,妥善安置了美女的父亲。当然诅咒成兽或许是王子渴慕爱情而不得的一种心理扭曲象征,好在没有完全失去理性(智)。倒是美女身边那群野兽们,一刻也没有失去理性(智),随时准备损人利己。(波蒙夫人将两个姐姐变成雕像也没忘记保留她们的理性,好让妹妹的幸福生活不断刺激两个人的兽性,却又无可奈何。)
至于野兽取什么动物的形象,故事母国和大部分英语世界的孩子们很少讨论或争议。大概是因为现实中的动物们各有各的可爱和生存现实,远非个别人面兽心、禽兽不如的人类奸诈、恐怖和令人讨厌吧。也只有成年人才会绞尽脑汁设计出各种丑恶、凶残、惊悚的魔鬼妖怪形象,以宣泄满足某种内心快感吧。另外,《美女与野兽》两百多年间的作(编)者们对那群野兽的描述,甚至完全没有一点人种和职业的暗示。摆脱了不少童话至今津津乐道的职业歧视和人物脸谱化。
用科克托的话说就是,这个童话(电影)成立的前提是,孩子们仍然保留一份信念和诚心,相信采摘一朵玫瑰花会令一个家庭卷入奇遇,一个人可以变成野兽,又变回人的样子。这个设定总是能激起一些成年人的异议、疑问和嘲笑,并急于给出文化乃至科学的定论,像圣诞老人和万圣节在一些地区经常遭遇的那样。
但孩子们的快乐,可以完全不受这些成年人影响。他们其实也不关心野兽是什么,听父母老师如何翻书查资料自圆其说,是孩子们看童话之余收获的另一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