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警方通报「25 岁摄影师鹿道森遗体被打捞上岸,已不幸离世」,具体情况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hua-hao-yue-yuan-82-13-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他的遗书,感觉他其实就是个普通人。

校园暴力,毕业后迷茫,工作不顺心,身材发胖走样,收入达不到预期,他经历的这些,我相信刚毕业的绝大多数普通人都经历过。

你说没钱吧,碎银几两足够吃喝。

你说有钱吧,碎银几两又只够吃喝。

你说没未来吧,亲朋用一个个草根逆袭的例子来给你打鸡血。

你说有未来吧,身边比你经验老道的前辈陪笑讨饭的脸又给你浇一盆冷水。

你说孤单吧,平时吃吃喝喝也有三五好友。

你说不孤单吧,遇到稍大点儿的事你都找不到能开口求助的人。

跑到一二线的小镇做题家们很多都是这样,不上不下地吊着。

上了学读过书,就不愿意再回农村为了牛粪跟邻居吵架,见识过城市的生活,就不愿意再回农村蹲在旱厕上看屎壳郎挪窝。

在某些人看来,他们这就是没有城市的命得了城市的病。但在他们自己看来,自己靠本事上学工作凭什么就该当个给人取暖的牛粪球?

年轻的时候就凭一腔热血用牙咬着绳子也能往上爬,年龄大点儿就被孩子父母拽着,想爬爬不动,想松手又好几条命,就挂在绳子上吊着荡着。

这次自杀的人和绳子上的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觉得自己身子底下没拽着人,松不松手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一无所有的人不容易自杀,因为大街上随便捡点什么就是更好的明天了。

拥有又失去的人才容易自杀,因为明白得到的艰辛,所以更惧怕失去,只不过有钱人失去的是钱,没钱人失去的是希望而已。


user avatar   cao-zhe-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世界其实挺好玩的。

那天我坐车,昏昏沉沉的一抬头,正好看到午后的阳光从云层的缝隙漏下来,半面天的丁达尔效应,看到了这个场景我高兴了一整天。

上个月有一次晚上回家,在楼下看到了一只黄鼬,惊奇之余追了它半条街,结果还是没拍到。

不过依旧很有趣啊。


前两天的下午,路过落叶堆,发现落叶的纹路很有艺术感,于是就捡了两片回家

然后和知友讨论这种叶子嘎老宝能不能赢。


那天晚上,还是在小区楼下,遇到了熟悉的小孩子,他要我陪他练长跑,我就教了他一晚上怎么控制呼吸,怎么分配体力。


你看,真的很好玩的。

真的。


恶毒的人只能以恶毒为乐,就像蛆虫只能吞噬腐肉。

生活也不会总尽如人意,挫折和困难总会一不留神给你来一下子。


但是,生活总会有好玩的事发生。

也只有活着,才会见证有趣的事发生。

我希望你能看到,我希望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也能看到。

真的,生活挺好玩的。

不要浪费他。


user avatar   zhou-dao-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点好听的:

年轻人尽量别创业,别想做自由职业,能上岸就上岸,稳妥的物质生活可以治愈人生中的大部分坎坷带来的伤痛。

独居的年轻人可以养个小猫小狗,嘴馋的也可以养鱼养鸡,终归让你的心或胃有个念想。

逝者已矣。

——

好听的说完了,说点难听的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陷入了一种伪中产式话语体系。把处于这种话语体系下的内容写进产品文案的,是生意人;写进破产声明的,不是人;听了付之一笑的,是明白人;写进遗书的,是令人叹息的可怜人。

五年前,这些话术的特征是言必称原生家庭,三句不离阶级跃迁,十句必谈财务自由,核心思想必是不公不平不快意。

到现在,这些话术的特征是言必称风花雪月,句句看似云淡风轻,通篇无一字埋怨,可字字暗含幽怨。

这不都一样吗?

他死之前,人们不知道他。

他死之后,媒体蜂拥而上报道他。

这一幕迅哥儿当年看见过,还写下来了。

而他到死都在那么委屈地倾诉,在乞求爱,等待一个拥抱。

这种话语体系其实是力比多经济学的衍生品,是独属于低级消费者的话术。

它是被包装过的,是被潜移默化灌输给你的,而为了便于传播,它的重要特征就是力求在有限的人文素养水平下表达“美”,贴近“美”,让人易接受、易习得,我之所以给这个美字画引号,是因为这种美是单薄的、单向度的、肤浅的。这种话术的底层逻辑是通过一连串描述构筑出一套基于消费能力的权力逻辑,巩固每个人心中的消费秩序。

这套话语非常容易让年轻人吸纳,因为它同时也是广告语、销售话术和洗脑文案,十几年前常见于自媒体稿件、房地产文案等一切把“格调”当做产品附加值去卖的地方,现在,它已经蔓延到了所有地方。

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会信了这一套说法,真的按照这套说法去看待世界、理解人生,陷入到求不得的大苦,怎么也出不来。

而对那些生活不顺遂,生命能量几乎透支,甚至萌生死志的人来说,这种话语体系里的自怜非常危险,它其实指出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出路——死吧。留下一封遗书,写得一点,然后去死。

这样,至少你留下了自己的声音。你死之后,还会有人爱你几秒。

——

其实,如果你是底层,是平民,或是介于两者之间、受教育程度不低但物质条件有限的年轻人,你最先要做的,是认清自己的处境,把自己的人生和那些看起来跟自己差不多,实际上有无数物质兜底的人,做彻底的切割。

你二十岁,你爸妈拿低保,你自由职业幻想创业,每天心情忽起忽落;

他也二十岁,他爸国企领导,他妈研究所领导,他考公上岸,日子过得了无生趣。

你俩志趣相投、爱好相近,但你俩一样吗?

别逗了,在人类社会这个丛林里,你俩不是一个物种。

对真的遭遇物质困苦和精神困境的人来说,对社会分层有真实、立体的认知,更重要。

什么年薪千万才算中产、小布尔乔亚算不算布尔乔亚……这些网络上出现过的伪讨论,都属于我唾弃的这套力比多经济学孕育出的话语体系,是不该被纳入世界观的东西,它看起来包罗万象,但唯独缺少战斗性,缺少真的能支撑起一个人信念的东西。

痛苦者们需要的,是另一套话语体系——好死不如赖活着。

要活着。

要野蛮、没心没肺、臭不要脸、穷凶极恶地活着。

不要期待别人给你的爱,不要期盼别人给你的秩序和施舍。

要去抢,去夺,去竞争。

你如果死了,没人会为你复仇。

如果生活欺骗了你,那么在你活着的时候,打回去。

听起来是不是教唆别人作奸犯科?但对心力弱、意志强度不太跟得上的人来说,这才是他们需要的。

那些真正没皮没脸的人在撸贷款、在欠钱不还,在欺瞒哄骗你这种老实人,在吃喝玩乐,在今朝有酒今朝醉。而你在此终结自己的生活,成为别人的谈资和笑料。那些在微博为你献上哀悼的人,转天吃饭时候就会拿你的故事下酒,吃得啧啧有声。

是啊,人生就是不公不平不快意啊,可你以为你爹妈、你祖辈不是这么活着的?

时代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当然存在,但你的人生只是时代的横截面,活着就是艰难的,赚钱就是难,人就是不幸福的。

那也要活着。你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一刻才会明白,活着是最大的礼物,是上苍的恩赐。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实秩序后,依然能笑着抽他一嘴巴。

谁敢以痛吻你,你当报之以大脖溜子,你达,则自古以来,你穷,则按闹分配。

记住了吗?

——

随手写点想法跟捅了马蜂窝似的,评论多到了我难以回复的地步。回了两个有回复价值的评论,贴一下做个补充,已经隐去评论者id。

至于其他,

有说我吃人血馒头的,有说我借机布“左”道的,有说我居高临下的,有说我伤害抑郁症患者的(¿),有看到我用了“丛林”二字,就说我宣扬社达的。

我善意提醒一句啊,捕捉到一个关键词,立刻就采集到数据库里,归到某个标签下以便输出的,一般都不是人类,这么干的玩意我们管它叫大数据,人类的思维模式比这健全得多。

最离谱的是还有说我没有过精神世界,没有追求,不懂为什么活着的……唉。

你是真可爱。

私信骚扰没事,可到底是哪个小天才想到举报个人信息的??我想了半天没想明白“读书与行走”这五个字怎么就包含攻击、歧视、骚扰信息了。

最后说一句,quora和知乎机制的用法本是兼听则明,可惜大家都以为这是竞赞排名。


user avatar   yuan-yi-chi-huang-lian-de-ju-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期压抑会得抑郁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

根据估算,目前为止中国泛抑郁人数逾9500万。

截至2019年12月:

  • 新浪微博「抑郁」相关话题累计阅读4.5亿;
  • 百度「抑郁」相关贴吧累计发帖2700万;
  • 知乎「抑郁」相关问题关注量82万。

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以“抑郁症”为核心关键词的搜索内容主要为“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及“抑郁症测试题”。

很多人都说抑郁症应该去治疗,但是治疗抑郁症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无论是住院还是吃药,有心理治疗师就说,如果自己的患者有钱,可能他们就没有那么绝望。

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无法生存下来,而是只能苟延残喘活下来,买房只是奢望,就连生存都已经用尽全力,痛苦却又无可奈何。

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免费的建议:

晒太阳。

人在阴冷的冬季里,比在艳阳高照的夏天,更容易抑郁。

据医疗气象学研究,这与人在秋冬季节因太阳照射地球角度变化,光照强度与时间减少、冷暖峰交替、阴天较多有一定关系。

多晒太阳可以帮助促进5-羟色胺的大量合成,并且可以改善褪黑激素的释放,从而使你有一个好的睡眠。

5-羟色胺传递的信息是:意志力和动机、积极性,正向的情绪。

如果你是一个只愿意宅在家里的人,那么尝试每天正午的时候出去走几分钟,随便散散步、听听音乐,哪怕就是简单地晒晒太阳也好。

如果你工作真的很辛苦很忙没有时间,那就摸鱼下楼晒太阳。

老板是你爹吗这么拼命?老板如果是你爹也不忍心让你这么拼命。

辛苦你们了,但是你们要注意休息,因为如果身体垮了,会加速被淘汰的过程。

充满鲜花的世界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唯一知道的就是提醒你们保重身体。

既然这个方法这么好,还是免费的,要不赞上去,让需要的小伙伴们都能知道?


user avatar   lu-sen-lin-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说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

对于家底薄、经济环境不好的人来说,玩“自由摄影”真的很容易走入到穷途末路。既没有获得可观收入,事业又没到达理想的目标。

而这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穷“会在某个时间点真的让人产生失望甚至绝望。

我所认识的著名摄影师,他们都是有正规单位的,比如某某电视台、杂志社或者报社。或者给某些单位搞宣传的。这样他们就有了一份保障。即使摄影挣不到钱,还是有工资发的。

再或者我们能听说到的大牌摄影师,比如陈漫。出生在北京。她参加了两次高考,都是艺术类的。这就证明其家庭条件非常好。她之前上杨澜的访谈节目说过,第一次考的是中央戏剧学院的舞台设计专业,发现不喜欢就退学重考。第二次考上了央美。

普通人家的孩子参加艺考都要掂量掂量。考顶级艺术学院更需要大量的钱和精力。再看看陈漫后来的履历,那更是多方资源加持。普通人绝对是无法接触到的。

理想都是很美好的。但是现实往往很骨感。”艺术“”独立摄影师“这些名词的背后往往都需要金钱的堆砌。以前那种草根艺术家一鸣惊人然后拾级而上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中国有才华的人太多,艺术评价往往又是主观的。想要脱颖而出真的很难。

不光摄影,比如演艺圈,这些年新出道的明星,好多都是星二代富二代企二代。多少人自带资本。出道故事都是王子公主来下凡。像上古时期那种苦孩子进演艺圈拼命挣钱养活全家的故事越来越少了。

人生的真相很残酷。生活很艰难。我敬佩为艺术奉献的人。但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好好的生活。在生活中去治愈童年的受伤。


user avatar   pan-shi-85-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么说吧。

就刚刚我和我妈吵完之后。她和我说散步去吗?

我不能拒绝。

因为她动过三次手术。

她看我神色恢复一点之后,她轻轻的说,妈妈还有几年可以活,医生都说我不能生气,你让让我。

我特别想跟她说,医生让你不要生气,可你为什么要变着法的来对我挑刺,对我攻击,对我折磨。

可我必须忍。

没办法,那是我妈。

即便伤痕累累,可是生养之恩,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

我妈妈刚又问,你为什么对孩子,对朋友,对猫咪这么温柔。

我想告诉她,因为他们无条件的爱我啊。

我差不多明白鹿道森的遗书。到底在表达什么。

他不是在控诉,他是最后一刻给自己一个交代。

把说过的,没说过的,一笔一划亲手自己完结。

那种孤独的厌世感,很多人是很难体会到的。

怎么形容,你迫切的需要,你再得到的那一刻后,又失去。

那种绝望的感觉是窒息的。

很多人会觉得你乐观开朗,能力强。

可或许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在旋涡里不停挣扎。

我记得之前进了一个群,群主说,你把这里当家。

我说,我有点愤世嫉俗,我不想呆,因为我要依赖上这种感觉,我怕我哪天在群里说话得罪人,你会把我踢了。

他跟我说,永远不会。

可他失言了,他跟我说,你不知道你这个人让人多讨厌吗?你不知道我帮你擦了多少屁股吗?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你说话,就私信跟我说有你没他吗?

我有点懵了,我说,我没有人身攻击啊,我只对事不对人啊,我当着所有人的面,道歉了啊。

所以你明白这种感受吗?

我记得,我和好几个人掏心挖肺。

我是真心实意的想跟他们做朋友。

我觉得他们好有才,我觉得他们好幸福,我也觉得他们可以让我提升自己。

于是,我很热情,我送礼物,我一点一滴的关注他们的动态,我尽自己的能力去帮他们。

可人家背后怎么说我?

嫌我烦,嫌我有病,嫌我对他们好是另外的目的。

我一下不知所措了。

我小心翼翼问,我让你们讨厌了吗?

对方说,他们有社交恐惧症。

所以你又明白这种感受了吗?

这都是我的亲身经历,都发生在当下。

我甚至在看这个新闻的时候,我联想自己,如果我也自杀的时候。

这些个明里暗里说不喜欢我的人,是不是也要借着这个话题。

知乎用户,磐石,自杀,在话题里,对我的死亡,说一些有的没的长篇大论?

不觉得有点恶心吗?

事实上,最近我才放下,原来自己除了一个朋友,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也没人在乎我想什么。

我觉得,这种事,没有什么具体情况。

因为很多人只是泛泛朋友,而对不起知心两个字。

遇到那个朋友之后,很多事,想明白了。

一步一步走向自杀之路。

能救你的,永远只有一双手。

而你想过没有,你在旋涡之中,那个可以伸出手来的人,他不在岸上,他一定也在旋涡里啊。

这才是答案啊。

于是,我懂他的故作坚强,他也懂我的人前人后。

我懂他的不想有牵挂,他也懂我想背负的责任。

我懂他的才华横溢,他也懂我今生的目标。

如同我最爱看的经典动漫,翡翠森林。

我和他约定,我们一定要找到我们的森林。

很多人认为自杀需要勇气,但我认为这是并未深入思考自杀的是非对错之人才会有的想法。像「有勇气自杀的话,不如拿去用在其它地方」这种话,简直是大错特错。自杀需要的不是勇气,需要的只有小小的绝望,以及短暂的错乱而已。短短一、两秒的错乱,就能够让自杀成立。而且人不是因为有赴死的勇气才自杀,是因为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才会自杀。

我跟他说,我这后半辈子,一定要有你。

他说你做不到的,我会推开你,伤害,甚至我现在恨你,你让我有了牵挂。

我说,赌一把吧,余生的日子,我一直会在原地等你。

所以,最后说一句。

很多人都在感慨,可很多人根本写不出我这样的文字。

没有人需要你说为什么。

你的回答三言两语,可能不消三天,你就忘记的一干二净,可真正绝望,厌世的人,依旧存在,能走进他们心里的,往往只有一个人。

我需要的是一辈子的救赎,再多的言语,终是无用。

何必因为一时的怜悯,把别人推的更远,更深,更绝望呢?

就这样。


user avatar   cao-tu-dou-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鹿道森的微博里有一个高频的词汇:“灵魂”。

这是他的父母和那些讥讽他“脆弱、承受力差”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一个词。

今年10月,他发了一篇微博:“我正在做的,无非就是追着自己的灵魂奔跑。”

对于一个敏感细腻的孩子而言,从小面对无知的父母那自以为是的教育,幼小的心灵几乎可以肯定是伤痕累累。

祸不单行,在学校里,同学们因为他的“不同”而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恶意。

孩童的恶意出自本能,无知的恶有时更加残忍。

后来,终于度过那段黑暗时期的他长大了,那个时候的他还对外面的世界拥有期待和憧憬。

逃离,成为了他的答案。

他需要认同,需要精神世界,于是把一切都寄托在摄影上。

他对自己说:“不要屈服,狠狠追随你最强烈热爱的事情。”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他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敏锐,这种敏锐让他更容易在艺术或者创造类的事情上闪着光芒。

今年九月,他很高兴,他的作品被Vogue官网收录,他兴奋地说这“算是自己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了!”

而这道光芒背后,则是被敏锐放大了无数倍的自我质疑,拉扯,强迫,抑郁。

可以说这道光芒是以燃烧生命作为代价的。

不论是遗书中还是以前的微博里,都不难看出,一直“独来独往”的他很珍惜他的朋友,他租房子会“特地和朋友住一个小区”,“等对方下班一起出门”。

但这种珍惜得小心翼翼的友谊却并非是他内心力量的来源。

人是一种脆弱的生物,这种脆弱在于我们终究是要在这个世界上寻找一个支撑心灵的锚点,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个锚点是来自家庭的关爱。

而从来没有获得过这种锚点的人会在后来的人生中不自觉的地本能寻找这个锚点,朋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个选择。

但这并不是一种来自于血缘关系的稳定锚点,他享受着朋友带来的“安心”,却也时刻有着偷来不属于自己幸福的惶恐。

像一个小心翼翼站在门口试图用手掌盖住衣服补丁的孩子。

所以他即使在搬家这种“浩大工程”面前也惧怕麻烦他人,选择自己一个人大包小包地“硬是把所有东西一次性拿走”。

他在结束生命之前终究还是没能完成自己手边的摄影创作,但却特地在“结束前”又见了见了自己的朋友们。

他幸运地拥有朋友,但并不足够幸运拥有可以分享灵魂的朋友。

这是一种刻骨的孤独。

很多父母辈的人不理解,即使通篇看下他的遗书,好像也没有什么足矣完全压垮一个人的“晴天霹雳”,为什么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就这样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们也会本能地觉得可惜,但这种可惜是居高临下的,是觉得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一定无虞的盲目自信,最后都化为一句“现在的年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差劲”。

他们说对了一点,那就是他们不会因为“追赶不上灵魂”而陷入对于自我和意义的纠结拉扯中,因为这是没有精神世界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一件事。

很多日后功成名就的人总会在酒桌上面对众星捧月时暗暗感慨自己当年的窘迫。

“少年穷”是这个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之一,它让你错过那个你曾经发疯般喜欢过的女孩,让你无数次在机会的大门前踱步,最重要的是,让你在很多事情上本能地质疑自己:“我配吗?”

甚至可以说贫穷是把他推到今天这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贫穷,所以他的原生家庭中鲜有温情,更多的是焦虑,而无知的父母最喜欢做的事情则是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来换取心安。

他在小时候曾经因为没有做出“跨年级”的题而遭到父亲的暴打,而明明他原本也算得上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因为贫穷,他曾经看到别人“五毛钱”的雪糕而“只有羡慕”,他的家庭给他灌输了一种“人比金钱小”的观念,这种观念让他在出入社会必然经历的窘迫面前选择硬抗。

所以他17岁的生日时窘迫到连晚餐都买不起,却依然硬抗。

而最可悲的是,他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在潜意识里认同了这种价值观,认同了自己获得的一切东西,哪怕是爱,都要靠自己的“富有”去“换”来。

他说自己“只是想要一个温暖的家,想要被爱,可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但爱明明可以是一种毫无理由就可以获得的东西,不需要拿别的东西来交换的东西。

所以他拼了命地把精力投放到摄影中,用一种仿佛没有明天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我们不能否认他潜意识里想要靠此获得富足的生活,但实际上真正驱使他的却依然是那个他父母从未理解过的“灵魂”。

他说:“我知道我没有未来,所以才想要用尽全力去绽放。”

他说:“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我也不想去怪别人。”

这些话语就好像一个被生活刺得遍体鳞伤的人,依然努力在向你微笑。

善良得令人心疼。

在2019年的时候,终于从原来的成长环境中逃出来的他,遇到了一只流浪猫,也许是来自于对“流浪”的同病相怜,连自己都养不起的他做了一个浪漫到不切实际的决定:他想要收养那只猫。

他攒了很久的钱,终于凑够了检查费用,却最终没能救回这只猫。

医生说这只小猫因为太瘦弱,所以猫妈妈觉得养不活它就把它遗弃了。

在那之后,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大概我们的命运也没什么不同吧。”


user avatar   jian-zai-w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只能说,希望我们每个人平时待人接物能够多一份温柔和善意,少一点咄咄逼人和自以为是。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多一份包容,多一点托底。

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允许有人慢下来,甚至停下来,舔舔伤口,整理一下行囊,再出发。

不要一再的催逼(督促),一再的威胁(励志),请允许我们的孩子慢一点,放松一点。

尤其是做父母的,你们是横亘在孩子和自杀之间的最大的屏障。

但是你们做不好,那么恰恰是孩子的催命符。

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幸,这是必然的。

但是,并不是说遭遇不幸就会绝望。真正令人绝望的是,你在绝境中没有能够感受到爱和善意。

家人和亲友尚且不能给你安全感,何况路人?

所以 ,跟成功比起来,更重要的事情是爱。

吃得差一点,穿的破一点,都关系不大,只要有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可是物质过剩的时代里,我们最缺的就是信任、理解、爱和包容。

家里如此,工作如此,网上也如此。

少一些语言暴力,多一份温柔,善待你遇到的人。


user avatar   mcbi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避免人们过多的联想到“这是批评这位死者”,答案迁移到了


我为造成这个误解而向不必要的受到伤害的人道歉。

对不起。


user avatar   jiang-rui-jin-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月》

三月桃花信,报我春来早。

一树绯红色,与君两相照。


未见三月,未见桃花。

来年桃花还会开,得看。




     

相关话题

  宁波舟山港作业人员例行检测中发现 1 例阳性人员,港口若出现疫情影响有多大?该如何防范? 
  如何自己一个人带孩子? 
  如何摆脱异性多看我一眼就觉得别人喜欢我的变态自恋心理? 
  2021 年年底会开放部分国家出境游吗? 
  如何看待南京一小区住户把地下车库当游乐场的行为?这有哪些潜在危险? 
  杀妻冰柜藏尸105天的朱晓东,一个父母眼中的乖宝宝,是如何变成冷血杀手的? 
  如何看待漫威总裁承认《奇异博士》古一法师选角是错误决定? 
  花呗称自去年开始分批有序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有哪些意义? 
  什么叫做内心强大?怎样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拜登联合国大会演讲时称「美国会为盟友挺身而出,不寻求新冷战,但将激烈地竞争」,释放了哪些信号? 

前一个讨论
黄埔军校生为什么在北伐时能大败一众实战经验丰富的军阀们?
下一个讨论
德国怎样才能打赢二战?





© 2025-0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