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的会厌软骨与喉头在正常吞咽时可以避免气管吸入异物[1]。偶然发生的意外可归因于当事人吃东西的方法不对或当事人的身体状况有问题,例如整块吞咽果冻或魔芋软糖之类能适应咽喉形状的危险物体、在吃饭时说话或发笑/抽泣、咽部肌肉被酒精麻痹、唾液产生量过低。
少量异物进入气管时,在正常情况下,人可以通过反射性的剧烈咳嗽将其喷出,这也是针对此类意外优化过的。
“导致死亡的案例很多”是个模糊的说法,这方面的统计其实也不是很完善。数字大一些的统计认为,2013 年,异物堵塞呼吸道杀死了约 162000 人(每 10 万人中 2.5 人);1990 年,这个数字是约 140000 人(每 10 万人中 2.9 人)[2]。数字小一些的统计则认为,2015 年发生了约 980 万起意外窒息事件(这包括溺水、药物过量、呼吸系统疾病等因素),导致 35600 人死亡[3]——你可以看出这有数量级差异。
将食物切成大小适中的小块或薄片并在吞咽前完全咀嚼,能够明显降低该食物堵塞呼吸道的概率。能咀嚼的食物都应当在吞咽前咀嚼,即使那东西是柔软的。无法安全进食的人可以使用喂食注射器。
演化没有“考虑”一说,动物可以自行开发身体的使用方法。任何有负面效果的性状或行为方式,只要还没严重影响个体活到产生可育后代,就有可能算是中性的、在种群中长期存续。哺乳形类的呼吸系统构造整体上沿用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祖传代码,是从食道上膨胀出去的。在大部分哺乳动物物种中,气管与食管自然地连接在一起。
在人和非人哺乳类中,幼体和老年个体相对容易因吸入物而窒息,因为幼体的气道直径小、咳嗽和呕吐的能力弱、吞咽相关的神经活动不完善、经常将非食物放进嘴里,老年个体的咀嚼能力降低、吞咽·呕吐相关的神经和肌肉功能不同程度减退。这是“用来防止出问题的构造还未完成或已经衰弱”,不等于该构造不起作用。
包括猫狗在内,宠物经常死于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肺部吸入异物而导致的炎症和坏死,在哺乳动物身上通常由以下情况引起:
- 奶瓶喂养——用奶瓶喂养哺乳动物幼体时,喂食速度经常比幼体吞咽的速度要快,有些液体可能会被吸入肺部。吸入性肺炎是奶瓶喂养的宠物幼体的常见死因。
- 腭裂——如果哺乳动物幼体的上颚畸形地裂开,哺乳时液体乳汁很容易进入鼻腔,并被吸入肺部。
- 强制喂食——将食物、水或药物过快地强行送入哺乳动物口中,有概率被吸入气管。吃饭时自己吃得太快、食物成块而没有嚼碎、一边吃一边用嘴吸气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食物进入气管。试图在部分窒息时进食或饮水(包括被噎住时拿水送送)的哺乳动物也有患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 慢性呕吐或反流——胃内容物反复通过喉咙时,吸入气管的风险会增加。吸入性肺炎常见于食管动力障碍导致频繁反流的哺乳动物,例如咽部或食道疾病、老年性喉麻痹多发性神经病、重症肌无力。
- 麻醉下的反流——被麻醉的哺乳动物会失去吞咽反射,无法正常保护呼吸道。在麻醉期间,哺乳动物的胃经常与食道和喉咙处于同一高度,胃内容物很容易被吸入气管,在麻醉前禁食可以防止这种情况。为紧急手术进行麻醉时可以使用抗呕吐药物。
大型哺乳动物中最常见的气管吸入物是大量液体。从口腔将食物吸入呼吸道的发病率远低于胃内容物返流到食道并侵入气管的发病率。
参考
- ^ 吞咽时,会厌下降、盖住喉头(气管顶部),喉头向上反射性运动,有效地封闭气管入口
- ^ GBD 2013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 (2015).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of death, 1990-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Lancet (London, England), 385(9963), 117–171.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4)61682-2
- ^ GBD 2015 Disease and Injury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Collaborators (2016).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 and injuries, 199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Lancet (London, England), 388(10053), 1545–1602.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6)31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