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给古代士兵每人一辆自行车,能有效提高战力吗? 第1页

  

user avatar   colia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迄今为止成功穿越羌塘无人区的,全都带了自行车,无一例外。不一定要随时骑着走,但只要能推,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


user avatar   jiang-xiao-mao-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必然可以,当然自行车可以实现马的一部分功能,但是你把骑自行车当骑兵用,那就不可能。。有了自行车,重骑兵那是代替不了,可以实现轻骑兵和龙骑兵的一部分功能,也就是骑车步兵。行军时骑车,作战时下车。可以当做快速反应部队,机动能力,作战半径以及单兵载荷可以有大幅度提升,那比徒步步兵的机动能力不知道强到哪去了,单兵能够携带的武器装备以及补给也就更多了。也可以实现通讯,传令,侦查的作用,例如马来战役中日军的银轮部队就是如此,骑着自行车的日军可以用远超徒步步兵的机动速度对英军实行穿插包围。

一匹马的粮草消耗是士兵的四倍以上,然而自行车不需要吃喝,并且士兵还要再平时伺候马,整理马鞍,刷毛等等,自行车只需要补个胎,打个气,给链条上个油就行,减少了勤务时间。

古代辎重部队用畜力运输粮草,辎重部队大量拉车的驮马对粮草消耗就非常巨大。如果长途运输,运的粮食有一多半都被运输部队自己给消耗掉了。但是自行车不会,不要小看自行车的运载能力,比如越南战争中北越599运输大队,就是使用中国援助的永久,凤凰牌加重自行车把无数的粮食,武器,弹药等物资通过胡志明小道运输到前线。这种专用的运输自行车通过专门设计,采用锰钢车架,最大负载能超过700斤。平地一个人,山地最多只需要两个人就能推着走。


就连胡志明小道这种丛林路况都能通过,还有那种路不能走的呢?

就是去年疫情期间,越南人民军还在用这种运输自行车运送防疫物资。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略机动:日本人在马六甲的自行车闪电战了解一下。

后勤:越南重型自行车后勤大队了解一下。

战场机动:自行车怎么都比两条腿要快。正面步兵长矛队杀上去以后,弓弩手骑车直接跑到侧翼,自行车一排就是鹿角,然后侧面射他。

战场防御:自行车鹿角直接废了对面的冲击骑兵了。

攻防转换:跑到鹿角那扫码开锁上车,直接进入追击状态。遇到袭击不用慌,直接骑成环形,原地下车,锁车。然后开始上弦对射。

攻城:极限运动那种直接飞跃进场了解一下。

十面埋伏:到处都是自行车铃,没法睡觉......

扩展一下,还有黄鱼车,倒骑驴,等等。

成吉思汗屠城前都是把自行车匠留下的。


user avatar   zhang-h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是三轮车吧……

自行车只能用来行军、侦察、骚扰,战场上用处不大了,运输物资作用也有限,对古代成年士兵来说恐怕多少还有点学习成本。

三轮车就强大太多了,基本不用学,一人能拉好几人,或者几百斤物资。战场上可以让后面两人拿长矛或者射箭,一排三轮车来个骑兵冲锋,多威风。


user avatar   yu-gan-2-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基本不能

首先自行车不是马匹,是完全靠人踩踏前行,这个过程中完全需要人控制,很多人能双撒把都不错了,像骑兵那些马上战斗我无法想象。甚至很多时候你骑车动作稍微大些就会自己摔车。

骑兵是可以轻松做到骑行瞄准射击的,不管精度如何,人家可以做到,且正常。你骑车要持续前行就得踩踏,一踩踏自身就摇摇晃晃了。

其次,自行车对路况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路面不平整骑起来会就不那么轻松了,如果是山野小路,自行车不一定能行走,如果是下雨天的,那么很可能走不了,自行车最怕的是下雨天,没有草, 没有硬化的路边,泥土会顺着轮胎卡在车闸里,亦或者轮胎打滑,几百米,你可能需要推好久。走两步,找树枝掘泥。

最后,自行车是需要维护保养,更换配件的,链条需要上油,轮胎需要打气,漏气了还要换轮胎或者补胎。

当然如果路况好,自行车还是可以发挥一些作用的,但是极其有限。

事实上自行车很早就有了,但是战争中用的少,更多反而是一下了抗战剧里的个别场景了。

当然自行车还是有些用处的,例如路况符合的情况下可以替代马匹

例如二八大杠之类的是可以牵引板车的,也就是说运载量很大,也可以适合长途运输,当然得忽略保养。也不考虑板车得维护保养

以前农村就很多这么搞得,板车把手系在二八后座上,前后都是老婆孩子,板车是全家家当。就可以这么搬家流浪了。

唯一得缺点是上坡麻烦,下坡危险。


user avatar   zhang-hai-tao-82-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完全可以~

很多人吐槽古代的路,其实古代的官道并不比你想像中的差!


在广东南雄的梅关古道上,村镇部分大多是石板路,出了村是黄泥巴混合沙子鹅卵石的路,还是那种夯实了的。

我们镇上的古代官道也一样,特别是上山下坡段,上百年没人修还挨了拖拉机十多年的碾压都没怎么坏,后来修铁路给毁掉了。



就算这些士兵不会骑自行车,让后勤的民夫推着自行车带后勤物资都特别恐怖,其恐怖之处在于运力及消耗的变化。

古代运送粮草就像几百吨的火箭发射卫星一样,耗费比非常感人,你要给个自行车(特指28大杠,共享单车滚粗)就变成运20空投,后勤耗费几乎腰斩,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及对国力的损耗立马就降下来了,想什么时候锤对方就什么时候锤。



古代的粮道是这样的:

比如说带100斤米出发到前线,那么军需官会分成N个补给点,如果一个民夫走到前线要吃掉80斤米,那么第一天消耗一部分粮食后会在这里设置补给点并留下继续出发者的口粮,一部分民夫原路返回,其余民夫继续满载前进。

第二个补给点也如此,每消耗掉一部分物资就有一批民夫返回。

直到前线后,又有一批民夫返回,还有一部分民夫在前线充当杂役/工匠或带着物资与大军一同前行。

纵使如此,能运到前线的的粮草也十有八九消耗在了路上,还特别怕粮道被偷袭

现在你给个装100公斤能推着轻松走的自动车,民夫的体能消耗得少又运载得多,又不依赖牛马,原本要在路上消耗掉9成粮食的,现在可能消耗原先的4成就可以了,你猜有多恐怖?

假设1万个民夫每人带100斤粮食,原先路上消耗9成的,前线得到的供应就只有10万斤粮食。

现在还是1万个民夫,每人带200斤粮食,而路上只消耗原来的4成(现在的2成),那么前线得到的供应是160万斤.......

这么充足的后勤你不暴兵还留着给人暴菊花吗?


PS:我在工地打过好多年80的大锤,这个活非常消耗体力,那个时候一餐吃三碗饭,五花肉1碗,所有菜放油多得像油泡菜,这种一碟菜能滤出半斤油的做法没人觉得不妥,还特别喜欢把菜汁淋到饭上吃。就这个吃法都不行,抡两个小时大锤后肚子就咕咕响,项目经理经常提着饼干、馒头和功能饮料给工人中场加餐,不然没法干活~


结论:单兵战力可能无法提高,但是后勤效率提高后可以暴兵!


user avatar   zhang-shuai-guo-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华北平原看情况可以,但是在南方不行,小范围运动还行,一跑长远就没用了。

我刚到福建龙岩时就注意到一个事,这里的人很少持有自行车。在河北老家,上两代人自行车是标配,以前穷摩托车买不起的时候,代步、搬货都要自行车,缺了不行。但是这边不行,不要说山地地形,就是市里面的大道,感觉很平整的大道,都不是平的,在你完全没感觉的地方离远了一看好家伙都已经斜了十几度了。

自行车这东西上坡真的不如走路,哪怕是推车都比上坡累。下坡就更别提了,倒是快,就怕你刹不住,但凡你车用久一点下坡快了绝对刹不住,刹车皮刹车线得勤换。

所以这里的人很少有自行车,还不如走路方便,如果需要负重,就套牛车了。我爸刚到这边时,这里人们穷的就没有车,有了钱就直接买摩托车,连初中生都直接买摩托车,后来还专门整治过中学生不让骑摩托车。自行车反而是先建好城市才逐渐普及,和北方正好相反。

哪怕是在华北平原,也要看天气,官道大路自然是问题比较少,但是小路一下雨就会泥了吧唧,粘轮,陷轮,打滑,粘了泥巴就会刹车失灵屯泥巴阻轮子,几十米就动不了了,要下去抠泥。这个问题我小时候没少碰到,基本一下雨除了水泥路就不能骑车了。


user avatar   xi-ling-de-wo-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家流传了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有个人是当地练武最厉害的,就想去考武状元。当然,武状元得进京考。那时候赶路就是带大饼作为干粮,这人一顿要吃十块大饼(直径至少超过20厘米)。一路走到山东,在一处店家吃饭,只见隔壁桌的大汉掏出30块大饼。这人吃完饭以后就往回家的路走了,京城不去了。

为什么呢?连吃都吃不过人家,是打不过的。别人的饭量是你的三倍,力气就一定比你大很多。

有人说力气大就了不起嘛,拳击、柔道、摔跤为什么按重量分级,在技术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重量大的就是有优势。可是,武状元是不分重量级的哦。

顺便说,一个人的饭量是跟运动量有相当大关系的。我家的小学生锻炼完可以吃多少呢,小点的鸡一只。这只是荤菜,还是要吃饭和蔬菜的,尽管少一点。如果今天做一天作业吃多少呢,两三块带鱼足矣。

鸡就是这样的一份吧。




  

相关话题

  每天上班单程33公里,来回66公里,求推荐自行车,看好多人回答折叠车不错,可是怕太慢了。? 
  如果一个现代漂亮女性穿越回古代会怎么样? 
  古代神话中有哪些鲜为人知或细思恐极的细节?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自己要是穿越到古代可以空手打天下? 
  在古代如果丈夫想杀妻子妻子能否正当防卫反杀丈夫? 
  古代发蝗灾的时候,为什么穷人不吃蝗虫呢? 
  古代汉服为什么宽袍大袖? 
  用音叉修自行车辐条是什么原理? 
  古代屠城是每个人都要找出来处死吗? 
  為什麼現在崇尚漢唐宋明的人那麽多,特別是明朝,而不是其他朝代呢? 

前一个讨论
《水浒传》里的吴用到底有没有用?
下一个讨论
假如我发明二向箔,并且可以随意控制二向箔的作用范围,那么我可以专升本吗?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