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缠论新学员请问各位大佬背驰,止跌,和线段的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bai-yi-5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可以认真看一下,因为我虽然是针对题主的问题回答,但是做了详细的配图和讲了一些视角,都是有思考和参考价值的。

1,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来说,15分钟的次级别用3分钟看相对好一些,这是在常规的情况下,比如笔和线段的关系下看,15分钟笔在有次级别结构的情况下,这个次级别结构大部分时候是3分钟。当然,有些活跃度很低的可能是5分钟或者1分钟,这个和活跃度也有关系。

比如下图是同样的走势,在15分钟笔的情况下,3分钟的结构明显比5分钟要清晰一些。

当然,我并不是说15分钟次级别一定是3分钟,我只是说在定位15分钟笔的情况下,用3分钟当做15分钟的次级别,大部分时候更加清晰一些,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更加容易分析判断一些。实际中,在运用熟练的情况下,用1分钟或者5分钟当做15分钟次级别都是可以的,甚至说直接在15分钟走势图上判断次级别和次次级别走势都是可以的。

比如上图,简单看的话可以直接在15分钟图判断15分钟走势,15分钟次级别走势和15分钟次次级别走势。

2,

题中问是不是15分钟下跌止跌反转需要用黄色圈的走势去看?

答案是的。

不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黄色圈的下跌段出现背驰的时候,15分钟也要背驰,这样15分钟才有反转的可能,否则暂时只能看5分钟反转。因为背驰的是5分钟,所以就算反转,也只能看5分钟反转。如果5分钟背驰的时候,15分钟也背驰了,那么我们是可以看15分钟反转的,我们是可以提前预期这个5分钟反转会导致15分钟反转的。

对了,大家要注意一点,反转在背驰中只是一个分类而已,也就是说可能反转而已,实际上可能不反转,中枢可以不断延伸扩张的,背驰只是代表暂时跌不动,所以大家实际分析操作中要做好各种分类的。

3,

上图是正常的缠论走势图的画法,题主问把上图变成下图这样看,用c和b比较背驰可不可以?

实际中可不可以呢?

题主是把中枢变化了一下,把中枢的位置变了以后进入段也变了,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的,但实际上这个走势不行。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按照题主这样去看,那么b段下跌就是大B中枢的进入段,c段是离开段。也就是说b段是大B的次级别走势,如下图所示。

但这个图有一个问题,那就是b段这波下跌中有一个中枢,这个中枢级别很明显和大B中枢差不多大,甚至可以当做是同级别中枢的,如下图所示。

那么,我认为题主的看法就是不合理的,因为两个中枢都是同级别的,不能变成次级别进入段去。

题主讲的对的是,如果能像他那样看,那背驰确实是用c和b相比的。

这个走势呢我可以聊聊我的思路,供大家参考。

a,直接按照笔画。

这样就是趋势下跌,可能背驰不太明显,这种走势背驰不明显的可以用macd或者均线辅助去看,图中没有macd,但是有均线,从均线看,是背驰的,如下图所示。

第2个紫色圈里的均线面积很明显小于第一紫色圈里的均线面积,所以形成背驰。

题中还问,下面这个走势也不要画一笔。

我认为就是一个次级别中枢,所以不需要画一笔。

b,从中枢扩张的视角看。

从上图可知,A中枢后向下离开,先是出现了红色中枢,红色中枢扩张成了紫色中枢,紫色中枢扩张成了黄色中枢B,黄色中枢B和黄色中枢A是同级别,所以形成趋势下跌进入c段。

c段一般是背驰段,可以关注是否背驰,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这个c段是形成背驰的,不过这是5分钟背驰,暂时只能预期5分钟反转,还不能预期15分钟反转。




  

相关话题

  缠论中为什么说“走势必完美”,在实际操作中有什么指导意义,如何使用这句话? 
  缠论那么难学,有自动化缠论软件吗? 
  为什么有人相信缠论这套鬼扯体系? 
  缠论中枢的扩展和延续有什么实操的意义? 
  缠论是唯一用数学证明了的理论,谁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缠论 下图分解哪种更合理? 
  缠论 下图线段划分哪个更合理为什么? 
  走势必完美有哪几种形式? 
  怎样界定缠论中的一笔呢? 
  非同级别分解在分解走势和预测行情(完全分类)的作用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很想成为一个博学的人,有什么好的办法?
下一个讨论
武松在水浒108将中武力值如何?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