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影视界有什么冷知识?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shi-yi-44-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职业编剧的剧本字号必须是小四,行间距必须是1.5倍。

2、拍摄时间超过12天的,剧组里往往都会产生亲情、爱情、友情

3、场记要自己粘“棒棒糖”就是把水性笔的尾巴用布粘上,方便擦,节省时间(曾经一度想开发此类产品)

4、如大家所说,灯光以河南人居多,家族似的扩张传承,所以在组里最好不要和灯打架。另外,每个灯光组里都会有一个叫“三儿”的

5、一般的摄影师对于摄影机除了开关等简单操作其他是不会用的,“跟机员”反而是对摄影机各种设置最熟的。

6、后期会把前期的所有人都骂一遍。

7、至于一些绝想不到的东西比如:碧丽珠,保鲜膜、苹果箱(就是空木头箱子)暂时就想到这些。

8、出了一切问题都可以往制片组身上推。

---------------------------------------------------------------

回答下补充问题

在我看来补充问题远比以上有意思,因为

补充问题更具体,回答更有方向性。

---------------------------------------------------------------

1、根据不同的体量以及题材等等具体的分配比例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某院线大片演员小鲜肉,制作费≤演员费,制作费+演员费=宣发费;某小成本独立影片演员戏好没名,或者一些韩国或港台演员,制作费>演员费

2、呈现出来的每一分钟实际拍摄都用了数十倍的时间,不知你所谓的“实际拍摄”是怎么个意思,如果按我的理解实际拍摄就是开机到关机的时间,那么我可以说并不是用了数十倍的时间,因为好的演员导演都是有出片比的,尤其是在胶片时代,每一秒都是钱,你重拍一条就意味着损失,所以一般我定义的好演员片比在2:1导演在4:1。

如果要是算上筹备时间、走位等等那么肯定会用了上百倍时间。

3、没错,同一场戏可能是很多天拍摄完成的,甚至同一场戏不同的镜头都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拍完的。

继续来回答了,接上。

本来想截几张图给大家看的,但是硬盘找不到了,先用文字解释吧。首先,同一场戏不能同时一次拍摄的原因大概有几种:一、场面太大短时间内拍摄不完,例如:《杀死比尔》中最后的大决斗。二、由于演员的问题,这其中又分为了钱的问题、尺度问题、时间问题(钱的问题更主要,对于这个问题下一个问题会涉及,在此不赘述)比如某大咖只有一天时间,在这有限时间里要先把大咖的脸拍到,剩下的比如手部特写,带关系镜头等等全部可以甩到后面再拍,所以可能你看到的很多片子某大咖正在和演员B说着话,反打演员B说话时这些都可能是别的时间拍的。

当然还有一些是由于场景和其他各种因素不能同时拍摄的,也都和以上大致相似。

至于衔接的问题我相信剪辑更有发言权,但是一般的特写啊、反打啊是不会引起衔接问题的。这是同一场景,当然不同场景也可以这样。比如找好上一镜头的角度,光圈开大点,找点相似物等手段都可以让观众看不出来。

电影有一个很重要的时空概念,如果不是对场景这么熟悉的观众是不会有这个体会的,比如:《解救吾先生》(好像是,具体记不清了,说错了的话还请包涵)很多北京的对道路很熟悉的观众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在三里屯为什么会开车绕道西直门,走了很多冤枉路。但是对于不熟悉的观众来讲这个就是合理的。从导演、摄影、美术、制片的角度来讲他们不会去规划实际路线,他们会从这个场景好看与否,是否好下机位,改造难度,花多少钱等等角度来考虑。其实提出路线不合理的观众不能说吹毛求疵,但是作为电影,如果不涉及片子内容本身是没必要纠结的。

三、拍摄顺序问题:剧组会有一个职位叫做“统筹”她会根据各方问题协调处理来列出拍摄计划以及出第二天通告。容易出问题大概有:演员、天气、场地等。所以在剧组中统筹算是制片组的,因为他的拍摄计划都涉及到资金的使用。

下面举个大栗子:某剧组拍摄周期30天来算

国内大咖演员的劳务我想大家都有所耳闻,所以目前剧组对演员按天算的会比较多,比如单天劳务10万,紧一紧拍摄10天就是100万,但是如果大咖全部跟下这部戏可能实际也就拍11天剩下的时间也不用她,但是签下她的价格绝对会在250-400万(艺人经纪也不傻,你签了这么多天后面我家艺人闲着,没准我能接到几千万劳务的大戏,这就是机会成本,所以会更贵),这样就不划算了。基于以上演员问题,统筹会协调。

场景问题,比如棚拍,一天费用5万,本来要用10天的棚,但是大咖有外景,那么这样算笔账也知道,剧组愿意多花5万增加棚的预算也不会增加10万去协调大咖一天。

另外得知第二天要下雨统筹就要赶快调整到室内拍摄,我见过真的协调不开的,制片部门每半小时给当地气象观测站打一个电话问下不下雨。

还有一些比如某个酒吧只能白天非营业时间用(因为非营业时间便宜),但是我要拍夜戏,这就会有日拍夜的情况了,夜拍日也大概是这样。

一般的室内景集中拍摄会节省费用,除非一些例如演员等等情况才会不集中拍摄。

另外这就涉及到了最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剧本为什么都是小四的字号1.5倍行距,因为剧本不是文学艺术,是指导生产的,所以同一了字号会让制片人更清楚剧组的生产情况,举个例子:一般电影导演一天拍2—3页剧本(因人而异举个例子而已),连续几天才拍半页,制片人这时候可能就会开会了,因为照此进度拍不完了,要追加预算了。当然拍快了也会开会,涉及质量问题……这些都是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

因为不是顺畅拍摄,统筹会在通告的每一场后面有个页数的标注,比如0.2、0.5之类这是这一场戏在这一页纸中占的比例,加起来就是一天的总页数了。

总之,统筹差不多就是先看了剧本,根据剧本的内容,以及实际情况来协调拍摄,以及制定拍摄计划,做到剧组既高效又省钱

至于演员跳戏问题,首先要确保是职业演员,其次导演统筹等也会有个合理的安排,比如激情戏等演员稍微熟悉后放到后几天拍,一些重场也放到后几天,开机前两天不会安排太多的戏量等等一些小技巧,总之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又要出门了,改天再回答


user avatar   xue-shu-93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影视摄影是一项高强度的技术性体力劳动,和你在大街上看到的拍婚纱、拍风景、影楼里拍人像的“摄像”完全不同,影视剧组的摄影配置通常是:

掌机——听命导演和摄影指导、负责操作摄影机,这种摄影机不是平常在街上看到的广播机,更不是相机,搭配所有配件重量可达40斤以上。掌机之间也分等级,A机是技术熟练的掌机才能胜任的,通常是拍最主要或者技术难度最高的镜头,剩下的其他机器基本负责辅机位,视剧组投资多少,一个正常的影视大组通常有2-6台机器,中途会根据进度来调整增加或减少。如果导演需要自己把握镜头,那摄影指导就会去现场工作,变成A机掌机。

摄影大助——即跟焦员,负责操控摄影机的焦点,每台摄影机都会有一个手动跟焦环,摄影机的右侧面还会装上一个小监视器,专门给跟焦员工作使用。有的跟焦员喜欢远离现场,就会使用远程跟焦,自己带着一个图传+小监搬个凳子蹲一边跟焦。还有一种十分老练的跟焦员,可以完全不看小监,肉眼看着演员和摄影机之间的距离就能跟,这种大神我这么多年只碰到一两个。

做到跟焦员通常意味着你离做掌机也不远了。

摄影二助——即移动员,也是我现在的职位,负责在摄影指导要求掌机上轨道拍移动镜头、或者摄影机上大型升降的时候,操控推轨道板车或摇升降摇臂(俗称摇炮)、摇小摇臂、操作各类移动升降车,和跟焦员一样都是十分考验技术的活,不过两者所面向的技术领域不同,跟焦员是焦点虚实,移动员是镜头移动摇摆。移动器材通常都很重很庞大,比如一个升降摇臂可长达12米-20米,即使是一个轨道板车也有20多斤重,所以摄影二助(移动员)的一个特征是普遍高大或身形壮硕(比如我)。

通常摄影二助只管帮助摄影指导操控使用器材以达到他需要的移动轨迹,怎么摆设移动器材是场务的事。但如果剧组有要求,需要额外成立一个“移动设备组”,那么就不再存在摄影二助这个职位,你会离开摄影组变成移动组的一员,本质上还是给摄影指导和掌机干活,但你已经独立出来成为一个部门了,场务不会再帮你摆设移动器材,怎么搭炮、怎么摆轨道、怎么安装移动升降车的配件,就是移动小助的工作,移动大助和移动组长就负责原本摄影二助的工作:摇炮和推轨道。

摄影小助——这个才是普通人理解中的摄影助理,负责伺候掌机、为摄影机调参数、换镜头、换配件、从高腿(三脚架)换地锅,反正都是杂活,干摄影小助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跟机员——摄影器材公司派过来维护所有摄影设备的技术支持,跟机员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在器材公司呆了一段时间,基本什么器材技术原理和各种设备使用、维护、操作知识都懂,现在就等哪一位导演或摄影指导看中他、把他从器材公司里带出来让他给自己干摄影助理,或者干脆一点直接让他干跟焦员。另一种是混吃等死的,在器材公司呆了一段时间,但很多东西还是不懂,机器的知识和摄影的知识也不是很懂,就只懂该怎么调设备怎么安装设备,光感原理不会、色彩科学不会、709和log3是啥一问三不知,基本就是个只懂出体力干活的普罗大众。

跟机员出身的摄影助理基本功都很扎实。

我最早是个场务,被介绍进了器材公司干跟机员,某一部戏被一个导演和摄影指导看中,拉了出来干摄影小助,过了一段时间干摄影二助,再到现在干移动组的组长,偶尔掌一下机,所以对这些职位都算是深有体会。剧组就是一个关系户聚集地,每个人都是靠关系被拉进来的,亲戚之间的提携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我们这种没背景关系的真的是全靠一手技术活才能站得住脚跟。剧组是一个临时的组织,它不是正规公司,更类似于临时组建的工地农民工队伍,五湖四海的人都有,这部戏拍完杀青就立刻鸟兽散,回家的回家去下一部戏的去下一部戏。运气好的以后有机会碰上同一个导演,大家还能再次见面,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每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就告别,这辈子不会再见面。

分享一点视频: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电影界也有纪检委,那就犹太标准,而且有几大红线是不能动的。

所有的电影和影视剧,内容主角可以表现杀人、无耻、下流、色情、败类、出轨等等人类所能下探的道德底线,每一年都在下探。

但是所有涉及犹-太的电影里,犹-太-民族必须是以受害者形象出现。

其实在好莱坞看似有几百家影视公司,但是归根到底,最后拍的电影还是要交给六大发行。

今年六大已经变成:迪士尼、华纳、环球、索尼、派拉蒙、奈飞。

所有电影人都是给六大打工,无论怎么拍最后都必须由六大发行。

全美国的电影话语权被六大控制,而六大背后是犹太资本主导。

犹太资本一直致力于控制美国社会主流话语权,这些年犹太电影标准已经成了绝对电影道德标准。

在这个标准里,犹太人都是受害者,他们饱受二战困扰,二战里他们备受伤害,像羔羊一样被屠杀。每一个相关二站犹太人电影都会找到投资,包括很多烂片。有些故事就是事实也没什么。

但是犹太受害标准一直在提高,变成一个世界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任何人不能说一句犹太人坏话,否则就会被终身禁影,影响最大的就是梅尔吉布森,当年的好莱坞天王,无数资金方的最爱,可是就是酒后几句犹太坏话,就被好莱坞封杀。

犹太标准成了世界电影的标准,目前还没人敢撼动。

第二就是电影肤色的黑化,这些年黑人主演的电影电视剧开始越来越多,多到市场接纳不了,超出正常市场比例。

好莱坞把最精良资金投入到黑人电影之中,让黑人至高论占据好莱坞,并在电影里潜移默化影响美国人。

美国的电影标准就是按照他们的逻辑在拍摄。

(过几天在更)




  

相关话题

  电影《末代皇帝》中的细节有多少是符合历史记载的? 
  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k修复版内地重映,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为什么国内很少有太空科幻电影? 
  你看过哪些比较低俗的电影吗? 
  如何看待大女主剧的没落? 
  如何评价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长津湖》累计票房 56.95 亿,成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对此你怎么看? 
  《大明王朝1566》中,冯保为什么要打死周云逸? 
  如何看待刘昊然加入电影票房百亿俱乐部? 
  你有没有看过以后情绪许久「走不出来」的电影或电视剧? 

前一个讨论
击剑和剑道哪个好?
下一个讨论
清朝为什么被几万人的辛亥革命灭亡却灭了几十万精兵的太平天国?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