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的心情是不是这样的:
好在,采访了参与这项研究的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研究员以后,这些问号终于变小了……
大家先忘记那些打问号的地方,让我们从恒星的形成说起。
(以下内容根据采访记录整理)
经典的模型认为,分子云孕育了恒星,分子云中的致密区域发生塌缩,最终形成恒星。
比如我们熟悉的太阳,大约46亿年前,在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之处的螺旋臂上,一团分子云开始在重力的作用下坍缩,大量元素分子被束缚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密度和温度急剧升高,引发核聚变,形成了太阳。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简单,还会被其他过程所抗衡,比如磁场。
重力尽力把物质“拉”到一起,而磁场则把它们“顶住”,不允许它们继续收缩。分子云密度越高的地方,重力越大,磁场也越强。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磁场通过双极耗散等作用慢慢“消失”,重力获得胜利,最后形成恒星。恒星的孕育过程可能长达上千万年。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恒星的“胚胎”(也就是位于金牛座的分子云L1544)的磁场强度。
在此之前,已经有其他科学家测量了它外层和内核的磁场强度,结果是:在外层,磁场占据着主导作用;内核虽然磁场更强,但分子密度也更大,因此重力占主导作用;然而还缺少介于外层和内核之间中间层的数据。
我们通过一种原创方法——中性氢窄线自吸收(HINSA)方法,利用FAST测量了L1544中间层的的磁场强度,发现了与经典理论模型不一样的地方:中间层的磁场强度并不比分子云外层强,也就是说,分子云的各层磁场相对均匀,强度没有明显改变,而且比较弱。
这意味着:L1544磁场“消失”的原因与过去认为的“双极耗散”形成了冲突,恒星形成可能存在新的机制。同时,这个结果还意味着,这颗未来的恒星将在百万年之后形成,是原来预计上千万年孕育时间的1/10。
要想测量太空中的磁场强度是很难的,原因主要是两个:距离遥远、强度微弱。
目前,只能通过“塞曼效应”来间接测量分子云的磁场。塞曼效应是指白光沿磁场传播时,由于偏振作用使光谱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颜色,根据光谱的变化就可以反推出磁场的强度。
只有发光足够强、对磁场响应足够显著的物质,能够被用来测量分子云里的塞曼效应,之前只能利用少数几种分子,而能够系统测量的只有羟基分子。
由于原子对磁场的响应会比分子强,氢原子又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2003年我们就提出了中性氢窄线自吸收的新方法,通过测量氢原子与氢分子碰撞冷却后的信号来测量星际磁场,而FAST正是探测暗弱中性氢源的利器。
这次研究首次实现了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塞曼效应的探测,也实现了利用原子辐射手段来探测分子云磁场的“从0到1”的突破。
那么,分子云L1544中观测到的情况是否在其他分子云中存在?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星际磁场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我们将努力实现“从1到100“,进一步把这个原创的新方法应用在更多分子云中,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揭示恒星形成的规律。
正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理查德·克鲁切尔评价的那样:“通过观测中性氢窄线自吸收的塞曼效应,FAST首次揭示了在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磁压不足以阻止引力收缩,这与恒星形成的标准理论不一致。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恒星形成的天体物理过程至关重要,并显示了FAST在解决重大天体物理问题方面的潜力。”
FAST研究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除了大家熟知的脉冲星探测,还有本次研究涉及的中性氢探测、快速射电暴观测、以及地外文明搜寻、超新星遗迹探索等等,有望带来对这些天体的新认识。
2021年,FAST一半的机时用于优先和重大科学项目,45%的时间用于自由申请的项目,10%的时间用于国际开放项目,5%的时间用于应急观测。
自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至今,FAST已运行近两周年。基于超高灵敏度的明显优势,它已成为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可以说,中国30年来对科技基础设施投入是史无前例的,我们既是建设者,同时也是受益者。这些对基础科学的投入,让我们更有超越世界先进国家的底气。
采访整理:张文韬
审核: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李菂研究员
出品:科学大院
转载请联系cas@cni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