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的确有可能提高学习成绩,但绝大多数复读生能通过复读提升的成绩有限。
目前国内单位招聘时对院校的分类基本也就是985、211、普通一本、其他本科院校以及民办院校这几类。之所以要把民办院校独立出来,是因为目前来说大多数民办院校的名字还是比较好辨认的,而很多招聘单位下意识会认为民办院校不好。
从复读的角度上说,一个上不了本科线的人,复读一年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上个二本。一个能考二本的人,能考个好点的一本就不错。而能考个好的双非院校的人,也许能冲个211——但一般来讲,能考到一本的人,很少会选择复读。
在这个方面上讲,大多数复读的人,其实很难在一年内让自己的第一学历有什么质的改变。绝大多数情况下,在招聘单位眼里,只要不是985、211或比较有名的行业院校,且不是民办院校,其他院校之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比如,如果你是招聘单位,应聘者一个来自西北民族大学,一个来自西南民族大学,一个来自中南民族大学,你能第一时间分出哪个院校的排名相对高一些么?
而考研的优势就很明显。首先考研的目标是明确的,复习方向是明确的,而且还有很多外部的辅助(比如可以提前联系学长学姐咨询出题的套路等等);
其次,考研也可以规避很多高考中的劣势科目——比如有的人就是喜欢文史哲但数学很差,而高考肯定要考数学,在考研时他就可以选择历史、哲学、文学这些专业,却不必考数学。
第三,第一学历的确很重要,但很多时候也没有那么重要。我常说的一句话是,考研、读书有没有用你不要跟别人比,而要跟自己和自己的同学比。你考上了研后能找到的工作比你的本科同学好,比你本科能找到的收入高,那这个读研就是有价值的。
举个例子,好比说你本科是个二本的环境专业,毕业后对工作不满意,想考公只能考乡镇三不限,然后你发愤图强考了个211院校的中文,毕业的时候报考了某市的市直部门并且顺利考上了,那你这读研就还是有用的。但你要非得说自己去某重点中学应聘,招聘单位嫌弃你第一学历不行且本硕专业不一致,你大骂这个中学又有什么用呢?
总得来说,目前国内很多单位的确存在着对第一学历有要求的情况,但大多数单位还是要求有个最高学历就行了。当然前者待遇一般会更好一些,但你要非得跟人家本科就是985的人比,觉得第一学历吃亏,那你当年怎么就不好好学习呢?人家本科四年就是白上的?
如今考研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就业环境的客观因素之外,大多数人其实要是能想通这个道理的。只要我考研能改善一点自己的生活,那就是值得的。
因为为了考试而考试所花费的时间,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
虽然它对于游戏规则而言,是很有意义的,但对于人的成长本事,意义不大。
另外,不要以为复读比考研容易,考研大军里其实已经排除了最强的那一部分人,这就意味着有确定的新机会留出来了,高考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家庭因素是最大因素。
一部分家庭没有什么可靠的信息来源,压根就不知道第一学历重要,甚至不知道高考不是一锤子买卖,是可以复读的;
还有一些家庭因为有孩子高考,全家的精力被消耗到极限了,观念是赶紧念大学就行,不在意把文凭的效力最大化;
另外一些家长出于朴素的"心疼孩子",觉得高三太辛苦,可能小孩觉得可以再复读一次,大人怕再来一年要是效果还不好小孩心态崩了。
此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学招生并不平均,有的省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的则是百军十马过铁路桥,差着数量级呢,
有的家庭和学生不是不懂,是太懂了,所以考什么学校就念什么学校,因为在本省怎么也卷不动了,还不如把时间节省出来,考研的时候就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了。
首先,第一学历重要,并不意味着最高学历不重要;也不意味着第一学历比最高学历重要。
很多时候所谓的第一学历重要,往往是有个前提的,那就是在最高学历差不多的情况下。
譬如你我都是清华的硕士,那我们就要再比比我们的第一学历。
譬如很多大学引进人才,第一条要求是最高学历必须博士,次一级的要求才可能是第一学历,不可能反着来。(如果你不是博士,哪怕你是宇宙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也没用)
并且对于第一学历的要求,很多都不能诉诸文字,只是一个内部默契。
其次,要考虑复读的风险成本。
你复读就一定能考上更好的本科吗?
万一考不上呢?
选择考研而失败的同学好歹有个本科保底,你要是高考几年都考不上满意的学校,高中学历可是与大学学历有本质区别的。
即便考上,你能保证第二年就考上吗?如果不能,而是考了好几年才考上理想的大学,那么,浪费的几年时间怎么算?
你要知道现在招聘人才,也是要考虑年龄因素的。
有没有听说过35岁辞退?
还有,复读的心理成本。高中复读的心理压力可比考研大多了,因为基本没有退路。
你要是连续考不上理想学校,你内心很容易崩溃,甚至导致越考越差都有可能。
有些省份还三天两头的高考改革,脆弱的小心脏能经得起惊吓不?真说不准
最后,也是缺乏社会阅历的人容易忽视的关键:人脉或圈。
读研究生和高考很大的一个不同,就是研究生有导师。
有导师就有一个圈。
运气好一点,导师一飞升天,你也可能跟着腾云驾雾的。
再补充一点:
985本科生瞧不起985研究生,那不是因为985本科比985硕值钱,而是因为他们觉得高考比考研更能体现实力,同时也是因为985的本科生很少止步于本科。
你看清北的本科生,之所以确实有资格骄傲,也是因为他们大都不会止步于清北本科,甚至以不能出国深造为耻(当然这个现在有争议了))
高考,考研,考博,你觉得哪个难度更大?
毋庸置疑,难度程度:
高考>考研>考博
选择复读,
考211,985的难度显然是大于从双非考研到211,985的,
第一学历重要,只是对部分单位和就业岗位而言,
更多时候看的是最终学历!
现在就业压力大,每年考研大军浩浩荡荡,
有多少双非最后考研到名校的,
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提升就业机会的保障。
人出生所处的家庭和环境很重要,为什么如此多人选择努力提高自己而非重开?
原地复读无法产生质变,修改高考地点才行。但后者目前并不能方便的实现,因此复读的意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而考研则意味着参加一个不受各省指标限制的全国统招统分。相当于变相修改高考地点。
以上是其一。
其二是有很多岗位原则上已经是只招研究生了,尤其是互联网IT类岗位,很多岗位对应届来说只有研究生能去,除非你本身有工作经验。当然还有一些职业传统来说也都是必须要高学历的,比如高校基本都要博士,医生也至少得来个硕士才行。
所以研究生在某些工作岗位上属于无论是否提高学校档次都非读不可的。相比之下复读的必要性就没那么大了。
另外,我还认识某些专科生后来专升本然后考上常青藤名校呢。所以要是真的能转性开始努力,大学之后也不晚。
复制粘贴老回答:如何评价华为以每股 1.58 元,豪派超 500 亿元分红?
残酷时代,无数网友高呼“加油”,对于一家遭遇世界最强国家打压的企业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企业终归还是依靠人来运作,如果人心散了,大家都不愿意继续留在这家企业了,那么企业就算短期内还活着,本质上已经死了。
“加油”是吃不饱饭的。
如何留住人,自然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课题。
而在这个世界上,“给钱”或许不是最好办法,但绝对是能够有效稳定人心的办法。
毕竟作为一名华为的员工,如果你真的能够被公司按照个人贡献公正公平地给予(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一个价格)奖励,而这种奖励换做跳槽到其他公司是拿不到的……
那么忠诚度自然会很高,一般的公司根本挖不走。
同时这也表明华为作为非上市企业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带着投机性质的大股东拿走最大蛋糕,造成分配严重不均。
如果不是这样子,而是跟某些几乎被外资把持的企业那样整天就是股东想着怎么捞钱套现,那恐怕华为就不可能一方面继续给予员工足够的回报,另一方面继续投入经费参与卡脖子问题的研发。
无论如何,华为只要能够将利润用在该用的地方,那么它的战略眼光就永远走在同行们的前列。
不过,既然这涉及到分配问题,如果华为内部的分配机制并不能让大多数员工满意,则同样可能会有丧失人心风险,这一点也是要在结尾强调下的。
第一学历的意思一般是指高中之后的第一段教育经历。
我猜题主的意思是初中之后的学历都是在职拿的,比如高职+专科这种3+2,这种情况你的第一学历就是专科。
我要说的是人间真实:
学历歧视不可能消失,几乎人人都有,你要是公司老板,放着985本科生和专科生,开的待遇都一样你挑哪个?
考研也一样,你要说对面考官对985和专科一视同仁,那真是说瞎话。但这不代表我们就没希望。
真实的学历歧视是下面这样的——
A档院校——学历就是赤裸裸被歧视,怎么也无法补救。这种的最好办法就是回避,别头铁硬刚。
B档院校——学历会歧视,但其他方面的履历出色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学历劣势。在承认学历歧视的前提下,努力提升自己其他方面履历冲刺这一档院校是我建议的行为。
C档院校——学历想其实,但是招生吸引力不足,也没资格歧视。市面上所谓的“不学历歧视”的学校多半都是这一档。
想省事,就报C档;想尝试挑战,去B档;自认是人中龙凤,就试一下A档没问题,但一定给自己留好退路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