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00后进入社会,未来「熟人社会」会逐渐消亡,被「陌生人社会」取代吗?我们是否生活在隐形的社会关系网内?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当然,碎片化社会嘛。


费孝通的“熟人社会”虽然是从“乡土”这个物理环境里引申出来的,但绝不局限于空间意义。

“熟人社会”的“乡土”,实际上指的是高度稳定且本地化的经济结构。

去过农村的知道,耕种是要高度集体协作的。例如共用灌溉水沟的邻田就要统一规划插秧时间,否则这家是灌了水,但那家却淹了苗。

日本农村直到现代还有臭名昭著的“村八分”惩罚:除了埋死人和救火,其余事情村里不帮忙,这意味着遭受“村八分”惩罚的村民要自己单独去取水取煤取肥。

和判死刑没啥区别。

基于土地的自然经济有着必然的集体化倾向,这是费孝通“熟人社会”的根源。


而这种描述是可以延伸到现代的。

四十年前的大矿区和大工厂,就不是“乡土”了?

同样是高度稳定的收益、高度确定的组织、高度本地化。国企工人子弟可以继承父辈的岗位,这种本地化的坚硬程度和农村没有区别。

一个以家族为单位继承土地,一个则是继承岗位及工人身份(注意和今天的“工人”概念区别),一样的。

所以中国农业时代的熟人社会在工业社会依然得到了保留。单位内部的人际交往非常重要,单位外的甚至没有交际动力,社会身份明显从属于单位,形成清晰的圈层。

离开单位出门要开介绍信的时代,本质依然是个熟人社会。


很多人肯定想:照这么说,改开就打破了熟人社会吧?

打了,但没有完全打。

一,我国是双轨制经济,放给市场的门类会明显打破熟人社会,但还有很多没放的。

不知道评论区会不会有石油子弟?你们自己说说你们几分熟吧。

而且要注意:国有经济板块里的熟人社会,熟的还真就是中基层。因为一把手有可能一纸调令走南闯北,但中基层是稳稳地扎在那的。

这点三线建设子弟应该也很清楚,你们应该有不少快五十年的邻居。哪怕换了小区,哪怕当年的邻居老人已经去世子女都在外地,他们的财产权还在你们身边。

这块一直是熟人社会,很多地方熟到了今天。


二,改开后放给市场的门类,很多是靠地方做起来的,例如家族,例如同一个镇子。

八十年代是我国乡镇企业的繁荣期。虽然进入九十年代后因为特意压缩贷款而批量倒闭,但仍然有大批乡镇企业发展至今。

格兰仕安踏美的雅戈尔福耀玻璃这些大品牌,当年都是集体所有,社办工业的底子,同村人。

他们也是靠熟人社会的一块起家,直到今天,在中高管理层里依然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半个办公室都是同乡很正常。

至于以地方宗族力量起家搞挖沙的和搬运的,到今天已经成为知名的房地产和超市品牌了。


我个人观察:熟人社会的真正大规模瓦解,还得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崛起。

靠大规模增量来瓦解存量,直到临界点。

21年我见了个某省在京的同乡商会成员,他感慨地说到:我们是很抱团的,但搞互联网的那张xx和王x从来就不和我们玩。

我心想:废话。您老人家是从走私做到倒矿,手下亲信全是同乡;这俩人是工科男,拿的投资是美刀,搞的是互联网,起步阶段就无求于您。

早期互联网的投资是外部的,变现的大头也在外部,从业者水平必须超脱乡土限制,工作的成果还在虚拟空间。

于是非常机缘巧合,这个领域明显打破了熟人社会。在长期以各省“xx会”扎堆的北京,互联网圈超然了很久。(贾总除外,他干的实际上不是互联网业务)

当然,现在互联网圈,尤其巨头,已经回归了这种熟人社会,因为他们资本的体量到了,该本地化了,寻找港湾。


但已然固化的互联网给熟人社会踹了重重的一脚。

换个角度说吧。

互联网把资本变现的效率提升了一个台阶,使得大量业务可以脱离地域、家族、地方政务关系而发展。

不是说以上三点不重要,依然很重要。但是以上三点的资源可以用资本的形式直接参与互联网等新经济的变现,人的肉身参与程度在降低。

资本化的程度越高,用人来控制干预业务的需求就越少,熟人社会自然开始大规模瓦解。

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是高度碎片化的众包派遣,外卖员们滴滴司机们;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是越来越正规的律所、会计事务所、私募基金。

熟人社会的交际关系可以货币化了,熟人社会就消亡了。


所以,是的,我们已经半只脚踏进陌生人社会了。

不过不用担心新社会形态的社会关系网问题,因为这些社会关系都高度货币化了,是交易关系。对于喜欢自称社恐的小胖友,这大概是冰冷前景里一小块难得的慰藉。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八十年代,那会我还小,才几岁,生活在这种楼上:

这种就属于那种筒子楼,一共没几层,每家每户的空间也很小,做饭洗菜洗衣服也都去公共区域,那会没有洗衣机。每家每户也没有独立的卫生间。

当然这个房子是经过改造的,原先在楼下有一个很大的洗衣服洗菜的空间,那会还不是用自来水,而用的是压水井。

八十年代的娱乐活动很少,尤其是85年之前,有电视机的都没有几户,我记得父亲单位买了电视机后,就把电视机放在广场,单位所有的人都集中过来看,类似于这样

所以为什么当时是熟人社会,是由于你必须出去洗衣服,洗菜,那会也没有电脑,电视机也收不到几个台,能看的也有限,并且大家都是集中在一起的,所以大家互相交流,这才有熟人社会。

说一个可能大家忽视掉的观点:熟人社会的消亡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而是从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有样东西彻底改变了中国,这是很多人忽视掉的:单元楼

单元楼,又称单元房,在中国大陆特指每户有私人厨房和厕所的居民楼户型,与筒子楼和团结户相对。

有了单元楼,你就不想要出去洗衣服洗菜,也不用出去做饭,上厕所洗澡了。

其实没有人愿意搞什么熟人社会,是被逼的,即便是八九十年代也是如此。

九十年代只是一个“陌生人社会”的起点,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其实就已经开始过陌生人社会了,而对于当时还比较年轻的一辈人,比如我,还是熟人社会。

因为当时已经不满足于看电视什么的了,比如说游戏厅之类的,又是一个比较“熟人社会”的地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0年初的网吧,网吧实际上是游戏厅的升级版。

当互联网和电脑在全国普及后,陌生人社会真正到来了,你们看到的是网吧一家家的倒掉,亦或者过去人满为患的KTV也没什么人去了。

所谓的熟人社会,是当时生产不足导致的,没人想搞什么熟人社会。即便是在八九十年代。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啊嗐,这个问题,60后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被老一辈指责过了。

90年代那会儿中国发展迅猛,社会变化剧烈,第一批通过读大学和经商以及其他各种各样手段进城的农村年轻人开始定居在城里。这时候的城市市场经济已经开始繁荣,熟人大院儿不再是城市唯一的组织形式,城市里邻居之间互相不认识很正常,这时候老人就已经开始展开了对这一代年轻人的批评,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总之就是那几套嗑,什么人心不古世态炎凉之类的。

现在60后都当爷爷了,也没见中国崩溃嘛,反而开始逼逼叨叨骂00后了。

归根结底,人是群居动物,社交是人类的刚需,只要人类还没有在基因层面发生改变,就永远需要社交。所谓改变只不过是人的社交组织形式变了,不跟邻居社交了,可还是要跟其他关系中的朋友社交,只不过不住在一个小区而已,也没见大家酒喝的少了,串吃的少了。

老人总是对世界的变化充满恐惧,总觉得会有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自己失去掌控,但其实根本不会。变化永远都有,但都是表面的,出门坐什么样的车,用什么工具交流,哪个国家强哪个国家弱,但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人类还是人类。老人没有错,年轻人也没有错,这些都是大自然新陈代谢的正常反应。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引用一个苏联笑话:

有社会关系网,但不是所有人都有社会关系网。

而且是阶层越差的越没有社会关系网。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似乎生活在原子化状态下0社交0关系也生活的很好时,应当说这个人已经被排挤出当地社会主流圈子之外了。

事实上,目前的大趋势就是无论升学还是升职,关系网,或者说关系网代表的利害关系、社会信用背书、被传统、惯例的规训水平,都是越来越重要的。硬指标大家都能做,但是这些软指标却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可预测程度的关键。


关系网越密集的人,做出极为出格(以他的社会圈子来看)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小,在办事之前考虑利害关系就越多,被传统和惯例的规训水平就越高,行为就越可预测。

特别是在当下这个舆论处决盛行的时代里,所有人为了自保都会更加看重那些“有关系”的人,原因就是行为可预测。推荐信,本质上是一种担保函,是推荐人用自己的社会信用担保被推荐人不会做出十分出格事情的证明/背书。

如果能理解这个,那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在打拳诬告小作文之风泛滥的今天,这种推荐信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事实上都不用00后,我们这些95前高中的时候都在参加学生活动,扩社交圈子寻志同道合之士。立志搞学术的人高中没交到几十个不同学科的博士苗子,都不好说在学术圈的淘汰赛里能走多远。更别说看人脉的商界/政界了。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不是了,都是从小看美日影视作品长大的,他们也没消灭熟人社会吧。

城市化浪潮中人口流动带来的熟人社会解体,城市化完成和阶层固化后自然就重构熟人社会。

这个社会目前是以小区和社区为主体,基于房价直接划分出不同门当户对的家庭居住在固定区域。

因为市民所需的公共服务是以社区为单位提供,社区服务的质量又与社区的土地价格相绑定。

这里的关键不是新市民,而是他们的下一代,也就是乡土情节。新市民背井离乡来到一座城市,那种不信任感是本能赋予,自然诞生陌生人社会,附近被屏蔽。

新一代年轻人可能流动被降低,固化在一定阶层范围内。小区内的孩子一起成长,社区内的同学共同长大,一种新的社区文化在这个过程里自发诞生。

我相信有国企大院里生活过的会很明显,自发形成一种排外文化和“近亲”结合的家族倾向,不少新市民家庭的熟悉往往是陪孩子在楼下嬉戏过程中。

就算是古代的熟人社会,还有一种社会文化就是同学文化,经常表现为朝堂党派斗争。只是古代流动弱,同乡往往也是同学。除了社区中小学的强化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同学会是大学,也是最后一次较低成本获得“熟人社会”和扩展社交资源的机会。

人类始终是社会性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越是社会化大生产越使人际关系获得更为广泛的紧密连接。而阻碍人际关系交往恰恰是私有制和权力异化的成果,让本来应该紧密连接的社会退化成陌生人社会,越是紧密而广泛的交往越是封闭自我。

人们恐慌于家庭原子化解体和陌生人社会失去的附近,只是工业化城市化短暂的不能适应,是互联网新技术发明下的放大。我们目前还没能力终结私有制,所以客观上承认家庭和社区包干制对社会稳定的必然性,这个过程随着人口流动的降低会逐步明晰。

人的归属感和安稳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向兔子一样快速繁殖,正如人自身的贪性会无节制扩张一样,社区内部的紧密同盟和关系网也很难避免。目前对这个未来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靠组织强有力的渗透外部刺激。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跟你说熟人社会消亡了。

只是这些年城镇化速度较快,尤其是大城市引入了大量新移民,导致了很多人游离于城市之外,其实熟人社会一直都存在。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完全是。

我的博士导师之一在20世纪八十年代曾经跟费孝通本人讨论过,当时虽然户口制度依然没有松动,但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初见端倪,所以费本人也讨论过文化的发展性(所以高票里说乡村文化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和已经过时了,应该是对费老的理论并不是很熟悉)。到了90年代,通常认为——我们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双轨制混合式社会结构,总体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区分。

这个这种双轨制混合式的社会结构,中国和西方的学者已经论证的很好了,如果了解社会科学的话,看看论文就知道了——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因为新的社区总会形成,比如90年代流行的部队大院,职工家属区,甚至就算是现在的新房子和小区,小区业主,大部分人也会对邻居略知一二。所以,熟人社会依然存在。其熟人社会存在的基础不完全是地域,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因为我们的体制强调“关系”,某些地方,有关系,万事方便。没关系,寸步难行。可能孩子上学,找关系;介绍男女朋友认识,讲究知根知底——要关系;找工作,也有关系户。这种文化上的倾向,都是熟人社会的表象

但由于,文化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文化不可以被持有(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发现不了解的人太多),且熟人文化并不会平均的表现在每一个现代人的身上,比如某些80后,90后,00后,在网络时代中,会更倾向虚拟社区文化。他们找男女朋友不在通过老一代的介绍,而是在网络用Soul,探探等交友软件,他们并不跟邻居打招呼,对邻居相对较为陌生——但是每天刷知乎;他们找工作觉得不要关系,可以用网络猎头,或者直接参加各种考试。这种网络陌生人文化确实广泛存在——但是依然无法有效打破“熟人社会”体制。

(5年前)东方和西方的社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是多元文化并存,既熟人社会体制+网络陌生人体制同时存在,又称之为双轨制度。

很惭愧的是,这五年我并没有在跟进这方面的理论论文了,是否有学者研究这一方面的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免责声明:我写的东西可能都是错的——只有上帝或者老大哥知道世界的真相~!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朋友处不懂,索性称社恐。


user avatar   meetsi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熟人社会」在很长一个阶段(几百年单位)内,不会消亡。


我常喜欢说一句话:

「人类首先是一个动物,其次才是一个人。在思考人类行为前,先尊重他作为动物的本能。」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经过了上万年的演化,其偏爱群体性的本性,因为不可能在短时间剧烈的社会变化而突然发生逆转。在讨论消失前,需要先尊重人类的这一群居动物的本性。


「熟人社会」的定义为:指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熟人社会」便是建筑在人类是一群居动物这一本质的基础上。


「熟人社会」意味着我们要与他人发生联系,产生羁绊。而这正是群体,万年前远古人类得以生存到今天。或许现在社会的发展让大家感觉可以不依靠「熟人」,但是从心理层面来说,无法摆脱人与人的联系这命运,可能让所有人意外。


其实从生活中也可以看出,军队和监狱的一个惩罚就是关禁闭。剥夺了与周围人的联系,对监狱的犯人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惩罚。


于此类似的还有监狱的“单人间”。与大家的感觉不同,监狱的单人间其实是一种惩罚,并不是一种优待,其实是对犯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目前普遍认为,单独关押是对犯人的心灵是有害的。还有婚姻生活,一个人婚后生活没有夫妻间的沟通与表达,每天独守空房,或者缺少被关爱久了,焦虑不安和想逃脱的本能反应就会逐渐加重。


这一现象已经被心理学证实。如果人与人已经失去普遍的联系,将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非常危险。研究发现,孤独的心理状态会让一个人的死亡风险提高26%而长期孤独会削弱人的免疫系统,导致孤独者更容易过早死亡(Knowles et al.,2015; Cacioppo & Patrick, p.77)。


但是目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理上「熟人社会」或许看起来消失了。毕竟我们不像以前一样,认识邻居。但是作为群居生活的本性的「熟人社会」并不会消失。只不过「熟人社会」将不会以你认为的形式出现。你可以不认识邻居,不和小区的人打招呼,但是无法摆脱「熟人社会」。因为人无法失去与他人的私人关系的联系,作为个体你可以去拒抗,但是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无法改变。


user avatar   fan-fan-91-2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你会认为00后比90后还偏激?

不可能。




        

相关话题

  你觉得律师的形象应该是怎样的? 
  在日本温泉店里面拉屎犯了什么法? 
  央视记者王冰冰成学界关注热点,多篇论文以其为例进行分析,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具有哪些意义? 
  如何评价杭州精神分裂女子花1.2万打车到北京,家属称要价过高要求司机部分退款? 
  如何看待荷兰媒体擅闯冬奥临时管制区域,在被劝离后造谣自己「被强制带离」? 
  毒贩都是怎么被抓住的? 
  女生说的哪些话不能信? 
  医务人员在没有完备防护措施的情形下,有没有权利拒绝救助感染埃博拉病毒等高传染性、高致死率的患者? 
  美国冻结阿富汗中央银行近 95 亿美元的资产,如何评价美国这一举措?会对阿富汗造成什么影响? 
  10 月 26 日,山东日照五莲一家 4 口核酸呈阳性,目前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男朋友全款买不了房,父母不同意结婚,我该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蚌埠市 2021 年 GDP 增速为 0?为什么会这样,蚌埠的发展遇到了哪些瓶颈?





© 2024-05-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