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2022 年春节联欢晚会 ? 第7页

                             10 

user avatar   xiang-hui-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去两天,我利用休息的间隙把春晚的课给补完了。

说实话,我有点被膈应到了。

准确的说

——我是被一部分的春晚小品,给噎到了。

你可以不好笑,你也可以演的烂,你更可以上价值……

但你不能生往嘴里塞,都噎的我膈应了。

不孝子卖房创业。

《父与子》,是本届春晚的第一个语言类节目。

一开场,就给我整不会了。

一看到孙涛出场,我就知道不简单

——我又要骄傲了,我又要上价值了。

小品应该都看过了,我就简单的还原一下整场剧情。

一个在北京体制内工作的不孝子,要辞职卖房创业。

创业的项目,还是人工智能。自己还毛技术也不懂,纯粹拿钱投资。

不孝子的爹,是开出租的。听完儿子的创业计划,徘徊在“被气死”的边缘。

此时此刻,不孝子的老婆跳了出来,扔出一句分量极重的话:

——我怀孕了。

他爹瞬间一笑泯恩仇,不光笑了,还把自己攒下的70万养老钱拿给儿子糟蹋。

不光拿出了70万,还扔下了一句分量更重的话:

——儿子放心烧,你也是富二代。


看似完整的剧情,充满了荒诞——

现实中,70万只能在北京买个紧凑型厕所;但在舞台上,70万就能在北京买套房。

现实中,70万只能在北京的会所办张卡;但在舞台上,70万就能当北京的富二代。

现实中,200万毕业生削尖了脑袋考公务员;但在舞台上,北京的铁饭碗都能扔掉创业。

现实中,100万充其量只能开个拉面馆;但在舞台上,100万就敢上马自动驾驶技术。

现实中,媳妇怀孕俩月你梭哈创业,你爹能揍折你腿;但在舞台上,你爹却拿出了养老钱。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荒诞,而是充满“何不食肉糜”的扯淡。

看似扯淡的剧情,却紧扣着时代的旋律——

年轻男人,跳出体制,卖房创业、搞人工智能;年轻女人,怀孕生娃;年老长者,补贴儿子,主动带娃。

人口问题、财政吃紧问题、高科技的卡脖子问题等一系列看似无解的时代难题,在一个尴尬且荒诞的小品中,得到了圆满且完美的解决。

一个15分钟的小品,浑身长满了价值观和知识点。

这是掰开了嘴,硬往里面喂啊。



脑淤血老板卖车发红包。

如果说,《父与子》是在小品里硬上价值观。那么,《发红包》就是在价值观里插播了个小品。


更扯淡的是


——三观还是歪的。

求求编剧了,如果实在编不出来,真可以不编。

来来来,让我们再次还原一下扯淡的故事梗概。

一个烂好人老板,过年要给员工发红包。钱弄丢了,只好卖车发红包。

在卖车的过程中,先后有三拨人来要钱——

第一波,员工结婚要买钻戒,没钱找老板要。

这勉强算正常理由,不多说。

第二波,员工弟弟要返乡创业,没钱找老板要。

自己在老板那打工,老板资助了你弟弟上了四年大学。你弟弟大学毕业,回了趟老家,一拍脑门要创业,想开个养鸡场。开养鸡场没钱怎么办,带着弟弟找老板要钱。

你理解么?我特么是真不理解。

第三波,员工爷爷要回部队看看,没车找老板借。

原计划是借台车回部队看看,一听说老板买了新车,就把计划原地扩大,不仅要回部队看看,还要全国兜一圈,狠狠装个逼。

你理解么?我特么还是不理解。

接下来,更不理解的来了——

烂好人老板,原本想着把车卖了,卖个10万块,就能把员工的红包发。卖车合同都签好了,买家也上了门。

现如今,这么多人跑过来,又借钱又借车。这10万块的卖车款,显然不太够用。

于是,烂好人老板坐地起价,原地毁约,直接把车价抬高到15万。

员工结婚,找老板讹钻戒;员工弟弟没钱上学,又找老板讹资助;弟弟大学毕业想创业,就找老板讹创业金;老板被讹的没钱了,就打着卖车的名义,坐地起价讹买家……

我穷我有理,你被讹就活该。

这已经不是三观歪了的道德绑架问题,而是逐渐滑向法律的边缘。

反诈中心app,了解一下……

没关系,三观歪了也没关系,但价值观是真带正了。

一个小品,又串进去了三个知识点——

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良心企业家仗义疏财,卑微员工反客为主;资本主动割肉,雇主关系改善。

现实中的你,虽然在享受996的福报。

但在大舞台上,却能反向收割一波大资本。



老赖只能被感化。

今年的十余个语言类小品,唯一勉强能称得上真实的

——可能只有沈腾和马丽的《还不还》。


一个失信被执行人,把所有的资产转移给了老婆,然后净身出户,试图赖掉所有的欠款。

最终,在友情的感化下,还掉了全部(或者一部分)的欠款。

它的真实,源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真实的背景。

截至2021年12月份,全国信用卡的逾期金额和逾期人数,全国法拍房的挂牌量,均已达到历史峰值,并且还曾连续多月环比上升。

真应了沈腾的那句话:生意不景气啊。

第二,真实的情节。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老赖真如节目中所说,转移掉所有的财产并净身出户的话,的确能赖掉绝大多数的债务。

更重要的是,伴随个人破产制度的落地

——诚实而不幸,或者假装诚实而不幸的人,的确能依靠法律,逃开绝大多数的债务,还能不沦为失信被执行人。

第三,真实的结局。

伴随个人破产制度的落地,债务的清偿只会更难。

绝大多数的债务,到最后大概率真如节目中所说

——只能依靠友情和亲情的感化,老赖幡然醒悟,主动还钱。

以上三大真实的背后,藏着一个最大的不真实——

现实世界中,能够被感化并主动还钱的老赖,不足万分之一。

准确的说

——如果能被感化,他也成不了老赖。



说实话,我有点被噎到了。

其实,我也知道

——历年春晚,说白了,都是一次针对新一年政策方向的宣导和教育。

比如,通过今年的春晚我们就能看出来2022的政策大方向:

就业问题、鼓励创业、返乡创业、人口生育、公务员体制改革、债务化解、老龄化、雇主关系。

方向都是好的,价值观也没问题。


但问题却出在了——


正确的价值观,先是被揉进了一个个脱离现实的小品中,然后又生掰开了我的嘴,极其生硬的塞了进去。

于是,就导致了两种结果——


第一,不好笑。

说实话,看完今年的春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它总想给我上一课。


几乎所有的小品不是逗我笑的,而是在给我传授道理和价值观的。

一年365天,我都在教育中走过。

一年到头就这么一个晚上,我就想开开心心听个笑话,你却总琢磨着给我上一课。

总想教育我,总想升华我,总想让我肮脏的灵魂比前一秒更加干净。


第二,不可信。


过去的小品和相声,也搞价值观,但它是扎根在现实生活中上价值观。

比如,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烟”。

它所讽刺的“上概念、讲故事、做噱头”,哪怕拿到现在也依旧适用。互联网黑话、元宇宙、xx云……不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宇宙牌香烟”。

但是,现在的小品


——总在以脱离现实的方法去表达现实。


比如,70万北京买房,100万创业自动驾驶,员工结婚要找老板讹钻戒……

假到把我的智商摁在地上摩擦,摩擦完之后,还要摁着头问我

——你信不信?

说实话,我不太敢信,是你让我不太敢信。

脱离现实的叙事手法,假到让我觉得其背后的价值观,也又那么一丝不可信。

不好笑和不可信之后,会发生什么?

我不自主进食了,你开始硬塞了,塞的我直翻白眼



80年前,有一次文艺座谈会。

我们的伟大导师,曾深刻的点出了文艺作品的命脉。

——文学艺术不能脱离群众。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群众,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

什么是不懂?

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

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

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

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

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

转载公众号----大碗楼市


user avatar   helan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从第一节春晚就看,

到现在每一届都看的人,真的感觉吐血了。

说实话,每年春晚还都有一些闪光点的,

但是,2022年的春晚,估计是闪光点最少的一个吧。

相比很多人都好多年甚至十多年没看过春晚,

然后上来一大段一大段的写评价惊讶的我下巴都掉了。

但是作为一个每年春晚都看虽然很多时候当背景,

起码我一个节目不拉的都瞟过几眼,个别节目还认真看,少数节目还在春晚后网上找片段回看一下。

感觉我还是有资格,

起码比那些几年甚至十几年没看过春晚的有资格评价一下。

1、以前春晚的地位太牢固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八十年代甚至就是年代初,

春晚的地位真的非常重要。

1983年春晚

毕竟那时候晚上真没啥娱乐夜生活,

大部分时候早早就睡觉开始造人了,所以那个年代的出生率……

想想我9个爷爷,我父亲兄弟5个就知道了,

即便是年三十晚上,大家也就吃瓜子聊聊天,打打梭牌(类似纸质麻将,那时候麻将好贵的),玩玩扑克啥的。

但是春晚出现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只有在报纸,杂志上才能看到的大明星,

表演当时全国最强的文艺节目给大家看,这以前是皇帝才享受的待遇啊。

我小时候电视肯定不能每家一台,

记得我老家村里第一台电视是二舅家的,托在京城开会的大舅从北京买了背回来的。

那台电视买回来本来计划放姥姥房间给姥姥看的,

但是因为来家里看电视的人太多,就放到外面院子里,那时候北方农村亩多的大院子满满的都是人。

当然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我家,买电视也比较早,

所以好多朋友来我家看电视,

那时候看春晚不光是一家人,是亲戚朋友农村甚至是全村都过来看。

在村里这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大家在家吃点东西就过来,关系好的甚至直接过来一起吃年夜饭。

除了偶尔吃两个瓜子花生,

其他时候大家眼睛不转的盯着电视屏幕。

那时候的节目也深的好,

大家不时的哈哈大笑,虽然开始几届春晚我还小,好不怎么看得懂。

可以这么说,那些年代,春晚的收视率和电视机数量有关系,

如果电视机管够,收视率那就是满分的。

2、春晚不吸引人是可玩的多了

宿舍其他电视节目的越来越多,

其他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春晚就慢慢的不吸引人了。

人们生活好了,麻将开始普及起来,

而电子游戏的兴起,也让小孩子们沉迷其中,记得我和表弟通宵打游戏的经历。

但是春晚还是要看的,毕竟年夜饭是一段要吃很长时间的饭,

吃饭的时候既不能打麻将也不能玩游戏。

所以春晚的大部分节目还是要看的,

但是后面的一些节目因为吃完饭大家麻将的麻将,游戏的游戏,就看的少了。

而且拿手大家有钱了,可以买很多鞭炮了,

所以,大家吃完饭后更多的去放炮了。

记得有时候一晚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鞭炮和礼花。

甚至一晚上就回去匆忙吃点东西,接长辈红包后,

就飞奔出去放炮了,鞭炮和礼花多到了可以各种玩法了。

3、春晚每年其实都还是有闪光点的

即便春晚不是那么吸引人了,

很多人也认为春晚一年不如一年。

但是不得不承认,

毕竟春晚汇聚了国内最顶尖的一些艺术人才(起码其中有一些是吧)。

所以,每年的春晚都有那么一些产闪光点的,

开始是一些歌舞,后来是语言类节目,后来魔术等节目也上来了。

所以央视前几次评选春晚优秀节目的时候,

大家还是争执的很激烈,每个类型都有不错的节目。

甚至部分节目堪称经典,

比如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我认为至今还是小品表演的天花板,甚至能用来反间谍。

当然,春晚栽跟头的节目和名人也不少的,

很多水平很高的艺人在春晚舞台栽跟头也不止一两个了。

4、今年春晚是亮点最少的没有之一

要说2022年春晚,

那几乎是我看过的和所有的春晚(全部都看过)里两点最少的。

而且2022年春晚也是尬点最多,

看的我七八次想换台,不然演员尴尬,我们这些看电视的更尴尬。

换吧,大家吃饭喜欢用春晚做背景,换别的没有这个气氛,

不换吧,太尴尬了,尴尬的我都快吐了。

这么说吧,

这次春晚最大亮点是背景舞台越来越好了。

亮点节目不能说没有,

还是真有几个的。

第一个《千里江山图》算一个吧,

优美的舞姿混合浑然天成的背景确实算是视觉享受了。

还有一个就是12点过后,

有一个《忆江南》其实也还是不错的,不过大多人估计早就不看了吧,可惜了。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温拿五虎了,

我这个年龄是肯定美好的回忆了,当年听胶片或者卡带的美好经历。

还有亮点就是李宇春的衣服了吧,

歌曲没怎么听,但是衣服还是漂亮的,真女人味了。

还有个亮点就是《万象回春》,

里面的大象还是可以的,也就这了吧。

当然,春晚发挥最稳定的节目,也没让人失望,

那就是李谷一老师领唱的《难忘今宵》了,这首歌响起来的时候,我才真正找回了春晚的感觉。

语言类节目基本上全军覆没,

真的全军覆没,一个比一个还惨,真的。

姜昆这个名字出现在春晚的时候,我还是小期待的,

毕竟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亲自上阵了,这次应该不低俗了吧,应该可以起到很好教育效果了吧。

然后,是来创造记录的(相声界在春晚表演年龄最长的演员)

好吧,大过年的,人家72岁那么大岁数了,咱不能说脏话。

姜昆以前是我很喜欢的演员之一,

毕竟第一届春晚主持人,以后就几乎届届春晚都有他。

要说春晚上的优秀作品,那些亮点也是不少,尤其是和唐杰忠老师合作的时候,

《虎口遐想》电视相声的开山之作,其他还有《电梯奇遇》《楼道曲》这些都可以说是经典。

今年春晚的《欢乐方言》就没法说了,

甚至有些地方没听懂说的什么,更别说笑了,总之我这个相声迷(手机里存几百段子,多次年会表演相声,甚至写过三个相声剧本,也算票友吧)是一脸茫然看完整个节目的。

第二个相声说实话,

虽然两个年轻演员,但是总体上比姜昆的相声效果要好一些。

小品不能说没有亮点,

发红包的一些地方还是可以的,虽然也尬的要死。

其他小品,只能说一两个词算是亮点吧,

可是查了下,还都是网络上搜来的吧。

本来很期待沈腾的小品的,

但是,但是,真的不能说是个好作品。

武术节目其实还可以,

演员们都挺努力,也有创新,但是中规中矩吧。

戏曲节目咱不是太懂,

所以不与评论了,但是这种走马灯一样的东西,能看出啥来对吧。

更尬的节目是魔术,

春晚的魔术是一届不如一届,这也是常态了。

魔术唯一两点是撒贝宁,

那个装扮和后来逗刘涛那个镜头,算是唯一亮点了吧。

好吧,这届春晚就这样了,

作为年夜饭背景,还是合格的,60分及格还是有的,但是你要说亮点真的的是不多。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捡到了阿拉丁神灯,搓一搓,灯神出来了。

“说吧,你的愿望”。他很自信。

“我想蹭一波热度,火一把”。我说。

“说具体点”。

“我混知乎的,这不现在热榜有个问题吗,叫评价2022年的春晚,我也想写篇答案,混成千上万个赞”。

灯神接过我的手机,看了看知乎页面。

“这太难了!这一晚上就有几千篇答案,里面已经有成千上万赞的优质答案了,能吐点槽和能抖的机灵全都被用了个遍,你来晚了,要不,换一个吧”?

“那好吧,那你能不能把网上的这些吐槽都汇总整理一下,给那群办晚会的人看看,好好教育他们,叫他们明年办一台好看的晚会,别老这么凑合这么尬”。

灯神什么都没说,继续翻看知乎页面,一边嘀咕“这内容挺多的啊”。

我暗喜,心想,这回总算有门!于是赶紧接着说“确实挺多,素材这里都有,你看有哪些答案哪些吐槽用得上的,尽管截图。就是那些人的联系方式我没有,这得麻烦你亲自想办法去教育他们”。

灯神把手机还给我。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说,你还是赶紧写答案吧,趁着回答多,问题火,我再帮你点赞,收藏,评论,带带人气,还来得及蹭一波热度,还是有机会火的”。


user avatar   you-ran-de-me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孙皓才刚上位四个月,这俩就毫无还手之力地被杀死了。与孙吴的体制有关,还是孙皓有什么过人的权斗技巧?
user avatar   wang-xiao-ba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user avatar   ru-yu-26-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俄罗斯二十几年了,也去过其他国家出差,成年后还回国工作七年,应该有足够的素材回答这个问题。

国外的中餐为了迎合外国人口味改得四不像,欧美和俄罗斯的中餐大部分都是酸甜的,纯粹的中餐少,到是也能找到,就是少。

西餐也一样,虽说长个中国胃,就算在国外80%以上吃的也是中餐,但偶然也会吃西餐,法餐、俄餐都有些不错的菜式,其他各国菜式也有不少好吃的。

回国后偶然也会吃西餐,尤其是招待国外客户时,总结来说以下几点:

比较好的西餐厅,尤其外国人比较多的西餐做的还不错。

普通西餐厅或者咖啡厅、披萨店那就算了吧,改良后的西餐真不好吃,例如星巴克的拼接焦炭(黑椒)牛排、必胜客的烤饼底披萨,绝对和国外给老外吃的改良版中餐有的一拼。

顺便说一下大家争议的牛排几成熟,这个真没关系,是,按例牛排只有1/3/5/7/9成熟,但是到了中国就顺着中国食客意思来呗,愿意吃八成还是十成熟的就做呗,矫情啥。

我们也没说国外做的不地道的酸甜菜或者美国四不像的李鸿章杂烩就不是中餐。

继续吐槽某些矫情的人,真矫情中国普通西餐厅做的不地道,这就是给普通老百姓尝个鲜的地方,物美价廉,您自己不愿意吃的话去米其林、黑珍珠级别的西餐厅吃去呗,大部分都很地道,纠结老百姓尝鲜的普通西餐厅有意思吗?

为了秀下您吃过正经西餐的优越感,那您跟我比呗,咱报个吃过的外国菜菜名,也别只纠结于西餐,别拿普通没出过国的同胞开涮,否则只能显得您肤浅。


user avatar   chao-chao-92-80-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一段是高瀚文向严世蕃辞行时的情形。

刚开始看的时候没看到两边的四个字,晃眼过去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好想少看了点什么。

拉回去就看了这个...

外行看到如此细节控的剧组觉得好吓人。还是很感慨这十几多年再也没有这种好剧了。


user avatar   liang-fei-17-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一段是高瀚文向严世蕃辞行时的情形。

刚开始看的时候没看到两边的四个字,晃眼过去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好想少看了点什么。

拉回去就看了这个...

外行看到如此细节控的剧组觉得好吓人。还是很感慨这十几多年再也没有这种好剧了。


user avatar   ni-hao-95-1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必须那么贵,而且其实就是因为是厂家和赛方掌握着定价权,所以才那么贵。就像羽毛球一样,一个球那么贵,归根结底就是几大厂家掌握了定价权垄断了毛片市场罢了。别听厂家吹什么最顶级的球得几千只鹅才能做出一个,更别听冰壶厂家吹自己石头多好多好,都是胡说八道


user avatar   bao-la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女孩子特好看,是那种攻击性长相,类似这种↓

当时军训的时候就被人拍下来发到学校,然后就被校友们肉出来了,就暂时叫它小a吧,后来分班的时候她分到了16班,就属于吊车尾的理科班,那个班一共就12个女生,她是里面最漂亮的,所以一开学就收到情书,小礼物什么的,她都没收过,就算是硬塞给她的东西她也一直保存着等找机会还过去,她的性格有一丢丢高冷,也没啥朋友,小a在高一从来没谈过恋爱,可能是追她的人都太低质了吧,后来她和一个小她一届的学弟在一起了,那个学弟长的也不错,但学习不错,属于年级的前30名,当时和小a谈恋爱的事全校师生几乎都知道了,老师同学们也劝过那个男生无数次,但他不听,和小a的关系一直很好,小a和他在一起之后成绩也再慢慢上去,老师们也就没再说什么。

后来高考了,小a没考上,那个男生考上了985的学校,小a为了能和她对象在一起,就去了男生上大学的地方打工,那个男生因为长的不错,到大学有很多人追,追她的女生都是超级优秀的,当然也有比小a漂亮的,那个男的都没答应,他和小a的感情超级好不过后来男的带小a回去见父母的时候,男方父母不同意他们,男的直接不和家里联系了,就自己生活,后来同学聚会的时候小a也是和他一起来的...

就是说,这男方真的很优秀,女方也是,郎才女貌,女孩后来做微商去了,直接比男方还牛,可能这就是真爱吧,最后说一句,小a我爱你

没错我就是小a男朋友,嘿嘿




                             10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cctv1播出的电视剧湾区儿女? 
  如何评价综艺节目《超能理工派》? 
  如何看待萌探探探案的阵容? 
  如何看待萌探探探案的阵容? 
  关于奇葩说杀一救百的辩题,如果另外一艘船上不是贾玲,而是一只鸡呢? 
  客观地说,《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第七期五条人和福禄寿的改编哪个更好?你更喜欢谁的表现? 
  《奇葩说》第六季官宣导师,你最期待哪位导师? 
  如何评价综艺《奇葩说 第六季》第二十二期? 
  如何评价综艺《密室逃脱·暗夜古宅》? 
  30 天打卡挑战:2020 有哪些「下饭」综艺值得追?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修真小说中有剑修的说法,却没有枪修,刀修?
下一个讨论
2022 年央视春晚节目单公布,你最期待哪个节目?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 2024-06-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