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3届考公还是考研? 第1页

  

user avatar   zi-fei-yu-91-29-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很多人读完研又去考公务员了,看自己的追求是什么

决定考公,前期主要工作是进行考资料收集、时间规划等,真正学习的内容很少。到正式开始备考,。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中午午休一个小时,晚上十一点睡觉,每周适当休息放松一下,到考前基本一直坚持下来,比较规律。考前一个月每两周休息一天或半天,基本上是一直高度集中精力学习的。

使用资料:半月谈申论5本+某笔980系统班+配套26本+粉笔5000题+半月谈+人民日报+名师合集

国考和省考区别:

1、组织单位不同:国考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组织的;省考是由各省自己的省委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公务员局组织。简单的来说国考由国家中央各部门组织,省考是由各个省部门组织。

2、招考对象不同:国考符合岗位条件的公民均可报考。省考部分省市有户籍限制。另外,如果是当年的应届毕业生报考的优势更大,应届毕业生可报考选调生或者普通公务员。如果是非应届毕业生,参加过三支一扶或者村官在报考公务员时也有优势。

3、地域范围不同:国考面向全国,而省考在本省范围内考试。

4、报名考试时间不同:国考报名时间一般是前一年的10月中旬报名,11月底考试(比如今年的国考报名时间就是10月15日开始报名,11月24日考试),省考是各省自己安排时间。

省考分为联考和各省单独招考,需要注意的是单独招考的省份申论是自主命题的需要单独购买申论真题资料。

行测篇

行测70+,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抓三大板块,放数量关系;一种是四大板块都要抓住。

实际来看,行测五大板块中,常识往往很难提高,数量关系在国考、一些省考中偏难,花大量时间死磕数量关系性价比不高,就有了“抓住三大板块”的说法。

1、抓三大板块,放数量、常识

对于大部分考生,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可以通过学习方法技巧,辅之大量题目练习迅速提高,这也是很多同学突破70+常见选择。

三大板块推荐正确率

言语理解:85-90%

资料分析:95-100%

判断推理:80-85%

至于常识和数量关系实在太差,按照全蒙同一选项,这两大板块正确率在20-35%波动,如果恰巧做对几道题,正确率还可以再高。

但部分省考或是数量关系难度较低,或是题目数量较多,或是竞争激烈,数量关系便不能放弃,第二种情况部分省份数量关系仍不可放弃。

公考加油包:

2、不可放弃数量关系

四川省

考行测题目数量100题,题目少所以每题必争,数量关系不能轻易放弃。

浙江省考(独立命题),数量关系题目较多,不能随便放弃。

广东省考近两年难度下降,数量关系较为简单,不能随便放弃。

北京市考行测较为简单。山东省考竞争激烈。

以上省份建议数量关系给予每题1-1.5分钟的做题时间,尽量提升数量关系正确率在60-70%,三大板块正确率可适当向下浮动5-10%。

言语理解:80-85%

资料分析:85-90%

判断推理:75-80%

数量关系:60-70%

常识:20-35%

再提醒各位,每年国考、省考数量关系难度会波动,若出现某年数量关系难度骤降(如19年广东省考),请改变“抓三大板块,放数量、常识”的常规操作,给数量关系一定时间。

所以在考场拿到真题,最好先翻出数量关系题目,目测一下难度是否变化,再考虑是否改变做题策略。

3、擅长数量关系的策略

还有一些同学数量关系基础较好,或是天赋异禀,或是从小奥数报送,擅长此板块,我建议要尽可能抓数量关系板块。

如何判断是否要抓住数量关系板块?

给大家一个判断标准,平时刷数量关系真题,达到这个指标以上则千万不要放弃数量关系。

速度:1-1.5分钟每题 正确率:80-90%以上

若达不到这两项指标,要适当调整每个板块做题时间分配,达到整套卷子正确率和时间的最大化。

申论篇:

第一阶段:培养思维。申论关键在思维+方法,申论是客观的主观题,除文章写作之外都是按点给分,申论答案要点都来源于材料,所以要重点培养申论踩点思维,然后掌握提炼技巧才是关键,不需要去背什么答题公式

归纳概括题:就是找准点,把材料中的要点提炼出来,基本要点踩到就能拿分;

提出对策题:对策的来源无外乎材料中的直接对策、问题反推对策、原因反推对策;

综合分析题: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看的结合;

贯彻执行题(公文写作):就是按照领导(题干)要求,把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按照公文的格式写清楚就行;

文章写作:要能够审清题意、有力论证、提出办法、关心民生。

申论拿高分的关键是前面的客观题,作文就看能不能找准主题然后有力论证。

第二阶段:题型突破。从归纳概括开始,一个题型题型一个题型突破,从阅读材料、审题、写答案、研究答案到回顾课程,全流程按照第一轮学到的思维方法做题,巩固思维习惯,培养踩点意识,申论动手是关键,否则听课时很爽,做题时很难,不知从何下手。这个阶段我认为是我申论提升最快的阶段,可以说从思维方法运用不畅,到行云流水,基本看到题就知道考什么、如何踩点、如何答题。

通过这一轮的学习,对答题已经很有把握

第三阶段:做真题套卷

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流程答题,答题后研究答案,重点关注自己没有找到的得分点,分析原因,反思总结。

考前冲刺课建议听,在考前老师会把各个题型进行最后梳理,帮助我们查缺不漏,尤其是大作文,老师会梳理近年国家重要政策和发展方向,预测大作文。当然预测不一定准,关键要自己基础打的牢

每天坚持看晨读热点,既可以培养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能关注国家时政,积累大量申论素材。




  

相关话题

  已经毕业工作一年了,现在想要出国留学还来得及吗?做什么准备? 
  什么样的人适合从政? 
  政府机构招录公务员是喜欢招男生还是喜欢招女生? 
  如何准备公务员面试? 
  23届考公还是考研? 
  小城市女公务员为什么找不到喜欢的人,好难嫁,身高162 96斤 研究生 市直公务员,颜值可以。? 
  在职法硕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正常考公吗? 
  考研容易还是考公容易??? 
  公务员考前三天该做什么? 
  上海哪家医院抽脂比较好? 

前一个讨论
如何关闭win10的自动更新?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女主先心动,男主一开始对女主冷淡,后来追妻火葬场的小说?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