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居然也能在热榜榜尾连挂了好几天。
我感觉互联网上对于收入的讨论和高考选专业有的一拼,那就是越「难」的,一定是越好的,也一定是越贵的。MIT的正教授当然非常难,可以说是在学术的核心圈层的最里端,既然北美很多大厂的程序员经常都能四五十万,MIT的正教授那收入怎么也得是两百万才能符合「越难越贵」。
但是工资就那么多,于是就开始想其他的方面来弥补,比如『外快』说,比如「拿经费给自己发工资」说,比如「兼职」说,比如「开公司赚大钱」说…… 其实核心思路就是论证:顶级名校的正教授实际收入一定远远的超过20万美元,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认知失调。
这一系列的思路不仅仅应用在MIT的正教授这个问题上,如果看知乎时间长一点的话,会发现在「985正教授收入」、「公务员收入」等等问题中都有体现。都属于对自己相对不熟悉的群体的神秘化,用道听途说的个体来代指整体。
其实并非如此。
首先,外快和兼职不属于「通常收入」,现实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大多数人是没有的,因为外快这种主要看方向、看个人,不能说进了某学校就一定有。MIT斯隆商学院的助理教授仅仅就薪水而言就可以多过20万美元,等升成正教授之后薪水更加可观,因为斯隆的名誉很好,教授又做出了很有影响力的工作,被上市公司聘请做独立董事之类都很正常,但是斯隆是商学院,商学院只是MIT里面的一个学院而已,不能代表其他学院,也并不是每个教授都有这样的机会。至于创业开公司,这个门槛更是高于外快和兼职。
至于拿研究经费给自己发工资,确实可以发一些,不过这个是有规章制度的,不是说想发多少发多少。拿着十几万美元的薪水,管着几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很多理工科的助理教授都是这么过来的,毕竟实验室维持下去的资金占用是很大的。
事实上,大多数教授能够指望的,还真的就是自己的工资。MIT的压力很大,终身教职标准要求极高,如果上来就想着搞副业挣钱,那过tenure就很难了。
市场给教授的薪水是和教授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斯隆的收入比较高,是因为斯隆的教授们所做的工作,比如金融、运筹、组织等等,对业界有更加直接的作用。所以工资就高一些,这高出来的部分就是「因为自己的研究对市场有直接的作用」而产生的溢价,相应的和业界的互动也更多,兼职、外快的机会也更多。
计算机系其实同理,计算机系是少有的业界和学界在不少子领域可以直接沟通的学科。同样,计算机系教授们做的工作,就有更大的概率能够为业界创造价值。从而也让自己变富。
如果你观察那些兼职、头衔比较多的教授的简历,会发现他们具体的研究方向都是业界很需要的,你可以用两个逻辑来理解这个关联:
这两个逻辑也不冲突,比如一个人完全也可能天然的就对资产定价感兴趣,然后通过和业界的互动,不断的打磨自己的方向。但是无论如何,这些额外收入的机会和本身的高薪,都可以看作是对其研究成果对社会直接影响的奖励。
但是一些理论性特别强的专业比如数学系,薪水就低下来了,而兼职和外快的机会除了个别应用方向之外,也变少了。这里的原因就在于,研究更抽象,更脱离现实问题的教授,本质上是非常自我的——相当于是在研究一个至少在当下无法变现的成果。既然如此,相当于教授的报酬里面已经包含了「给你提供条件,让你好好研究目前不需要但是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个乐趣,相当于精神乐趣替代了一部分物质收入,自然物质收益就变低了。
当然这也构成了一点逆选择:如果做不到用精神乐趣替代一部分物质收入,那么基本上也不要来选择这个行当了。
你也许能看懂他们的薪资,却看不懂他们的理想。
最终你无法读懂他们的收入。
真的只有20w左右,这还是老教授,新助理教授只有10w。可以合法的把科研经费往自己兜里倒腾一点,一年几万吧。
教授搞钱主要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每5年可以休假一年,去企业打工,拿企业的薪水,一年50w吧。
另一个是搞创业公司,让自己的学生给自己的公司免费打工,无本的买卖,搞成了可以上市,搞不成也能卖给大公司,其实就是卖身,把自己和学生打包卖了,比散装打工赚得多。这些年美联储发大水,估值能吹很高,一些教授靠这个赚几百几千万都是有的。
这些都是计算机这种热门专业才能操作,其他就是写书讲座挂职啥的,赚点小钱。
说白了这是文化差异,中国一些做题家想象中能在mit读博甚至当教授那就是做题家的顶峰了,肯定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美国文化里教授是跟神父一类的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是靠“在清贫中追求精神满足”这种人设来支撑的,真么什么钱。而且美国人也没有中国人这么尊师重道,在红脖子眼里科学家都是阴谋拿普通人做人体实验的恐怖分子。
至于有些人脑补教授工作时间自由,是,你作为教授可以自由选择在每周的哪60小时工作。还有说可以躺平不被开,你当学校是傻逼么,没追求的躺平人会给你终身教职?来人啊,飞升疾走伺候。
选择当教授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精神追求,人家是真的热爱科学,一帮俗人脑补当教授有这好处那好处,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美国高校,助理教授一般7万至10万,副教授至教授一般8-9万至十几万,教授平均值或中位数差不多10-15万这个区间内。商、法、医通常明显更高些,乘以二差不多。私校通常比公校更高一些。
以上都是税前。对应综合税负百分之十几至百分之三四十。
年薪20万美元,在美国的收入妥妥是全国前10%了。换成全民,更是妥妥前5%乃至更高了。
能做到可以靠四处讲学获得可观收入的教授比例并不高。
能做到/有意愿开公司赚大钱的专业领域/教授比例并不高。
绝大多数教授,工资就是绝大多数收入了。
能拿到终身教职的教授,基本上对拿高薪的兴趣也不大了。毕竟在美国绝大多数地域,十几万的年薪,足够用了。而在此之上,终身教授的身份,对应的个体自由度、终身职业稳定性、社会地位、跨界交流、潜在和现实的社会影响力、和美国精英阶层的互动、自我实现的满足感,等等,通常要比公司职员要高得多的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 “可观” 和 “零” 之间的差异。
教授主要是可以兼职开公司。以及有什么新事物可以立刻投资,比如2010年附近的比特币。想来钱很容易。
到了MIT教授那个层次,钱就不重要了。
在冷泉港实验室呆过,比MIT的学术地位只高不低,那里的教授(研究员)也只有十几万美元的工资,十多年前那里的领导Bruce Stillman的工资也就二十多万美元(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但是一个这样级别的人能够调动的资源就太多了,每个人手上都有几百万美元的科研经费,也有很多业界的联系,有的甚至可以影响国家决策,有着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
对于这些人来说,金钱已经不是他们的追求了。我的导师之一Dr. Adrian Krainer做出了一款治疗儿童罕见病的药物。
这个药物无论是对整个人类还是对他自己的意义,比单纯赚很多钱大多了(这个药是全世界第二贵的药物,每年销售额几十亿美元,前些天进了中国医保,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我相信Adrian通过专利转让也赚了不少钱)。
还有一些教授自己开公司的,赚的就更多了。
所以,不能单纯的用工资来评价一个教授,尤其是科学界的领军人物/名校教授。
你是不是按20万美元不过130万人民币,连个房子的首付都不够这样算的?
看到很多皇帝有个金锄头的回答。
好几年前在Berkeley做博后的时候,经常在我家附近见一个正教授(非CS),跟她聊了一会,知道她居然买不起Berkeley、Albany的房子(好区),所以买El Cerito的房(不好)。那时候好区房价还不到百万……
另一件事,也是我刚到Berkeley的时候,找房子住。有个老教授把卧室出租,我去看了,没租,他家装修实在太破了……
还经常见到一个图灵奖得主,年纪大了,走路颤颤巍巍,开一辆很破的车。车比较小,他很胖,上下车吃力。我不信他很有钱……
还有去加拿大两所名校面试,搭过几位教授 副教授的车,都是很低档 很老的车。
有些答主非要找一两个很有钱的教授出来,当然不难找,但这没有代表性。同理,你不能拿雪花堡之类上市成功的公司的码农收入代表全体码农。
至于神马越来越吃香,更是典型的中国学阀式思维。你们看到的年纪大还很风光的,基本都是踩在上升期领域的。有多大比例的人年轻时候深耕的领域到年老时依然主流?如果方向冷了,那就很难招到学生 拿到经费,只有混吃等死的份。斯坦福 伯克利有的是这样的教授。
就算不是名教授,工资包之外也有收入。比如科研经费的劳务费提成,这个国内也有,他们那里限制更少。本事再小点,暑假里开两门课多赚点课时费。就算这点也没有,社会地位也不一样。比如 COP 就不太敢查教授。
教授比的不是年薪。要是真那么幼稚地比,公立大学教授工资都是公开可查询的,昨天看有人贴图,朱松纯教授收入可查的只有好像不到40万,基本上跟一个大公司资深码农的收入差不多,甚至比一线厂子里还低。
甭说生化环材了。美国农村的普通学校教授,可能就12-15万左右,你在湾区当个护士,RN,一年至少18万吧?我大学同班同学,伯克利火坑博士,湾区教职,干了几年说日子没法过这破地方太贵,去得克萨斯了。
但是,没有一个资深码农会认为自己比本专业教授牛X。这是两条赛道,两条人生发展路线,不可比。不会有厂驴幼稚地认为,自己钱比朱教授多吧?朱教授身价应该会顶100个厂驴。
教授上班时间自由,码农上班不来在家躺平是新冠以后才有的福利;
教授越老越吃香、拿下终身教职可以高贵地躺平不会被开,最多自己学生被系主任安排到厕所对面的实验室;码农年老色衰、甚至政治斗争失败都得找下家,工作稳定性差远了;
教授有名声优势,海内外都吃这一套;码农就是打工的,默默无闻;
教授哪怕收入只有12万,也可以手下管一堆博士后、学生,可以享受“管理”的乐趣;高级码农哪怕60万,手下一个兵都没有;
教授子女上学天然有优势,甚至奥运都能找机会;码农或是普通打工人子女像刚拿金牌那个Nathan Chen,得自己努力才能进耶鲁;
所以现实社会中,教授通过开公司,财富自由的一点都不少。但你说教授人人都一点不缺钱,也是胡扯,那么多人冒着风险来回折腾,有些甚至折进去了蹲洋大牢,单纯为了学术献身,我是不信的。
一言以蔽之,如果是买买提(MIT)那个级别的大学教授,工资只是人生成就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成就在于站在学术圈顶端、引领世界、精英代表;就像美国总统年薪40万,但人随便一个决定都是无价的,让儿子去乌克兰舒服舒服恐怕就不止40万了吧?哪怕总统下来,随便做个什么咨询或是演讲,也是每年几百万起。
在这些人面前谈工资,本身就是“皇帝的金锄头”;
但是,那些烂校烂专业的教授,生化环材也就罢了,还有什么文科研究鬼画符、XX人文化的,真的也只是普通打工混饭人。那里面拿教职看种族、看关系、看导师,黑得一匹,成就烂得一匹,要我说赚10万都是烧纳税人的银子,还真不如开垃圾车的对社会贡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