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菏泽没什么。
关键是风头。
在地方财政压力下,政府会不会再来一轮涨价去库存
要不然说某些人天真呢。
一天天都说这次是地方加杠杆,而且不搞房地产了,结果你最后瞅了瞅还不是通过房地产加到居民身上了?
说白了,首付降低的结果就一个:
通过居民杠杆来降低企业政府杠杆、
1
在很多人认知里,加杠杆是一件坏事,因为它随即带来的就是风险上涨,如果后续处理不好就必然是一波经济危机,这是非理性表现。
不得不说,这是很有道德操守的大众认知。
大众认知这点很好理解,问问周围的朋友,他们对负债这事怎么看,不用多想,问起来就是厌恶,而且除开房贷或是紧急需求下的贷款,大家普遍对负有偿还能力却不还债的行为表示挺谴责的,毕竟这挺违背道德操守的。
可在经济运行中,实际上大家都喜欢加杠杆周期。
假设你是做企业的,加杠杆周期,一堆又一堆的业务朝你砸来,你坐在这里啥都不用干都能随便搞出超额利润你能不高兴吗?
假设你是做服务业的,说到底你靠的不就是在这个服务价值中的抽成吗,大家都有钱你不就跟着有钱了吗,要是人家都有钱你能不高兴了?
可能有人看到这儿会提到体制内人员了,人家这不是旱涝保收嘛,你说这加杠杆对人家有啥好处呢?
那啥,想想体制内人员收入来源好不好?
如果不是鹤岗政府还能靠着上级政府的信用跟着加信用,你说那些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能发下来吗?
讲白了加杠杆就是撒钱,钱多了没谁不会高兴的。
大家在这里不要提风险,这玩意说实话只有暴雷的时候才有意义,而对普通人来讲,暴雷这玩意某种程度是最不需要考虑的。
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与其考虑风险,倒不如想想怎么借着加杠杆周期翻盘才是正理。
当然,别提P2P,那不是风险,那是诈骗。
而且很违背大众道德操守的一点是,在过去几十年那些疯狂上杠杆的人基本上都成了最大赢家,换成赢麻党熟悉的话术就是:
高杠杆买房者用二十年时间走完了古代几百年的土地兼并。
这才是真正的赢麻。
2
在社融增长之后,加杠杆是2022年毋容置疑的主赛道。
毕竟站在整体层面上角度来讲,它所涉及到的行业太多,实质上它是不大可能进行精准化操作的,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它只能通过加杠杆的操作将市场上的水给抬起来,然后通过市场操作来实现水的分配。
在放水成为既定现实之后,谁来承担这个杠杆就成了关键。
信贷不是没有代价的,谁享受了资金,谁就要对应承担代价。
在当下M1下降,M2上升加之居民短期中长期借款呈现收缩之势的状况下,这波的债务在表面上看由政府承担了的。
谁承担了杠杆,谁就承担了风险。
在居民杠杆不断抬升,企业杠杆居高不下的状况下,似乎让政府抗一部分杠杆也算是题中之义,毕竟在其它发达国家,人家政府杠杆都是朝着三位数去的,咱这边相对要少得多。
但问题在于,杠杆的承担真的是这么计算的吗?
实际不是的。
对于消费主义胜利的西方市场来讲,通过几十年的消费教育,居民们习惯了分期消费,习惯自己给自己上杠杆,这是天然的杠杆闭环。
但对我们来讲,这个逻辑是不行的。
按历史惯性来讲,我国居民并没有什么超前消费的理念,反倒是相对更相信储蓄,提倡勤俭节约,不搞超预期消费。
可杠杆总归是必须要有人背的。
在现实逻辑上,我国杠杆实际上走的是转移过程,由地方开始举债,主动加杠杆,然后通过工程项目将杠杆过渡到企业身上,进而最后通过房地产过到居民身上。
企业做工程会被拖账,会有流转问题,需要借贷筹措资金,这就自然产生了企业杠杆,居民买房需要贷款,这就自然形成了居民杠杆。
在推进过程中,政府加的杠杆会通过后续两者进行消化,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杠杆转移。
于是给的结果也是很明确的。
在国外,政府杠杆最高,然后才是企业个人,在我国则倒过来,企业最高,个人政府次之。
承担杠杆的主体是有差异的。
当然,出于国情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就把杠杆率通过数字进行横向比较,就比如说很多人会习惯拿着我国政府杠杆率与其它国家的政府杠杆率做比较。
但在我国不存在政府破产这种前提下,这其实是不公平的。
从现实考虑,加杠杆的大头或许会由政府起头,但结束则一定是转换到企业和个人身上的,但问题的点在于,到底要通过什么模式呢?
其实只有地产,也只能是地产。
3
就像美国“全民撒钱”引起的讨论一般。
不管是全民撒钱,还是增加社融,从本质上讲都是整个社会在进行加杠杆操作,只不过是承担杠杆的主体路径存在差异罢了。
全民撒钱的路径很好证明,通过政府承担杠杆,把钱扔给居民,然后居民消费,带着企业一起走,最后代价扔到社会。
钱先扔到社会,居民先拿到,然后被企业拿走,最后通胀由社会承担,于是你看到了美国企业赚得发麻,民众被通货膨胀搞得发慌,政府债台高筑。
举债的路径也很好理解,通过政府增加杠杆,然后开始建设项目,通过项目的开展将杠杆逐步过度到企业,然后分摊到个人手中。
钱先扔到社会,地方先拿到钱,然后开始做项目,企业拿走一部分收益,承担部分风险,居民拿走一部分收益,承担通货膨胀。
在加杠杆周期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到水,每个人也会相应承担代价,就像美国放水呈现出来的通胀一般,只要是放水,就一定会出现代价,只不过最后计算收益的时候有差罢了。
在放水周期中,你接水的收益超出了代价,你就是赚的,你承担的代价高于收益,你就是亏的,这很简单的计算题。
在加杠杆周期中,在无法改变趋势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去考虑加杠杆的模式,而是加杠杆的路径和代价。
如果这次的杠杆还是由基建释放,那么对于个体来讲需要考虑的就是尽可能地从加杠杆周期中获得收益,然后尽可能地逃避这个加杠杆的代价。
举个例子来讲。
对市面上的企业来讲,如果你做的是国企生意,在国企最先接到水的时候,你最容易获得超额收益冲抵掉后续的代价,但相应地,如果你做的是劣质资产,那么你不仅不容易获得超额收益,反而有可能会被企业后续资金紧张拖垮。
杠杆加给谁,即是分摊代价一种方式,也是收益路径的一种分配。
这是shinananda
2016年2月,他知道题主和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们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给出了唯一正确的回答。
快说,谢谢shinananda!
看来地产是真的绷不住了。恒大票据不能兑付犹在耳边,网上又流传了融创上海商票不能按时兑付,连浓眉大眼被称为白衣骑士的融创都选择了违约,让人唏嘘。
说个更劲爆的,安徽芜湖地区某房企都打出一折首付啦。
1月26日,安徽省Fa改委下发《进一步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若干措施》,里面提到了“皖美消费”行动中,重要一环是降低首付比例:
仅仅2天之后,融创孙宏斌旗下芜湖分舵的高管就推出了低至一折的“跳楼价大酬宾”。
据说,当地融创营销部门的大聪明曾经反复讨论,要不要在文案中的“置业最优时刻”前加入“跑赢通胀”的字眼…
然而,克而瑞研究中心的一份研报显示,至少在地产领域,春节返乡人员的消费还是没有到来:
❶ 令人窒息的操作
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半吊子经济学专业学渣,我常常被一些千奇百怪的经济学家所震惊。
例如,从1999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就建立了一项季度调查制度,通过以全国50个大、中、小调查城市的400个银行网点各随机抽取50名,共计2万名储户作为调查对象,问询居民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
从最新的2021年第四季度的结果看,居民的投资与消费意愿低迷,储蓄意愿在持续放宽。
这可急坏了某些经济学家。
近期某知名经济学家就说了:
目前国内存在明显的需求通缩,民生凋敝之下必然进一步伤害大伙儿的信心,因此需要制造通胀去拉升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这位大师肯定清楚“淡化GDP增速,把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顶层决策,因此试图以制造通胀的方式刺激消费,从而把实际通胀与名义通胀之差记入GDP,简称:
造通胀,促增长。
这观点其实不新鲜,脱胎于凯恩斯当年提出的“需求拉动型通胀”。
只不过,凯恩斯是作为反面例子警告: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需求的增加不会促使产量增加;只会引起物价上涨,产生通货膨胀。
而聪明的经济学家则举一反三说,当经济中未实现充分就业时,增加需求产生的通胀,将刺激供给增加,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但这个理论一直存在争议。原因就在于:
现实生活中,宏观经济不振且出现通货膨胀时,居民的消费欲望是被压缩的。
举个例子,存款1万元的工薪家庭,在明知通货膨胀、财富缩水局面时,不是拿存款去疯狂买买买,而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或是努力寻找金融产品来抵消通胀。
所以综观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我国经济部门,你会看到经济走弱的那些年,消费也在走低,并出现高储蓄与高债务并存的奇观。
当然,如果通货膨胀再厉害些,不排除出现恐慌性的消费。例如八十年代价格闯关时,我家就囤了一担盐…或者放眼全球,津巴布韦货币危机时,全国人民抢购能看到的一切东西…
但你要知道,这属于任何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恶性通货膨胀,它会摧毁局面信心和信任,对于GDP体系形成严峻挑战。
通胀期间津巴布韦发行的巨额面值货币
然而这不妨碍现实中经济学家出来乱说话,也不妨碍房地产老板们以此做文章。
1月26日,安徽省Fa改委下发《进一步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若干措施》,里面提到了“皖美消费”行动中,重要一环是降低首付比例:
仅仅2天之后,融创孙宏斌旗下芜湖分舵的高管就推出了低至一折的“跳楼价大酬宾”。
据说,当地融创营销部门的大聪明曾经反复讨论,要不要在文案中的“置业最优时刻”前加入“跑赢通胀”的字眼…
然而,克而瑞研究中心的一份研报显示,至少在地产领域,春节返乡人员的消费还是没有到来:
你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居民是“摸摸腰间硬硬的还在”,还是刺激消费/理财而大买特买?
❷ 经济学家为什么犯傻?
说起来,在社会科学的鄙视链汇中,经济学的段位相当之高——哪怕这些年来在漂亮国,经济学专业“性价比”明显低于了其他财经类专业。
经济学专业的萎靡体现在两方面。
一则是门槛太高。例如获得经济学博士简直是九死一生,除了出众的忽悠能力,还得有过硬的数学水平。论文中没有个高阶模型,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故而,经济学论文往往成为金融、会计类专业灵感的源泉或理论假说的主体,可归于“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另一方面,高大上的经济学高材生就业面狭窄。而在更广阔的资本市场,“屠龙之技”明显打不过金融、会计等“手艺人”。
但这不等于经济学家是废柴。事实上,饱受了严苛环境的毒打与疯狂内卷之后,混出头来的经济学家无一不是双商在线的大聪明。
那么,为什么大聪明会经常说胡话?答案是,因为他们:
太聪明。
经济学是一个思想框架,它能帮助理性人在面对需要权衡的境地时如何选择。
但无论如何,选择本身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它在对一部分人有利时,必然伤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同一个经济学名词,往往存在“名义”与“真实”之分);或者在整体上有利于短期的同时伤害长期。
正因为如此,经济学中特别强调:
我们追求的是满意解(适合的决策),而不是最优解(完美的决策)。
长期以来,多数经济学家偏向于市场,青睐于效率。但托了凯恩斯的福,经济学成为了社会科学中的显学。而我国正值当打之年的技术官僚与经济学家,几乎都是坚定的凯恩斯主义信奉者。
凯恩斯主义认为,既然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消费需求、导致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从而引发经济衰退;那么就必须强调政府干预,主张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选择“名义增长”还是“实际增长”,选择“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这是经济学家要面对的立场问题。
某些经济学家讲话的内容,不是给普罗大众听的,而是为给他饭碗的人而讲的。
有个哲学问题是,青春痘长在什么地方最不会引发你的焦虑?
标准答案为:
起码要长在自己屁股上,但最好长在别人脸上。
❸ 馊主意的特征
众所周知,所有的馊主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在被证实之前,它看起来真像是一个好主意。
——正如通胀造增长,正如孙宏斌的一折买房。
别忘了,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有时间窗口的,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
从长期看,宏观经济是由微观经济构成的。当大家发现,连宏观经济都出现边际收缩时,往往意味着实体部门与微观个体的众多部分已处于加倍收缩,积重难返之下,宏观经济的惯性将不可避免地持续。
曾经,反对凯恩斯理论的学者强调:
从长远角度来看,市场总能够自救。
而风度翩翩的凯恩斯爵士很不绅士地讥讽道: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长远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
很显然,当大家站在地板上思考政府与市场关系时,顶级经济学家已经站在天台,思考“增长与死亡哪个先到来”的哲学问题。
全文参见: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以前有人说,大家都不买,房价也不会降。的确,房价是不会降的。因为不允许降嘛,只允许横盘。那么,现在年轻人已经开始行动了,是真的不买了。
人口出生率降低,就是最好的抵制。这就是加速,这就是两败俱伤。如果说房价一直不降,那么抵制会一直进行下去,要么收入水平提高,要么房价下降,这个期间,总体趋势不变。而且,房价越晚降,或者收入提高的速度越慢,生育率会越来越难翻盘。这是用房地产发展经济负下的债,迟早都要还。
另外,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2190万,上海2490万,广州1870万,深圳1760万。四个大城市加起来8310万。占全国人口的5.88%。四个大城市容纳的人就6%左右,大多数人并不在一线城市。而出生率下降是全国的事情,假如只有非一线城市买房没那么难,那么人口出生率也不会这么难看。
现在菏泽首付比例下降到20%,其实买房压力并没有变化,也许会有少数老实人去接盘,但是脑子稍微灵活一点的都可以看出这是换汤不换药。更不用说现在经济形势也不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房地产就像一场战争,并不是让所有人无家可归,而是没有新家,没有新家,那就住在老家,等待危机过去。如果危机一直不过去,那就当作等待的人阵亡了,没有了后代。事实上和战争的效果一样,只是死亡时间推迟罢了。
人都没了,你还卖啥房子?人都没了,房价还纹丝不动,这就牛逼了。我降一下首付看看有没有人买。房地产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如果不买房成了共识,被越来越多绝望的人接受,到时候真降价了也没人买。
顺带一提,韩国有很多老人由于年轻时买房身上背着负债,晚年还在干活。如果很多年轻人要是知道这个事情,购买欲望会更低。
后辈们啊,你们的工资会涨,房价会跌,工作时长会减少,不会强迫加班,也不会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不是因为它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我们不生。
公然违背中央房住不炒意志,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十九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应予严肃处理。
竭“泽”而渔
这个政策还是不行,建议零首付,超低房贷利率,200年贷款,最高八代人接力还贷,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愚公还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