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哪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的就能适应生活在宇宙其他星球上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技不断进步”意味着无限增长的力量,“适应生活在宇宙其他星球上”不需要如此夸张的前提。以二十世纪后期和现在的技术,人可以在月球上建造供上百人生存的封闭栖息地。

人的生物学身体暴露在低气压环境时,失压、缺氧、散热困难会危及生命。加压并带有氧气供应的封闭建筑物与航天服可以隔绝这种环境。改造人体本身以产生坚固的封闭外骨骼、适合在真空散热的组织与制氧器官,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这需要的生物学技术恐怕还不足以实现“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微重力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循环系统未针对它优化引起的局部血流速度问题,造成血栓等风险上升。自转舱室、离心机等可以产生等效重力的效果来减轻或消除微重力造成的影响,修改人的循环系统也可以处理这问题。微重力导致的怀孕位置过高也可以被简单的工具或身体修改处理。

在人工环境生活的人需要适当的强光照射、一定量的绿色植物和共生微生物之类帮助维持身心健康。当前技术可以提供这些。

在身体能承受的情况下,人的精神很擅长适应“有其他人生活在一起,没有迫在眉睫的生命危险”的环境,包括而不限于战壕、监狱、防空洞、潜艇、轰炸机、载人航天器、空间站。二十世纪的阵地战让许多士兵在前线听着爆炸声入睡。建造在另一个可以称为“星球”的天体上的可居住建筑,对人来说明显比靠近敌人的战壕、外壳厚度十分有限的航天器和空间站等场所更安全。人的精神也可以在身体和脑发生改变后出现相应的变化。

这不需要寻找“与当前地球完全相同或高度相似”的环境。能让人类航行到一个与地球高度相似的环境的宇航技术大概是无视真空光速限制的 FTL,早在拥有那种力量之前许久,人类掌握的技术就可以彻底改造天体的环境。那也不太重要,因为建造可以良好支持人生活的建筑物与宇航载具的难度比充分改造一颗行星的环境到类似当前地球还要低。

此外,改造人本身到可以在真空生活的难度恐怕要低于改造整个月球为类似地球的环境。




  

相关话题

  为什么宇宙中行星数量很少? 
  如何评价 5 月 25 日举办的 realme(真我)破次元发布会?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在 P50 上市后,华为还有什么后手,可以保持业务增长? 
  如何看待三大运营商5G套餐降价:最低只要69元?降价原因是什么? 
  科技使社会进步,但人类个体也在面临信息过载,怎样解决这个矛盾?你觉得哪些好的技术和产品能给我们启发? 
  人类是否真的就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呢? 
  如果你是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的出题官,你会出什么题目? 
  求鸡蛋撞地球不易碎的方法!!!? 
  怎么看待中国科大合成可实现 3 万次循环高功率放电的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如何看待媒体报道「小米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小米否认称暂时没有?你对小米造车有何预期? 

前一个讨论
阿姆河的数次改道(9世纪,1220,1575)对中亚历史有什么影响?
下一个讨论
想问一下大家觉得入殓师这个职业怎么样?





© 2025-02-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