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孔子徒弟七十二贤人,不敢在《论语》上批判老师一句,而亚里士多德却说:"吾爱吾师,更爱真理"? 第1页

     

user avatar   wu-tong-xi-wang-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孔子的教育是启发性的,讲究教学相长,论语里有很多话本身就是弟子们的观点。譬如“礼后乎”。

第二,请问题主听说过割鸡焉用牛刀吗?以题主的读书质量,翻完一遍论语不用太久的,我至今没有完整看完过一遍论语我都能找到事例。至于题主,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事实上,儒家的理论是实践性的,而实践性哲学容易被证实或证伪。证实了当然好,证伪了孔子也会承认错误:阳货篇子之武城就是一例。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user avatar   sui-yi-70-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注: 答案引用不少论语原文,阅读可能比较费劲,但本文并不讨论论语的意思,只单纯列举,所以跳过引用的原文影响不大。当然,最好还是查一下注释,挺有意思的。


以下原回答: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无知且幼稚:

(原问题故意写成“七十二闲人”,所以我说的不太客气。读者见谅。)


第一论语中弟子质疑甚至批评孔子的有多处地方,对孔子一些存疑甚至污点的地方也并没有美化而是如实记录了。

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更多是一种教学相长,且孔子也多次当着弟子发牢骚,甚至耍赖。从这可以看出孔子其实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绪的人。并非拒人千里之外的老学究。

1、子见南子,子路不说(不yue,不开心)。夫子矢(shi,发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路一杀,孔子赌咒发誓,然后跑路)

(南子是卫国人,当时著名的交际花,所以瓜田李下,孔子没有避嫌,所以子路很不开心。)

(当然,史记记载孔子见南子是不得已而去)

2、佛肸(佛xi,人名)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中牟,地名)畔(背叛),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子路二杀,孔子发牢骚)

(佛肸叛乱,想召孔子去,孔子想去,让子路很不高兴,又一次怼了孔子,孔子解释说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然后又发了一句牢骚说“我又不是个葫芦,怎么能挂在墙上不让吃或不吃饭”)

(这一段是孔子黑料,不过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孰能无过,圣人又不是孔子自己想当的。孔子门人连这个都记载,也正说明了孔子教育的成功和儒家门人的光明磊落。)

3、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子由当众怼孔子,孔子当众认错,“狡辩”是开玩笑。)

以上这些都很难说是在夸孔子吧?

这些事在当时其实不是什么大事,但为什么孔子要发誓,发牢骚?这说明什么?岂不正说明了孔子及其门徒至少都是持正立身的人?同时,也代表了他们也只是人,可能也会“犯错”?至少孔子当时是缺乏考虑的。

当然,其实也不需要孔子的学生们选择真理,孔子已经教学生去选择真理了。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这句话本身也就是要追求仁的道理,即便是老师也可以质疑。注意,这句话是孔子教育弟子时说的,而非弟子说的。明白这个区别么?

区别在于,如果弟子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说明真理和老师是二选一的。而老师教育弟子要更爱真理,那说明老师并不在意弟子质疑自己,而是鼓励弟子超越自己。所以老师和真理无需二选一。因此孔子才称得上是“至圣先师”。

而且孔子也会从弟子们身上学习,而且很高兴的学习,并不讳言: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起予者商也这就是说子夏的问题和最后的“礼后乎”的追问,是启发了孔子的思路的。孔子也并没有故弄玄虚,而是坦白承认自己没想到那方面。还很高兴的说以后可以跟子夏讨论《诗经》了。这说明孔子的教育其实是“教学相长”的,所以孔子的弟子们根本不需要说“我更爱真理”,因为根本不需要二选一好吧?


第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之类都只是假借而已,没有什么详实的资料证明他们的存在,更不用说什么文献了。

当然同时孔子的存在也可以质疑,但孔子、老子的著作传世本与从秦汉时期的墓中发掘出的实物遗存相印证。而所谓柏拉图,所谓亚里士多德却只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伪书存世,且没有任何出土文物证明。是没有任何证明!所以用这样的伪人伪事去和孔子比,有些不太正常。

这就像是我凭空想象一个完美符合道德的虚拟人物出来,然后用来9和真实存在的人对比,总是会有出入的。对吧。

而即便是这两人存在,也9过“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样的话,那也只能说明他们的学术还很初级。说明他的老师和真理相冲突,且徒弟应该是受到了压力的。否则为什么要老师和真理二选一?且老师连自己学生都说服不了,这样的人在春秋时期是收不到徒弟的。我想如果当时的柏拉图能来到中国,应该就不会说那样的话了。因为至少对当时来说,真理就在中国啊。

当时春秋时期的学术其实已经是高度发达的了,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学说都已经流传已久的了,相对成熟的学问了。

而且题主描述中“形而上学”这几个字的出处都不知道就敢问这样的问题,也真是无奈。

《易经·系辞》形而我以为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十翼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能不能告诉我这句话什么意思?所以这问题描2述有点无耻吧?

最重要的,孔子其实一直都在强调自己的学问都是学习而来,也就是当时已经有了儒家的学问,孔子只是一个中继站。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从来不说自己开创了什么。相比之下,如果真存在个古希腊友你,9那他们也够无耻的。还开创了“形而上学”……

学问、学问,本身就是“学问思辨”,本身就需要不断学习进步。西方的东西有西方的强项,但说到哲学,其实走的是形而下的路子。也就是当做工具用其实还好。


最后,说个八卦。大家都看过《将夜》,二师兄的原型其实就有子路的形象。

(记成择天记了,感谢评论区@戏言 纠正)

子路正冠而死:孔子的重要门生子路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孔悝参与推翻卫国国君的政变,子路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力图阻止这场政变,在激烈的战斗中,子路冠下的丝缨被击断,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在从容结缨正冠的瞬间,被人趁机杀死并剁成肉酱。

而其实子路最初只是一个混混,被孔子“苦口婆心”的(物理)教育之后,穿上儒衫,拜孔子为师。最后也因为正衣冠而死。


这个题主问了很多类似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下胡搅蛮缠,所以解释儒家的理念它们是听不懂的,所以我一般会顺手挖挖所谓希腊的坟,它们就急了。我遇到不止一个这种货了,他们的目的就是拼命嗡嗡叫制造噪音,以形成中国文化被很多人反对的假象。这类似于PUA的打压的手段,让一些年轻人不自信,觉得中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之类的。我建议年轻人不要上当,我们可以学习科学,别人强的地方我们要真心的虚心学习,但也不能以偏概全,被别人用话语权和意识形态打压崩溃。更不要相信西方那一套所谓欧洲中心论、以及文化先进论。


user avatar   xu-xiao-yi-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子见南子,都成夫子最大的黑点了,是在论语中记载的。

而且还明明白白的写着:

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路不高兴,直接给夫子甩脸子了,逼的老头都指天发誓啦:)

君子之过,无不可对人言;夫子之过,天日昭昭,当为后世法。


此外,论语从来都不是学术书!!

论语是夫子通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来点点滴滴的演示君子当为、君子不当为,从而界定了什么叫君子,从而对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精神和行为原则进行了规定。

也就是说,论语是一本讲述何为中国人的经典。而何为中国人,不需要讨论、不是学术、不需要研究。关键是你有没有按君子的规范去做,是做没做到位的问题。


user avatar   sun-zi-lei-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面的答主说题主没看完《论语》,暗示题主读过部分《论语》,我想这是太高估题主了。显然,题主不但没有读过《论语》,也从来没有见过《论语》这本书,甚至不知道《论语》的体裁。他虽然听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名字,但显然也并不知道他们的著作有什么内容,是什么体裁。题主能一再把“七十二贤”写成“七十二闲”,可见也从没见过对他们的文字描述,《仲尼弟子列传》恐怕听也没听过。看过这些很了不起吗?不,一点也不。不读书没什么问题,而且这些书都很基础,读过一些也没什么可吹嘘。但是,在连最基本的目录学和学术史知识都不具备的情况下,问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意义?如果连“尧舜”和“澹台灭明”分别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都闹不明白,侈谈如何评价他们,又究竟为了哪般?

不过既然回答了,索性就谈一谈好了。我请题主不要急,光阴可惜,这样低质的问题是要回答的,但不能侵占我工作状态好的时间,有零碎时间我会写些具体的回应。


在讨论其他问题前,有必要先大致说下《论语》和亚氏著作的文献情况。作为哲学思想史文献,我们先要清楚,这些文献反映的是谁的思想。《论语》一般被当作了解孔子的第一手文献,虽也反映了若干弟子的性情,却不涉及他们的学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则是亚氏自己学说的第一手文献,虽常常提到柏拉图,但也不是研究柏拉图的主要依据。亚氏是柏拉图的学生,其著作里有对柏拉图的点评,这再正常不过。但《论语》既不是哪个孔门弟子思想的载体,非要在这里找弟子们对孔子的批评,这岂不是缺乏文献学常识吗?事实上,亚氏的著作部分固然是自著,也有不少主要著作一般认为是弟子们对其讲稿的整理,如果我们非要在这里找亚氏弟子对他的点评,题主会觉得合理吗?也许更合理的问题是,《论语》里为什么没有记载孔子对其老师的批评?据说孔子无常师,不知题主觉得孔子应该批评哪位老师的什么观点?

其次,题主知道《论语》多少字吗?一万馀。那么亚氏的著作呢?不必说全集,其主要著作,《形而上学》《物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每一本都数十倍于《论语》,连《诗学》《修辞学》这种短章,篇幅也数倍于《论语》。试问要求一本万馀字的小书,像亚氏著作那样承载弟子对老师学说的批判,这又合理吗?

再者,《论语》里的内容是在怎样的情形里记下来的呢?《卫灵公第十五》(《论语》篇目)明确记着,子张问行,孔子回答後,“子张书诸绅”。学者早已注意到,这意味着弟子平时可能带有笏板一类的记录工具,有所闻,则记之备忘。子张仓促间笏板写满了,或忘了带,只好写在衣带上。这就解释了《论语》材料的来源。(当然,应该有不少是追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言辞很少出自正式授课场合的,基本上都是个别弟子和孔子私下的谈话。而亚氏的著作则与此完全相反,要么是自著,要么是正式授课的讲稿,都是亚氏个人深思後的成果,而不是和弟子的临时谈话。这种文献性质的差异,决定了这个问题是完全不成立的。

我们可以说,在这方面拿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比较,本身就不合理。为什么?我们只要稍微读过一点亚氏的著作,就会发现,他何止批评自己的老师,他在讨论问题时常常都是先梳理一遍学术史,我们关于早期希腊哲学史的很多知识,都得益于他的记录。问题是,这样的工作,必须到此类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出现。不要说苏格拉底做不了,柏拉图做得也不突出。孔子在中国学术史上处于相对上游地位,亚氏这种风格要到荀子、庄子或庄子後学那里才明显起来。(这当然也和孔子和亚氏的弟子构成和教学模式有关,而这又和二者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此处不谈。)

以上所谈差不多都是体裁方面,下面简单说下内容方面。据《论语》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其弟子说“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连黑格尔评论《论语》,也只是说:“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能找到,在哪一个民族那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我们不必全面评估黑氏的观点,但这至少证明黑氏看到了孔子言论中并没有什么非常异议可怪之论。柏拉图就不同了,他的灵魂学说、回忆说、理念论,他作品的对话形式和强烈的文学色彩,其中充斥的大量宗教神话内容,可议的地方就太多了。特别是其分离学说,初闻之下,很少有人能信服的。(甚至柏氏自己是否持分离说都未成定论。)亚氏对柏氏的批评,集中在其学术上。泛泛而谈什么“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好像要提醒人们不盲从老师,还需要郑重地作为一个学说提出来,未免太不切题了。难道亚里士多德只是有心抬杠,能信从老师的地方非要标新立异吗?亚氏究竟说过这话没有且不论,我们不宜过高估计这句口号,更不宜把它庸俗化。不为苟同固然应该,不为苟异却也很重要,甚至要更难一些。

文献方面的问题只说这些,回头再谈孔门弟子是否盲从的问题。


上面所说,无非是不认为世间有学生一定要批评老师的道理,更不认同非要在某本具体的书里找学生批评老师的材料。据韩非子说,孔子死後“儒分为八”,可见其後学是有自己的学说的。孟子则说:“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汙,不至阿其所好。”这就点明孔门弟子不是苟同于人之辈。孔门弟子和孔子的学说差异,当然不会像亚氏和柏氏那么直接和鲜明,但也不会是全盘相同。可惜文献不传,我们说不清“儒分为八”的实际情形,也不必强说。在这个题目下,说到这也就够了。

我说《论语》不是孔子弟子学说的载体,孔门对老师是否盲从不应以《论语》为据,是因题主在这方面犯了原则上的错误,应予指出。这不等于说《论语》中就毫无此类消息。不认同老师观点,也可以当面指出,未必要等老师死後再去清算,不是吗?

《雍也第六》:子华使于齐,冉有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先进第十一》: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孔子明确说“不可”,但门人还是厚葬之。

又: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孔子认为是害了子羔,子路却有自己一套说辞:“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後为学?”把孔子气到了,只好说:“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第十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这个“迂”字够冲的,孔子只好回敬子路一个“野”字。(“野哉由也!”)

《微子第十八》:宰我问三年之丧,孔子从自然情感上启发他:“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把孔子噎住了,只好说:“女安则为之!”(注意这里原文宰我的这个“安”字和孔子的问话间只用了一个“曰”字隔开,没有再加主语,表现出其斩钉截铁。)

这些记录或则直接从行动上违背孔子的意见,或则当面表示反对意见,甚至语带讥讽,还非要说什么“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吗?其实何止这些,如果再加上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鄙哉”“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一类出自他人之口的评论,这一万馀字里所呈现的多样声音,简直堪称惊人。

但是,话说回来,正如前面所说,《论语》这部文献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承载其他人的学术思想。这里表现的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和亚氏对柏拉图的批评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孔子也没有柏拉图那种那么远离一般人类直觉的学说。如果真把这看作孔门在批判孔子或与之貌合神离,或以为这暴露了孔子之缺点,倒真入了题主彀中。认为师弟子间必须存在争议才是好事,这本来就是一种病态的癖好。因此,如果亚氏真说过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把它庸俗化为一般的提倡对于老师的批评,而要回到学说的真实对立中去理解。


user avatar   mao-mao-56-16-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你到底看过书没有。

孔子弟子有非常多时候和孔子意见不一样的。骂人的都有。

太多了,随便举几个例子。

一一一一

论语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拜见,他便送给孔子一头熟了的小猪。孔子打听到他不在家时,前往他那里去回拜表谢。却在途中遇见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我同你说话。”孔子走过去,阳货说:“一个人怀藏本领却听任国家迷乱,可以叫作仁吗?”孔子说:“不可以。”“喜好参与政事而屡次错失时机,可以叫作聪明吗?”孔子说:“不可以。”时光很快地流逝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去做官了。”

这个阳货虽然不是孔子的弟子,但是这个难道不是在说的是孔子接受别人的意见嘛?

一一一一

论语阳货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问:“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旧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这里难道不是孔子和他学生为了服丧几年吵起来了嘛?

一一一一

论语子路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先问孔子说,假如卫出公邀请你来辅佐他,老师会如何治理卫国。孔子想了想说,若是非要我去的话,那就从纠正名分开始吧。子路听后说,先生居然如此迂腐。孔子说“你小子害人不浅”。

一一一一一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孔子说,君子是不是应该比常人勇敢一些。孔子回答说,君子的基本素养是具备仁义,君子做事只考虑勇气而忽视仁义,这是一种鲁莽的表现;小人只有勇气而放弃仁义,那就是欺世盗名。

一一一一一一

而且我都不知道谁告诉你孔子的话,他学生都听的。

孔子很多时候给他弟子建议,他弟子都不听啊。我记得孔子在晚年的时候是觉得他死了,他的学说也就完蛋了。因为他最看重的弟子颜回死了。

一一一一一

而且,说孔子思想错误的很多啊。其他学派说他不对的人更多。

墨子。卷九。非儒下。

景公……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遂行,反乎鲁。

孔子求仕于齐,景公本欲善用封地加爵。晏子知道此事后劝说齐景公,说儒家滑稽而不尊重法律;是骄傲狂放的人,不能收做手下;崇尚丧事顺从哀伤,用大量财产来丧葬,不能让这个成为风俗;到处游说,靠祈求和借贷来生活,不是治国之策。周天子已经衰落,礼乐缺少。孔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但是推行的一套周朝的礼乐制度繁琐而不切实际,对齐国来讲只能是空耗财力, 无一点益处,齐国要的是国富民强的治国之策,不是这种繁文缛节。而且他要用他的那一套改变齐国风俗,而不细求原因,这先会让会让民众衰弱。齐景公默认了晏婴的看法,就没再提赏赐孔子的事,后来孔子也离开了齐国。

一一一一一一

庄子。盗拓篇。整篇都是羞辱孔子和儒家的。几千字呢。

说盗拓骂孔子。

‘你这花言巧语的家伙,胡诌什么文王仁武王义!你头戴替花帽, 好像顶着一堆柴,你腰缠死牛革,好像肋骨露出来。我的 奶奶哟,丑得要命呀!你那鸟嘴也不闭闭,放不完的屁! 不耕不锄你白吃饭!不织不缝你白穿衣!还要翻响嘴皮, 弹奏舌头,提倡这个,反对那个,无故挑起是非,欺哄各 国诸侯,煽惑天下书生,让大家迷失方向忘了本!什么子 教父啦弟敬兄啦,你搞这一套无非是为了升官发财,说不 定还能捞个侯爵呢。你的罪大,从重从严,该判极刑!马 上滚回去!否则宰了你,午餐席上我又添一盘炒孔肝啦! '

再站近些,你听清楚! 用利益引诱啦用言语劝说啦这一套只能拿去对付百姓, 那帮蠢货!休想拿来对付我!高大俊美有魅力,人人见 了人人爱,是俺爹娘遗传基因特别优秀。老子天天照镜 子,自我感觉好极了,要你孔丘来提醒?唔?你听人讲 三品,我也听人讲,只两句:当面阿谀,背后捅刀。我 看你正是这种人!大中城市啦户口百万啦能长久吗?你 是在利诱我,把我当成寻常百姓对付。城市大总不及天 下大吧?尧舜拥有天下,子孙寸土俱无。汤王开创商朝, 武王开创周朝,后代绝灭。这不是贪大的下场?”

盗跖又说:“我还听人讲呢,远古时代,人烟稀少禽 兽多,百姓避猛兽,住家大树上,白昼拾橡子,黑夜睡 树巢,所以自称有巢氏族成员。他们尚未发明衣服,终 年裸体,夏打柴,冬烤火,所以又被后世叫作求生的学 习者。炎帝神农时代,有耕稼了,百姓仍然天真,睡得 香甜,做得缓慢,认母系的血缘,没有父系家长观念,同 糜鹿做朋友,互不触犯,自耕自食,自织自穿,不存在 害人的坏心眼。那是至德之世,理想光辉的顶点。可恨 黄帝轩辕,背叛至德传统,挑起涿鹿大战,绝灭蚩尤氏 族,流血百里,还说什么文明杀野蛮!后来尧舜时代,设 置百官,制造麻烦。再后来,汤王革命赶桀王,武王革 命杀纣王,以暴易暴,哪有是非可言!从那时起,强压 弱,大欺小,天下糜烂。汤武以来所谓的政治家,全是 叛匪,专搞暴乱!”

盗跖谈锋一转,戟指孔子鼻梁,随骂:“你这家伙, 自幼进修文王武王仁义之道,现今做了天下学阀,把持 社会舆论,教唆后生。瞧你,儒袍蓬蓬宽,绅带纤纤长, 到处唱高调,装模又作样,给各国的君王大灌其迷魂汤, 不过是为了升官发财,入伙分赃。你哟,你才是当代的 头号贼王!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如此舆论未免太 荒唐!”

盗跖又说:“咱们摆事实讲道理。你用甜言蜜语诱骗 子路,要他改行,不做侠客而做儒生。那傻小子被你驯 化,摘掉歪帽,扔掉长剑,做了你的乖乖学生。于是社 会上传说你了不得,能化暴徒为良徒啦能化消极为积极 啦,官方封你做思想工作的模范。后来呢,那傻小子在 卫国搞政变,刺杀国王不成,自身却在国都东门外被剁 成肉渣。子路落得如此悲惨下场,一条命都保不住,还 为社会所不齿,是你教唆的结果。什么思想工作模范,假 的!你的教育失败啦!你还在吹自己是圣贤吗?你在自 己的父母之邦鲁国,受官方冷遇,两次被迫辞职,一走 了之。你到卫国演说,又被驱逐出境,脚印被当作劣迹 给铲了地皮。去殷墟,去周都,求职不得,讨乞回家。前 不久听说你,哈哈,被围困在陈蔡两国交界的荒村中,断 炊七昼夜,差一点饿死。可见你走一路霉一路,天底下 找不到你的落脚处。请问到底值几个钱,你的道路?唔? ”

盗跖感到满意,笑笑说:“我不想骂你了。咱们谈谈 古人吧。世俗最崇拜的伟人,我想该是轩辕黄帝。可是 黄帝背叛至德传统,挑起涿鹿大战,流血百里,够缺德 啦。尧帝,杀掉太子丹朱,不慈。舜帝,赶走老父瞽叟, 不孝。禹王,治水受湿,病成偏瘫,不智。汤王武王,以 叛臣的身份讨伐桀王纣王,不忠。这六个家伙,用世俗 的眼光看,全是光辉形象。仔细推求,便会发现个个皆 是权迷,被利欲扭歪了自己的性情,他们的行为太不要 脸了!世俗最尊敬的贤士,我想该是伯夷叔齐。可是他 俩兄弟互相兼让王位,为这样一桩小事情,不惜逃离自 家的孤竹国,饿死首阳山,曝尸不埋,留给猪拉狗扯,何 苦!鲍焦,为了不踩非正义的国土,便爬到树上住,又 为了不吃非廉洁的野果,便抱着树干饿成僵尸,未免清 高过分,可笑。申徒狄,给官方提意见碰钉子,便背负 大石头跳黄河,舍身喂鱼喂鳖,未免悲壮过分,可笑。介 子推,忠仆哟,为了给晋文公补充营养,便割下大腿肉 清炖红烧,晋文公掌权后疏远了他,便发怒钻树林让火 烧死,未免老实过分,可笑。尾生,约女友大桥下幽会, 女友失约,洪水来了,还不上岸逃命,竟然抱着桥柱溺 死,未免纯情过分,可笑。这六个家伙,好比祭风神砸 死一条狗,好比祭水神淹死一头猪,好比大路旁倒毙一 个端破碗的乞丐,死得毫无价值。他们顾脸不顾命,忘 本,不想想父母养育操多少心,硬是活得不耐烦啦。世 俗最称赞的忠臣,我想该是比干和伍子胥。可是比干被 纣王开膛挖心,子胥被吴王装袋沉水。忠臣不得好死,为 天下有识者所哂笑。总而言之,从远古黄帝起,到近代 伍子胥,这些所谓伟人,所谓坚士,所谓忠臣,我看一 钱不值!孔丘,你若找我谈鬼,我愿洗耳恭听,我不懂 嘛。你若找我谈人事,对不起,你懂的,我全懂。请免 开尊口吧。”


这些并不是什么默默无名的书。我想你至少知道庄子和墨子吧。

你看过几本,就来说?


user avatar   zhang-shuai-guo-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 糖丸!

太好吃了!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队吃药,我一边乖乖站队一边奇怪为啥没人哭,后来到我了,吃了一颗,哇(๑ŐдŐ)b!好好吃!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以为从此一天吃一颗……然后希望破灭……>_<


user avatar   mao-de-xue-ding-e-de-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39年,武中奇率部队在莱芜活动的时候,正赶上过春节。战士们入乡随俗,跟老百姓借来花衣服,戴上假头发,梳个大辫子,扭起了秧歌。突然,一支日寇包围了村子。这时,鬼子小队长笑嘻嘻地说,“花姑娘地有,打枪地不要,耍一下地可以……”


听到鬼子队长的话,八路军战士哭笑不得。也来不及卸妆了。干脆把彩船一扔,把高跷腿一扯,战士们就穿着花衣服,脸上带着粉,跑进屋子持起枪来,就冲出去了。


当天武中奇没有打扮,领着队伍冲出去。


冲锋号响起,日本鬼子也慌了,立即组织战斗。


当时八路军使用的枪都是"土压五"即"单打一",日本鬼子就怕这个东西。子弹都是铅丸,打上以后就没得活。这一仗,日本鬼子伤亡很大,没死的鬼子拖着尸体就逃走了。


打走了鬼子,当地的老百姓非常高兴,说∶"真是不简单,‘花姑娘’就把日本鬼子打跑了,打得抱头鼠窜。"


武中奇,山东长清县后大彦村人。1937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历任一中队班长、排长、中队长,军区副团长。


1940年,武中奇被山东军区授予扩军模范的称号。抗日战争中,武中奇曾先后担任过团长、支队司令等职。他率部转战沂蒙,屡立战功,日寇曾悬赏缉拿“赤匪武老二”。


武中奇最传奇的经历,是他指挥战士用步枪打下了日军轰炸机,并活捉了飞行员。


1938年10月9日早上,武中奇正带着一个排侦察地形进行操演。忽然听到了飞机的声音,一架带膏药旗的日本飞机"轰轰"地飞过来了。


武中奇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看到这架飞机是重型轰炸机,它飞得很低毫无顾忌,飞得大摇大摆,擦着山顶、树梢、屋顶一路飞来。


武中奇考虑到手下这个排装备的是苏联水连珠步枪,射程远,威力大,排长高展昭是个神枪手。


于是,武中奇马上命令∶"全排仰卧,向飞机集中射击!"


"啪啪啪"几枪打上去,只听见飞机"哇"的—声刺耳地啸叫,飞机屁股冒烟了,不一会儿就朝着大地栽了下来!


用步枪打下日本重型轰炸机,这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武中奇说,这个奇迹的意义,不限于奇迹本身,而在于它对抗日根据地军民士气的巨大鼓舞。用步枪打下重型轰炸机的事实,还告诉人们:只要同仇敌汽,八路军和他们的游击队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


武中奇带着官兵一口气追出去十几里路,终于在一个山脚下找到敌机。


飞机被摔坏了,幸好没有爆炸。武中奇登上飞机,他命令大家卸下机关枪,收起飞机上的文件,马上组织抓俘虏。


日本兵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很长时间里,数万名日本兵战死,但居然无一俘虏。为了抓到一个俘虏,八路军官兵付出了不少代价。


有—位通信员在收电话线时,发现汽车底下躺着一个日本伤兵,受了重伤,呻吟不止。通信员掏出纱布正准备为他治伤,那伤兵却扬手一刀刺进了通信员的腹部。


由此可见,日军的顽抗到了何等的地步。在战后总结战斗经验时指出∶"日本兵至死不肯缴枪,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被俘虏后报复。"


飞机上仅存一个活人,这个人是战前是一个大学教授。他一遇到危险就跳伞了,落地后解开降落伞撒腿就跑。他在前面跑,老百姓就在后面追。最后,这个日本兵跑掉了一只鞋子,实在跑不动了,便掏出刀子来,呲牙咧嘴地吓唬人。


老百姓拿着棍子、棒子"呼啦"就冲了上去,—棒子把他的刀子砸掉了,人也被砸倒了。大家拿出蝇子来就绑。


这个日本兵说:"你的,不要绳子辛苦的有。"意思是不要绑我了,我跟着你们走就完了。


"你说不绑就不绑了?便宜你了!"老百姓没有一个听他的,说绑就把他绑了个结结实实。


这时,武中奇带着战士赶到了,把抓住俘虏的老百姓表扬了一番。接着把俘虏送到了大队司令部。


这个日本俘虏长得和中国人一样,多少还会说一点中国话。八路军优特俘虏。


日本俘虏在抗日根据地受到了深刻教育,看到了日本侵略中国没有前途,他的思想表现比较进步,被押送到延安以后积极参加了反战同盟。


后来,他写了一本著作《八路军中的日本兵》,记述了他和他的伙伴是怎样深受"武士道"精神之害,是怎样放下武器反戈一击的。


武中奇不仅打仗厉害,他的书法更值得一提。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武中奇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不时以木棍划地、以指书膝,对书法、金石进行揣摩和研究,并多次为革命烈士纪念碑书丹,为部队、机关镌刻印信、钤记。


上海解放时,受陈毅市长之托,书写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七个大字,昭示了上海市人民政权的诞生。


以及为上海总工会大楼书写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字。


他还曾题写“南京市口腔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泰安火车站”“南京站”等牌匾标志以及一些饭店酒楼店招牌,作品多为主旋律题材和商业标牌字。


user avatar   liu-yue-chuan-ge-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39年,武中奇率部队在莱芜活动的时候,正赶上过春节。战士们入乡随俗,跟老百姓借来花衣服,戴上假头发,梳个大辫子,扭起了秧歌。突然,一支日寇包围了村子。这时,鬼子小队长笑嘻嘻地说,“花姑娘地有,打枪地不要,耍一下地可以……”


听到鬼子队长的话,八路军战士哭笑不得。也来不及卸妆了。干脆把彩船一扔,把高跷腿一扯,战士们就穿着花衣服,脸上带着粉,跑进屋子持起枪来,就冲出去了。


当天武中奇没有打扮,领着队伍冲出去。


冲锋号响起,日本鬼子也慌了,立即组织战斗。


当时八路军使用的枪都是"土压五"即"单打一",日本鬼子就怕这个东西。子弹都是铅丸,打上以后就没得活。这一仗,日本鬼子伤亡很大,没死的鬼子拖着尸体就逃走了。


打走了鬼子,当地的老百姓非常高兴,说∶"真是不简单,‘花姑娘’就把日本鬼子打跑了,打得抱头鼠窜。"


武中奇,山东长清县后大彦村人。1937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历任一中队班长、排长、中队长,军区副团长。


1940年,武中奇被山东军区授予扩军模范的称号。抗日战争中,武中奇曾先后担任过团长、支队司令等职。他率部转战沂蒙,屡立战功,日寇曾悬赏缉拿“赤匪武老二”。


武中奇最传奇的经历,是他指挥战士用步枪打下了日军轰炸机,并活捉了飞行员。


1938年10月9日早上,武中奇正带着一个排侦察地形进行操演。忽然听到了飞机的声音,一架带膏药旗的日本飞机"轰轰"地飞过来了。


武中奇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看到这架飞机是重型轰炸机,它飞得很低毫无顾忌,飞得大摇大摆,擦着山顶、树梢、屋顶一路飞来。


武中奇考虑到手下这个排装备的是苏联水连珠步枪,射程远,威力大,排长高展昭是个神枪手。


于是,武中奇马上命令∶"全排仰卧,向飞机集中射击!"


"啪啪啪"几枪打上去,只听见飞机"哇"的—声刺耳地啸叫,飞机屁股冒烟了,不一会儿就朝着大地栽了下来!


用步枪打下日本重型轰炸机,这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武中奇说,这个奇迹的意义,不限于奇迹本身,而在于它对抗日根据地军民士气的巨大鼓舞。用步枪打下重型轰炸机的事实,还告诉人们:只要同仇敌汽,八路军和他们的游击队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


武中奇带着官兵一口气追出去十几里路,终于在一个山脚下找到敌机。


飞机被摔坏了,幸好没有爆炸。武中奇登上飞机,他命令大家卸下机关枪,收起飞机上的文件,马上组织抓俘虏。


日本兵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很长时间里,数万名日本兵战死,但居然无一俘虏。为了抓到一个俘虏,八路军官兵付出了不少代价。


有—位通信员在收电话线时,发现汽车底下躺着一个日本伤兵,受了重伤,呻吟不止。通信员掏出纱布正准备为他治伤,那伤兵却扬手一刀刺进了通信员的腹部。


由此可见,日军的顽抗到了何等的地步。在战后总结战斗经验时指出∶"日本兵至死不肯缴枪,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被俘虏后报复。"


飞机上仅存一个活人,这个人是战前是一个大学教授。他一遇到危险就跳伞了,落地后解开降落伞撒腿就跑。他在前面跑,老百姓就在后面追。最后,这个日本兵跑掉了一只鞋子,实在跑不动了,便掏出刀子来,呲牙咧嘴地吓唬人。


老百姓拿着棍子、棒子"呼啦"就冲了上去,—棒子把他的刀子砸掉了,人也被砸倒了。大家拿出蝇子来就绑。


这个日本兵说:"你的,不要绳子辛苦的有。"意思是不要绑我了,我跟着你们走就完了。


"你说不绑就不绑了?便宜你了!"老百姓没有一个听他的,说绑就把他绑了个结结实实。


这时,武中奇带着战士赶到了,把抓住俘虏的老百姓表扬了一番。接着把俘虏送到了大队司令部。


这个日本俘虏长得和中国人一样,多少还会说一点中国话。八路军优特俘虏。


日本俘虏在抗日根据地受到了深刻教育,看到了日本侵略中国没有前途,他的思想表现比较进步,被押送到延安以后积极参加了反战同盟。


后来,他写了一本著作《八路军中的日本兵》,记述了他和他的伙伴是怎样深受"武士道"精神之害,是怎样放下武器反戈一击的。


武中奇不仅打仗厉害,他的书法更值得一提。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武中奇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不时以木棍划地、以指书膝,对书法、金石进行揣摩和研究,并多次为革命烈士纪念碑书丹,为部队、机关镌刻印信、钤记。


上海解放时,受陈毅市长之托,书写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七个大字,昭示了上海市人民政权的诞生。


以及为上海总工会大楼书写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字。


他还曾题写“南京市口腔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泰安火车站”“南京站”等牌匾标志以及一些饭店酒楼店招牌,作品多为主旋律题材和商业标牌字。


user avatar   hou-ge-82-63-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39年,武中奇率部队在莱芜活动的时候,正赶上过春节。战士们入乡随俗,跟老百姓借来花衣服,戴上假头发,梳个大辫子,扭起了秧歌。突然,一支日寇包围了村子。这时,鬼子小队长笑嘻嘻地说,“花姑娘地有,打枪地不要,耍一下地可以……”


听到鬼子队长的话,八路军战士哭笑不得。也来不及卸妆了。干脆把彩船一扔,把高跷腿一扯,战士们就穿着花衣服,脸上带着粉,跑进屋子持起枪来,就冲出去了。


当天武中奇没有打扮,领着队伍冲出去。


冲锋号响起,日本鬼子也慌了,立即组织战斗。


当时八路军使用的枪都是"土压五"即"单打一",日本鬼子就怕这个东西。子弹都是铅丸,打上以后就没得活。这一仗,日本鬼子伤亡很大,没死的鬼子拖着尸体就逃走了。


打走了鬼子,当地的老百姓非常高兴,说∶"真是不简单,‘花姑娘’就把日本鬼子打跑了,打得抱头鼠窜。"


武中奇,山东长清县后大彦村人。1937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历任一中队班长、排长、中队长,军区副团长。


1940年,武中奇被山东军区授予扩军模范的称号。抗日战争中,武中奇曾先后担任过团长、支队司令等职。他率部转战沂蒙,屡立战功,日寇曾悬赏缉拿“赤匪武老二”。


武中奇最传奇的经历,是他指挥战士用步枪打下了日军轰炸机,并活捉了飞行员。


1938年10月9日早上,武中奇正带着一个排侦察地形进行操演。忽然听到了飞机的声音,一架带膏药旗的日本飞机"轰轰"地飞过来了。


武中奇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看到这架飞机是重型轰炸机,它飞得很低毫无顾忌,飞得大摇大摆,擦着山顶、树梢、屋顶一路飞来。


武中奇考虑到手下这个排装备的是苏联水连珠步枪,射程远,威力大,排长高展昭是个神枪手。


于是,武中奇马上命令∶"全排仰卧,向飞机集中射击!"


"啪啪啪"几枪打上去,只听见飞机"哇"的—声刺耳地啸叫,飞机屁股冒烟了,不一会儿就朝着大地栽了下来!


用步枪打下日本重型轰炸机,这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武中奇说,这个奇迹的意义,不限于奇迹本身,而在于它对抗日根据地军民士气的巨大鼓舞。用步枪打下重型轰炸机的事实,还告诉人们:只要同仇敌汽,八路军和他们的游击队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


武中奇带着官兵一口气追出去十几里路,终于在一个山脚下找到敌机。


飞机被摔坏了,幸好没有爆炸。武中奇登上飞机,他命令大家卸下机关枪,收起飞机上的文件,马上组织抓俘虏。


日本兵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很长时间里,数万名日本兵战死,但居然无一俘虏。为了抓到一个俘虏,八路军官兵付出了不少代价。


有—位通信员在收电话线时,发现汽车底下躺着一个日本伤兵,受了重伤,呻吟不止。通信员掏出纱布正准备为他治伤,那伤兵却扬手一刀刺进了通信员的腹部。


由此可见,日军的顽抗到了何等的地步。在战后总结战斗经验时指出∶"日本兵至死不肯缴枪,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被俘虏后报复。"


飞机上仅存一个活人,这个人是战前是一个大学教授。他一遇到危险就跳伞了,落地后解开降落伞撒腿就跑。他在前面跑,老百姓就在后面追。最后,这个日本兵跑掉了一只鞋子,实在跑不动了,便掏出刀子来,呲牙咧嘴地吓唬人。


老百姓拿着棍子、棒子"呼啦"就冲了上去,—棒子把他的刀子砸掉了,人也被砸倒了。大家拿出蝇子来就绑。


这个日本兵说:"你的,不要绳子辛苦的有。"意思是不要绑我了,我跟着你们走就完了。


"你说不绑就不绑了?便宜你了!"老百姓没有一个听他的,说绑就把他绑了个结结实实。


这时,武中奇带着战士赶到了,把抓住俘虏的老百姓表扬了一番。接着把俘虏送到了大队司令部。


这个日本俘虏长得和中国人一样,多少还会说一点中国话。八路军优特俘虏。


日本俘虏在抗日根据地受到了深刻教育,看到了日本侵略中国没有前途,他的思想表现比较进步,被押送到延安以后积极参加了反战同盟。


后来,他写了一本著作《八路军中的日本兵》,记述了他和他的伙伴是怎样深受"武士道"精神之害,是怎样放下武器反戈一击的。


武中奇不仅打仗厉害,他的书法更值得一提。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武中奇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不时以木棍划地、以指书膝,对书法、金石进行揣摩和研究,并多次为革命烈士纪念碑书丹,为部队、机关镌刻印信、钤记。


上海解放时,受陈毅市长之托,书写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七个大字,昭示了上海市人民政权的诞生。


以及为上海总工会大楼书写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字。


他还曾题写“南京市口腔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泰安火车站”“南京站”等牌匾标志以及一些饭店酒楼店招牌,作品多为主旋律题材和商业标牌字。


user avatar   animalsdan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39年,武中奇率部队在莱芜活动的时候,正赶上过春节。战士们入乡随俗,跟老百姓借来花衣服,戴上假头发,梳个大辫子,扭起了秧歌。突然,一支日寇包围了村子。这时,鬼子小队长笑嘻嘻地说,“花姑娘地有,打枪地不要,耍一下地可以……”


听到鬼子队长的话,八路军战士哭笑不得。也来不及卸妆了。干脆把彩船一扔,把高跷腿一扯,战士们就穿着花衣服,脸上带着粉,跑进屋子持起枪来,就冲出去了。


当天武中奇没有打扮,领着队伍冲出去。


冲锋号响起,日本鬼子也慌了,立即组织战斗。


当时八路军使用的枪都是"土压五"即"单打一",日本鬼子就怕这个东西。子弹都是铅丸,打上以后就没得活。这一仗,日本鬼子伤亡很大,没死的鬼子拖着尸体就逃走了。


打走了鬼子,当地的老百姓非常高兴,说∶"真是不简单,‘花姑娘’就把日本鬼子打跑了,打得抱头鼠窜。"


武中奇,山东长清县后大彦村人。1937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历任一中队班长、排长、中队长,军区副团长。


1940年,武中奇被山东军区授予扩军模范的称号。抗日战争中,武中奇曾先后担任过团长、支队司令等职。他率部转战沂蒙,屡立战功,日寇曾悬赏缉拿“赤匪武老二”。


武中奇最传奇的经历,是他指挥战士用步枪打下了日军轰炸机,并活捉了飞行员。


1938年10月9日早上,武中奇正带着一个排侦察地形进行操演。忽然听到了飞机的声音,一架带膏药旗的日本飞机"轰轰"地飞过来了。


武中奇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看到这架飞机是重型轰炸机,它飞得很低毫无顾忌,飞得大摇大摆,擦着山顶、树梢、屋顶一路飞来。


武中奇考虑到手下这个排装备的是苏联水连珠步枪,射程远,威力大,排长高展昭是个神枪手。


于是,武中奇马上命令∶"全排仰卧,向飞机集中射击!"


"啪啪啪"几枪打上去,只听见飞机"哇"的—声刺耳地啸叫,飞机屁股冒烟了,不一会儿就朝着大地栽了下来!


用步枪打下日本重型轰炸机,这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武中奇说,这个奇迹的意义,不限于奇迹本身,而在于它对抗日根据地军民士气的巨大鼓舞。用步枪打下重型轰炸机的事实,还告诉人们:只要同仇敌汽,八路军和他们的游击队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


武中奇带着官兵一口气追出去十几里路,终于在一个山脚下找到敌机。


飞机被摔坏了,幸好没有爆炸。武中奇登上飞机,他命令大家卸下机关枪,收起飞机上的文件,马上组织抓俘虏。


日本兵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很长时间里,数万名日本兵战死,但居然无一俘虏。为了抓到一个俘虏,八路军官兵付出了不少代价。


有—位通信员在收电话线时,发现汽车底下躺着一个日本伤兵,受了重伤,呻吟不止。通信员掏出纱布正准备为他治伤,那伤兵却扬手一刀刺进了通信员的腹部。


由此可见,日军的顽抗到了何等的地步。在战后总结战斗经验时指出∶"日本兵至死不肯缴枪,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被俘虏后报复。"


飞机上仅存一个活人,这个人是战前是一个大学教授。他一遇到危险就跳伞了,落地后解开降落伞撒腿就跑。他在前面跑,老百姓就在后面追。最后,这个日本兵跑掉了一只鞋子,实在跑不动了,便掏出刀子来,呲牙咧嘴地吓唬人。


老百姓拿着棍子、棒子"呼啦"就冲了上去,—棒子把他的刀子砸掉了,人也被砸倒了。大家拿出蝇子来就绑。


这个日本兵说:"你的,不要绳子辛苦的有。"意思是不要绑我了,我跟着你们走就完了。


"你说不绑就不绑了?便宜你了!"老百姓没有一个听他的,说绑就把他绑了个结结实实。


这时,武中奇带着战士赶到了,把抓住俘虏的老百姓表扬了一番。接着把俘虏送到了大队司令部。


这个日本俘虏长得和中国人一样,多少还会说一点中国话。八路军优特俘虏。


日本俘虏在抗日根据地受到了深刻教育,看到了日本侵略中国没有前途,他的思想表现比较进步,被押送到延安以后积极参加了反战同盟。


后来,他写了一本著作《八路军中的日本兵》,记述了他和他的伙伴是怎样深受"武士道"精神之害,是怎样放下武器反戈一击的。


武中奇不仅打仗厉害,他的书法更值得一提。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武中奇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不时以木棍划地、以指书膝,对书法、金石进行揣摩和研究,并多次为革命烈士纪念碑书丹,为部队、机关镌刻印信、钤记。


上海解放时,受陈毅市长之托,书写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七个大字,昭示了上海市人民政权的诞生。


以及为上海总工会大楼书写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字。


他还曾题写“南京市口腔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泰安火车站”“南京站”等牌匾标志以及一些饭店酒楼店招牌,作品多为主旋律题材和商业标牌字。




     

相关话题

  先是抑郁症严重然后住院,住院时检查为分裂性情感精神病,并且医保也由国家代交,后期好了可以更改病例吗? 
  什么时候你发现女拳其实也很可怜? 
  曹操南下,刘备带领十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如何看待苏57计划参加巴黎航展,而歼20至今未出国门? 
  中国古代王朝的军队为什么对外战争老是输,军队维持的主要目的是对内战争而不是对外吗? 
  对于近期钢筋一摔就断的视频,后来工人道歉承认造假的视频,你们怎么看? 
  小学生未按时回家,家长问班主任,班主任只回答“学校没留学生”,事后再没有过问。老师是不是不关心学生? 
  在伪史学的框架下,西方伪造了多长的历史? 
  如何看待精神病是免死金牌? 
  美国队长用盾牌和不死之身爆打纳粹没人喷,国产奇侠剧用武术杀鬼子就一片骂声,这算双标吗? 

前一个讨论
林黛玉体会毁掉红楼梦吗?
下一个讨论
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把每个月花不完的钱拿出来捐献给更需要钱的穷人,那社会不是会更好么?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