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6 上海平均工资 6378 元,73.9% 不足一万,一万五以上只有 10.7%? 第1页

     

user avatar   gao-tia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天在UCSB讲课,聊到工资问题。有个学生问我赚多少钱,我报了个大概的数,一个小姑娘答:好少啊。我笑笑说,我这个工资已经超过了全美80%的家庭收入了。

我又说,北京的平均工资才六七千。小姑娘说,不可能,我在北京呆过,北京收入不到一万根本活不下去。我问你在北京干什么需要花这么多钱?她说每周去趟三里屯就没了。

我就知道,这天没法聊了。

确实,对于很多在这边读书的学生来说,在北京给他们一个月一万,他们是不一定活得下去的。感恩节那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小朋友晒的照片,为了把她们买的东西用一张照片拍下来,有的包装连品牌都看不清了,小小的一个,呆在角落。我来美国三年,没有她们一个晚上买的衣物多。

买衣服要钱,喝酒要钱,去夜店要钱,化妆品要钱,平时办个party要钱。买鞋要钱,鞋多了买鞋架要钱,鞋架多了换新房子也要钱。这些都是「基本开支」,没法省的。这么算,一万块钱确实「吃饭都不够」。毕竟吃饭是个优先级很低的生活需求。

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深深的几个大字「由奢入简难」。说实话,她们就应该过这种好的生活。她们的家庭曾经多么努力地奋斗,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既然能力允许,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她们或许不太能理解,这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是在为「生存」奋斗的。

前两天有一篇新闻,说的是工人每天要卸300吨钢铁,每吨给6毛钱,算下来一天180块。这180块,不知道够不够她们吃一顿饭的。

我在这里大言不惭地聊着别人的事情,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要是现在把我的工资砍掉一半,我可以毫无压力地活着;再砍掉一半,我大概就要搬出现在的房子,去重新适应有室友的日子。再一半呢?或许我也活不下去了。

我也早已经觉得,人有房子可以遮风避雨,有一个自己相对私密的空间,有饭吃不用每一顿都思考价格,有电有煤气有暖气有热水有网络,都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确实有很多人,我是说很多人,并没有这些在我看来最基础的东西。

就像很多人并不能承担每周末去一趟三里屯一样。

我在北京生活了22年,我毫不怀疑平均工资六七千这个数据。事实上,在北京,没有房子,工资只有四五千,还可以有尊严地活着的人,根本不在少数。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和很多室友住在不知道几环以外,每天清晨起来坐地铁上班,买一个五块钱的煎饼当早餐,平时的休闲娱乐可能就是去楼下的烧烤店喝两瓶啤酒,或者跟自己的二三好友扯扯淡,打打游戏。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上知乎,可能是压根不知道知乎,可能是上了知乎也没什么需求,可能是上知乎看到这么多「成功人士」觉得心里别扭。但是他们也真实地存在着,生活着。

所以啊,如果你有能力,你当然可以过自己顺心的小日子,花属于你的钱,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达者未必要兼济天下,但是也不必要在人家说我只挣这么这么多钱的时候,睁大带了美瞳的眼睛,皱起刚刚修好的眉头,张开涂着YSL的嘴说:蛤?你是怎么活下来的啊?

人生,各有各的活法。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老师一起聚餐的时候免不了要吐槽自己的学生,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自己的学生大部分都没自己当年勤奋,也没自己当年聪明,由此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但实际上,我们自己当年就是被筛出的孩子,从小升初到中考到高考,全部是淘汰率过半的残酷选拔,正是因为我们比同龄人更聪明也更勤奋,才最终觍颜混了个老师的饭碗。当你在一个小圈子呆了一二十年之后,你便以为这是世界的全部了。我花了很久才接受这个事实,我的学生中很多大概是注定要被淘汰的那一批人,而我也许并不能拯救,这是一个悲伤的事实,我能做的只是让他们逃脱厄运的机会增加百分一二罢了。

就像知乎上的这些用户们,我想我和大部分人有着类似的经历,读书还不错,考得大学还不错,最后做的工作也还不错,但每一个不错,都要淘汰过半的同龄人,而你一直身处胜利者的圈子里,感受不到圈子外的种种艰辛,小饭馆里的服务员,路边小贩,从事体力活的工人,种田的农民等等,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完全隔绝,而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

==============

有些的阅读能力真是给你们跪了。

第一,我这是在秀优越么?

“觍颜”两个字认识不?我在知乎也答了这么多题,秀优越这事我真没干过,不要因为自己过得不好就就觉得别人所陈述的事实里秀着优越,我天天忙着刷题,真没时间和你们这样玩。

第二,学习不好就意味着被淘汰,就意味着将来过得不好么?

我是一个收了家长钱的老师,职业精神还是要有一点的吧?我跟学生说学习不好没关系,那他们上课是为了干什么?

第三,我教的学生很差?

长期跟我的学生清北有5,6个,你猜整体怎么样。但是,作为一个老师,很多学生本身就很强,我对他们的作用大概聊胜于无,真正令我痛苦的是一些本可以考上更好学校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在竞争中被淘汰,从概率上说,这是无法避免的。

第四,老师是一份很好的工作?

我是补课班的,工资你猜是哪一档?

第五,我到底要说什么?

你自己学习好,那么一路下来身边都是学习好的人,你自己有钱,那一路下来身边都是有钱的人,你就不会感受到外界的种种“艰辛”,唉,我都用艰辛来描述这些体力工作者了,到底怎么解读出来我是在秀优越的?

=========================

再补一个,当老师都是成绩不好的?

几大师范的分数我也不多说什么,全省前百分之几这叫成绩不好?另:我是江苏全省前千分之几的,算竞赛成绩更靠前,所以我也比较贵。

=========================

这一行需要给各位科普一下,公立学校的教师资格一二三本都能考,但是二三本的老师在补习班很难招生,我就是因为牛逼才干这一行的,年薪起步15万,每周工作两天,其余时间就在网上敲碎别人的玻璃心。

至于为什么有人不能理解学习好为什么会当补课班老师,因为你学习不好啊(嘲讽脸)


user avatar   TuringD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正常。不正常的是:知乎普遍认为玩知乎的用户都年薪百万,普遍认为月薪15K在上海活不下去。认真你就输了。

知乎广州品牌开放日启动 高收入高消费是知乎用户最大特点 2016年10月28日,知乎广州场品牌开放日活动正式启幕。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也出现在现场对知乎发展情况做了概括性阐释。据周源介绍,目前的知乎正处于高速成长中;截止2016年9月,知乎已经拥有6000万注册用户,平均日活跃用户达1600万,人均访问时长达40分钟。 而用户则成为知乎为品牌带来独特价值的重要维度。根据2016年9月知乎内部最新版用户数据调查报告:知乎用户中,8000元以上月收入群体占19.73%。此外,知乎有49.53%的用户月支出超过2000元,17.24%月支出达5000元以上。

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三个数据:

① 知乎用户8000元以上月收入群体占19.73%;② 知乎有49.53%的用户月支出超过2000元;③ 17.24%月支出达5000元以上。

这都是知乎对外公开发布的数据,因为想招徕广告商,数据只会高不会低。这些数字分别意味着什么呢?

① 知乎用户8000元以上月收入群体占19.73%,也就是说:月收入8000元以下用户占比80.27%。

② 知乎有49.53%的用户月支出超过2000元,也就是说:月支出不到2000元的用户高达50.47%。

③ 17.24%月支出达5000元以上,也就是说:月支出不到5000元的用户高达82.76%。

所以知乎普遍认为月薪15K在上海活不下去?


user avatar   fung-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海生活成本最高的两项是房价和教育,吃穿行还可以。但单单房价和教育就能导致外来甚至本地家庭生活艰难。

别说年薪平均线8万的难过日子,15万依然难过。

举两个身边例子。

1. 实验室硕士工作人员,女,36,在上海10年,目前年薪税后7万。

老公之前硕士工作过一段时间,遇到学历天花板,重新读博,两年前才稳定工作下来,目前税后15万。

两人女儿将读小学,去年为了给孩子落户到一个附近的普通小学,接送方便,有书读,花了300万买了个40平的房子,首付100万,还借了别人一些钱。

生活压力体现在哪呢?

不敢辞职,身上单件衣服不敢超过200元,做事绝不出头,朋友圈一大堆成功学,心理学和育儿学。

你能感受到满满的负能量,但她必须压住不抱怨。

经常礼节性假笑,注意力涣散,非常憋屈。

2. 实验室医生,男,30,同济本硕博毕业,在规培。

他自己是规培小医生,没什么灰色收入,年薪各种加起来8万。

老婆是护士,年薪算上各种收入能有20万。

两个都是本地人,但家境不算好。有个1岁的小孩,为了给小孩买好的学区房,花了500万。男方和女方家庭有经济上的矛盾,女方为争一口气首付全出。目前两家人当面笑笑,背后呵呵。

男方家庭本来就很不爽快,男的钱少没地位。

虽然他和老婆挺相爱,但目前住在丈母娘家,天天听女方家长抱怨他爸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熬出头。

其实仔细看,房价和教育两个问题是一起的,要教育就要买房,更好的教育匹配更贵的房。

外地人,家里提供不出太多的,靠自己买房压力大。

本地人,能买房的,一旦谈钱就伤感情。

他们年薪很低吗?还行啊,平均线之上吧。

年薪有些也确实超过15万了,有什么用呢?

再想想工资平均线以下的,怎么在上海好好定居生孩子呢?


user avatar   chang-allen-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次过千,很意外,对答案做了几处更新,在最后也进行了补充***

讲个残酷的故事,关于在上海的外地年轻人:

父亲的公司在上海已经18年了,规模一直不大,但盈利尚可。

由于是面向传统制造业的高技术门槛的非标设备制造,因此来的人大都是还比较老实本分,本科学历,工科背景的年轻人,基本一般都能干上5年左右。基本都不是本地小孩。

但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个别已经成家立业的老一点的本地员工,无一例外没有人真正干过30岁,也就是从毕业开始算超过6年。

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如果一个外来大学毕业生,当你在上海打拼6年,接近30岁时,你会到达一个节点就是,一个必须要做决定的年龄。这个决定就是,是不是还要继续留在上海,或者说,还能不能留下。

我们假设你在30岁时,已经能拿到2W的月薪,过去六年平均月薪是1w左右,那么,你在这6年里一共收到了12*6*1W~72W,所以就算不吃、不喝、不住、不动、在没有任何外来帮助的情况下两个人的工资最大的可能为为144W,大家能明白这是什么概念么?

也就说,如果你是一个中产阶级,在上海凭借一己之力是无法立足的,二人之力也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那些30岁选择离开的,是看清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上海的这个工资数据从侧面佐证,真正能在这个城市扎根的,已经必须是精英,或者上一辈有中产以上的积累。

-----------------补充分割线----------------

其实30岁只是一个人生的节点,是一个数字,代表着你已经开始步入中年了,但不代表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去遵守的规定。就像我们总会多多少少相信自己的不同是一样。数字太冰冷而残酷,我们很无力。

***很多人在质疑30岁=步入中年,也有人联想到30而立概念提出的年代。但是就说几个点好了,每个人进入30岁以后,身体的物理机能是下降的。简单的说一个运动员过了30岁就过了最好的年龄,普通人没有那么高强度的运动要求,但其实生理机能也肯定会不如20多岁的自己。对于女生而言,这也代表生育时的危险系数开始变大,一般很多大龄产妇都会选择比较稳妥的剖腹产了。这都只是冰山一角。更不提30岁已经成家,可能准备有孩子了之后生活会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以现在上海的压力,夫妻的生育年龄一定是会逐年增长的。***

这没什么不好,你想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也许你就是乔布斯说的“crazy ones”呢,但是知道这些数字让你更看清世界,拥有危机感,能更好的更早的开始规划才是重点。

听话听音,我觉得我说的也许也是有些残酷了,那就再讲一个故事吧,是看到的:

去喝粥,几个女人因为皮蛋瘦肉粥里没有瘦肉和老板争执起来。老板说,瘦肉都煮化了。其中一个女的越说越激动,竟然哭了起来。旁边女性边给她纸巾边说,一碗粥而已,不至于啦。 她说,我哭的不是这个,我难过的是,我已经三十岁了还为一碗粥斤斤计较吵起来,这个根本不是我要的人生呀!我什么时候才能不过这种日子!

生活很长,但每一段前轨迹的开始是很重要,我所说的30岁现象,代表着人们对于下一段人生轨迹的选择。

-----------------二次补充分割线----------------

想要什么就去努力追求,但前提一定要想要什么,留在上海只是个结果,但为什么留下来才是重点。

过去的事情已经是过去,15年的房价16年没有,17年会不会有,我们都不知道。

市区外,稍微便宜些的首付可能够,但你也需要放弃很多,这些都想好了么?

时间很快,30岁结婚买房,过了一道坎,几年后能再次为生、养孩做好积累?

人生的每一个轨迹都想好了么?甘心情愿么?生活品质是想要的么?

同样对于已经有积累的人或家庭,维持这个水准,需要怎样的财务自由度?

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答案能回答的,我也只能浅尝辄止。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没有人会是容易的,1999年来到上海的时候,我和爸妈是住在几平米,没有煤气,没有空调,公共卫生间浴室的集体宿舍度过的最后小学时光。

我父亲的第一个办公室只有5平米,地板是我和他半夜从垃圾堆里捡好,捆好,用自行车推过去的,那年我也只有小学。父母他们也都是恢复高考77届毕业的大学生,年过40,放弃了本可安稳富足的生活和工作,他们这么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我这个孩子的未来。

真正可以成功的人,不需要鸡汤,也会有自我的危机意识,我只是希望能早一点告诉大家一些我看到的现象,为此在做规划。

这篇文章就此停更吧,能听懂我意思的希望能有帮助,发现错别字和病句的我会一一修改。


user avatar   tan-wu-yu-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50岁,丈夫03年意外过世,自己带儿子至今。事业单位工作,业务优秀,职称也评下来了,目前做行政。在帝都,工资不高,再带个儿子,压力还是蛮大的。曾经数年,周末在外面兼职,直到儿子工作。目前一大一小两套房,大房子和车都给儿子,自己去住上班更远小房子。总之,做了一个母亲能做的一切。

工作上并不开心,我应该是个业务型,不适合行政,每天各种瞎忙,也没什么成就感。

至于想什么,感觉自己只有眼前的苟且,攒钱给儿子结婚,自己熬到退休,那时经济压力就小了。

我的诗和原方,就是退休后能去四处走走,好好锻炼身体,拥有好的生命质量。至于再婚,已经不抱希望,过往的经历让我清醒了,有的男人一听说你是儿子,连面都不想见。交往过的,有的对我各种算计。好容易遇到不算计的,却出轨……呵呵,而我偏偏眼里不揉沙子,即使有时候一个人很孤独,也不想将就。

原本不信命的我,现在信了,任凭命运安排吧!


user avatar   eileen-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款海报咯:


(制作素材来源于付费网站)


user avatar   Marbu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款海报咯:


(制作素材来源于付费网站)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潜意识告诉我们的,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学学术研究成果。粤语属于:汉藏语系 >> 汉语族 >> 粤语。所以,粤语在学术界的级别是:Language 语言。

谁告诉你粤语是方言的?那些想立“普通话”为正统汉语的人。

那么普通话是何出生呢?是满八旗消灭明朝,定都北京后,学习北方汉语不成,形成的半吊子汉语。学术上叫“中介语”。而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 通古斯语族 >> 满语。

那么满族人入关以后学到的北方汉语是何出生呢?是蒙古灭宋后,学习中原汉语不成,形成的“中介语”,当时称作《中原音韵》,已经丧失了汉语四声中的入声。

因此,“普通话”是汉语家族里,庶出子的庶出子。立为太子,实在难以服众啊。而且这个庶出子,还在拜它心目中的祖宗 ------ 公开在满族村采集“普通话标准音”。实在是,亡我汉语之心不死。


user avatar   unclek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相关话题

  你对什么东西已经麻了? 
  觉得做饭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怎么办? 
  如何看待渔民帮捞尸体要 1.8 万? 
  情人节送男生什么礼物呢? 
  在上海你们都是怎么找到女朋友的? 
  如何评价罗翔老师在B站上发布的视频“对上海名媛指责过后,我发现错误在我”? 
  不打游戏的男生都在干什么呢? 
  女生 发量少 头顶快秃了 有没有什么好的生发方法!!跪求!!? 
  喜欢收藏的人,你有哪些到现在还在坚持的收集爱好? 
  澳洲、新加坡留学哪家中介公司比较好?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戴大金链子的装扮风格?
下一个讨论
宋江没什么本事是如何当上梁山老大的,他是否有领导艺术?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