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豹式坦克及其衍生型号? 第1页

  

user avatar   jg2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豹式坦克是一款在综合性能上较为优秀的中型坦克。

1.火力

豹式坦克上搭载的一门7.5 cm KwK 42 L/70坦克炮的垂直穿深如下


2.防护


  • 美国陆军对豹A的测试


  • 豹式坦克的装甲的化学成分

苏联1944年文件中的表格列举了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的装甲的化学成分-均含有钼 (其中豹式坦克的装甲的钼含量为 0.1-0.15%, 而虎式坦克的装甲的钼含量为 0.45-0.50%)

в) Броневая защита

По данным химических анализов, броня на немецких танках на протяжении всего периода войны не подвергалась серьезным изменениям, имеет среднюю твердость и изготовляется из хромомолибденовых сталей. Броня танка «Пантера» легирована вводом никеля в количестве от 0,79 - до 1,70 % в имевшиеся броневые хромомолибденовые стали. Химический состав брони танков «Пантера» и «Тигр» приведен в табл. 1.

c) Armor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chemical analysis, armor on German tanks during the entire period of war did not undergo serious changes, which has an average hardness and is made of chromium-molybdenum steels. The armor of the Panther tank is alloyed with nickel in an amount from 0.79 to 1.70 % in the available chromium-molybdenum armor steel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armor from "Panther" and "Tiger" tanks is given in table one.


  • 豹式坦克的装甲的品控问题


3.机动性

豹式坦克的性能特征如下


4.产量

豹式坦克的产量数据如下

-----------分割线-----------

最后, 本人在此笑看著名德黑@药府王辖镇 对7.5 cm Sprgr Patr 42的迫真钦点


user avatar   xiao-ce-zi-zc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是脱离具体历史和战例的看法,就对于这种吨位的坦克提一下看法。)

不管怎么说,豹子这个级别的坦克还是相当合适的,但是现实的德国没有自由生产这个东西的生产力(产6000+也尽力了,美国如果生产豹子,也就跟生产M46,M47,M48似的,可能还难点)。

(抛开那个时候它们有些高的故障率和费劲的维修而言)黑豹和没赶上二战的M46坦克,这些有四十多吨的体重,有七八百匹马力发动机,拥有KWK-36,KWK-42和M3级火力的坦克,在1943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第一代主战坦克出来之前,作战效率还是相当高的。以下可以压制T-34和谢尔曼,以上可以用灵活的战术对付IS系列坦克以及一堆苏联自行重炮。确确实实是可以作为独当一面的主力的。由它们组成的装甲师或者机械化师,突击力量和机动能力是相当可观的,T-34和谢尔曼会和它们打出惨烈的交换比,而苏联各自行重炮会被它们群殴。

老虎和虎王以及大象加上猎虎,太重了,机动力差,拿他们与T-34和谢尔曼打交换比不合适;四号GHJ太轻了,发动机动力太小了,能不被T-34/85和76炮谢尔曼打出几比一的交换比就不错了。至于和IS-2以及苏联重炮,它们的火力直接糊懵黑豹和M46这种坦克,但是同一个吨位只有黑豹和M46三分之二的马力以及一分两发的射速,稍微有点经验的黑豹和M46的驾驶员都可以让这些苏联自行重炮没了。

客观的说,对于黑豹和M46而言,IS-2就是苏联重炮的存在,不太像主战坦克,挺容易对付,而对于T-34和谢尔曼,就是压制的存在了。

另外,我合计这也是苏联和西方坦克的重量分野。

比如,苏联是T-34,30多吨,T-55,36吨,T-62,37吨,T-64,39吨,T-72才突破四十吨,直到T-14也就到48吨,都很轻。

而西方呢,美国从M46,M47,M48,M60,都是四十五吨打底,到M60都五十多了;英国呢,百夫长52吨,酋长57吨,很重了;法国倒是个奇葩(不怪人家,二战它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存在的),AMX-13也就十几吨,AMX-30也就36吨;至于德国,都说豹1很脆,但是也有四十多吨重了,也比苏联那帮坦克重。直到第三代坦克出来的时候,西方普遍五十吨起,倒是齐了 ,苏联,连破50吨都难。

我在想,苏联和西方坦克重量开始有差距,大概是从黑豹开始的吧。


user avatar   long2le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长得很帅,特别是屁股。

2.有点超重,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40吨级的中坦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同样的运力,能够部署的坦克数量更少,同样的运力,能够保障的坦克数量更少,同样的原材料数量,能够生产的坦克更少。

3.装甲是合格的。车体正面自不用说。100毫米弧形炮塔正面还是不错的。侧面也是当时中坦的平均水平,T34和谢尔曼也都差不多,不能对德国的中坦要求就更高。但是也有问题,就是黑豹可是比谢尔曼和T34都重了十吨的,结果却换来了差不多的侧面,这方面讲的确是说不过去。此外,黑豹装甲一直缺乏足够的热处理工艺,同时后期的钼的缺失也导致黑豹装甲质量跳水,装甲整体偏脆,易于在打击下开裂。

4.机动性优缺点都十分的突出。

优点:

双扭杆交错负重轮保证了极好的行驶平稳性,宽履带带来了很好的通过性。八档双流传动变速箱保证了操纵性能。特别特别要注意的是,黑豹操纵杆杆力只有5-7千克,远远低于当时主流坦克的30千克,这对于长期驾驶保持战斗力十分的有利。发动机600马力对于40吨车辆十分够用。履带等行走机构很好,寿命在2000-3000千米,相当的结实可靠。

缺点:

八档变速箱只有一个倒档,倒车极其的坑人。黑豹变速箱常用三档前进,导致三档齿轮磨损极其迅速,普遍在1500千米左右三档齿轮就完蛋了。但是仍然可以靠着二档强行挂四档来续命。末减速器设计问题结合材料问题共同导致寿命过短,一是其末减速器为了加工方便,都是直齿轮,其次是有色金属缺乏导致强度不足,只有150千米的寿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末减速器链接螺栓强度不足,末减速器内部大齿轮螺栓断裂是常见故障。发动机过分加强,寿命在150个摩托小时左右,算距离的话则是平均1000千米就需要更换发动机,最多不超过1500千米,和同期美苏发动机有较大差距。当然如果美苏也把发动机加强到3000转的话大家也都差不多。早期发动机在3000转时输出700马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寿命普遍在700公里左右,1943年11月后发动机被限制在2500转,输出降低至600马力,寿命相应提高到1000千米。1944年6月英军通过审讯战俘得到某个黑豹营发动机平均寿命只有724千米。此外,43年9月起的一批发动机存在有炸飞汽缸头的风险。双流传动名义上可以实现中心转向,实际上有相当的甩掉履带的风险。行走机构虽然可靠,但是面对打击也表现得十分的脆弱,近炸的105榴弹就能让黑豹丧失机动能力。汽油机的高油耗加上不多的油箱导致道路行程只有60-80英里,越野行程40-50英里。

3.火力

主炮足够用。AP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过强了。一门50-60倍径的炮就够用了。对应的就是HE表现平庸了。AP的射击精度甚至在2000米距离上都堪称准确。

4.人机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黑豹在人机方面有着相当的缺陷。体积大并不代表人机工程做得就好。黑豹的车长还是比较舒服的,机电员相比于他的职责而言也是很好的。驾驶员开始就稍有点苦逼了。黑豹车体虽大,但是留给驾驶员的地方却不多。和同期美苏坦克相比,德国的虎豹有一显著的不同,就是车体内两个乘员间空间是不互通的,两者被变速箱及大量上层结构隔开,致使两者不能互相借用对方的空间,而且腿部空间被传动机构极大的局限。此外锋利的突出物很多,很容易致使驾驶员受伤。

装填手空间不错,就炮弹位置而言他也能很快的够到就近的待发弹。但是炮弹固定卡扣设计的十分脑残,如果不戴手套的话装填手手部极其容易受伤。而且黑豹炮弹储存方式比较粗放,位置比较危险,且没有任何保护,不要说水套了,连薄薄一层金属隔板都没有,这共同导致了黑豹被打穿后高达70%多的起火率。

补充部分来源:

上表

上表是部分车辆的乘员空间,分别是丘吉尔,克伦威尔,T34,IS2,三号,四号,M4A2,黑豹,老虎的车内乘员空间。

左数第八列是炮长位宽度,单位是毫米,可见除了M4A2最宽达到600毫米外,第二位就是n黑豹,560毫米。

左数第九列是装填手空间,最宽敞的首先是老虎,其次是IS-2,黑豹的装填手是比较苦逼的。

左数第十列是车内从地板到炮塔顶高度,黑豹的1600毫米净高职能算是中规中矩。

这个表里明显e能看出,英国车真的是默默无闻的人机工程差到爆炸。

第二个来源,英国人的 The motion study of Germand tanks。

战后的英国人拿一些缴获的德军虎豹虎王来分别详尽的测试了不同战位的乘员运动:

炮长位俯仰操纵设计有问题,控制炮塔旋转的踏板设计别扭,最左侧的踏板位于炮长座位右侧边缘,以至于炮长必须下半身扭曲来s操纵。

火炮俯仰手轮位置不太好,而且把手有点短,不能全手握,而且转动时手部也容易撞到炮塔转动方位指示器。手轮操作僵硬,容易导致手部疲劳。炮控设备整体位置比较偏,再次要求炮手以一个别扭的姿势进行操作。炮镜位置也比较别扭。

总体而言火炮布局比较有问题,火炮操纵机构布局比较差,俯仰操纵不令人满意,视野很差。

炮长

炮长镜是不错的,但是炮长缺乏一个二级潜望镜,这直接导致炮长极其贫弱的索敌能力。当车长发现一个目标后,炮长平均需要20s的时间才能找到且瞄准目标,正是缺乏二级潜望镜的问题。因此,黑豹的作战极其的依赖于车长。在车长潜望镜正前方有一个机械瞄具,当车长用这个瞄具对准目标后,理论上讲炮长也能同时通过炮镜看到目标了。

此外,当地面倾斜程度超过20度后,炮手就不应当转动炮塔了。这个角度下炮塔既无法转动也无法锁定。这也导致在运动当中射击变得不可能。

总体而言黑豹的人机工程还是不错的。

5.可靠性

最初的豹D可靠性差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水密的发动机舱和管路设计问题,即使没受打击都有可能因为泄露的汽油挥发积聚在发动机舱中导致起火。但是后期随着一系列的改进和人们对黑豹的熟悉,在恰当的维护与保养下,黑豹的可靠性仍然是不错的。当然,和同期所有坦克一样,这都建立在足够的维护基础上的。

黑豹这个车,和同期的美苏坦克一样,反应了在技术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对于坦克不同方面性能的取舍。四十吨级的中坦相比于三十吨级的中坦,核心在于那多了一百马力的发动机。在大家技术水平半斤八两的情况下,德国人通过牺牲发动机寿命的方式换取了这额外的一百马力,同期美苏发动机寿命普遍在2000-2200千米之间,但是黑豹的发动机就只有一半,1000公里左右。设若美苏也通过加强发动机的方式,实际上也能获得一辆四十吨级别的中坦,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取舍,美苏一直没有这么做,而是更倾向于走常规路线,根据现有发动机技术水平稳步发展三十吨级中坦。美苏实际上也能通过现有技术整合搞出性能类似的坦克,但是由于战略战术后勤等多方面原因,一直都在坚持30吨级坦克,非不能,实不愿。从这个角度来讲,黑豹老虎虎王与德国一系列末日武器(虽然时间上不接近),在某种程度上是类似的。

先写这些,都是结论,来源有需要再放。


user avatar   william-james-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大了点重了点主减速寿命短了点交错轮不好修以外也没啥好黑的……

生产性?看看产量和资源,可以了,你换成T-34顶着航八集天天来查房你也造不了几辆。别拿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说事,斯大林格勒那时候才造了几辆后面其他厂又不是就停工了。

可靠性?除了库尔斯克以外还有啥黑历史了,T-34在41年笑话也不见少(而且也是传动系统问题多),谢尔曼那套底盘也是从M2中坦就开始打磨多年的。

纸侧面?一中坦干嘛要搞得跟重坦一样全向防护,虎1和玛蒂尔达那种全向防护不是一直作为设计思路落后的代名词吗?谢尔曼侧面一直1.5寸也没人说啥啊?放现在MBT哪个侧面和正脸比起来不是纸的,这么说豹子还有先见之明嘞……当然,相对来说稍微削弱一下强到近乎叹息之墙的过防正面,把炮盾和炮塔侧面加一下可能更合理,不过这属于锦上添花的改进了,也不是说原先就有多大的坑。

炮不够给力?你问问前线美英苏军除了开慈父和开酱爆的哪个见了不怵头的。说图纸的话等装100炮的T-54和装17磅的百夫长出来黑豹2可能已经扛上长88了……

反正怎么看虽然不是什么完美设计划时代啥的,评不上优秀也能给个良好吧。而且这体量后续改进空间还挺大的。

军迷一般都有那么几个阶段:

1、无脑德吹,主要是军服帅以及悲情效应

2、又看了点东西,变身无脑德黑,中二逆反嘛大家都懂

3、终于看的东西差不多够多了,总算能具体事情具体看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没有反步兵导弹? 
  假设鼠式、E系列、狮式、VK7201等德国末日重坦战争之初成功量产,配合德国的末日计划的飞机能胜利吗? 
  米格31相控阵雷达性能如何? 
  请问这是什么坦克? 
  VT-4型主战坦克与我军现役96B型坦克相比优劣,在世界外贸市场地位如何? 
  12.7和14.5毫米这种大口径机枪子弹采用埋头弹设计会有何性能? 
  苏联海军为什么非常注重潜艇? 
  为什么开车不能打电话,而开坦克开飞机却要时刻和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士兵不会分散注意力吗? 
  二战时期德军为什在没有击败英国的情况下攻打苏联?而且古德里安军团已经迅速扑向莫斯科,却被命令攻打基辅? 
  用于出口的97式步枪在国外评价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正确评价美军二战时的谢尔曼坦克?
下一个讨论
怎样面对德吹?





© 2024-06-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