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样从高刺激的娱乐状态中静下心来,适应低刺激/枯燥的学习或工作? 第1页

  

user avatar   shijianyiw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能改变一些行为惯性的关键,往往不在做事的方法论上,而在思维方式的转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即使远离了手机、互联网这些高刺激源,我们还是总能找到很多学习和工作以外的事情去做:

我们会去打扫卫生,好像房间干净了就会好好学习和工作一样;

我们会去整理文档,好像资料规整了就会好好学习和工作一样;

我们会去做一份完美的计划,好像有了计划表就能好好学习和工作一样;

我们会去做运动,好像神清气爽了就会元气满满的学习和工作一样。

我们还会去做许多平时不会做的事,比如自己做一顿美味的宵夜、修剪植物、练琴、翻阅充满回忆的老照片……

总之,就是不会去学习和工作。



我们不由自主的逃避自己讨厌的事情,并寄希望于未来的自己。

我们潜意识认为到了 deadline,会有一个我2.0(更好的自己)在那里等待。我2.0效率极高,自控力极强,不仅能弥补当前没有做的事,还能做到更多,迅速搞定一切。



事实上,大部分时候,到了最后时刻,“我2.0”却不见了,我们不得不被迫面对现实,为即将到来的考核交上一份仓促的答卷。并陷入自我懊恼、自我厌恶,只有再次回到高刺激的娱乐状态,才能摆脱这种负面情绪。

这样的循环一次又一次发生。其实是由于我们高估了学习和工作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也高估了未来的自己。



刷新潜意识里对自己和枯燥工作的评估,重新认识未来的自己,重新看待低刺激的学习和工作,也许会有所帮助。

1、重新认识未来的自己:现在的我 = 未来的我2.0

高估未来的自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在《自控力》这本书中提到过,脑成像研究发现我们在考虑现在和未来的自己时,运用的是大脑中不同的区域。当人们想象未来时,想在考虑别人的特征一样,大脑中想象自己的区域毫无反应。

心理学家们用“未来自我的连续性”这个概念,表示“你在多大程度上认为,未来的自己在本质上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较高的“未来自我的连续性”会让人现在就做到最好。“未来的自我连续性”较弱的人,会倾向于把不想做的事情推给未来的自己,而让现在的自己享受即时的满足。



我们要意识到,明天和今天的自己毫无区别,一个小时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也毫无区别。今天不想做的事,到明天并不会突然变得乐于去做。现在的我 即 未来的我2.0,现在我会怎么做,未来也会一样。

所以当电脑里还躺着未完成的报告,却忍不住想打游戏时,不要再问自己“我现在想不想打游戏?”,而是问自己“我想不想接下来整天整夜都在打游戏?”。

当拖延着不去学习或工作时,不要问自己“我是想今天做还是明天做?”,而是要问自己“我是不是打算永远拖延下去?是不是打算让『现在这个自己』承担后果?”。



不过,要承认这一点现实,好像打破了一些对未来美好的期望,还真是有点忧伤啊!



2、重新看待低刺激枯燥的学习和工作:它们真的那么令人讨厌、让人痛苦吗?



很多时候,令人讨厌的不一定是学习和工作本身,而是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有没有意义/价值的不确定感。

不确定背了这么多单词考试到底会不会用到,

不确定加班做出的方案会不会被老板认同,

不确定每天的练习究竟会不会让自己有所成长,

不确定付出这么多代价去学习和工作是否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种不确定感,成为我们心里的噪音,让我们很难静下心来。



面对眼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当我们不去想结果时,往往会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这样想着,迈出第一步后,你会发现:

这本总是看不下去的书,慢慢读倒也还好,没有那么晦涩嘛;

这个托了很久的报告,拆解下来好像也没那么复杂嘛;

那个难搞的方案,好像有点初步的思路了哦。



一旦摆脱令人不安的不确定感,开始专注于事情本身,我们反而能够更加放松和平静。

慢慢的,完成了这个一直抗拒的任务的一小部分,也有了少许的成就感;

慢慢的,沉浸在当下这一件事情中,感到一种和高刺激娱乐不同的快乐,这种快乐中带着自我认同,和发自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慢慢的,也从这些学习和工作中找到了乐趣,是不是不知不觉中也变成了高刺激的事情呢?



不过,摆脱不确定感的噪音,完全做到并不容易。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想:决定事情结果的很多因素(如客户会不会满意、考试会不会考到),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与其在不可控的事情上焦虑和担忧,不如把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而当下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要不要开始做这件事。



最后总结一下,

从现在起,不再逃避低刺激枯燥的学习和工作,而是选择面对,它们其实没那么讨厌;

不再对未来的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承认现在和未来的我是一样的这个现实;

不再纠结于任务完成后的结果和回报,而是关注任务本身。

这几句话看上去简单,但做到却不容易,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和惯性。也许不能马上做到,但可以经常提醒自己,慢慢尝试。

还是那句话,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能改变一些行为惯性的关键,往往不在方法论上,而在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关话题

  区块链是什么,如何简单易懂地介绍区块链? 
  跑步初学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每天只睡6小时,还保持一整天都精力充沛? 
  滚是种什么体验? 
  如何理解那种非常「稳」的人?他们是如何保持这种状态的? 
  有哪些让你受益终身的话(道理)? 
  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动物有足够的食物吃,他们会不会和睦相处? 
  在职场中也许我们生而平凡,但都是平凡而努力着,如何提升自己呢? 
  如何看待 2016 年深圳「禁摩限电」集中整治行动?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网络上会有那么多人为万达喊冤?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关当局开始限制去日本旅游(团体旅游)?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