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医药课本走进浙江小学? 第1页

  

user avatar   xibokela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惊闻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即将在新学期里开始学中医,而且还作为必修课,开全国未有之局。教材主编、浙江省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居然说此举是“宣扬科学精神”,更是令我大吃一惊,感觉荒谬无比。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修的地方教材《生命与健康常识》,错误地认为控水是抢救溺水患者的措施之一。经过多位急救医学专家批评后,湖南省发布声明,诚恳认错,并立即修正该教材。今天看到我省出小学中医教材,错误荒谬远大于湖南省《生命与健康常识》的错误。恳请将所印刷的数十万中医教材立即回收、毁版,避免荼毒青少年。

具体理由列举如下:


一、根据新闻报道公开的截图,中医教材就犯了严重医学知识错误。

目前看到就几幅截图。

其一幅标题是“饮食有度”(见下图),说的是一个11岁小孩,平时饭量大,后来去医院查出糖尿病,该教材归结为吃得太多、变得太胖、就得糖尿病了。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损伤,胰岛素分泌障碍,导致血糖增高,特点是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多见于年轻人;2型糖尿病是因为外周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而胰岛β细胞本身大多正常、胰岛素分泌大多正常甚至增多,症状并不明显,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肥胖人群。对于像书中提到的明明那样的小朋友,如果罹患糖尿病,绝大多数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比较罕见。研究发现,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病率为0.28%,而2型糖尿病估计仅为0.022%,只有前者的1/10左右。虽然青少年肥胖,的确很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但发病一般都会在14岁以上,很少发生在11岁。所以这则例子,有太多的不严谨,会给孩子造成误解,以为青少年糖尿病就是因为吃得太胖。实际上,如果看到一个青少年罹患糖尿病,首先就应该考虑为1型糖尿病,跟什么“吃得太胖”“饮食无节”无关,多食只是患病的结果,而非原因。

如果说上述例子还只是不严谨,并无大错,那么下面一幅截图“恐惧伤肾”就是大错特错了。

截图中的课文说“我们有时会大小便失禁,甚至吓得昏死过去...这是‘恐伤肾’‘恐则气下’”。恐惧是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跟肾脏没什么关系。所谓“吓得小便失禁”,最多也是神经反射引发的膀胱括约肌松弛,这跟肾脏风马牛不相及也。此外,“吓得大便失禁”、“吓昏死过去”,那就更是与肾脏差了十万八千里,难不成中医认为直肠、大脑也跟肾脏一回事?青少年要学习正确的生理解剖知识,分清楚肾脏、膀胱、直肠、大脑等基本器官的区别,是一个基本的科学素养。如此啼笑皆非、张冠李戴的错误,会不会给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学习造成严重的混乱?

更搞笑的莫过“思虑伤脾”了。

课文说“思考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但是思虑太过会导致吃饭不香、消化不良等,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思伤脾’。”学过基本的解剖生理知识,都知道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主要功能就是血液的清道夫,清除衰老的血液细胞、外来的抗原及异物,并产生免疫反应。思考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跟免疫器官脾脏有神马关系?思考引起消化不良,那也是“思虑伤胃、伤肠”,消化道的问题又跟免疫器官脾脏有神马关系?

仅仅是新闻报道里的几幅截图,就有严重的问题,真不知全书有多少谬误。


二、中医与现代医学是完全不同、互相否定的学术体系,会造成青少年科学知识体系混乱

既然是普及医学知识,为何只谈中医?而不普及现代医学知识?如果同时普及现代医学知识与中医,那就会有更多矛盾与不协调。中医的解剖学知识基本是错误的,跟现代医学的解剖学天差地别,两种知识体系一起教授给小学生,小学生很可能产生混乱与迷茫。我举几个例子:

  • 中医认为尿液是大便渗出物延三焦流到膀胱而产生的(“粪渗为尿”),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尿液是泌尿系统产生的,与粪便所在的消化系统并无关系,更不存在什么“三焦”。
  • 中医认为心脏是思考的器官("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精神之所舍也”),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大脑才是思考的器官。
  • 中医认为心脏是造血器官(“心生血”),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红骨髓才是人体造血的场所
  • 中医认为鼻涕是脑脊液渗出来的(“脑渗为涕”),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鼻涕是鼻黏膜分泌而成的,跟大脑没什么关系,除非是颅底骨折产生的脑脊液漏,那么中医还得个个是熊猫眼。
  • 中医提到“五脏六腑”,却从来没发现胰腺,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胰腺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内分泌器官,中医把它忽略了不大好吧。
  • 中医认为人体的肾脏是生殖器官,左右两只肾脏功能还不一样,一个是命门,一个是藏精,而现代医学认为肾脏不是生殖器官,而是重要的排泄器官,两只肾脏功能没有显著差异,即便肾功能衰竭的血透患者,性功能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中医的解剖生理错误不胜枚举,中医在解剖生理学上的“科学精神”基本是零蛋,难道方剑乔校长认为向小学生教授错误的解剖生理知识,也称得上“宣扬科学精神”?


三、中医不是自然科学。

中华民族要复兴,国民具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精神非常重要。而这一切都要从小培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根植于阴阳家而非医学家的邹衍所发明的政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并不像方剑乔校长说的那样,中医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里面,同一种研究对象,不会有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比如,研究天体,只有一门天文学,不会还有中国独特的“天文学”。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只有一门化学,不会还有中国独特的“化学”。同样是研究人体,为何还要将医学分为中、西,分为两套完全不同、互相否定的学术体系?为何会多出这种特殊化?

科学的特点是能够证伪,能够不断的发展。现代医学会把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的书籍奉为经典吗?希波克拉底的理论早就淘汰,扫进历史垃圾堆,为何中医还捧着几千年的故纸堆当经典来看病?中医认为祖宗最厉害,后代一代不如一代,秉持的是一套退化史观,没有发展没有进步。

维系人类的健康,是一件大事,一定要有可靠的方法来保障。临床试验是全世界验证药物、疗法安全性、有效性的金标准,一种可靠的方法,为何中医要单独自外于此?


四、中医历史上在瘟疫面前是一败涂地,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几乎毫无贡献。

有人粗略统计过历史上发生在中国的瘟疫( 中国古代大瘟疫记录选抄),长长一大串,估计有六七十次见于正史的大瘟疫,结果基本都是“死者大半,死者甚众,死者无算,死者不可计数,灭门,绝户”。在瘟疫前,中医一点卵用都没有。

1910年席卷东北的鼠疫病情,让中医在瘟疫面前的一无是处暴露无遗。中医不识细菌,不懂显微镜,更无病理生理知识。有些中医无知无畏,跑东北去用中药对抗鼠疫,害人害己,结果很快就得到印证:参与防疫人员的死亡人数发现,防疫人员2943人,死于鼠疫者297人,死亡率是10%;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救护车司机150人,死亡69人,死亡率45%;其次就是当地中医,9人中有4人死于鼠疫,达44.4%;死亡率最低的是医学堂的学生,29人死亡1人,死亡率是3.5%;有从业资格的医师20人,死亡1人。( 走近诺奖的第一人:伍连德为何主张废除中医 )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郭松义的一篇论文,在统计了清代宣统年间北京城内人口的死亡情况,发现死因前五位,有四位都是跟瘟疫相关。位列第一的就是痨症,也就是肺结核。

中医在瘟疫面前是一败涂地的。

中国古代人都非常短命,平均寿命30岁左右。比如, 根据《人口研究》的一篇论文所统计的数据,清代宗室成员就大多很短命。顺治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5岁,康熙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3岁,雍正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29岁,而乾隆的最低,平均寿命仅为25.3岁。16岁以下死亡率非常高,14%-48%之间。

没有证据显示,历史上中医对国人的健康有所贡献。

最后再和教育厅的领导谈几句。

同样是浙江人,近代伟大的文学家、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在《呐喊 自序》里面写得很明白:“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如今,居然让小学生也学起“骗子”的经书来了,莫非有一种倒退百年的梦幻?

救救孩子......

参考文献:

1. Goran M I, Davis J, Kelly L, et al. Low prevalence of pediatric type 2 diabetes: where’s the epidemic?[J].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08, 152(6): 753.

2. Diabet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Pediatrics - MSD Manual Professional Edition

3. 江桥. 清朝前期宗室人口状况的初步统计与分析[J]. 人口研究, 1986, 10(1):50-54.

4. 郭松义. 清宣统年间北京城内人口死亡情况的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2002(03):50-57.


2017.9.24补充

关于第四点:中医历史上在瘟疫面前是一败涂地,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几乎毫无贡献 由于篇幅关系,我没有详细论述。在2017.9.23我发了一篇详细论述这个观点的文章,用证据、数据回答一下“历史上,中医对国人的健康到底有没有贡献”这个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没有中医就没有中国人,中国人是靠中医才延续下来的,中医在历史上对国人的健康做出重大贡献。实际上, 中医出现前,中国人就一直延续着。欧洲人、印度人、美洲印第安人都延续下来了,也未见他们有过中医。人类的繁衍不需要中医,能活到繁殖的年龄20-30岁就可以。就像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也未见有黑猩猩医、大猩猩医、猿猴医,这些灵长动物照样繁衍下来。

要看中医对国人的健康有没有贡献,这需要拿出证据。最有力的证据可以有两个,一个是幼儿死亡率(0-4岁),另一个是平均寿命。幼儿死亡率可以代表未成年前90%的死亡,跟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水平密切相关。而平均寿命,毋庸置疑,也跟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中医真的很有效,对国人的健康大有裨益,这些数据应该至少高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水平或者灵长类动物。


先看幼儿死亡率。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郭松义的一篇论文,在统计了清代135位民间绅士的子女死亡情况,976个子女中有244个死于0-4岁,幼儿死亡率为25%。2009年中国循证儿科学杂志一篇论文显示1949年幼儿死亡率也为25%。所以清代-民国,幼儿死亡率应该没什么变化,25%左右徘徊。现代医学普及、卫生条件改善之后,新中国的幼儿死亡率大大降低,2015年仅为1.07%。

1949年同时期没有中医、只有发达现代医学国家的幼儿死亡率都非常低。1950年加拿大为4.87%,澳大利亚为3.16%,美国为3.77%。即便是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1950年时中医(日本叫汉医)已经靠边站了,幼儿死亡率也仅为9.13%。

再看看灵长动物的数据。几内亚博叙地区一个野外黑猩猩种群的数据 显示,黑猩猩0-4岁死亡率是27.30%。另一项大种群研究显示,类人猿(包含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的0-4岁死亡率是30%,小型灵长动物(环尾狐猴、吼猴、疣猴等13种)的0-4岁死亡率是52.5%。

绘制一个条形图可以对比看看。


真是了不起呀,多亏中医的“护佑”,我们国人的幼儿死亡率,跟野生的类人猿差不多。



再看看平均寿命。

根据《人口研究》的一篇论文所统计的数据,清代宗室成员大多很短命。顺治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5岁,康熙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3岁,雍正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29岁,而乾隆的最低,平均寿命仅为25.3岁。平均寿命25-35岁之间。16岁以下死亡率非常高,14%-48%之间。

那么古代的平均寿命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皇族宗室可能欠缺代表性,但民间又没开展过科学的统计。不过有一些记录完备的族谱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我国最早相对比较完备的家族寿命表,是广东中山的李氏家族,可以追溯到1365年。以广东李氏家族作为样本,可以推测出,元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32岁,清代33岁,民国35岁。看来在中医的庇佑下,中国人总体的平均寿命基本没什么变化,在30多岁缓慢前行,但看起来,比享用更好中医服务的皇室成员(25.3-35岁)要好一些。

同时期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也不分伯仲。文艺复兴时期是35岁,18世纪是36岁,19世纪是40岁。

新中国建立以后,现代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才开始大踏步提高,2015年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99岁。

在现代医学诞生前,中国传统医学(中医)与西方传统医学(西医)对人类健康的贡献都是微乎其微。

再看看灵长动物。一项研究 显示,狐猴的平均寿命是11岁,绒毛蛛猴是24.5岁,卷尾猴是7.5岁,狒狒是9岁,黑猩猩是13.5岁,大猩猩是28岁。在中医的庇佑下,清代宗室的平均寿命( 25.3-35岁)居然超过大多数灵长动物,而与野生的大猩猩差不多,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而享用比宗室更差的中医服务的普罗大众,平均寿命则要高一点点,看来中医有可能还有减少寿命的功效。

古代,中医服务得更好更高端,反而可能会把平均寿命拉回到大猩猩水平,这似乎不是玩笑话。

所以,中医到底有没有为国人的健康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Einstein, A., B. Podolsky, and N. Rosen, 1935, “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Phys. Rev. 47, 777-780.

2. 倪江林. 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J]. 统计研究, 1986 (2): 21-27.

3. 江桥. 清朝前期宗室人口状况的初步统计与分析[J]. 人口研究, 1986, 10(1):50-54.

4. 郭松义. 清宣统年间北京城内人口死亡情况的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2002(03):50-57.

5. Sugiyama Y. Age‐specific birth rate and lifetime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chimpanzees at Bossou, Guinea[J].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1994, 32(4): 311-318.

6. Kohler I V, Preston S, Lackey L B. Comparative mortality levels among selected species of captive animals[J]. Demographic Research, 2006, 15: 413-434.

7. 米杰, 张美仙. 中国儿童生存状况:婴幼儿死亡率变化趋势[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 4(4):325-329.


2017.9.28修改

中医的“五脏六腑”不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内脏器官?

我指出浙江省小学中医教材《中医药与健康》的解剖生理知识错误,就会有很多中医支持者站出来辩解: “中医的脏腑,不能对应于西医的器官”啦、“中医的器官是功能的,不是解剖的”啦、“中医的器官只是抽象概念,不能用西医的解剖知识来批判”啦,等等。

真的吗?中医的“五脏六腑”是一个功能的、抽象的概念,不能对应于现代医学的器官(简称“中医脏腑虚化论”)?中医的“心”、“肺”、“肝”、“肾”与“脾”,不是现代医学的心脏、肺、肝、肾与脾?

首先,先不论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放入小学生课本,难道不会造成小朋友们的认知混乱?到底老师说的“心”是哪个心?“肾”是哪个肾?不精神分裂才怪了。

那我们再来说说“中医脏腑虚化论”。

提这种论调的人,绝对是没看过中医经典的“伪中医”,欺师灭祖也。


我们看看中医经典怎么说

《黄帝内经》写道: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灵枢·经水)

看清楚没有?《黄帝内经》说的很清楚,脏腑可以度量,死后可以解剖看到,坚脆、大小“皆有大数”。中医的脏腑历史以来就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可见可量。

中医另一部经典甚至详细交代了心肝脾肺肾的重量。

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难经)

大多数学者认为《难经》成书于西汉,那么换算成今天的重量:心脏是188克,现代医学称量过的心脏重量是188-575克;肾脏是266克,现代医学称量过的肾脏是164-336克。

《难经》还交代了脏腑的大体位置,比如“ 五脏俱等,而心肺独在膈上 ”、“ 五脏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独去大肠、小肠远”,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基本吻合。

不论是《黄帝内经》,还是《难经》,都对消化道的重量、长度、容积情有独钟,详细列出了相关数据。比如《难经》量出小肠长度是“三丈二尺”,相当于现代的7.36米,而现代医学所量的小肠长度范围在2.75-10.49米,平均在3-4米之间,跟人的高度密切相关(小肠长度大概是身高的3-4倍)。

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到底是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肝脾肺肾呢??


看看现在权威的中医教材怎么说

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学》第26页这样描述心脏: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

第28页这样描述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肺分左、右肺,左肺二叶,右肺三叶,肺经肺系(气管、支气管)与喉、鼻相连。

第33页这样描述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等等。

所以说,中医说的五脏六腑,就是对应与解剖学的内脏器官,这是毫无疑问的。胡说五脏六腑不是“西医”的器官的人,不仅没读过中医经典,连现代权威的中医教材也没学过,应该是个野郎中吧?

把中医的脏腑虚化、功能化,是19世纪的部分中医的杰作。因为西方的大量正确详实的解剖知识传入,中医实在错得离谱,实在没脸混下去了。面对错误,有部分中医不是去老老实实地纠正、进步,而是把歪理再歪一歪,胡说八道设计了一套脏腑虚化论,希望逃脱科学的批评,也顾不得欺师灭祖了。当然正统的中医没有搞这套虚化理论,在现在所有的中医教科书里,都是认为脏腑就是解剖的器官。


中医的解剖生理知识基本是错误的

中医的五脏六腑和现代医学的器官可以一一对应,但几乎所有的解剖生理解释都是错的,比如:

  • 中医认为尿液是大便渗出物延三焦流到膀胱而产生的(“粪渗为尿”)。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尿液是泌尿系统产生的,与粪便所在的消化系统并无关系,更不存在什么“三焦”。
  • 中医认为心脏是思考的器官("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精神之所舍也”)。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大脑才是思考的器官。
  • 中医认为心脏是造血器官(“心生血”)。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红骨髓才是人体造血的场所
  • 中医认为鼻涕是脑脊液渗出来的(“脑渗为涕”)。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鼻涕是鼻黏膜分泌而成的,跟大脑没什么关系,除非是颅底骨折产生的脑脊液漏,那么中医还得个个是熊猫眼。
  • 中医提到“五脏六腑”,却从来没发现胰腺。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胰腺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内分泌器官,中医把它忽略了不大好吧。
  • 中医认为人体的肾脏是生殖器官,左右两只肾脏功能还不一样,右肾是命门,左肾是藏精,左肾才是真正肾脏,右肾没了人就没命门了,死定了。而现代医学认为肾脏不是生殖器官,而是重要的排泄器官,两只肾脏功能没有显著差异,右肾没了,只要左肾能代偿,人也不会死。即便肾功能衰竭的血透患者,性功能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 中医认为胆主掌人的意志力(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但现代医学认为胆就是一个胆汁的贮藏器官,没啥特别,很多切除胆的患者也没有变成不会决断的人。

可以看看下面两幅同时代中医与传统西医的解剖图谱对比,哪个粗鄙不堪,哪个精确精美,一目了然。虽然中医与传统西医对人类健康的贡献都微乎其微,但解剖知识上,那个时候的传统西医已经拉出中医数百年了。

为什么我们还要抱残守缺?为什么我们还要向后代传递陈腐、错误的知识?

最后说一句:请将浙江小学生中医教材回收、毁版!

18世纪传到日本的荷兰解剖图谱《解体新书》

中医的“解剖”图谱


参考文献:


1. Molina D K, DiMaio V J M. Normal organ weights in men: part I—the heart[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 2012, 33(4): 362-367.


2. Molina D K, DiMaio V J M. Normal organ weights in men: part II—the brain, lungs, liver, spleen, and kidney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 2012, 33(4): 368-372.


3. 丘光明. 汉代度量衡[J]. 中国技术监督, 2002(8):60-60.


user avatar   add-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性教育读本》走出小学

让《中医药健康》走进小学

小学生们造了什么孽啊……

————————

作为一个医学读到博士但没学过中医的人,我偶尔会拿起一些中医书籍翻一翻,感受就是:晦涩难懂。

就算同一种疾病,我对疾病本身的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生化学、微生物学、临床治疗手册都十分清楚,但我在查这类疾病的中医解释时,依然是看不懂的———就是连最基础的阴阴阳阳虚虚实实寒寒热热我都看不懂。

学医的都知道“大三综合症”这个词,就是在对疾病只懂一点皮毛,但没有完全系统的学清楚之前,会对自己身边的各种现象产生严重的“误诊”。我想中医同理,没有个十几年以上的研究和实际操练,根本不可能掌握。

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结果就是——比完全不懂还可怕。

————以上是背景—————

小学生除了文化课以外,该学什么?

答:常识。

医学常识:如何注意卫生,如何注意饮食规律,不要乱吃药,有病去医院,去医院应该注意哪些环节,听医嘱,紧急情况下如何向医疗机构求助。

社会常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融入集体,懂得互相尊重和自爱。认识这个国家、这个世界。

法律常识:哪些事情违法不能做?做了需要承担什么后果?如何防止被人侵害?比如如何防止怪叔叔性侵?如何求助?

自然常识:常见的动植物、山川地貌、乃至自己的身体。

有多少小学生,不,甚至大学生,因为常识缺乏而在社会上做出了种种匪夷所思的破事?

不该学什么?

答:专业

中医是一个专业,中医的预防主要是保健,这对小学生来说几乎无用,他学完之后既不能自己开方抓药,也不能指导医疗,更不能自己给自己诊断。最后还是一句有病上医院,这一句话讲36课时我是不信的。

(为了怕自己误解误伤,我还特意去翻看了一下这套教材,开头是一些中医历史和神话故事,然后,还真、真有具体的治疗方法的内容啊!!!!!看着这套标注着汉语拼音的中医学专业教材,我心中只剩一句:我了个大草!)

————————————————

再说由谁来教?这书上写着:36课时。

医学院的老师,要么是常年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医学教授,要么是常年从事临床医疗的专业医生。小学能配备这种师资????36课时可不是我们平时做的每年4次的医疗科普宣讲,那是实打实每周都得按时上班的工作。

让一群根本自己就不懂中医的班主任,随便翻了一遍教材就去给人上专业课?在搞笑??

————————————————

我们再看新闻认为如何讲授:

传播文化?中医是文化?不是自然科学技术吗?

还浓厚?

不光动脑?还tm要动手????动手干嘛?给自己和同学望闻问切吗?

下一步还要继续荼毒初高中生???蛤???

———————更————————

被不知道是不是中医粉的一群人炮轰了一天,累死人了,关评论,顺便人身攻击的评论我看着烦,都删了。

顺便集体回一些问题:这本教材是不是中医历史故事的文化宣传?

答:(下册没看,上册)不是。这本书大半是在讲故事,真的假的都有。小半是在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其中不乏有具体的药食谱内容

动手环节包括同学之间相互检查,评价对方是否身体不健康

这是什么?这是诊断!诊断!诊断诶!

有检查、有诊断、有治疗,这是宣传?这tm就是专业课好吗?还是一本没写清楚的专业课概述。

—————————————————

麻麻:宝贝放学回来咋不开心啦?

小红:今天上中医课,同桌小明给我看病,他说我气虚。

麻麻:那怎么办呀?

小红:老师说我应该补气,需要吃balabalabala。

麻麻:走咱这就去买!




  

相关话题

  为什么诺贝尔医学奖不给中医? 
  国家卫健委发文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应用于临床,将起到哪些作用?「小腿肌肉阻断术」有哪些危害? 
  既然减慢新陈代谢可以延长寿命,类似龟类,为什么还要提倡锻炼运动? 
  医生是否会为了推卸责任而把病情故意说得严重? 
  李冰冰自曝健康状况「疲惫怕冷长期失眠」,从医学角度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 
  西医是不是离开了仪器就没法治病了? 
  如何看待武汉2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癌获奖,涉事实验室回应称,「不可能允许进入」?事情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面对新型肺炎疫情,众多医护工作者毅然成为「逆行者」前往救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为什么说心脏外科手术是最帅气的外科手术? 
  现在头孢正在逐渐取代青霉素吗?如果属实的话原因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如无大国崛起,何来小民尊严」的言论?
下一个讨论
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最后还了吗?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