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共青团中央批判当代艺术的言论? 第1页

     

user avatar   shen-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致力于写一个大家都能看懂的答案,那就是,共青团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至于这件事对不对,取决于你的站在哪一边。

在讨论观点之前,有几个事实必须先提出来:

1. 黄河清视频批判现代艺术的观点显得武断,但其实从他的书《艺术的阴谋》中有大量论据支持。主要就是说现代艺术是二战后,美国为了构建自己民族认同而吹捧出来的。说实话书写得一般,但其中最有力的一点:美国虚构了一座现代艺术的圣殿,黑山学院。这是有史实可查的。

2. 黄河清的观点并不新鲜,西方也有许多学者论述相似的观点,比如Serge Guilbaut的《纽约如何偷了现代艺术——抽象表现主义、自由和冷战》就详细讨论了现代艺术中心是如何短时间内从巴黎转移到纽约的。在学界,从政治的方面探讨现代艺术是很受欢迎的方向。

3. 美国“官方”也没有避讳这一点。在NASA成立50周年的纪念书《NASA的第一个50年:历史视角》中,引用了很多访谈和解密文件,说明为了和苏联之间的冷战,美国政府确实部署了很多文化方面的竞争,其中就包括NASA的公开透明和扶持现代艺术。(读书少,只能列举这几本,相信很多相关的书里都会有,特别是关于MoMA历史的。)

4. 杜尚的主要赞助人是费城艺术博物馆,美国地位极其重要的美术馆,官方背景。费城艺术博物馆本来是以印象派之前作品收藏为主的,但随着现代艺术流行,害怕自己影响力会减弱,多方考察后决定重点收藏杜尚。


现在可以谈观点了,观点...这不是很明显了吗?当代艺术本来就是西方语境,尤其是美国语境,共青团本职工作当然应该战斗在意识形态的阵地上。

可是,历史是由赢家写就。19世纪之前,没有真正的“世界历史”,整个19世纪,完成了全球史进入“现代”的转折。(参考Jürgen Osterhammel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现代性”这个话题,和中国关系确实不大,尤其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本是由美国主导,承认这一点也无妨。(注意,“现代性”是学术概念,对标的是“后现代”“中世纪”之类的概念。虽然具体内涵有争论,但绝不是我们从小熟悉的“现代化建设”那一套。)不管当代艺术源头如何,它已经构建出了一整套自己的逻辑和最关键的:成熟的艺术市场。这就好比,你当然可以骂时尚是浅薄的,钻石是智商税,但它们都已经too big to fail。

共青团的评论当代艺术虽然没做错,但显得又狭隘又小气。但如果问我比起美国虚构了“黑山学院”,哪个更猥琐,就不好说了。

其实,相比微博上互相瞧不起的嘴仗,国内学界大咖对当代艺术与意识形态的问题讨论得才叫精彩:

朱青生vs甘阳:现代性与自主性 文章 - 朱青生、甘阳等:发言节选--“现代性”与“自主性”-“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录要(节选四)

艺术观点之争,不可能有定论,所以姿势极其重要。在我看来,一味骂现代艺术是一坨屎和一味优越感爆棚骂别人不懂艺术,都挺难看的。


user avatar   suchao12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起来法国共产党的忠诚党员,老一辈共产主义战士毕加索,在1953年接到法共为刚逝世的斯大林同志画像的任务,老艺术家感慨万千,他希望把领袖画成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领袖,于是挥笔为他心中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画了如下画像。

这副画像引起法共中央以及广大党员的极大愤怒,将之视为对伟大领袖的侮辱,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而毕加索的回应是:“写实就该画裸体啊,我干嘛不画个裸体斯大林,那样阴茎该怎么画?那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斯大林的阴茎要不要勃起?是什么样?谁给我量量?”

老艺术家说过:“我人是共产党的人,画是共产党的画。”感人至深,忠诚可鉴。可怜毕加索一生忠于党的事业,遵守党的纪律,积极交党费,为党出钱出力,最后还被批判。

其实也不只是他,几乎所有心系无产阶级的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都不受党的待见。与共青团微博宣传的相反,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家大部分是支持共产主义,仇恨资本主义的。而且苏维埃俄国早期为了拉拢这部分艺术家,是认可他们是革命战友的。因为现代主义就是在灵魂深处闹革命,他们都是坚定的革命者。


比如这副名为《黑方块》的作品。


作者马列维奇是至上主义的开山人物,也是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支持者。跟其他俄国现代艺术家一样,马列维奇为十月革命欢呼雀跃。但是因为不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他最终被批判到贫病交加而死。

为什么革命政权却不要革命的现代艺术呢?
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有一个本质区别,如果说古典主义是用各种形式阐释一种固定的答案,而现代主义则是尝试提出新的质疑和问题。

我们现在都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也有许多未知,类似阴阳五行和上帝创世之类的可以解释一切的理论都是人们自己想象出来的。但在中古时代,天地的奥秘早就在圣人先知的经文中讲出来了,我们只需要不断的学习古人的智慧,只需要按照经典去做就可以了。而艺术的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是建立在呈现和诠释经典的意义上的。

因此古典主义艺术往往是写实的,而用写实的方法,来描述经典里的语句。这时的画可以是圣母画像,可以是佛像,可以是圣经故事,可以是佛教本生故事,可以是二十四孝,也可以是孔子圣迹图。说白了,艺术就是给经典配的插图。所以一般艺术史认为,古典时代的艺术更多的是美术,是迎合人对美的需求的产物,这是因为当时的人认为问题都已经有了答案,需要的只是用美的形式去修饰这个答案而已。所以我们会看到从教堂到故宫,古典时代最精妙的美术技法都是为了体现神圣不可质疑的那个答案。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我们更愿意称之为美术家,他们自己不需要有思想,他们就只需要把神圣的思想漂亮的呈现出来就好。而这些美术家的工作都是一个个订单,都是为甲方服务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了不起的匠人。

而现代艺术不一样的就是,艺术家发现艺术自有艺术本身的价值。现代艺术品,可以只是表达人的本能情感,可以表达人对世界的困惑,可以仅仅表达这块颜色好美,也可以表达人的愤怒和嘲讽,也有可能这件艺术品什么都不想说,只是在试探观众的反应,因为他认为观众的反应也是作品的一部分。由于现代的艺术不仅仅局限在美术上,而是更近了一步,所以在一般人看来现代的艺术不够美。

梵高为什么在西方语境下地位非凡,其实就是因为他被当成这个艺术意识形态转变中的代表人物。

以上说的古典与现代的区别,是西方文化语境下的产物,现代主义艺术与古典主义也是西方艺术史里的词,我们只能勉强把这个词跟中国情况套,但中国的情况有一些不一样。

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同样是在中古时代,掌握文化的人不一样,西方是神父们,中国是文人士大夫,在西方中古时代为神权服务的美术,在中国是为地上神的化身皇帝天子服务的。而在中国皇权给予文人的自由空间多的时代里,比如宋元,文人们就自己探索出了文人画这种专注于自我表达的东西,这个东西对于西方的中古时代而言就是属于超纲内容了。

因为这些文人不再是接订单的人,他们不需要在画画问题上取悦别人,只需要取悦自己,而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天天给皇帝上班太累了,特别想找个地方静静,于是文人画主要题材就是山水画。而且文人画甚至追求丑,追求拙,追求不完美,为什么呢?因为文人画画就很不愿意被人与专业的画匠相提并论,他们觉得自己地位更高,丑一点反而更能让人关注到他们更高贵的灵魂。这个文人画其实就不再是西方那个追求完美的古典主义的范畴了,而是更近似于现代主义,或更进一步的后现代或当代。

但并不能因此说文人画证明中国古代比现代文明进步,因为文人画画就像西方的骑士玩剑术一样,只是统治阶级取悦自己的一种方式。中西的社会发展历程不同,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不太能理解现代艺术的一个原因。

不了解艺术史的人常有误解,以为现代主义艺术只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特产。我们实在是忽视了俄国人这个战斗民族的奇葩脑回路,俄国是现代主义艺术最初发源地之一,前边提到的至上主义就是其中的一支流派。至上主义的另一个奠基人,康定斯基有一个有趣的经历,很能说明现代主义艺术的起源问题。他一日远远看到一幅画很好看,但眼神不太好的他没看出那个画的是什么,凑近一瞧,才发现那就是自己画的画放倒了。康定斯基以这个例子说了他的观点,那就是画的好不好看,跟画的内容没关系,画的好看本质上只是点线面和颜色的构成方式好看而已。

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终于有了现代主义设计,有了大家熟悉的包豪斯,我们终于可以只是靠点线面与色彩的构成,来设计出可以批量生产,但又好看的工业产品了,而不是只是靠着在东西上画个美女之类的手工装饰来美化生活用品,漂亮好看也就不再昂贵到常人无法接受。

古典主义的写实和叙事特性很适合把抽象的理念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比如圣母抱着耶稣哭,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这是妈妈在哭儿子,而他们头上画的光圈一看就知道这对母子不是一般人,实在是文盲或不爱读书者的福音。又比如年画里胖娃娃抱大鲤鱼,一看就是惹人喜爱的吉祥画。所以真正干革命夺政权的人们,为了发动群众,肯定要在写实的基础上下功夫,比如画个农民红光满面手握钢枪,画个伪军形容猥琐鬼鬼祟祟,这样一眼就能看懂的东西最适合做宣传。

而夺取政权以后形成的新国家,基本上一定会采用近似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因为只有古典主义为了塑造神圣感而采用的一系列技法,才足以让老百姓相信新政权的主张,愿意臣服于这个政权。正因为此,新古典主义才会在法国大革命后的拿破仑帝国大行其道,艺术家用以前描绘圣经人物希腊神像的方式,为革命者立象,为新皇帝画像。这个时候留下的巴黎凯旋门,跟我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效法古代帝国的做法,把革命的过程雕刻成写实并静穆的大理石群像,流芳百世。

汉初萧何营建未央宫,刘邦很愤怒说天下人这么穷苦,我们为什么大兴土木呢。萧何答:“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可见古今政权首要考虑的就是立威立信,而且不会放过任何形式去做这个事情。希特勒直到死都念念不忘营建效仿古罗马城的日耳曼尼亚都城,而美国华盛顿的白宫和国会大厦都是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从苏联壮丽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到我国建国初的十大建筑,也无一不是出于这种考虑。

但是现代主义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现代技术让个人的力量前所未有的强大,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每个人就都会发现,新古典主义或者说各种所谓现实主义所描绘的关于这个世界真相的答案并不一定对,每个人心里都会疑问这些看起来永恒的、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答案,这个时代再用古典主义的思路去解释世界,已经不合时宜了,只会变成自说自话,自欺欺人的闹剧。而比现代主义艺术更进一步的后现代艺术,以及更后来当代艺术,产生的环境是更通达的科学技术的普及,相比现代主义对古典主义的颠覆,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颠覆性更强烈,更急迫,更彻底,但是其根源都是对人的一种解放。

在中国谈当代艺术就必须从现代艺术讲起,因为我们没有经历现代艺术产生的历史时代,对于我们来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和当代是混合着进入中国的大众视野中的,这使得在中国的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不同于西方,但是我们既然已经接受了现代化,就必须明白从现代到当代的艺术是现代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只要现代技术就不要现代艺术,这两者是现代社会这一体的物质与思想的两面,是必然在一起的。

一切终于要回到人的尺度,而不是神圣的尺度。所以这个时候才会有嬉皮士运动,才会有摇滚。我们国家也不是没人意识到这个事,那时候对现代社会的解答是无休止的去革命,可惜革命的形式没有跳出革命者的历史局限,依然是人斗人的社会革命。艺术上更是无法探索出真正的现代主义,只是一种对新古典主义的模仿,用灌输唯一确切答案的方式,把“革命”这个词或概念当成了不可以被革命的符号来崇拜。

这个世界确实是需要不断的革命才能持续下去,但这个革命不是人斗人,而是不断质疑过去的成果,不断提高人类的认知水平,让思想冲破牢笼,去开启新的世界。我们的征程如果真的是星辰大海,那么就不能停止探索的脚步,而探索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疑问不断重新思考的过程,从来就没有一种征程,是靠故步自封完成的。

冷战期间,抽象甚至直接脱离传统艺术形式的当代艺术与传统写实艺术被当成两大阵营文化对垒的不同旗帜。我们前面说过,从现代艺术一直到当代艺术,这些艺术家相当一部分是反资本主义反体制的左派知识分子,实际上很多人就是骂美国的,但针对苏联对现当代艺术的打压,美国采取扶植的方式,以此标榜西方国家制度的包容与自由,顺势而为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

河清先生的观点基本上就是这种冷战思维的延续,这种观点的危险之处在于,他把艺术与政治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并且否定了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的一系列成果,否定了现代社会中艺术的自发性和独立性,认为一切都是资本主义的阴谋。而在我国,一但被贴上政治标签,艺术创作就不可能自由,就必然意味着泛政治化。而这样一来,无异于把一部分并没有明确政治立场的艺术家被拉进政治斗争中,甚至把他们逼到必须做政治表态和站队的境地。而作为官方,最忌讳对民间自发的文化现象说三道四,因为只要说了,就意味着某种认可或否定,就会干扰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基本自由,轻则让一部分本来不反对政府的人内心反了政府,重则千万人头落地。我们不是没经历过这种事,大家都能想起来吧?

那么对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是不是要质疑?当然要质疑。我本人也对很多当代艺术家很不以为然,而且我也认为很多当代艺术放在中国当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他们还是停留在精英话语体系里,很多人其实一点都不当代,再谈就只能是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东西。但质疑的基础是了解其根源,才知道其值得质疑的点,才能从中找到下一步的方向。如此一来共青团官微的质疑就显得很无力了,这就是没做到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不适应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需要。

有人说当代艺术背后有资本运作,很邪恶。资本就一定邪恶吗?那古典艺术背后还有权力运作呢,你怎么不敢说呢?噢,害怕是吧,因为在大多数地方,资本不会直接把你弄死,权力是可以做到的。资本是个中性的词,他可以好可以坏,就像权力一样,也是中性词,也可以好可以坏,都是看怎么用,谁来用。

一坨屎值那么多钱吗?分怎么看。艺术家当初那样做就是在嘲弄资本,你可以把这个当作艺术家编的一个梗一个段子一个笑话,这坨屎本身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这个梗这个段子这个笑话很牛逼。如果有人敢开皇权的玩笑,皇权直接就会把你灭了九族。但是开资本的玩笑,资本就用资本来草你草到你爽,让你也变成资本游戏的一部分。

你痛恨资本吗?资本说“没关系”。西方整个的艺术品市场在19世纪就已经成为一种投资理财的生意了。藏家与学者共谋,不断发现新的艺术家,并对其做出种种新的阐释。梵高实际上就是这个生意里最出色的营销事件。当代艺术中的资本运作只是这个生意的延续而已。

最初代的当代艺术家确实是反对资本歪曲艺术的意义的,是反对被收藏的。但是资本体现出自己器大活好后,一大堆艺术家就脱掉裤子翘起屁股求被资本草了,反正我们中国相当一部分当代艺术家就是这样的,我们很多人反感当代艺术,也是因为确实有人浑水摸鱼,弄点当代艺术早期的老观念老梗拿来炒。就像清末的革命者骂皇帝可以称之为勇士,可大清都亡了一百多年了你也在骂皇帝那就什么都不是,而你不能说因为你什么也不是,那些清末的革命者也什么都不是。

但是还是但是,资本本质上只是我们每个人欲望的一种体现而已,你存在银行和余额宝里的每一分钱都成为流动的资本的一部分,你不想多拿利息吗?想?想就会出现逐利的丑陋一面。那不是资本本身丑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多拿钱,又放不下面子,只好一边数利息,一边用小拳拳打钱钱,喊着都怪你,都是你这个钱自己想生钱的。

所以为了体现我们的清高,我们就去买票看清高艺术家的作品,并且最好买下来,然后清高艺术家的作品就供不应求、价钱飞涨,只到有一天在拍卖会上拍出一个天文数字的价格,然后我们就说,这一切都是资本的运作。


user avatar   cao-zhe-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人要是能明白「我不懂的东西不一定是垃圾」,那他何至于成了「团团」的粉丝。


现在我请大家回想自己第一次听到龚琳娜老师的《忐忑》时的内心感受,有多少人当初第一反应是「这是个什么玩意」?

龚琳娜老师来到知乎后,在她第一个答案中这样说:

“好声音、好状态、好用心”这是我的好好唱歌标准,而不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唱得和别人一个样。

现在的你或许仍然无法接受这种曲风,这没关系,但多年过去,现在的你是不是多多少少明白了一点什么?


我不是艺术生,我现在看蒙德里安的格子画也还是一个不明觉厉的状态,我现在听到无调性音乐也一脸懵逼,但我不懂没事,有人懂就行,我不会因为不懂就用一种「披萨不过是大饼加肉」的心态去贬低它。


「团团」其实对当代艺术也不一定就有什么巨大的成见,它只是把几个公众最难以接受的艺术作品不加解释的摆出来,指着它们说,「看,这就是西方的艺术,垃圾不?」

然后再话锋一转,扯到所谓「文化冷战」上,一边说西方的东西就是辣鸡,一边大搞阴谋论,指责当代艺术是在「否定中国文化」「西方中心主义」balabala……


其实「团团」不见得不明白「我不懂的东西不一定是垃圾」,只是你以为它在谈艺术,实际它只想搞意识形态罢了。


user avatar   yike-sai-ting-de-hong-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名反对一些高票答案。

好久没有肝过长文了,但是看了这些个回答啊,就肝出了一篇长文。

题目如下:

再谈:由一坨屎引发的魔幻现实主义讽刺剧

------------魔幻现实主义分割线------------

你是甘愿做一个艺术的捍卫者,还是以艺术之名喷吐戾气?这绝对不是同一个话题,也绝对不能是同一个话题。

4月14日的时候,团中央《青课》栏目再次更新,本期《青课》从皮耶罗·曼佐尼的作品《艺术家之屎》谈起,对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探讨、批判。随后,在知乎平台上,一道题为“如何看待共青团中央批判当代艺术的言论”的提问被发表了出来,还在近几日引发了热烈讨论,火了起来。翻了几篇高票答案,口径也相对统一,无非是在说“团中央不懂现代艺术”、“团中央污蔑现代艺术”、“团中央将艺术升格为政治斗争”云云,都不是些什么新词汇了。

想来这也并不算是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毕竟作为一个小资风盛行的平台,知乎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带一种对于现世生活精致的追求。而“现代艺术”所要彰显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小资们的胃口,即追求个性的彰显,追求现世生活,追求格调上的精致(逼格)。那么,一旦将现代艺术拿上台面进行讨论,包括对出了名的那几十坨屎说个不是,都难免会触动小资们最敏感的神经,使其伤春悲秋,无病呻吟起来(此处不友好,如拉黑,请)。所以,既然团中央这期《青课》的内容对于一部分用户们而言如此之政治不正确,那么在知乎上不产生些反响才是不正常的。

毕竟你击碎了别人赖以装x的东西啊……

但是讲道理还是要讲的,既然是一个由现代艺术所引发的话题,那自然要从现代艺术说起,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是现代艺术,现代艺术是否属于艺术的范畴,以及某些所谓的“现代艺术”究竟算不算艺术。

第一个问题相对好解,毕竟有较为明确和权威的定义作为依据----概括地说,现代艺术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其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建立在科学和理性基础上,特点在于打破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区别。主张艺术干预人类生活。深受现代社会文化影响又立足批判现实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也就是说,现代艺术在内容上打破了传统艺术的限制,在形式的选择上同样要比传统艺术宽泛太多。这就注定了在现代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无论是发挥空间还是创作尺度都将远大于传统艺术。

有人提到现代艺术则言必称“虚无”、“荒诞”,毫不屑于将其接受。个人对此是并不赞同的。客观地说,作为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现代艺术同样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也确实如其主张所言,现代艺术在干预人类生活,追求精神独立与思想解放方面确实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些名作至今仍能引发人们无限的思索与感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举个例子好了,诞生于大师毕加索笔下,结合了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格尔尼卡》就是这样一件影响了人类社会,干预了人类生活的现代艺术大作。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对西班牙北部进行猛烈轰炸,小镇格尔尼卡首当其冲,在猛烈的爆炸中化作人间地狱。毕加索闻讯后义愤填膺,他果断提笔,用线条和色彩痛斥着德国法西斯惨无人道的战争罪行。客观地说,这幅画无论是在构图、用色还是在绘画手法上,都与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美术作品格格不入,但此画在巴黎世博会上展出时却引发了轰动,欣赏者无不被这幅画所具有的强大张力与其承载的强烈感情所震撼,因为,他们分明从这幅画里读出了惨、惧和恨,同时也读出了生的希望、战的信念与来自于作者内心深处的大悲悯。由此,《格尔尼卡》也成为了人类反法西斯斗争中一道鲜明的旗帜,时刻对法西斯分子们进行着无声的控诉。对于《格尔尼卡》的评价,毕加索本人曾这样说过:“那幅画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是有意识的宣传……”

更毋庸说流行于苏联的至上主义对于火热革命热情与纯洁革命情感的表达以及未来主义对于反抗精神的体现及对美好前景的展望之类的了……

所以,第二个问题的结论也就显而易见了----现代艺术当然属于艺术,而且其中不乏有艺术性与思想性极强的杰出作品,也充分发挥了艺术应当发挥的观赏作用与承载思想的作用,反映了社会现实,引发了世人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但是,以上所述完全不能否定《青课》中提到的关于现代艺术的问题的客观性,更不能说《青课》所提内容是“不懂艺术”或“煽动情绪”。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本身对于现代艺术缺乏了解,要么是没仔细去看这期的《青课》,要么就是在为黑而黑混淆逻辑----因为《青课》所批判的所谓“现代艺术”,事实上根本不在以上所述现代艺术的行列之中,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是艺术,或者是被刻意捧红的“伪艺术”。

我知道看到这里在座各位中有人要开喷了,别忙,口球塞好坐回去,我才刚刚说完一半呢。

下面我要说另一半,其实,最关键也最应该弄清楚的是,某些所谓的“现代艺术”究竟算不算现代艺术,或者说,算不算艺术,这一点很重要。

现代艺术,其首先必须是作为【艺术】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其首先需要满足艺术所要具有的普遍特征,也需要坚守艺术应坚守的操守和底线。诚然,现代艺术主张颠覆传统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追求独立自由前卫与创新,此处请注意,现代艺术要颠覆的是【传统艺术】,而不是【艺术】(划重点),说白了,现代艺术给了你充分发挥的空间,但不是让你打着这个旗号乱来的。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看看艺术本身是个什么玩意儿了。顾名思义,艺术艺术,才艺和技术,前者是创作的灵根,后者是质量的基础,而后慢慢加入各种优质思想,而衍生出一种对美,思想,境界的表达。

这个才是艺术。

艺术有三大特征是绕不开的(敲黑板):

1. 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2. 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

3. 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而如今相当数量的自诩“懂艺术”的人乃至某些艺术工作者,谈及理性便称之为桎梏,谈及认知便咬定为刻板,谈及意识形态更是犹如吃了苍蝇。在他们的主张里,艺术无需理性,无需回归实际,更不能和意识形态产生一星半点的联系----一切都要为他们追求的“个性”和“自由”让步,这才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殊不知他们早已背离了艺术的初衷,这样其鼓吹的东西恐怕也和艺术没什么关系了。


现代艺术固然可以让你海阔天空,不拘一格,也可以让你呼唤自由,追求独立,但是,作为艺术的一种,现代艺术也并没有理由去颠覆这些本质上的,具有普遍性与概括性的东西,或者说,一旦将其颠覆,其情怀或许还在,但艺术性全无就是必然。

我们继续举毕加索的例子: 1956年6月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三次而不得接见。张大千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画家,最後还是见到了毕加索,毕加索不说二话,搬出一捆画来,张大千一幅一幅仔细欣赏,发现全是临齐白石的画。看完後,毕加索对他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神奇呀!齐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他还对张大千说:“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

作为现代艺术的泰斗,毕加索为什么会给予中国传统国画大家齐白石如此之高的评价?这并不是出于奉承,因为以毕加索的权威,根本没这个必要,他之所以如此其实并不难理解----在齐白石的作品上,毕加索发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发现了清雅谐趣、浑然一体的美感,也体悟到了白石老人的志趣和胸怀。英雄逢知己,纵使流派不同,又怎能不赞?这就不难看出,现代艺术也好,传统艺术也好,在对艺术性进行总的把握上是统一的。

多说一句:在毕加索开始现代艺术创作前,其传统绘画的功底也是相当深厚的。

接着从《格尔尼卡》这幅画谈下去吧:乍一看此画,构图毫无头绪,线条杂乱无章,用色单调灰暗,造型丑陋夸张,似乎把绘画上不该坏的规矩坏了个遍。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看似没有章法的构图其实蕴藏着巧妙的几何学原理,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这就使得看似杂乱的布局在客观上获得了极佳的稳定性和匀称性,这就与那种毫无根据的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这种三角构图,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里也有运用。

再看线条,与其说是杂乱,不如说是多个场景的叠加与错综的交织----男人、女人、战士、孩子、牲畜......当残肢断臂与断壁残垣交叠在一起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一幕幕从画面中喷涌而出惨剧,与传统绘画长卷叙事、定格一幕的格局不同,这幅画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纵向的,动态的艺术表达效果。画虽不动,可观赏者们似乎又分明能听到剧烈的爆炸与绝望的哭喊声,看到以小镇格尔尼卡为中心上演的一幕又一幕暴行。画中造型虽丑陋夸张,但神情刻画却十分的细腻到位,如此,则夸张的画法反而将恐惧与绝望成倍放大----灯泡孤零零地悬着,战士握着断剑倒下,马儿惊恐地嘶鸣,女人艰难地挪动着受伤的身躯,母亲抱着已死的孩子仰天号哭,画面右上方画着一扇狭小而逼仄的窗子,却并不能透进多少光亮,窗下,男人高举双臂,似英勇就义,又似挣扎求生,那究竟是铁窗下抗争还是对生的渴望?这就要看观众们的理解了。

而整幅画的点睛之笔,我想就在于断剑旁开着的那一朵小花吧。花脆弱而纤细,是那样难引人注目,但它就是那样在恐惧与呐喊中固执的开着,绽放那一点点属于生命的荣光。描绘人间地狱的绘画确实灰暗压抑,但这朵小花的存在却让人眼前一亮,这或许就是看到了希望的感觉吧。

凭这些,《格尔尼卡》就完全称得上是现代艺术中的极品。毕竟,巧妙的构思,打破传统艺术的格局,对现实的反馈,极具张力的表现手法,深厚思想性与历史意义人家一样都不少,更何况还有着属于一个艺术家的大悲悯与凛然正气。

这自然与某些“为了艺术而艺术”、“为了颠覆而颠覆”、“为了宣泄而宣泄”的所谓“现代艺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好了,我们再来看看《艺术家之屎》这类作品吧。

如果说这几十罐子翔完全是言之无物,那也是有失偏颇的,毕竟皮耶罗在搞这个东西时还是为了讽刺一些东西的----在艺术市场一度陷入浮躁,艺术工作者盲目跟风追名逐利的时候,皮耶罗很尖锐地提出了批评:“真正内在、真正体现艺术家个性的东西是,就是艺术家们的屎,那真是他们自己的。”

关键在于,这个东西算不算是艺术品。

在陷入浮躁的艺术市场上,似乎只要是出自艺术家之手的东西,就一定是艺术品,就一定要被无理由高高捧起,顶礼膜拜,顺便卖出个天价。而皮耶罗对此的观点是:“好哇,既然你们这样说,那我就把屎卖给你。”这也由此引出了对另一个问题的探讨:艺术品和艺术家的关系应当是什么?是因为创作了艺术品而后成了艺术家,还是先有了艺术家的名头继而才能创作艺术品?

前后两者其实都有相应的解释,区别在于前者是站在艺术的角度讲,后者是站在功利的角度讲。而皮耶罗所讽刺的,显然是后者。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以艺术的名义来看待这坨屎,还是以功利的名义看待这坨屎?搞清楚这个很重要,因为如果你站在艺术的立场上,那这坨屎本身就不能作为艺术品。

当然如果你是出于功利考虑那就无所谓了,继续将这坨屎高高捧起,然后期待着卖到比现在一小罐一百多万更高的价格就好了嘛~

只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恰恰就成了皮耶罗讽刺的对象,也恰恰背离了艺术的初衷。

毕竟,不管你再怎么赋予其光环,它本身就是一坨屎啊,与艺术性和审美活动怎么也搭不上关系啊......

这或许也就是皮耶罗的高明之处,他将《艺术家之屎》的讽刺性与含金量牢牢捆绑,并让作品的讽刺性与艺术性够成反比,这样你越捧这坨屎,就越会被讽刺,就距离艺术本身越远。

有人说,《艺术家之屎》之所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其讽刺性,所以值得追捧。但是,这种观点并不能经得起推敲,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你究竟是为了艺术去捧一件作品,还是为了讽刺去捧一件作品?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为了凸显某一作品的讽刺性,就去甘当这场讽刺剧里的主角,去为一坨屎做陪衬的绿叶?这是否过于本末倒置?仅仅是因为这是一坨艺术家的屎?


某种程度上,《艺术家之屎》就像是一记及其漂亮的耳光,打在了身处浮躁艺术市场中的每一个人脸上。这种情况下,稍有是非判断能力的人都应该知道,打疼了,该自省了,该有所收敛了,然而现实不是这样----这些被抽了脸的人非但不去自省,不去收敛,反而认为这一巴掌抡的圆,打得响,具有极高的价值,于是纷纷要求再次被打,去牢牢记住挨这一巴掌的感受,还表现出极其享受的样子;然后就去尽可能模仿这一巴掌的角度和力度,然后往自己脸上狠狠抽下去,并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所以我完全承认皮耶罗是一个水平极高的批评家,当然,或许也是个艺术家,但是他的这件《艺术家之屎》绝不是什么艺术品,只能说是一个辛辣的讽刺。

然而最魔幻的是,一些人就是可以一边对皮耶罗拉下的那坨屎无限追捧,一边又嘴巴一撅下巴一扬,以鄙视的目光看着反对他们的人,说别人“不懂艺术”。

没事,皮耶罗的棺材板我已经给你们压好了,你们继续(微笑)。

如果说皮耶罗这坨屎还是具有些现实意义,还是值得拿出来分析一下的话,那一些其他的创作就更过分了:

用榔头砸钢琴琴键创作音乐;
当众砸小提琴;
当众大小便;
几十个近乎全裸的人和一堆死鱼、死鸡、颜料滚在一起,表演“自由表现”;
脱光衣服,用刀子割胸脯和大腿,而后吃屎喝尿,一边手淫一边高唱国歌;
将画笔插在阴道作画(约翰·列侬的老婆大野洋子作品);
......

这些就更不值一驳了。毕竟,个人情感的随意宣泄并不能称之为艺术,基于无病呻吟或歇斯底里而进行的哗众取宠也并不能称作艺术,因为思想感情并不是构成艺术的唯一要素,更何况很多所谓的“现代艺术”本身与艺术的概念和初衷格格不入。

但即便如此,为这些恶臭不堪的东西翻书洗白的还是大有人在。

先说好在此就不要拿什么“达达主义”过来说事了吧,毕竟根本不存在什么只破不立的事情。

如果简单归纳一下这些洗地者的姿势,大概有以下几类,有对号入座意向者,请:

1.强调某些作品所谓的“叙事性”和“象征性”而回避其在艺术性方面的硬伤及无事可叙、言之无物的事实。

2.片面强调“艺术因人而异”、“审美因人而异”而回避对艺术这一概念的整体把握。

3.片面强调所谓“艺术品”的时的背景或作者身份而不考虑其艺术价值,乃至要靠讲故事、论证来补艺术品在艺术性上欠下的账。

4.片面强调感情宣泄而回避作品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虚无。

5.片面强调艺术不一定具有实用性,而对所谓“艺术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避而不谈。

6.将时代背景、社会面貌等作为所谓“艺术品”的唯一卖点,认为“因为作品是某一时代的产物”,泛泛而谈。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类不着调的所谓“现代艺术”会在小资云集之处产生市场?其实这也不难解释,毕竟在小资们的三观里,一没有无产阶级自己撑起一片天的魄力,二没有大资们欲一手遮天的野心----既不愿意双腿沾满泥巴走入群众,也做不到财大气粗高高在上,却又要追求个性,追求自由,追求“小确幸”,动辄以文艺自居以彰显自己的精致。而某些所谓“现代艺术”恰恰令其感到“文艺”的成本和门槛竟然如此之低,这样,如果如他们所愿,这种成本和门槛一直底下去,他们自然就距离“文艺”更近一些,也就更有利于让自己显得更加“高格调”些。说的通俗一些,一些人誓死捍卫根本不具备艺术性的所谓“现代艺术”,无非是在誓死捍卫自己装13的权利。然而这种审美并不能代表大众的口味,倒是他们这种对自己打下一片江山的无力和对于降低装13门槛的狂热追求,会被身为拍卖会,金主和艺术品商人的大资本家们充分利用,靠继续捧红那些所谓“艺术品”大肆捞金赚个盆满钵满。

更主要的是,《艺术家之屎》也好,还是更过分的一些作品也好,这些东西非但没有阻碍一些人对于装x追求,反而迎合了其装x的需要。如果我们以皮耶罗式的讽刺方式直击他们的玻璃心会怎么样呢?我对此比较好奇,特在这里做个测试,看看那些非要为一坨屎辩护的人看到由巧克力煮咖喱做成的作品后会是什么反应。

下面请欣赏非艺术作品《Your hu daily》

我们用一个做旧的纸篓象征着一个平台鱼龙混杂的局面,并用咖喱与巧克力熔化后形成的暗黄的色泽与粘稠滑腻的质感来演绎一些答案不甚明朗疲软无力难以经得住推敲的特征,这种粘稠物在答题纸上轻轻一抹而非涂得到处都是,恰恰说明了一些答题者对于“小清新”似乎有着某种特殊情结……好吧,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更新------------------

发现评论里终于有失心疯的小资们过来骂了,漂亮!于是我十分感动并且删了评论。那么在此处统一回敬:

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

----毛泽东

是滴,不是我们不懂艺术,而是你们继续拿着小资的三观,小资的艺术理论和小资的审美继续去自证那坨屎的价值,这无疑是自觉穿上了大资们给的皮♂革,站在处刑架前,在一片“thank♂you sir”中高高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辣!


真是费拉不堪……


user avatar   zhen-li-de-feng-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gong-qing-tuan-zhong-yang-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就事论事,我们就来谈谈微博上提到的《艺术家之屎》这件作品好了。

1961年,意大利的皮耶罗·曼佐尼将自己的大便装到90个罐头里密封,创作出90罐“艺术家之屎”。2007年, 编号18号的“艺术家之屎”,在意大利米兰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12.4万欧元,约合当时人民币150多万

当年谈及这件作品时,皮耶罗这样说:“真正内在、真正体现艺术家个性的东西是,就是艺术家们的屎,那真是他们自己的。”

当人们盲目崇拜艺术家时,当艺术圈内充满浮躁时,皮耶罗的态度是,“好吧,你说艺术品很值钱,我就把屎卖给你。

这恰恰是犀利地反讽了某些艺术工作者身上存在的缺乏独立思想,盲目跟风,忽视艺术本身应具有的美感与思想承载力的现象

也就是说,越是对这一作品赋予极高的价值,其所体现出的讽刺意味就越强烈,就越违背艺术创作的初衷,而越是认可这一作品的“艺术性”并加以追捧和洗白,就越是会成为作者的讽刺对象

不得不承认,当讽刺者为了讽刺某一群体而创作的作品被讽刺对象们大肆追捧的时候,恐怕这种讽刺也就被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了。

所以,在莫大的讽刺面前,我们究竟是要自省自重,还是要以“艺术”的名义甘当被讽刺的丑角,将这种讽刺高高挂起?

希望这条帖文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此外,关于当代艺术的这期青课,我们的《青年网络公开课》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如果有不同意黄河清老师观点的学者、研究者和艺术家,我们可以也愿意为他们搭建平台,录制一期《青课》,以探讨求真知~

————————

本文作者:团中央知乎团队红色土拨薯


user avatar   qiao-ke-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贵乎让我见识到了,科学领域反对反智是政治正确,艺术领域反智同样是政治正确。。。

关于当代艺术的争议确实有很多,每个人看法各有不同,在这里就不列举了,相信高票答案也列举了不少。团中央这个微博所举的是一种观点,它可以被提出,也可以被讨论,它究竟是否正确是否是一种偏见,还需要更多的篇幅来详细论证。实际上,当代艺术正是在这种争议和讨论当中发展的。

所以单看团中央发的这个微博,实际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么问题就在于,“团中央”的身份发这个微博是否合适?它是否利用了它的政治地位造成了话语权不对等,向不懂艺术的大众片面灌输了某一种观点,使大众封闭了接受相反观点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我先摆在这,我个人认为这是很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

重点点艹某高票 @邓健

来我先不说你一大串人身攻击嫌疑的撕逼,就说你的观点

什么是美学,美学的本质是,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而不是大师们的眼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嗯这个观点后半段没什么问题,但是前半段再结合你整体的戾气让我觉得你在反智

这不就是在说,书上写的算啥,我说它有价值就是有价值,我说它没价值它就没价值,正所谓“我看不懂的都是垃圾”

在21世纪的现在,能大言不惭宣称直接退回19世纪“感受式”批评的,不多了

在科学领域,如果你宣称“我感受不到的都不存在”,大概你就算在知乎也会被群体点艹,那么凭什么你在艺术上还以发表这种言论为荣?以为艺术就没有标准没有规律,就是你信口开河就能解释的?

是,你作为“爱好者”,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感受不到的无须强求,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将艺术视为娱乐活动,而不是专业研究

对艺术的研究和批评要挖掘的比个人的主观感受要深得多,它要揭示的是一切可能性,从作者到读者,从作品到世界,一切节点及其联系都需要被认知,这个范围早已超出具体的个人所能认知的极限。同样如何看待一件作品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你对艺术品的阅历没有到一定水平线上,从艺术品纷繁复杂的“起源”和“开端”上你就无法感知,更无从得知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几何。对于已经建立在解构基础上的当代艺术来说更是如此,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它这个东西,但是阅历更深的人能看到它和它前辈之间的联系和呼应,能看到它的颠覆性。普通人自然不可能看到这么多,所以艺术批评是必要的,它能够将普通人无法感知的艺术魅力传达给他们

或许“人民大众”确实是艺术的服务对象,但是别忘了这个“人民大众”并不特指“多数人”。如果你尝试用“多数人”尤其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多数人”的话语权去压制少数人,我先不说这是不是暴政,首先艺术一定会停滞甚至倒退,最终是无法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的。因为当你以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艺术门外汉的眼光作为标准时,你相当于毁灭了一切艺术史的存在,将艺术的发展寄希望于点状自发的“天才”,这个“天才”不能吸收前辈的成果,也不能给后辈带来任何遗产。并且这个“多数人”的眼光是有局限的,甚至是可以被操控的,例如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能够被多数人接受的艺术品就一定是“通俗”的娱乐品,艺术自然也就走向了消亡

你可以“不喜欢”,因为这是你的权利,但是对不懂的东西至少不要信口开河

另外提醒一下某些答案,别再试图“解释”当代艺术了,为当代艺术赋予某种特定的“意义”反而是封闭了艺术。欣赏当代艺术你需要了解这个世界除了“意义”还有别的东西,一部作品不一定要告诉你什么道理,不一定要言说什么具体的东西,它就是它自己而已。


user avatar   deng-jian-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突然觉得很好笑。

看到很多高票答案,用各种体位来批判团团不懂艺术。

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文艺人士,来解释一下,这卖出了十几万欧元的“艺术品”到底有什么深刻解读,告诉一下普罗大众,这坨“艺术品”妙在何处,有什么伟大的意涵,又具有什么奥妙可言。

每一个高票,批判的点各有不同,唯独,没有人愿意从这件“艺术品”本身来进行论证。

难道这个批判不应该是,团团居然敢批判这“艺术品”,我表示很愤怒,他很无知,他无知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这坨“艺术品”它是艺术家拉出来的,它的横空出世,恰好印证了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奥妙。

一坨屎,它生了无数的蛆,蛆招来了苍蝇....

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你从一坨“艺术品”里,看到了美,看到了本质,看到了道法,看到了佛性,看到了宇宙真理,那就拿起你的武器,用力的批判,千万别客气,就事论事嘛。

可是偏偏,这么多高赞,我恰恰没有看到就事论事。

这知乎不知是不是我打开方式有问题。

明明人家质疑的一坨“艺术品”,它为什么就成了艺术。

没有人去回答这个问题,可是道德的批判就开始了。

利奥塔说过什么,陈丹青说过什么,哎呀呀,说了这么多,怎么还停留在古人云、子曰的阶段,你们作为艺术从业者,理应有自己的眼睛,有自己的理解啊,人家说过什么,人家的眼睛发现出来的美和意涵,和你有个什么关系?

还有人,口口声声说什么现代艺术,代表着所谓批判精神,呀,就算要批判,那也不该是谁谁谁说过什么,谁谁谁认为这有批判精神,于是你就悟了,突然之间,你也有了批判的精神,话说,这是反叛嘛,怎么看着,一个个跟圣人门下的儒生一样,除了之乎者也,变成了所谓的批判精神之外,这满屏幕,看到的还是在跪舔先师,和为往圣继绝学啊?

于是有人开始进行道德上的批判了,这团团有什么居心,坏透了,它以前还做过什么,它的粉丝如何如何幼稚和脑残,可是我不一样,我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哼,这些人什么都不懂,他们哪里懂这坨“艺术品”有什么精神上的意涵,这批人,妄图用政治力,来否定这坨“艺术品”,呸,没文化,不知所云。

哎,说来说去,终究是用鹦鹉学舌,去批判别人鹦鹉学舌,用无数优秀的现代艺术,去掩饰人家对一坨“艺术品”的批判。

什么是美学,美学的本质是,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而不是大师们的眼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否则,这和强行喂“艺术品”又有什么分别?

其实我还是很好奇,敢问诸公,这坨卖出天价的“艺术品”,它到底代表了什么宇宙真理呢?不妨请某些艺术范的大V围绕这坨“艺术品”,就事论事,狠狠将团团批判一下,让普罗大众们,开开眼。

噢,对了,现代主义的本质,在于对陈规旧俗的反抗和批判精神,注重的是人真实的感受,既然是唯我和求真,就请别把你们那些所谓的大师搬出来了。

我最厌恶的某些所谓文艺青年,就是一口一个追求自我,生活中这么多坨“艺术品”,他每天都拉,却看不到它的意义,等到大师拉了出来,它突然就有所感悟了,发现了它的含义,为这坨“艺术品”而欣喜若狂,朝闻道,夕死可矣嘛?呵...别说我说话难听,你的批判精神呢,你的求真呢,你的自我呢?

都是吃五谷杂粮的,装什么大尾巴狼。

........

既然没人来解析,那我就来解析一下这坨“艺术品”。

这位大师可谓现代主义的大牛,他用这么一件“艺术品”,讽刺的恰恰是一群只知权威,人云亦云,根本没有任何艺术欣赏能力,却假装对艺术不懂装懂的人。

对,就是用这么一坨“艺术品”,讽刺的就是一群对现代艺术趋之若鹜的暴发户。

这是何等的讽刺。

而团团不过是站在大师的立场,返璞归真,揭穿了这皇帝的新衣。

倒是很多高票答案,所表现出来对“艺术”的捍卫,真是现实中最真实的写照。

这个回答,重新演绎了大师对社会的批判和讽刺。

而恰恰,最讽刺的莫过于那些买这坨“艺术品”的一群所谓文艺暴发户,还有这个答题里的某些高票答案。

现代主义之精髓,在此真是展露的淋漓尽致。

这就是现代主义的真谛,剥离开大师和一切艺术涵义,这坨艺术品,它就是一坨屎。


user avatar   iry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知道如何看待,但这条微博的众多讨论里,我看见了上层有资源有产阶级的阳春白雪,与下层无资源民众间的下里巴人,出现明显的撕裂,甚至是对立。并且,这条微博,从结果论上,刻意加强了这种撕裂与对立。

加强撕裂与对立,这就很让人深思了。

说实话,我也欣赏不来当代艺术。比如杜尚的《泉》,我也觉得匪夷所思。

巧的是,我参加的一个课程里,正好拿马克·罗斯科和杜尚等当代艺术作为材料,做过一系列讨论。所以我可以简单介绍,马克·罗斯科的画并不是简单的色块搭配,每一种颜色内其实有非常多层次的相同色调不同色彩的调和,并且有非常厉害的笔触,更关键的是它很大,一面墙那么大,一面墙的色块、色块内的韵律笔触,与手机屏幕上几厘米的小方块块带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我也可以介绍杜尚的时代背景,他的开创性,他就是反美学,以及《泉》这个作品,本身就是具有讽刺意味的:签了艺术家大名的工业制造品就变成了艺术品,而安在厕所里的就是小便池。然而这种讽刺意味,却又使得这个作品更具有艺术性,构成一种双层讽刺。而这种讽刺,本身也在表达对当代艺术的反思。

但我的重点不是这些为当代艺术的「辩解」,而是:即使看不来当代艺术、或者任何事情,去了解一下其产生背景、内涵与外延、所表达的意义、追崇者的理由、评论家的批判,也是非常有益处的。在这之后通过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远比「我不听我不听这就是垃圾」有意义的多。毕竟,都是批评,「当代艺术品的股市投机性太强,我不喜欢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都是骗钱的垃圾,当代艺术[吐]」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黑白、好坏、左右、对错并不是撕裂对立的,而是具有连贯性的。重要的是对它们的思考。思考之后做出的判断,才不会屁股决定脑袋,也才能理解别人的不同判断,再团结所有能团结的人。

通过制造撕裂与对立来引流,私以为是咪蒙之流的玩法。一个引导青年与少年意识形态的官方微博这么做,未免有点太不入流了。


user avatar   hu-jing-70-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个视频我看了前面一小部分,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我明白,网络舆论的套路从来就是只及一面不及其余,通过片面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我又不懂当代艺术,于是特别去关注了知乎这个问题,希望能看到解惑的说法。

非常可惜,高赞答案非常多,但基本就是亢奋的批判一番,指天骂地,动不动让别人拉黑取关,玩弄意识形态的姿势和他们要批判的团团别无二致。但到底为什么一个尿盆,一罐屎,堆满杂物的床是价值亿万的艺术品,还是没有人来向大众解说。就算有谈及那些东西价值的,也只是复读机一样把书本上几句理论重复一遍,没多少自己的话。

我真的不懂当代艺术,所以我也不会去冒然的指斥那些作品是垃圾。但我忍不住想,如果没有那些艺术界的定论,今天单把一个尿盆摆在知乎上,会有几个人认为那是艺术品? 如果那张床没有出名,我把它的照片发到知乎上,几人看到它会产生心灵的震颤? 如果那罐屎没有供奉在博物馆里,而是扔在路边上,我们会不会把它捡回家去? 我们到底是真心认同那是无价之宝,还是“别人都说那些是无价之宝”,所以自己也只好去表示欣赏?因为我们都不想当不懂艺术的low逼。

那些什么解构,意义,讽刺,到底你是真心看出来了还是跟着书上鹦鹉学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你看到它的感受吗?欣赏一件艺术品,是不是预先要专家来认定它的价值我们才恍然大悟? 艺术品的价值是不是那个圈子几个人认证了其他所有人就必须臣服? 你能不能不把那些大师的话挂在嘴上,自己告诉我你对这作品的理解?

博物馆里一副眼镜放在地上,大家集体围观赞叹,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艺术杰作,后来发现人家就是掉了副眼镜。如果当时有专家出来认证一番,我们是不是也要专门去研究这幅眼镜的艺术价值?艺术欣赏到底是我们内心的自觉还是别人对我们单方面投喂?

我真的不懂,只希望有人能让我懂得一点,为大家开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袁立在公益中疑似出现的传教行为? 
  如何评价 OCAT 上海馆展出的宋拓偷拍几千名女生并给她们排名的影像《校花》? 
  如何评价印度禁穆令? 
  如何评价摔倒在积水路面的老人,无人帮扶致淹死? 
  哪部小说的开头堪称神来之笔? 
  如何看待利比亚哈夫塔尔在战场上的优势,他会统一利比亚成为下一个卡扎菲吗? 
  如何评价齐白石和达芬奇? 
  有人对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感到惋惜吗? 
  如何看待「中国学生写作几乎是天赋技能,美国学生到了大学还在学习写作」的言论? 
  如何看待新京报关于汤兰兰案新发的视频微博? 

前一个讨论
从科学角度讲,舍利是什么物质?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腾讯游戏平台一有消息,就有人说 Steam 要危险的言论?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