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客观地说,知乎大V的三国水平与易中天相较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 @臭咸鱼 的回答下面一些知友的回复,我有些不淡定了。我想题主原意说的是对三国史料的把握和理解的水平,而不是演讲和写作水平,所以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前者。

知乎上对民科的打击,对专业人士的尊重,是其他论坛少见的,这是个值得鼓励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面对行内人士,行外人士就一定要妄自菲薄,连称不如不如了(暂且不提易中天不是历史系教授这一事实)。


我们反对民科,是因为绝大部分民科只是想当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也不愿意去让自己受正规的科学训练,掌握足够的分析工具。而连工具都没有掌握,如何谈得上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创新性的研究呢?这个挪到历史上来,就好比一个票友听了一部三国评书,演义都没看,就开始开脑洞总结了一些“成果”,被人批判了还满地打滚的耍赖说别人压制他,自己发现的就是历史真相。


那么我们继续讨论第二个问题: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外行和本专业的区别是什么?拿我自己的行业做例子:一个拥有应用数学水平很高的经济学外行和一个经济学博士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不是那么很好回答了,事实上如果我把模型设定好,直接交给一个数学很好的助研来算,对方一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我认为区别不在于双方对工具操作的熟练度,而是主要在以下两点:

1. 学科的思维方式

2. 研究课题的选择

也就是说,看到同样一个经济现象,可能经济学博士就能很快的反映出这个现象可能和什么课题和前人的研究有关,自己能做出什么贡献,大概从什么方面来着手建立模型,而一个经济学外行,尽管数学很好,但是因为并不了解目前行业内的动态、流行方向和文献积累,所以可能并不能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写出一篇能够发表在很好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而如果这个外行能够花上一些时间来认真的补上文献这一课,体会经济学文献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那么不久之后,他很可能很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了。现实中也有很多经济学教授拿的都是应用数学的学位,也没有什么不妥。


挪到历史上来,对历史文献的积累和梳理,就是我上面所陈述的“数学”这个工具的作用。这一点上票友们做的其实并不差。但是票友们为什么没有去发表到专业刊物上?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 学界感兴趣的和大家在网上感兴趣的话题经常是不同的

历史核心期刊『史学月刊』最近这两期就发表了一些东汉末年有关的文章:

郑玄“三族九族同姓”说的特色及意义 摘要:汉唐经学家对“三族”“九族”亲属构成的解释,大致可分成“同姓”说和“异姓”说两派意见。东汉时,“九族异姓”说占据经学解释的主流。汉末,郑玄对九族构成问题重新做解,他在三《礼》注中坚持“三族父子孙”论,以此为论证起点,缜密推演出“九族同姓”的结论,并对“九族异姓”说代表学者许慎展开反驳。通过考察庾蔚之和孔颖达对郑玄“同姓”说的评价,可发现郑玄的“九族同姓”说乃是希望通过建构同姓亲属地位至上的族内伦理规范,重新定义“天子亲九族”的内涵,借此作为对东汉中后期外戚乱政现象的反思,带有告诫后世皇帝“亲同姓、远异姓”的现实关怀意味。

汉末三国的夏口与江夏战局 摘要:夏口位于江沔交汇之所,能够控制长江中游水运交通及驶往江陵、襄阳的夏水、汉水航道,因而受到各方的重视与争夺。孙权先后在南北两岸的黄鹄山和鲁山筑城屯兵,设置船官与港坞,作为国都武昌的军事屏障,并“遣将入沔,与敌争利”,获得成功。曹魏后期至晋初对夏口实施了筑垒进逼的用兵方略,蚕食吴国领土,专设江北都督以统辖江夏战区。孙吴末年将荆州军政重心西移到乐乡、西陵,而夏口、武昌兵力削弱,将非其任,以致在晋军灭吴之役中望风溃降,未能起到江防砥柱的重要作用。

网友们感兴趣的点,和发表的论文所讲述的点,还是有那么一些不同的吧?

2. 对历史研究的专业范式和文献链不熟悉

票友们往往对史料和名家著作非常熟悉,比如田余庆、仇鹿鸣的书很多喜欢三国的朋友们都读过,但是票友们往往不会追踪这些核心期刊上的发表形成文献链,也不会去琢磨如何写出内行的、和专业历史研究工作者一样的论文,更没有导师在旁边指点如何写论文、如何做研究的方法。所以最后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不会被专业期刊所接受,一般就放到网上来和大家共享了。


换而言之,排除掉上面两点,就史料基本功而言,票友中还真的就经常能出奇人,比如精研某段历史很多年,读过的各种偏门史料无数,各种旁征博引,甚至是研究相关断代史的历史系研究生也没这么多积累,但是——发文章的依然是研究生,就这么简单。


所以拿三国票友和易中天比较我并不认为就不能比了,更没有必要开嘲讽。中文系的教授在历史方面的水平方差很大的,我今天就得罪一下,挂一篇上海某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发表在『史学集刊』(也是核心期刊)的大作:

试论诸葛亮的从政心理与丞相之路 摘要:面对曹、孙、刘三家争夺天下的政治局面 ,诸葛亮为何最终选择了刘备 ,这需要对他的从政心理作深层次的剖析。诸葛亮投奔刘备是根据自身条件作出的最明智的抉择。他看中的是刘备在军事和人力资源上的弱势 ,而不是为了拥刘反曹、中兴汉室。由于关羽成了诸葛亮丞相之路上的最大障碍 ,故其不惜假吴军之手翦除之。诸葛亮又运用权术分割了法正的部分权力。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 ,诸葛亮终于登上了丞相的宝座。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难得是我们感兴趣的题目,『因为关羽阻碍了诸葛亮当丞相,所以诸葛亮不惜半个荆州和关羽的命,也要害死他!』多刺激!

文中断章取义、歪曲史料原意的地方屡见不鲜,比如说法正传里面这段话:『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 ,北畏曹公之强 ,东惮孙权之逼 ,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 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法孝直为之辅翼, 令翻然翱翔 ,不可复制, 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作者接下来就脑补出:『诸葛亮所云反映了当时的实情。但也不难看出 ,这是诸葛亮在自我解嘲 ,一方面是法正自以为凌驾于诸葛亮之上,不再把他放在眼里,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对法正的“纵横” 、“威福” ,也深感无可奈何。』这种半点史料支撑也没有的臆测,我们能说什么呢?真的建议大家下载来看看这篇文章,涨涨姿势水平也是好的啊。


当然要肯定的是,易中天教授和这位比起来,我觉得无论是节操还是水平都不知道高哪里去了。不就是美化了一点曹操么?不就是沿用了陈寅恪那一套集团论么?和上面这位比起来,几乎都不算事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庆幸央视没有找上一位来讲三国呀^_^


最后,如果说讲解能力,把三国综合起来详略得当娓娓道来的能力,从现在的效果看,易中天教授做的还是非常好的,这方面票友们可能确实就不如了。但是如果就说三国『水平』,这个水平指的是对三国时期文献和现代三国研究中一些观点的理解,易中天的表现并没有对票友们有多少优势。


user avatar   yu-huan-80-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在我之前发言的诸位,其中有一部分人在强调这样的观点:易中天的作品因为通俗易懂,所以受众多,所以对于三国史的推广是有益的。

——我理解这个逻辑。

但我要说的是,有没有人想过:易中天作品中的错误观点也因为通俗易懂、受众多,而导致错误观点在三国史圈中反复流传呢?

在大家都拿出善意来对他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为何没多少人能正视这一负面影响呢?

所以,请允许我来踩一下易中天。

浅谈《清算品三国》

十年前(2007年),80岁的齐大退休历史教授朱春荣(笔名天行健)的《清算品三国》在易中天《品三国》之后,跟风而出。

朱春荣在《清算品三国》开篇提到要: 帮助易中天算四笔账:学术账、知识账、逻辑账、语言账。

朱春荣从史料补充到文言翻译,都给易中天《品三国》挑了不少毛病。但这事,却没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例如豆瓣上的评价,这本书的评价只有4.8分。

链接如右。清算 (豆瓣)

书评中对朱春荣老先生的谩骂、嘲讽有很多,我就不截图了,想看的人自己点上面的传送门去看好了。

说句公道话,《清算》一书,我也特意去简单翻了一下,谈点感受:

1.朱春荣挑的错误有合适的,比如易中天开篇把孙权称帝的时间弄错,还把丁斐故事中的“狗”说成“猫”;

2.有的错误,属于吹毛求疵,比如易中天分不清京城和皇宫的区别,比如说周郎是周帅哥之意,朱春荣非要考据“郎”的本意。我觉得,易中天的表达是有不妥,但这种小瑕疵被毛遮住了,不必劳烦去吹。

3.朱春荣在给易中天纠错时,自己也说错了。比如韩馥之死的话题,朱春荣自己发明了《后汉书·韩馥传》一说。

其实《后汉书》中韩馥的事是附在《袁绍传》中的,韩馥是看袁绍使者与张邈交谈,才去自杀的。

范书《袁绍传》:后绍遣使诣邈,有所计议,因共耳语。馥时在坐,谓见图谋,无何,如厕自杀。

朱春荣写成:

过了一些日子,袁绍有公务去会见张邈,恰巧韩馥也在座。袁绍和张邈商议一件军机秘事,互相耳语了几句。韩馥起了疑心,以为他二人想要除掉自己,便托称更衣(上厕所),在厕所里以书刀自杀了。 ——见黑体字,朱春荣自己也解读错了。

我举豆瓣书评,也算是一处评价观点,百度一下相关信息,我们还能看到十年前,其他人对此书评价如何:

易先生在《百家讲坛》上品三国,吸引了亿万观众;印成书后,又畅销几百万册,影响面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易先生所讲的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那就是传播了正确的历史知识和科学的历史观点,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振兴民族精神,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但如果他所讲的有很大一部分是错的呢?影响这么广泛的讲座和书,竟然观点大有问题,历史文化知识存在着大量的硬伤,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可谓误导大众,误人子弟,对于民族文化纵然不算是一场浩劫,也不能不说是一个灾难啊!而易先生竟对天先生的书视若无睹,至今没有片言只字的回应,却忙于到处赶场,到处演说,实在等于拉完屎不擦屁股就扬长而去。

粗体字就是重点,也就是我写这篇文字的第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论证我在最后一节举例说明

若有人说易中天可能不知道天行健的书,我觉得在信息爆炸的现代化社会,这是根本说不通的,易中天是知道的,但是他用不回应来解决问题,以确保当时自身利益最大化。

这样的处理态度来看,说明他:注重名利甚于学识。

我记得,去年八月左右,马亲王写了一篇文章(小篆战争),结果被赵瑾昀教授发文点名批了,马亲王马上撰文表示感谢指点,互相交换意见。

关于秦始皇帝「书同文字」的新知,兼谈《小篆战争》 - 知乎专栏 答赵老师《关于秦始皇帝「书同文字」的新知,兼驳马伯庸《小篆战争》》 - 知乎专栏

我觉得,从这一点来说,马亲王的态度才像是读书人应有的态度。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易中天歪嘴不改

九年后(2016年),易中天的《中华史》之《三国纪》出版了,我相信看过的朋友应该都能体会到——易中天还在盲目吹曹操。

易中天在《品三国》里讲曹操的故事时美化曹操形象,以破除演义中的曹操“奸雄形象”,我觉得情有可原,可备一说。

但是到了《三国纪》,这种通史体裁的史学创作,立场就应该严肃,公正,可惜易中天依然歪嘴不改,完全失去了著史者应有的立场。

我的意思不是说,曹操粉就是原罪。

我的意思是:基于史实去称赞曹操,一点问题也没有;一味采信曹魏官修史书《魏书》内容去解读曹操,也没多大问题,你觉得高兴就好;如果是脱离史料去过度发挥,那就有问题了。

例如他描写曹操迎献帝入许这段事:

暂时住进曹操行辕的皇帝却非常满意。曹操不但大大地改善了他和朝官的生活,而且做得非常细心,很像一个管家的样子。他在为皇帝提供日用品的时候,采取的竟是“归还公物”的方式。曹操说:这些东西都是先帝赐给臣祖父和父亲的,现在陛下起居不便,理应归还。 曹操的这份细心不能不让皇帝感动。感动之余,皇帝也庆幸自己有了这样一个忠臣,甚至庆幸上天赐给他这样一个救星。他不用再流离失所,不用再像一件可居的奇货在军阀们的手上被倒卖,不用担心害怕随时会被废黜,被杀害。他有了一个保护神,可以过点安生日子了。

易中天引的原文是曹操的《上杂物疏》,原文出自《北堂书钞》,如下:

《北堂书钞》卷135:御杂物之所得孝顺皇帝赐物,有容五石铜澡盆一枚。

大家看看,就这么短短二十一个字,靠着“一个流传三代的御赐铜澡盆”,易中天就能解读出这么多信息出来,无非为了美化曹操忠君爱国,甚至连献帝刘协对曹操的感动之情都能描绘出来(100+字)!

退一步说,如果易中天单独开一篇小文,把能解读出“曹操忠君爱国”的史料全部堆出来吹一遍曹操,我觉得可以的,但是他把这种歪嘴思路代入到一本通史里来,就成了一件令人唏嘘的事了。

唐代刘知几认为史家应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清代章学诚又提出史德的要求。我是觉得易中天一样没占到,反正他是没有资格成为“史家”的,或者十年前他本志也不在此。

到了这两年他立志撰写《中华史》,他也许是想向史家方向发展,可惜,无德无才,写出来的书只能给他人挑错。(他出第一本的时候,天涯煮酒就有帖子给他挑硬伤。链接如下:)

《易中天中华史》硬伤一箩筐_煮酒论史_天涯论坛_天涯社区

易中天拾人牙慧

回到他的本行,中文系教授。他的翻译文言文能力也让人咋舌,朱春荣在《清算》一书中就挑了不少毛病。其实在我看来,其根源在于:他可能根本没有看过基础史书(三国志、后汉书等),而是用一些近现代人的著作进行二次创作,所以才会有狗变成猫的案例出现。

我在这里就谈点别的:他将他人文字默默据为己有。

看了《三国纪》的附录,我们可以看到易中天的采用的书目有哪些,最让人熟悉的莫过于吕思勉的《三国史话》。

看过品三国的人,再去看吕思勉的《三国史话》,就会发现,原来易中天是在借鉴吕思勉的内容啊!

若有人不服气,要我举例,我去举了,可能会变成朱春荣吹毛求疵的样子,我不这么做。我就挑一个段子给大家瞧瞧,什么叫“将他人文字默默据为己有。”

吕思勉在《三国史话》第十二节“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这一段评价关羽时写道:

关羽这个人,本领是有些本领的,我们不能因他失败而看轻他。何以见得他有本领呢?一者,你留心把《三国志》看,自刘备用兵以来,不分兵则已,倘使分兵,总是自己带一支,关羽带一支的,可见他有独当一面的才略。

易中天在《品三国》节目中说到:

因为关羽这个人……第二是能干,关羽历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我们读《三国志》就可以发现刘备不分兵则已,一旦要分兵就是自己带一支军队,关羽带一支军队,关羽从来就是独当一面的。

——看到没?这里“撞梗”了哦。

十年后,易中天到了《三国纪》中,还是忘不了吕思勉的这个梗。

刘备南征北战那么多年,如果需要兵分两路,每次都是关羽独当一面。他派关羽总督荆州,似乎不能说是用人不当。

有人肯定会说,这话没说错啊!吕思勉能说,为何易中天不能说?!

我要说的是,吕思勉的梗本身就是错了啊!只要认真看过《三国志》,哪怕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知道:张飞丢下邳的事(刘备带关羽到广陵对抗袁术,留张飞在下邳)。

所以说,易中天就是抄了吕思勉这个错梗,一而再,再而三的用着。

我再退一步说,易中天真喜欢用吕思勉的见解,也是可以的啊,写成:A教授在B著作中写道“C观点。”这样的格式,在尊重前辈见解的同时,也避免了错误带来的尴尬,岂不美哉?

再补一个小事。易中天在《三国纪》第二章“魏武挥鞭”中写道:

吕布原本是首都卫戍司令丁原的亲信,后来被董卓高价收买,便谋杀了丁原,成为董卓的贴身保镖。

在史书上,丁原的官职是执金吾,易中天明显是模仿了《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翻译梗,只不过他没有抄柏杨的,而是自己独创的。

易中天:执金吾=首都卫戍司令。

柏杨:执金吾=首都洛阳警备区司令,司隶校尉=京畿总卫戍司令。

柏杨发明这种现代官职对应翻译法无非便于读者理解,虽然会有荒谬的地方。至于易中天,拾人牙慧了吧!

易中天对三国史的负面影响

回到我在第一节留下的观点,从辩证的角度看:易中天的成功,为推动三国史爱好者的学习氛围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他继承前人的错误观点也得到大范围的流传。

就目前而言,易中天的三国史中继承了陈寅恪、范文澜两大富有争议的论点。如下:

陈寅恪《 魏晋南北朗史讲演录》: 就曹操的家庭出身来说,是寒族,阉宦阶级。 又:曹操出身于寒族,以法术为治。

——陈寅恪写出“曹操为寒族法家”论断。

易中天继承之,写出:

我们知道曹操要建立的就是一个法家寒族政权,是一个依法治国,而不是由士族地主阶级来垄断的这样一个政权。

易中天在《三国纪》附录中有:陈寅恪先生《崔浩与寇谦之》一文即将其称之为“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权”。

以现代三国史研究观点来看,陈寅恪的这个观点是有不妥当的,具体怎么分析,我不想在这里多说了,(如果知乎有人解答很详细了,可以推荐一下)。

易中天《品三国》还写出:

《品三国》:曹丕一接过魏王的爵位,马上就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保证这些士族世世代代都可以做官,通过这个办法和士族讨价还价,达成政治交易,致使士族阶层都支持曹魏了。 《三国纪》:九品官人法又叫“九品中正制”。说穿了,就是由士族垄断做官权,然后在士族内部按照族望的高低、门阀的上下和势力的大小来分配官位和官职。因此,这个法案如能通过并且实行,则东汉虽亡,士族却胜利了。这就是陈群与荀彧的区别。荀彧维护的,是行将就木的东汉王朝;陈群维护的,则是方兴未艾的士族阶级。所以荀彧失败,陈群成功;荀彧高尚,陈群高明。 曹丕则想通了一个问题:士族与曹家作对,究竟是为了大汉江山还是为了做官特权?曹丕认为是后者。于是他接受了陈群的建议并下令实施。没过多久,他就在中原士族的推波助澜和拥戴之下当了皇帝。

这就是所谓的:曹丕用九品中正制与士族交换,向士族妥协,换来了禅让称帝的机会。

易中天的依据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士族障碍着曹操代汉做皇帝,与其说是为了拥汉,毋宁说是向曹操交换做官特权。

易中天在《三国纪》中又感慨一番,发挥出:

这是曹丕的胜利,也是曹操的失败;是曹丕的喜剧,也是曹操的悲剧。作为一个“非士族”的“法家寒族之政权”,一旦改变性质,曹魏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所以,曹丕的魏朝已不是曹操的魏国。曹丕成功代汉之日,也就是曹魏行将灭亡之时。以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集团推翻非士族建立的曹魏,不过是为士族阶级的政权再次加冕。这就是曹魏的道路,也是它灭亡的根本原因。

他这样的发挥,直接把曹魏帝国亡国的原因都解答了。

这些年来,在百度贴吧、知乎甚至各大平台,都会有曹操法家寒门,曹丕向士族妥协这样的话题出现,不能不说,易中天为推广陈、范两人的错误观点是出了力的。

陈、范两人的观点提出之后,后人学者应该都对此有所论述,进行过纠正,可是易中天的才学不够,只能捧着错误的观点不放,一捧就是十年,甚至永远。这如何能叫人佩服得起来呢?

参考文章

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考证可参考下文。

对曹魏九品中正制的看法和相关记载汇总 - 知乎专栏

曹操是否真的打压门阀可参考下文。

曹操为何打压门阀士族? - 知乎@友盟李飞

为什么曹操唯才是用但最后曹魏政权要倚仗士族? - 知乎

回到正题

易中天的三国水平,如 @成刚 所言,他只能算票友,三国吧很多普通吧友的水平和他不分伯仲吧。(手动斜眼)

——二更——

经过一天的讨论,现实令我咋舌。

截止今天早上140赞,被踩到60赞之下,可见点反对+没有帮助的人有80人左右

去年我到百度易中天吧去发帖挑错,吧主还鼎力相助,大部分吧友都表示感谢,嘲讽者寥寥无几。

反倒是在以传播正确知识为己任的知乎上,不要真相,立场先行的人居然如此之多,这是出乎我的意料。

昨天也有几个跟我友好交换意见的朋友,我在此再一次表示感谢!

立场不同,也可以求同存异嘛,也有朋友指出易中天在节目中经常引用他人意见,并给了出处,我所列的“关羽独当一面”的撞梗只是个案,这一点,我当然可以接受。

——任何理性先行、尊重事实的人都是值得肯定的。

剩下来点反对的人,无非两种。

一种人,“我不看史书,我只看易中天的书,他说的不会错,就算有错也有可取之处”,行,你不看史书,没人强迫你看,参考文章早在前天晚上我就放了三篇,宁可熬夜再战三百回合,也不肯看进去一个字。保持这种学习态度的人确实智商税的征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我觉得,真要是虚心好学的人早就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心态去再学习了好吗?不好学习,还有劲头跟别人夸夸其谈,哪来的勇气呢?

第二种人,今天早上让我开了眼界。

这段话。。。我就问一句:知乎的易中天粉们啊!你们跟这种人站一块,不会觉得羞耻吗?

最后,我对“曹操建立法家寒门政权”,“曹丕用九品中正与士族交换利益,获得拥护称帝”这两个谬论罗列一些简单史实。

1.汉末乱世,各路军阀对待本地豪强、士族,基本上都是拉拢,顺者昌,逆者亡。不喜欢士族的公孙瓒,就是搞拉拢寒门那一套,痛斥士族不懂得报恩,结果众叛亲离,落得自焚下场。

2.曹操创建魏国之时,设六卿、尚书、侍中,我把名单列出来:

六卿:太仆国渊、大理钟繇、大农王脩、少府谢奂、郎中令袁涣、卫尉程昱。 以荀攸為尚書令,涼茂為僕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為尚書,王粲、杜襲、衛覬、和洽為侍中。

看着这份名单,不认识的可以去百度一下好吗?

我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易中天粉会继续认同这是:法家寒门政权。

3.曹操提出唯才是举,但这跟寒门有必然关系吗?他有过,这个“才”必须出自寒门吗?

你说曹操的唯才是举使得寒门有才之人有机会出仕,行。

但是看着曹魏帝国高层的名单中,有几个寒门?没有,你凭什么说这是寒门政权?!逻辑又在哪?

4.没有看过书的人,以为“九品中正制”这个名词高大上,意义非凡。其实你们有多少人知道“九品中正制”在史书上是没有详细描述的呢?!(因为陈寿没有在《三国志》中单独介绍各国制度)

就目前而言,“九品中正制”的名称、目的、意义、产生时间等等一系列的话题都没有定论。

没定论,还敢下结论?哪来的勇气?!

5.曹魏帝国是寒门政权的事实都不成立,九品中正制的形成目的都不清晰,曹丕交换利益说不是无根之木了吗?!哪来的可能?!

这么卖力的为了维护易中天,立场先行,真相都可以不要了吗?

这里是知乎,不是逼乎好吗?!


user avatar   yang-wei-44-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谁比,怎么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水平这种东西,见仁见智,没法绝对客观。事实上在我看来,知乎上那些以三国话题闻名的大V,在某些问题上,确实比易中天强。


比如,若论考据,易中天恐怕比不上苏沉船和臭咸鱼。人家能从八月政变一路考证到六路灭吴,对不同历史时期各个政治势力的变化和诉求都能得出精确结论,在三大战役、诸葛北伐、淮南三叛、曹魏灭蜀、西晋灭吴甚至兖州之乱这种史料稀少的问题上,都能综合各方史料,对交战双方的兵力配比以及进兵路线得出一个合理的论断。如果可能的话,吴阁老和司马懿甚至能推测出曹操具体死于哪一天你信不信?


这种事,易中天先生做过吗?


没有。他最多也就是在《品三国》里粗略的考证过官渡之战的结束时间和赤壁之战的大概规模,仅此而已。


那这是否能说明,易先生考据能力不行呢?


不知道,不清楚,没法回答。也许易中天在写书之前也曾有过考据,对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小人物和小事件也一样了如指掌,但,他没有把这些东西写在书里,所以我们也没办法得出结论。当然,也有可能,易先生只是对三国知道个梗概,然后就不自量力的跑到百家讲坛讲课去了,结果,被人喷了个爽。


好吧,就算易先生旁征博引的能力不行吧。那是否就能说明,易先生的水平不如知乎大V呢?


倒也不能这么说。事实上,大V也有很多滥竽充数的,看似头头是道,实则不学无术,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再者说,苏沉船虽在三国话题上经验丰富,但同时他也回答一些关于动漫的问题,那他到底算不算三国大V?张佳玮是大V,也偶尔会写一些关于三国的文章,但实事求是的说,除了文辞优雅之外,学术价值并不高,那他到底算不算三国大V?司马懿先生倒是用了晋宣帝的名字来做网名,可知乎给他的认证却是“经济学话题优秀回答者”,那他到底还算不算三国话题大V?


照这么说下去的话,这可怎么比?又如何能比?


所以说,一个人没法同一个群体相比较,尤其是在这个群体的定义很模糊的前提下。既然要比,何不举出一个个具体的人?比如你要拿易中天来比泪痕春雨,那我认为肯定易先生技高一筹;但若要拿易先生比仇鹿鸣、田余庆、王仲荦,抱歉,绝对是比不上的。


说到这,我倒想谈谈我所理解的易中天先生及其著作了。


也许是我读书不多吧,但我觉得,在我所看过的所有通俗类历史作品里,易中天先生的著作,文笔最好。


是的,文笔最好。至于学术价值,则值得商榷。不过,《明朝那些事儿》,我读过两本;袁腾飞的《这个历史挺靠谱》,我大概看过二三十页;此外,还读过一些不太知名的作者撰写的通俗历史著作,其他出身于百家讲坛的学者的书也稍稍看过,但在我看来,这些作品的学术价值,都有些差强人意。唯一可与之争锋的,大概只有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但张先生的文笔要稍稍逊于易先生。


兼顾通俗与学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易中天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不仅仅是通俗易懂,还有详略得当。


比如他的《品三国》,这本书略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广大人民群众并不太关心的历史细节,甚至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都一笔带过,却对曹操的出身、家世、路线和政策描述的非常详尽,并且在本书的后半部分,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士族门阀。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后来易先生又开始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众所周知,这套节目(或者说这套书)的观点基本都来自于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只不过易先生的用词更加大众化,平民化,而且舍弃了名家、阴阳家的部分,让人更加容易接受。


也就是说,在讲课或者写作时,易中天有一个明显的取舍。


为什么舍弃名家、阴阳家?因为他们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儒墨道法。


同理,为什么舍弃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因为他们不重要。易先生甚至认为整个三国都无足轻重,在《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的后记里,他说:“事实上,这段历史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汉末魏晋的士族门阀。


所以,到此我终于可以回答,为什么易中天会对那些浩繁的考据不屑一顾了。


因为他不喜欢。或者说,这不符合他的历史观。


他的历史观是什么?


节点历史。


这个词是我自创的(瞎编就说瞎编说什么自创),想法则来自于他的《易中天中华史》。众所周知,这套书每一本大概只有十万字左右,并不算厚。然而就在这不长的篇幅里,他一方面省略甚至略过了一些史料,另一方面,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叙述一些人物和事件。比如,《祖先》这一本,没讲盘古,没讲神农,也没讲颛顼和帝喾,却用了很长的篇幅论述女娲、伏羲、炎帝、黄帝和尧舜。


为什么?


因为按照他的观点,这些人(或者说形象)分别代表母系生殖崇拜、父系生殖崇拜、氏族时代、部落时代和部落联盟时代。


也就是说,易中天先生对于那些特殊的、重要的历史节点,非常感兴趣,总是不厌其烦的阐述其对历史的积极和消极意义。比如《国家》一书,标着“中华史”的名头,却用了几乎三分之二的篇幅来介绍希腊、罗马、印度、埃及,只在最后一部分简略的介绍了夏、商的情况。这种从大局着眼、俯瞰全局的做法,有点类似于“大历史观”,但又不太像,所以我只好生造一个“节点史观”,也不知道是否正确。


也因此,我们才能够理解,他为什么会觉得三国那段历史不重要。因为,重要的不是魏蜀吴,不是曹操、刘备、孙权(也许曹操很重要),而是士族,是门阀。他们才是承前启后的阶层,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力量,从汉武帝到白马驿,士族门阀影响了中国历史近千年,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当然值得大书特书。


所以,在三国这一段历史上,易中天先生的论述重点一直都是士族门阀,无论《品三国》还是《三国纪》,都如此。


这就是他的取舍。


那,故意略去某些史料不提,这种做法正确吗?


我个人是不太赞同的,因为有和稀泥之嫌。但,考虑到他的受众大多是没能形成正确史观的年轻人,我倒也能理解他的做法。至于他的很多历史观点,老实说,并不新,基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取一点,那摘一块。但,能把这些观点全部聚拢在一起,而且写的还不错,仅这一点,就已经让大多数知乎大V望尘莫及了。至少我是做不到。


正因为做不到,所以才更应该学习。


所以说,这种比来比去的题目,其实挺没劲的,真的。


最后再多说一句,《易中天中华史》在知乎的评价不太高。虽说本书确实问题多多(比如易中天先生似乎坚持认为商人东渡太平洋去了美洲),不过,若是易先生不幸去世,那这套书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恐怕还真不好说。


就这样。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易中天是文学教授,所以品三国不专业的说法其实有点逻辑问题。打个比方,瓦特、法拉第还是技工出身,最后也都成了一代大科学家。不过根据易中天作为古代文学教授的专业,来分析《品三国》的特点还是可以的。

首先,相对于宋以后的历史而言,秦汉三国的历史保存下来的史料比较少,主要就前四史,前四史之外的历史记载非常少。这就造成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无论是谁,只要能把三国志(含裴注)读得很通,说是比较懂三国历史也不为过(宋明清就不同了,流传下来的野史杂史的数量要多很多,正如有的人说的,经常要读N种史料,才能把1年发生的事捋清楚,有些争议人物如袁崇焕的部分作为,现在都没完全研究明白)。比如最近的韩昇,基本上也是完全根据《三国志》的内容来讲。

而且,《史记》、《三国志》本身也可以说就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所以可以说,古文学专业研究三国志其实也是挺对口的。国外有个Landmark系列专门研究古希腊历史著作,而主编甚至是商学院毕业的。

其次,根据评价易中天《品三国》的高赞答案,在对《三国志》本身的熟悉方面,易中天并不是强项。该高赞答案说易中天原本并没怎么读过三国志,他的强项应该还是《史记》和《三国演义》,因为这俩都是一线名著,作为古文学教授没读得滚瓜烂熟不太可能。

易中天原本是讲《汉代风云人物》(内容其实就是史记)火起来的,因此央视才邀请他去讲三国志,因为央视认为以他口才的生动程度,讲三国正史一定会火(也确实是很准确的判断)。但是易中天本身对此准备并不很充足,很多传据说都是临时读的,比如曹操和郭嘉很可能就只看了其本人的纪/传,没有充分联系其他人的传来评价。

所以暴露了这些问题之后,易中天就找了一些历史名家的三国著作(如陈寅恪、田余庆、吕思勉)放进讲演内容当中,以增加内容的含金量和深度,有些回答说这体现了易中天的惊人进步,我觉得其实不好。《品三国》的前半部虽然有些问题,但因为基本全盘来源于陈寿《三国志》,就算错了,误导性也没那么大,有些偏激之处(比如说袁绍是草包、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也可以说是陈寿原书本身的倾向性所致。

陈、田、吕等人的著作,则是一家之言,不是史料,不能全信的,并且有些观点时代过于久远,要有所辨析。这点央视和易中天可能高估了观众的接受能力,虽然易中天在节目中一般都提示了”刘备荆州集团“、”寒门与士族的斗争“之类的理论是来自某某学者,但还是在网民当中造成了过度泛滥,不加辨析批判的引用,并且往往都归结为易中天所说。所以就形成了贴吧和民间的”秘本三国志“盛行。

所以,如果该高赞答案的情报可靠的话,易中天对三国史料本身的熟悉方面可能的确是不如知乎大V,并且知乎大V一般都是基本根据原始史料来写文,受旧时代历史理论的影响不是太大。此外,品三国那个时候(2006)网络也不太发达,易中天看上去也不大会用网络,应该不像知乎大V那样可以随时学习来强化的自身的水平。


说到易中天的优点,我觉得其一正因为他是研究文学的,所以对史料的解读能力还不错。比如有些史家春秋笔法一眼就能看出来,三国志原文说孙坚”世仕于吴“,他说那靠不住,因为陈寿在评语中又说孙坚是”孤微发迹“,显然与之矛盾,孙武后人、世仕于吴之类的很可能都是《吴书》粉饰之语,这点很有见地。此外他对三国官职的解说也很有启蒙意义。

此外,正因为他很熟悉《三国演义》(不过出于种种原因,他现在对三国演义很厌恶,可能也是被学生问烦了),所以对于演义和史料的对比方面也比较擅长,这个其实也很重要,但两者皆通的人并不多。反映在节目里就是他专挑三国演义里没有的情节和内容(他说讲《汉代风云人物》时也是专挑一般观众不知道的,所以获得了很好反响),第一次看的时候还真有大开眼界的感觉。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bisyoun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题未说明“学习艺术”是作为一个爱好还是作为一种职业,答主们请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


  

相关话题

  刘备在去东吴联姻是给诸葛亮的密令是什么?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点子是谁想出来的? 
  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迅速选择代汉,而不是继续利用汉朝的政治资源? 
  夏朝之前是什么情况? 
  袁绍真的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都不懂吗? 
  为什么很多人根本就没经历过文革,但是谈论起来还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诸葛亮为什么不能一次就打败曹魏,还要6出祁山这么麻烦? 
  如果曹操把权力还给刘协,曹刘两家是否会立刻休战? 
  如果关羽在被偷袭的情况下打赢了襄樊之战,能进武庙前十吗? 
  赤壁后刘备到底有什么力量,能让有15万户的荆南四郡拱手而降? 

前一个讨论
新手用知乎,你有什么建议?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部分女性宁愿忍受家暴也不嫁「屌丝」?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